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策略分析
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继承
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继承【摘要】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继承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美育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通过在美术课堂上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促进其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体现个性,还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心。
在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可以以多种形式体现,如传统绘画技法、传统工艺制作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与传统文化的亲密接触和学习,小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将得到有效提升,使他们在美术领域更加出色。
传统文化应该成为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内容,促进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美术课堂、渗透、继承、传统文化元素、传承与创新、美术作品、体现方式、接受度、理解程度、创作能力、可持续发展、传承和创新、重要性、现状、价值意义。
1. 引言1.1 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统文化的引入,可以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风格,例如国画、书法、剪纸等,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和灵感,帮助他们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和理解。
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自信心。
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艺术作品和传统技艺,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从而提高对美的认知和鉴赏能力。
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艺术修养,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促进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文化应该成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贡献。
1.2 传统文化对小学生的价值意义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身份认同感。
让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探究 (2)
让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探究一、前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国艺术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本文通过探究相关理论和实践,提出了一些融入传统文化的美术教学策略,旨在帮助小学美术教师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传统文化是一项重要的文化资源,它代表着民族独有的艺术特点和风格。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综合能力、开阔国际视野,不仅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小学美术教师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
下面将分别对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三个作用进行探究。
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教学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基本艺术技能和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
传统文化是人类审美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艺术的精华所在。
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结合传统故事、形象、色彩等,使学生通过这些元素的学习,得到审美能力的更好开发。
同时,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提高审美的文化自觉性,促进他们的心灵升华。
2.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美术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包括思想、识别、创造和表现能力等。
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艺术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挑战和探索机会,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绘画、雕塑、书法、篆刻等方式来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化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思想和表现能力,使他们更加全面的成长为优秀的艺术家。
3.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艺术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小学美术教学要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不同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从中发现特色,开阔国际视野。
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历史和文化特征,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纽带。
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提高在国际交流中的能力和影响力。
高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屍血勲4*t究高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王永琪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美术教学备受重视,其特有的艺术性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等方面有着巨大优势。
但以往的高中美术教学往往只注重教材内容传授,不仅忽视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且难以有效利用和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提升。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者不仅要传授学生教材中的知识,而且要注重对学生各方面技能的培养。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能增长学生的见识,开阔其眼界,丰富其文化底蕴,提升其审美素养,培养其审美能力、鉴赏能力,进一步保证教学效果。
该文作者分析教材的深挖、活动的开展、内涵的把握、文化的融合等方面,以此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高中美术教学,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高中美术传统文化渗透美术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其中的色彩运用、笔画勾勒无不体现着绘画者的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一种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之魂。
在高中美术教材中,多数内容与传统文化相关,教师要想创新、改革教学形式,提升教学质量,可从传统文化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正确感悟、了解传统文化,让其学会通过传统文化欣赏美术,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更好地成长。
在新课程改革教育的大背景下,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高中美术教学,不仅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是大势所趋,是一种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教学质量的途径。
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熏陶下,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这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从根本上说,高中美术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在传统文化的支撑下,人类创作的美术作品得以传承下来。
