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翻译赏析
蜂这首古诗的意思和注释
蜂这首古诗的意思和注释《蜂》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一首诗。
这首诗描述了一只蜂在花间采集蜜的情景,从蜜蜂的视角,将其勤劳和坚韧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诗人对蜜蜂工作精神的赞美。
诗歌全文如下: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首诗表现了蜂的勤劳和辛苦,同时也暗示了蜜蜂奉献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和价值。
下面分析这首诗歌的意思和注释。
注释:一、不论平地与山尖:不管是平地还是山尖,指蜜蜂采蜜的地方。
在平地上,有各种各样的花卉,而在山顶上,只有少量鲜花。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蜜蜂十分勤劳,不论采集的地方是多么困难,都会突破种种限制,为了采蜜不断努力。
二、无限风光尽被占:指蜜蜂采蜜的努力已经占尽了大好河山的美景,蜜蜂通过采集百花的精华,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辛苦成果。
同时,也表示了蜜蜂的劳动精神和勤奋精神,这种精神共勉我们更加努力奋斗。
三、采得百花成蜜后:这里的“百花”是指诗人罗隐认为最有潜力产生蜜的花卉,这是蜜蜂取得成果的关键。
蜜蜂采集了百花的精华汁液,用自己的生命力制成甜蜜的蜜蜜。
这种蜜蜜,象征着蜜蜂勤劳的成果,正如我们自己努力而得到的成果,象征我们每个人可以通过不断奋斗取得成功。
四、为谁辛苦为谁甜:这句话直接表现出蜜蜂奉献的精神。
蜜蜂采集蜜蜜虽然寻常平凡,但是其实是奉献自己,斗争奋斗,为谁而奉献,为谁而辛苦,为谁而甜。
这种奉献精神,令人敬佩。
意思: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人生的态度。
蜜蜂经过不停歇的努力,为了取得甜美的成果,付出了惊人的努力,无论在平地还是山尖,经过了无数次的奋斗,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果。
这种代表劳动奋斗的蜜蜂,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精神的榜样。
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他赞美了蜜蜂的勤奋和自我牺牲精神,传递给后人一种勤劳和坚韧的生活态度。
总结:“蜂”这首诗是一首平凡而伟大的诗,它表达了对勤奋和劳动精神的赞美,既体现了人们对蜜蜂勤劳辛苦的敬意,同时也传递了人们生活的态度,是一首很值得阅读和思考的诗歌。
蜂古诗赏析(详细版)
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诗文解释】不管是平地还是高山,无限风光都被蜜蜂采花酿蜜时独占了。
它辛辛苦苦采集百花酿成的蜂蜜,究竟是为谁送去甘甜呢?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
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
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
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
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一、欲夺故予,反跌有力。
此诗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经营,除“辛苦”而外并无所有。
然而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
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
其实这只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为末二句作势。
俗话说:抬得高,跌得重。
所以末二句对前二句反跌一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尽占”二字一扫而空,表达效果就更强。
如一开始就正面落笔,必不如此有力。
二、叙述反诘,唱叹有情。
此诗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但议论并未明确发出,而运用反诘语气道之。
前二句主叙,后二句主议。
后二句中又是三句主叙,四句主议。
“采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
但由于主叙主议不同,末二句有反复之意而无重复之感。
本来反诘句的意思只是:为谁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却分成两问:“为谁辛苦”?“为谁甜”?亦反复而不重复。
言下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之意甚显。
而反复咏叹,使人觉感慨无穷。
诗人矜惜怜悯之意可掬。
三、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此诗抓住蜜蜂特点,不做作,不雕绘,不尚词藻,虽平淡而有思致,使读者能从这则“动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觉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
罗隐《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全诗翻译赏析
罗隐《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全诗翻译赏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蜂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解释】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2.不管是平地里还是山尖上,群群蜜蜂占尽了无限风光。
终日不停飞采花酿成蜂蜜,到头来辛辛苦苦为他们忙。
【解释】山尖:山峰。
【赏析】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采得百花成蜜后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罗隐的诗,或咏史,寄寓自己的深沉慨叹;或讽刺现实,语言精练警辟。
这首咏物之作《蜂》也与诗人的总的诗风相一致。
蕴含了自己的深情。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诗一开篇,诗人就说了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蜜蜂忙忙碌碌,熙熙攘攘,山尖与平地,每一处有花的地方,都被他们占据了,此时此刻,它们出尽了风头,占尽了风光,甚至令人嫉妒。
