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广东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第一节)
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知识点陵墓建筑
导游根基知识第六章知识点:陵墓建筑先人认为,人死此后,肉体已殁,但灵魂永存,于是产生了祭祀的观点。
帝王不一样凡民,死了此后,更需要筑陵墓,以乞求祖宗保佑,社稷才能得以永存。
中国帝王陵墓的演变,体现形式多样的特色,陵寝建筑十分完好,收藏着很多宝贵的历史文物,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旅行胜地。
一、封土的沿革自产生灵魂观点此后,人们开始产生筑坟的念想。
大概从周朝开始,出现“封土为坟〞的做法。
依据?周礼·春官?记录,“以爵为封丘之度〞,即依据官吏级别大小以决定封土的大小,自然天子、诸侯死了此后,其陵墓封土无疑是的。
(一)秦汉两代的“方上〞“封土为坟〞的展开,初期帝王的陵墓,是在地宫之上用黄土层层夯筑而成,呈覆斗形。
因为陵墓的上部是方形平顶,如同方形锥体被截去顶部,故名“方上〞。
现存秦朝秦始皇陵以及汉代帝王陵墓,都取方上形式,此中尤以秦始皇陵为典型。
(二)唐朝改为“以山为陵〞到了唐朝,李世民认为平川筑起高坡太劳民伤财,同时为了防备水土流失和盗墓,即改为“以山为陵〞的形式。
唐乾陵即为典型例子。
(三)宋朝恢复“方上〞的形式,但不是简单重复宋朝的“方上〞规模要比秦汉时代小得多。
(四)明清两代的“宝城宝顶〞形式一般形式为,在地宫上砌筑高大的圆形砖城,于砖城内填上土,使之超出城墙成一圆顶,这一圆顶即为宝顶 ;城墙上设垛口和女儿墙,如同一座小城,即为宝城。
宝城上建有明楼,楼内立石碑,刻着皇帝的庙号、谥号。
二、陵寝的建筑布局帝王陵寝的主要标记,就是上述的“封土〞,或“方上〞,或“宝城宝顶〞。
除此以外,因为帝王在幽冥世界也要享受在现实世界时的至高无上的光荣,因此陵寝范围极大,陵寝建筑也好多。
早在商朝,在王陵和贵族墓的墓室之上就出现了供祭祀用的房子建筑,不过因为时代长远,商至春秋期间帝王陵的地面建筑早已破坏。
可是,自秦汉以来,帝王陵的地面建筑有旧址可寻。
帝王陵的地面建筑主要有三个局部。
第一局部为祭祀建筑区。
为陵寝建筑的重要局部,用来供祭祀之用。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全解课件
潮州古城
作为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古城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 筑和历史遗迹。
美食特产
01
广东早茶
广东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点心,以 其精致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口味 而闻名。
02
03
潮汕牛肉丸
广东腊味
潮汕地区的特色小吃,以其鲜美 的口感和独特的制作工艺而受到 游客的喜爱。
广东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 ,涵盖了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多个 领域。
旅游发展前景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将继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推动旅游业向高
质量发展转型。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广东将加强与世界各地的旅游合作与 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的旅游发展理念 和模式,提升广东旅游的国际影响力
旅游安全
旅游安全政策
强调旅游安全的重要性,提出旅游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 则和主要任务。
旅游安全监管
对旅游安全监管的体制、机制和措施进行详细说明,确保游客的 人身和财产安全。
旅游应急救援
建立完善的旅游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 灾害损失。
04
导游服务规范与技能
服务规范
遵守职业道德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全 解课件
目录
• 广东地理与历史 • 广东旅游资源 • 广东旅游政策与法规 • 导游服务规范与技能 • 广东旅游发展与前景 • 广东导游考试与培训
01
广东地理与历史
地理环境
01 地理位置
广东位于中国东南部,东临福建,北接江西、湖 南,西邻广西,南临南海,是华南地区的政治、 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导游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导游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3. 了解导游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二、教学内容1. 导游的定义和作用2. 导游的工作内容3. 导游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的定义和作用,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导游员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导游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的定义和作用2. 讲解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3. 分析优秀导游员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导游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导游员的职业发展前景第二章:旅游地理一、教学目标1. 熟悉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2. 掌握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了解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二、教学内容1. 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2. 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2. 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各地的旅游资源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2. 讲解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讲解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4. 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各地的旅游资源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各地的旅游资源第三章:旅游政策法规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基本概念2. 掌握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主要内容3. 学会运用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分析和解决问题二、教学内容1. 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基本概念2. 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主要内容3. 运用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分析和解决问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基本概念2. 