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重点难点总结5篇

合集下载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1.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篇一一、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二、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逆浓度梯度的运输。

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除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

三、实验1、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过程见课本P79)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控制变量法: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定义。

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的原则。

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2.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篇二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高兴,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突起[树突(短)、轴突(长)]构成。

轴突+髓鞘=神经纤维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传出神经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生物必修1知识点总结5篇

生物必修1知识点总结5篇

生物必修1知识点总结5篇篇1一、生物体的基本特征1. 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不同生物体的细胞类型和结构有所差异。

2. 器官和组织:不同的组织类型和功能,如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

3. 遗传信息:每个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是独特的,决定了其特定的性状和功能。

二、生物体的化学成分1. 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2. 核酸:遗传信息的载体,包括DNA和RNA两种类型。

3. 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如葡萄糖、果糖等。

4. 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具有保温、缓冲和绝缘的作用。

三、生物体的生理功能1. 呼吸作用: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获取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2. 光合作用:植物和某些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3. 细胞分裂: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生长和繁殖。

4. 免疫系统:生物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病原体的侵害。

四、生物体的多样性1. 物种多样性:地球上存在多种不同的物种,具有丰富的遗传资源和生态多样性。

2. 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和特点,如森林、草原、湖泊等。

3. 遗传多样性:同一物种内存在多种不同的遗传变异,是生物体进化的基础。

五、生物体的进化与适应1. 自然选择:生物体通过自然选择适应环境,优胜劣汰。

2. 遗传变异:生物体在繁殖过程中产生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3. 适应性进化:生物体通过适应性进化应对环境变化,维持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六、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1. DNA测序技术:通过DNA测序技术获取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应用于疾病诊断、法医鉴定等领域。

2. 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生物体的遗传信息进行修改,应用于基因治疗、农业育种等方面。

3. 细胞培养技术:通过细胞培养技术生产药物、疫苗等生物制品,应用于医疗、预防等领域。

4. 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生产酒精、酶制剂等物质,应用于食品、化工等行业。

篇2一、细胞的分子组成1. 元素组成:细胞中的元素有C、H、O、N、P、S等,其中C、H、O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O是生物体进行呼吸作用和氧化反应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H则是生物体进行光合作用和还原反应的必需元素。

高一生物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五篇)

高一生物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五篇)

高一生物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五篇)高一生物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1生物必修一酶知识点一、细胞代谢与酶1、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酶的发现:发现过程,发现过程中的科学探究思想,发现的意义3、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4、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5、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难点)1、底物浓度2、酶浓度3、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4、温度:高温使酶失活。

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

三、实验1、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过程见课本P79)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控制变量法: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定义。

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高一生物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2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

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

(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

如:克山病(缺硒)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1、水:(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60%-90%,是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质。

(2)形式:自由水、结合水自由水:是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

作用有:①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③物质运输;④维持细胞的形态;⑤体温调节(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结合水:是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必考点总结归纳5篇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必考点总结归纳5篇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必考点总结归纳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必考点总结归纳5篇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必考点总结归纳5篇学习高一生物知识点的时候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高一生物必修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最新五篇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最新五篇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最新五篇这是一个只承认强者的时代,而学习正是赋予了我们做强者的原始资本。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学好知识。

过程一定是苦的,可真正的强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煎熬,抗得住压。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1细胞器一、相关概念: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

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

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

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

生物高一知识点笔记必修一

生物高一知识点笔记必修一

生物高一知识点笔记必修一1.生物高一知识点笔记必修一篇一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二、细胞核的结构:1、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生物高一知识点笔记必修一篇二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约2%--10%)。

二、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三、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3.生物高一知识点笔记必修一篇三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③、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1)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是动物和人体的骨、牙齿中的重要成分;P043-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磷脂的组成成分;(2)无机盐参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哺乳动物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2+,如果某个动物血液中钙盐的.含量过低就会出现抽搐。

(3)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①渗透压的平衡Na+,Cl一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起重要作用,K+则对细胞内液渗透压起决定作用。

