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本质与意义

合集下载

国学微讲(主要是初学者了解什么是国学,如何学国学)

国学微讲(主要是初学者了解什么是国学,如何学国学)

什么是国学?
• 国学的本义是国家级学校,历代有所变化。 • 国学从周朝就有了,原来是国家级的贵族子弟学校,逐渐 发展为国家的最高学府,优秀的庶民子弟也可进入国学, 经过考试,量才授官。 • 汉代称太学,晋代称国子学,北齐称国子寺,隋代称国子 监,唐宋时以国子监总管国子、太学、四门等学,元代设 国子学,明、清两代设立国子监,至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开始设学部,国子监的称呼于是废止。 •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人主张大兴国学,发展教育。 • 所以,我国古代典籍中所指称的国学,是一个与学校教育 有关的概念。
国学:六艺,七略,四部
• 四部
• 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 •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 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 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 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
国学概论
• • • • 为什么要学国学? 什么是国学? 学习国学的意义。 学习国学的方法。
为什么要学国学?
在当今世界,人类的两个家园遭到 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一个是人类肉体 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另一个是人类 心灵赖以栖居的精神家园。“国学” 的根本目的,就是修复中华民族的精 神家园,乃至人类的精神家园。
为什么要学国学
• 回顾五四以来近百年的历史,在对待国学的态度上,激进 派一直占据上风,保守派则是弱势群体,居于被动挨打的 地位。直到21世纪,国学的命运才算真正有了起色,出现 了所谓的“国学热”。这股“国学热”不是政府的推动, 不是学者的提倡,也不是媒体的炒作,而是由民间的各种 自发的力量所促成。其中主要的因素就是寻找文化认同。 21世纪的中国,最显著的特征表现为经济起飞,文化失落 ,经济上创造了世界的奇迹,文化上却由于长期对国学的 否定,缺乏应有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 ,是一种精神上的凝聚和整合的力量,对于个人来说,则 是一种文化身份的定位和确认,涉及到精神家园的依托和 归宿。许多中国人,特别是一些事业有成的中年人,他们 走出国门,从事世界性的交往,普遍地感到对国学的无知 ,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无知,不能确定自己的文化身份,茫 然无根,于是激起了一种内在的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重 新认识国学,复兴国学,这就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自发地促 成了一股“国学热”。

国学经典教育意义和价值

国学经典教育意义和价值

国学经典教育意义和价值一、国学经典与教育国学经典与传统文化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我认为传统文化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国学经典。

中国古代以部数的形式表现出的内容就是经典,这种学术形式就是国学。

二是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的内容可以小到一个概念,比如为什么我国称为“中国”、为什么我们是炎黄子孙、为什么我们的幅员称为“九州”等;也可以大到一种制度,比如家族制度、科举制度、历代的兵制和官制等。

三是传统的游艺技艺,包括踢毽子、放风筝、捉迷藏等传统游艺,以及一些需要通过长时间反复地练习才能获得的传统技能技艺。

比如围棋大家都会下,但是一个刚懂围棋规则的人和一个九段棋手的差距是非常大;书法大家都会写,但是一个刚写书法的人和一个书法家的差别也是巨大的。

(一)从社会、政治方面看待国学经典与教育问题现在人们常说“世界在一体化”——用全球文化一体化打破军事武力,文化统一地球和谐,用地方文化繁荣经济。

世界一体化的内容并不在于使各种文化变得同质。

而是在于各个民族的多样化。

所以说,中国梦离不开中国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我们应该发挥中华民族最突出的历史文化优势,提升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当代文化。

(二)从学术、教育方面看待国学经典与教育问题国学经典教育是最有价值、最优质的教育。

它集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于一体,统一于对人的主体性的丰满和完善,内在有共通之处。

素质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育任务的教育,是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上来把握的教育思想、理念。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及其指导的实践教学活动,是培养具有融会贯通、一以贯之的能力以及博雅气质和丰富感情的精英完人的教育。

博雅教育是培养学生内在精神品质和外在气质以及自主自由能力的贵族休闲教育。

人文教育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实践活动和意识活动进行一种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

