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镇新农村建设情况简介
凉州区永丰镇四十里、四坝桥村枸杞示范点实施方案

凉州区永丰镇四十里、四坝桥村枸杞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凉州区林业局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凉州区永丰镇四十里、四坝桥村枸杞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为示范引导全区特色林果业健康发展,培育壮大特色林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特编制本方案。
一、示范点建设的意义发展特色林果产业是区委、区政府实施的“4301”强基富民工程之一,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节水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示范点建设是引导和大力推动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的领跑者,在示范点积极推广标准化建园、规范化经营管理技术,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达到早产、丰产的目的,切实让广大种植户见到效益,学到技术,解决广大种植户在栽植、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难题。
通过亲眼看见、亲身感受,激发种植户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以示范点为样板,高起点、高标准建好特色林果业基地,取得预期的栽培效果和经济效益,让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带动功能,让广大种植户认识到特色林果示范点建设的现实意义。
二、基本情况永丰镇四十里、四坝桥村枸杞示范点面积500亩,涉及永丰镇四十里村6、8、9组,四坝桥村1、7组。
其中四十里村300亩,四坝桥村200亩。
三、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引导和大力推动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积极示范推广标准化建园,规范化经营管理技术,达到早产、丰产的目的,激发农户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立足实际,不断提升特色林果产业发展档次和整体效益,促进全区特色林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1、坚持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的原则;2、坚持区域布局,规模发展的原则;3、坚持科技支撑,效益推动的原则;4、坚持部门齐抓,综合配套的原则;5、坚持培育典型,示范带动的原则。
四、目标任务与建设内容(一)目标任务利用1年时间,在四十里村6、8、9组以及四坝桥村1、7组建成枸杞示范点500亩。
乡镇四十年发展综述

乡镇四十年发展综述乡镇四十年发展综述白涧镇全镇面积43.14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镇域内户籍人口20902人,常住人口21016人,其中农业人口18685人,非农业人口2217人。
是天津市蓟州区的西大门,距县城22公里,东与邦均镇接壤,南邻尤古庄镇,西与河北省三河市相连,北接许家台镇。
距天津110公里,北京市中心约70公里、离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新城40公里。
镇内有京哈铁路、大秦铁路穿过,102国道、宝平公路、京秦高速等3条交通干线贯穿全境(京秦高速在本镇设有服务区和高速出口),去往京、津、冀地区交通便利、快捷,有着巨大的人流、物流承载和疏导能力。
人民政府驻白涧村附近,以镇政府为中心,有乡村公路通向各村,通信光缆、有线电视通达各村。
一、四十年农业发展情况: 1979年,该镇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经营制度。
1983年,完成以“土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劳动力,加大了对自己承包地的种植和管理投入,1983年开始,白涧乡开始发展苗木花卉种植。
开始,知识个别农户在自家庭院里种些榆树、柳树、柿子树及白毛杨等一些常见树种,从而调动了个别农户的积极性,投入了较多精力,不断引进试种一些其它的品种,从而使花卉苗木从庭院发展到责任田,从责任田发展到承包土地,从一户发展到几户,从一个村发展到几个村,甚至十几个村,使白涧的花卉苗木种植业不断发展扩大。
2001年,白涧镇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产围着绿色调,二产围着资源调,三产围着旅游调”的发展战略,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花卉苗木总面积达到了5000亩,成为白涧镇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形成西三百户、辛东、吴四庄、杜吉素南北两大基地,并辐射十几个村,品种达50多个,主要品种有白玉兰、红玉兰、月季、金橘、银杏、雪松、白皮松、法桐、云彬、桧柏、小檗、黄杨、女桢等各档次品种。
苗木大户如白涧村刘凤山、三百户刘文奎、古兆山、古兆起等种植面积都在百亩左右。
乔总报告