②酸碱平衡(即pH平衡),pH调节着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它的改变影响着原生质体组成物质的所有特性以及在细胞内发生的一切反应:如人血浆中H2CO3/HCO3-,HPO42-/H2P04-等。

③离子平衡:动物细胞内外Na+/K+/Ca2+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易错点总结5篇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易错点总结5篇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易错点总结5篇题目: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易错点总结随着高中生物课程的深入,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偏差,容易犯错。

在此,我总结了几个高一生物必修一的易错点,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 细胞的不同形态很多学生认为细胞只有一个单一的形态,而实际上,细胞的形态具有多样性。

比如,人类体内的红血球就是一个没有细胞核、呈盘状的细胞,而神经细胞却是具有长长的轴突和树突的多形态细胞。

因此,在学习细胞的时候,不要以“标准细胞”的形态来限制想象力,应该去了解更多不同形态的细胞。

2. 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分子生物学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很多生物过程都与分子有关,比如DNA复制和翻译。

所以,对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要有清晰的认识。

例如,学生常常会把核酸和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弄混,实际上它们是完全不同的分子。

又比如,RNA和DNA的区别也常常会被忽略,其实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很大区别。

3. 遗传基础的注意事项遗传基础是高中生物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但学生们也容易犯错,比如把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表现弄混。

此外,学生们也容易误认为基因决定一切,实际上环境因素对于表现型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因此,对基因、表现型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要有深入的理解和透彻的思考。

总之,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对待基础知识,积累知识点,理解深入。

要注意多思考、多讨论,才能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

4. 元素循环的理解元素循环是生态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但学生在理解这一概念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例如,许多人会误认为元素循环只涉及到生物体内的循环,而实际上它还包括了无生物因素的循环。

此外,学生还容易犯混淆碳循环和氮循环的错误,忽略每个循环中的不同步骤和作用。

因此,要理解元素循环,必须积累足够的知识,仔细分析每个循环的各个环节,深入理解其复杂性和多样性。

5. 基因突变的影响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事件,但理解基因突变的过程和影响也需要注意一些易错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难点精选5篇分享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难点精选5篇分享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难点精选5篇分享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1细胞分化名词:1、细胞的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相同细胞(细胞分化的起点)的后代,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的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全能性:一个细胞能够生长发育成整个生物的特性。

3、细胞的癌变:在生物体的发育中,有些细胞受到各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的完成细胞分化,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能够连续不断的的恶性增殖细胞。

4、细胞的衰老是细胞生理和生化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反应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

语句:1、细胞的分化:a、发生时期:是一种持久性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活动进程中,胚胎时期达到限度。

b、细胞分化的特性:稳定性、持久性、不可逆性、全能性。

c、意义:经过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多细胞生物体是由一个受精卵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发育而成,如果仅有细胞增殖,没有细胞分化,生物体是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

2、细胞的癌变a、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癌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

b、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致癌;化学致癌因子:如苯、坤、煤焦油等;病毒致癌因子:能使细胞癌变的病毒叫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

c、机理是癌细胞是由于原癌基因激活,细胞发生转化引起的。

d、预防:避免接触致癌因子;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习惯,从多方面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3、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a.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b、有些酶活性降低(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会导致头发变白);c.色素积累(如:老年斑);d.呼吸减慢,细胞核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e.细胞膜通透功能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

4、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在生物体内,细胞并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细胞、器官,这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当植物细胞脱离了原来所在植物体的器官或组织而处于离体状态时,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的作用条件下,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导语】当接触到生物这一门学科,我们需要大脑思维去对知识进行整合。

学习的必修一的内容就要清楚整理课本内容,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望大家爱好。

1.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一细胞的分化一、细胞的分化(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状、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产生稳固性差异的进程。

(2)进程:受精卵、增殖为多细胞、分化为组织、器官、系统、发育为生物体(3)特点:持久性、稳固不可逆转性、普遍性二、细胞全能性:(1)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由于体细胞一样是通过有丝XX增殖而来的,一样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全新个体的潜能。