讲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主要内容3.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第四章:导游业务知识一、教学目标1. 掌握导游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了解导游服务的程序和标准3. 学会处理旅游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二、教学内容1. 导游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导游服务的程序和标准3. 处理旅游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导游服务的程序和标准,处理旅游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方法2. 角色扮演法:模拟导游服务的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讲解导游服务的程序和标准3. 通过角色扮演,讲解处理旅游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方法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导游服务的实际操作流程第六章:游客心理与行为一、教学目标1. 理解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基本概念2. 掌握游客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3. 学会分析和应对不同游客的心理和行为二、教学内容1. 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基本概念2. 游客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3. 分析和应对不同游客的心理和行为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规律2. 情景模拟法:模拟不同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应对能力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基本概念2. 讲解游客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3. 通过情景模拟,讲解分析和应对不同游客的心理和行为的方法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实际应用第七章:导游语言与沟通技巧一、教学目标1. 掌握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和技巧2. 学会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与游客交流3. 提高导游人员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二、教学内容1. 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和技巧2. 沟通技巧与游客交流的方法3. 提高导游人员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和技巧,沟通技巧与游客交流的方法2. 角色扮演法:模拟导游与游客的交流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和技巧2. 讲解沟通技巧与游客交流的方法3. 通过角色扮演,讲解提高导游人员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导游语言和沟通技巧的实际应用第八章: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安全事故的种类和原因2. 掌握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和方法3. 学会预防和应对旅游安全事故二、教学内容1. 旅游安全事故的种类和原因2. 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和方法3. 预防和应对旅游安全事故的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安全事故的种类和原因,处理程序和方法,预防和应对措施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处理旅游安全事故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旅游安全事故的种类和原因2. 讲解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和方法3.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预防和应对旅游安全事故的措施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实例第九章:导游服务规范一、教学目标1. 掌握导游服务的规范要求和操作流程2. 学会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导游服务3. 提高导游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教学内容1. 导游服务的规范要求和操作流程2. 提供标准化、专业化导游服务的方法3. 提高导游人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服务的规范要求和操作流程,提供标准化、专业化导游服务的方法2. 情景模拟法:模拟导游服务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服务的规范要求和操作流程2. 讲解提供标准化、专业化导游服务的方法3. 通过情景模拟,讲解提高导游人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措施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导游服务规范的实际应用第十章:导游职业道德一、教学目标1. 理解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3. 学会践行导游职业道德,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二、教学内容1. 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3. 践行导游职业道德的方法和途径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基本原则和规范2. 案例分析法:分析导游职业道德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践行导游职业道德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导游的定义和作用二、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补充和说明:旅游地理知识包括对各地旅游景点、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以及如何根据不同旅游者的需求设计旅游线路。
广东导游资格证基础知识点
广东导游资格证基础知识点2017广东导游资格证基础知识点导游考试的题型难不难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2017广东导游资格证基础知识点.欢迎来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第1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一、了解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v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山景、石景和岩洞三类,广东比较典型的地景旅游资源有丹霞地貌,岩溶地貌和花岗岩风景等。
