儿童粗大运动发育规律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最新儿童粗大运动发育规律资料

最新儿童粗大运动发育规律资料

儿童粗大运动发育规律一、仰卧位姿势发育规律:1.头向一侧或正中、屈曲(1个月)2.头向一侧或回旋、伸展(2个月)3.非对称伸展、翻身(3~4个月)4.屈曲、手口眼协(5~6个月)5.四肢自由伸展(8~9个月)二、俯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①由屈曲向伸展发育②抗重力伸展发育③由低爬向高爬的发育俯卧位姿势发育规律1.TLR姿势,瞬间抬头(1个月)2.臀头同高,TLR姿势,瞬间抬头(2个月)3.抬头45度,两肘支撑(3个月)4.抬头45度~90度,胸离床(4个月)5.抬头90度两手支撑(5~6个月)6.腹爬(8个月)7.四爬(10个月)8.高爬(11个月)14月:手膝关爬楼梯2台阶15-16:倒爬楼梯3台阶三、坐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①全前倾→半前倾→扶腰坐→拱背坐→直腰坐→扭身坐②与平衡反应密切相关③是抗重力伸展以及相关肌群发育的过程坐位姿势发育规律1.全前倾(1个月)2.半前倾(2~3个月)3.扶腰坐(4~5个月)4.拱背坐(6个月)5.直腰坐(7个月)6.扭身坐(8个月)7.坐位自由玩(9个月)9月:坐位自由玩,臀移(向前移动),坐位转圈90度(两侧)11月:坐位转圈180度四、立位姿势运动发育10个阶段阳性支持反射→不能支持体重→短暂支持体重→足尖支持体重→立位跳跃→扶站→抓站→独站→牵手走→独走1.阳性支持反射(1个月)2.不支持(2个月)3.短暂支持(3个月)4.尖足支持(4个月)5.立位跳跃(5~6个月)6.扶站(7~8个月)7.独站(10个月)8.牵手走(11个月)9.独走(12个月)具体每月表现:2月:扶站,足底放平,膝关节屈曲,支持体重3s.9月:扶物站起。

10月:小儿握住大人的食指屈膝跳三次;扶物侧向迈步,扶物下蹲到坐位且不跌倒;扶小儿腋下能够两脚交替原地踏步或者向前走4步;独站保持平衡3秒11月:握住小儿一只手,能够两脚交替原地踏步或者向前走4步;独站保持平衡5秒12月:坐位站起;握住小儿一只手,交替迈步走2米;独走5步13月:捡起玩具,站起来继续走三步,保持平衡;14月:窄基底面支持,跟-趾步态走3米,至少一半路程有手交叉15-16月:扶物上4个台阶17-18月:快走;倒退走(拉或者不拉玩具车);拉手指下楼梯(四个台阶)19-20月:向前跑3米;双脚一前一后站在线上,两脚之间距离小于8cm;21-22月:侧向走3米;走直线(1.8米);23-24月:向前跳(10厘米,保持平衡)双脚起跳向上跳5厘米;向下跳;独上楼梯(四个台阶);25-26月:下楼梯(无辅助);倒走三米(足跟不碰足尖);27-28月:双手叉腰向前走直线(3步);扶墙或者栏杆,一步一台阶,上四个台阶;向下跳(40厘米台阶);29-30月;双手叉腰踮脚走5步;快跑;31-32月:向前跳(0.6米,双足同时起跳与落地);向下跳(0.6米,双脚同时起跳与落地)33-34月:跳跃障碍;双手叉腰踮脚走3米35-36月:独上楼梯39-40月:向前跳70厘米,双足同时起跳与落地41-42月;正确跑步姿势(前后横跨躯干的摆动,躯干前倾)43-44月:单脚跳15厘米;45-46月:跑步两步之内停下,不跌倒;倒退走直线1.2米,脚跟不碰脚趾47-48月:向前跳75厘米;单脚跳五步,换另一只脚跳3-5步51-52月:倒退走直线5步;前翻滚;马步跳走;53-54月:向前跳87厘米;转身跳;单脚跳回;57-58月:踮脚跳59-60月:侧向跳(三个回合)61-62月:交替单脚跳五、步行姿势运动发育婴幼儿特点8项(1)由两脚分开大足距向两脚并拢小足距发展(2)由上肢上举到上肢下降发展(3)由无上肢的交替运动到有上肢的交替运动(4)由肩与骨盆的无分离运动,到有分离运动(5)由小步跑,步幅不一致,到迈大步、有节律的步态发展(6)由缺乏骨盆的回旋到加强骨盆的回旋(7)足尖与足跟接地时间短,主要为脚掌着地(8)站立位的膝过伸展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特点(表格)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7个月8个月9个月10个月11个月12个月15个月18个月2岁双手或前臀支撑,抬头90度,手、口、眼协调随意运动增多,抬头>90度双手或单手支撑,支撑向后成坐位胸部离床手或肘支撑,腰部离床翻身至侧位仰卧位翻身至俯卧位俯卧位至仰卧位扶腰坐独坐手支撑直腰坐扭身坐坐位自由交换体位足尖支持跳跃肘爬,扶站腹爬后退移动、抓站四爬、独站高爬.牵手走跪立位前移、独走独走稳、蹲着玩拉玩具车走、爬台阶跑步、跳踮着足尖走或以足跟走,双足交替下桂。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课件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课件
平衡能力
婴儿的平衡能力逐渐增强,他们能够进行更稳定 的活动和探索。
精细动作
随着手部肌肉的进一步发育,婴儿能够进行更复 杂的精细动作,例如搭积木、捏取小物体等。
03 促进婴儿粗大运动发育的 方法
婴儿抚触
促进血液循环
通过轻柔的抚触,可以 促进婴儿血液循环,加 速新陈代谢,有助于身
体健康。
增强免疫力
抚触可以刺激婴儿的免 疫系统,提高免疫力,
影响因素
01
02
03
遗传因素
父母的遗传基因对孩子的 粗大运动发展有一定影响 。
环境因素
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 因素也会影响孩子的粗大 运动发展,如运动设施、 家长的引导等。
营养因素
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摄入对 孩子的身体发育和粗大运 动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评估标准
评估工具
可以采用量表、观察记录 表等工具进行评估。
婴儿天生具有抓握反射,当触碰到婴 儿手掌时,他们会本能地抓住物体。
4-6个月
坐立动作
大部分婴儿在5-6个月时能够依靠 支撑物坐立,这是脊柱发育的重 要里程碑。
手部动作
婴儿开始能够更灵活地使用手部, 例如抓取、摆弄和探索物体。
爬行动作
部分婴儿在5-6个月时开始尝试爬行 ,这是他们探索空间能力增强的表 现。