因此,要想使美术教育获得更持久的发展,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必须积极融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高中美术教学的优势,让学生收获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帮助其更好地发展[1]o同时,在将传统文化渗透至高中美术教学后,学生能全面了解传统文化,明白美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美术文化的传播有积极的影响。
传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的策略分析
传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的策略分析摘要:将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课堂中的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既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欣赏水平,又能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
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将自己学到的传统文化作品的表现形式相结合,并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创造一个教学环境,让学生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深刻地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关键词:小学美术;传统文化;策略分析1确立美术教学目标、创新教学理念小学美术教师不论是在备课阶段、上课阶段还是课后反思阶段都需要树立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意义,即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贯彻落实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以及学生的审美素养。
基于此,教师需要在明确美术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扩展课堂教学内容,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其中,有效丰富并创新教学方式。
其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环节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真正做到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日常美术教学当中,同时也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小学美术课程的育人目标,将传统文化中的育人功能深入渗透,培养出一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审美素养以及人文情况的综合性发展的学生群体。
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中积极地充当教育引导者,引导学生审美判断力的有效形成,令学生能够自主赏析蕴含丰富传统文化内容的艺术文学作品。
2实施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了达到正确引导学生充分把握课堂时间,积极学习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美术技能以及绘画效果的目的,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在贯彻落实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活动。
在小组合作环节,以学生自行组队,教师辅助调整的方式展开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中畅所欲言、互动交流,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实现对学生综合实践素养的培养。
与此同时,教师在这一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面对部分学生所存在的由于动手实践能力较低、客观实践能力不足导致其在具体的实践练习中出现作品完成度较低等情况,教师需要合理分配小组成员,采用“一对一”帮扶的组队模式,令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某一作品。
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途径探究
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途径探究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教育改革热潮的袭来,教育的目光投向了作为中国软实力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筑牢软实力的根基。
本文就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以及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美术;渗透途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面蕴含着中国上下5000年凝结的审美观、价值观、道德观,有着非常重大的教育意义,可以说是体量大且丰富的教育素材。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还处于懵懂时期,需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把人生的第一个扣子扣好,培养出正确的三观,那么,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美术教学的作用如虎添翼,既能够提供大量的教学素材,丰富美术课堂,又能够培养正统的审美观,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除此之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增强爱国底气、树立爱国情怀。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1.1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情怀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加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底气。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老祖宗的智慧,是一个国家精神命脉的所在,是中国正统审美观的外在表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袭来,各种各样的文化从四面八方袭向国家,文化的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宴,那么要想让中国在这次盛宴中保存初心、屹立不倒,紧紧的把握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需要中国源源不断的向各个年龄段的人们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小学生这个年龄段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教师要紧紧把握住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方针,从中吸取营养、灌溉幼苗,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出正统的审美观,而不是认为日韩流才是最美的,中国的美有独特的韵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存活这么长时间,有它独特的精神魅力,而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且为这种独特的魅力感到自豪,树立爱国情怀。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画教学策略分析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画教学策略分析□陈旭华摘要:中国画是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画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够简单鉴赏中国画作品,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创新意识的发展。
该文分析小学美术教育中中国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画教学的策略,希望为学生的中国画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中国画教学策略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将其作为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之一,让小学生通过中国画学习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当前部分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依旧采取固有的教学方法,加上中国画学习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难以较好地唤起学生对中国画学习的热情,以致小学美术课程中的中国画教学效率较低。
―、中国画概念、特点及作用的相关概述1.概念及分类中国画历史悠久,内容广泛,表现形式多样,涉及中国古代文学、哲学、雕塑、建筑等多方面领域的元素,是中国艺术的精髓。
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三大类人物画在唐宋时期空前发展,进入成熟时期,山水画与花鸟画则在宋元时期达到艺术高峰。
此外,中国画也可以根据表现手法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
2.中国画的特点及作用中国画将古代的诗、书、画、印等艺术融为一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韵味的绘画语言体系。
与西画相比,中国画主要采取点、线的形式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笔法、构图、艺术材料等充分展现鲜明的民族特色,且重视对主观情感的传达。
