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监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数字电视播控系统中关键技术研究
的实 际情 况 出发 ,还 可 以增加 一 些新 3 . 1 . 2 非线性 编辑 系统
统 中大多 是模 拟 的,模 拟音 频信 号 由 对 话筒 得 到后进行 模拟 转换 就是 所谓
数字电视播控系统中关键技术研究
杨秀波
摘
要 :欧洲在上世 纪 8 0 年代首先提 出数 字电视 的概念 ,数 字电视 开始逐渐地普及 。我 国的广播 电视数字技术的发展
也 十分迅速 ,数 字化 与网络 化是各地广播 电视 系统的发展方 向。全 国有 条不紊地推进 着有线数 字电视平 台体 系的平移 ,伴
数 字化 过渡 时其构 成形 式一 般变 化不 换 ,然后 再 向模 拟 复合 录像 机输 送 , 大 ,模 拟 向数 字 的转化 主要是 其基 本 也 可 以将 节 目在硬 盘 中进行保 存 ,利 用 网络直 接送 到播 控 中心进 行播 出。 编辑效果好 、质量高 、方便编辑制作 ,
殊效 果 ,这就 是切 换 台的基 本功 能 。 3 . 2 数字化 的音频系统
式 。因为节 目形 式不 断增 强的灵活性 , 更多 了,多样化 的形 式也是一个特点 ,
嘉宾 和 热线参 与 的交 互式 播 出出现 的 基本 的变换 ,创 造 特殊效 果并 获得 特 中的明显优势。
Hale Waihona Puke 数 字化 播 控 的关 键 技术 ,并对 数字 化 辑 系统 等是演 播 室视频 系统 的 主要 组 制作 ,可 以直接 输送 到数 字分 量 录像
播 控技术 的发 展方 向提 出了一些意见 , 成 部分 。演播 室视 频 系统在 由模 拟 向 机 ,还可 以先进 行数 字模 拟信 号 的转 仅供 大家参 考。 2 播控 技术的简单介绍
大数据技术在广播电视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科技风2020年7月电子信息DO/10.19392/ki.1671-7341.202021068大数据技术在广播电视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富婕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广播电视监测台内蒙古阿拉善750306摘要:大数据技术是网络信息时代下产物。
广播电视监测中有效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推动我国广播电视监测系统领域的发展。
本文主要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广播电视监测中的应用情况,如下表述。
关键词:广播电视监测;大数据技术;应用方法广播电视行业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涉及的业务领域越来越多。
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质量和节目效果,需要电视台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以便为今后的节目录制起到参考性的作用#目前广播电视监测会涉及庞大的数据量,增大了广播电视监测的难度。
大数据技术是网络化信息时代下的产物,将其应用到广播电视监测中可提高监测效果,满足当前广播电视发展的要求。
1大数据关键技术分析(1)数据预处理技术。
抽取和清洗是数据预处理的主要方式,其中抽取数据的过程就是数据集成的过程,所谓数据集成主要是促使结构化数据和复杂形式的非结构化数据发生同质化,以便对后期的数据分析起到支持作用#所谓数据清洗就是清除掉可有可无的数据,留下比较重要的数据。
(2)数据存储和管理技术。
数据存储和管理离不开计算机硬软件的支持,依靠计算机上的硬软件可以采集、存储、处理数据。
在数据管理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全面展示岀数据的功能。
数据管理技术伴随科技的快速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如人工管理模式、文件系统管理模式以及数据库系统管理模式。
不断发展的管理技术使得数据的独立性、安全性以及完 整性更高,数据管理效率也明显提升#(3)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
数据挖掘涉及的内容较多,如机器人学习、人工智能、统计学分析、模式识别等。
数据挖掘就是计算机借助相应的算法,从大量的数据信息中找到有用的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的过程。
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如企业的生产控制、商务管理、工程设计、市场分析等领域[1]o2广播电视监测中存在的问题(1)监测业务较为复杂。
广播电视监测中心智慧运维系统的建设
1 2
流程自动化
通过自动化工具和流程引擎,实现对系统应用 流程的自动化管理和监控,减少人工干预和操 作错误。
流程定制化
根据不同部门和业务需求,提供流程定制化服 务,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业务流程需求。
3
流程透明化
通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实现对系统应用 流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流程透明度 和可控性。
研究不足与展望
技术实现尚不完美
尽管智慧运维系统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在一些技术实现方面仍存在不足,如数 据安全、系统稳定性等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 。
推广应用需要加强
目前智慧运维系统在广播电视监测中心的应 用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推广和
应用,提高系统的普及率和实用性。
应用前景展望
要点一
微服务设计
将系统拆分成多个独立的 服务,实现服务的松耦合 和高度可配置。
面向服务的架构
采用SOA架构,实现系统 服务的模块化和标准化。
功能模块设计
运维管理模块
01
提供设备管理、工单管理、故障排查等功能,帮助运维人员高
效地进行运维工作。
数据监控模块
02
实时监控系统运行数据,包括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网络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研和系统设计等方法,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然后对 广播电视监测中心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最后设计出智慧运维系统的架构和功能模块。
技术路线
首先,对广播电视监测中心现有的运维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其次,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 术手段,设计出智慧运维系统的架构和功能模块;再次,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系统开发和实现;最后, 对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AoIP_技术在广播总控中的技术优势研究