刺激感官发育
婴儿体操结合了视觉、听觉、 触觉等多种感官刺激,有助于
感官的发育。
培养良好性格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婴儿释放 能量,减少焦虑和烦躁,培养
良好的性格。
亲子游戏
提高认知能力
通过亲子游戏,可以让婴儿接 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和环境,
提高认知能力。
促进语言发展
在游戏中,家长可以与婴儿交 流和对话,促进婴儿的语言发 展。

《人体发育学》第六章 婴幼儿期粗大运动发育

《人体发育学》第六章 婴幼儿期粗大运动发育
4. 迷路性立直反射 (1)测试方法:用布蒙住小儿双眼,检查者双手扶住小儿腰部,使小儿身体向前、 后、左、右各方向倾斜。 (2)测试反应:无论身体如何倾斜,小儿头部仍能保持直立位置。
一、反射运动——立直反射
5. 视性立直反射 视性立直反射是头部位置随着祝野的变化保持立直的反应,是维持姿势的重要反射。 (1)测试方法:双手抱起清醒、睁眼的小儿,检查方法同迷路性立直反射。 (2)测试反应:无论身体如何倾斜,小儿头部仍能保持立直位置。 该反应缺如多为视力障碍,延迟出现提示有脑损伤
第六章
婴幼儿期粗发育
掌握:粗大运动发育规律包括反射发育和姿势运动发育、粗大运动发育评定 内容及方法 熟悉:粗大运动发育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
了解:常用粗大运动发育评定量表
第一节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粗大运动发育是指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 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发育。
一、反射运动——原始反射
7.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4-6个月发生,在紧张性迷路反射基础上
与手眼协调,平衡,注意力发育,脊柱姿态等相关
一、反射运动——原始反射
8. 盖伦反射 (1)测试方法:小儿处于俯卧位或俯悬卧位,用手指自上往下刺 激一侧脊柱旁 3cm 或刺激腰部。 (2)测试反应:躯干向刺激的一侧弯曲。 •该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小儿躯千的自主运动,从而影响翻身、坐、 站及体位变换功能。
一、反射运动——原始反射
4. 手握持反射 : (1)测试方法:将手指或其他物品从婴儿手掌的尺侧放人并按压。 (2)测试反应:小儿手指屈曲持续握物。 手握持反射持续存在,将会影响小儿主动抓握和前臂支撑。
一、反射运动——原始反射
5. 紧张性迷路反射 (1)测试方法:将婴儿置于仰卧位或俯卧位,观察其运动和姿势变化。 (2)测试反应:仰卧位时身体呈过度伸展,头后仰;俯卧位时身体以屈曲姿势为主,头 部前屈,臀部凸起。 该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婴儿自主抬头的发育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顺序的规律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顺序的规律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顺序的规律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的规律是指小儿发育的运动技能和发展步骤,由
大到小,由普通到精细,包括以下内容:
一、体前屈曲的发育
1. 几个月大的宝宝能够在母亲的膝枕中尝试自己的体前屈,两膝上举,屁股直起,脚尖着地,头颈抬起。

