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知识:人格

合集下载

心理学1:人格

心理学1:人格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 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 乱
亲密对孤独(20-25岁)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自我认同——不确定感 爱——孤独、寂寞
繁殖对停滞(25-65岁)
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关心他人——自私自利
自我整合对悲观绝望(65岁以后)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
智慧、贤明——无望和无
恶感
17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人格理论的主要观点
观察学习: 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即可获得学习。
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强化。 强化类型: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自我效能:相信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中恰当而有效的做出行为。
19
(四)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
(二)人格的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认为人格由许多特质要素构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最小单位, 是激发与指导个体的各种反应的恒常的心理结构。
1、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共性特质: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 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如蒙古族的 豪放、维吾尔族的活泼等。 个人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分 为首要特质(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 的特质)、中心特质(构成个体独特性的 几个重要特质)、次要特质(个体不太重 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 来。) “火可以使黄油熔化,也可以使鸡蛋变硬”。
意义感
三、人格的测量
测量是在标准化的条件下印发出被试的行动和内部心理 变化的手段。人格测量是用测量的方法测出一个人在一定 情境下,表现出来的典型行为和人格特征。测量人格的方 法很多,但需要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交叉应用、互相补充、 互相印证才能达到目的。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一,人格: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人格的基本特性:人格的整体性:指人格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都与其他方面密切联系。

①人格的稳定性:指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具有跨时间的连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②人格的复杂性:指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种,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

(这种一点都不专业的感觉是什么鬼……orz)③人格的独特性:指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第二章人格研究与评测一,人格研究方法:个案研究(寻求研究深度) 相关研究(寻求研究广度) 实验研究(寻求因果关系)二,人格测评:测评资料的类型:自我报告资料(S-data),观察者报告资料(O—data),测验资料(T-data),生活史资料(L—data)获取S-data的途径:(1)访谈,(2)由个体定期记录和汇报所发生的事件,(3)人格问卷,(4)投射测验人格问卷是最常用的方法。

问卷可以是非结构化的开放式问卷,也可以是结构化的问卷。

结构式问卷比开放式问卷使用的更多,它的反应选项是给定的,常见的形式还有多点评定。

投射测验是向被试提供一些没有组织的刺激,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中自由的表现他的反应。

投射测验的特点:(1)刺激材料没有明确的结构和固定的意义,被试有广泛自由的反应方式。

(2)测量目标具有隐蔽性,被试不知道他的反应如何解释,减少了伪装的可能.第三章特质理论一,奥尔波特的个体心理学1,人格结构:共同特质特质个人特质(首要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特质: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它可以使一个人对多项外在和内在刺激在机能上等值.共同特质:指的是同一文化形态下的群体具有的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形成的,并普遍的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个人特质:为个人所独有,代表个人的行为倾向,只有个人特质才是真实的特质,共同特质只是为了测定复杂的人格特质而抽取出来的概念。

首要特质:是个体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人格特质,最能代表人格的特点,在个人人格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

人格心理学 知识点归纳

人格心理学 知识点归纳

人格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二、人格的四大特性:1.整体性: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内部的分裂,统一性的丧失,精神的内部分裂是此病的本质。

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但在真实的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

2.稳定性: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

3.社会性与生物性:①社会性吧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成员,人格是社会化的人所特有的;②社会化:个人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过程。

4.独特性与共同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是不相同的,由于人格结构组合多样性,使每个人格都具有自己特点。

三、学习人格心理学的目的:1.理解人性,了解人类行为的差异性与共同性;2.预测人的行为;3.改变人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四、人格心理学流派:①渗透着各时代主流科学的认识方式;②面对各个时代临床问题(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当时需解决的问题);③渗透着各个时代与人本质的认识(性善与性恶);④因此,揭示人格不同层次的规律;⑤现代人格研究的六大流派。

⑴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格发展的动力特征和无意识特征;⑵特质流派:对人格的不同方面进行分类;⑶生物学流派:注意生理、进化、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决定作用;⑷人本主义流派:强调人类由低级人格向高级人格的发展,向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责任感等高级人格发展潜力;⑸行为/社会学习流派:注意环境(行为强化、社会学习)对人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内外控,自我效能,习得性无助,性别角色);⑹认知流派:强调同样的外在条件下,不同的人格发展方向。

五、人格心理学的建立(心理测量运动:高尔顿、卡特尔、比纳)六、科学人格心理学得发展: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人格心理学中主要人格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出现了综合化的趋势(专题化、小型化、人格的认知研究大行其道,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人格的生物基础研究)。

人格心理学基础知识

人格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1.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2.人格这个概念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定义:首先是外在的人格,即个人被他人知觉和描述的方面;其次是内在的人格,涉及一些内在因素,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被他人认为是这样的。

