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艺术教育中实现德育目标
依托音乐教学 做好立德树人
依托音乐教学做好立德树人音乐教育一直被誉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的独特魅力和教育价值,让人们越来越重视音乐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
如何依托音乐教学,做好学生的立德树人工作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
音乐是一种艺术语言,它能够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能够触动人们最柔软的部分。
通过音乐教学,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音乐的熏陶下,学生会变得更加善解人意,更加懂得感恩和珍惜,这对于他们的立德树人是非常有益的。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通常需要在合唱团、乐队或者管弦乐队中合作演奏,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次音乐作品的演出。
这种合作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还可以让他们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懂得尊重和信任他人。
这样一种团队合作的氛围,对于学生成长和立德树人无疑是有着深远意义的。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学习音乐需要高度的自律和自我要求,音乐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
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取得更好的音乐表现。
这种自律精神和要求自我的态度,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
音乐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
只有不断加强音乐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和立德树人的目标。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注重音乐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立德树人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会。
【2000字】。
音乐美育德育活动方案策划
音乐美育德育活动方案策划一、方案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更多人意识到音乐美育和德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性。
通过音乐的艺术表达和德育的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情感表达能力和道德意识。
因此,在学校中开展一系列的音乐美育和德育活动,将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道德修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活动目标1. 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3.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三、活动内容1. 音乐欣赏会组织学生观看和欣赏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不同类型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音乐作品和收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 音乐比赛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包括歌唱比赛、乐器演奏比赛、合唱比赛等。
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舞台表演能力,展现学生的才艺和创造力。
3. 音乐剧演出学校组织学生排练和演出音乐剧,通过表演和舞台演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音乐剧的内容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或社会题材,引导学生反思人生和社会价值观。
4. 音乐治疗学校邀请专业音乐治疗师开展音乐治疗活动,通过音乐的力量帮助学生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和焦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音乐治疗活动可以结合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心理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辅导。
5. 音乐故事分享会学校组织学生分享自己与音乐相关的故事和经历,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音乐创作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
通过故事的分享,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美好。
6. 音乐义演学校组织学生参与音乐义演活动,通过音乐的力量传递正能量,关注社会问题和弱势群体。
学生可以自己组织演出,筹集善款或参与公益活动,通过音乐的表达方式传递爱和关怀。
四、活动实施计划1. 活动时间:每年至少举办一次音乐欣赏会、一次音乐比赛、一次音乐剧演出,其他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小学音乐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音乐德育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
小学音乐德育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其审美情趣,加强道德修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表现能力,提高音乐素养;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集体荣誉感;3. 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美好情感和道德情操;4.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工作内容。
1. 开展音乐教育活动。
通过音乐课堂教学、音乐比赛、音乐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
2. 开展音乐德育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团队合作演出、音乐爱好者交流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集体荣誉感。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公益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慈善义演、音乐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美好情感和道德情操。
4. 加强音乐健康教育。
通过音乐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音乐,培养健康的音乐欣赏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工作措施。
1. 制定音乐德育工作计划。
制定详细的音乐德育工作计划,包括教学安排、活动策划、资源准备等,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组织教师参加音乐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音乐教学水平和德育工作能力,确保教学质量。
3. 加强家校合作。
与家长沟通交流,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音乐德育工作,形成良好的育人合力。
4. 完善音乐德育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音乐德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道德修养进行全面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四、工作保障。
1. 加强资源整合。
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为音乐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教学和活动资源支持。
2. 加强宣传推广。