另外,中国画重视气韵生动强调通过绘画营造场景的意境、传达传统文化的底蕴。
中国画传达出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中国画精神内涵的继承和传播。
二、中国画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1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绘画能力与西画相比,中国画更加重视造型,即形和象的传达。
论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论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一、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方式1. 通过教材内容渗透。
教材是美术教学的基础和依托,传统文化可以通过教材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来渗透到美术教学中。
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了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点,并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进行教学,通过讲解和展示,使学生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
2. 通过教学活动渗透。
美术教学注重实践与体验,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渗透传统文化。
在绘画创作时,引导学生选择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创作题材,如中国画的山水、花鸟等主题,或者民间美术的剪纸、窗花等形式,使学生在创作中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3. 通过校本教材和教辅材料渗透。
学校可以编写或选择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本教材和教辅材料,作为美术教学的辅助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包括传统文化的绘画、雕塑、陶瓷等艺术形式的介绍和学习,以及相关的文化传统和习俗的讲解等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也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1. 教师引导。
教师是美术教学的主导者和引导者,要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和艺术修养,能够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引导。
在讲解中国画时,教师可以介绍中国画的起源、传统画法和表现方式等,让学生了解并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魅力。
2. 学生参观和实践。
学生可以参观美术馆、艺术展览等文化场馆,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参观传统工艺作坊、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来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3. 组织比赛和展览。
通过美术比赛和作品展览,可以鼓励学生选择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创作,并展示他们的作品。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还能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4. 创设情境和氛围。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情境和氛围,如悬挂和展示传统文化的艺术作品、布置传统文化的场景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渴望和认同。
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继承
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继承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美术课堂的教学,渗透和继承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文化的渗透和继承可以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更好地感受到祖国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本文将从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中的渗透和继承的重要性、方法和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浅谈。
1.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通过在美术课堂中渗透和继承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历史的记忆,是精神的养料。
只有了解和继承好传统文化,学生才能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心,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2.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传统文化作为源头,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绘画素材和创作灵感。
在美术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和继承,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让他们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更有特色和魅力的作品。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文化的渗透和继承可以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可以不仅仅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内涵,还可以在绘画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耐心、坚持和细致的品质,还可以使其更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1.以史为鉴,以图为师在美术课堂中,可以通过介绍传统文化的绘画作品来渗透和继承传统文化。
让学生在欣赏名家作品的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汲取灵感,进行创作。
2.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参与在美术课堂中,可以结合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等,通过讲故事、观察实物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传统文化融入到美术创作中。
3.注重实践,强调技法训练在美术课堂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技法训练,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让传统文化在实践中得以体现。
1.传统绘画教学在美术课堂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详细研习中国画、篆刻、书法等传统绘画技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传统绘画的特点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对于小学美术教学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传统文化,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品位。
1.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通过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让他们在绘画创作中能够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2.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元素和表现形式,如中国画、书法、剪纸等,这些艺术形式都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3.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思想、道德和生活方式的体现。
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培养其道德情操、情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与途径1.以传统文化为题材进行创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作为绘画创作的题材,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画春联、创作剪纸作品、绘制古代故事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学习传统艺术技法和表现形式中国传统绘画、书法、剪纸等艺术形式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技法,可以在美术课上向学生介绍这些传统艺术,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
比如可以教授学生中国画的点、线、面的表现技法,或者教授学生毛笔字的基本笔法,让学生在模仿中了解传统艺术的魅力。
3.参观传统文化重要场所和展览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中国书法馆、传统工艺博物馆、古代建筑等传统文化重要场所,或者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传统文化艺术展览,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艺术热情和创作灵感。