什么是国学?国学是什么?国学定义、国学概念(各家论点集结)

什么是国学?国学是什么?国学定义、国学概念(各家论点集结)

什么是国学?国学是什么?国学定义、国学概念(各家论点集结)姚奠中先生是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的关门弟子,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他的弟子刘毓庆是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他们因秉承太炎先生的真传,对国学有独到的理解。

他们师生关于国学的对话,对于廓清当前一般人对于国学的误解,加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有很好的帮助。

故而我们决定将他们的国学对话录整理后陆续发表。

——编者刘:当前学术界与社会上都在“炒国学”,不少大学成立了关于国学的研究机构。

《国学论衡》《新国学》《国学丛书》《国学宝典》《国学备览》《国学》《国学驿馆》等刊物、丛书、电子图书、网站相继出现。

社会上也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国学讲座与国学讲习班,有的地方还专门针对小学生设立了“国学馆”。

同时学术界也出现了对于国学认识的分歧。

请问老师您对“国学”是怎样认识的?姚:我以前常自我介绍“我是搞国学的”,国学是“文史哲不分,以小学为基础”。

章太炎先生说:“仆国学以《说文》《尔雅》为根柢。

”《说文》《尔雅》就是两部最权威的小学著作。

而我在这里强调“文史哲不分”,主要是针对现在的学科分类而言的。

因为“分”得太细了,所以我才用“不分”来解释“国学”。

当然国学中也有分类,传统分经、史、子、集四部,小学包括在经部里。

章太炎先生则将小学独立了出来,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五类。

但这只是文献的分类,并不是分科。

而文、史、哲则是分科。

刘:章太炎先生将小学从经学中独立出来,是非常合理的。

我的理解:小学是开启中国文化典籍之门的钥匙,经学是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与价值核心,史学是中国人的道德坚持与价值判断,诸子是中国人的治世思想与生存智慧,文学是中国人的心灵世界与人生情怀。

这五个部分构成了国学的整体。

姚:解放后学科分得越来越细,不仅是文、史、哲分开了,文、史、哲中又要细分。

如“中文”学科里一个古代文学,还有分开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几个段落,每个人只搞一小段,搞“先秦文学”的不懂“唐宋文学”,搞“唐宋文学”的不懂小说戏剧,更不用说外国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了。

国学的兴起与基本含义

国学的兴起与基本含义

国学的兴起与基本含义【国学的兴起与基本含义】(1)、“国学热”的兴起原因“国学热”的兴起必然有其一定的原因,能够说,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国学的兴起是适合了时代发展的潮流,顺应了社会的历史进程,其发展有着深层次的历史根基。

首先,国学的发展与新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诸多危机存有直接的现实关联。

在新世纪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而反应在这些关系背后实质性的东西是人们所要面临的诸多危机,包括道德危机,精神沦丧危机,价值危机等等,所以,在当代际遇下,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需要解决潜伏在社会深处的危机,而克服危机的方法就是回归经典,从几年内的文化积淀中寻求历史的根基,于是,人们将目光转向了国学,试着从国学经典中寻找人们的精神家园,回归经典,感悟国学带给我们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底蕴,重温经典的温存,感受国学带给人们的普世价值与现代意义。

其次,“国学热”的发展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一方面,从时代发展与变迁的角度看,是中国文化由盛转衰的一个标志性点。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丧失了文化的主体性功能,我们听到的不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更多的是批判与否定,所以,要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准确的理解与评估传统的民族文化,重新定位传统文化在国家中的地位,以新的视野与态度去看待文化的崭新形象,而不是一味的贬低,轻视与批判。

另一方面,要以新的研究方向对待文化传统,就国学来说,所涉及到的科目众多,如何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它们更好的融为一体,使国学得到大众普及,这是学术界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此外,国学的兴起还与提升我国的软实力有着必然关系,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重拾文化精神,提升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重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丰富我们每个人的内涵与修养,对于提升民族的凝聚力,使中国在世界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有着重大意义。

国学教育观后感范文

国学教育观后感范文

近年来,国学教育在中国教育领域中愈加盛行,国学教育的本质是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引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情操、行为和艺术等方面全面发展,促进其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人文素质和全面发展。