通过校园广播、校报、家长会等途径,宣传音乐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营造浓厚的音乐德育氛围。
3. 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音乐德育工作的督导和评估,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怎样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怎样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列宁曾说过:“音乐是对人民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一、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
如:歌曲《我怎样长大》是故事片《烛光里的微笑》的主题曲。
影片描述了一位女教师在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的感人事迹,塑造了“燃尽自己,照亮别人”的人民教师的崇高形象。
这首充满儿童情感的歌曲,风格清新、流畅,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渴望长大的愿望。
在学习歌曲之前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片段,这时候学生学唱歌曲的旋律、领悟歌曲的内容就会有一种“滋味”在心头,而这种“滋味”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所达到的目的。
另外,在备课时特别要备好作曲家和作词家,要把作曲家、作词家的高贵品质与作品的思想内容统一起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作品的同时了解历史、关注文化、感悟人生。
二、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德育教育1.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利时机。
如:教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可把介绍作者“聂耳”的生平、时代背景作为一个教学引子,讲述聂耳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何种原因促使他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激励自己勇敢战斗的。
还可以借助影片资料让学生观看《风云儿女》,使学生感受到歌曲中的音乐形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的音乐教材中有不少少数民族题材的,我们可以借此向学生介绍各民族的风土人情、音乐文化。
如在学习藏族歌曲《妈妈格桑拉》时,介绍西藏的习俗,藏族人非常重视称谓,称谓不准确,往往被认为不懂礼貌。
在对方名字后面加一个“拉”字,表示尊敬,例如称格桑为格桑拉,称扎西为扎西拉,教师称为格拉,厨师称为玛青拉等等。
格桑在藏语中有幸福的意思,那么妈妈格桑拉的意思,大概就是指妈妈幸福、幸福的妈妈等意思,可以理解成一种祝福与祝愿。
音乐教学德育案例
音乐教学德育案例音乐,作为一种无国界的艺术语言,不仅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还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
在音乐教学中,巧妙地融入德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
以下是一个音乐教学德育的案例,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背景在一所普通的中学,我担任音乐教师。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音乐的热爱程度各不相同,且在品德修养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有些学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有些学生不懂得尊重他人,还有些学生缺乏自信和毅力。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决定在音乐教学中开展一系列的德育活动。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明白在集体中相互协作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文化。
3、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
三、教学过程1、歌曲合唱教学选择一首具有感染力的合唱歌曲,如《团结就是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分别聆听各个声部的旋律,然后分组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倾听、相互配合,强调每个声部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和谐统一。
当学生们在合唱中逐渐找到默契,声音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时,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2、音乐文化交流安排一个音乐文化交流的活动,让学生们分组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风格。
每个小组需要收集相关的音乐资料,包括音乐作品、音乐家的故事等,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不仅拓宽了音乐视野,还学会了尊重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形式。
3、个人才艺展示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个人才艺的平台,鼓励他们勇敢地站在舞台上表演自己擅长的乐器或演唱歌曲。
在准备过程中,引导学生克服紧张和恐惧,坚持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
当学生们成功地完成表演,收获了同学们的掌声和赞扬时,他们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四、教学成果1、团队合作精神明显增强在合唱活动中,学生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声音,调整自己的节奏和音量,以达到整体的和谐。
在小学音乐中实施德育教学的有效途径
在小学音乐中实施德育教学的有效途径小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情感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德育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品德品质和道德情感的重要手段。
将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素质和品德修养。
在小学音乐中实施德育教学的有效途径有很多,下面将从音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音乐教学内容的设计1. 选取有益于德育教育的音乐曲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取一些具有积极向上的歌曲和乐曲,如表达美好情感的旋律、歌颂友谊和爱情的歌曲等。
这些曲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展音乐素养,还可以通过歌词和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引入民族音乐和文化教育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古典名曲,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尊重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意识。
3.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音乐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合唱、合奏等团体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共同练习、演出等活动,学生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团结协作,培养出良好的团队氛围和合作能力。
二、音乐教学方法的运用1. 注重情感表达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使他们在音乐中感悟生活、体会情感,引导他们对美好事物产生共鸣,培养出乐观向上的情感品格。
2. 鼓励学生表演在音乐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表演,让他们展现自己的才艺和表达能力。
通过表演,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让他们学会自我展示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三、教育环境的营造1. 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和快乐。