722022年6月下 第12期 总第384期信息技术与应用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0.引言如今,广播总控已然成长到音频信息化与监测网络化的程度,但是以往的音频信号输送以及固定节点的运行模式,无法实现灵活调度及拓展信号,并且总控项目在布局建设中还会用到较多的线缆。
而在以太网及IP 手段逐渐成熟中,将二者优势整合起来的AoIP 技术,慢慢运用到广播总控中,其能把不同的音频信号全部以IP 形式呈现,以便完成输送调度及内部检测,统一管控网络空间中的系统设施。
1.广播总控系统总控系统在播出链路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主要功能有:完成信息化输送、智能式切换和网络化管控;可以切换和分配台网播出的节目内容,并向发射台输送播出信号;向关联的直播室与录制室,发送音频源信号,借助系统矩阵,指导传输方向;支持视频监控;监测及监听直播室、信号发送前与传送中,整个过程均具备网络化的特点,并且支持后期慢录。
以往常规的广播总控系统实际运行中,重点面向模拟化及数字化的装置,利用切换音频信号的处理操作获取所需的控制功能,其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音频矩阵。
而为保障运行过程的稳定性、安全性,会建设冗余结构,把所有音频信号统一放置在矩阵中。
此种运行结构需要面对不能完全兼容的问题,比如信息交换、输送接口及信号格式等,这会干扰成节目信号传输与下达指令等操作的流程性。
同时,在以往的总控系统中,需要部署大量分配音频的装置,不仅影响信号指标、增加形成异常的故障点,还不支持节目内容信号的网络化输送与交换,而且点对点的传输间距不能太长。
另外,系统设备的部署位置比较近,假设核心设备出现故障,容易波及到其他模块。
而且数模转换与音频分配装置数量多,链路交叉复杂,提高故障风险率。
鉴于以上缺陷,广播总控系统一般出现异常时,不能准确、快速锁定故障位置及应对修复[1]。
2. AoIP 技术有关概述2.1核心技术AoIP 是依托于以太网,利用IP 数据形态,支持不间断传送高质量、保真的音频,此处的音频,采样率超过44.1kHz,16bit 的量化编码,音质至少达到CD 的标准。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监测监管的基点与重点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监测监管的基点与重点摘要: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新兴科技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科技产品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媒体之间的融合与发展,而且实现了各项工作的转型升级。
本文主要针对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监测监管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了解当前的监管基点以及监管重点。
有关部门必须要结合当前的时代发展要求,全面提高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思想认知,从根本上意识到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并且要把握当前时代发展的特色,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全面提高监管工作的实际水平。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基点与重点引言:在融媒体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传统媒体要想获得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结合当前融媒体的发展特色,进行创新和优化,结合传统传播的优势,进行及时的创新,全面提高建设传播的实际水平和效果。
建立完善的监管管理体系,了解广播电视行业的具体发展情况,真正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监测监管的基点1.1智慧监管水平有待提升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各行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从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工作的具体情况来看,一些部门在开展监管工作的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标准和技术管理模式相对滞后,现有的智慧,监管能力不足,整体的管理水平不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要求。
要想实现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监管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就必须要结合当前的时代发展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标准,同时要保证各项管理工作都有明确的规范流程。
但是现有的监管制度滞后就会影响智慧监管工作水平的提升,也会影响各项工作模式的转变和升级。
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重视各项媒体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并没有从国家层面上对现有广播电视监管工作的内容进行分析,也没有对各项监管工作进行系统的规划。
很多省市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其独立的发展布局,但是从具体的布局发展情况来看,存在着各自为政和相互独立的问题。
广播电视采集和监管技术系统新发展
因此 ,技术 方案系统架 构设计 时考虑 分为收录服 务器 集
群 、任务 生成客 户端 、回放 客户端 、数据 库模块 、节 目单 接 口五部 分组成 ,结构见图 2 。客户端 和收 录服 务器 集群之 间是
2 负责将 采集卡与应 用层的 隔离.减少界面与卡 的直 接 )
采集 和 监 管技 术 系统 的一 些 考 虑 。
关 键 词 :监 听
监看
监 测 监 管 分析 和 仲 裁
放。
O 引言
随着广播电视技 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播电视需求的多样化 , 在 广播电视播控 领域 ,越来越重视播 出的质量 ,需 要通过某
种技术手段来检测播 出的故障率 ,提供事后分析的原始依 据 ,
现 采集 、自动检测 和回放的关联 ,同时能够按 照日播出节 目 单 完成高控制精 度的任务执行 ,建立完善 的广播 电视采集和
监管技术系统。
下面从 系统流程、系统架构和系统安全管理三部分介绍 。
4 广播与 电视技术 6
21 0 1年第 1期
内容制播 f ■—■l
CD t P o u t n& Br a c sig l 捌 i r d ci t o od at n
2 按时段 自动生成收录任务 ; .
3 获取节 目单 ,根据时间或者 . 节 目类型策略生成任务单 ( 4) 图 。
13 回放客 户端 .
1 查 询 式 回 放 (图 5) 在 数 . ,
据库 中查询 收录结果 ,根 据查询结 果预览对应部分的视频文件 ;
2 节 目单式 回放 ,根据节 目单 .
