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8460A】一种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和工艺【专利】

合集下载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及其专用设备[发明专利]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及其专用设备[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及其专用设备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兰建伟,夏俊方,赵剑锋,方小琴,江晶,张萌,苏志峰,王然,郑忆枫
申请号:CN201710149777.8
申请日:20170314
公开号:CN106810026A
公开日:
2017060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及其专用设备,它包括将焚烧厂垃圾渗滤液经过厌氧处理、将该步得到的出水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出水进行脱气膜过滤处理、酸吸收等几个步骤,该技术缓解了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污染问题,有效提高可生化性和氨氮达标排放,运行稳定,同时得到的铵盐可以回收利用。

申请人:深圳能源资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上海晶宇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上步南路锦峰大厦写字楼20楼H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周云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的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的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560761.8(22)申请日 2020.06.18(71)申请人 厦门嘉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区翔岳路4号之9(72)发明人 蒋乾虹 秦连松 关俊杰 张建发 陈宏静 宋燕清 董正军 林科堡 苏哲齐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福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5代理人 肖琨(51)Int.Cl.C02F 9/04(2006.01)C02F 103/06(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的系统及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的系统及方法,包括第一混凝装置,用于接收渗滤液原液,并对渗滤液原液依次添加2-3‰的双氧水溶液和20-40%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双改性处理,加入有机絮凝剂进行第一沉降处理,获得第一渗滤清液和第一沉淀物;第二混凝装置,用于接收第一渗滤清液进行第二沉降处理,以产生第二渗滤清液和第二沉淀物;多级膜处理装置,用于接收第二渗滤清液并进行多级膜过滤处理,获得不同级别水质的产水。

该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的系统和方法,解决垃圾中转站中渗滤液处理难、存量大、运行成本高和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CN 111646599 A 2020.09.11C N 111646599A1.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混凝装置,用于接收渗滤液原液,并对所述渗滤液原液依次添加2-3‰的双氧水溶液和20-40%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双改性处理,加入有机絮凝剂进行第一沉降处理,获得第一渗滤清液和第一沉淀物;第二混凝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渗滤清液进行第二沉降处理,以产生第二渗滤清液和第二沉淀物;多级膜处理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渗滤清液并进行多级膜过滤处理,获得不同级别水质的产水。

一种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234909.1(22)申请日 2018.03.21(71)申请人 南京首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211111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秣周东路12号悠谷3号楼9楼(72)发明人 孙浩议 李登奎 惠战友 闫婷婷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代理人 王华(51)Int.Cl.C02F 9/04(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57)摘要一种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对垃圾转运站的渗滤液进行收集至废水处理罐中;⑵、启动废水处理罐内的搅拌电机,调节废水的pH至6-9之间;再加入0.1‰-1‰的负载Ti的活性炭,搅拌5min;再加入0.1%-3%次氯酸盐溶液,再搅拌反应30min;停止搅拌电机;⑶、开启臭氧发生器,对废水处理罐内的废水进行臭氧氧化处理,处理时间1-4h,处理过程中控制pH在6-9范围,处理完成后,关闭臭氧发生器;⑷、再次开启搅拌电机,加入混凝沉淀所用药剂PAC和PAM,混凝反应结束后,达标后的清水进入城市污水管网。

本发明实现了渗滤液的有效、无害化处理,提高了垃圾转运站的环保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CN 108503074 A 2018.09.07C N 108503074A1.一种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⑴、对垃圾转运站的渗滤液进行收集,并收集至废水处理罐中;⑵、启动废水处理罐内的搅拌电机,并对废水处理罐内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废水的pH至6-9之间;再加入0.1‰-1‰的负载Ti的活性炭,搅拌5min;再加入0.1%-3%次氯酸盐溶液,再搅拌反应30min;停止搅拌电机;⑶、开启臭氧发生器,臭氧从废水处理罐底部的钛合金曝气头喷出,对废水处理罐内的废水进行臭氧氧化处理,处理时间1-4h,处理过程中控制pH在6-9范围,处理完成后,关闭臭氧发生器;⑷、再次开启搅拌电机,加入混凝沉淀所用药剂PAC和PAM,按照常规混凝操作,混凝反应结束后,废水处理罐内的废水全部通过泵抽吸至叠螺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达标后的清水进入城市污水管网。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与设备[发明专利]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与设备[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与设备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张长安,谢建平,杨海洪,彭芳
申请号:CN202010050207.5
申请日:20200117
公开号:CN111087135A
公开日:
2020050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涉及垃圾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絮凝沉降、步骤B:催化氧化、步骤C:反应、步骤D:处理和步骤E:排放。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与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箱体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臭氧箱,本发明以臭氧为氧化剂,没有向污水引入其它化学物质,以微纳米气气泡为辅助,以催化臭氧的方式快速产生高浓度氧化性超强的羟基自由基,将高级氧化效率大幅度提高。