太仆寺旗永得发养殖专业合作社优质肉牛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项目单位:内蒙古太仆寺旗永得发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地点:太仆寺旗永丰镇四合庄村编制时间:二○一四年二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3)第二章:项目背景 (3)第三章:建设的有利条件 (8)第四章:市场分析 (11)第五章:建设规模 (13)第六章:技术方案 (14)第七章:销售方案 (15)第八章: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15)第九章:效益分析 (17)第十章:可行性结论和建议 (18)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太仆寺旗永得发养殖专业合作社优质肉牛繁育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太仆寺旗永得发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乔振兴建设性质:扩建建设地点:内蒙古太仆寺旗永丰镇四合庄村建设内容:优质肉牛繁殖、育肥,配套建设高产饲料地及青贮窖等设施生产规模:在现有基础上,扩建棚圈3处2520平方米,储草棚200平方米,青贮窖3座1500立方米,配套高产饲料地1000亩,青贮玉米300亩及其他相关设备;引调优质肉牛400头建设期限:2014 年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9、内蒙古《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的意见》(农经发[2009]10号)10、《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发展现代农牧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意见》(2007年1月8日);11、内蒙古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内党发[2003]24号)12、《锡林郭勒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锡盟盟委、行署《关于增加农牧民收入若干措施意见》(锡党发[2004]3号)13、《太仆寺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14、合作社提供其他的有关基础资料。
美丽乡村情况简介_美丽乡村简介,美丽乡村建设简介,美丽乡村示范村简介

美丽乡村情况简介_美丽乡村简介,美丽乡村建设简介,美丽乡村示范村简介美丽乡村情况简介_美丽乡村简介,美丽乡村建设简介,美丽乡村示范村简介美丽乡村情况简介**村现有9个合作社,415户,1503人,农村劳动力941人,耕地面积5950亩,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8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47.5元,比2012年增加907.2元,增长9.5%。
全村整村流转土地5500亩,建成日光温室130座,钢屋架大棚80座,露地葡萄1680亩。
目前全村已形成以玉米制种、设施蔬菜、露地葡萄、肉牛养殖、劳务输出为特色的产业格局。
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按照“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的要求,以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和规范土地流转运行机制,重点抓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千头肉牛养殖小区、荒漠区日光温室示范区、现代化玉米制种基地、露地葡萄种植基地建设任务,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劳动力技能培训三个方面实现较大转变,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玉米制种四化基地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村按照“稳定基地、规范管理、持续发展”的思路,加强玉米制种基地规范化管理,以建设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优势繁育示范基地为目标,继续推进土地流转,全力打造玉米制种“四化”示范基地。
在巩固完善土地整村整社流转运行机制的基础上,与奥瑞金公司合作,流转土地5500亩,建成国家级玉米制种核心示范区1300亩,主要推广玉米制种“三系”配套、机械化播种收获、测土配方施肥和高效节水技术。
“四化”示范基地的建设,突破了制约种子精确化、机械化生产的土地瓶颈,建立了企业与农户持续、稳定合作的长效机制,探索了促进种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新路子,推动了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的过渡,对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和现代种业发展步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情况。
近年来,我村园区建设按照“项目带动、科技支撑、突出主业、提升效益、做靓特色、示范引领”的宗旨,以发展优势精品蔬菜为方向,以生态有机质栽培为特色,以“育苗中心、日光温室、连体拱棚”建设经营为重点,加大蔬菜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加快节水新技术推广步伐,着力提高科技装备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
顺庆区永丰乡场镇控规说明书