(2)植物细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旧具有全能性。

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全的新植株(3)动物细胞全能性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全部细胞来说,全能性遭到限制。

但是,细胞核仍旧保持着全能性。

例如:克隆羊多莉(4)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2.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二化能合成作用概念: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虽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开释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这些细菌也属于自养生物。

如:硝化细菌,不能利用光能,但能将土壤中的NH3氧化成HNO2,进而将HNO2氧化成HNO3。

硝化细菌能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开释出来的化学能,将CO2和水合成为糖类,这些糖类可供硝化细菌坚持自身的生命活动.举例: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氢细菌自养型生物:绿色植物、光合细菌、化能合成性细菌异养型生物:动物、人、大多数细菌、真菌3.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三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1)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①光的波长叶绿体中色素的吸取光波主要在红光和蓝紫光。

生物必修1知识点总结8篇

生物必修1知识点总结8篇

生物必修1知识点总结8篇篇1一、生物的基本概念1. 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的自然物体。

2. 生物圈:地球表面适合生物生存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一部分。

3.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细胞的分子组成1. 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蛋白质:生命的基石,参与细胞的各种活动。

3. 核酸: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包括DNA和RNA。

4. 糖类:主要能源物质,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

5. 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主要储能物质,也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三、细胞的能量供应1. 细胞呼吸:细胞获取能量的过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 氧化磷酸化:在线粒体内,通过电子传递和磷酸化过程生成ATP。

3.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4. 胞质溶胶:细胞质基质中的可溶性物质,参与细胞的多种反应。

四、细胞的代谢途径1. 糖代谢:葡萄糖的分解和合成过程,包括糖酵解、有氧氧化和磷酸戊糖途径。

2. 脂类代谢:脂肪的分解和合成过程,包括脂肪酸的β-氧化和合成脂肪酸。

3.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的分解和合成过程,包括蛋白质的酶解和氨基酸的转运。

4. 核酸代谢:核酸的分解和合成过程,包括核酸的酶解和核苷酸的转运。

五、细胞的遗传与变异1. DNA复制:半保留复制,子代DNA与亲代DNA相同。

2. RNA转录: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3. 蛋白质翻译: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4. 基因突变:DNA序列的改变,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5.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量或结构的改变,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六、细胞的进化与系统发育1. 进化:生物种群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2. 系统发育:生物种系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形成现存生物的多样性。

3. 共同进化:不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导致共同适应环境的变化。

4. 物种形成:新物种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产生的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一相关知识点总结(5篇)

高中生物必修一相关知识点总结(5篇)

高中生物必修一相关知识点总结细胞核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二、细胞核的结构:1、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细胞器一、相关概念: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

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

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____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

高一生物难点知识点总结整理范文

高一生物难点知识点总结整理范文

高一生物难点知识点总结整理范文高一生物是学习生物的第一年,相对来说知识点比较基础,但也有一些难点,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理解。

本文将对高一生物的难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整理。

一、细胞与细胞膜1. 细胞的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需要了解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膜蛋白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液体-固体相变和离子泵等功能。

3. 细胞的运输:主要有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两种方式。

需要了解通过膜蛋白和离子泵等实现的主动运输和通过扩散、渗透等实现的被动运输。

二、遗传与变异1.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遗传物质,由核糖体、磷酸和碱基组成。

需要了解DNA的双螺旋结构、提供遗传信息和参与蛋白质合成等功能。

2. 基因和染色体:基因是DNA分子上携带遗传信息的单位,染色体是DNA分子在细胞分裂时形成的结构。

需要了解基因的位置、形态和功能,以及染色体的组成和特点。

3. 遗传的规律:包括孟德尔定律、连锁性、基因突变等规律。

需要了解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和染色体的连锁遗传,以及基因突变对遗传的影响。

三、生物进化1. 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包括变异、选择、竞争等原理。

需要了解进化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自然选择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2.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需要了解人类起源的理论和证据,以及人类进化的过程和特点。