内容 制 播
Co e o u to ntnt Pr d c i n& Br a c tn o d as g i
人工智能在广播电视监测和监管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广播电视监测和监管中的应用作者:张敏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3年第23期【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AI)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广播电视监测领域。
本文从广播电视监测领域出发,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优势,论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广播电视播出、运营以及业务拓展期间的智能化监管体系和应用细节,并对其未来应用方向以及革新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人工智能;广播电视;监测监管;智能化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23.015人工智能的高效发展为当前的科技体系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新时期社会发展环境下,广播电视体领域进行了大范围的变革;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交融的大环境下,广播电视播出期间的各项影响因素增加。
建立在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的基础上,构建智能化的广播电视监测和监管体系,有助于提升广播电视播出的安全性、规范性以及合理性。
1. 人工智能的核心理念1.1 基础定义人工智能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融合了自然智能、人工智能、集成智能等综合性的技术体系。
其定义主要是从“智能”开始的,人类的智能是最本质的智能,但是以人类的头脑思维方式、信息处理的逻辑为出发点,利用信息技术模拟这些行为和活动,打造自动化的分析和管控系统,从而构建的人工智能体系,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的复杂环境,也可以模仿人脑思考问题时的逻辑。
人工智能往往具备较强的感知能力、学习能力、自适应能力、思维记忆能力和行为能力[1]。
从能力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是通过机械设备完成智能操作;而从学科属性的角度来讲,人工智能又是一门研究智能机械设备以及软硬件系统的学科。
综合,目前人工智能在社会市场上的应用方向来看,以第二种应用方向为主,主要依托人工智能系统的研发来满足不同领域的生产生活需求。
1.2 核心特征人工智能往往是交叉学科研究的体现,其特征也具备较强的多样性特点,由于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体系,人工智能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离散性、逻辑性和形象性方面,比如通过人工智能构建的智能化机械,可以模拟人的活动行为完成机械操作,这属于形象性的内容;通过人工智能系统的研发,可以自动感知、处理、下达命令,这又属于逻辑性的内容;而离散性主要体现在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受到的限制,往往是受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其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场景以及高度,在未来也有着极为深远的应用优势,与各领域都有直接关联。
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平台中的人工智能应用
- 13 -ຫໍສະໝຸດ 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中一个核心的部分。自然语言 处理(NLP)涉及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等学科,研 究的领域是计算机和人类(自然)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 2 监测监管平台中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主要应用详情如表1所示。 2.1 监测监管平台中的人工智能
广播电视监测监管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以全媒体综合监 测监管平台为依托。近几年,河南广播电视台以“河南广播 电视全媒体融合监管平台”建设为抓手,以实现监测监管平 台内各业务系统的无缝对接,为广播电视监管部门提供有力 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全媒体融合监测监管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遵循“五个层次”的逻辑关系,即基础层、数据采集层、业务 层、应用层和展现层。 2.1.1 基础层
[参考文献]
[1]特伦斯·塞诺斯基.深度学习革命[M].姜悦兵,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2]周志华.机器学习[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编辑 王雪芬)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radio and television monitoring
字幕自动识别;新媒体文本生成
语音识别
深度学习神经网络、隐形马尔科夫模型、语言模型等
视听画面同期声自动抽取
场景识别
深度学习神经网络:Fast-R-CNN,ResNet,VGG-Net
提取特殊地点信息;场景自动拆分;指定场景搜索
分词技术、文本词性识别、句法识别、文本分类、关键词自动生
自然语言分析
提取特殊地点信息;场景自动拆分;指定场景搜索
该 层主 要是 综 合展 示,可根 据 需要,将不同 业务、不 同 模 块 进行 配 置 展 示,支 持 多 类 业务在大 屏上 进行 统 一 展示。 2.2 AI深度学习研判库方案
浅析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浅析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摘要:广播电视监测事业是伴随着广播电视传输和覆盖事业发展而发展的。
有庞大的现代化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就要相应建立一个高质量的广播电视监测网,才能实现对拥有无线、有线、卫星等多种传输覆盖手段的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全方位的监测。
本文从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概述出发,分别介绍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简介、发展历程,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监测设备随着时代地不断发展,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其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有管理方面的问题、广播电视监测系统没有形成网络化以及监测设备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管理,进一步优化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加大监测台的建设,加强对相关监测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从而有效提高广播电视监测水平。
1.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及发展过程1.1广播电视监测的技术简介在对广播电视进行监测时,主要是通过控制射频来完成安全程度的监测,其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开展具体的工作:第一,对频率进行测量。
频率是无线电广播极为重要的技术参数,为能充分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减少干扰影响,以及确保节目的高质量播出,都需要准确测量发射机频率。
第二,对电场强度进行测量。
电场的强弱将会对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与节目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其主要任务包括:测量接收地点的信号场强、测量广播电视发射机的覆盖区域、测量干扰场强、发射台和收测台场地选择测量、测量发射天线场型和有效发射功率、测量地面的电导系数、观测电波传播现象与测量人为噪声、大气噪声等。
第三,测向。
测向指的是测量无线电波辐射源的方位,主要用于测定干扰发射机或其他各种干扰源的方位或干扰源位置。