2. 五个月大的宝宝能够坚持地在母亲膝枕上放松体前屈,两膝上举,
扶着母亲双手支撑,头可以抬起。

3. 八个月大的宝宝可以自行进行体前屈运动,腹部和胸部离开床底,
头和脖子偏向前方。

二、胯部躯干支撑的发育
1. 九个月大的宝宝可以坐稳,偶尔会拉到胯部躯干,双手手肘不断的
利用躯干支撑。

2. 十一个月大的宝宝可以用两膝和膝盖支撑自己稳定的站立,两肘扶
住床边,双手拉住躯干。

3. 四岁左右的宝宝可以独立站立,双手拿着小玩具,双脚十字平行,
稳定可靠。

三、行走的发育
1. 八个月大的宝宝可以利用椅子,家具和母亲手臂的支撑开始行走。

2. 十个月大的宝宝已经能独立行走,双脚之间保持不懈的支撑,运动仍然僵硬,行走速度缓慢。

3. 两岁左右的宝宝已逐渐掌握走路的技能,双腿可以持续支撑,走起路来稳定可靠,行走速度越来越快。

四、跳跃的发育
1. 十一个月大的宝宝可以利用物体或人们的支撑,慢慢地尝试向上跳跃,贴地跳跃,仍然是半跳半落状态。

2. 两岁左右的宝宝可以拉地板上的椅子,独自跳起,双腿可以协调配合,弹跳的高度和重复的次数比以前有了进步。

3. 三岁以上的宝宝可以拉着另外一个小朋友,双腿落地时可以稳定支撑自己,并且可以比较灵活地跳跃。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参考PPT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参考PPT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
第三章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
1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
第一节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一、反射发育 二、姿势运动发育 三、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
第二节 粗大运动发育评定 一、评定内容及方法 二、常用的评定量表
2
第一节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返 回
第三章
3
粗大运动发育是指抬头、坐、翻身、爬、 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 和移动能力的发育。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8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
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 系的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 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 应。肌张力低下及严重智力障碍患儿难以引 出,早产、低钙、核黄疸、脑瘫等患儿此反 射可亢进或延长,偏瘫患儿左右不对称。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9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
第三章 第一节
10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
(2)反应:分为两型。
①拥抱型:小儿两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 下肢伸直、躯干伸直,拇指及示指末节屈曲, 呈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状态。
②伸展型:又称不完全型,可见小儿双上 肢突然伸直外展,迅速落于床上,小儿有不 快感觉,多见3个月以上的婴儿。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21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
也称前庭脊髓反射,头部在空间位 置及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产生躯干四 肢肌张力的变化。该反射持续存在将影 响婴儿自主抬头的发育。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22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
(1)检查方法:将婴儿置于仰卧位及俯卧位, 观察其运动和姿势变化。 (2)反应:仰卧位时身体呈过度伸展,头后 仰;俯卧位时身体以屈曲姿势为主,头部前屈, 臀部凸起。 (3)存在时期:0~4个月。

03岁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指导教案

03岁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指导教案

03岁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指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发展心理学》第四章第二节,主要讲述03岁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特点和指导方法。

内容包括:婴幼儿粗大动作的四个阶段、动作发展的关键因素、促进动作发展的有效指导策略。

二、教学目标1. 了解03岁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

2. 掌握促进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指导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婴幼儿提供有针对性的动作发展指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关键因素及其指导方法。

教学重点: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图谱、教学视频、卡片。

2. 学具:婴幼儿动作发展观察记录表、指导策略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观察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介绍关键因素和指导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设计针对不同阶段婴幼儿的动作发展指导策略。

6.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享观察记录表,互相交流指导策略。

六、板书设计1. 板书03岁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指导2. 板书内容:a. 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四个阶段b. 动作发展的关键因素c. 促进动作发展的有效指导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为一名2岁的婴幼儿设计一个促进粗大动作发展的指导方案。

2. 答案要求:包括婴幼儿的基本情况、动作发展现状、指导目标、具体措施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婴幼儿心理发展规律,提高指导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

2. 教学目标中掌握促进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指导方法。

20粗大运动发育3人体发育学课件

20粗大运动发育3人体发育学课件
小儿头部仍能保持直立位置。
• 3~4个月出现,5~6个月明 显→终生。
5.视性立直反射 (optical righting reflex)
(1)检查方法:双手抱起清醒、睁眼的小儿,放于
检查者的膝上,然后将小儿身体向前、后、左、右倾斜。
(2)反应:无论身体如何倾斜,小儿头部仍能保持立直位。
• 出生后4个月左右出现,5~6个月明显→终生。
3~4个月→5岁 (1)检查方法:如上述方法,使小儿转成侧卧位 (2)反应:小儿主动回到仰卧位的姿势
4.迷路性立直反射
(labyrinthine righting reflex)
(1)检查方法:用布蒙住小儿双眼,检查者双手扶 住小儿腰部,使小儿身体向前、后、左、右各方向 倾斜。检查时注意不要过分倾斜。 (2)反应:无论身体如何倾斜,
–通过上述反应,保持身体的平衡。
4.坐位倾斜反应 (sitting tilting reaction)
前方 6个月出现
侧方 7个月出现
后方 10个月出现
5.跪立位倾斜反应 (kneeling-standing tillting reaction)
约15个月左右出现,维持终生
(1)检查方法:跪立位,牵拉一侧上肢,使之倾斜 (2)反应:头部和胸部出现调整,被牵拉的一侧出 现保护反应。对侧上、下肢外展、伸展。
出现及存在时期
6个月→终生 6个月→终生 8个月→终生 6个月→终生 7个月→终生 10个月→终生 15个月→终生 12个月→终生 18个月→终生 24个月→终生
名称
颈立直反射
躯干头部立直反射 躯干躯干立直反射 迷路性立直反射 视性立直反射 降落伞反射/保护性伸展反射
出现及存在时期
正常足月新生儿 →持续6~8个月 2~3个月→5岁左右 3~4个月→5岁左右 6~7个月以前→终生 5~6个月以前→终生 6~7个月→终生