高级氧化除了大幅度降低COD外,适当提高BOD浓度,达到改善污水可生化性的目的。

申请人:河南英伟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市辖区郑东新区福禄路39号旭日龙园7号楼1单元18楼267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倩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垃圾中转渗滤液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垃圾中转渗滤液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垃圾中转渗滤液装置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业从平
申请号:CN202021480292.0
申请日:20200724
公开号:CN213010054U
公开日:
2021042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中转渗滤液装置,包括底板和液压缸,所述底板上表面焊接有固定壳,底板上表面与液压缸活塞杆一端转动连接,且液压缸一侧转动连接有放置盒,所述底板下表面设置有收集盒,收集盒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处理盒,且处理盒一侧焊接有出水管,所述收集盒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滤网,且收集盒上表面设置有积液盒,所述积液盒一侧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处理盒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堆积盒,且处理盒一侧焊接有固定块。

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垃圾快速装运于其他装备,同时可以将垃圾滤液层层过滤进行物理处理,避免了垃圾扩散造成区域性污染,避免垃圾污染生态环境,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申请人:江苏达泽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211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桑园社区(江宁开发区)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京普睿益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何薇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刘奇伟,刘爽,张志坤
申请号:CN201921389836.X
申请日:20190823
公开号:CN210613101U
公开日:
2020052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桁架、伸缩滤框、滤箱和集水板,所述桁架顶部的中心位置处水平设置有伸缩滤框,且伸缩滤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固定有止推板、压缩板,所述压缩板右侧的桁架外壁上水平安装有液压缸,所述伸缩滤框的正下方设置有集水板,且集水板左右两侧的桁架内壁上皆焊接有托板,所述桁架的右侧设置有滤箱,所述滤箱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絮凝网、粗滤网以及细滤网,且滤箱的前后两内侧壁上皆等间距固定有插槽。

该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不仅高效收集污水并完成过滤,提高了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质量,而且便于各部件的清洁、更换,保证了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时的连续性。

申请人:广东粤环机电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523073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黄金路1号东莞天安数码城A1栋909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党冲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渗滤液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发明专利]

一种渗滤液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渗滤液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徐永华
申请号:CN202011219778.3
申请日:20201105
公开号:CN112321054A
公开日:
2021020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滤液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旨在提供一种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所含的大量微粒、悬浮物、钙镁及胶体的渗滤液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本发明包括原液池、氢氧化钠溶解罐、第一混凝反应罐、第二混凝反应罐、第三混凝反应罐,所述第一混凝反应罐、所述第二混凝反应罐及所述第三混凝反应罐依次连接,所述原液池及所述氢氧化钠溶解罐均与所述第一混凝反应罐相连接,所述第二混凝反应罐连接有混凝剂溶解罐,所述第三混凝反应罐连接有絮凝剂溶解罐及沉淀池。

本发明应用于渗滤液的处理装置的技术领域。

申请人:中创水务科技环保(广东)有限公司
地址: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镇长逸路22号旺通木艺园区内中创水务公司
国籍:CN
代理机构: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贤义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121729021.9(22)申请日 2021.07.28(73)专利权人 江苏凯米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210049 江苏省南京市马群科技园黄马路9号(72)发明人 张楠 武克亮 关晓琳 王怀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代理人 王秀娟(51)Int.Cl.C02F 9/14(2006.01)B01D 19/02(2006.01)C02F 103/06(2006.01)C02F 1/44(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集装箱外壳,所述集装箱外壳内设有的反硝化箱、硝化箱、曝气风机、超滤模块及脱泥模块;反硝化箱设有污水进口及污水出口,污水出口与硝化箱进水口连通,硝化箱的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曝气风机用于向曝气装置供气,超滤模块包括超滤进水泵、超滤膜组器及超滤清液箱,超滤膜组器中设有超滤膜元件,脱泥模块包含污泥箱、脱泥泵、脱泥机及脱水清液箱,经硝化箱处理后污水经超滤进水泵打入超滤膜组器进行膜过滤,膜过滤后的浓液进入污泥箱,经脱泥泵打入脱泥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度集成的一体化处理装置,可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土建成本,同时可移动性好,应用灵活。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CN 215828575 U 2022.02.15C N 215828575U1.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集装箱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外壳内设有的反硝化箱、硝化箱、曝气风机、超滤模块及脱泥模块;反硝化箱设有污水进口及污水出口,污水出口与硝化箱进水口连通,硝化箱的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曝气风机用于向曝气装置供气,超滤模块包括超滤进水泵、超滤膜组器及超滤清液箱,超滤膜组器中设有超滤膜元件,脱泥模块包含污泥箱、脱泥泵、脱泥机及脱水清液箱,硝化箱硝化处理后的污水经超滤进水泵打入超滤膜组器进行过滤,超滤清液进入超滤清液箱,超滤浓液一部分通过管道回流至硝化箱及反硝化箱,另一部分通过管道排放至污泥箱,污泥箱中的泥水混合物经脱泥泵提升至脱泥机,脱泥机产生的清液流入脱水清液箱,脱水清液箱中的清液经管道回流至反硝化箱循环处理,脱泥机产生的干泥外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54074.3
(22)申请日 2019.03.01
(71)申请人 江苏天楹环保能源成套设备有限公