在一个地点上侧向,通常只能测量出电波辐射源的方位,如需要测量出电波辐射源位置,需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地点同时进行测量,通过对两地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可确定所测辐射源位置。
第四,无线电频谱占用自动监测。
广播电视监测中心IPTV监测监管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广播电视监测中心IPTV监测监管平台的设计与应用前言:IPTV监管平台主要面向各级监管中心,在一般的市县级监测中心,安播与质量监管是基本监管需求,可以使用配置管理系统结合安播与质量监管系统满足其需求。
安播与质量监管系统完成最基本的信号接入和监管。
展示方式为门户访问和大屏发布相结合。
信号以是ip信号等。
值班人员通过客户端完成信号的实时监看、报警值班处理等基本工作;同时大屏端配合展示多画面、监管覆盖全景、监管统计等输出,配合领导视察等。
摘要:系统概述trinityares IPTV服务器IPTV监控系统采用B/S架构,基于模块化建设、EPG管理验证、内容违规检测与处理、虚拟用户机顶盒体验、业务质量与可用性监控、业务全景显示等子系统,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定制和裁剪。
通过对广电综合播出控制平台、电信传输节点和用户终端的多链路、多层次非法取证管理验证手段,可以满足各级广电监管部门对IPTV全链路、全方位、全业务的监控监管要求。
关键词:IPTV业务;监管系统;BS架构;电信传输;用户终端;监管部门1、系统技术背景IPTV监管平台系统可以随时核查每个IPTV播控平台的节目,防止违规和非法节目流入到IPTV;通过对IPTV用户终端节目内容的跟踪核查及自动预警,定位和防止非法节目插播,实现对IPTV全网的有效监管;对EPG、频道设置、点播节目合法性等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取证各类违规节目,达到对IPTV播出内容的可控可管。
总体目标是:从用户终端监控电视节目传播内容防止违规和非法节目流入到电视终端实现EPG信息管理与核查,自动识别隐藏和私增的节目,对非授权节目实时自动上报核查插播节点,违规环节,保障安全播出,提高管理效率2、系统建设介绍2.1、系统简介IPTV监管系统针对集成播控分平台、传输分发平台、用户终端进行二级、三级和六级监管,采集相应的电子节目指南(EPG)、节目内容码流、运行数据等信息,并回传至IPTV中心监管平台,进行IPTV节目监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实现EPG信息核查、直播频道监管、点播节目的信息归档入库、多画面监看、直播异态报警,播出信息综合统计分析,违规频道节目鉴别发现,历史违规信息登记和核查验证、音视频取证监录、监管数据可视化等功能。
广播电视监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广播电视监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广播电视传输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传统的监测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其发展要求,需要技术人员加大研究力度,研发和推广优质的方案,保证电视广播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文讲述了我国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发展的过程,重点阐述了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通过加强管理、优化监测设备和技术等手段,希望可以为有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存在问题;解决对策近几年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得到巨大的进步,其作为现在传播信息的主要中介,需要提升和其自身有关的技术管理质量和效率。
现在,随着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迅速进步,其结构变得愈加多样化和复杂化,这时监测系统的运用,对信息的传输有很大影响,可以保证电视广播传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我国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发展我国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初步发展。
该阶段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刚刚发展,其监测技术主要有检测设备简单、电视广播播放时间短、监测时间也随之不长的特点,只需要对普通电视机进行监测即可。
第二个时期,发展初级,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广播和电视行业得到巨大的发展,节目播出时间加长。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被研发和推广,如彩条显示仪和停播记录仪等。
这些新型设备的运用,不只减少了检测员工工作的难度和强度,还降低了风险的产生,该时期在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发展史中有重大的意义。
第三个时期,发展的中级阶段,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发展步入正轨,在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中,该行业得到巨大的进步。
如广播电视信号使用卫星发射,电视也从传统转向数字化有线形式,并且从原先每天播放十五小时提升到现在全天播放,内容也呈现多样化等特点。
二、广播电视监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1、管理方面的问题广播电视领域中领导人员对检测技术的重视程度,是影响检测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如果领导人员忽视对广播电视的监测技术,不能对需要的检测技术和设备等进行更新,造成该技术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无法满足信息传输的要求。
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广告监测与分析技术
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广告监测与分析技术在当今的广播电视领域,广告作为重要的经济来源和传播手段,其监测与分析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这些技术不仅有助于保障广告的合规性和质量,还能为广告主、广播电视机构以及监管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广告监测技术是指对广播电视节目中播出的广告进行实时或定时的采集、识别和记录。
这其中,图像识别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对视频画面的分析,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广告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广告的内容特征。
例如,对于一些具有特定标志、颜色或图案的广告,图像识别系统可以迅速做出判断,并将相关信息记录下来。
音频监测技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利用声音特征分析,能够识别出广告中的独特音频元素,如特定的音乐旋律、广告语的语调等。
这种技术在广告监测中能够与图像识别技术相互补充,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除了对广告的基本信息进行监测,内容分析技术则更加深入地挖掘广告的内涵。
例如,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广告语进行分析,了解其宣传重点、情感倾向以及所针对的目标受众。
这有助于评估广告的传播效果和市场反应。
在广告监测的过程中,数据采集是基础环节。
这包括从广播电视信号中获取原始的视频和音频数据,并将其转换为可供分析的数字格式。
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采集设备和技术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存储和管理。
大规模的广告监测数据需要高性能的数据库和存储系统来支持,以保证快速的查询和检索。
同时,数据的安全性也至关重要,防止数据泄露和被非法篡改。
有了监测到的数据,接下来就是进行分析。
数据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从简单的统计分析,如广告播出的时长、频率,到复杂的关联分析,探究不同广告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节目内容的关联。
通过对广告播出时长和频率的分析,可以了解广告投放的强度和密度。