在了解了国学教育后,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其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深刻影响。

国学教育理念是以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道德观、文化观和人生观为核心,瞄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最终成为思想政治立不摇的优秀公民。

在此教育中,体现的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于国学思想的传承与弘扬。

这也包括经典文化、礼仪文化、民俗文化、诗歌文化等。

这种以文化为基础的教育方法尤其重要,因为对于现代社会,仅有书本知识不足以涵盖所有的价值观念和人类伦理观念。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于国学教育的重视更加显著。

现代社会,许多人一味追逐现代化、科技化,却忽略了自我文化的传承与继承,造成了一个无文化底蕴的时代。

因此,国学教育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中愈加重要,教育行业从业者需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保留中华文化的美好、价值,并在教学中注重落实,从而培养出具备灵魂、理想和信仰的新一代中国人。

此外,国学教育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应该如何思考,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以及如何刻苦奋斗,最终达到成就人生的追求。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都会因为追求金钱或功利而忽略了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人生哲学。

这也许是现代社会所导致的现象,因为人们注重的只是外部的事物,却忽略了内在意义的相关性。

因此,教育应该为学生的内心文化与思想做铺垫,从而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注重教材内涵的深入挖掘,真正从源头抓起,让学生站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杠杆上,做一个具备国学思想的人。

总结来看,国学教育已然成为了中国教育领域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我们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注重文化自觉的体现。

不仅需要教育提供者深入领会传统文化的真谛,更需要学生自身加强文化的学习与传承。

只有共同努力,更好的继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才能在新时代中,更好的为祖国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贡献。

浅析诵读国学经典的意义

浅析诵读国学经典的意义

浅析诵读国学经典的意义
诵读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不仅体现在对文化传承和保护中,更在于对人们精神修养的影响和培养。

首先,诵读国学经典对于文化传承和保护有重要意义。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之一。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避免文化的衰败和消失。

此外,诵读国学经典也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通过了解和学习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其次,诵读国学经典也可以帮助人们提高精神修养和塑造道德情操。

国学经典不仅立足于人类的本质和根源,更强调“德母天下,德者本也”等重要理念,强调人的品德和修养。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根本,提高自身的精神修养和道德情操。

此外,诵读国学经典还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国学经典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念,包括“仁爱”、“和谐”、“诚信”、“中庸”等等重要思想。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帮助人们深入思考和理解这些重要的价值观,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

最后,诵读国学经典也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国学经典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诵读过程中,人们需要不断地理解文本,思考其内涵和意义,这对于提高人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非常有利。

总之,诵读国学经典对于传承文化、提高精神修养、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提高学习和思维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人们可以心领神悟,升华精神,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美好社会。

什么是国学

什么是国学

什么是国学詹杭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

”(《论语·子路》)研习“国学”,首先需要弄清“国学”的概念。

虽然“国学”的定义在学术界还存在着争议,但我们可以取大多数人认可的说法,给出一个基本的定义。

在大致明了“国学”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研讨“国学”的研究对象、“国学”的学科构建等等问题。

研究“国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认识古代,而且在于帮助当代,我们可以从博大精深的“国学”中发掘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资源。

就中国而言,国学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文化特质。

就人类文明而言,中国几千年积累的文明经验对世界曾经做出过较大贡献,今后也要有所贡献,而出发点即是国学,是中国智慧。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小史》中说:“如果人类将来日益聪明,想到他们需要内心的和平和幸福,他们就会转过来注意中国的智慧,而且必有所得。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国学”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研习“国学”需要把握要领,端正态度,“立志须高,入门须正”。

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完全办得到的。

在中国古代,“国学”本是国家一级学校的称谓。

《周礼·春官·乐师》有云:“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

”《礼记·学记》也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国家级学校的称谓,历代有所变化。

作为国家一级学校的“国学”概念,与今天所谓“国学”的概念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所指称的“国学”概念,不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而是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和“学术”。

所谓“学问”,侧重于有关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积累与梳理;所谓“学术”,侧重于有关传统文化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创新。