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培养出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心态和情感。
小学音乐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音乐德育工作计划首先,我们要明确小学音乐德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音乐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使他们在音乐学习中感受美的力量,增强自身的道德素养。
其任务是通过音乐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和道德品质。
其次,我们要明确小学音乐德育工作的重点和内容。
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道德品质,内容包括音乐教学、音乐活动、音乐欣赏等方面。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引导他们用音乐表达情感,提高音乐技能。
在音乐活动中,我们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如合唱、乐器演奏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在音乐欣赏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欣赏优秀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操。
接下来,我们要明确小学音乐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方法包括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如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情境教学等,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手段包括音乐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如音乐教材、音乐器材、音乐场地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最后,我们要明确小学音乐德育工作的评价和改进机制。
评价是为了检验工作的效果,改进是为了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
我们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道德品质进行全面评价,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总之,小学音乐德育工作计划的制定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明确工作的目标和任务,重点和内容,方法和手段,评价和改进机制,不断提高小学音乐德育工作的质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一、引言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正直诚实、勇敢坚强、乐于助人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具有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和人格培养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式1.以乐团合作为基础的合作精神培养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可以通过指挥与学生乐队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让学生学习如何相互协作、互相支持,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这将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音乐作品的选择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充满爱、友谊和奋斗精神的音乐作品,通过欣赏和演唱这些作品,激发学生的爱心、友情和奋斗精神,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
例如,在课堂上播放《我的祖国》这首乐曲,通过对这首乐曲的欣赏和深入解读,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3.通过音乐表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音乐是一个非常好的表达自我的媒介,通过音乐表演,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信自强的品质。
在音乐课堂中,可以让学生进行音乐演唱、舞蹈和乐器演奏等表演活动,通过表演展示自我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例如,在音乐课上,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独唱或小组合唱,让他们站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艺,这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
4.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美好心灵音乐具有美的力量,通过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味。
在音乐课堂中,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感受音乐中的美,培养他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交响乐曲或人声合唱作品,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和谐、美妙和情感,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培养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5.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音乐教学需要学生反复练习和不断努力才能取得进步,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音乐德育工作计划(集锦5篇)
音乐德育工作计划(集锦5篇)音乐德育工作计划作为音乐这个学科,涵养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各个方面的认知、行为、道德、情感关系,因此德育教育在本学科中就凸显的重要。
本学期,为响应和落实学校各学科德育工作,促进教学工作再上新高,特制订以下计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区教育局的教育方针,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过音乐课中的学唱、欣赏等方式来感染学生,以课堂为教学主阵地,课外活动为辅的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
二、德育内容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世界艺术,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本学期主要内容以各种基础知识、技能培养为住,基础教学包括欣赏、学唱等,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音乐欣赏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对音乐的认识,培养学生求知欲、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工作计划《音乐德育工作计划》。
三、具体措施1、德育实际上就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内容。
德育的内容应当包括三个主要层次:一是基本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二是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三是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理想教育等。
因此要在课堂学习中,引导学生摆正心态,学会生活,养成学习生活良好习惯,在教育教学中渗透这三个方面的德育教育。
2、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拥有或者说强化良好思想品质是极其重要的。
而德育的基础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所以诸如公平、正直、诚实、勇敢、仁爱、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等应当成为中学德育的奠基性内容,要常抓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教育和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将文明行为教育应同学生的个体精神培育结合起来。