采得百花成蜜后没想到,诗人至此笔锋一转,道出了一个人所不能言而又十分常见的话题:“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两句的意思急转:原来蜜蜂看似风光的背后,是多么艰辛,多么无奈!它们辛辛苦苦、忙忙碌碌的结果是酿成了甘甜的蜂蜜,最终自己却所得甚少。
诗人的一句“为谁辛苦为谁甜”寄寓了无限的感慨。
《蜂》这首诗,语言浅显,然而意味却深长。
通过蜜蜂采花酿蜜这种极其自然的现象,隐含着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读后,很令人深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古诗蜂唐罗隐这首诗的意思
古诗蜂唐罗隐这首诗的意思
唐代罗隐《蜂》
译文:不管是平平的地面还是高高的山峰,所有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们占领。
它们采尽花蜜酿成蜂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那些醇香的蜂蜜呢?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蜂》是唐代著名诗人罗隐所作。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罗隐在对物象深入细致的观察的基础之上,对所咏之物融进他强烈的家国之忧与身世之慨,刺时讽世使得其能在晚唐诗坛脱颖而出。
《蜂》通过吟咏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用这一自然现象,表现了他对社会和历史问题的思考。
罗隐唐诗《蜂》全诗赏析
罗隐唐诗《蜂》全诗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罗隐唐诗《蜂》全诗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蜂》是晚唐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寓理诗。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注释】山尖:山峰。
尽:都。
占:占其所有。
甜:醇香的蜂蜜。
【白话译文】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峰,无限花开的风光,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创作背景】罗隐生于太和七年(公元833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
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对当时考试制度、当时朝廷的失望,以及在这样的情绪下,看见人民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与部分朝廷官员不劳而获这样相对立的情景而产生的愤懑,大致是罗隐作出这首讽喻不劳而获者的《蜂》的原因。
【赏析】罗隐的咏物诗“切于物”而“不粘于物”,往往别出心裁,独具寓意,讽刺深峻犀利又耐人寻味。
清沈祥龙《论词随笔》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
”罗隐正是在对物象深入细致的观察基础之上,对所咏之物融进他强烈的家国之忧与身世之慨,刺时讽世使得其能在晚唐诗坛脱颖而出。
《蜂》通过吟咏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用这一自然现象,表现了他对社会和历史问题的思考。
前两句写蜜蜂的生存状态,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
“不论”“无限”,蜜蜂在辛勤劳动中“占尽风光”,简单写来看似平平无奇,纯行直白,几乎是欣赏、夸赞的口吻,实则是匠心独运,先扬后抑,为下文的议论做出了铺垫。
罗隐《蜂》全诗译文及鉴赏
罗隐《蜂》全诗译文及鉴赏《蜂》是由罗隐所创作的,《蜂》通过吟咏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用这一自然现象,表现了他对社会和历史问题的思考。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蜂》,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蜂》唐代: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译文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蜂》注释山尖:山峰。
无限风光:极其美好的风景。
占:占有,占据。
采:采取,这里指采取花蜜。
《蜂》赏析罗隐的咏物诗“切于物”而“不粘于物”,往往别出心裁,独具寓意,讽刺深峻犀利又耐人寻味。
清沈祥龙《论词随笔》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
”罗隐正是在对物象深入细致的观察基础之上,对所咏之物融进他强烈的家国之忧与身世之慨,刺时讽世使得其能在晚唐诗坛脱颖而出。
《蜂》通过吟咏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用这一自然现象,表现了他对社会和历史问题的思考。
前两句写蜜蜂的生存状态,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
“不论”“无限”,蜜蜂在辛勤劳动中“占尽风光”,简单写来看似平平无奇,纯行直白,几乎是欣赏、夸赞的口吻,实则是匠心独运,先扬后抑,为下文的议论做出了铺垫。
后两句紧乘“蜜蜂”这一意象,把它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扩大,发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一声叹息。
同时也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已采的百花酿成蜜,辛辛苦苦的劳作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话锋一转,这般辛劳到底又是为了谁呢?在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里,为的正是那些不劳而获、占据高位、手握重权的剥削者,此中的讽意不言而明。
诗人以反诘的语气控诉了那些沉迷利禄之人,感喟良久之余不禁又对广大的劳苦人民产生了矜惜怜悯之情,从另一个侧面对这种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平现实加以嘲讽和鞭笞,在为劳动人民鸣冤叫屈的同时也是对自己久沉下僚、大志难伸的境遇予以反省,表达对唐末朋党倾轧、宦官专权、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更深的痛恨之情。