旅游功能:1、具有形态美,可开展观赏性旅游活动雄伟美、险峻美、幽静美、敞旷美、奇特美2、具有科学文化属性,可开展求知、科学考察旅游3、具有——定的空间载体特征,可开展休闲、游乐、体育活动二、熟悉丹霞地貌的形成及其代表景观三、熟悉海岸地貌的形成及其代表景观四、熟悉岩溶地貌的形成及其代表景观五、熟悉花岗岩地貌的形成及其代表景观第2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一、了解水景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功能:观赏(审美)功能、疗养功能、品茗功能、娱乐功能。
二、掌握广东省泉水旅游资源开发较成功或较有影响力的泉水旅游资源1.从化温泉:“从化温泉好,岭南第一泉”。
泉水无色无味,水质晶莹,含有钙、镁、钾、二氧化硅和氡等元素,对各种关节炎、皮肤、消化器官、神经系统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2.中山仙沐园温泉:有“仙泉世界”之称。
品种繁多,出水温度可达93℃,是全省温度最高的温泉,有滋阳补肾、壮气补血、健美之功效。
3.珠海御温泉:出口水温70度,属高温氯化物——偏硅酸型医疗矿泉水,对风湿病、神经性骨痛、消化道等多种疾病均有特殊疗效。
4.珠海海泉湾:泉井自喷高度达11米,是罕见的优质海底温泉,水温高达80摄氏度以上。
泉水含有30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
陈炎冰曾亲笔题词“南海第一泉”。
5.恩平三大温泉:恩平市是中国第一个温泉之乡,也是国家级地热地质公园之一。
恩平已开发的三大品牌温泉:金山温泉素有“天下第二泉”之称;帝都温泉是以温泉养生为主题的山水文化温泉。
2005年被世界养生组织评为世界养生基地;锦江温泉位是以动感为主题的新一代娱乐型温泉产品。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导游职业发展
初级导游
通过初级导游考试获得初级导游资格证书, 可从事基础导游工作。
中级导游
通过中级导游考试获得中级导游资格证书, 可从事更高层次的导游工作。
高级导游
通过高级导游考试获得高级导游资格证书, 可从事高端旅游服务和管理。
特级导游
通过特级导游考试获得特级导游资格证书, 是导游行业的最高荣誉。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介绍与旅游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等。
旅游安全
旅游安全概述
介绍旅游安全的概念、特点和意 义。
旅游安全风险
分析旅游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 风险,如交通事故、火灾、食物
中毒等。
旅游安全措施
介绍保障旅游安全的措施,包括 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和安全
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
产业规划
02
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区域合作
03
加强与周边省份和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发旅
游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06
导游考试与培训
导游考试流程
报名条件
考试科目
考试时间
成绩查询与证书发放
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身体健 康,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等条件可报名参加导游考试。
导游基础知识
包括历史、文化、地理、风俗习惯等方 面的知识,是导游讲解和服务的基础。
导游业务知识
包括导游服务流程、旅游安全防范措 施、旅游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是
导游实际工作的必备技能。
旅游政策法规
包括国家旅游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 是导游工作必须遵守的准则。
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饮食文化
第二节 食文化
太极
明虾
湘菜—香酥酸辣
鲁川 苏粤浙
闽湘 徽京沪
选料:山珍 河鲜 家禽 家畜
技法:炖 焖 煨 烧 炒 熘煎熏腊
口味:辣 酸 香 鲜 软 脆
菜品:麻辣子鸡 腊味合蒸 红煨鱼翅 洞庭肥鱼肚 金钱鱼 酸辣红烧羊肉 清炖羊肉 吉首酸肉
第二节 食文化
腊味合蒸
徽菜—古色古香
鲁川苏 粤浙
高度酒
中度酒
黄酒(低度酒)
第三节 中国名酒
二、中国白酒 (一)白酒的种类
白酒由于酿酒原料、生产工艺、设备等条件的不同,形
成不同香型和风味特点。
• 1.酱香型(又称茅香型)。所谓酱香就是有一股类似豆类 发酵时发出的酱香味,其特点是:酒体醇厚,香而不艳,郁 而不猛,入口微有焦香,但苦不留口,回味悠长,留香持久 。在白酒中酱香型酒为数很少,以贵州茅台为代表,还有四 川古蔺郎酒、湖南常德武陵酒等。
是否杀 菌
麦浓度
颜色
类别
生、熟
低、中、高 黄、黑
熟啤酒
生啤酒
第三节 中国名酒
七、配制酒 • 配制酒是用白酒、葡萄酒或黄酒作为酒基,再配合中药
材、芳香原料和糖料等制成。其中,用中药材配制的酒 成为药酒,如竹叶青等。
第四节 茶文化
3、红楼菜是依据《红楼梦》所记述的贾府肴馔饮食所研制 的菜肴,具有官府菜的特点。
第一节 饮食文化概述
(三)市井、百姓饮食 特点:技法各异、品种繁多 代表:唐代的洛阳、长安
两宋的汴京、临安 清代的北京 (四)民族饮食 受到不同民族所处地域、环境、物产、宗教信仰的影 响,形成与本民族相应的,独具品位的饮食文化。
• 董酒 产于贵州省遵义市董酒厂。它采用黏高粱为原料 ,加入130多味中药材制成大、小曲,用小曲小窖发酵 成酒醅,用大曲大窖发酵成香醅,再以酒醅香醅串蒸, 经量质摘酒、陈酿勾兑而成。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 中国古建筑篇
2.坛庙建筑
1.概况
2.中国现存著名坛庙
FILL IN THE TITLE HERE
填 写
太庙
文
社稷坛
字 天坛
皇穹宇
地坛
郊祭
左祖 右社
圜丘坛、祈年殿、斋宫、
岱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阜孔庙“孤例”“世界文化遗产”
陵墓、古城、古长城 与古镇古村建筑
了解古陵墓、城、镇村的基本特点 与代表 掌握古长城结构特点
台基 Tai Ji
定义:是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又称基座。 主要作用:防潮防腐,承托建筑物,增强建筑的 高大雄伟。 分类:分为普通台基和须弥座两类。
开间 Kai Jian
“间”为四柱围成的空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基 本单元。建筑的迎面间数称“开间”,或称“面 阔”。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面阔”。建筑 的纵深间数称“进深”。古人以奇数为吉祥数, 面阔进深多为单数。开间越多,建筑等级越高。
大梁 Da liang
即横梁,是架于木头圆柱(用松木或楠木制成的 圆柱形木头,置于石头为底的台上)上的一根最 主要的木头,用以形成屋脊。
斗拱 Dou Gong
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 形短木叫拱, 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般 置于柱头和额访、屋面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 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
3 的地方,称社稷坛。
布局 特点
前朝后寝:“前朝” 帝王上朝理政、举行大典的地方, 建筑群的前部。“后寝”帝王、妃子及其子女生活起
4 居的地方,建筑群的后部。
三朝五门:“三朝”是指大朝、内朝、外朝:奉天殿(太和殿)、
5 华盖殿(中和殿)、谨身殿(保和殿)“五门制”沿中轴线以五
道门。内向外以此为奉天门或太和门、午门、端门、天安门、大 清门。