3、在课堂教学中,将中学生“学生守则"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到底。
因为它是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及其他道德品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所以要教育学生坚持不懈地严格地切实地遵照执行。
4、鼓励学生的理想意识,让学生树立理想目标,并付出为之努力的汗水,培养学生从一个社会人做起,拥有良好品德素质。
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和文化,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美感、情感和精神品质。
因此,如何将德育教育与音乐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音乐教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培养爱好音乐的兴趣音乐是一门艺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音乐教学中的首要任务。
对于孩子们来说,音乐应该是一种享受和乐趣,而不是一种压力和负担。
因此,音乐教育应该秉持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原则,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自发地喜欢、感受并学习音乐,才能真正达到教育与教学的目标。
二、揭示音乐的人文价值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人文价值。
在音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音乐本身的内涵中感受到各种情感和价值,比如文化传承、人生体验、情感交流、个性张扬等。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接触到优秀的音乐作品和音乐家的事迹,引发他们对音乐文化的热爱和对人文精神的感悟,从而培养他们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涵养人生情感的深度和广度。
三、倡导音乐家德育情操音乐家的情操和道德素养是音乐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学生看来,音乐教师是他们的榜样和导师,应该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引导学生培养一些基本的道德修养与优秀品质,如正直、勤奋、敬业、高尚、谦虚、友爱、感恩等。
同时,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音乐家的职业素养、道德要求和艺术情操,让他们从中受益,在实践中培养出自己的人格修养与职业素养。
四、强调音乐教学的思想性音乐教育是一种思想教育。
音乐艺术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在音乐教学中,要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教育和启迪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通过音乐感悟生命、思考问题、表达情感,让音乐不仅仅成为一种艺术享受,更成为一种领悟人生的智慧与思想哲理。
五、创造音乐教育的良好氛围音乐教育的和谐氛围是实现德育教育的基础。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创造一个积极、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自由、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见解。
音乐老师德育工作计划1
音乐老师德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音乐德育工作将紧紧围绕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以音乐为载体,通过丰富的音乐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工作目标1.结合音乐课程,强化德育渗透,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提升道德品质。
2.通过组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信心。
三、主要工作1.音乐课堂德育渗透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注重德育内容的融入,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例如,在教授音乐作品时,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中的美,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感。
2.音乐实践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比赛、音乐创作大赛、音乐会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锻炼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同时,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3.音乐文化传承通过音乐教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在音乐课堂中,介绍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等,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4.家校合作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音乐学习和德育发展。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音乐教育,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实施策略1.制定详细的德育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音乐教育水平。
3.定期开展德育工作总结和反思,及时调整工作策略,确保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总之,本学期音乐德育工作计划将紧密结合音乐教学和实践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怎样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怎样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初中音乐教育既是一种艺术教育,又是一种人文教育。
在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中,嵌入德育教育的元素,具有高度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以下是几个渗透德育的途经,以供参考。
1、音乐的情感激荡推动品德塑造。
音乐能够激起学生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引发内心的激荡与动情。
在情感激发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提问、引导、解读等方式,从音乐中引出德育教育元素,如:道德准则、品质理念、情感认同等。
让学生在了解音乐的同时,也能够领悟到人生的各种道理和生命的本质。
例如,指导学生在朗诵时深入剖析诗词背后的情感色彩,寻找自然、人性、思想、感情等主题,并概括出其中的道德准则和品质要求。
2、音乐的团队性促进互助共进。
音乐是人们共同参与的艺术形式,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时,要与其他人进行协作。
这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技巧,培养了学生互助协作、尊重合作、团队精神等品质。
例如,在协作创作中,学生在作曲或演奏时需要与其他人协调配合,完成一个复杂的音乐作品。
在演奏中,需要互相默契,保持合作精神,才能使音乐作品呈现出最佳的效果。
3、音乐的审美体验启迪教育启示。
音乐不仅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同时也是一种审美的教育。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美的力量,体验到美对人的感受和直接影响。
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对人生价值观念、人格修养、审美情操等方面进行锤炼和启迪。
例如,通过让学生欣赏弥撒、古典音乐等典型曲目,引导学生体会音乐的意境、内涵和宗教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人生追求勇气。