《蜂》罗隐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蜂》罗隐唐诗注释翻译赏析诗的前两句“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描绘了蜜蜂不论在平原还是高山,都能尽情享受美好风光的情景。
这里的“不论”和“无限”两个词语,突出了蜜蜂的勤劳和自由,也暗示了它们的生存环境并不优越,但依然能够创造出美好的成果。
诗的后两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诗人由蜜蜂采花酿蜜联想到了人类社会,他质问蜜蜂:你辛辛苦苦地采集百花酿成蜂蜜,究竟是为了谁呢?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蜜蜂的赞美,也表达了他对那些不劳而获者的不满和批判。
在封建社会中,有许多人凭借权势和财富,不劳而获,过着奢侈的生活,而广大劳动者却只能辛勤劳作,过着贫困的生活。
诗人通过描写蜜蜂的行为,表达了对这种不公平现象的不满和批判。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方面具有以下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
诗人在描写蜜蜂时,先扬后抑,前两句赞扬了蜜蜂的勤劳和无私,后两句则突然发问,表达了对不劳而获者的批判。
这样的反跌,使诗歌更加有力,也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叙述反诘,唱叹有情。
这首诗采用了叙述和反诘的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诗人先叙述了蜜蜂的劳动过程,然后反问道:“为谁辛苦为谁甜?”这种反诘,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思考了诗歌的主题。
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这首诗的寓意具有双重性,既可以理解为对蜜蜂的赞美和对不劳而获者的批判,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叹。
在封建社会中,许多有才华的人都怀才不遇,过着贫困的生活,罗隐也是其中之一。
他通过描写蜜蜂的行为,表达了自己对不公平社会的不满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蜂》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寓意、生动的形象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了唐代咏物诗中的佳作。
它不仅赞美了蜜蜂的勤劳和无私,也表达了诗人对不劳而获者的批判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同时,这首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的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寓意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罗隐《蜂》翻译及赏析
罗隐《蜂》翻译及赏析
罗隐《蜂》翻译及赏析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
店铺给大家提供罗隐《蜂》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和参考!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①,无限风光尽②被占③。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④?
【译文】
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有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是为谁辛苦忙碌?又是为谁在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赏析】
这首诗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罗隐的诗,或咏史,寄寓自己的深沉慨叹;或讽刺现实,语言精练警辟。
这首咏物之作《蜂》也与诗人的总的诗风相一致。
蕴含了自己的深情。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诗一开篇,诗人就说了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蜜蜂忙忙碌碌,熙熙攘攘,山尖与平地,每一处有花的地方,都被他们占据了,此时此刻,它们出尽了风头,占尽了风光,甚至令人嫉妒。
没想到,诗人至此笔锋一转,道出了一个人所不能言而又十分常见的:“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两句的意思急转:原来蜜蜂看似风光的背后,是多么艰辛,多么无奈!它们辛辛苦苦、忙忙碌碌的结果是酿成了甘甜的蜂蜜,最终自己却所得甚少。
诗人的一句“为谁辛苦为谁甜”寄寓了无限的感慨。
《蜂》这首诗,语言浅显,然而意味却深长。
通过蜜蜂采花酿蜜这种极其自然的现象,隐含着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读后,很
令人深思。
【罗隐《蜂》翻译及赏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全诗的意思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全诗的意思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出自唐朝诗人罗隐的古诗作品《蜂》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注释山尖:山峰尽:都占:占其所有甜:醇香的蜂蜜翻译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峰,无限花开的风光,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赏析罗隐的咏物诗切于物而不粘于物,往往别出心裁,独具寓意,讽刺深峻犀利又耐人寻味。
清沈祥龙《论词随笔》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
罗隐正是在对物象深入细致的观察基础之上,对所咏之物融进他强烈的家国之忧与身世之慨,刺时讽世使得其能在晚唐诗坛脱颖而出。
《蜂》通过吟咏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用这一自然现象,表现了他对社会和历史问题的思考。
前两句写蜜蜂的生存状态,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论无限,蜜蜂在辛勤劳动中占尽风光,简单写来看似平平无奇,纯行直白,几乎是欣赏、夸赞的口吻,实则是匠心独运,先扬后抑,为下文的议论做出了铺垫。