【2024版】(完整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目录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旅游活动与旅游业第一节旅游活动及其分类第二节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第三节旅游业的构成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第四节旅游市场与国际旅游组织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第一节中国历史概述第二节中国科技文化第三节中国哲学与文学第四节中国书画艺术第五节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第六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重大事件和成功经验第三章中国旅游景观第一节旅游景观概述第二节地貌旅游景观第三节水体旅游景观第四节气象·气候和天象旅游景观第五节动植物旅游景观第六节中国的世界遗产及其他第四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第一节中国民族民俗概述第二节汉族第三节中国北方部分少数民族第四节中国西南部分少数民族第五节我国南方部分少数民族第五章中国的宗教文化第一节中国宗教概述第二节佛教第三节道教第四节基督教第五节伊斯兰教第六章中国古代建筑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概述第二节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城防建筑与古镇古村第三节宫殿与坛庙第四节陵墓建筑第五节中国著名的楼阁·佛塔·古桥第七章中国古典园林第一节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特色和分类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之造园艺术第三节中国古典园林的常见构景手段第四节中国现存的著名园林第八章中国饮食文化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概述第二节中国四大菜系第三节中国风味特色菜第四节地方名点小吃第五节名茶与名酒第九章中国的风物特产第一节中国陶瓷器第二节中国四大刺绣第三节漆器·金属工艺品和玉石木雕刻第四节文房四宝·年画·剪纸和风筝第十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鉴赏第一节中国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第二节诗词格律及楹联常识第三节中国旅游诗词名篇赏析第四节中国旅游名联赏析第五节中国游记名篇赏析第十一章主要旅游客源地(地区)概况第一节港澳台地区概况第二节亚洲主要客源地概况第三节欧洲主要客源地概况第四节美洲主要客源地概况第五节大洋洲·非洲主要客源地概况附录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62广东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第二节)
二、广东瑶、壮、畲、回、满等民族民俗概况
4.瑶族的习俗 (2)饮食习俗 粤北地区的一部分瑶 族盛行“打油茶”,即以 油炒茶叶煎汤,佐以生姜、 辣椒、食盐调味,趁势冲 泡炒米、炒豆、米花之类 同饮,具有特殊的风味。 饮食禁忌:忌吃狗肉。 谁吃了狗肉,就被认为欺 宗灭祖,受到谴责与惩罚。
二、广东瑶、壮、畲、回、满等民族民俗概况
二、广东瑶、壮、畲、回、满等民族民俗概况
(三)畲族 4.饮食习俗 禁忌:畲族忌打狗、骂狗,更忌讳杀狗,禁吃狗肉。 他们几乎家家养狗爱狗,有的地方不称狗,而称犬,或称 龙犬。
二、广东瑶、壮、畲、回、满等民族民俗概况
(三)畲族 5.民族艺术 山歌是畲族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多以畲语歌唱的形 式表达。
二、广东瑶、壮、畲、回、满等民族民俗概况
(三)畲族 3.民族服饰 畲族妇女服装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 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就是“凤凰装”。 已婚妇女一般头戴“凤冠”。
二、广东瑶、壮、畲、回、满等民族民俗概况
(三)畲族 4.饮食习俗 畲族的日常主食以米为主,除米饭外,还有以稻米制 作成的各种糕点,常统称为“餜”。 农家招待客人最常见的佳肴是“豆腐娘”。还有用辣 椒、萝卜、芋头、鲜笋和姜做成的卤咸菜,其中以卤姜最 具特色。竹笋差不多是畲家四季不断的蔬菜。 肉食最多的是猪肉,一般多用来炒菜。
4.瑶族的习俗 (4)传统乐舞 布袋木狮是瑶族喜闻乐见的一种道具舞。 著名舞蹈:如长鼓舞、铜鼓舞,系祭祀盘王、密洛陀 的大型舞蹈。 民间流传的生产歌、酒歌,曲调平缓而喜悦;苦歌、 哀歌曲调悲痛深沉;情歌欢快动人。
二、广东瑶、壮、畲、回、满等民族民俗概况
(二)壮族 起源:古越族的另一支系—西瓯越人,即现今的壮族。 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人发展而来。 分布:主要分布在连山、怀集等县。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节 广东现代历史的开展
❖ 6、掌握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的范围、开展 意义
❖ 7、熟悉广东多层次开放格局的构成 ❖ 8、熟悉邓小平第二次南巡的情况、讲话内容
及其重大意义 ❖ 9、了解广东改革开放的主要措施及重大成果
以及枫溪陶瓷的特点 ❖ 4、熟悉广雕的分类、历史和特色 ❖ 5、了解广东特色器艺的分类和特点
第四节 广东饮食文化
❖ 1、熟悉粤菜的特点、组成局部 ❖ 2、掌握广东小吃的特点、著名小吃 ❖ 3、熟悉广东的特色食俗
第一 广东概说 第一节 广东概貌
❖ 1、了解广东的地理概况、民族和人口 ❖ 2、掌握广东经济开展的特点和现状 ❖ 3、熟悉广东旅游业的开展历史
第二节 珠三角地区
❖ 1、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市的历史、名人 ❖ 2、熟悉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市的市树、市花、
特色旅游资源 ❖ 3、掌握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市的地位、美誉
❖ 6、熟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文化在岭南诸 郡的推广情况
❖ 7、熟悉隋唐时期岭南政治经济的开展情况 ❖ 8、掌握唐代设置“市舶使〞“番坊〞的情况 ❖ 9、熟悉唐代广东文化的开展情况 ❖ 10、熟悉南汉国的历史、遗迹
第二节 广东古代社会的历史进程
❖ 11、了解广州和广东的得名 ❖ 12、掌握宋、元、明、清时期广东经济的开
第五节 粤北地区
❖ 1、了解粤北地区各市的历史、名人 ❖ 2、熟悉粤北地区各市的市树、市花、特色旅
游资源 ❖ 3、掌握粤北地区各市的地位、美誉
第二 广东历史概略 第一节 史前及先秦时期广东地区的历史
❖ 1、掌握广东地区史前社会留下的遗址及当时 人们的生活概况
最新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知识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知识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一、城市规划沿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些聚落遗址已经出现规模较小的城堡。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统治集团政治上的需要,在商代早期这种城堡发展成为有防御设施的都城。
根据考古发掘,可以确认的有河南偃师尸乡沟商城、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
西周的都城有陕西岐山与扶风的周原遗址和西安的丰镐遗址。
商周时期的都城规模不大,城内有富城,宫城内有宫殿,现已发现建筑基址。
东周列国都城的面积增大,一般为10~20平方千米。
列国都城均分为宫城和郭城两部分。
宫城和郭城都有各自的城垣,每边城垣均有数目不等的城门,与城内的街道相接。
宫城内都有高大的建筑群。
秦汉都城,其设计除适应作为大城市的经济生活上的需要以外,还充分显示了政治上和礼制上的规格。
根据调查发掘证明,汉长安城的形制、布局基本上与《周礼?考工记》的规制相符合。
城的平面形状大体近于方形,城的四面各有3个城门,每个城门有3个门道,经由城门的主要大街都分成平行的三股。
