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七讲二战后设计战后美国战后日本北欧
二战后日本的设计(精选PPT)

辑,系统介绍日本设计的状况与成就, 日本工业设计开始真正走向世界。
•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和1970年的万国博览 会均是由日本举办的大型国际性活动。两 次大会成为日本设计师展示才华的最佳场 所,也让崛起的日本设计真正在国际上亮 相。
• 20世纪70年代,日本设计师发起过针对 儿童进行的设计活动,使产品具有独特 的功能和儿童喜爱的外形,使儿童受到 教育并健康成长,他们称这种设计是 “进行教育的设计”,令消费者对设计 师油然61年日本工业设计协会参加了在意大利 威尼斯举行的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议, 日本设计开始走向国际。
• 1962年协会举行成立十周年工业设计专题 讨论会,并发行工业设计协会1962年年鉴。
• 1963年日本工业设计协会派人参加了在巴 黎举行了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大会, 并在国内举办日本工业设计出口产品展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设计
主要内容
• 一、恢复期的设计 • 二、转型期的设计 • 三、成熟期的设计 • 四、日本设计的代表性企业 • 五、总结
背景
• 1、日本现代设计起步比较晚 • 2、日本从1868年明治维新运动以后才开始
自己的现代化运动,并逐渐进入工业化时 代。 • 3、战后在美国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下,随着 经济复苏,20世纪50年代,日本才进入现 代设计的起步阶段。 • 4、1945—1952年是日本战后最困难的阶段, 为经济复苏期。
• 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企业意识到设计对 于开拓市场、赢得竞争的重要性,纷纷成 立自己的设计部门,设计成为增强企业竞 争力的重要手段。
• 最先成立设计部门的是松下公司,随后本 田汽车公司、佳能照相机公司、东芝电器 公司、夏普公司等也相继成立了自己企业 的工业设计部门。
11二战后日本的设计

教育界也纷纷成立了培养设计人才的系科或部门。 1945年,日本工艺协会成立,并建立了金漆美术工艺大 学;1949年,东京教育大学第一次举办了工艺建筑讲座, 介绍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思想和实践。同年,日本 女子美术大学成立,日本大学成立美术学部,开设平面 设计课程;1951年,日本最重要的工业设计大学——千 叶大学成立工业设计系,名称为“工业意匠科”,日本 大学也随后建立工业计划系,即“工业设计系”。这些 高等学校中与设计艺术相关系科的建立和有关设计课程 的开设,为战后日本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探索,现代设 计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五十年代后半期,追求“日本风格”
日本产业界开始把“具有风格”当作对外贸易的一种手段,试 图以传统手工艺在国外市场上赢得胜利,正是在这种思想观念 指导之下,在,日本设计吸取了中国和韩国 等东方国家的文化内涵,而从现代和前卫来看,表现在追随、 借鉴、模仿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的设计。传统和现代结合的结 果,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日本风格。传统设计面向 国内市场,像陶瓷、传统工艺美术品、传统服装、建筑、茶道、 花道、盒景设计走向日益精练的高度;作为面向国际的现代设 计,在日本主要表现在汽车、家用电器、照相机、现代建筑和 环境设计、平面、包装、展示等设计领域。
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初,日本的设计杂志如雨后春 笋,设计组织纷纷建立,西方国家的设计师大批来 到日本并进行各种设计活动。1951年日本成立了隶 属于通产省的“日本出口贸易研究组织”,该组织 一方面为日本政府提供有关产品设计的情报,另一 方面负责派遣日本学生到外国留学设计和邀请国外 重要设计专家来日访问讲学。当日本本国设计迅速 发展起来以后,1957年,日本通产省又不失时机地 成立了一个特别部门——“工业设计促进会”,主 要是帮助日本企业保护自己的设计不受外国企业的 抄袭,处理外国指控日本抄袭它们的设计等事务。
第十章 战后重建与设计

The History of Industrial design
南京工业大学 周波
工业设计史
