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思想”在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差异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常思想”在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差异分析
摘要在中国和日本的古典文学中,灾难的代名词就是“无常”,它们出现的地方就会有生离死别的产生。

对中日两国古典文学关于“灾难”作品进行研究,会发现它们对引起“灾难”的原因和“生死离别”的看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灾难的发生多半是因为社会中存在无法解决的弊端;而日本古佛教却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变幻无常的,所以灾难在所难免。

对中日古典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中国的无常思想比较积极乐观,更加值得宣扬。

关键词:中日古典文学人生无常佛教儒家灾难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无常”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典文学和佛经,其主要含义有三层:一、世界上没有绝对永恒不变的事与物,万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着,即诸行无常;二、万物在不断变化的同时本身也随着变化,即五蕴无常;三、世界上原本没有“无常”和“有常”之分,在跨越过这种对立的界限以后便可以达到涅槃,形成真诚的无常观,即一切皆空。

这三重含义,不但渗透到了日本文学中,而且对日本人的精神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无常所引发的痛苦消磨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所以对无常的感叹已经成为古今中外永恒不变的话题。

中国最早的感叹无常的诗人就是屈原,他在《离骚》中抒发到:“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诗句间充满了哀怨之美;日本古老的诗歌集中咏唱到:“遠くから天地に始まって、世の中は
無常”,对世间无常的感叹尤为深刻。

虽然都是在感叹无常,但中日两国古代文人之间在认识和思想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中国在很早以前就形成了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及以老子、庄子为首的道家思想,这些思想早在佛教盛行之间就已经具备主导社会哲学思想的功能。

当佛教开始传入中国,的确在意识方面对社会思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却无法成为哲学的主宰。

日本著名中国文学研究家铃木修次曾经说过:“在文学领域,中国原有的无常思想与佛教的无常观产生关联,是在四世纪以后的事情。

那以前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所感叹的无常,是与佛教无关的。

”由此得出,中国古代文人在认识方面已经形成一套坚固的“无常”理论。

佛教从公元6世纪开始传入日本,当时的日本正在处于盲目崇拜祖先和神灵思想泛滥的局面中,所以没有能够形成一套经典的哲学思想。

对于思想匮乏的日本社会而言,佛教思想的传入无疑成为了日本人的救命稻草,所以,很快就在社会中取得了主导的地位。

伴随着佛教思想的传播,无常思想在日本人的心中扎根。

加之,日本人本来就十分崇拜大自然,而自然又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任何美好的东西最终都会消散。

因此,日本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无常思想充斥着浓重的佛学色彩。

中国古代文人多集文学家和政治家为一身,坚持立德、立功和立言的三不朽为人生价值观。

他们要么身处盛世、意气勃发、积极入世,为天下人尽力;要么仕途不顺,无法实现自己所坚持的“三不
朽”思想,就借助诗歌抒发出自己对人生无常、生命脆弱的感叹。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无常有两种状态,一面是积极向上,及时行乐的,一面是消极避世,埋怨政治腐败的。

如大文豪杜甫的《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值吐蕃大举入侵中原之际,所以诗人深感国难当头、世事无常,同时表达出自己想要入仕效忠朝廷,保卫国家的思想。

而日本著名女作家紫式部于11世纪初创作了《源氏物语》,此书共54回,前44回重点描写的是源氏一生的感情瓜葛,而后10回则将重点放在了源氏之子薰和其恋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整部作品的和弦就是表现一种“物哀”的精神,以此突出当时日本的文学本质。

“物哀”指的是一种由内心深处发出的一种感动,这是在人们见到、听到或者接触到某样事物以后,内心受到极大的冲击,然后发出的感叹或叹息。

“物哀”的审美意义完全来源于佛教思想。

再看《源氏物语》,里面涉及到的女性,要么走入坟墓,要么了断红尘、落发为尼,要么独守空闺终老一生。

她们的命运坎坷,多灾多难,都是作者对“物哀”的诠释。

紫式部坚持认为,人活着就必然会有苦难的事情降临,皈依佛门是不二选择,她对佛教思想的肯定,直接影响到其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和日本古典文学对灾难和生死问题的不同认识全部都体现
在无常思想上面。

佛教过于看重人生的痛苦和灾难,所以认为人生的苦多于快乐;而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相比之下就较为积极,他们认为既然苦难无法预计,就应该及时行乐。

所以说,中国的无常思
想是自由的,而日本则是借鉴的。


对于无常的解释,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中国古典文学领域,将人生的变化无常归结为现实社会的政治弊端和个人的不得志;日本古典文学领域却将其视为生命与生俱来的悲剧性,与现实社会的政治、个人经历鲜有关系。

如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中充满了无奈的感伤;而日本《平家物语》的开篇:“骄奢主人不长久,如似春夜梦一场;强梁霸道终殄灭,恰如风前尘土扬”,则尽是诸事无常的悲凉感。

首先,分析一下中国杰出的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

其所描写的是刘蜀兴衰的全部过程,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的统一,其百年的时间上演了无数争权夺利的场景,刘蜀与曹魏的对立更成为所有历史事件的起源。

整部作品中满是儒家思想的味道,同时将朝廷的腐败列为产生乱世的主要原因。

作者罗贯中的叙事描写充满了无常的意味,例如:“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

……中涓自此愈横。

”作者认为,当时社会奸臣当道,社会存在着各种无法调和的弊端,所以会有“无常”的情况发生,其中心思想就是想说明社会的弊端才是“无常”思想产生的根源。

而日本的《平家物语》则描写的是日本寿永年间(1177-1185)发生的政治动乱,整个故事以平家一门的兴衰荣辱为主线,将源氏和平氏之间的矛盾表现得十分突出。

此书的前6卷描写的是平氏家族的繁荣鼎盛和专横霸道,而
后7卷则将重点放在平、源两大武士集团的战斗中,最后为平氏家族的灭亡渲染出一种极具悲凉的氛围。

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是佛教无常观,即不会有永远的强者,也不会有永远的弱者,历史变迁的原因其实是在于无常的本身。