而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是晚清以来逐渐形成的。

鉴于“国学”概念的界定,学术界多有分歧,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撰文指出:“国学可以理解为是参照西方学术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

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弟子规》第一课国学的智慧

《弟子规》第一课国学的智慧

❖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 也。”
❖ 案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返回
教化礼智,强化员工遵章守纪
❖ 《左传》:“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
❖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
❖ 案例:孙武练兵 返回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 兽不据,攫鸟不搏。”
返回
道家文化思想的作用:
(2)知足常足,欲望无限,适时知 足常乐,放松身心。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
常足矣。”
返回
道家文化思想的作用: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不争,柔 弱却能胜刚强,人亦可仿。
教导忠恕,使员工忠诚企业,宽容同事
❖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 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mò]之邦,行矣。 ❖ 案例:史玉柱的东山再起
返回
习谨守信,减少员工失误,降低企业风险 ❖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弟子规》:“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
返回
国学的分类
❖ (1)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 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 儒家哲学为主流;
❖ (2)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 ❖ (3)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
集四部, ❖ (4)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
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返回
儒家修身五大境界:
小人,士,贤人,君子,圣人

国学经典的现代意义

国学经典的现代意义

国学经典的现代意义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现代意义。

下面我将列举10个国学经典的现代意义。

1.《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强调人际关系和道德修养。

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需要尊重他人,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

2.《大学》:《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讲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需要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3.《中庸》:《中庸》强调“中”和“和”的重要性,提倡中庸之道。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平衡,不偏不倚地处理问题,与他人和谐相处。

4.《易经》:《易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强调变化和平衡。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适应各种变化,善于把握机遇,并保持内心的平衡与稳定。

5.《道德经》:《道德经》强调“道”和“德”的重要性,提倡无为而治的理念。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关注自然和谐,尽量减少干预和破坏,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6.《孟子》:《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强调人性的善与恶,提倡仁爱和仁政。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关心他人,推行公正的政策。

7.《史记》:《史记》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史书之一,记录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了解历史,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8.《左传》:《左传》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史书之一,讲述了春秋时期的历史。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注重历史的传承与发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9.《荀子》:《荀子》是儒家经典之一,讲述了人性的善恶和人的修养。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关注人性的本质,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修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0.《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绘了封建社会的荣华悲剧。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反思传统文化的弊端,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民主化。

这些国学经典不仅仅是古代文化的瑰宝,更是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指导。

国学的现代化价值和意义

国学的现代化价值和意义

国学的现代化价值和意义国学在当下是一个学术热点,研究和探讨国学问题,尤其是国学与现代化的关系对我们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传统,沿袭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继承和发扬宝贵的文化资源,使国学中蕴含的普世价值与丰富的精神资源得以发扬与彰显,对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与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发展,提高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提高国民素质与综合实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以说,发扬国学精神,使国学作为中华的瑰宝能与现代化社会很好的融为一体,能够使中国在全球化的热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中国文化的长远发展和民族复兴都有着历史性的意义。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国学的现代化价值和意义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一、国学的现代化价值和意义现代化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国学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很好的相融为一体,对当今世界有很大的价值。

首先,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推动者,具有规范个人行为和社会秩序的功能,同时对当代人的文化传统、政治素养、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塑造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国学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加强了个人的修养与伦理道德,提高了个人的综合素质,也提高了国家的综合素质和软实力,同时维护了民族团结,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事业的建设,研究国学,也增强了民族的自我认识,张岱年说过: “研究国学,意在增强民族的自我认识。

既须认识传统之长,也要认识传统之缺失。

要理解传统,超越传统。

”国学里面的儒道思想对现代文明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例如道家思想及传统文化对现代人及转型期社会心理压力的缓解、调适作用等,生活在现代社会下的人们的生活节奏与步伐变得很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变得矛盾与紧张,国学中的道家思想在这一方面对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帮助,它让人们缓解压力与不适,注重追求人们内心的愉悦与舒适,从而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和谐与自然。

又如“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体现了人们追求自然规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告诉现代人们要有爱国的责任与意识;《周易·乾·象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告诉人们要具有奋发向上的顽强生命力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儒学思想里的“推己及人,礼尚往来”的道德行为规范,对我们规范个人行为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和谐思想,不仅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主张,也是国学其他流派所包含的主张,这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利的资源。