长乐官和未央宫在城南部,东市和西市在城北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城址,多利用东汉旧城改建而成,改建重点在于集中富苑衙署和加强西北隅的军事据点,扩大并规整居民区,调整并对称地安排工商业区。
如北魏洛阳都城,其规划布局原则在汉末邺城的传统上逐步推进,作为都城中心的皇宫,其位置偏向北移,构成以宫室为中心的南北轴线,并在城外设立东西两市。
隋唐时期的都城如长安城结构严谨,区划整齐,其平面呈长方形,宫城置于郭城北部正中,北连禁苑,南接皇城。
宫城皇城以外为里坊区,由1l条南北向大街和14条东西向大街将其划分为棋盘式的格局,其间布列110坊及东西两市。
北宋后拆除坊墙,居民区由原坊内小街发展成横列的巷(胡同),商业沿城市大街布置,一直延续至清代。
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是较典型的代表。
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建而成的,由皇城、内城和外城三部分组成。
皇城位于内城的中心偏南,呈不规则的方形。
城四向开门,南面的门就是*。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科目“广东导游基础知识”考试目的及要点详解(广东建筑与园林)【圣才出品】
第六章广东建筑与园林【考试目的】通过本章考试,检查考生掌握广东建筑与园林基础知识的水平,同时检查将该章知识与广东历史、宗教、民俗等相关知识结合运用的能力。
【要点详解】第一节广东建筑的发展历程一、广东地理及民俗文化对建筑的影响1.广东地理对建筑的影响(掌握)(1)地形影响广东背靠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面向南海,地形复杂,沿海台地平原地区,还要重视防洪、防潮。
因此,干栏式建筑逐渐成为广东地区早期主要的建筑形式。
(2)气候影响广东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炎热、多雨,湿度大,夏秋季常有台风暴雨,因此建筑在布局上充分考虑气候条件,注重朝向、通风降温、防晒防雨、排水排污等因素。
2.广东民俗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掌握)(1)在春秋战国时期,大部分南越族人仍过火耕水耨的农耕与渔猎并行的原始生活。
(2)东汉建安以后,中原动乱,战祸不绝,大批中原贵族及平民涌入岭南,加速了岭南开发的历史进程,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也促进了岭南建筑技术的发展。
(3)至唐宋时期,汉文化在广东占据主导地位,商贸繁荣的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4)鸦片战争以后,广东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策源地。
这种思想及文化的交融同时也反映到了建筑的风格特点上。
二、广东建筑发展历史进程1.史前早期(了解)迄今发现的广东原始先民最早的居住遗址是大约生活在12.9万年前的马坝人所栖身的天然洞穴。
2.新石器时代晚期(了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五六千年前至三四千年前,广东先民生产方式由狩猎扩大至渔牧农耕,出现了适于定居生活的半地穴式到地面和干栏式房屋建筑。
3.秦汉时期(了解)(1)秦统一岭南,在岭南推行郡县制,赵佗建立南越国,融入了勃勃发展的中原文化,广东建筑史随之掀开具有转折性的崭新一页,开始全面融入中原建筑体系。
(2)秦汉时期武力攻防及郡县制的统治,掀起了广东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番禺城成为南方最大的商业都会和南越国国都。
(3)与此同时,在广东各地出现一批作为郡县政治统治中心或军事据点的城邑寨堡,如秦建龙川县城、南海郡城(任嚣城);西汉建徐闻县、博罗县城;东汉建增城县城等。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知识点:宫殿与坛庙
【导语】成功=时间+⽅法,⾃制⼒是这个等式的保障。
世上⽆天才,⾼⼿都是来⾃刻苦的练习。
⽽⼤家往往只看到“⽜⼈”闪耀的成绩,忽视其成绩背后⽆⽐寂寞的勤奋。
以下为“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知识点:宫殿与坛庙”,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 ⼀、宫殿 宫殿为帝王居住之所,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级、最豪华的⼀种类型。
根据考古发掘证明,早在商代,就出现了宫殿。
在河南偃师⼆⾥头发现两座规模宏⼤的宫殿建筑基址,其中第⼀号宫殿基址是⼀个长、宽各约100⽶的夯⼟台基,周围有墙,南⾯有门,台基上有⼀座东西长30.4⽶、南北宽l1.4⽶、⾯阔8间、进深3间的殿堂建筑。
安阳殷墟的宫殿规模更⼤,分为甲、⼄、丙3组,其中丙组共有基址17座,排列有序,左右对称,显⽰了建筑结构和布局的进⼀步发展。
到了东周时期,列国宫殿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充分反映了当时的财⼒和建筑的技术⼒量,以及统治者的骄奢*逸。
秦汉以来,宫殿规模更为宏⼤,如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未央、长乐、建章诸宫,唐代的⼤明宫、兴庆宫等。
宫殿虽豪华壮丽,但⼤多数都在王朝更替或是争夺皇位时,毁于战⽕或被拆毁。
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保存得完好的宫殿主要有两处,即北京的故宫和沈阳的清故宫。
(⼀)宫殿的布局与陈设 1.宫殿的布局 (l)严格的中轴对称 为了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以皇权为核⼼的等级观念,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式。
中轴线上的建筑⾼⼤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低⼩简单。
这种明显的反差,体现了皇权的⾄⾼⽆上;中轴线纵长深远,更显⽰了帝王宫殿的尊严华贵。
(2)左祖右社,或称左庙右社 中国的礼制思想,有⼀个重要内容,则是崇敬祖先、提倡孝道;祭祀⼟地神和粮⾷神。
有⼟地才有粮⾷,“民以⾷为天…⼿中有粮喜⽓洋洋,⼿中⽆粮慌慌张张”“有粮则安,⽆粮则乱”,风调⾬顺,国泰民安这是⼈所共知的天经地义。
左祖右社,则体现这些观念。
所谓“左祖”,是在宫殿左前⽅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地⽅,因为是天⼦的祖庙,故称太庙;所谓“右社”,是在宫殿右前⽅设社稷坛,社为⼟地,稷为粮⾷,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地神、粮⾷神的地⽅。
最新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知识点: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知识点:中国古代建筑概述一、中圈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从原始社会至汉代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
在原始社会早期,原始人群曾利用天然崖洞作为居住处所,或构木为巢。
到了原始社会晚期,在北方,我们的祖先在利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或浅穴居,以后逐步发展到地面上。
南方出现了干栏式木构建筑。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商代,已经有了较成熟的夯土技术,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官室和陵墓。
西周及春秋时期,统治阶级营造很多以官市为中心的城市。
原来简单的木构架,经商周以来的不断改进,已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
瓦的出现与使用,解决了屋顶防水问题,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进步。
战国时期,城市规模比以前扩大,高台建筑更为发达,并出现了砖和彩画。
秦汉时期,木构架结构技术已日渐完善,其主要结构方法抬梁式和穿斗式已发展成熟,高台建筑仍然盛行,多层建筑逐步增加。
石料的使用逐步增多,东汉时出现了全部石造的建筑物,如石祠、石阙和石墓。