项目名称:南充市顺庆区永丰乡总体规划委托单位:南充市顺庆区城乡规划建设局编制单位:四川省嘉绘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资质等级:乙级证书编号:[川]城规编第082015号(盖成果章)规划编制时间:2015年10月说明书目录第一章现状概况........................................................... - 0 -一、概况................................................................. - 2 -二、自然条件............................................................. - 2 -三、场镇建设现状......................................................... - 2 - 第二章上位规划解读....................................................... - 4 -一、《南充市顺庆区城乡统筹总体规划》(2008—2020)....................... - 4 -二、《南充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 5 - 第三章规划总则........................................................... - 6 -一、规划依据............................................................. - 6 -二、规划原则............................................................. - 7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 7 -四、规划年限及范围....................................................... - 7 - 第四章功能定位与规模..................................................... - 8 -一、功能定位............................................................. - 8 -二、规划规模............................................................. - 8 - 第五章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 - 8 -一、规划功能结构......................................................... - 8 -二、用地布局规划......................................................... - 8 - 第六章规划控制指标体系................................................... - 9 -一、用地分类与构成....................................................... - 9 -二、地块编码............................................................. - 9 -三、土地使用强度及建筑容量规划控制...................................... - 10 - 第七章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 13 -一、规划原则............................................................ - 13 -二、绿地系统的构成...................................................... - 13 -三、空间景观系统规划.................................................... - 13 - 第八章道路交通规划...................................................... - 13 -一、规划目标............................................................ - 13 -二、路网布局规划........................................................ - 13 -三、道路规划技术设计....................................................- 14 -四、交通设施规划........................................................- 14 -五、竖向规划............................................................- 15 - 第九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5 -一、给水工程规划........................................................- 15 -二、排水工程规划........................................................- 16 -三、电力工程规划........................................................- 17 -四、邮政电信工程规划....................................................- 17 -五、燃气工程规划........................................................- 17 -六、管线综合规划........................................................- 17 - 第十章城市设计导则......................................................- 18 -一、基地使用............................................................- 18 -二、建筑风格............................................................- 18 -三、景观设计............................................................- 18 -四、空间组织............................................................- 18 -五、城市风貌控制........................................................- 18 -六、标识系统及景观小品..................................................- 19 - 第十一章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布局规划......................................- 19 -一、环境保护规划........................................................- 19 -二、环卫设施规划........................................................- 20 - 第十二章综合防灾规划....................................................- 21 -一、防灾体系............................................................- 21 -二、防洪规划............................................................- 21 -三、消防规划............................................................- 21 -四、抗震规划............................................................- 21 -五、工程地质灾害防治....................................................- 22 - 第十三章规划设施建议....................................................- 22 - 附录......................................................................- 23 -第一章现状概况一、概况1、基本概况永丰乡位于顺庆区北部。
广东省德庆县永丰镇简介

德庆县永丰镇永丰镇地处肇庆市中部山区,是德庆县丘陵山区重镇。
东与播植镇毗邻,西与本县莫村镇相连,北与武垄镇相望,352省道线经镇而过,坐德庆和肇庆班车,45分钟一趟,方便直达。
永丰镇的物产资源较为丰富。
现有贡桔、沙糖桔基地1.3万亩,松脂基地6万亩、速生丰产经济林基地4万亩,其他经济林2万亩。
农副产品主要有稻谷、柑桔、玉桂、松脂、西瓜等,是德庆有名的柑桔、稻谷、松脂生产基地。
矿产资源主要有钽铌矿、瓷土、锡矿、金矿、矿泉水等,且储量丰富。
小垌28号矿泉水,日流量50吨,经国家验证,水质符合国家饮用矿泉水标准。
古蓬古村落位于永丰镇东北部,距永丰圩镇3.8公里,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成村于清朝中前期,距今有300多年历史。
村中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居300多座和15座古祠堂。
古民居和古祠堂建筑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各具特色,其中的壁画、雕塑、石刻等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历史、建筑及艺术研究价值,吸引了许多文化部门领导、学者和摄影爱好者前来参观采风。
2001年,古村落被定为县文物保护单位,现正在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丰镇的物产资源较为丰富。
现有贡桔、沙糖桔基地1.3万亩,松脂基地6万亩、速生丰产经济林基地4万亩,其他经济林2万亩。
农副产品主要有稻谷、柑桔、玉桂、松脂、西瓜等,是德庆有名的柑桔、稻谷、松脂生产基地。
矿产资源主要有钽铌矿、瓷土、锡矿、金矿、矿泉水等,且储量丰富。
小垌28号矿泉水,日流量50吨,经国家验证,水质符合国家饮用矿泉水标准。
古蓬古村落位于永丰镇东北部,距永丰圩镇3.8公里,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成村于清朝中前期,距今有300多年历史。
村中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居300多座和15座古祠堂。
古民居和古祠堂建筑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各具特色,其中的壁画、雕塑、石刻等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历史、建筑及艺术研究价值,吸引了许多文化部门领导、学者和摄影爱好者前来参观采风。
2001年,古村落被定为县文物保护单位,现正在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蹚出乡村振兴特色发展之路