国学经典的意义

国学经典的意义

国学经典教育最有价值——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西方有位学者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谁都希望自己幸福,可谁都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无庸置疑的是,我们都认可童年对于人一生幸福的重要性。

对人的一生而言,童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那么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呢?我们在众多的教育内容中提倡国学经典教育,这是因为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国学经典教育是最有价值、最优质的教育,是奠定他一生幸福的根本。

为什么这样说呢!举例:1孔子学院2中外文明史的几个巧合:中国的孔子与印度释迦摩尼生于同时代,两人年龄只差14岁。

一个开创了延续3000余年的东方传统文化——儒学,一个创建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

由此可见一斑。

西方讲究的是哲学,我们有的是思想。

国学不仅仅是咱们看到的规范言行举止。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国学经典体现出来的对事物、对人、对自然的看法都是未来人生的价值所在。

举例《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先生所作,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

它采用叙事和论理并举的方法,运用大量的历史典故,蕴涵了我国古代人伦道德的许多精华,是一本学习中华文化不可多得的书。

其内容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含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物、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传说,广泛深动而又言简赅,但却能指引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向。

我非常喜欢其中的语句,像其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十二个简单的文字,意思就是不能浪费光阴,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而“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的意思,就是要逐步做事,一步一步来。

“幼不学,老何为”呢?就是说我们现在要勤奋好学,不懂就不耻下问,否则将来不会有什么做为。

“亲师友,习礼仪”是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

要知道尊敬亲人,老师和朋友就必须要敏而好学。

人生价值追求什么是幸福!在中国,诸位所知道的孔子、孟子,都属于清贫。

尤其是孔子的学生颜回,这是夫子最得意的一位门生,夫子常常赞叹他。

但他在所有同学里,物质生活是最贫乏的。

学习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方法

学习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方法

学习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方法什么是国学经典? 经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根本,是中华文化的根基。

国学经典有哪些书籍呢?如何学习国学经典?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关于国学经典的重要性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古诗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

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

同时,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古诗文均为凝聚精华,脍炙人口,世代流传的,有着不可磨灭的生命力和不可抗拒的魅力的经典诗词篇章,它们是文化精神及为深刻、极有特征、极其精美的聚光点,它们的深层蕴藏着人们的思想行为的价值观、道德理想、人生追求以及对世界感知的方式和审美情趣。

那么,怎样在古诗文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附加的任务。

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显然,在语文教学中,培育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是“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基本方法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自从接触经典诵读以来,我校师生甚至家长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说开展经典诵读带给我们的喜悦:一、诵读千古美文,做君子远小人。

我们中华文化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忠恕之道;有“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有“自强不息”,“厚得载物”的个人与社会的健康互动之道;还有“天地之大德曰生”,“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的创业尊生、与时俱进之道。

这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

社会实践证明,经得起时间考验而对品德教育起到深远意义的,就是传统价值教育。

国学的朋友圈说说

国学的朋友圈说说

国学的朋友圈说说1. 国学,传统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了解先贤智慧的宝库。

2. 颂扬中华文明,传承中秋节与祭月文化,体味国学经典中的深意。

3. 国学让我明白,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

4. 念国学之书,如同与古人对话,感受历史变迁中的智慧和困惑。

5. 国学着重于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培养,是道德建设的重要支撑。

6. 国学并不是死板的学习,而是一种哲学思考和文化体验的方式。

7. 无论是经典还是典籍,国学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观。

8. 国学引导我们珍惜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

9. 通过学习国学,我更加理解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10. 国学强调的“仁义礼智信”是我们培养个人素质的基石。

11. 借助国学经典,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

12. 国学使我们将情感和思考融入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

13. 国学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能够提升个人内在的品质。

14. 通过阅读国学经典,我意识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15. 国学使我体味到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思辨精神和文化追求。

16. 国学教会我们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17. 传统文化是国家的精神支柱,国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价值。