3人格在心理领域的定义分为:罗列式,综合性,层次性,适应性,区别性,本质性。

4,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生理系统的动力组织,决定着个人特有的思想和行为。

5本书认为: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6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和独特性。

整体性:指人格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都与其他方面密切联系。

稳定性指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具有跨时间的连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7现在人格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以奥尔波特的《人格:心理学解释》,和默里《人格探究》两书为标志。

8人格心理学家关注人的所有层面,第一,人类本性的层面(揭示人的共同本性),第二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的层面(揭示个体差异和群体的差异),第三,个人唯一的层面(个体的唯一性)。

9,人格心理学的目的:描述(最基本),理解,预测,控制。

10人格理论是心理学家对人性及其差异进行描述和解释,从而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改变所使用的概念体系。

确定一个理论的标准:内部一致性,包容性和广博性,简约性,实用性。

11,人格心理学是以整体的人为研究对象。

三种研究途径:临床途径,相关途径,实验途径。

人格测评是指创立并应用各种系统的技术来搜集人格资料,从而对人格的个人方面进行考察。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特征是将人性作为其核心12,第一个正式意义上的人格理论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

第二章1个案研究是一种以单独的个人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取向,它把个体看作一个整体,对之进行丰富全面,深入细致的描述和解释。

2测验资料分为:自我报告资料,观察者报告资料,实验资料,生活史资料。

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

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

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近年来,心理健康成为越来越多人所关注的话题,而学习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也成为了现代人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

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心理学。

一、人格理论人格是指个人在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个体差异。

人格理论是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包括了不同的人格理论模型,如弗洛姆的人格需要、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和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等等。

其中,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被广泛应用。

这一理论认为,人类有一些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最高级的需要,指的是个体追求自身的潜力和完美性。

了解这些基本需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

二、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活动(包括感知、思考、注意力、记忆、语言和判断等)的学科。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学、人机交互等领域。

例如,注意力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注意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

注意力可分为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两种。

外部注意指个体对外部环境的关注,内部注意则指个体对自身思维的关注。

同时,学会分配注意力也是管理情绪和思维的重要技能之一。

三、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从胎儿期到老年期逐渐发展、成长的学科。

它涉及儿童和青少年的各种心理特征、学习和行为问题等。

孟德尔的遗传学理论是发展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遗传学是研究基因和遗传变异的学科。

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因素的性状会在后代中表现,即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这一观点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了解遗传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生命规律和发展特点。

四、行为心理学行为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特征、习惯和行为变化的学科。

它探究了生理、生物学和心理学因素导致行为变化的机制,包括古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等等。

心理学基础人格章节的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人格章节的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人格章节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了人格的哪三个结构?A. 认知、情感、行为B. 意识、潜意识、前意识C. 本我、自我、超我D. 自我、他人、环境答案:C2. 卡尔·荣格将人格类型分为哪几种?A. 内向和外向B. 感觉、直觉、思考、情感C. 思维、情感、感觉、直觉D. 以上都是答案:D3. 根据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神经质和外向性是人格的哪两个维度?A. 情绪稳定性和社交性B. 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C. 社交性和开放性D. 社交性和情绪表达性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他认为,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描述大五人格特质理论中的五个维度。

答案:大五人格特质理论(Big Five)认为人格可以被五个基本维度描述,分别是开放性(Openness)、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a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神经质(Neuroticism)。

三、论述题1. 论述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弗洛伊德提出了多种自我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否认、合理化等。

这些机制帮助个体处理内心冲突和焦虑。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当个体面临无法接受的事实时,可能会使用否认机制来避免直面问题。

而合理化则可能帮助个体为自己的失败找到看似合理的解释,以减轻内疚感。

结束语:通过上述试题及答案,我们对心理学基础人格章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人格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个体行为和心理过程的框架,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帮助。

心理学基础-人格

心理学基础-人格
• 气质比性格、能力更具有稳定性。
气质的特性
• 感受性 • 耐受性 • 反应的敏捷性 • 可塑性 • 情绪兴奋性 • 外倾与内倾
气质类型
• 胆汁质 • 多血质 • 黏液质 • 抑郁质
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气质的生理基础
• 与体型有关 • 与内分泌有关 • 与血型有关 • 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有关
人格 personality
陶炯 中山三院心理科
提纲
• 概述 • 需要 • 动机与挫折 • 能力 • 气质 • 性格
概述
• 人格的概念 • 人格的特征 • 人格心理结构 •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 人格理论之一:人格特质论
人格概念
• 指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成长过程中,经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稳定而 独特的身心结构与组织。
性格的形成发展
• 家庭作用 • 学校教育 • 社会信息的作用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 气质是生来俱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受到先天遗传素质的影响大; 性格是在后 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 气质形成早,不易变化;性格形成晚,稳 定性要比气质变化快。
• 气质影响着性格形成的速度。
能 力 ability
握 社会意识产品的欲求和对美的享受的需求
及对创造发明的欲望等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 马斯洛(Maslow AH, 1908~1970) 是美国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曾提出需要的层次论。 他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内在价值。 这种内在价值就是人的潜能或基本需要, 人的需要应该得到满足,潜能应该得到释 放。
性格的理智特征
• 认知过程如感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中 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心理学基础知识之人格特质评估