四、生物的营养与代谢1. 光合作用:需要了解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过程和产物,以及光合作用在能量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 呼吸作用:需要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和产物,以及呼吸作用在能量供给和废物排泄中的作用。

3. 植物的营养:需要了解植物的根系、养分吸收和运输,以及植物对不同养分的需求。

五、生物的调节与协调1. 神经系统:需要了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冲动的传导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2. 激素调节:需要了解激素的种类、分泌和作用机制,以及激素对生物体内部环境的调节作用。

六、生态系统1. 生态位和生态位重叠:需要了解生态位的定义和作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生态位的分化和重叠。

生物必修1知识点总结5篇

生物必修1知识点总结5篇

生物必修1知识点总结5篇篇1一、细胞与生命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所有的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细胞具有生命的特性,包括新陈代谢、遗传和变异等。

二、细胞结构1.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主要包括细菌等,其遗传物质不在细胞核内;真核细胞包括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等,其遗传物质在细胞核内。

2. 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等。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源工厂”,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三、细胞分裂与增殖1. 有丝分裂:是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将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 无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无丝分裂不经过核分裂,减数分裂则发生在生殖细胞的产生过程中。

四、细胞的分化与凋亡1. 细胞分化: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的过程。

2.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正常死亡过程,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五、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1. DNA结构:DNA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具有双螺旋结构。

2. 基因的复制与表达: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会进行复制;基因的表达则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3. 蛋白质的合成: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合成多肽链,最终形成蛋白质。

六、细胞信号传导1.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通过化学信号(如激素)、电信号等方式进行。

2. 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细胞表面的受体接收到信号后,引发细胞内一系列的反应。

七、生物的新陈代谢1. 新陈代谢的类型:包括同化作用(营养物质的合成和储存)和异化作用(营养物质的分解和能量的释放)。

2. 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关联: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代谢,二者密不可分。

八、细胞的进化与生物多样性1. 细胞的进化:细胞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形态和功能特性。

2. 生物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细胞进化的结果,也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九、实验技术与应用1. 显微镜技术: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高一总结(汇总5篇)

生物高一总结(汇总5篇)

生物高一总结(汇总5篇)1.生物高一总结第1篇(1)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①光的波长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波主要在红光和蓝紫光。

②光照强度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③光照时间光照时间长,光合作用时间长,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2)温度温度低,光合速率低。

随着温度升高,光合速率加快,温度过高时会影响酶的活性,光合速率降低。

生产上白天升温,增强光合作用,晚上降低室温,抑制呼吸作用,以积累有机物。

(3)CO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生产上使田间通风良好,供应充足的CO2(4)水分的供应当植物叶片缺水时,气孔会关闭,减少水分的散失,同时影响CO2进入叶内,暗反应受阻,光合作用下降。

生产上应适时灌溉,保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

2.生物高一总结第2篇生殖和发育一、生殖的类型无性生殖(1)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包括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和营养生殖。

(2)在无性生殖中,新个体是母体直接产生的,所含遗传物质与母体相同,基本保持母体的一切性状。

无性生殖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组织培养,其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大致过程是: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体的植物器官或组织的一部分切下来,放在适宜的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再进一步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组织培养的优点是取材少,培养周期较短,繁殖率高,便于自动化管理。

有性生殖(1)被子植物的花粉是在雄蕊的花药中形成的,里面含有两个精子。

一朵花的子房里生有一至数枚枚胚珠,胚珠的里面是胚囊,含有一个卵细胞和两个极核。

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这种受精方式叫双受精。

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

胚是新个体的幼体。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1.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篇一八大细胞器的比较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 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_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

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

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2.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篇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一个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具有一层半透膜。

(2)植物细胞内原生质层可以看作是半透膜,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可以看作是半透膜,所以都可以发生渗透吸水。

(3)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除去细胞壁以后的结构。

(4)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例如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膜;协助扩散,例如葡萄糖穿过红细胞的细胞膜;主动运输,例如Na+、K+穿过细胞膜。