18. 国学可以缓解现代人的压力和焦虑,带给我们心灵的宁静。

19. 国学对个人成长和人生价值观的引导非常重要。

20. 国学并非小众,而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学习的一部分。

21. 国学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启迪。

22. 享受国学之乐,如同沐浴在文化的润泽之中。

23. 国学是中华历史和思想的集大成者,让我们与先贤对话。

24. 传统文化离我们并不遥远,国学能够带我们回归根源。

25. 国学的朋友圈,是一片学习和交流的宝贵空间。

26. 学习国学,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坚定,并学会更好地应对外界的挑战。

27. 掌握国学知识,是继承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28. 国学是一种独特的智慧,值得我们珍藏和传承。

国学智慧精选

国学智慧精选

国学智慧精选一、国学与智慧1.1 国学的定义与发展国学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包括古代文化、历史、语言、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

国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经过演变与传承,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智慧的概念与重要性智慧是指人类通过认知和思考所获得的知识和见解,是一种高级思维能力的体现。

智慧在个人和社会层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指导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二、国学智慧的特点2.1 继承传统智慧国学智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继承了中国古代智慧的精髓。

在国学研究中,古代哲学、文学、历史等领域的经典著作被广泛引用和研究,从中提取出许多关于人生、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智慧。

2.2 培养人的品德与修养国学智慧注重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

通过学习古代经典,人们可以了解古人的思想境界和为人处世之道,从而得到启迪和指导,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和修养。

2.3 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学智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古代经典中蕴含了许多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智慧,教导人们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

三、国学智慧的应用3.1 在人生与成长中的应用国学智慧对于人生与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学习古代经典,人们可以获取关于人生价值、人际关系、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智慧,帮助自己更好地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

3.2 在教育与教学中的应用国学智慧在教育与教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将国学的智慧内容融入到教学中,能够提升教育的内涵和质量,帮助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素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3 在领导与管理中的应用国学智慧对于领导与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

古代经典中的智慧内容能够帮助领导者更好地了解人性、决策、团队管理等方面的原则,提高领导与管理的水平。

3.4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应用国学智慧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和研究国学智慧,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学

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学

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学中国自古以来文化底蕴深厚,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一类学术,它包括了儒家、道家、佛家等学术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学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是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要素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学。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综合性、逻辑性和历史性极为强大的文化形态,包括了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方面。

其中,语言和文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体现,汉字的形式美、意蕴深刻,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符号系统。

中国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诗经》到现代文学都是一种文化传承。

文学本身就是一种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中最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

二、国学的含义与特点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一类学术,它包括了儒家、道家、佛家等学术思想。

国学讲究学习传统文化,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挖掘出真正有深度的思想和道理。

国学的特点是重在传统,强调传承,对当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国学最大的特点是强调“大智若愚”,不求创新,而是追求传承。

此外,国学还注重人文的影响,包含在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关系现代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愈发丰富多彩。

但是,在这种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重视程度却在逐步下降。

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的遗产,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只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才能有助于推动现代社会的文化进步和理性发展。

四、国学在当代的意义当代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全球化、多元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

国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也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国学要强调传承,推动当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国学也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推动当代文化的内涵不断深化。

国学更应有的意义在于在现代生活中培养起来的人文关怀。

国学的概忥和内涵

国学的概忥和内涵

一、国学的概念和内涵1.概念国学,是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礼仪等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

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

中国没有西方意义的哲学,有的是思想。

从古到今,皆为此般!而国学不仅仅是哲学或思想,更不是守旧学者在书斋里研究的枯燥文章,它是贯穿中华数千年的文化精髓。

国学是四书五经,是二十四史,是唐诗宋词,是红楼梦和三国,是老庄,是禅机,是数不尽的古代文献,当然也是贯穿在其中的精神。

但国学最根本的是思想,是中国家国一体的和谐文化,是贯穿中国历史进程的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等为核心的八德思想。

2.内涵国家之文学,才是国学之根本。

学者黎黍匀认为,国学内涵包括了有国家文化与艺术特征的各类学科,这些学科具有历史性、延伸性、发展性、现代性、国家性。

(1)历史性:体现在古代文学的出现和影响力,比如《孟子》的学说,在各个时代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属于历史性质。