第一节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维纳设计的其它椅子: 维纳设计的其它椅子:
The History of Industrial design
南京工业大学 周波
工业设计史
第一节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维纳设计的其它椅子: 维纳设计的其它椅子:
左上: 左上:孔雀椅 左下: 左下:折叠椅 右上: 右上:圈椅 右下: 右下:义骨椅
The History of Industrial design
南京工业大学 周波
工业设计史
第一节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20世纪50年代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另一位人物是建筑师一设计师雅 20世纪50年代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另一位人物是建筑师一设计师雅 世纪50年代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另一位人物是建筑师一设计师 各布森( Jacobsen,1902-1971)。 各布森(Arne Jacobsen,1902-1971)。 雅各布森的作品十分强调细节的推敲,以达到整体的完美。 雅各布森的作品十分强调细节的推敲,以达到整体的完美。他把家 陈设、地板、墙饰、 具、陈设、地板、墙饰、照明灯具和门窗等的细部看成与建筑总体和外观设计 一样重要。他的大多数设计都是为特定的建筑而作的, 一样重要。他的大多数设计都是为特定的建筑而作的,因而与室内环境浑然一 体。
The History of Industrial design
南京工业大学 周波
工业设计史
第一节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人情味也体现于工业装备的设计上,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人情味也体现于工业装备的设计上,在这方面 瑞典的工业设计师作了大量工作。 1965年开始 年开始, 名设计师组成的瑞典“ 瑞典的工业设计师作了大量工作。从1965年开始,由6名设计师组成的瑞典“设 计小组”参与了索尔纳公司的胶版印刷生产线的开发设计工作, 计小组”参与了索尔纳公司的胶版印刷生产线的开发设计工作,他们对生产线 操作过程进行了详尽的人机工程分析,并重新设计了标志、符号、 操作过程进行了详尽的人机工程分析,并重新设计了标志、符号、指令和操纵 手柄,使工作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10-6)。 手柄,使工作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图10-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设计PPT课件

口实心不锈钢,可不是钢的电镀,能保持永不褪色,不起锈
斑无论,部是分乔圆治靠·垫尼可尔以森旋(转G,e平org添e 了Ne不ls少on乐)趣的,“非向常日舒葵适”的经
典沙沙发发、,艾推洛荐、放阿在尼卧奥室(,E走ero道A等ar。nio)的“球椅”还是
维那、潘顿(Verner Panton)的“锥形椅”系列,当
29
在任职米勒公司期间他成功地延请了许多第一流的家 具设计师加盟米勒公司,如查尔斯•伊莫斯、亚历山大 •吉拉德(Alexande Griard)等,使米勒公司成为世 界上最有影响的家具之作公司之一。不仅设计家具, 还设计灯具、钟表、塑料制品等工业产品。尼尔森家 具设计中最有创新的可能是他对模数制储藏家具系列 及模数制办公家具的研究,这两种系统都在世界范围 内产生了影响
2020年9月28日
28
(二) 设计影响
尼尔森的设计生涯和在20世纪现代设计中的 地位,有些类似于意大利的吉奥•波奥第。两 位大师都横跨现代设计的多领域多置业并有 效起到多种作用,对现代设计影响也极为深 远。尼尔森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建筑师,又是 一位多产的家具设计大师,推动现代设计运 动的发展。
2020年9月28日
1955 年 设 计 的 “ 椰 子 椅”,如名称所示,其 设计构思源自椰子壳的 一部分,这件椅子尽管 看起来很轻便,但由于 “椰子壳”为金属材料, 其份量并不轻。
35
总高 850 MM
座高 420 MM
总深 820 MM
总宽 950 MM
乔治.尼尔森(美国)代表作品-coconut椰子椅 国际世纪的经典设计。 主要由玻璃钢构成内装M8螺帽,在其表面粘上海绵(密度为30 kg/m3,厚度为30mm,规格分别为1020*1400(mm)的海绵,再以皮料围包而成。 特点:美国设计师的设计,大,舒服,整个人坐了进去! 意大利进口混合牛皮or意大利进口布绒,麂皮等,颜色多种等.