幼儿园粗大动作教案小班

幼儿园粗大动作教案小班

幼儿园粗大动作教案小班前言粗大动作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帮助幼儿发展身体协调性和大肌肉群的运动能力。

对于小班的幼儿园教师来说,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粗大动作教案非常关键。

本文将向您介绍一份适用于小班幼儿园的粗大动作教案。

教案内容基本信息•年龄段:3-4岁•班级人数:15人•教学时间:每周2次,每次40分钟教案目标1.帮助幼儿增强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2.提高幼儿的大肌肉群运动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促进幼儿对身体活动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教案内容活动1:跳绳比赛•目标:锻炼幼儿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步骤:1.给每个幼儿分发一根跳绳。

2.介绍跳绳比赛的规则,例如比赛时间、目标次数等。

活动2:运动场上的大步走•目标:提高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和大肌肉群运动能力。

•步骤:1.在运动场上划出一个直线,让幼儿在直线上进行大步走练习。

2.引导幼儿保持身体平衡,提醒他们保持挺胸、直立等正确姿势。

活动3:套圈游戏•目标: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步骤:1.在操场上放置几个不同大小的圈圈。

2.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套圈游戏。

3.引导幼儿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活动4:爬绳子挑战•目标:增强幼儿的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

•步骤:1.在操场上设置一个稍微倾斜的爬绳子区域。

2.引导幼儿一个接一个地爬上绳子,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自己。

教案总结通过以上的教案内容,可以帮助小班幼儿园的教师有效地指导幼儿进行粗大动作的训练。

这些活动既能提高幼儿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又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施教案时,教师还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有益的锻炼和成长。

希望本文提供的教案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的教学工作顺利!。

粗大动作训练(17)

粗大动作训练(17)

展能班学年度第学期教学内容教学点第周第课时一、教学领域粗大动作二、教学内容1、训练学生能独立往前跑、跑时转弯,沿线跑、追逐跑、直线跑三、训练目的1、初步学会跑的正确方法与正确姿势。

2、发展学生跑的能力,提高机体的协调性、平衡性,锻炼身体,增进健康。

3、作好补偿教育、锻炼学生敢于运用自己身各个部位来探索不同动作,从中体验运动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讲清跑(各种跑要求、准备、整理动作)的动作要领。

2、跑前做好基本功,针对每个学生精心设计练习。

3、做好安全保护工作和防范措施。

(2)训练过程:1、讲解各种跑的基本步骤并示范①、独立往前跑:上体稍微向前倾,两臂自然地在体侧前后摆动,两腿自然抽前迈步跑动,向正前方独立自然快跑。

②、直线跑:同①方法,先在地面上画好直线,弱智生沿着直线行跑。

③、跑时转弯:同①方法,围着教室墙内(或操场)向右转,训练学生在跑时转弯。

④、沿线跑:同①方法,在地面上画好所跑的线路,对准目标站立,然后沿线跑到目标跟前。

2、学生模仿练习教师指定模仿的动作跑,不示范,由学生自己去练习。

3、集体训练训练时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不要过分强调技术,要注意趣味性,运动技术由易到难,运动负荷由小到中,防止运动负荷过大,以逐渐提高机体适应能力。

4、个别训练针对生个性差异,严格实行区分对待,使教学满足不同学生需要,吸收到预期的效果。

5、趣味比赛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注意能力好的学生搭配能力差的学生,激发学生兴趣。

展能班学年度第学期教学内容教学点第周第课时一、教学领域粗大动作二、教学内容1、训练学生能换物跑、原地抬高脚跑、障碍跑、跑时转弯三、训练目的1、初步学会跑的正确方法与正确姿势。

2、发展学生跑的能力,提高机体的协调性、平衡性,锻炼身体,增进健康。

3、作好补偿教育、锻炼学生敢于运用自己身各个部位来探索不同动作,从中体验运动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压脚、踢脚2、各种跑法训练(一)、换物跑规则:学生手持一轻物跑步,到达规定点,将手中物体按规定放下,同时换拿另一物跑回原地。