蹚出乡村振兴特色发展之路作者:吴建平赵春源来源:《科学导报》2021年第87期位于上党之巅、摩天岭下的南宋镇永丰村,曾经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裹夹在大山深处,百十来户,不及千人……然而,这个村却先后获得第六届全国文明村、全国法治示范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国家级生态村、小康建设“上党第一村”、上党区“生态宜居美丽村”等荣誉称号。
在我们走进和贴近永丰村,聆听目睹这里的一切之后,便清晰地勾勒出一条党建带动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的轨迹。
永丰村综合实力的全新变化和全面提升足以印证这一独特做法。
在永丰村老百姓口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面貌变不变,全看领头人。
”1992年走马上任村委会主任的王东有,正值而立之年,是一个踌躇满志的血性汉子。
面对过去集体经济落后、老百姓生活艰苦、年人均收入几十元的窘况,他开始了脱贫—致富—建设新农村的“大手笔”运作——首先以“两委”为突破口,强化为老百姓“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两个作用;其次以“规划”为切入点,对全村的经济发展和村镇建设进行了科学的、详细的、长远的规划。
王东有作为“领头人”,没有忘记“打铁先得本身硬”的训诫,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始终以党员的标准规范言行,以身作则,想老百姓所想之事,办老百姓所需之事。
30年来,永丰村从一个断壁颓垣、穷乡僻壤变成了诗画乡村、幸福家园,先后发展了涵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多家村办企业,工农业总产值直线上升,老百姓的生活走出贫困,奔向小康,实现了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质的飞跃,在新农村建设中蹚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在永丰村老百姓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情况下,支村“两委”领导班子没有歇脚,更没有沾沾自喜,他们一手精心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下大气力抓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
就像王东有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没有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物质再富裕也等于穷。
”此后,在他的积极倡导下,以“宣传和引导结合、规划和实际结合”,逐步实施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重大工程。
家乡江西永丰简介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家乡江西永丰简介永丰县位于江西省中部,东邻乐安、宁都县,南接兴国县,西与吉水、吉安县毗连,北和峡江、新干县接壤。
全县总面积2695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
永丰县地处吉泰盆地东沿,山地面积304万亩,是个“七分半山二分半田,一分水面、道路和庄园”的丘陵山区县。
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均气温18℃,年均降雨量1627.3mm无霜期279天,气候湿润,适宜各种生物繁衍生长。
永丰县资源丰富。
全县现有耕地53万亩,可养水面2.1万亩,农产品主要有大米、茶油、红薯、大豆、早辣椒、淮山、花生、大蒜、白莲、水果、瓜类、鱼类、肉类等,粮食总产达4亿多斤,是江西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全县有林地面积达25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535万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达63%,是江西省速生丰产林基地和全国百佳林业县之一。
永丰历史文化悠久。
永丰县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素有"文章节义之邦"之美誉。
于北宋至元年(1054年)建县,九百多年来,其秀丽的山水和纯朴的民风,孕育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北宋天文学家曾民瞻,元朝文学家刘鹗,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水秀村绿家园美——江西省永丰县水生态文明建设典型简介

5 6 .水生态环境
水 政 资 源 2 0 1 4 年第6 期
水 秀 村 绿 家 园美
江 西 省 永 丰县 水 生 态文 明 建设 典 型 简介
刘浩 军, 杨 卫 斌
( 江 西 省永 丰 县 水 利 局 , 永丰 3 3 1 5 0 0 )
摘 要 : 江 西省永 丰县在 社会 主义新 农 村 建设 中, 着力 抓好 农 村 水 生 态 系统建 设 , 治理 水 环 境 , 防止 水 污 染 , 以 水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带 动 了农 村 经 济 发 展 , 为农 村环 境 秀美 、 生 活 幸 福 夯 实 了基 础 。
绿水的掩映下显得格外美丽 。近年来 , 梅 仔 坪 村 以 村 庄
【 笔者手记】 美 丽 乡 村 建 设 应 当顺 应 自然 , 从 各 自的 地域特色 、 资 源禀 赋 等 方 面 出发 , 以水 为韵 , 着 力 向 宜 居、 宜业 、 宜 游 目标 迈 进 , 使农 村 真正 走上 生 产发 展 、 生 活富裕 、 生 态 良好 的文 明发 展 之 路 。 中 村 乡 正 是 通 过 这 样 的建设 之路 , 让 乡村 民居成 为风景 的同时 , 把 水 生 态 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 推 进 美 丽 乡 村 与 农 民增 收 互 联 互
文秘书和宣传工作 。
村 的水墨画卷 , 古 典 幽 雅 之 风 吹 进 淳 朴 的 乡村 , 成 为 君
1 - 2 3 方生 , 陈 秀玲 . 旱涝成碱 综合 治理 与技术 经济效 果[ M] .
北京 : 中国 农 业科 学技 术 出版 社 , 2 0 0 3 . 1 2 .
认 真 吸 取 历 史 的 经 验 与 教 训 。南 皮 县 试 验 区 的研 究 表
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情况汇报