后两句紧乘蜜蜂这一意象,把它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扩大,发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一声叹息。
同时也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已采的百花酿成蜜,辛辛苦苦的劳作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话锋一转,这般辛劳到底又是为了谁呢?在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里,为的正是那些不劳而获、占据高位、手握重权的剥削者,此中的讽意不言而明。
诗人以反诘的语气控诉了那些沉迷利禄之人,感喟良久之余不禁又对广大的劳苦人民产生了矜惜怜悯之情,从另一个侧面对这种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平现实加以嘲讽和鞭笞,在为劳动人民鸣冤叫屈的同时也是对自己久沉下僚、大志难伸的境遇予以反省,表达对唐末朋党倾轧、宦官专权、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更深的痛恨之情。
《蜂》的古诗诗意
《蜂》的古诗诗意
《蜂》是唐代文学家罗隐创作的一首咏物诗,全诗如下: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首诗以蜜蜂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辛苦劳作却难以获得回报的劳动者的同情和深刻批判。
诗中的“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意味着蜜蜂在广阔的空间中努力工作,但最终却只能得到微不足道的回报。
而最后的“为谁辛苦为谁甜?”,更是直接指出了这种不公平的现状。
整首诗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和修饰语,却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和深刻的含义打动了读者。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劳动者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的强烈不满,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和关注。
四年级下册《峰》古诗
四年级下册《峰》古诗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一、字词解析。
1. “不论平地与山尖”- “不论”就是不管的意思。
“平地”就是平坦的地面,“山尖”是山峰的顶端。
这句诗是说不管是在平坦的地方还是在高高的山峰顶端。
2. “无限风光尽被占”- “无限风光”就是数不清的美好景色。
“尽”是都、全部的意思,“被占”就是被蜜蜂占领了。
蜜蜂到处去采蜜,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它们忙碌的身影,就好像这些地方的美景都被它们占据了一样。
3. “采得百花成蜜后”- 很容易理解,蜜蜂采集了各种各样的花朵,然后酿成了蜂蜜。
4. “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里的“为”是为了的意思。
蜜蜂这么辛苦地采蜜,最后酿成了蜂蜜,但是这些蜂蜜是被谁享用了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哦。
二、诗句赏析。
1. 前两句。
- 你看啊,蜜蜂可真是勤劳的小昆虫。
不管是在平地上那些花朵旁边,还是在高高的山尖上的花朵旁边,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
就好像它们把所有有花的好地方都给“霸占”了一样,其实呢,它们只是在努力地采蜜。
这两句诗一下子就把蜜蜂忙碌、到处采蜜的形象给描绘出来了。
2. 后两句。
- 这可就更有意思了。
蜜蜂辛辛苦苦地采了那么多花,最后酿成了香甜的蜂蜜。
可是呢,这些蜂蜜最后到了谁的嘴里呢?是蜜蜂自己享用了吗?当然不是啦,很多时候是被人类或者其他动物拿走享用了。
诗人这样写啊,就像是在为蜜蜂打抱不平呢。
其实呀,诗人也是通过蜜蜂来比喻那些辛辛苦苦劳动,但是劳动成果却被别人拿走的人。
比如说那些农民伯伯,他们在田地里辛苦耕种,种出了粮食,可是有时候却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所以这首诗不仅仅是在写蜜蜂,还在表达一种对社会现象的看法,是不是很厉害呢?。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出自唐代罗隐的《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注释
山尖:山峰。
尽:都。
占:占其所有。
甜:醇香的蜂蜜。
【赏析】
罗隐生于太和七年(公元833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
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对当时考试制度、当时朝廷的失望,以及在这样的情绪下,看见人民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与部分朝廷官员不劳而获这样相对立的情景而产生的愤懑,大致是罗隐作出这首讽喻不劳而获者的《蜂》的原因。
罗隐蜂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罗隐蜂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罗隐蜂古诗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
那么关于罗隐的这首蜂我们该怎么学习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罗隐蜂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仅供参考。
罗隐蜂原文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翻译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峰,无限花开的风光,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罗隐蜂注释山尖:山峰占:占其所有尽:都甜:醇香的蜂蜜罗隐蜂赏析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
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
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
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
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一、欲夺故予,反跌有力。