秦汉时期还修建了空前规模的宫殿、陵墓、万里长城,驰道和水利工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发展时期。
在建筑材料方面,砖瓦的产量和质量有所提高,金属材料被用作装饰。
在技术方面,大量木塔的建造,显示了木结构技术的提高;砖结构被大规模地应用到地面建筑,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的建造标志着石结构技术的巨大进步;石工的雕琢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大量兴建佛教建筑,出现了许多寺、塔、石窟和精美的雕塑与壁画。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成熟时期。
隋朝建造了规划严整的大兴城,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桥——安济桥。
唐朝的城市布局和建筑风格规模宏大,气魄雄浑。
其长安城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继续经营,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城市。
在建筑材料方面,砖的应用逐步增多,砖墓、砖塔的数量增加;琉璃的烧制比南北朝进步,使用范围也更为广泛。
在建筑技术方面,也取得很大进展,木构架的做法已经相当正确地运用了材料性能,出现了以“材”为木构架设计的标准,从而使构件的比例形式逐步趋向定型化,并出现了专门掌握绳墨绘制图样和施工的都料匠。
《导游基础知识》 第六章_中国的古代园林
四、连线题
1、殷商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 3、秦汉时期: 4、魏晋南北朝: 5、隋唐宋: 6、明清:
1、园林达到成熟阶段: 2、 园林的起源,最初的形式是囿。 3、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 4、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 5、园林开始崇尚自然,私家园林
5、中国古代园林的理池之法有( )、( ),( )。 6、植物的美体现在( )、( ),( )、( )四个方面。 7、将亭按所处位置分为( )、( ),( )、( )四种类型。 8、从横剖面上分析,可将廊分为( )、( ),( )、( )四种类型。 二、名词解释 匾额、楹联、刻石 三、简答 1、简介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
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
体型高大。 2.私家园林 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 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
(二)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范围较大,建筑富丽堂皇。由于风
格粗犷,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 2.江南类型 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
毕竟面积小,略感局促。 3.岭南类型
玉 兰
牡 丹
桂花
玉兰、牡丹、桂花象征荣华富贵,
玉
兰
小 荷
莲花象征洁净无暇,
荷花
才
露
尖
尖
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紫 薇
紫 薇
紫薇象征高官厚禄
竹子
竹子
石榴象征多子多孙,
兰花
兰花
松 树
柏 树
松 树
古树名木对创造园林气氛非常重要。古木繁花,可形成古朴幽深的意 境。所以如果建筑物与古树名木矛盾时,宁可挪动建筑以保住大树。计成 在《园冶》中说:“多年树木,碍箭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研数桠不妨 封顶。”构建房屋容易,百年成树艰难。 一讲姿美; 二讲色美; 三讲味香; 四讲寓意美: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真题(完整版).docx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中发现了八九千年前的陶器和水道硅质体,说明广东地区此时的原始手工业 和原始农业已有初步发展。
A. 马坝人遗址A 佛山 B. 汕头 C. 潮州 D.梅州3.( ),在广东地区开始出现以塘鱼养殖为代表的养殖业开始出现,“果基鱼塘”和“桑基鱼塘”在这一时期成型并迅速发展。
C.封开地中岩遗址D.牛栏洞遗址2.在今天,还被当地人称为“白窑村”的是( )o B.狮子岩遗址 A.宋元B.隋唐C.三国两晋D.明朝4.中国首个传教据点是在(C ),由罗明坚、 利玛窦在此修建教堂、传播教义。
A 佛山B. 广州C. 肇庆D. 潮州5.将儿童接种牛痘法传入澳门和广州的是( )o A.皮尔逊B.伯驾C.罗明坚D.嘉约翰6.规定汕头为开埠通商口岸的是( )o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中葡友好通商条约》7.我国第一部介绍世界概况的著作是( )oA.《海录》B. 《海国图志》C. 《瀛寰志略》D. 《海国四说》8.晚清时期,首次向政府提出派遣留学生的是()oA.唐绍仪B.唐国安C.朱宝奎D.容阂9. 我国率先提出以西方议会为议政方式的君主立宪政体设想的是( )o A. 郑观应B. 康有为C. 黄遵宪D. 梁启超10.广东面积最大的平原的是()oA.练江平原C.珠江三角洲平原B.韩江三角洲平原D.粤东榕江平原11.广东省最典型的人口特征是()oA.开始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B.迁移和流动人口规模巨大C.人口逐渐老龄化D.自然增长数量大12.就自然条件而言,广东为全国最适宜种()的地区,冲积平原、台地和丘陵地区都可种植。
A.水稻B.甘蔗C.番薯D.小麦13.广东地区的()是全国四大糖蔗基地之一。
A.中山B.潮州C.湛江D.雷州14.()春,中国国营进出口企业在广州联合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自此,每年均在广州举办春、秋两届交易会。
A.1955 年B.1956 年C.1957 年D.1958 年15.2013年科技部公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位居()o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16.截至2013年底,广东省的世界遗产数量有()个。
导游证考试知识点汇总-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中国古典园林(一)
对花木的选择标准:
一讲究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
二讲究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树、青翠的竹叶、白皮松,斑驳的榔榆、白色的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
三讲究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最好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其中尤以腊梅最为淡雅,兰花最为清幽。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秦汉时期是中国园林奠基时期,开模拟自然山水先河。太液池运用山水结合手法,造蓬莱、方丈、瀛洲三岛,象征东海三仙山,树立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模式,开创人为造山的先例。
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简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文学艺术对自然山水美的探求,也促使了园林艺术的转变。
三、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
2.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三类。