延展性:包括了持续性和同化性。

历代有印度佛学与我国阴阳学说的结合,形成了中国佛学的体系,以及各个学科互相渗透同化。

最明显的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

(2)发展性:包括了该文化或艺术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持续影响力。

如儒家自孔子之后,不断出现了朱熹、王阳明等人的丰富和发展,以及在宋朝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重视,使其影响力及发展显示出强大生命力。

(3)现代性:包括了该文学在当代的指导意义和当代的价值。

威尔·杜兰认为:“或许除了《道德经》外,我们将要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找智慧的精妙。

”这是国学在当代的生命力和客观影响力,也是国学本身的价值的体现。

(4)国家性:包括了国家的文化与艺术特征,能够明显区别于他国的文化,具备世界范围内的独特性。

如印度的佛学与中国的道德经,有相似点也有明显的区别特征,埃及的太阳文化与中国的阴阳文化既有相似点也有明显差异。

静修禅养天人合一——浅谈国学的作用与意义

静修禅养天人合一——浅谈国学的作用与意义

静修禅养 天人合一——浅谈国学的作用与意义程 俊“国学”——在今天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呼吁普及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烈。

什么是国学?国学对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又有什么意义?这无疑已成为了近年来探讨最激烈的话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国学热”。

国学热的兴起其实是国人对自己近百年来走过历程的反思,是对普世价值观的一种追寻,是向古圣先贤智慧的一种皈依。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杭州,杭州的国学又应该怎样发展呢?根植于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杭州,国学的发展又会具有怎样的特殊意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不断地了解国学,了解国学对当今时代的意义。

儒释道与国学什么是国学?从思想上来说,国学就是儒、释、道。

儒释道虽分门别户,但是本质根源同祖同宗。

三教教义虽各有不同,但归根结底所倡导的道德观却是殊途同归。

“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本来一祖风。

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来是一家。

”(摘自《封神榜》)这正说明了儒释道三家思想流派间密切的关系。

所以撇开任何一家来谈国学,都是不妥当的。

国学的发展,应该是儒释道的均衡发展。

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便是清楚地说明了在我们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三家思想对我们自身修行的重要影响,是缺一不可的。