这对于广告主评估广告投放效果、调整投放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某一广告播出过于频繁,可能会引起观众的反感;而播出时长不足,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广播电视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现状
广播电视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现状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广播电视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随着广播电视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保障广播电视正常运行和内容安全的关键因素。
广播电视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也因此备受关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广播电视网络面临着多种安全威胁,包括网络攻击、数据泄露、恶意软件、内容篡改等。
这些威胁不仅可能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还可能损害广播电视机构的声誉和公众的信任。
因此,加强广播电视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网络攻击防范方面,防火墙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安全措施。
防火墙可以阻止未经授权的网络访问,对进出网络的数据进行过滤和监控。
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则能够实时监测网络中的异常活动,及时发现并阻止潜在的攻击。
此外,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通过建立加密的通信通道,保障了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安全性。
加密技术在广播电视网络安全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可以防止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
常用的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算法(如 AES)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如RSA)。
数字签名技术则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来源的可靠性,确保广播电视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技术是保障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的基础。
多因素认证(如密码、指纹、令牌等)可以提高认证的可靠性,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
访问控制策略则根据用户的身份和权限,限制其对网络资源的访问,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进行相关操作。
在内容安全方面,数字水印技术可以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嵌入不可见的标识信息,用于版权保护和内容追踪。
同时,内容过滤技术可以对不良信息和违法内容进行监测和过滤,保障广播电视内容的健康和合法。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的应用,相关的安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云安全技术包括云访问安全代理(CASB)、数据加密、身份和访问管理等,确保广播电视机构在云环境中的数据安全。
云技术支持下的广播电视智能监管平台建设策略
云技术支持下的广播电视智能监管平台建设策略作者:周安志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4年第06期【摘要】在當前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成为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基于云技术来建设智能监管平台,不但能够确保广播电视节目更加合法和公平,也能够提高监管效率。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云技术支持下广播电视智能监管平台建设的优势,并以智能监管平台拓扑、云平台架构、智能监管平台的功能模块三个方面,深层次探究广播电视智能监管平台的建设策略,以期发挥出云技术的价值,推动广播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广播电视;智能监管平台;云技术;建设策略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4.06.017云技术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计算技术,以云计算为基础,具有安全、可扩展、自动化等特点,进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之中。
在当前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新媒体以自身独特优势获得快速普及与发展,进而使得融媒体成为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在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内部对各种信息的传输势必需要进行严格监管。
通过运用更加科学以及高效的监管手段,不但能够提升内部数据控制的效果,还能够进一步改善各种广播电视播出的信息数据问题,以此提升信息传输的质量。
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基于云技术建设广播电视智能监管平台的策略,重在实现高效、安全、可靠的信息传输和监管,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行业的竞争力。
1. 云技术的优势1.1 规模大云技术具有庞大规模,能够为整个市场用户提供一致、可靠的服务。
通过海量资源的整合,实现成本优化,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性能。
由此使得云技术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1]。
1.2 虚拟化云技术具有虚拟化特点,能够充分运用虚拟化技术,将物理硬件资源划分为多个虚拟的逻辑资源,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和再利用。
如此,能够显著提高资源利用率,方便管理和维护。
人工智能在广播电视监测监管中的应用姚志强
人工智能在广播电视监测监管中的应用姚志强发布时间:2021-09-14T07:35:01.238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8期作者:姚志强[导读] 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动了广电事业的迅速发展,广播电视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广播电视监测监管难度加大,在广播电视监测监管系统中,需要的知识和科目越来越多,并且监测计量数据的数量不断增加,为了提高广电监管的效率,我们可以从各种监测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监测管理水平,保障其安全稳定的工作运行,积极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在此基础上,本文审视了广播电视监测监管的现状,并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功能和作用。
湖南广播电视网络传输中心湖南长沙 410003摘要: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动了广电事业的迅速发展,广播电视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广播电视监测监管难度加大,在广播电视监测监管系统中,需要的知识和科目越来越多,并且监测计量数据的数量不断增加,为了提高广电监管的效率,我们可以从各种监测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监测管理水平,保障其安全稳定的工作运行,积极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在此基础上,本文审视了广播电视监测监管的现状,并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人工智能;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引言我国对广播电视和视听新媒体的监管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监管管理范围和内容在逐渐扩大和丰富,信息处理复杂化,各方面的要求正在不断增加。