北方类型园林,也称黄河园林,温带园林。北方园林特点因地域宽广,范围较大;因大多为古都所在,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风格粗犷,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
集中在北京西安洛阳开封,以北京为代表。
为一体,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第一节中国古代园林概述
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简史
二、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
三、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
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简史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开始利用自然的
山泽、水泉、树木、鸟兽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最初的园林形式“囿”。
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第一章广东史话第一节远古、先秦时期1、马坝人(1):发现时间:1958年,在曲江马坝镇的狮子岩(2):马坝人特征:额骨比北京猿人高,比现代人低头盖骨比北京猿人薄,比现代人低嘴部不像北京猿人那么前伸眉骨仍很粗大、突出(3)、马坝人生存年代距今约12.9万年,属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古人类;已懂得打制石器和用火(4)、生存条件:气候温暖湿润、草木遍野、森林茂密、水源充足和动物种类繁多(5)、意义:马坝人是广东最早的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广东历史的第一页2、其他远古文化遗址遗址意义特征封开县渔涝区垌中岩人(3万年前)原始人群向氏族公社过渡中国犀、华南巨貘等动物化石阳春独石仔遗址和封开渔涝区黄岩洞遗址(约一万六千至一万年)母系氏族公社的形成期会使用打制石器、会缝制兽皮没有发现使用陶瓷英德塘墟、始兴玲珑岩遗址(七八千年)母系氏族公社的发展期出现了广东目前年代最早的陶器,烧成温度为680℃韩江、珠江三角洲贝丘文化遗址(四至六千年)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期渔猎经济所占的比重较大出现了定居部落可能已开始饲养猪狗等家畜出现了彩绘装饰粤中西樵山文化遗址和粤北马坝石峡文化遗址(三四千年)母系氏族公社末期至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双肩石斧锛是西樵山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工具出现印文彩陶(花纹图案以几何形为主,没有发现人物和动植物纹样)普遍出现了锄耕农业、制陶业、石器磨制业3、青铜文化遗址:博罗横岭山古墓葬(1)、年代:少数属商时期,多数属于两周时期(2)、特征:等级地位规范、排列整齐,反映了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3)、意义:A、首次发掘出土了广东两周时期的铜甬钟;B、是广东迄今发现和发掘的同类墓葬中数量最多,出土器物最精美,品种最丰富的青铜时代墓葬群;C、有力证实了《吕氏春秋中》古缚娄国的存在D、为广东确实存在一个青铜时代提供了重要依据4、南越、南越族(1)、南越一词,始见于秦汉史籍。
南越作为一个族体在西周时期形成,主要就是指聚居于今两广境内的越人。
导游基础知识——6古代建筑与园林
第六章古代建筑与园林第一节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充分反映了敬天祀祖的礼制思想和皇权为核心作用等级思想。
一基本结构1台基即基座,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承托建筑物,防潮,防腐。
弥补中国古代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
有四种:普通台基——土夯而成,高约一尺,用于小式建筑。
较高级台基——常在台基边上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大式建筑或宫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
更高级台基——即须弥座,金刚座。
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台上有汉白玉栏杆,常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的主要殿堂建筑。
最高级台基——由几个须弥座相叠而成,常用于最高级建筑,如故宫三大殿和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
2木头圆柱松木或楠木制成,置于石头或铜器为底的台上,多根木头圆柱用于支撑屋面檀条,形成梁柱。
3开间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为“间”。
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间,或称面阔。
建筑的纵深间数称为进深。
平面组合中绝大多数的开间为单数,开间越多,等级越高。
皇帝上朝的地方开间为九,进深为五。
也有例外,北京太和殿和太庙大殿开间均为十一。
4大梁即横梁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以形成屋脊。
常用松木楠木或杉木制成。
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骨架的主件之一。
5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构件。
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
一般置于柱头和额枋、屋面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
由斗形木块,弓形短木,斜置长木组成,纵横交错层叠,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
6彩画原为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后来才突出其装饰性,宋以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或缺的装饰艺术,可分为三个等级:最高级的和玺彩画,主要特点是中间的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凤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沥粉贴金,金壁辉煌。
次一级的旋子彩画。
画面用简化的涡卷瓣旋花,一般用于次要宫殿或寺庙。
等级最低的苏式彩画,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从江南的包袱彩画演变而来。
7屋顶(古称屋盖)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级别级别最高,其次是单檐庑殿顶和单檐歇山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广府民系
(三)广州方言 粤语在词汇、语法上的特点: 5.语音差别大:广州话有9个声调,20个声母、59个韵 母。 6.有各种词类标记。如:佬(收买佬)、仔(细路仔)。 7.忌讳多,避开不雅、不祥的词,讲究吉利。如:舌头 (脷[lì ]、利)、丝瓜(胜瓜)猪肝(猪润)、苦瓜(凉瓜)、空屋 (吉屋)。“8”是“发”、“2”是“易”、“3”是“生”、 “4”是“死”的谐音。 8.吸收较多外来词汇。如:菲林(胶卷)、咪(话筒)、贴 士(小费)、飞(票)、车厘子(樱桃)、按揭(银行抵押贷款)、 夹万(保险箱)。
二、潮汕民系
(一)潮汕民系的形成 汕头历史沿革: 1858年6月,清政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签订了 《天津条约》,条约规定增开潮州府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选定澄海县沙汕头(后改名汕头,并取代条约口岸部分 “潮州”一词)一带。 1906年,潮汕线铁路建成,同时又配臵“潮汕号”机 车头并通了车。由此“潮汕”一词开始传播。 民国成立后,广东都督府下设潮梅镇守使,其中心驻 汕头。 1921年,汕头建市。