总之,初中音乐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同时还应该将德育教育贯穿其中,创造出一个有德育渗透的音乐教育环境,让学生深刻体会音乐与美、爱、和谐的关系,以此推动道德品质的全面提升。
三年级音乐德育渗透计划
三年级音乐德育渗透计划目标本计划旨在通过音乐教育的方式,培养三年级学生的德育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5. 提高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计划内容1. 音乐课堂教学通过精心设计的音乐教学活动,融入德育教育内容。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和演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导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2. 音乐社团活动建立音乐社团并组织定期活动,包括合唱团、乐器演奏组等。
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互助精神,并展示自己的才艺。
3. 音乐节目表演组织音乐节目表演,让学生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此举将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4. 音乐文化参观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音乐展览等音乐文化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实施方法1.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渗透德育教育内容。
2. 配备专业的音乐教育师资,保证教学质量。
3. 组织音乐社团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4. 与相关机构合作,组织音乐文化参观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音乐研究机会。
评估与总结定期评估计划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活动内容。
通过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现,评估他们的德育素养和音乐水平的提高情况。
并根据评估结果,总结经验,为后续音乐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提供参考。
结语本计划旨在通过音乐教育提升三年级学生的德育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相信通过本计划的实施,学生们将在音乐的陪伴下得到全面发展。
以上为《三年级音乐德育渗透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请予以批准。
小学音乐教师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音乐教师德育工作计划
1. 具体分析每个学生的成绩和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道路,热爱劳动,珍爱生命,遵守法律法规,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倡导互帮互助,营造和谐的班集体氛围。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树立远大理想,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技能。
5. 注重情感教育,通过音乐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培养兼容并包的品格,提高学生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6. 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管理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业、家务和社交等问题。
音乐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音乐德育工作计划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为了设计一份音乐德育工作计划或小学德育工作计划,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内容和目标:
1. 目标设定:确定音乐德育在学校的重要性和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
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等。
2. 课程设置:设计音乐德育课程内容和安排,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技能培养、音
乐表演等方面。
3. 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音乐德育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个性化
教学等。
4. 培训师资:培训音乐德育老师,使其具备音乐教学技能和德育理念,提升教学质量。
5. 班级活动:组织音乐活动,如音乐比赛、音乐会、音乐节等,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和参与度。
6. 资源建设:完善音乐设施和器材,提供音乐书籍、音乐作品等资源,为学生的音乐
学习提供支持。
7. 评估机制:建立音乐德育的评估体系,对学生的音乐表现和发展进行评价,促进持
续改进和提高。
以上是一些关于设计音乐德育工作计划或小学德育工作计划的建议内容,具体的计划
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音乐德育工作计划
音乐德育工作计划音乐德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情感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音乐德育工作计划,以更好地推动学校音乐德育工作的开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音乐德育的目标。
音乐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情感情绪管理能力。
在制定音乐德育工作计划时,我们需要将这些目标具体化,量化,以便更好地进行评估和反馈。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音乐德育的内容和方法。
音乐德育内容应包括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音乐技能的培养、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音乐活动的参与等。
音乐德育方法应多样化,既包括课堂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如音乐比赛、音乐会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音乐教育软件、多媒体教学等,来提高音乐德育的效果。
另外,我们需要建立健全音乐德育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音乐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包括学生音乐素养、音乐表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指标,以便更好地评估学生的音乐德育效果。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音乐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以更好地推动音乐德育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一个科学合理的音乐德育工作计划对于学校音乐德育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只有不断完善和落实音乐德育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情感情绪管理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希望全校师生能够共同努力,推动音乐德育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小学音乐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音乐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音乐德育工作计划》
一、引言
音乐德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学生的心灵成长和品格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音乐德育工作,我们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
二、目标和原则