传统文化元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传统文化元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初中美术教师应顺应教学发展趋势,不断丰富教学手段,积极创新教学内容,将传统我文化元素渗透到美术教学中,以此让学生在掌握美术学科知识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美术素养,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传统文化元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具体渗透路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初中;美术;渗透在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导致部分学生美术学习兴趣较低,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精神财富。
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美术教学相融合,丰富了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效。
在组织教学活动前,教师应认真研读美术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合理制作教学课件等,在点滴中向学生渗透文化元素与美术知识,同步增强学生的美术素养与文化素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意义新课改工作不断推进,对广大初中美术教师执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其需不断探索和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方可赋能美术课堂,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尽管美术教材中涉及到的美术知识类型不一,但学生多浅尝辄止,难以深入理解美术知识。
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中后,丰富了教学内容,强化了美术知识与传统文化元素间的联结,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加深对美术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二、传统文化元素如何融入初中美术课堂有效应用策略(一)讲解文化知识,了解文化内核美术是艺术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美术科目则是学生感知文化的有效途径。
此外,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需学生拥有感知文化的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化知识。
初中生对色彩、线条等美术因素的喜爱程度决定着其对美术科目学习兴趣。
为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美术科目知识,教师应将知识系统化、全面化地讲解给学生,促进学生了解美术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
民间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运用策略
民间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运用策略摘要:民间艺术是一种丰富的艺术资源,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将民间艺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本文分析了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意义,并从教学素材的选择、课堂鉴赏以及实践活动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民间艺术;小学美术;渗透运用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小学美术学科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科素养的培育。
新课标强调,衡量学生发展水平应当遵循灵活性、个性化的原则,而非采用硬性、量化的标准。
在实施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自主选择教学素材和设计教学活动。
这样的理念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富含传统文化、情感内涵、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宝库,其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无疑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素材。
引入民间美术资源,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美术形式和美术理念的理解,更在很大程度上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此本文结合小学美术教育的内容,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民间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深入发掘、充分利用体现中华美学精神的艺术资源、美育资源。
”由此可见,在美术课堂引入民间艺术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是培养审美情趣。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源自人民群众、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表现手法。
我国各地区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门类繁多,包括剪纸、泥塑、皮影、民间绘画等,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民间艺术作品,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还能提高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是激发创造力。
民间艺术作品往往充满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对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具有显著地激发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美术教育的路径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美术教育的路径分析摘要:伴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变得尤为重要。
而中学美术这门课程作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更需要对其课堂教学进行分析。
笔者在本文主要从目前存在的问题、可行性以及路径这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更加明显的提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学美术;路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中也包含着很多的优秀文化,让人们的精神变得更加丰富的同时,还能展现出时代的进步。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学生的审美需求产生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学美术这门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艺术欣赏力的教育课程,其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
因此,中学美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其中,保护这些优秀文化的同时,还能让学生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收获,最终促进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成长。
一、目前中学美术课堂所存在的问题首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中学在美术课堂上出现“重技轻艺”的现象,一些教师、学生更加注重的是分数是否提高、美术教育对升学是否有影响。
部分教师只是简单介绍或者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部分学生也不愿意多思考作品的言外之意,忽视了对自身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其次,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部分中学的美术教育内容、形式也逐渐西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等内容的掌握。
再次,部分中学的美术教育形式过于单调,部分教师依赖教室、书本以及PPT开展教学活动,没有采用能够促使学生体会美、创造美的教学形式。
最后,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一些教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引用的美术作品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现得也较少。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可行性(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优势中国,众所周知,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还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长久以来的积累,更是丰富人们精神的重要基础,具有包容性、民族性以及博大精深的特点。