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情况汇报标题: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引领农业现代化的新征程简介: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一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全面评估该项目的建设情况,并分享个人对这一战略的观点和理解。
文章将从项目概念出发,逐步展开,为读者提供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有效信息,以帮助大家全面理解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
一、项目概述1.1 什么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2 项目的背景和重要性1.3 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二、项目推进情况2.1 项目规划和目标设定2.2 建设进展和成果展示2.3 涉及的技术和创新应用三、项目成果评估3.1 提升农产品质量与产量3.2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3.3 优化农村空间布局和环境保护四、面临的挑战和问题4.1 资金和政策保障4.2 技术推广和培训问题4.3 农民参与和产业链协同五、个人观点和理解5.1 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原因和意义5.2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成功经验和启示5.3 如何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六、总结与回顾6.1 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教训6.2 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请注意,在文章中应多次提及“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这一主题文字,以确保文章主题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文章需要按照知识文章的格式进行撰写,采用序号标注的方式来呈现文章内容,以提高文章结构的清晰度和可读性。
(文章内容由AI撰写,仅供参考)因为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推进情况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将从项目规划和目标设定、建设进展和成果展示、涉及的技术和创新应用等几个方面来介绍该项目的情况。
2.1 项目规划和目标设定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目标是通过推进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该项目的规划包括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完善田间灌排设施、提升土壤肥力等方面,旨在打造一批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永丰镇农业生产概况

永丰镇农业生产概况永丰镇位于昭阳区南部,距市区10.5公里,东与守望回族乡布嘎回族乡相连;南和鲁甸县茨院乡接壤;西同苏家院乡接界;北与凤凰办事处、旧圃镇毗邻,是昭阳区到鲁甸县的咽喉之地,是昭阳区的“南大门”。
昭鲁快捷通道、国道213线道穿境而过交通区位优越,最高海拔火焰山2125米,最低海拔三甲1906米,平均海拔1915米,年平均气温11℃~12℃,无霜期225天,年平均降雨量750毫米,年日照1892小时,冬春干旱,夏秋湿润。
土壤为黄壤、黄棕壤,水稻土,呈酸性。
辖区面积92.4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32万亩,其中:水田1.15万亩、旱地2.17万亩,林地2.35万亩,森林覆盖率38.1%。
辖7个行政村,109个村民小组。
有汉、回、彝、苗、白、壮、纳西等民族,12000多户,41365人。
有新民、元龙、三甲3个集贸市场。
全镇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粮食、烤烟、林果、畜牧、蔬菜及劳务输出六大支柱产业,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为主的乡镇。
全镇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82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816万元,占总收入的53.7%;畜牧业收入1960万元,占总收入的32.39%;渔业收入77万元,占总收入的0.71%;林业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0.148%;第二、三产业收1296万元,占总收入的11.97 %;其他收入55万元,外出务工收入3384.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15元。
随着昭鲁快捷通道的建成通车,将带动昭阳区至鲁甸沿线的经济产业大发展。
而被称作昭阳区南大门的永丰镇,作为昭鲁快捷通道上的重要节点,更是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种植业2011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7万亩,产粮1.4万吨,其中水稻1.11万亩,主栽品种凤稻15号、17号,云粳31号,玉米2.3万亩,品种有豫玉22号,云瑞88,全面采用单株定向移植、地膜覆盖技术,大春马铃薯2.1万亩,品种有会——2号,威芋3号等脱毒品种,由于我镇遭遇了百年不遇的伏旱灾害,玉米、马铃薯严重减产,其他粮食作物产量与上年持平。
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简介【6篇】