为提高广播电视监测工作效率,满足日益急迫的内容监测需求,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内容监控,实现对音频节目内容的智能分析处理,科学、准确地对广播电视和新媒体收看的监督管理,保障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早期广播电视内容监控完全靠人力,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错误率高,无法满足海量内容监测监管需求。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监测监管平台基本架构研究
DCWTechnology Study技术研究39数字通信世界2023.111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监测监管平台基 本架构1.1 平台运作原理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监测监管平台为顺应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的新格局,在平台运作结构上进行了深化改革,监管覆盖范围逐渐扩大,各种资源共享高效运用,实现了智慧化的监测监管。
1.2 平台系统架构(1)采集层。
由前端集群进行有线广播电视平台的实时监管,具体包括中波广播、调频广播、数字音频广播、地面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卫星广播电视、应急广播、IPTV 、OTT 、互联网视听节目、融媒体。
收集到的各种频段数据为处理分析和监管业务提供了有效参考。
(2)平台资源层。
以云计算为依托,具体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和安全防护四部分,构建计算虚拟化资源池、分布式存储资源池、网络资源池和安全防护,进行结构化信息的提取、数据的检索,并在平台系统中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运维和监控。
(3)处理分析层。
完成平台系统的各类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分析、监测和处理,具体包括智能分析、视音频处理、数据服务、数据库等四部分。
其中智能分析系统的功能包括人脸识别、场景识别、对象识别、语音识别、文字识别、语义分析等几方面;视音频处理的功能包括特征提取、视音频比对、智能拆条、结构化信息提取、媒资编目索引、流媒体服务;数据服务的功能包括数据检索、数据分析、数据调用、数据统计、数据发布、数据可视化;数据库信息资源数据库、视音频数据库、指标参数数据库、异态报警数据库、备案信息数据库、安全运维数据库。
(4)统一管理层。
可将用户、门户、配置、日志、值班等多个不同系统的工作任务进行统一管理,以全面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监测监管平台基本架构研究李 丽(山西省广播电视局监管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1)摘要:加强对广播电视台的监测监管是提高视听播放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推动广播电视行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需要高度重视综合监测系统的建设工作。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技术改造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李 磊(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摘 要:在电视普及到千家万户之后,广播电视一度成为了绝大多数民众收集信息的主要渠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广播电视领域的发展趋势产生了变化。
依托互联网技术及先进通信技术产生的新媒体成为了传媒领域的新星,它的出现使传播更加大众化,更加便捷化。
在这种趋势的挑战下,传统广播电视行业必须进行改革创新。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发展,探索传统广播电视行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机遇及困境,深入践行可持续发展观念,助力传统广播电视产业创新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发展;创新思维在传统广播电视产业逐渐成熟的今天,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广播电视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其变革创新提供推动力[1]。
传统广播电视要想对自身进行创新发展,就必须牢牢把握网络平台及相关技术,改变部分落后的传播方式,对自身传播劣势及新媒体行业的优点进行分析判断,不断学习改革,拓宽自身发展思路,从而实现创新发展。
1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优势1.1 广播电视互动性的增强在传统传媒领域,广播电视通过传统传播媒介向观众单向输送信息,在自有平台上不断实现内容输出,无法及时接收受众的反馈及各种意见。
在广播电视发展进程中许多平台注重于受众的交流联系,但受限于技术,总是会出现沟通不及时甚至无法反馈的情况。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了反馈评论的极大平台,通过互联网实时接收受众反馈并进行及时交流改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受众与制作者之间的交流困难问题[2]。
在双方互动过程中,制作方能够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正,受众也能够拥有更好的节目观看体验,促进了广播电视产业的多元化进步。
1.2 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传统广播电视传播方式通常受限于播出时间、栏目等各种限制,无法保障内容的时效性,打破地域传播限制。
新媒体平台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打破了时间、空间等各种限制因素,将不同地域及时间的信息汇总并储存,能够使观众及时获取海量信息[3]。
福建省广播电视节目智能语音分析系统研究与应用
Industry Observation产业观察DCW39数字通信世界2021.010 引言福建省广播电视监测中心在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的带领下,结合福建地缘特色和智慧广电监管工作实际,开展了闽南语语音识别在福建智慧广电监管中的应用场景及关键技术研究。
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本次将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目前监测中心的广播电视监听监看系统等业务系统进行了对接,极大地提高监测监管的效率。
1 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在智慧广电监管的应用福建省智慧广电监管平台建设的技术路线,是根据福建省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开展现状及发展规划,采取由基础到全面、由部分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由自动到智能的方式,逐步完善监管平台。
福建省智慧广电监管平台通过统一数据接口,获取到黑广播监测设备、广播电视监测设备、 IPTV 监测设备等各个监测监管设备采集的音频文件以及视频文件。
由于闽南语广播电视节目中普通存在闽南语和普通话夹杂的情况,利用单一的语音识别技术,无法有效地针对该情况进行识别和分析。
本文创新性的使用 V AD 、LID 等技术针对闽南语和普通话新闻内容进行识别分析,过程如下:(1)首先通过接口程序与现有的各个业务系统进行数据对接。