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的有效渗透
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的有效渗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的有效渗透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场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注重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中的渗透,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注入美术课堂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中的有效渗透方式,以此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通过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的赏析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传统绘画、书法、国画、剪纸等艺术形式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深入的赏析和欣赏,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可以让学生欣赏唐代的壁画,宋代的山水画,清代的国画作品等,通过赏析,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有更深刻的理解。
还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二、通过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元素都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可以通过融入美术教学中,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和艺术修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绘画作品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在国画中加入传统的山水、花鸟等元素,在剪纸作品中加入传统的剪纸图案等。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
传统文化手工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美术课堂中,可以通过教授传统文化手工艺的技法和工艺,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制作剪纸、刺绣、木偶等传统手工艺品,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手工技能。
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中的有效渗透,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的赏析、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传统文化手工艺的传承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在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策略分析-最新教育文档
在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策略分析、前言传统文化是人类和自己祖先血脉相连的纽带,影响着民族和国家各个领域的发展。
在西方文化强烈冲击的环境下,认识并了解民族传统文化艺术,重视其良好的传承性显得十分重要。
如何把渊源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渗入到美术素质教育中,更好地利用素质教育增强每一位炎黄子孙的民族自信心和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值得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艺术根植于文化的土壤, 而文化又赋予了民族深厚的内涵。
只有在对传统文化艺术具备一定理解后,才能发自内心地产生欣赏的主动性,并享受其带来的愉悦。
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得到自觉性的传承与发展,并成为人们自身的一种艺术素养。
教育在培养这种素养的过程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艺术新课程标准》指出: “艺术学习绝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艺术课程具有人文性,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学生,首先应当要让他们了解本民族的悠久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对外来文化进行批判性的吸收利用,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提供完整、理性的文化价值取向。
艺术能滋养心灵,悦之情不仅可以唤起美好的情感,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加强 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与探索, 还能提升学生对民族和祖 国热爱的情感。
但需要注意的是, 在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并不是带 有偏激感情色彩的一味排外,也不是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生搬硬 套,而是需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广泛灵活地吸收各国先进文化, 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这才是现代美术教育的文化传承之 路。
三、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策略分析1. 引领学生树立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正确态度烂文化的源头和根基, 是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 姓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
但文化同样需要多元发展和综合创新, 这依赖于文化共生, 只有经过互动的过程才会出现争奇斗艳、 竞 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传统文化向我们展示出其博大精深的魅力。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化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一、传统文化的渗透是美术教学的必要内容高中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其能够从自然、社会和文化中汲取素材和灵感,进而创作出具有独特价值的艺术作品。
而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精髓,不仅包含着深刻的思想,还具有流传至今的卓越成果,如镇纸、茶具、织锦等等。
将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中,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与此同时,美术教学也可以有效推广传统文化,让其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传承。
二、针对不同学科,开展不同形式的传统文化渗透1.美术史课程上的传统文化渗透。
美术史课程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学习历史,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历程,了解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及其内涵,从而更好地领略艺术的审美价值。
而传统文化在美术发展历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中国画的发展就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因此,在美术史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古代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介绍古代艺术作品及其文化背景,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从而让学生在探究美术历史的同时,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奥和广博。
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拜访中国画家,参观古代造型艺术展览等,让学生深入掌握文化知识,增强文化自信心。
2.艺术创作课程上的传统文化渗透。
艺术创作课程是高中美术教育的重点,学生需要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并在创作中体现审美和艺术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例如中国画的笔法和颜色,中国陶瓷的纹饰和器型等,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来创作跨学科作品,例如为学校的传统文化日活动创作形象宣传海报、文化衫等等,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同时也为学校传承和宣传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的有效渗透
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的有效渗透一、传统文化的价值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国的绘画、书法、文学、音乐、戏曲、舞蹈等各个方面。