儒家主张“中庸之道”,侧重人际关系的和谐;道家主张“天人合一”,侧重天人关系的和谐;释家主张“中道圆融”,侧重身心关系的和谐。

三家立意虽各有特色,但是却构建了国学核心的思想内涵。

所以缺失了任何一家,我们的文化都是不平衡的,是不健全的。

通观儒释道三教,我们可以得知的是:就个性而论,强者尊儒,智者信道,慧者崇佛。

所以对于人一生而言,儒、释、道又可代表三种境界。

血气方刚时,有着远大的抱负和成就事业的决心,一般都会推崇儒家的信条,发奋进取,自强不息;中年的时候,遭遇一些生活上、事业上的历练,开始理解道家学说之可贵,逐渐重视修身养性,享受生命;接近晚年,看过太多尘世喧嚣后,则往往避入空门,焚香吃斋,参禅打坐,体味万物一体的境界,借以追寻生命的根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学精神与人格修炼
2、在大学要学会自我成长 在大学要学会自我成长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 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 弗措也。有弗思,思 之弗得,弗措也。有弗 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 弗措也。人一 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 千之。
三、大学精神与人格修炼
二、国学的精神内涵有哪些?
3、佛教养心 禅定、养德、看破、淡然、从容 宽心以容物,虚心以受善,平心以论事,潜心 以观理,定心以应变。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 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 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 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二、国学的精神内涵有哪些?
以扬弃意识择善而从;以客观观念审视得失; 以自新理念寻求出路。 读经传以厚根柢,阅史鉴以通事理,观云天以 宽眼界,去嗜欲以净胸怀。
二、国学的精神内涵有哪些?
1、儒教治国 孔子:仁 孟子:义 荀子:礼 韩非子:法 见微知著是有心,经天纬地是才学,安危定变是能力, 吞吐宇宙是气度,万物齐观是胸怀。 故善为政者,田畴垦而国邑实,朝廷闲而官府治,公 法行而私曲止,仓廪实而囹圄空,贤人进而奸民退, 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谄谀。《管子·五辅》
三、大学精神与人格修炼
3、读书之道,在于修身 、读书之道,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看是水
三、大学精神与人格修炼
3、读书之道,在于修身 、读书之道, 世事动晓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 海阔天空般的度量,冰清玉洁般的操守,朗月 春光般的襟怀,温文尔雅般的修养。 言能简徐,心能光明,量能阔大,志能坚毅, 思能缜密,事能妥当。
一、什么是国学
《礼记‧经解篇》: 礼记‧经解篇》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 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 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 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 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累积而成,非一時一人所作;因干续叶,思想 并不完全统一;时有变迁,历代因需诠解
三、大学精神与人格修炼
要成就大事业、勇于大担当者,深沉厚重是第 一等资质,磊落雄豪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 是第三等资质。 持之以恒,坚韧不拔。 靡不由始,鲜克有终。
国学与大学精神
谢谢大家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 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 际愈宜无意。 谦退为保身之法,安详为处事之法,涵容为待 人之法,恬淡为养心之法。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三、大学精神与人格修炼
宽厚之人,师以养量;缜密之人,师以炼识; 慈惠之人,师以御下;明通之人,师以生慧; 质朴之人,师以藏拙;才智之人,师以应变。 缄默之人,师以存神。 与贤者善者为友,可以育浩气,养心性,做到 气象高旷,心思缜密,趣味冲淡,操守严明。 与高者智者为伍,可以长见识,明成败,做到 接人和中有介,处事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 道。
一、什么是国学
《礼记‧经解篇》: 礼记‧经解篇》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 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 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 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 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1、国学是揭示中华文明演进及其本质特征的重 、 要内容。 要内容。 2、国学是保持中国学术独立和思想体系完善的 、 重要方式。 重要方式。 3、国学是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载体和 、 手段。 手段。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的载体: 国学的载体: 经、史、子、集 由书名作者看性质 由序跋目录知大要 由提要评论明优劣 由附录注释看专博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 言而世为天下则。 言而世为天下则。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 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 学,为万世开太平。
三、大学精神与人格修炼
3、读书之道,在于修身 、读书之道, 张载:无不知则无知,有不知则有知 知道自己不知道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不知道自己知道
国学与大学精神
东北师范大学 曹胜高教授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是研究中华传统学术精神及其载体的学 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问,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 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形成具有永恒意义与 普遍价值的思想体系、 普遍价值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和学术方法的 总结。 总结。
一、什么是国学
二、国学的精神内涵有哪些?
2、道教养生 老子、庄子、列子 《黄帝内经》、《抱朴子》、《神农本草经》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 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 恬淡寡欲,肾水自足。 心神欲静,骨力欲动,胸怀欲开,筋骸欲硬, 脊梁欲直,肠胃欲净,舌端欲卷,脚跟欲定, 耳目欲清,精魂欲正。
三、大学精神与人格修炼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 身先足以率人。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 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清明以养神,湛一以养虑,沈警以养识,高远 以养志,果断以养才,凝重以养气,宽容以养 量,刚正以养操,涵育以养深,浑厚以养天。
三、大学精神与人格修炼
一、什么是国学
汉代:盛行章句、训诂, 汉代:盛行章句、训诂,选拔官吏标准 六朝:礼学发达, 六朝:礼学发达,因应崩溃的社会秩序 唐代:经说统一, 唐代:经说统一,大一统帝国的需要 宋代:春秋学鼎盛, 宋代:春秋学鼎盛,外夷侵凌的反弹 清代:公羊学复兴, 清代:公羊学复兴,革新内政的媒介
一、什么是国学
4、艺术怡情 绘画 书法 音乐 舞蹈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国学的精神内涵有哪些?
5、游戏益智 《礼记·学记》:“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风筝、踢毽、蹴鞠 七巧板、九连环、鲁班锁、华容道 围棋、投壶、射箭 谜语、酒令、对联
三、大学精神与人格修炼
1、大学是人生的起点。 、大学是人生的起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 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 先后,则近道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