最全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最全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最全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高中是学习生涯中最辛苦的三年,而高中生物也是比较难的一门学科。

那么关于高一生物知识点该如何总结归纳呢?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最全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_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关于“高一生物知识点”内容请点击(↓↓↓)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最新高一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汇总高一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高一生物必考知识点梳理总结人教版高一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11、染色质:在细胞核中分布着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是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

在细胞分裂间期,这些物质成为细长的丝,交织成网状,这些丝状物质就是染色质。

2、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细胞核内长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就形成了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的染色体。

3、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包括减数分裂)的间期进行自我复制,形成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

(若着丝点分裂,则就各自成为一条染色体了)。

每条姐妹染色单体含1个DNA,每个DNA一般含有2条脱氧核苷酸链。

4、有丝分裂:大多数植物和动物的体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加数目。

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5、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叫分裂间期。

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

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6、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质中出现的结构,它和染色体的运动有密切关系。

7、赤道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准确地排列在纺锤体的赤道平面上,因此叫做赤道板。

8、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例如,蛙的红细胞。

公式:1)染色体的数目=着丝点的数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重点难点总结5篇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11.生物总结大家帮忙,自交杂交侧交正交反交?自交:同一植物体有性交配(包括自花传粉和同株的异花传粉).杂交:不同个体的有性交配测交:F1或其他生物体与隐形个体交配,可用确定被测个体的基因型或遗传方式.正交和反交:正交和反交自由定义.若甲为母本,乙为父本间的交配方式称为正交,则以甲为父本,乙为母本的交配方式称为反交.可用正交和反交确定某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2.为什么说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用的办法为正交和反交?因为细胞质遗传基因全部来自母本,正反交的基因型不一样,所以正反交的表现型不一样.所以正反交的表现型不一样的是细胞质遗传细胞核遗传时来自父母的基因各一半,对于纯合亲本而言(教材默认的是纯合体),正反交的基因型相同,所以正反交的表现型相同.所以正反交的表现型相同的是细胞核遗传.3.纯合子所有基因都含有相同遗传信息,这句话错在哪?纯合子:所考察的一对或多对基因纯合,而生物体内的其他基因不考虑(可能杂合,也可能纯合)例:AABBDDEe考察AABBDD基因控制的性状时候,纯合;考察Ee的时候,杂合4.准确描述一下等位基因;纯合子中有没有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Aa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称为相同基因.AA5.1.什么实验需要人工去雄?2.是否当单独培养时,就不需要人工去雄了?1.人工去雄可以避免试验不需要的授粉,排除非试验亲本的花粉授粉引起实验结果偏差.2.自花授粉,闭花传粉的植物在实验中如果实验不需要自交就要去雄.6.检验纯种的方法有几种?有两种--测交或自交1.测交后代有性状分离,说明待测个体是杂合.反之,是纯合---此法多用于动物2.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说明待测个体是杂合.反之,是纯合---此法多用于自花传粉的植物,操作起来很简单.7.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这句话哪里错了?非等位基因有两种,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即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还有一种是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此遵循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所以这句话应该是这样讲: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8.在2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孟德尔实验中F2中能稳定遗传和重组行个体所站比例依次为?谢谢若AABB和aabb杂交能稳定遗传(AABB.AAbb.aaBB.aabb)的占4/_重组的个体(A_bb和aaB_)所占比例为6/_若AAbb和aaBB杂交能稳定遗传(AABB.AAbb.aaBB.aabb)的占4/_重组的个体(A_B_和aabb)所占比例为_/_9.ABO血型的遗传规律不包括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吗?为什么?1.ABO血型的遗传规律不包括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为ABO血型是由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的,只是分离定律.2.如果包括其它血型,因血型有关的基因有几十对,所以可以包括基因自由组合定律._.请问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否需要酶的催化?如需要,需哪种酶?蛋白质合成过程需酶.主要有:解旋酶(转录),RNA聚合酶(转录),氨基酸缩合酶(翻译)等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2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的糖类)(各种膜所含蛋白质.脂质的比例与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2.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以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物质能否通过细胞膜,并不是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而是根据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3种方式:①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运输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②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③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等绿色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4.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5.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常用的材料:应选用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是:因为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制备的方法:将选取的材料放入清水中,由于细胞内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将吸水涨破,再用离心的方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6.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细胞癌变的指标之一是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超过正常值7.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功能: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8.