1. 目标:通过音乐德育,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格,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道德素质。
2. 原则: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注重课程整合,将音乐德育融入学校的日常教育中;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音乐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和启发。
三、具体工作内容
1. 音乐德育课程设置:在音乐课程中融入德育教育要素,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作品体验感动和审美,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格。
2. 音乐活动组织:开展音乐演出、音乐比赛、音乐嘉年华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魅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艺术情操。
3. 音乐家庭作业: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家庭作业,与家长共同参与音乐活动,促进家校合作,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家庭教育。
4. 音乐德育实践:通过校园音乐节、音乐助学活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音乐在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评价和改进
1.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音乐活动的反馈等形式,对音乐德育工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成长和教育效果。
2. 改进: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音乐德育工作计划,确保音乐德育工作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五、总结
小学音乐德育工作既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品格培养的重要途径。
我们将依据本计划,努力开展音乐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品格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音乐德育工作计划
音乐德育工作计划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对人们心灵的陶冶和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德育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更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音乐德育工作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音乐德育的目标和意义。
音乐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情感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音乐德育的意义在于通过音乐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制定音乐德育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音乐德育的内容包括音乐教学、音乐活动和音乐欣赏等多个方面。
在音乐教学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教授音乐理论知识和乐器演奏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在音乐活动方面,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音乐会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在音乐欣赏方面,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音乐厅、音乐会等地方参观,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另外,我们需要加强音乐德育的实施和管理。
在实施方面,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音乐教学体系,配备合格的音乐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在管理方面,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音乐德育考核和评价机制,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合作。
家庭和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他们对学生的音乐德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与家长和社会各界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学生的音乐德育工作做出努力。
综上所述,音乐德育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计划和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校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希望全校师生和家长共同努力,为学生的音乐德育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德育渗透音乐教研(3篇)
第1篇摘要: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育人功能,使得德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本文从德育与音乐教育的内涵出发,探讨了德育渗透音乐教研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以期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德育与音乐教育的内涵1. 德育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人的道德品质、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高尚、心理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 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指通过音乐艺术的教育活动,培养人的审美能力、音乐素养、创造力、情感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音乐教育的目标是通过音乐艺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德育渗透音乐教研的必要性1. 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德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提高道德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2. 发挥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音乐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如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情感等。
德育渗透音乐教研,可以使音乐教育在育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3. 丰富德育内容和方法德育渗透音乐教研,可以使德育内容更加丰富,方法更加多样化。
通过音乐艺术,德育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地呈现,提高德育效果。
三、德育渗透音乐教研的实施策略1. 创设德育情境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具有德育意义的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道德情感。
如通过演唱爱国歌曲、革命歌曲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欣赏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2. 融入德育内容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德育内容融入音乐作品的分析、演唱、演奏等环节。