《人体发育学》第六章教学设计-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人体发育学》第六章教学设计-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规律》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人体发育学
授课对象
康复专业、教师、社会学习者
授课学时
1学时
主要知识点
反射发育/原始反射/姿势运动发育
授课形式
理实一体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密切相关的反射发育。
2.熟悉婴幼儿各类反射出现和消失的时间。
3.掌握婴幼儿姿势运动的控制因素及发育特点。
存在时期:0~4个月。
f)交叉伸展反射
检查方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小儿一侧膝部使下肢伸直,按压或敲打此侧足底。反应:可见另一侧下肢先屈曲,然后内收、伸直,似要蹬掉这个刺激。
持续时间:0~2个月。
g)迷路性直立反射
检查方法:用布蒙住小儿双眼,检查者双手扶住小儿腰部,使小儿身体向前、后、左、右各方向倾斜。检查时注意不要过分倾斜。
5.归纳总结:婴幼儿粗大运动密切相关的反射发育,婴幼儿粗大运动密切相关的姿势运动发育。
混合式教学
(线上学习
线下教学)案例教学Fra bibliotek课后要求每位学生完成线上作业、讨论发帖、教学评价。
线上作业
复习巩固
总结评价
采用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线下教学),能有效加深学生对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规律的理解。
反应:无论身体如何倾斜,小儿头部仍能保持直立位置。
h)视醒直立反射
是头部位置随着视野的变化保持立直的反射,该反射在人类相当发达,是维持姿势的重要反射。此反射出生后4个月左右出现,5~6个月明显。该反射缺如多为视力障碍,延迟出现提示有脑损伤。
i)俯卧位倾斜反应
6个月出现阳性反应,终生存在。6个月后仍呈阴性者,提示神经发育落后。
检查方法:患儿于倾斜板上取俯卧位,上下肢伸展,倾斜板向一侧倾斜。

简述0~3岁学前儿童粗大动作发展规律

简述0~3岁学前儿童粗大动作发展规律

简述0~3岁学前儿童粗大动作发展规律
0~3岁学前儿童的粗大动作发展规律如下:
1. 自上而下的发展:从头、颈、腰部的掌握开始,到逐渐掌握上肢和下肢的运动。

2. 发展过程中的运动演变:婴幼儿初期的运动是泛化牵连和多余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能够通过抑制多余运动来实现对特定肌肉群的控制。

例如,初期行走时双手高举、身体前倾,但熟练行走后,双手可以自由活动,身体保持平衡。

3. 运动协调的发展:婴幼儿从最初分离的运动开始,逐渐发展出多组肌肉的协调运动能力。

例如,在行走时双手自然下垂,进一步发展为快跑时双臂协调地摆动。

4. 先取后舍的原则:婴幼儿在粗大动作发展过程中常常先取得某项技能,然后才逐渐学会放弃之前习得的技能。

例如,先能拉着床栏站起来,然后才能从站立位坐下;先能抓取物体,然后才能放下。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医学PPT课件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医学PPT课件

(2)反应:婴儿出现躯干向刺激侧弯曲。
(3)存在时期:0~6个月。Βιβλιοθήκη 144.拥抱反射(惊吓反射)
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突然变化,刺激颈 深部的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亢进 时下肢也出现反应。 肌张力低下及严重智力障碍患儿难以引出 早产、低钙、核黄疸、脑瘫等此反射可亢进或 延迟消失 偏瘫患儿左右不对称
该反射持续存在,将会影响小儿手的主动运动
发育、双手中间位的发育、手口眼协调发育等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
1
本章目的与要求
• 掌握反射发育及姿势运动发育规律; • 熟悉粗大运动发育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 • 了解粗大运动发育评定内容、方法及一些 常用的评定量表。
2
目 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 粗大运动发育评定
3
第一节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4
什么是粗大运动发育?
10
1.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
该反射缺失预示较严重的病理现象,智力落 后、脑瘫可持续存在。 (1)检查方法:用手指触摸婴儿的口角或上下唇。 (2)反应:婴儿将头转向刺激侧,出现张口寻找 乳头动作。 (3)存在时期:0~4个月。
11
2.手握持反射(手把握反射)
出生后即出现,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替代。 肌张力低下不易引出,脑瘫患儿可持续存在, 偏瘫患儿双侧不对称,也可一侧持续存在。 持续存在将会影响小儿主动抓握和前臂的支撑。
24
9.侧弯反射(躯干内弯反射)
肌张力低下难以引出,脑瘫患儿或肌张 力增高可持续存在,双侧不对称具有临床 意义。 侧弯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躯干的自 主运动,从而影响翻身、坐、站及体位变 换功能。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课件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课件
又称躯干内弯反射。肌张力低下难以引出,脑瘫患儿 或肌张力增高可持续存在,双侧不对称具有临床意义。持 续存在,将影响躯干的自主运动,从而影响翻身、坐、站 及体位变换功能。 (1)检查方法:婴儿处于俯卧位或俯悬卧位,用手指在小 儿一侧背部从肋缘下至髂嵴划脊柱的平行线。 (2)反应:婴儿出现躯干向刺激侧弯曲。 (3)存在时期:0~6个月。
下或屈肌张力较高时该反射减弱;痉挛型脑瘫患 儿此反射可亢进并延迟消失。
(1)检查方法:扶持小儿腋下呈直立位,使其一侧 足踩在桌面上,并将重心移到此下肢。 (2)反应:可见负重侧下肢屈曲后伸直、抬起, 类似迈步动作。 (3)存在时期: 0~3个月。
7.张口反射(Babkin)
延迟消失提示脑损伤、脑瘫或智力低下,锥体外 系损伤时明显。 (1)检查方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用双手中指与无 名指固定小儿腕部然后以拇指按压小儿两侧手掌。 (2)反应:小儿立即出现张口反应,亢进时一碰小儿 双手即出现。 (3)存在时期:0~2个月。
出生后即出现,随着独站功能的建立而消失。 持续存在将会影响小儿站立功能。 脑瘫患儿此反射可持续存在。 (1)检查方法:将手指或木棍从婴儿足掌的尺侧
放入并按压 (2)反应:小儿足趾屈曲。 (3)存在时期:0~10个月。
4.拥抱反射(Moro reflex)
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 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 变化的反射。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应。
1.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
该反射缺失预示较严重的病理现象,智力 落后、脑瘫可持续存在。
(1)检查方法:用手指触摸婴儿的口角或上下 唇。
(2)反应:婴儿将头转向刺在时期:0~4个月。
2.手握持反射(hand palmar grasp reflex)