【自考 现代设计史 独家整理】第十章 战后西方各国工业设计的发展

第十章战后西方各国工业设计的发展论述题:1、德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论述题)答:德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二战之前阶段,包括穆特修斯倡导的“德国工业联盟”、格罗佩斯创立的“包豪斯”等进行现代设计的理论探讨和实践,为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设计师,为现代设计艺术思想的传播准备了条件。
②二战后十余年,是德国现代设计艺术的恢复阶段,主要表现在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建立,以及它与布劳恩公司的成功合作,把包豪斯思想推向新的高度,并大力推行“系统化设计”思想。
德国的产品到处体现着新理性主义、新功能主义、极少主义特征,形成了冷峻、简洁、富有条理的设计风格。
③20世纪60-70年代,德国的现代设计在世界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其产品以理性、高质量、可靠的性能而著称。
④20世纪80年代之后,德国现代设计也面临世界消费市场的多元化、流行趋势、消费观念等的影响,德国设计界也不得不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势,采用双重的设计战略。
⑤德国统一后,由于前民主德国企业设计相对落后,大部分设计师都在政府的设计部门Kombinate中工作,负责为全国企业进行设计,是计划经济下刻板的设计,很难跟上市场的发展,因而德国设计又面临改造原民主德国企业的设计体系,使之能够适应市场变化的重大挑战。
二、简答题1、索尼公司确定的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八大原则?答:索尼公司确定的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八大原则在日本产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即:①产品功能必须良好(功能良好、方便保养、维修和运输);②产品设计美观大方;③优质;④产品设计具有独创性;⑤产品设计合理性,便于批量生产;⑥本企业产品必须具有独立特征,同时又必须有设计特征的关联性;⑦坚固、耐用;⑧产品与社会大环境应该具有和谐和美化的作用。
2、意大利的现代设计艺术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进行讨论?答: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现代主义萌芽阶段;②战后重建时期(1945——1955)的设计;③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反主流设计、样式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也是意大种设计艺术多元化发展的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设计PPT课件

2.2 家具、室内设计与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2.2.1 时代背景 20世纪40、50年代新材料、新工艺的
不断涌现,促进了美国家具与室内设计 的发展,形成了强调弹性结构、强调家 具的可移动组合的有机设计风格。并成 为这一时期西方各国主要流行的室内设 计风格。
15
2.2.2 伊姆斯夫妇
査尔斯·伊姆斯与雷·伊姆斯夫妇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 的美国设计师。伊姆斯夫妇善用胶合板、塑料、纤维 板、铸铝等新材料与新工艺以及人体工学原理进行家 具设计。 他们的家具设计造型摩登、 雅致而简洁, 兼 具出色的美感与优良的功能, 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与便 利, 为现代家具设计领域吹入了一股新风潮 。
9
2.1 汽车设计与“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2.1.1产生背景 战后美国的工业设计在思想上由原来的盲目 崇拜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样式转向比较理性, 注重科学技术、结构和功能的合理性等方面 上来。“流线型”成为一种为满足市场消费 潮流的设计样式,这也是“设计样式追随销 售”的一种体现,“计划废止制”就是在这 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
增强塑料、属和木材组 成。
21
“壳形'' 座椅背 面, 査尔斯和 雷·伊姆斯
DAR扶手餐椅, 査尔斯和 雷·伊姆斯
候机厅休息椅,査尔斯和雷·伊姆斯
22
这是由查尔斯·伊姆斯和蕾·伊姆斯在1945年设计的休 闲椅。1999年,时代杂志将这把椅子命名为“世纪之 椅”。
23
设计于1948年,椅子由涂漆的金 属网和杆组成。
第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 设计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
1.什么是工业设计?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工业设计” 的概念一
直存有混淆和定义, 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它的内涵才逐渐被确定下来, 即: 解决工业产 品与使用者之间关系问题的创造性活动 。
张夫也《外国现代设计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设计)【圣才出品】

