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利兹克奖谈谈日本现代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普利兹克奖谈谈日本现代建筑
迄今为止,日本已有7位建筑师荣获普利兹克奖,且日式建筑这个词已得到世界上广大人民的认可,本文对日本建筑的发展史进行了回顾,分析了日本现代建筑的获得巨大成功的缘由,与日本民族特点的关系,以及对中国今后建筑发展的启示。
标签:日本;现代建筑;普利兹克奖
1、日本建筑师被建筑界广泛认可的原因
1.1社会环境
就日本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建筑师获得建筑界的认可这个问题,记者曾采访过一位日本建筑师佐藤尊浩,佐藤尊浩的回答是,普利兹克奖是对一个建筑师整体作品的评价,一方面,日本的建筑师会把他们的建筑作品当成自己的骄傲而用心去琢磨,故而日本的建筑的设计、作品品质、建筑细节、施工技艺等水平都完整地表现出来了。另一方面是日本的甲方对建筑设计艺术的理解和尊重,他们尊重建筑师的设计理念,也愿意给建筑师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而不会进行过多的干预。这在中国情况就有所不同了,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發展的阶段,这是一个机会很多的国家,对于建筑也是越快越好,建筑质量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就甲方而言,他们更看重的是这栋建筑能给他们带来多大的效益,对于设计他们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并且把这些想法强加在建筑师身上,留给建筑师自己发挥的空间就很小了。
1.2教育方式
在教育方面,日本对传统的建造技术的传承很重视,早在1300多年前,日本就开始对传统古建筑进行“造替”,每隔一段时间就在临近的场地进行一次更换,而每次可以有三代人同时进行操作,通过这种方式,传统技艺就传承了下去。老师也会倾力将自己的思维方式、设计理论等传授给学生,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
由此可见,日本建筑师获普利兹克建筑奖比较多这种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
2、日本建筑的发展与日本民族特点的必然联系
纵观历史,日本建筑的发展可分为如下4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阶段
1859年,日本江户幕府为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对西方五个国家开放了通商口岸,开始了现代化。在西方建筑刚进入日本的时候,无论是从建筑技术还是建
筑外形,日本人的态度都是全盘吸收,在辰野金吾参与的近200件作品中,几乎都是西洋风,没有任何传统可言。这个时期的日本失去了自我,没有了方向。
第二阶段:思考阶段
19世纪90年代,日本地震摧毀了那些看似坚固的西式建筑,这对一直依赖西方建筑体系的日本建筑师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他们开始反省和思考全盘西化的建筑文化是否真的适合日本的复杂环境,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开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改进。
第三阶段:创新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虽是战败国,但是日本建筑的发展却遥遥领先于很多国家,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建筑师板仓准三设计的巴黎世博会日本馆、前川国男设计的东京文化纪念馆、大谷幸夫设计的国立京都国际会馆都对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第四阶段:引领阶段
1960年在日本召开的世界设计大会上,以黑川纪章、菊竹清训等人为引领开创了以后被称之为“新陈代谢派”的国际建筑思潮。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发达国家开始出现经济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人们开始对工业革命这种模式产生了疑问,罗伯特·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吹响了批判现代主义建筑的号角,日本的建筑大师矶崎新则以《建筑的解体》一书予以相应,参与到这一浪潮的还有与他同时代的日本建筑师石山修武和毛纲毅旷,一时间日本成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舞台。
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保留本国的民族特色,传统的传承促进系统理论的形成,不断为世界瞩目。这与日本独特的文化理念和民族特色有关,如果要找一个词来形容日本民族的特色,很多人会想到“菊花与刀”,就像大多数人理解的日本人的性格:好斗又温和,喜新又守旧,崇尚武力又极其爱美,倨傲自尊又彬彬有礼。所以日本人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吸收对本民族有利的东西,却不会背弃日本的传统文化。
3、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一个对其他民族的基本思想和文化一无所知的民族将永远无法摆脱灾难”——吴耀东。研究别人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是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交融的过程。日本建筑师始终坚守着日本建筑文化的民族特性,形成了现代日本建筑的特点,并且在创作过程中积极探索人的文化情感,使日本的现代建筑充满时代感。
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在社会发展的客观因素和个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下,人很容易产生浮躁的心理。钱的刺激、生存的压力、信仰的缺
失,建筑师们逐渐忘记了自己设计的初衷。然而就有这样一个人,他并没有像中国大多数从事建筑行业的人那样游走在商业市场中,他沉静地走遍那些被人们遗忘的村庄,去感受民间建筑通过时间的考验而创造出来的珍贵的价值,从民间收集的很多被废弃的建筑材料用作他的新建筑中,他就是王澍。对于中国传统与现代建筑的相融方式,王澍在当代中国建筑界里提出了完全基于个人思考的回答。他所阐述的思考方式和所设计的建筑展现了令建筑界无法回避的个人风格与逻辑。他成功了,成为中国站上普利兹克奖奖台的第一人。
日本现代建筑的成功和王澍获普利兹克建筑奖,对我国建筑提出了一个重要议题,只有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才是中国建筑成功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