育婴师婴幼儿粗大动作发育规律(附表)

育婴师婴幼儿粗大动作发育规律(附表)

婴幼儿粗大动作练习一.婴幼儿粗大动作的范围:0--3 岁婴幼儿粗大动作基本包括抬头、翻身、爬、坐、走、跑、跳、攀登、平衡、投掷等。

二.婴儿粗大动作练习的意义:1.强婴幼儿的体质和机能:能促进婴幼儿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生理功能,增强人体健康。

2.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助于婴幼儿的骨骼生长。

充分利用阳光和空气的自然因素,能有效的促进婴幼儿的骨骼强壮,身体长高。

3.展婴幼儿的认识潜能、社会行为和良好性格:鼓励婴幼儿坚持参加动作练习,在玩的过程中,小伙伴相互模仿,共同活动,并不断尝试各种活动方式。

三.培养目标:1.学会抬头、翻身。

2.学会四肢协调爬行。

3.学会直立和行走。

4.学会跑。

5.学会跳越。

6.学会攀登。

7.学会玩球类游戏。

四.婴幼儿粗大动作练习的原则:1.循序渐进原则:婴幼儿粗大动作练习要按粗大动作发展的时间顺序和粗大动作技能发展程度有序进行,无法随意选择,更不会跳跃式进行。

2.适宜性原则:婴幼儿处于发育阶段,精力有限,练习时间过长容易疲劳,收效不好。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一次练习5-10min, 以后逐渐增加时间,最多不超过 30min。

3.趣味性原则:婴幼儿粗大动作技能练习时,要努力创造一种快乐的气氛,使婴幼儿感受到运动的乐趣。

4.安全性原则:育婴师要始终全身心的参与、观察、照顾婴幼儿,确保环境的安全、运动设施的安全、游戏方法的安全,切实保障婴幼儿在动作练习过程中的安全。

婴幼儿粗大动作发育规律:运动项目月龄粗大动作发育新生儿俯卧位能抬头 1-2 °抬头 3 月抬头较稳4 月抬头很稳,并能自由转动5 月从仰卧翻到俯卧翻身6 月从俯卧翻到仰卧5 月靠背坐时腰能伸直6 月两手向前撑住后能坐坐7 月独坐时身体略向前倾8 月独坐稳,并能左右转身手支撑胸腹,使身体离开床面并能7-9 月原地转动爬8-9 月用上肢向前爬10-12 月爬时手膝并用8 月搀扶时能站立片刻立11 月独立站立片刻10 月扶着两手向前走走15 月独走很稳18 月跑、倒退走、爬楼梯24 月并足跳,单足独立 1--2s 跳30 月单足跳 1--2 次。

03岁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指导教案

03岁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指导教案

03岁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指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针对03岁婴幼儿的粗大动作发展进行指导,以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发展粗大动作能力。

教材涵盖了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理论基础、实践操作和家庭指导等方面内容。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婴幼儿掌握粗大动作的基本技能,如爬行、站立、行走、跳跃等;2. 培养婴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3. 使家长了解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规律,掌握正确的引导和培养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婴幼儿粗大动作的基本技能训练和家庭指导方法的掌握;难点:婴幼儿粗大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运动器材(如滑梯、跳床等)、家庭指导教材;2. 学具:家长笔记、手机或相机(用于记录婴幼儿表现)。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婴幼儿运动器材,引导家长了解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意义;2. 理论讲解:介绍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重要性,讲解家庭指导方法;3. 实践操作:指导家长进行婴幼儿粗大动作训练,如爬行、站立、行走、跳跃等;4. 家庭指导:教授家长如何在家庭环境中培养婴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5. 随堂练习:家长带领婴幼儿进行粗大动作训练,教师现场指导并纠正错误;6. 作业布置:要求家长在家庭中持续进行婴幼儿粗大动作训练,并记录进展;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重要性;2. 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规律;3. 家庭指导方法与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婴幼儿粗大动作训练计划;答案:根据家长笔记记录的婴幼儿表现,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2. 作业题目:家庭指导方法实践;答案:家长在家庭中运用所学指导方法,拍摄婴幼儿训练视频,与教师交流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探讨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相关研究领域,如心理学、生理学等;3. 下次教学准备:根据本次教学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家庭指导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具与学具准备方面,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器材和教材,确保婴幼儿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