张夫也《外国现代设计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次世界⼤战后美国的设计)【圣才出品】张夫也《外国现代设计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第⼆次世界⼤战后美国的设计8.1复习笔记⼀、第⼆次世界⼤战后⼯业设计概述(⼀)定义⼯业设计是随着⼯业⾰命⽽产⽣的。
但将⼯业设计作为独⽴学科,并使之职业化,是从⼆次世界⼤战之后开始的。
“⼯业设计”⼀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较为⼴泛地使⽤起来,之前⼀直被称为“实⽤美术”、“外形美化”、“产品造型”、“⼯业美术”等。
⽬的在于解决⼯业产品与⼈之间的关系问题。
(⼆)基本作⽤1.⼯业设计可以作为企业在决定⽣产的产品类型、开拓新产品⽣产线时的重要步骤和⽅法,因此,⼯业设计是企业在拟定市场政策时的重要协助⼿段。
2.⼯业设计可以通过使⼯业产品对顾客具有更⼤的吸引⼒来刺激市场容量,开发潜在市场,可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本索尼公司⼝号——创造市场)(三)发展表现1.20世纪40~50年代是⼯业设计的成熟期。
1957年,国际⼯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的成⽴为其主要标志之⼀。
国际⼯业设计协会联合会的三个宗旨是:(1)⿎励在设计实践中提⾼⼯业设计的⽔平(2)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挥和提⾼⼯业设计的作⽤(3)⼤⼒介绍、应⽤⼯业设计的⽅法,解决影响⼈类健康的问题。
2.第⼆次世界⼤战之后的⼆三⼗年⾥,是世界⼯业设计发展最为迅速和辉煌的时期,其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1)设计理念⾛向科学化和理性化(2)设计学成为新兴的边缘学科并迅速发展(3)设计意识深⼊⼈⼼并逐渐增强(4)设计体系基本形成并进⼀步完善3.20世纪60—70年代,⼯业设计中开始出现企业形象、⾏为标志、观念标志的设计,它们的具体内容是(1)企业形象(CI)——企业标志、⾊彩等的设计(2)⾏为标志(BI)——企业员⼯⾏为规范的设计(3)观念标志(MI)——企业设计发展规划的设计(四)理论主张1.在⼯业设计理论中,认为设计应使⼈的基本要求得到双重满⾜(1)⽣理(物质)满⾜——舒适、安全、便利等(有限)(2)⼼理(精神)满⾜——美观、时髦、品位、地位象征等(⽆限)2.现代⼯业设计的六个环节调研—>设计—>⽣产—>销售—>使⽤—>环保。
战后世界各国的设计PPT学习教案

第31页/共43页
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1917-) 他是同时代设计师中最杰出的一位,1917年出身于奥地利一个建筑师之家,曾在都灵工艺学院
学习建筑,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与奥利维蒂公司长期合作,为该公司设计了大量的办公机器与 办公家具.索特萨斯的设计思想受到印度和东方哲学的影响。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他的设 计从严格的功能主义转变到了更为人性化和更加色彩斑斓的设计,并强调设计的环境效应。
艺术来看待,全民族共同推动艺术设计的发展,而且把设计师当作名星来追捧。
第24页/共43页
二、战前意大利的优秀设计——奥利维蒂公司
意大利工业设计的中心:米兰 著名设计师:尼佐里
第25页/共43页
“拉克西康80” 型打字机
“拉特拉22”型打字机
第26页/共43页
50年代的意大利设计 1951-1957年间,意大利设计风格已牢固地建立起来了。 1953年意大利《工业设计》杂志创刊, 1956年工业设计师协会成立。 一家全国性的大型联号商店于1953年举办了“产品的美学”大型展览,非常成功。该店在
第32页/共43页
索特萨斯设计作品
第33页/共43页
意大利的汽车车身设计在国平际尼上法享里有那很设高计的声公誉司
1930年创立于都灵,曾设计了阿尔法·罗密欧、菲亚特等诸多名车。 平尼法里那的汽车设计多年来被视为雕塑的同义语,既有其精致的形式感和艺术表现,同时又基于精确
的科学评价准则。平尼法里那代表着最现代化的技术与传统工艺与艺术的结合。
第15页/共43页
1.恢复期的日本工业设计1945-1952年
1947年日本举办了“美国生活文化展览”。 设计院校相继成立 1951罗维来日本讲授工业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后日本设计
2.发展状况:
日本用了很短的时间,从1953年前后开始发展自己的现代设计,到80年代 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设计大国之一,不但日用品设计、包装设计、耐用消费 产品设计达到国际一流水准,连汽车设计、电子产品设计这类需要高度技术背景 和长期人材培养的复杂设计类别,也达到国际水平,使世界各国对日本设计另眼 看。
二战后日本设计
对于西方人来说,当时日本设计除了绚丽的浮世绘装饰风格之外,最吸引他们的是日本 建筑和家具设计的几个非常特殊的因素,这包括:
(1)日本人对于材料的本来特色的重视,他们喜好不经过掩饰的裸露的材料。这个民族 习惯,大约与日本人的神道崇拜,到佛教禅宗的长期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2)日本人喜好开放的空间,他们在设计上利用比例和装修材料达到开放的感觉。 (3)日本人喜好展示暴露的结构支撑部件。 (4)日本人喜好模数系统。
不少日本产品在技术上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一些日本厂商将新技术作为市场 竞争的主要手段,但随着新技术的普及,仅靠技术上的新奇就无法生存。