这些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思想精华。
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内涵,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塑造个性、提升人格修养。
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中的渗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二、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中的渗透方式和方法1. 以实际作品为载体通过向学生展示古代名家的绘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
学生可以模仿古代作品,从中领略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也可以有助于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2. 以传统题材为素材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传统特色的题材和对象,如中国画的花鸟画、山水画等,传授相关的绘画技法,使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能够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3. 结合传统文化的讲解和解读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讲解和解读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如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名家的绘画技法、中国画的特点等。
通过这些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从而在绘画中渗透出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
4. 开展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在美术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如中国画展、书法比赛、传统手工制作等。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三、相关案例分析在中国的一些中小学美术教育实践中,已经开始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中的渗透。
深圳市某小学美术老师在教学中将传统文化与绘画进行结合,设计了一堂以中国画为主题的美术课程。
在课堂上,老师向学生讲解和介绍了中国画的起源、发展历程、特点和技法等内容,然后组织学生在教室内进行中国画的创作。
学生们在老师的辅导下,通过绘画的方式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如何在美术课堂渗透传统文化
如何在美术课堂渗透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美术教育需要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润。
美术教育是我国新课改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溶入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是关键。
在过去,注重机械性技能学习,将美术的内涵破坏掉,是无视学生自主创造力,严重摧残学生对审美的理解、感知、想象的一种行为,让学生得不到美的教化和对美术文化的认识。
我国传统美术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形式丰富多彩,不同地域有自己的特色文化风格。
传统民族美术文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流传于民间的美术文化有民间印染艺术、剪纸、刺绣、编织等,它们都来自劳动生活中,有着土生土长的乡土文化色彩,丰富了生活的文化内涵,表现了人民的思想品德、人生信仰等,同时融合了生活实用价值与人文审美价值为一体,是人民精神生活的一个侧面写照。
在美术课堂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通过了解、认识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并为今后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美术课堂是美术教学的主要场所,我们要在美术课堂中汲取民族特色文化,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传统文化。
一、寓爱国主义教育于课堂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也是美育的重要问题。
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优秀民族美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中国的美术史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缩影,更是一部爱国史。
在美术课堂上,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内容之一。
每一册中学美术教材,都有部分美术内容涉及欣赏。
美术欣赏的内容包含很多,有绘画、国画、年画、建筑等。
祖国珍贵的美术宝库,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智慧。
在欣赏课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依其直观感受产生印象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作品艺术表现的深入挖掘,在挖掘过程中,提示其内容,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
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渗透
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渗透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渗透有多种方式,如题材、元素、题材、体裁等,以下为详细解析。
1. 题材类:美术作品主题多样,丰富多彩,但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可将这些主题划分为传统主题、现代主题和时尚主题。
其中传统主题主要给人们展现传统文化的特点,例如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这些作品中,包含着大量传统文化的情感、意境和精神内涵。
现代主题则更多的关注现代社会相应的审美和艺术表现,时尚主题则更主要集中在时尚元素的变化和流行趋势上。
2. 元素类:传统文化元素渗透在美术作品中的形式多样,例如中国的四象、五行、八卦等元素,如“龙”、“凤”等虚幻的传统文化元素,以及传统著名的文学作品等。
体裁作品既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之一,又是美术教育发扬传统文化的途径,例如折纸、剪纸、绣花等传统手工艺作品,这些体裁传统而且有特色,能够使学生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精神内涵。
小学阶段的孩子是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的时期,因此,在美术教育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更加深入地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1. 挖掘文化元素小学美术课堂可以多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例如民族纹样、古代建筑、古代器物等,学生通过了解这些元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能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借助国学经典借助国学经典进行美术创作,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以《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为素材进行构思创作,从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爱好。
3. 依托文化节日小学美术教育可以依托一些传统文化比较浓厚的节日如中秋节、春节、端午节等,进行相应的作品课堂创作,并通过展示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4. 传统工艺体验小学美术教育可以鼓励学生体验传统工艺,如乌鲁木齐地毯、川绣、民间刺绣等,激发学生对传统工艺文化的兴趣,同时在学习工艺技能的基础上加深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12-11-09T10:26:35.763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2年第8期供稿作者:黄先明[导读] 美术教育是青少年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桥梁,在学科教育和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黄先明(赣南教育学院美术系,江西赣州341000)摘要:美术教育是青少年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桥梁,在学科教育和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本文通过对高中美术教育中如何渗透
中国传统文化策略进行分析,旨在论述应如何引领学生树立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正确态度、如何注重文化内涵知识的传授以及利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艺术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关键词:美术教育;传统艺术;素质教育一、前言传统文化是人类和自己祖先血脉相连的纽带,影响着民族和国家各个领域的发展。
在西方文化强烈冲击的环境下,认识并了解民族传统文化艺术,重视其良好的传承性显得十分重要。