此诗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经营,除“辛苦”而外并无所有。
然而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有蜜蜂的出现。
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
其实这只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为末二句作势。
俗话说:抬得高,跌得重。
所以末二句对前二句反跌一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尽占”二字一扫而空,表达效果就更强。
如一开始就正面落笔,必不如此有力。
二、叙述反诘,唱叹有情。
此诗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但议论并未明确发出,而运用反诘语气道之。
前二句主叙,后二句主议。
后二句中又是三句主叙,四句主议。
“采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
但由于主叙主议不同,末二句有反复之意而无重复之感。
本来反诘句的意思只是:为谁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却分成两问:“为谁辛苦”?“为谁甜”?亦反复而不重复。
言下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之意甚显。
而反复咏叹,使人觉感慨无穷。
诗人矜惜怜悯之意可掬。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翻译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翻译
原文应为:“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出自唐代罗隐的《蜂》,全文为,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的解释为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极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
诗人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如“无论、无限、尽”等,称蜜蜂“占尽风光”,与题旨矛盾,其实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为末两句作势。
结合诗人的写作风格,罗隐的咏物诗,切于物而不粘于物,独具寓意,讽刺犀利又耐人寻味。
该诗想表达的还是人民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与部分朝廷官员不劳而获的相对情景而产生的愤懑。
罗隐蜂中赞美农民人民辛苦的诗句是
罗隐蜂中赞美农民人民辛苦的诗句是一、原文:《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二、衍生注释:1. “不论平地与山尖”:不管是在平旷的原野还是在高高的山尖上。
“平地”比较好理解,就是平坦的地面,“山尖”就是山峰的顶端。
2. “无限风光尽被占”:所有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据了。
这里的“无限风光”指众多美好的自然景致,“尽”是都、全部的意思,“占”就占据。
3. “采得百花成蜜后”:蜜蜂在采集了众多花朵之后酿造成蜂蜜。
“采得”就是采集到,“百花”表示各种各样的花,言其数量之多。
4. “为谁辛苦为谁甜”:这么辛苦是为了谁呢?酿出来的蜜又香甜了谁呢?“辛苦”表达劳作的艰辛,“甜”一方面指蜂蜜的甜,另一方面也暗指甜蜜的成果。
三、赏析:主题上,这首诗表面写蜜蜂。
情感方面,诗人借蜜蜂辛勤劳作却不知成果归谁这种看似不公平的现象,实际上在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表现手法上,前两句描绘蜜蜂占尽风光的忙碌场景,后两句突然转折,提出深刻的谁受益的疑问。
以蜜蜂象征辛勤劳动的农民,蜜蜂到处采蜜就像农民到处耕种劳作。
它们采百花而成蜜,农民们终年辛苦耕种收获粮食,但是成果往往并不完全由自己享受。
诗人运用鲜明的对比和反问的句式,asinine(蠢笨地,这里是幽默调侃的说法,加强语气)将对这种不公平现象的疑惑和对劳动者的同情深刻地表达出来。
四、作者介绍:罗隐,唐末文学家。
他一生仕途坎坷,十举进士而不第。
他的作品多愤世嫉俗之作,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和揭露。
他长期处于社会底层,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所以能够深刻体会广大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无奈,像《蜂》这种诗就反映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关怀。
五、运用片段:示例一:在一个宁静的乡村小酒馆里,几个老人围坐在一起唠嗑。
老李唉声叹气道:“诶,咱农民啊,一辈子在地里忙活,春种秋收,种出来的粮食养活了好多人,自己好像也没落下多少好处啊。
”老王接话道:“这让我想起罗隐那首《蜂》啊,‘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咱们就和那蜜蜂一样,忙个不停,可收益都被各种人分走了不少啊。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出自唐代罗隐的《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注释
山尖:山峰。
尽:都。
占:占其所有。
甜:醇香的蜂蜜。
【赏析】
罗隐生于太和七年(公元833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
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对当时考试制度、当时朝廷的失望,以及在这样的情绪下,看见人民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与部分朝廷官员不劳而获这样相对立的情景而产生的愤懑,大致是罗隐作出这首讽喻不劳而获者的《蜂》的原因。
罗隐唐诗《蜂》全诗赏析
罗隐唐诗《蜂》全诗赏析罗隐唐诗《蜂》全诗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罗隐唐诗《蜂》全诗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蜂》是晚唐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寓理诗。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注释】山尖:山峰。
尽:都。
占:占其所有。
甜:醇香的蜂蜜。
