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学案设计-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小石潭记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和短语。
2.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本文的文体“记”。
(1)《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本文是他的第四篇。
(2)写作背景
由于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被贬到永州任司马。由于政治上的失意,无法施行自己的抱负,他的精神极为痛苦、悲愤、忧郁。为排解内心的愤懑痛苦之情,柳宗元常常不避幽远,游山访水,寄情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3)《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属于的范畴。
2.自由朗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
篁.竹( ) 清冽.( ) 为坻.( ) 为嵁.( )
俶.尔( ) 翕.忽( ) 佁.然( ) 幽邃.( )
3.熟练而准确的朗读课文,注意准确把握下列句子的停顿。(用“/”画出停顿)
全石以为底
皆若空游无所依
其岸势犬牙差互
潭中鱼可百许头
4.翻译下列句子。
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覆。
B.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理清本文写作思路。本文是按()顺序来写的,思路为:发现小潭——( )——小潭源流——( )——交代同游者【课内探究】
一、熟读课文
1.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字的音。
篁坻参差屿嵁缀佁翕怆邃龚
2.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及随行人员砍伐竹子的原因是什么?
(2)文章都描写了哪些与小石潭相关的景物?
(3)作者在对哪些景物的观察描摹上感受到了愉悦?
(4)作者对本次游览的总体感受怎样?(用原文语句回答)
二、整体感知
3.作者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
4.小石潭的特点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一个字或词语。
5.柳宗元为什么给这个小水潭取名“小石潭”?
6.找出描写“石”的句子。
三、细读课文,落实重点实词
7.参照下面的句式,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小石潭景物的特点。并引用原文说说你的理由,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点。
这是一个的小石潭。(找景物,说特点)
示例:读完此文,我仿佛看见了一个怪石嶙峋的小石潭。文中这样写道:“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我是从“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这几个词语看出来的。
四、品读课文,指导朗读
8.运用下面的句式,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小石潭给你带来的心理感受。
这是一个让人感到的小石潭。(说心情,谈感受)
五、探究作者的情感
9.找出文中体现作者主观情感的句子,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10.那为什么前面提到“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也就是说作者到底是“乐”还是“忧”?
六、课内语段阅读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1.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1)“伐竹取道”与上文的“”呼应,又为下文的“”埋下伏笔。
(2)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
(3)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和“”两个句子得到印证。
1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13.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
14.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5.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七、课外语段阅读
阅读甲乙两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甲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 〔乙文〕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两岸悉皆怪石,敧③嵌④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敧:倾斜。④嵌:凹陷(又作“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6.甲文第二段描写的内容是;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17.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潭中鱼可.百许头可:
(2)以其境过清.清:
(3)南.流数十步南:
(4)不可名.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