如何把渊源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渗入到美术素质教育中,更好地利用素质教育增强每一位炎黄子孙的民族自信心和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值得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艺术根植于文化的土壤, 而文化又赋予了民族深厚的内涵。
只有在对传统文化艺术具备一定理解后,才能发自内心地产生欣赏的主动性,并享受其带来的愉悦。
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得到自觉性的传承与发展,并成为人们自身的一种艺术素养。
教育在培养这种素养的过程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艺术新课程标准》指出“: 艺术学习绝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艺术课程具有人文性,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学生,首先应当要让他们了解本民族的悠久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对外来文化进行批判性的吸收利用,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提供完整、理性的文化价值取向。
艺术能滋养心灵,提升人类生存的意义。
美术教育带领学生领悟美,由此产生的愉悦之情不仅可以唤起美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加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与探索,还能提升学生对民族和祖国热爱的情感。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并不是带有偏激感情色彩的一味排外,也不是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生搬硬套,而是需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广泛灵活地吸收各国先进文化,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这才是现代美术教育的文化传承之路。
三、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策略分析
1.引领学生树立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正确态度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艺术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纽带,是中国灿烂文化的源头和根基,是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
但文化同样需要多元发展和综合创新,这依赖于文化共生,只有经过互动的过程才会出现争奇斗艳、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因此,在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还需要对外来文化秉承包容的态度,对其他民族的优秀艺术精华进行吸收和借鉴,这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本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和图片资料(如彩陶、壁画、石雕、画像石等),以及认识了解有代表性的美术家时,要注重对作品和美术家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介绍,并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进行简要分析。
在学生了解了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再对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进行分析,将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与外来文化艺术进行客观的比较说明,帮助学生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树立客观、公正的态度,引导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逐步加深领悟。
最后,通过教学总结,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从而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2.教学过程中注重文化内涵知识的传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的学校一味地进行传统文化艺术知识的“灌输式”教育,使得美术教育变成了历史教育。
在教学中忽视文化和精神内涵,单纯传授大量的理论知识,而不注重引导学生领悟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当中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
例如,工艺美术一般与特定的地域文化相联系,具有相对的空间局域性。
在古代,由于地域、民族等客观限制因素,特定的地理环境滋生并养育着特定的文明,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包括人们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趣味。
学生所欣赏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大多历史悠久,在缺乏相关经验和了解的情况下很难对作品作出鉴赏并进行情感沟通。
因此,美术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的角度,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变化规律进行充分了解,重视考虑学生实际生活环境、生活经验,以及具体的情绪、情感变化等因素,帮助原本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一无所知或了解不多的学生系统地学习艺术知识,并自主产生对艺术的喜爱之情。
利用中国传统艺术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时代精神感染学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
3.重视美术教育理念的创新首先,加强学生与当地传统文化资源的接触。
弘扬这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对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提高其精神境界和艺术素质及审美能力,有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美术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将其渗透到美术教育的实践中,让学生在浓浓的传统民俗文化氛围中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质朴、率直和不拘一格。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周边的古建筑或观摩民间艺术,以实地观光考察、拍照、写生等形式,结合本地的人文环境,引发学生主动的审美体验。
让学生将他们获得的考察体会和调查结果以多样化的艺术方法进行呈现,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分享,有助于他们在活动中深入地感知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蕴藏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
其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以学生的自我兴趣表现为主,不必过分强调传统制作程序的规范性,鼓励学生设计新的课题,开发一些从未尝试过的新题材,重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成功完成鉴赏与实践的学习。
以民间美术为例,民间艺术是由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与人民的生活习俗、信仰方式以及审美爱好相一致的艺术。
民间美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民间艺术的特点,把环境创造与设计引入美术教育教学和课程设计当中。
比如,组织学生在教室的墙壁上贴年画、挂脸谱,并适时介绍一些图式、造型的象征寓意,尤其要注重对图式、造型所包含的传统礼仪和民俗文化等内容进行介绍。
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欣赏民俗美术作品的良好习惯,还能促使其思想在浓厚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氛围中得到升华。
四、结语
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文化艺术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传统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现代文化艺术,同时,现代文化艺术的成功也需要以传统文化艺术为基础。
要激发高中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须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接受现代文化艺术元素。
利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形成正确的认识;营造一种轻松和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美,并培养其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薇薇.职业中学美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J].文教资料,2005,(17).
[2]石晗.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探讨[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06).
[3]陈志.从传统文化的流失谈中学美术教育现状[D].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