(2)通过统一的音视频处理程序将音视频文件处理福建省广播电视节目智能语音分析系统研究与应用郑 晔1,欧智坚2,杨 艇1(1.福建省广播电视监测中心,福州 福建 350001;2.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北京 100086)摘要:结合智慧广电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介绍了以人工智能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技术为基础,针对普通话、闽南语等广播电视节目进行智能识别分析,高效准确的对广播电视中的非法内容、违规词汇进行识别;对广播电视监测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结合福建省广播电视监测中心智慧广电监管的实际,从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功能模块等方面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广播电视;语音识别;智慧广电监管doi :10.3969/J.ISSN.1672-7274.2021.01.015中图分类号:TP182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20)01-0039-03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Voice Analysis System forRadio and TV Programs in Fujian ProvinceZHENG Ye 1, OU Zhijian 2, YANG Ting 1(1.Fujian Radio and Television Monitoring Center, Fujian 35001, China;2.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866,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smart radio and television supervision, this article introducesthe intelligent recognition and analysis of hokkien broadcast and television based on arti fi cial intelligence speech recognition technology. This technology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 fi ciency of iillegal content and illegal words monitoring work and .synthesis for Hokkien emergency broadcast.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smart radio and television supervision in Fujian Radio and Television Monitoring Center,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system requirements analysis, system design, and functional modules.Keywords :radio and television; 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smart radio and television supervision作者简介: 郑 晔(1965-),男,高级工程师,福建省广播电视监测中心主任,本科,主要从事广播电视监测、视听新媒体监管方面的研究,曾参与过福建省广播电视综合监管平台等项目。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Safety Broadcast Monitoring System
YUAN Jianfeng (Qingyuan radio and TV station, Qingyuan 511500, China)
Keywords: digital technology;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system; monitoring system
0 引 言 当前,面对越来越多样化的广播电视传输方式,
广播电视正在规划全国性的网络覆盖。同时,在广播 无线化、加密与开放互补、数字模拟技术以及卫星覆 盖等领域发展迅速。相关的监测功能也随着传输范围 的扩大而不断增强,覆盖地区的不同和传输方式的不 同也在影响着广电播出监测系统差异化应用的特征。 现代化大型广电传输网络对效率、质量以及稳定性的 要求都极高,为了设计更好的安全播出控制系统,应 实际验证传输覆盖范围,了解播出系统的标准播出参 数,实时监测电波与频道秩序,优化覆盖范围的传输 效果,构建广电播出质量监管系统。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represented by digital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which is completely benefited from the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rategy, which has promoted the modernization and innovation of various industries. In such an environment, the broadcasting system relies on the technical advantages of digital detection and supervision system to improve t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broadcasting. Therefore, by summarizing the relevant content of the radio and television safety broadcast monitoring system,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next step.
网络态势感知在广播电视监管系统中的应用
网络态势感知在广播电视监管系统中的应用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广播电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就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强对广播电视的监管,促进广播电视监管系统的发展和改进,在实际的监管中,网络态势感知被广泛应用,网络态势感知是一种基于环境的且为动态的,相对来说比较整体的感知网络的能力,能够从全局的角度来对网络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识别、科学合理的分析,在进行最后的解决,从而能够保证其安全性。
在广播电视的监管系统中充分利用网络态势感知对于其监管的效果也具有足够的积极意义。
本文就网络态势感知的概述以及网络态势感知在广播电视监管系统中的应用做出了详细的论述,供相关部门参考和借鉴。
标签:网络态势感知广播电视监管系统网络安全防火墙数据融合技术网络安全核心技术前言: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的应用逐渐广泛,网络已经成为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网络发展的同时,广播电视的监管系统也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善,以此来保证其后续的发展,在如今的社会中占据一定的地位。
现阶段,广播电视监管系统出现了比较落后的情况,也不能够适应如今的发展需求,在其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因此就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促进其又好又快的发展。
网络态势感知就占据着比较重要的意义,能够全面地感知网络的威胁态势,熟悉网络以及应用运行的状态,通过全面的分析来实现完整的网络攻击溯源取证,帮助相关的人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更好的解决网络问题。
一网络态势感知的概述1.1什么是网络态势感知网络态势感知指的就是网络安全的“态势感知”,是一项新兴技术,它包含着漏洞挖掘、网络攻击、用户行为分析等一系列技术和相关创新产品,其中最为重要且关键的就是大数据[1]。
态势感知技术目前以一些大数据安全平台为载体,实现态势感知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
1.2网络态势感知系统的结构以及组成网络态势感知系统属于一项新型技术,重要目的就是能够对网络的安全进行检测、网络预警,与防火墙和一些防病毒的软件等共同进行实际的工作,能够将网络的稳定性进行有效地提高,对当前的网络进行全面的评估,能够加强对未来变化预测的精确性,进而保证网络的长期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嘉庆 徐波 董燕 主要完成 姜洪臣 人及技术 贡献 齐立欣 杨若黎 丁勇扎 西 王海旭 赵杰 吴波
1 2 3 4 5 6 7 8 9 10
主任 所长 副总工 资深专家 副主任 处长 副处长 副处长 副处长 正科