【白话译文】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峰,无限花开的风光,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创作背景】罗隐生于太和七年(公元833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
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对当时考试制度、当时朝廷的失望,以及在这样的情绪下,看见人民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与部分朝廷官员不劳而获这样相对立的情景而产生的愤懑,大致是罗隐作出这首讽喻不劳而获者的《蜂》的原因。
【赏析】罗隐的咏物诗“切于物”而“不粘于物”,往往别出心裁,独具寓意,讽刺深峻犀利又耐人寻味。
清沈祥龙《论词随笔》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
”罗隐正是在对物象深入细致的观察基础之上,对所咏之物融进他强烈的家国之忧与身世之慨,刺时讽世使得其能在晚唐诗坛脱颖而出。
《蜂》通过吟咏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用这一自然现象,表现了他对社会和历史问题的思考。
前两句写蜜蜂的生存状态,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
“不论”“无限”,蜜蜂在辛勤劳动中“占尽风光”,简单写来看似平平无奇,纯行直白,几乎是欣赏、夸赞的口吻,实则是匠心独运,先扬后抑,为下文的议论做出了铺垫。
蜂的诗意_唐诗蜂的诗意及解析
蜂的诗意_唐诗蜂的诗意及解析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
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蜂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诗背景: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罗隐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
作者心灰意冷,后又看见人民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与部分朝廷官员不劳而获这样相对立的情景而产生的愤懑,这可能是罗隐作出这首讽喻不劳而获者的《蜂》的原因。
原文:《蜂》唐代: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注释:山尖:山峰。
无限风光:极其美好的风景。
占:占有,占据。
采:采取,这里指采取花蜜。
诗意: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赏析:罗隐的咏物诗“切于物”而“不粘于物”,往往别出心裁,独具寓意,讽刺深峻犀利又耐人寻味。
清沈祥龙《论词随笔》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
”罗隐正是在对物象深入细致的观察基础之上,对所咏之物融进他强烈的家国之忧与身世之慨,刺时讽世使得其能在晚唐诗坛脱颖而出。
《蜂》通过吟咏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用这一自然现象,表现了他对社会和历史问题的思考。
前两句写蜜蜂的生存状态,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
“不论”“无限”,蜜蜂在辛勤劳动中“占尽风光”,简单写来看似平平无奇,纯行直白,几乎是欣赏、夸赞的口吻,实则是匠心独运,先扬后抑,为下文的议论做出了铺垫。
后两句紧乘“蜜蜂”这一意象,把它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扩大,发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一声叹息。
同时也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已采的百花酿成蜜,辛辛苦苦的劳作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话锋一转,这般辛劳到底又是为了谁呢?在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里,为的正是那些不劳而获、占据高位、手握重权的剥削者,此中的讽意不言而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翻译赏析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罗隐。
其古诗全文如下: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前言】
《蜂》是晚唐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寓理诗。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这首诗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为: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注释】
山尖:山峰
尽:都
占:占其所有
甜:醇香的蜂蜜
【翻译】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鉴赏】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
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
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
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
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
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一、欲夺故予,反跌有力。
此诗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经营,除“辛苦”而外并无所有。
然而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
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
其实这只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为末二句作势。
俗话说:抬得高,跌得重。
所以末二句对前二句反跌一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尽占”二字一扫而空,表达效果就更强。
如一开始就正面落笔,必不如此有力。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