例如:外壳上直露的螺钉,使人觉得细节上欠考虑。这就迫使日本的生产厂家重视设计, 改善产品的形象。这大大促进了日本高技术产业中设计的发展。
日本风格:良好的性能、多样的造型、低廉的价格、无微不至的细节。
第七讲 二战后的设计
二战后的设计
主要内容:
国际主义风格
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 “波普”设计
二战后美国工业设计及设计教育的发展 二战后日本设计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
• 重点 • 难点
国际主义风格、“波普”设计和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 二战后美国工业设计及教育的发展
• 教学目标:熟悉国际主义风格、高科技风格和波普设计的特点, 熟悉二战后现代设计发展的趋势,掌握二战后各国的设计风格。
二战后日本设计
综观日本的设计总体,可以看到两种完全不同的特征:一种是比较民族化的、 传统的、温煦的、历史的;另外一种则是现代的、发展的、国际的。可以把这两种 设计特征大致归纳如下:
1)传统设计:这是基本基于日本传统的民族美学的、宗教的、讲究信仰的、与 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
2)现代设计: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日本现代设计——日本的现代设计 是完全基于从外国,特别是从美国和欧洲学习的经验发展而成的。
(二战后)美国工业设计及设计教育的发展
中国大学MOOC平台 ——人人爱设计——
雷蒙德·罗维
美国工业设计
巨大的消费市场带来了各厂商间的竞争,制造商自觉重视产品的艺术形象, 要求艺术家给商品一个漂亮的外貌以促进销售。因此,美国在20年代便走上 “艺术的商业化与商业的艺术化”的道路。
美国工业设计
——美国的设计概念不同于欧洲—— “我们没有贵族血统,因此我们不可避免地形成这样一种性格:我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应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日本设计风格和特点
紧凑性 轻便性和便携性 直线性形式 选择性 减少主义特征 模数体系和标准化特点 从内向外的设计模式 从细节到整体的设计模式
二战后日本设计
二战后日本设计
日本文化中出现这种双重性,或者折衷性的原因比较复杂,大约可以归纳为几个因 素:
1)因为日本总体文化中的模式和类型众多,日本人珍惜他们辛辛苦苦学习和发展出 来的每一个文化体系、每一个文化模式、每一个文化类型,不希望、也努力做到不会出 现以某一个文化类型、体系压倒另外一个的情况,尽量做到兼收并蓄,尽量做到文化的 多元化,所以他们使每一个模式与类型都得到发挥。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并没有什么重要的设计活动。日本从1868年的明治维 新运动以后才开始自己的现代化运动,逐渐进人工业化时代,19世纪末叶已经把国家 的中心放在海外扩张上,甲午战争以后占领台湾,日俄战争以后开始进入辽东半岛, 1910年兼并朝鲜,直到1931年占领中国的东北地区,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基本 没有进人过真正的和平经济发展阶段,全部现代化时间都耗费在军事扩张上,因而, 虽然有过一些零碎的设计探索,但始终没有能够进人现代设计的运动阶段。日本的真 正的设计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1953年结束的朝鲜战争之后的事。
美国促进工业设计和其他设计活动发展的唯一动力是—— 经济的活力, 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增加——设计发展; 反过来, 经济衰退——市场萎缩——设计退步。
美国工业设计
•德雷夫斯 •人机工学(“人类尺度学”理论),赋予产品合理的造型。 •雷蒙德·罗维 •第一个登上《时代》杂志周刊的设计师 •中国大学MOOC平台
2)另外一个因素,是日本人的哲学观念影响。
二战后日本设计
日本文化之所以能够与现代文化顺利接轨,究其原因,归结起来看,应该说有以下几个 要点是具有决定作用的:
(1)日本的传统文化的基础是大众的,而非贵族的; (2)日本传统文化的单一种族基础,使这种文化能够穿越阶级隔阂而成为全民的文化。 (3)日本重视集团和团体,而轻视个人,因此文化可以兼而具有活跃和稳定的双重特征。
• 这些美国制作的产品把美国的通俗、大众文化以 非常具有侵略性的方式带到全世界,它们展示了 一种新的面貌― 美国生活方式,也就是消费文化 的方式,把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消费社会以华丽 的光彩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影响了各国人民的 生活方式,也影响了各国的设计。
美国工业设计
二战后日本设计的发展
二战后日本设计
们将自己塑造成金钱贵族,我们的财富便是君主国家的纹章。” 相当准确地道出了美国设计商业化道路的特征。
美国工业设计
•美国基本从来没有出现过政府积极支持 设计的情况,设计在美国完全是一个私 人化企业行为和单纯的市场经济行为。 美国现代设计的最辉煌时期应该说是在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通常称 为两次大战中间阶段。
二战后日本设计
后来居上的日本设计
背景:从1961年起日本工业进入了发展阶段,即日本的工业生产和经济出现了一 个全盛的时期,工业设计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模仿逐渐走向创造自己的特色。
后来居上的原因: (1)寻求“日本风格”得到政府和业界的重视; (2)国际间设计交流频繁; (3)建立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