主持广播电视监测监管体系建设、关键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教授级高工 技术研究与应用,制定项目总体目标, 管中心 监管中心 技术路线,做出最终技术决策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 负责音视频智能处理技术和大数据分析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所 挖掘技术的研究 教授级高工 高级工程师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负责架构设计、需求分析,组织实施研 管中心 监管中心 发、集成及测试 北京中科模识科技有限 公司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监管中心 负责广告与节目编目、海量音视频并行 计算等关键技术研究,推动技术产业化 主持项目关键技术论证,监督系统研发 及相关技术标准制定 负责网络系统架构的技术指导,为广播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电视统一监管平台建立基本的体系构架 监管中心 和接口模式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负责协调系统建设及优化 监管中心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负责需求分析和技术研发 监管中心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负责系统集成、运行与测试 监管中心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负责软件研发、流程设计、接口标准 监管中心
北京中科模识科技有限公 司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 教授级高工 管中心 教授级高工 高级工程师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 管中心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 管中心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 高级工程师 管中心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 高级工程师 管中心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 高级工程师 管中心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承担了全国广播电视节目监测监听监看工作,负责全国广播电视监管技术系统的建设,制定广播电 视监管关键技术的研究方向与目标,研究依托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创新性构建了统一网络、统一采集、集中处理、集中存储、集中 主要完成 监看、统一安全管理、资源共享的广播电视监管平台。 单位及创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作为国内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重要科研机构,在语音语言、视觉图像、自然语言理解等方面做出了大量深 新推广贡 入的研究。围绕广播电视监管,研究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 献 北京中科模识科技有限公司:将语音语言、视觉图像、自然语言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集成应用并产业化推广到广播电视监管领域,在 本项目中主要完成广播电视监管系统的开发和研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项目第一完成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于2009年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科发计[2011]24号) 课题“广播电视监管关键 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BAH40B00)”。项目第二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于2009年承担了上述计划课题三“面向海量广播电 视节目监管的编目及内容检索关键技术研究(2009BAH40B03)”的攻关研究。 陶嘉庆(第一完成人)从2009年起陆续联合国内技术研究优势单位和研发人员协同攻关,具体完成人员负责相关内容为:陶嘉庆主持 完成人合 广播电视监测监管体系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制定项目总体目标,技术路线,做出最终技术决策;徐波(第二完成人)负责音 作关系说 视频智能处理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的研究;董燕(第三完成人)、齐立欣(第五完成人)、杨若黎(第六完成人)负责项目的 明 架构设计、需求分析、标准制定、技术论证、组织实施;姜洪臣(第四完成人)、丁勇扎西(第七完成人)、王海旭(第八完成人) 、赵杰(第九完成人)、吴波(第十完成人)负责关键技术研究和系统研发,完成系统建设、运行、测试、优化。 项目完成单位和相关完成人共同获得2011年度至2015年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奖、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 1项,联合申请获得多项专利。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拟提名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表
项目名称 提名单位 广播电视监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广播电视监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成功构建了我国广播电视监管的技术体系,创立的全新的一体化协同监管平台,为全面提升我 国广播电视监管业务能力、维护国家意识形态、保障人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权益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项目通过对关键技术的 提名单位 研究和自主创新,实现了我国广播电视监管由点到面、由轮巡到全时段、由局部抽查到频道全覆盖的质的变化;突破了海量广播电视 意见 音视频内容处理分析和挖掘的技术瓶颈。项目成果为政府提供准确、高效的服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此,特提名该项目参加2018年 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评选。 该项目全自主研发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关键技术,突破了海量广播电视音视频处理与分析挖掘的技术瓶颈。广播电视监管实现了从信号 项目简介 到内容的自动化、智能化跟踪监测,实现了由点到面、由轮巡到全时段、由局部抽查到频道全覆盖,实现了实时采集、自动处理、有 效监管全国1000余套地市级以上城市广播电视节目。相比人工收听收看,节目监管效率提高20倍以上,内容检索效率提高上百倍。 该项目科技成果鉴定意见认为,“该项目所研究的部分关键技术和系统属首创,监管的节点和流量、范围和规模为世界最大,监管效果 达到历史最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第三方检测表明,“节目模板建立处理速度可达22.8倍实时,节目分割编目处理速度可达35.1 客观评价 倍实时,新闻拆条准确率达96.25%,语音内容检索准确率达95%,人脸图片检索准确率97.0%。基于高清、标清和广播不同的码流计 算,日处理音视频节目数据量达到了20TB。”;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项,外观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12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共6项。 该项目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全国22个省广电系统,全面提升对全国广播电视的监听监看监 推广应用 管能力。总局监管中心应用该项目成果,搭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广播电视监管系统,支持自动处理全国1000余套地市级以上广播电 视频道的节目内容、广告监管,为总局宣传司、传媒司、科技司的行业监管提供依据,确保国家广播电视公益服务的质量,为政府提 情况 供准确、高效的服务。
外观专利:综合指挥调度台(ZL201430430301.9) 发明专利:一种面向海量广播电视监管的自动新闻拆条方法(ZL201310505496.3),在视频模板库中进行视频匹配的方法(ZL2013 1 主要知识 0468352.5),面向海量广播电视节目的新一代智能编目系统和方法(ZL 201010616492.9),一种广播电视语音识别系统方法及系统 产权证明 (ZL2013 1 0648375.4),广播电视节目中违规广告的监测方法和系统(ZL2014 1 0126252.9),一种基于大规模知识库的热点事件 挖掘方法(ZL201310741535.X) 目录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广播电视节目自动编目与检索软件V1.0(2014SR129888),综合指挥调度系统V1.0(2015SR084452),模识科技数字 内容计算平台V2.0(2013SR086040) 姓名 排名 行政职务 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完成单位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