如分析音乐作品中的道德主题、表现手法等,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通过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3. 开展德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德育活动,如音乐会、音乐比赛、音乐讲座等。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同时培养道德品质。
2024年小学音乐教师德育工作计划
2024年小学音乐教师德育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美感、情感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培养艺术细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具体计划:1. 定期开展音乐课程- 确保每周为学生安排一到两节音乐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
- 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唱歌、合唱、乐器演奏等,通过互动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
- 按照学生的音乐水平和兴趣,设置不同难度和风格的音乐曲目,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 开展音乐活动-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动,组织音乐课堂跨学科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 组织校内音乐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音乐表演能力。
- 组织音乐社团和合唱团,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开展音乐节庆活动- 组织音乐节庆活动,如音乐晚会、歌咏比赛等,提供一个展示学生才华和劳动成果的平台。
-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节庆的策划和组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领导才能。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品味- 通过音乐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演出和艺术展览,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品味和情趣。
5.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定期与家长交流,了解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表现和问题,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 组织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音乐教育活动,加强师生家长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6. 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持续学习,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 学习音乐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材,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音乐水平。
- 积极参与专业交流和研究,与其他音乐教师共同成长和进步。
三、评估和改进:1. 定期进行学生的音乐能力评估,了解他们的学习成果和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学计划。
2. 收集学生、家长和同事的反馈意见,及时纠正不足,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音乐艺术教育中实现德育目标在艺术的百花园中,品种繁多,各有特色,人们可以从各种不同角度对它进行分类。
从时空的角度分类,可以将艺术分为空间艺术(建筑、雕塑、绘画)、时间艺术(音乐)与时空艺术(舞蹈、戏剧、电影);从人对艺术的感知的角度分类,可以分为视觉艺术(工艺、建筑、雕塑、绘画)、听觉艺术(音乐)、视听觉艺术(舞蹈、戏剧、电影)以及想象艺术(文学);从塑造艺术形象使用的材料与手段的角度分类,可以分为造型艺术(绘画、雕塑)、表演艺术(音乐、舞蹈)、语言艺术(文学)、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电视)。
此外人们还可以从实用与非实用、造型与非造型、偏重于表现与偏重于再现、动态与静态等角度对艺术分类。
(摘自《现代美育研究》)艺术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
它既可融为一体,也可分门别类。
在教育教学中如果能够综合运用各类艺术,并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是最具有审美价值的体现。
我认为,这应该是所有艺术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奋斗目标。
特别是高中的音乐课程,完全应该提倡学科综合、全面发展艺术教育。
无论是教育者或受教育者都是一种“质”的跨越与提升,能够使课堂教学达到一种完美、和谐的境界。
而音乐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在音乐艺术教育中实现德育目标的先决条件(一)音乐艺术的特征。
音乐素有艺术的王冠之称。
它是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即音乐语汇)所组成的特定的审美形式——音乐形象,诉之于人们的听觉,来直接表达人的感情的艺术。
所以,它是一种音响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表情的艺术。
由于音乐形象是由运动着的乐声组成的,构成其旋律美,具有流动性与不确定性,因此,它最擅长于抒发情感,而主要不在于状物。
舒曼说:“音乐不再现夜晚,而表现在夜晚”。
比如《蓝色的多瑙河》,主要不是写多瑙河的色彩与活动,而是表现多瑙河岸边人们富有生命力的情感状态。
所以,黑格尔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
”音乐的种类多,大而言之可分为声乐(男声、女声、混声)和器乐(弦乐、管乐、打击乐)两类。
声乐又可分为进行曲、抒情歌曲等;器乐可分为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等。
(摘自《现代美育研究》)(二)音乐艺术教育的意义。
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
1、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音乐是美育的一种最直接最迅速的手段。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首先诉诸人的听觉,因此它能直接通过“音乐感的耳朵”传达到人的大脑,作用于人的心灵,唤起人的美感。
《列子·汤问》中记载:韩娥在齐国雍门“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欢舞,弗能自禁”;足可见美妙的音乐对人的情绪感染的重要作用。
高中生正处于成长过程,音乐的这种作用更不可忽视。
学校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教学,以美妙的旋律和健康的内容唤起学生各种美的感受,使他们陶醉于音乐之中,流连于美的世界。
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但有一个前提,它必须是美妙的健康的音乐。
随着对外开放,许多不良现象也纷纷涌入,当今乐坛更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
那么又该如何去区分出音乐中的美与丑呢?这一重任显然又落在音乐教育上。
通过在课堂内外有指导性地引导学生广泛鉴赏,学习优秀的中外音乐作品,“操乐曲而后晓声”,让学生知晓什么是音乐艺术,怎样去辨别美与丑,在音乐鉴赏中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美国芝加哥大学一位教授针对大学校园里只听到满耳的疯狂的摇滚乐,却听不到贝多芬、莫扎特的名曲这一现象,就曾警告说:“他们(大学生——注)实际上已经变成了精神的聋子,当然更谈不上听音乐来激发思考了;长此以往,西方文化迟早将面临危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为现代社会的中国人,精神文明建设尤为重要,很难想象,一群整天在靡靡之音、颓废之乐的熏陶下的学生,将来会怎样去建设我们的祖国!2、音乐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课程计划》中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充分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中,通过音乐这一艺术的穿透性,促进行为道德素质形成的速度与质量,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而且这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手段,往往能从人的意识层面深入到无意识层面,烙印深刻,终身难忘。