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简介【6篇】第1篇: 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简介一、示范村基本情况滔河乡乡村建设示范村为石庙湾村,该村位于滔河乡西北角,丹江穿村而过,距滔河乡新集镇5.5公里,属建档立卡深度贫困村,由县库区资产资源管理开发局驻村帮扶。
该村共有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326户1420人。
截止2017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4户506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户43户188人。
石庙湾村现以扇形连线居住。
面向丹江河,1组至4组为下湾自然村,现共有住户141户620人。
5组为中营村,现共有住户40户290人。
6组7组为上营村,共有住户61户302人。
8组为石家大岭自然村,在石庙湾村部后山居住,距1-7组2.5公里处,现住户41户190人。
石庙湾村国土地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70亩,山林面积3400亩,滩涂面积1100亩,村庄占地面积430亩。
二、产业现状及规划(一)产业现状石庙湾村群众收入来源于务农和外出务工,人均收入低于国家水平,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为主,每亩净收入在500-700元,村内有少量的养殖和种植业,在脱贫攻坚期间,部分农户依托到户增收项目种植黄姜、杏李,但规模不大,种植类型单一,没有优势产业。
(二)产业振兴规划山上发展林果业,石庙湾村山地可用面积1070亩,脱贫攻坚中已发展利用200亩,还有800亩适宜种植杏李、梨、桃子等产业,可充分发动在家劳动力发展生态产业,打造观光旅游点,套种黄姜、丹参、蒲公英等中药材,有效利用资源。
山下发展养殖业,石庙湾村靠近丹江,滩涂面积多,在经过论证的500亩滩涂地里挖莲蟹共养池,发展生态观光基地,种养加循环,增加农民收益。
三、护提大坝现状及规划(一)护提大坝现状石庙湾村位于丹江南岸,2010年以前,滩涂面积1100亩,滩涂上可种植农作物,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
2010年7月24日发生特大洪水,冲毁了护提大坝,造成1100亩滩涂地被毁,1-4组全部受灾,农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浙江新农村示范村2024年某村新农村示范村规划建设方案

浙江新农村示范村2024年某村新农村示范村规划建设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我开始构思这个方案。
思绪如泉涌,让我不禁陷入回忆,那些年在浙江农村的日子,那些美丽的风景,那些勤劳的农民。
现在,我要为某村的新农村示范村规划建设一个方案,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的生机。
一、项目背景某村位于浙江省某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的限制,村庄的发展相对滞后。
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我们决定将某村打造成新农村示范村。
二、规划目标1.提升村庄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2.发挥村庄特色,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3.优化村庄环境,提升村庄整体形象。
4.弘扬乡村文化,传承民间技艺。
三、规划内容1.基础设施建设(1)道路硬化:将村庄内的道路全部硬化,方便村民出行。
(2)供水供电:保障村庄供水供电稳定,满足村民生活需求。
(3)污水处理:建立污水处理设施,改善村庄环境。
(4)卫生设施:完善卫生设施,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2.产业发展(1)特色农业:发挥村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如茶叶、水果、蔬菜等。
(2)乡村旅游:利用村庄景观和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度假。
(3)加工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环境优化(1)绿化工程:开展村庄绿化,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
(2)垃圾分类:实行垃圾分类,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3)村庄风貌:保护传统建筑,弘扬乡村文化,打造独特村庄风貌。
4.文化传承(1)民间艺术:挖掘村庄民间艺术,传承民间技艺。
(2)文化活动: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3)教育普及:提高村民素质,培养新时代农民。
四、实施步骤1.成立项目指挥部,明确责任分工。
2.开展实地调研,了解村庄现状。
3.制定详细规划方案,广泛征求村民意见。
4.完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发展。
5.优化村庄环境,弘扬乡村文化。
6.监督项目实施,确保质量。
五、预期效果1.村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新农村建设的优秀实践案例分享