这也是佛教无常观的直接体现。

对比《三国演义》和《平家物语》两部作品,可以看出,前者只是在开篇感叹了人生的无常,后面则以揭露社会的弊端为主;而后者则通篇都在修饰人生无常这个主题。

所以说,《三国演义》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它将无常化为社会现实;《平家物语》则从头至尾都在进行无常观的表述。

在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着“重人”意识。

这种意识无处不在,尤其表现在文学上,便形成一种“文以载道”的思想。

由于中国传统文学观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经常将文学和国家政治联系到一起,成为封建统治的意见新的工具。

而这种工具十分实用,左右着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个创造过程。

因为中国古代诗人多半也是政治家的化身,他们经常用自己的文章来展现个人的政治报负,将军国大事列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也就是说,中国古典文学在挖掘无常的根源的时候,将所有的原因都归结为社会问题,同时,还用儒家观点来诠释这种原因。

而日本的情况与中国大不相同,其主流文学主要是从宫廷女性和僧人等中间崛起的,但是,这个群体从不过问政事,而是单纯地将艺术的趣味放在文学的超现实之中。

因为,日本文人认为,文学的崇高是不可被政治所玷污的,所以,无常不应该与政治有关系。

无常是人生最自然的一种
状态,人生的无常谁都无法摆脱。


有无常的地方就会出现生离死别,中日两国在这方面的认识是完全不同的。

中国文人在面对无常时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大都是积极乐观的,正如缪钺先生所说:“吾国自魏晋以降,老庄思想大兴,其后,与儒家思想混合,于是以积极入世之精神,而参以超旷出世之襟怀,为人生最高之境界。

”人生万事难免无常,既然无法左右,还不如及时行乐,用力塑造人生。

如《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唐代诗人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宋代苏东坡的“寄蜉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些都是有理想有志向的文学家兼政治家在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以怀疑论为基础而激发出来的人生感叹。

从字面上看,不乏颓废、悲观和消极的叹息,但仔细品味又发现其蕴藏着对人生、命运和生活的留恋,反而彰显出他们对人格的追求。

中国文人喜欢感叹人生,却恰好说明他们重视生活,眷恋人生。

只有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才不想接触死亡,所以在面对生命的结束时,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畏惧和抵触的情绪。

中国人害怕死亡,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既然死亡是一条必经之路,那么古人就认为必须在活着的时候建立显赫的公德、功绩和理论,这样才能让自己名垂千古。

纵观中国文学史,不难发现感叹人生短暂的篇章,但是大体上都坚持“哀而不伤”的主题线路,李泽厚先生曾经这样
评价:“中国人很少是真正彻底的悲观主义,他们总愿意乐观地眺望未来。

”是的,中国文人都是抱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入仕的,虽然经常叹息人生无常,但是从来不涉及意识深处。

相反,公元10世纪初,日本人在观赏掉落的樱花时有感而发,创作了著名的《古今集》,这部作品就是通过观赏樱花来把握人生的变化无常。

纪贯之也曾经咏唱到:“日拝春山寺、夜を春の山。

桜が極度にちらちら花”。

诗歌中对樱花掉落的美感描写的十分惊心动魄,作者借此来表达自己对花的爱惜之情,同时也将生命的变化无常寄托在落花当中。

从古至今,日本人对樱花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喜爱。

他们认为樱花所传达出来的是一种激励的热情,同时其短暂的花期,又代表着一种凄凉的萧瑟感。

樱花成为日本人惆怅、伤感的代表,进而形成一套“物哀”的美学意识。

在日本人的眼中,每一个掉落的花瓣都展现出一种无常美,开放时的纷飞绝美,掉落时的毅然决然都是樱花独具的风格。

经过历史的沉淀,日本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种基于“无常感”的“灭”的审美意识,他们能够接受无常所带来的虚幻感觉,所以并不抗拒死亡的到来。

相反,日本形成了一种崇拜死亡的思想,他们认为生命的重点就在于其存在的价值和含义。

生命真正的意义不在于其存在的时间长短,甚至有时候生命的提前终结反而可以让其价值得到充分的扩展;死亡不是生存的对立面,而是另一种生存状态的延续;正是因为日本人这种崇尚死亡的心理状态,才会出现剖腹、殉情等独特的死亡方式;而中国人则坚信既然要活着就必须活得有价值有
责任感,不能为自己,要和家人、集体和国家同在。

珍惜自己的生命既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义务。


综上所述,中日古典文学在无常思想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

中国主要是用儒家思想来诠释无常的主要原因,并坚定地认为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无法调和的弊端才是产生这种无常的根本,所以中国古代文人大多是在“忧生”。

与之相反,日本的无常思想是建立在佛教思想的基础上,认为无常的是世界与生俱来不可避免的,所以日本古典文学更多的是“崇死”。

本文认为,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无常思想积极乐观,更值得宣扬。

参考文献:
[1] 张金梅:《论90年代前期乐黛云的比较诗学视野——以〈世界诗学大辞典〉为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 张金梅:《论九十年代前期乐黛云的比较诗学视野——以〈世界诗学大辞典〉为例》,《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3] 康香阁:《著名学者乐黛云教授访谈录》,《邯郸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4] 范方俊:《比较诗学的方法论危机——兼对“比较”的历史语义学的追溯》,《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作者简介:李福贵,男,1963—,锦州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日语语言与教学,工作单位: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