这种教育作用是生硬的政治说教所不可替代的。
3、音乐能拓展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人类认识世界大体上有两种途径:一是科学的途径,即通过准确的阐述和科学的论证,来推导和证明客观规律,认识客观世界;二是艺术的途径,借助生动具体、富于想象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认识世界。
二者相互补充,但却不能互相替代。
有时通过艺术形象来认识客观世界并不亚于科学的阐述。
4、音乐教育能丰富想象力、启发创造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音乐诉之于听力,听之于耳,惑之于心,并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获得具体的形象,所以音乐教育能丰富人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从小就爱好音乐,他认为音乐能促进人的想象力的发展,而“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终究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可以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音乐还以它的灵活性多变性和启迪性,启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我国有数千年“乐教”的历史,音乐与许多艺术形式结下了不解之缘。
吴道子的画“气韵流动”,姜白石的词“犹如韵律”,闻一多的诗更是具有音乐之美,也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可见他们都从音乐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创造出了具有音乐美的艺术样式。
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都很注意培养自己对音乐艺术美的感受能力,而他们的才智才能,也从音乐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认为天体的运行就像音乐一样和谐,他一生就致力于研究这种“天体的音乐”,他就是在研究这种和谐的音乐旋律时,竟不可思议地创造出了他那不朽的第三定律。
难怪德国诗人海涅说:“音乐——这是奇迹。
”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晚年曾感慨地说:“假如我能从头再活一次,我一定要给自己制订一个原则:一个星期内一定要抽出时间去读诗,去听音乐。
只有这样,我现在已退化的那一部分能力才能保持下来。
”从中可见音乐与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来说,音乐教育在开发智力方面的这一意义尤为重要。
它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使他们插上幻想的翅膀,却创造更多丰富的成果。
5、音乐能消除疲劳,丰富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高中生正处于接受知识阶段,各种学习任务往往让他们的头脑处于紧张亢奋之中。
而音乐可以调节他们大脑机能,消除因学习过分紧张而产生的体力、脑力的疲劳。
清华大学的陆以循教授曾提出了一个“8-1>8”的命题;他认为:让学生在八小时学习中,抽出一个小时去欣赏、学习音乐,其成效将大于八小时的学习。
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减少甚至删除音乐课的课时,这样做不仅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也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6、音乐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青少年思想活跃,最需要丰富的精神乳汁来哺育。
音乐就是一种最好的艺术样式。
为什么“年轻人都喜欢放声歌唱”?为什么绝大多数文艺汇演都少不了音乐节目?就是因为音乐不仅是年轻人一种精神上的需要,也能“使听之人,为之兴感贻悦”,是活跃气氛的一种需要。
难怪托尔斯泰年轻时曾说:“没有一种艺术比音乐更能表现艺术的真正涵义,我爱音乐胜过其它一切艺术。
”所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万不可因为升学考试不考,而轻视它的存在。
它已成为反映时代特点、陶冶道德情操、丰富精神生活、给人以美的启迪与追求的最受欢迎的艺术样式之一。
为全面提高高中生乃至全体国民的文化艺术素质,我们应该加强音乐教育。
(三)音乐艺术在德育中的作用在音乐艺术教育中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是实现社会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培养“人”的关键。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四百名杰出青年进行的专题研究表明:人的成才=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是关键。
学会做人是第一位。
“为人先为德”,在德育教育中,尤以音乐的道德教育作用最为突出。
柏拉图在谈到音乐时认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深处”如果教育适当,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而美化。
孔子对音乐的评价则更为深刻,《论语·八佾》篇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说明了音乐教育对人的道德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作用。
(四)音乐艺术教育中德育的发展目标。
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美学家席勒把人性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A)物质(身体)状态,受自然力与物质需要支配的“感性的人”;(B)审美(情绪)状态,“审美的人”;(C)道德(理性)状态,自由的能充分发挥个人意志的有完美人格的“理性的人”。
通过音乐艺术教育的感染力,净化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享受到一种精神的愉悦,完成从“感性的人”到“审美的人”发展到有完美人格的“理性的人”。
席勒说“若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而音乐艺术课程的审美作用最能浸透到人的灵魂深处。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整个世界,当然也一定会“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自身。
这包括心灵的审美化、行为举止的审美化、人生态度的审美化、人际关系的审美化、人的生命生存活动的审美化等。
二、在音乐艺术教育中实施德育的具体措施。
在《音乐教学目标的分类与陈述比较研究》中指出,如果教师意识不到他的真正的教学目标是学生的情感方面的变化(内在实质),仅把教学局限于表面的行为,这样会使教学误入歧途。
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目标应放在重要位置上。
实施者应完善音乐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下面以《花·情感·人生》为例加以说明:课例:花·情感·人生。
这堂课设计的教学思路是:针对农村学生学习音乐的情况而设计的(他们没有音乐基础知识,也没有掌握音乐的基本技能,甚至有的从没上过音乐课)。
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用丰富的音像资料,让学生产生最真实、最直接、最丰富的感受与体验。
通过精心设计的艺术活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培养、形成、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根据课程标准三维一体,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
即:情感目标:通过引导、体验、比较等艺术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向上的、具有人文关怀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以及审美观和世界观。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交流、体验等艺术活动,使学生获得对音乐艺术的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
有效地认识、感知、理解和把握音乐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及审美功能。
进一步认识音乐艺术是声音的艺术,也是情感的艺术。
从情感目标的实现到在欣赏、体验、探究中能充分表达学生的音乐情感中解决难点和突破重点。
采用感受法:即帮助学生用心体验每一份情感。
从友情→亲情→爱国情一步一步得到升华;采用启发法:即用生活性、哲理性的语言组织调动起对学习的积极性与激动心情的心理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