新农村建设的优秀实践案例分享新农村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而优秀的实践案例能够给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将分享十个优秀的新农村建设实践案例,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探索提供借鉴。
1. 孔庙镇的乡村振兴孔庙镇位于山东省曲阜市,以孔庙而闻名。
近年来,孔庙镇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注重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农业发展。
他们通过建设孔庙主题公园,引进农业科技,打造农业观光旅游,从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高村民收入,实现了乡村振兴。
2. 朱家岗村的农村文化活动朱家岗村位于湖南省湘潭市,他们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激发了村民热爱乡村,传承乡土文化的热情。
他们举办民俗表演、农具展览、农民画培训等活动,不仅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养,还吸引了游客,促进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3. 龙湾村的特色产业发展龙湾村位于江西省庐山市,他们发挥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了茶叶种植产业。
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加工设备,龙湾村的茶叶品质不断提高,销售收入逐年增加,村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4. 孟庄村的生态农业示范孟庄村位于河南省安阳市,他们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他们以无公害农产品为主,采用有机种植技术,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孟庄村成为了生态农业的典范。
5. 范家园的农民合作社范家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他们组建了农民合作社,整合资源,集中采购农资,统一销售农产品。
通过合作社的经营模式,范家园村民共同分享利润,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村社会经济水平。
6. 林海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林海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他们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社员+公司”的模式进行农业生产。
通过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林海村村民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与市场优势,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村庄发展。
7. 杨柳村的生态旅游开发杨柳村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他们依托自然风景,发展生态旅游。
通过改造农舍为民宿、开展户外运动、举办乡村音乐节等活动,杨柳村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以涉农居民增收为抓手推进新郊区新农村建设

以涉农居民增收为抓手推进新郊区新农村建设
永丰街道办事处
【期刊名称】《上海农村经济》
【年(卷),期】2006(000)012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上海郊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永丰街道是松江区农村城市化进程比较快的街道,但在本区域内尚有10998亩耕地,有5438家农户,涉农居民17989人,其中近半数居民仍然散居在自然村里.因此,抓好涉农居民增收工作是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狠抓增加涉农居民收入的工作,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广开增收渠道,为街道的新郊区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永丰街道办事处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关于本市推进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情况的报告 [J], 袁以星;;
2.龚学平主任在听取和审议本市推进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后的讲话[J], 龚学平;
3.市委八届九次全会通过决议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实现未来5年发展的目标之一 [J],
4.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 [J],
5.履行工商职能推进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 [J], 乔林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家乡的改变