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的成分: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和核苷酸等,还有很多酶. 功能: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9.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_.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细胞内膜面积;在线粒体的内膜.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别是有氧呼吸第三.二阶段的场所,生物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车间〞._.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含少量的DNA.RNA.在类囊体薄膜(基粒)上有色素和与光合作用光反应有关的酶,是光反应场所;在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是暗反应场所.由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基粒,增大膜面积._.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相同点:①具有双层膜结构②都含少量的DNA和RNA,具有遗传的相对独立性③都能产生ATP,都属于能量转换器._.内质网:在结构上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功能:①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②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内质网是蛋白质空间结构形成的场所)_.核糖体:无膜结构,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是胞外蛋白(即分泌蛋白如消化酶.胰岛素.生长激素.抗体等);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是胞内蛋白(如呼吸氧化酶.血红蛋白等)._.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运输.(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但功能不同:植物: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动物: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_.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如衣藻.团藻等)中.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_.液泡:单层膜,成熟的植物有中央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_.溶酶体:消化车间,内含许多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病菌.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3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2.细胞的核质比二.细胞增殖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一)细胞周期(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2)两个阶段: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3)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1.分裂间期特点: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2.前期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3.中期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时机.4.后期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5.末期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前期纺锤体的来源.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成.末期细胞质的分裂.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三.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相同点: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阶段.2.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且与母细胞完全相同.染色体在各期的变化也完全相同.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完全相同.五.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六.无丝分裂: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例:蛙的红细胞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4一.有关水的知识要点存在形式含量功能联系水自由水约95%1.良好溶剂2.参与多种化学反应3.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它们可相互转化;代谢旺盛时自由水含量增多,反之,含量减少.结合水约4.5%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1)做溶剂.水分子的极性强,能是溶解于其中的许多物质解离成离子,利于化学反应进行.(2)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水溶液的流动性大,水在生物体内还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将吸收来的营养物质运输到各组织中区,并将组织中的废物运输到排泄器官.(3)调节温度.水分子之间借助氢键连接,氢键的破坏吸收能量,反之释放能量.人蒸发少量的汗就能散发大量的热.再加上水的流动性大,能随血液循环迅速分布全身,因此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温度起很大作用.(4)调控代谢活动.生物体内含水量多少以及水的存在状态改变,都影响新陈代谢的进行.一般生物体内含水70%以上时,细胞代谢活跃;含水量降低,则代谢不活跃或进入休眠状态.二.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③.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1)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是动物和人体的骨.牙齿中的重要成分;P_3-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磷脂的组成成分;(2)无机盐参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哺乳动物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2+,如果某个动物血液中钙盐的含量过低就会出现抽搐.(3)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①渗透压的平衡Na+,Cl一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起重要作用,K+则对细胞内液渗透压起决定作用.②酸碱平衡(即pH平衡),pH调节着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它的改变影响着原生质体组成物质的所有特性以及在细胞内发生的一切反应:如人血浆中H2CO3/HCO3-,HPO42-/H2P_-等.③离子平衡:动物细胞内外Na+/K+/Ca2+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细胞膜外Na+高.K+低,细胞膜内K+高.Na+低.K+.Na+这两种离子在细胞膜内外分布的浓度差,是使细胞可以保持反应性能的重要条件.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5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原理:发生了渗透作用,该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具有半透膜.2.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红细胞为例:红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③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平衡.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①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二者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②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2.生物膜的特性: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它们都是选择透过性膜.思考:半透膜和选择透过性膜有哪些异同点?①相同点:某些物质可以通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通过.②不同点:选择透过性膜一定是半透膜,半透膜不一定是选择透过性膜.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最新重点难点总结5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