地址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城黄海
大道(西)268号
(72)发明人 李天水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代理人 戴朝荣
(51)Int.Cl.
C02F 9/14(2006.01)
C02F 103/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
和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的一种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渗滤液
处理装置和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包括以
下步骤:混合预热处理、水热处理、循环换热、污
水分离沉淀处理。

本发明的一种生活垃圾压缩中
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混合预热系统、水热处
理系统、循环换热系统和污水分离沉淀处理系
统,所述混合预热系统、水热处理系统、循环换热
系统和污水分离沉淀处理系统之间均通过水管
连通。

本发明利用水热技术对压缩中转站渗滤液
进行处理,得到的低浓度可生化残液作进一步生
化处理,减轻后续处理负荷;并且利用水热氧化
处理压缩中转站渗滤液时的产热,使水热氧化所
释放的热量充分利用,既能够产生显著的社会和
环境效益,
还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CN 109748460 A 2019.05.14
C N 109748460
A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09748460 A
1.一种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预热系统、水热处理系统、循环换热系统和污水分离沉淀处理系统,所述混合预热系统、水热处理系统、循环换热系统和污水分离沉淀处理系统之间均通过水管连通;
所述混合预热系统包括渗滤液贮存池、加药罐、静态混合器和预热器,所述渗滤液贮存池的出水口和加药罐的出料口均连通静态混合器的一端,所述静态混合器的另一端和预热器的左端连通;
所述水热处理系统包括水热反应器、热交换器、盐浴池和冷却器,所述水热反应器的一端和预热器右端连通,所述水热反应器的另一端和冷却器的左端连通,所述水热反应器和热交换器均置于盐浴池中,所述水热反应器里面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盐浴池里还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分离沉淀处理系统包括MBR反应器、曝气沉淀池和污水处理厂,所述MBR反应器的一端与冷却器右端连通,所述MBR反应器的另一端连通曝气沉淀池一端,所述曝气沉淀池另一端与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口连通;
所述循环换热系统包括储水池和循环泵,所述储水池的工质出口连通循环泵的一端,所述循环泵的另一端分管分别连通热交换器的上端和冷却器上端,所述预热器上端与储水池的第一工质进口连通,所述连通储水池的第二工质进口的水管为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分管分别连通热交换器下端和冷却器下端,所述预热器下端与储水池的进水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液贮存池和静态混合器之间还依次连通有第一高压计量泵和第一高压计量阀,所述加药罐和静态混合器之间还依次连通有第二高压计量泵和第二高压计量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换热系统在连通热交换器上端和冷却器上端的分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流量控制阀和第二流量控制阀,在所述预热器下端的水管上还设有第三流量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热反应器和冷却器之间还连通有背压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三流量控制阀分别连接计算机控制系统上用于流量信号传输的接口I、接口II和接口III;所述第一高压计量阀和第二高压计量阀分别连接计算机控制系统上用于压力信号传输的接口IV和接口V;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连接计算机控制系统上用于温度信号传输的接口VI和接口VII;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三流量控制阀、第一高压计量阀、第二高压计量阀、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由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

6.一种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渗滤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预热处理
a、分别用第一高压计量泵和第二高压计量泵将渗滤液贮存池中的渗滤液和加药罐中的氧化剂分别送入静态混合器形成混合物料并进行质化处理;
b、质化处理完成后,将混合物料送至预热器进行预热;
(2)水热处理
a、预热完成后,将混合物料送入高温、高压的水热反应器中,在水热反应器中进行水热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