家乡的改变我出生在一个小镇,它位于中国的东部,小镇叫做永丰镇。
在我的记忆里,永丰镇一直都是一片优美的乡村景色。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永丰镇也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
首先说说交通方面的改变。
以前,永丰镇只有一些狭窄的街道,交通不便。
现在,永丰镇的街道拓宽了,用水泥修建,交通更加便利。
此外,还有不断增加的公交车和私家车,这也更方便了镇上人民的出行。
其次是城市化的进程。
许多大型商场、餐馆和医院等商业设施相继登陆永丰镇,这使得镇上的经济更加发达。
我还记得小时候,我妈妈每次想要买大的东西,都要去县城。
现在,只需要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所有需要的东西了。
再来看看教育和科技方面的改变。
小时候,我每天都要走好长一段路去上学,学校的设备也十分陈旧。
现在,永丰镇里有了新建的小学和初中,学校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
此外,互联网也在永丰镇的普及率不断升高,很多人都可以轻松地使用电脑、手机等设备了。
环境方面的变化也很明显。
以前,永丰镇还没有很重视环保工作,小溪流里时常可以看到垃圾和污水。
现在,镇上的垃圾分类工作做得非常好。
周末,我还可以去附近的公园散步,因为公园里的花草都非常漂亮,环境也很好。
总的来说,永丰镇的变化是很明显的。
经济更加发达、交通更加便捷,科技不断进步,环境也更加美好。
这些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和安全,当然也让我更加爱我的家乡!我来自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它的名字叫做青岛。
自从我小学毕业后,我便走出了这座城市,去到了更加繁华的地方读书和工作。
但是,每当我回到青岛的时候,我都会发现这座城市在不断地变化着。
首先要说的是城市建设。
青岛是一座旅游城市,人口众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建设也愈发完善。
许多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特别是在海边的角落里,一座座高雅的五星级酒店和别墅更是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这些建筑不仅增添了城市的现代感,还让旅游业蓬勃发展。
其次是交通方面的改变。
青岛是一个港口城市,从前靠海运输的货物比较多,而现在随着地铁的修建,市内交通更加快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丰镇新农村建设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永丰镇,地处安徽省天长市区北郊,距市区4公里,交通便捷,区位优势较为优越,东濒全国第6大淡水湖——高邮湖,座落于新、老白塔河、沂湖之间。
全镇辖5个行政村,3个社区,17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300人,土地面积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000亩。
由于地处城郊,交通便捷,信息畅达,地缘优势明显,招商引资具有独特的良好区位优势,到目前已有131家企业落户永丰,主要产品有机械制造、仪表电缆、工程塑料、玩具制衣、旅游用品、建材等。
2009年我镇工农业总产值7.05亿元,财政收入1199万元。
全镇共规划有7个中心村和17个村庄规划点,其中民生社区的中心村和三元村的中心村被升级为省级新农村示范点。
近几年,永丰镇十分重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健康发展已经跃上新的高度,正朝着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方向迈进。
二、新农村建设工作亮点
1、积极推动土地流转,改变农业种植模式
按照“稳定总量、整合存量、提高质量”的思路,全力推进农村土
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截止2009年底,全镇土地流转面积2786亩,规
模经营面积3689亩。
镇已建立了由农经部门负责日常管理的土地流转
信息服务平台;同时镇农经站也作为我镇的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免费为
供求双方提供法律咨询、供求登记、信息发布、中介协调、指导签证、
代理服务、纠纷调处等服务;各个村及社区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
2、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面貌
根据新农村建设规范要求,我镇2009年3月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
的农村清洁工程创建工作领导组,同时制定了农村清洁工程创建工作实
施方案,主要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整治镇容村容环境为
主题、以“四清”、“四改”、“四化”为核心,以集镇、村部及镇村公路沿线创建为重点,回收集镇建设步伐,落实长效管理措施,改善镇村综合环境,提高村(居)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积极营造全镇文明、卫生、和谐、有序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为巩固农村清洁工程的顺利实施,方案中还规定了检查、整改、奖惩等一系列的措施。
随方案还下发了集镇环境整治内容及要求和村环境整治内容及要求。
3、部门联动,密切配合
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抓好村镇规划建设,按时完成集镇、村庄规划编制任务,组织编制不同类型的小康楼通用图集供农民选用;土地与房产管理所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把好土地审批关;镇社会事务办搞好村村通公路建设规划,协助各村搞好村级道路的规划设计,积极向上争取村村通公路建设项目;卫生、城建、农技部门抓好环境整治、改水改厕和沼气池建设;电力、电信、文化服务中心做好中心村及自然村落的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工作。
其他相关部门也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序、高效地配合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
4、以点带面,典型引路
民生社区作为我镇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其中民生新村点是我镇的省级新农村示范点,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下一步,该村将进一步完善小区功能,加强供、排水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新农村小区的示范效应,为我镇新农村建设探索发展模式,为在我镇更大范围内建设新农村取得新的经验。
通过抓试点示范村的建设,从而带动了全镇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开展。
三、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重点
(一)着力抓好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镇各村产业发展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
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依托现有资源条件,合理布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性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二)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010年我镇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加强,完成天丰路及桥的建设,利用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改善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完成镇ET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完善镇区及新农村规划点的道路、绿化、下水、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开展清理垃圾和卫生死角活动,全面清理村民房前屋后和道路沟渠两旁垃圾。
推行生活垃圾上门收集和集中处理有偿服务。
引导农民发展沼气等新型能源,抓好沼气池建设。
(四)社会公益性事业建设
1、制定村规民约,大力提倡厚养薄葬、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热心公益事业、破除封建迷信等新风尚,禁止打牌赌博等违法行为。
对五保户和经济困难家庭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2、抓好公益性事业建设。
一是建立大型停车场一个,总投资40万元;二是争取上级资金建设一个综合文化中心;三是在集镇和新农村点上建设一定数量的公厕;四是结合ET污水处理厂建设一个街头绿化公园。
3、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
拟组织一次“农家乐”文艺比赛和乡村趣味运动会,组建一支花船表演队,活跃群众生活。
4、开展家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五好”文明家庭、农户庭院环境卫生评比活动。
2010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