三、客家民系
(一)客家民系的形成 目前,广东纯客家的县市有15个,主客混合的县市 50个,是全国客家民系居民最密集的省份。 分布:客家人最密集的是梅州地区,以梅州市为中心, 包括兴宁、五华、大埔、蕉岭、平远,全是清一色的客家 人。
三、客家民系
(一)客家民系的形成 形成原因:五次大迁移 发生时间: 第一次大迁移:两晋时期,尤其是西晋末年的五胡乱 华、八王之乱,晋王室迁都江南建康(今南京),中原的衣 冠望族和朝廷命官也随之南迁至安徽、江西北部定居。
四、广东的水上居民
(二)水上居民生活习俗特点 1.“浮家江海”,“以舟为居” 习俗: 陆居者亦多于江河沿岸搭个简易的“茅寮”或“水 棚”。一叶扁舟,既是他们的居室,又是运输和生产工具。 不论男女,都喜欢戴个银镯子,刻上“长命富贵”、 “出人平安”等字样。 名字,男的多带一个“金”字,女的多带一个“娣” 字,希望她能带来个弟弟。 孩子都有乳名,多用动物名称,如猫仔、狗仔、猪仔 之类。 男青年喜欢结拜兄弟,女青年也喜结拜姐妹。
一、广府民系
(一)广府民系的形成 形成历史: 赵佗建立南越国后,番禺成为王都。中原汉人逐渐融 入,越人也逐渐汉化,后来,部分越人向西江流域、西南 迁徙。 西汉时,设交趾部管辖九郡,州治迁到广信,由于地 理位臵重要,大批移民迁徙到粤西。
一、广府民系
(一)广府民系的形成 形成历史: 两宋时期,汉越基 本融合;元、明时,汉族 已逐渐同化零散的瑶人、 越人。 明清时期,广州府 管辖范围内的主体居民 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文化 特征,并以番禺话(广州 话)为标准音,后人将这 一体系的居民称为广府 民系。
二、潮汕民系
(三)潮汕方言 潮汕方言有8个声调、18个声母、77个韵母,三者拼 合起来可以得到6000多个音节。 潮汕方言是中国最古老、最特殊的方言之一,它的特 点: 古朴典雅 词汇丰富 语法特殊 保留较多的古音古词古义
二、潮汕民系
此外,粤西的雷州半岛附近居民使用的是属于闽方言 的“雷州话”,以海康话为雷州话的代表。使用雷州话的约 有330万人。
小知识:赛后棚
潮剧台前演员在演唱过程中,有些唱段由台后众人一 齐帮声(帮唱,这种帮声称为“后棚”),如帮声及时、声音 嘹亮柔美,观众便说这戏班“后棚”很好。
二、潮汕民系
(三)潮汕方言 流行地区:潮州方言是中国八大方言中闽南方言的次方 言,流行于粤东地区 别名:过去称为“潮州话”、“潮语”,现在一般叫做 “潮汕方言”。 形成原因:大体是由吴语方言经福建传入潮州,加上闽 南方言的分化,以及受到中原汉语的影响而形成的。
一、广府民系
(一)广府民系的形成 是三大民系中最早 形成的岭南居民体系。 分布地区:包括珠江 三角洲和粤西大部分地 区,还有粤北部分地区, 中心在广州。省外主要 分布于香港、澳门和广 西东南部地区。
一、广府民系
(一)广府民系的形成 形成历史: 广州旧称番禺,是古南越族的雏形城市。原人与南越 族人的融合,最早也是在番禺一带开始的。 秦统一岭南后——番禺作为南海郡的首府,成为岭南 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吸引了大批的中原人, 包括将士、商人、流民、谪徙等定居于南海郡。
二、潮汕民系
(一)潮汕民系的形成 别名:也称潮州民系,是指历史上潮州府所属各县以潮 州话为母语的闽南系居民。 分布:主要分布在粤东的潮州、汕头、汕尾、揭阳四个 地级市。
二、潮汕民系
(一)潮汕民系的形成 形成原因:是由当地的土著居民闽越族人与两晋以来移 入该地区的中原汉人融合而成的。
二、潮汕民系
四、广东的水上居民
(一)汉族的复合群体 语音:群体内语言为广州方言。虽然语音上有所变异, 但未发现有属于其他语系语族的特殊要素,所以1949年 后没有被认定为一个“民族”。 来源:与古越族有关,但秦代以来,由于中原汉人的 渗入,他们最迟在明代初年已不附于少数民族,而成为汉 族的一个复合群体。
一、广府民系
(二)广府民系的历史文化特征 1.在广东三大民系中,广府民系最具开放性 2.广府人具有较强的商品意识和价值观念 3.广府人具有改革、创新精神
一、广府民系
(二)广府民系的历史文化特征 由于广府文化在广东民系文化中的突出地位,广府文 化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 如广州话称为“粤语”,广州方言歌统称为“粤讴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广州戏剧音乐分别称为“粤剧”、“粤曲”、“广东 音乐”; 广东饮食文化体系中虽有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之 分,但“粤菜”常用以指广州菜; 广州工艺品的重要品类被称为“粤绣”、“广彩,“ 广雕”等。
第六章 广东民族民俗与民间艺术
第一节 广东三大民系
民系,又称“次民族”或者“亚民族”,是指一个民 族内部的分支,分支内部有共同或同类的语言、文化、风 俗,相互之间互为认同,和民族认同相似。 民系的认同一般有三个标准:语言、文化、地域。
1
广府民系 潮汕民系 客家民系
民系
2 3
形成原因:两宋以来中原汉族与南越族长期融合的结 果。这种融合在秦代就已经开始,经过两晋、两宋等移民 高潮而逐渐形成。
三、客家民系
(一)客家民系的形成 第四次大迁移:清代初期。 经过几代的耕耘,客家山区经 济复兴,人口增多,山多地少, 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清朝于 是实行移民政策,将客家人南 移到珠三角及广东西部沿海, 包括今天深圳、香港新界和九 龙等地。向西迁移则进入四川。
三、客家民系
(一)客家民系 的形成 第五次大迁移: 源于1856年爆发的 持续12年的广东西 部土著、客家大械 斗,清政府采取了 移民的措施,将客 家人迁至广东西部 的信宜、徐闻和雷 州半岛;另一部分则 迁去广西合浦、钦 州和海南岛等地。
二、潮汕民系
(二)潮汕民系特点 1.宗族、家乡观念强,凝聚力强 2.勇于冒险和开拓进取 3.精巧灵活,竞争意识强
二、潮汕民系
潮汕的许多民俗活动,如迎神赛会、斗锣鼓、击鼓竞 猜等,都重在“赛”、“斗”、“竞”等字眼上。
二、潮汕民系
代表性民俗 活动: 游神 祭祖 赛猪 赛鹅 赛鸡 赛鸭 赛糖果饼干 赛戏 赛大锣鼓 赛英歌 赛后棚
四、广东的水上居民
(二)水上居民生活习俗特点 2.民俗民风特异 习俗: 三月初一为水上居民“买力日”,其时妇女必“一二 帮快,帮快,姑娘婆嫂的力都来哩”。据说这样可以“借 力”,以应付终日舟揖之劳。 下罾[zēng]“拗鱼”。现在广州一带的“艇仔粥”就 由此而来,成为一种风味小食。
三、客家民系
(一)客家民系的形成 名称起源时间:“客家”名称源自两宋时期。由于大 批移民涌入,岭南土著很自然的视北方来的移民为客户, 政府户籍也将之列为客籍,于是便称这些住在山里的移民 为“客家人”,久而成习。
三、客家民系
(二)客家方言 流传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要算广东省。 分布: 主要分布在粤东地区,以及粤北、粤西较为偏僻的山 区地带。 国内通行的地区有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广西南部、 四川、湖南以及台湾部分地区 国外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 宾、越南等。 目前,广东省大约有2100万人讲客家话,全世界约有 6500万人使用客家话。
三、客家民系
(二)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是岭南三大方言中最接近北方方言的语言, 由中原古汉语衍化而来,以梅县客家话为标准音。 客家方言有6个声调、17个声母、72个韵母。
三、客家民系
(三)客家民系民俗特征 1.克勒克俭,吃苦耐劳,宗族观念强 2.自尊保守,平等互助,团结对外 3.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中原文化“书香门第” 的特质 4.冒险进取。客家与中原故地的汉族最大的不同在于 他们的开拓精神
一、广府民系
(三)广州方言 广府民系的主要方言——粤语,即广州话,是岭南的 古老语言。 粤语形成时间:大约形成于秦统一岭南时期。 大量的中原人南迁,语言互相同化。 西汉初期,基本形成了以壮语、侗语为主体,融汇了 中原古汉语成分的古粤语方言。 唐末宋初,粤语已成为独特的语系,其语音、词汇大 体奠定了现代粤语的基础。 明代粤语已与现代粤语大体相同。 自清到民国,随着与外国人交流的增加,粤语吸收了 一些外来语,其影响也开始扩大到海外。
三、客家民系
(一)客家民系的形成 第二次大迁移:唐朝末年。当时发生了黄巢农民战争和 藩镇割据,为了避战乱,客家先民迁移至江西、福建、广 东交界的山区。
三、客家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