1岁到一岁半岁粗大动作游戏活动优质教案

1岁到一岁半岁粗大动作游戏活动优质教案

1岁到一岁半岁粗大动作游戏活动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教育教材《幼儿动作发展与健康》第三章“12岁儿童动作发展”,聚焦1岁到1岁半幼儿粗大动作游戏活动。

详细内容包括基本动作模式建立、动作控制与协调能力培养,着重通过游戏活动提升幼儿爬行、站立、走步等基本动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在游戏中自然地发展基本粗大动作技能。

2. 培养幼儿空间感和身体协调性。

3. 通过集体游戏活动,增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动作协调性与平衡能力培养。

教学重点:爬行、站立、走步等基本动作模式正确建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色软垫、平衡木、大小不同球类、音乐播放器。

2. 学具:每位幼儿一套动作发展玩具包,包括小型滑梯、摇摇马、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开场与幼儿问好,简短介绍今天主题。

通过音乐引导幼儿做简单身体拉伸运动。

2. 游戏活动一:快乐爬爬乐(10分钟)在设有障碍场地上,引导幼儿进行爬行比赛,培养爬行动作及空间感。

3.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站立、走步正确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4. 游戏活动二:平衡木冒险(10分钟)让幼儿尝试在平衡木上练习站立和走步,锻炼平衡能力。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球类传递游戏,练习投掷和接球动作,加强手臂力量和协调性。

6. 游戏活动三:音乐与动作(10分钟)通过音乐律动游戏,让幼儿随节奏做动作,提升动作协调性。

六、板书设计1. 爬行动作要点:身体贴地,手脚并用。

2. 站立与走步:脚掌平放,身体直立,双眼平视前方。

3. 动作协调性:配合音乐,随节奏做动作。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做“家庭快乐运动时光”,每天至少进行10分钟基本动作练习。

爬行:穿越“枕头障碍”。

站立与走步:练习沿直线走。

投掷与接球:与家长相互投掷小软球。

2. 答案:作业答案以家长观察记录为主,记录幼儿完成动作情况及表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对动作技能掌握情况,针对个别幼儿进行针对性指导。

粗大动作领域活动教案

粗大动作领域活动教案

粗大动作领域活动教案一、引言粗大动作指的是儿童运动中涉及到较大肌肉群和整体身体协调的运动技能。

粗大动作领域活动是学校体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儿童培养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和力量,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粗大动作领域活动的教案,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活动中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达到身体协调发展的目标。

二、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对粗大动作的兴趣,愿意积极参与粗大动作领域活动。

2.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培养其良好的运动技能。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通过集体活动促进相互合作和沟通。

4.发展学生的力量、耐力和速度,提高整体身体素质。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本教案将根据学生的年级和程度,设计不同的粗大动作领域活动内容。

每个活动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介绍活动、示范动作、练习活动、巩固活动、总结反思。

1. 活动一:跳绳比赛介绍活动:老师向学生介绍跳绳比赛的规则和要求,让学生了解比赛的流程和评判标准。

示范动作:老师和学生助教进行跳绳示范,展示跳绳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练习活动: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分组进行比赛,每个人轮流跳绳。

巩固活动:学生进行自由跳绳,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进行跳绳练习。

总结反思: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跳绳活动的收获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和进一步提高的建议。

2. 活动二:足球射门训练介绍活动:老师向学生介绍足球射门训练的目的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进行射门。

示范动作:老师进行足球射门示范,展示正确的站位和踢球的技巧。

练习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足球射门训练,每组轮流进行射门练习。

巩固活动:学生进行自由射门训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进行射门练习。

总结反思: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足球射门训练的经验和教训,提出进一步提高的方法和建议。

3. 活动三:篮球运球比赛介绍活动:老师向学生介绍篮球运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让学生了解比赛的流程和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约4个月反射消失 ❖ 缺失: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智力低下 ❖ 持续:感觉运动功能发育不良-脑瘫
自动站立和行走反射
❖ 下肢伸直并与接触面垂直,当双足牢固的触 及接触面时,下肢能支撑体重的反射为自动 站立反射阳性;在前者的基础上,将婴儿身 体向前倾,出现自动向前迈步,是为行走反 射
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 (四)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 (五)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 受性激素等因素影响,青春期体格生长出现
第二高峰(peak height velocity, PHV),有明 显的性别差异。
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包括:
❖ (一)遗传因素;
俆动型脑瘫儿童
拥抱反射
❖ 是由于躯干相对于头的位置发生急剧的变化 时而产生的上肢伸展与外展、双手张开并哭 泣,接着上肢屈曲并在胸前抱紧、内收和下 肢伸展的反射
❖ 出生2-3个月反射最强,至3-4个月,此反射 消失
觅食反射
❖ 给新生儿口周围以轻触觉刺激,使其头、舌 、口转向刺激部位,并产生头的伸展、屈曲 以寻觅和吸允乳头的反应。
反射存在的意义
❖ 原始反射是胎儿最早出现的运动形式,并在 婴儿出生后一定时间内扔持续存在(持续到6 个月被整合),是一种避开有害刺激或保持 生存状态的本能反应。
❖ 反射的出现标志着运动发育的开始,提示着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而运动的发育过程,也 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的过程。
原始反射的类型及临床意义
(三)婴儿期
❖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此期 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主要特征:
❖ ①感觉和运动功能迅速发育; ❖ ②言语功能的发育 从出生时就能发出哭叫之声,
到1岁末时大部分婴儿能说几个有意义的词; ❖ ③开始产生最初的思维过程,自我意识萌芽,情绪
有所发展; ❖ ④可以接受大小便控制训练。
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 ⑤随着性的成熟、身材的陡长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心理
上发生变化。
(八)成人期
❖ 18岁以后为成人期,又分为青年期(18-25岁)、成年期 (25-60岁)和老年期(60岁以后),是人生过程中最为 漫长的时期。主要特征是:
❖ ①青年期的发育基本成熟,功能最强但不够稳定; ❖ ②成年期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并出现更年期,心理功能
儿童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一、生长发育的分期及特征
❖ 人的生长发育具有连续、渐进的特点。
❖ 在这一过程中随着人体量和质的变化,形成了 不同的发育阶段。
❖ 根据各阶段的特点可将人生全过程划分为八个 年龄阶段即: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 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和成人期。
(一)胎儿期
❖ 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前为胎儿期,共40周, 胎儿的周龄即胎龄。
相对稳定,承担最为重要的社会角色;。
二、生长发育的规律
❖ 儿童的生长发育一般遵循以下规律 ❖ (一)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 (二)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 (三)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 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
❖ (二)环境因素:

1.营养因素;

2.疾病因素;

3.母亲因素;

4.社会因素。
四、粗大运动的发育
粗大运动发育主要指反射发 育及姿势运动发育两方面。
(一)、反射发育
反射发育 ❖ 小儿神经反射的发育伴随神经系统发育的成熟
度,分为4大类 ❖ 出生时即有,终生存在的反射 ❖ 出生时即有,暂时存在的反射 ❖ 出生后逐渐稳定的反射 ❖ 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可存在的病理反射
(四)幼儿期
❖ 自1周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主要特征: ❖ ①体格发育速度较前稍减慢; ❖ ②智能发育迅速; ❖ ③开始会走,活动范围渐广,接触社会事物渐多; ❖ ④语言、思维和社交能力的发育日渐增速; ❖ ⑤消化系统功能仍不完善,营养的需求量仍然相对较高; ❖ ⑥对于危险事物的识别能力和自身保护能力有限,意外伤
(六)学龄期
❖ 自入小学前即6~7岁开始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主要特 征:
❖ ①体格生长速度相对缓慢,除生殖器官外各器官系统外 形均已接近成人;
❖ ②认知功能继续发展,智能发育更加成熟; ❖ ③思维过程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 ④情感的广度、深度和稳定性都较前提高; ❖ ⑤意志方面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
力,但还很不稳定; ❖ ⑥个性逐渐形成,性格特征也开始显露。
(七)青春期
❖ 一般从10岁到20岁,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 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主要特征:
❖ ①体格生长发育再次加速,出现第二次高峰; ❖ ②生殖系统发育加速并渐趋成熟; ❖ ③认知功能继续发展,思维活动已能摆脱具体事物的束
缚,进入抽象逻辑思维的阶段; ❖ ④个性的形成,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和个人价值观念的
❖ 此期是个体出生前身体结构和机能在母体子宫内 发育的重要时期,其影响是长期的,对整个一生 有着重要意义。
(二)新生儿期
❖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此 期实际包含在婴儿期内,主要特征:
❖ ①适应子宫外生活的生理学特征 ❖ ②适应独立生活的行为学特征及觉醒状态的调节 ❖ ③与外界环境和人相互作用的特征
紧张性迷路反射
❖ 是重力方向与头的位置变化所引起的反射 ❖ 仰卧时促进伸肌群,抑制屈肌群 ❖ 俯卧时促进屈肌群,抑制伸肌群 ❖ 4个月消失 ❖ 持续存在使小儿头控及翻身能力受损 ❖ 该反射的持续存在多见于痉挛型和手足俆动
型的脑瘫儿童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 是由于颈部旋转而引起的姿势固定反射 ❖ 1-2个月达到顶峰,4个月后逐渐消失 ❖ 反射的消退延迟或持续存在常见于手足
害的发生率较高。
(五)学龄前期
❖ 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主要特征: ❖ ①体格发育处于稳步增长状态; ❖ ②各类感觉功能已渐趋完善; ❖ ③智能发育更加迅速; ❖ ④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感情,思维活动主要是
直观形象活动; ❖ ⑤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占优势; ❖ ⑥与同龄儿童和社会事物有了广泛的接触; ❖ ⑦对自己的性别初步有所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