心理学基础知识之人格特质评估

心理学基础知识之人格特质评估
人格特质评估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用于了解和评估个体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特点。

本文将介绍人格特质评估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

人格特质的概念
人格特质指个体在长期时间跨度内表现出的稳定的个性特点和行为倾向。

它们对个体的思考、情感、行为和人际关系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人格特质包括外向性、内向性、开放性、责任心和神经质等。

人格特质评估的重要性
人格特质评估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应用,包括心理治疗、职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等。

通过评估个体的人格特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行为和反应方式,从而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和支持。

人格特质评估的方法
人格特质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评估方法:
1. 问卷调查:通过向被评估者提供一系列问题,收集他们的自我评价来评估其人格特质。

著名的问卷调查工具包括MMPI和NEO-PI-R等。

2. 观察法:观察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和反应,并从中推断其人格特质。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临床观察和心理实验中。

3. 面试法:通过与被评估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提问和观察他们的行为和语言来评估其人格特质。

这是一种较为直接和个性化的评估方法。

4. 项目法:通过让被评估者完成特定任务或反应特定刺激来评估其人格特质。

例如,使用社交互动任务来评估个体的外向性和社交适应能力。

总结
人格特质评估是心理学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个体的人格特点和行为倾向。

通过使用各种评估方法和工具,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个体的个性化需求。

人格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人格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人格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个体的行为、思维和情感方面的差异,探索个体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及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以下是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一、人格的定义与构成人格是个体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的组合,是个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相对稳定和一致的反应方式。

人格构成包括遗传、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二、人格的维度和特质理论1. 维度理论:人格维度是用来描述和评估人格的特征的不同维度或因素。

最经典的人格维度有五大特质维度模型(大五模型),即外倾性、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2. 特质理论:特质是人格的基本构成单位,是相对稳定和持续存在的个体特征。

这些特质可以通过评估工具(如问卷调查)来测量和描述。

三、人格发展理论1. 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受到个体内心冲突和童年经历的影响,特别是父母关系和童年阶段的经历对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2.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关注人格形成过程中个体的认知和社会学习,强调环境和个体相互作用对人格的塑造作用。

四、人格测量和评估1. 自我报告问卷:自我报告问卷是最常用的测量人格的方法,通过个体自我评估来了解其对自己人格特征的认知。

2. 项目测验:项目测验是一种通过对个体对事物偏好、态度或对别人的评价等进行选择或排序来推测其人格特征的方法。

3. 项目性格测验:项目性格测验以个体对描述性词语做出反应,从而评估其可能的人格特质。

五、人格与行为关系人格心理学研究了人格特征与个体的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对情绪状态、社会行为、工作态度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显著影响。

总结:人格心理学涉及了人格的定义与构成、人格的维度和特质理论、人格发展理论、人格测量和评估以及人格与行为的关系等方面。

通过了解这些主要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解释个体的行为、思维和情感差异,为个体的发展和调适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人格心理学主要知识点

人格心理学主要知识点

人格心理学主要知识点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个体的人格特质、人格结构、人格发展以及人格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一、人格特质理论人格特质理论认为,人的个体差异可以通过一系列固定的维度来描述。

其中最为著名的理论是五大人格特质模型,也称为“大五人格模型”,包括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

二、人格结构人格结构是指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和组织方式。

常用的人格结构理论有心理动力学理论和认知社会学理论。

心理动力学理论将人格结构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认知社会学理论将人格结构视为认知过程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

三、人格发展人格发展研究探讨人格是如何从出生开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根据爱因斯坦的生命周期理论,人的人格经历了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和特点。

四、人格测量人格测量是评估个体人格特质的方法与技术。

常用的人格测量工具有自我报告问卷、心理测验和项目ive测验。

其中,最常用的自我报告问卷包括NEO-PI-R(大五人格量表)、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评定量表)等。

五、人格与行为的关系人格与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人格特质可以影响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方式。

另外,人格特质也可通过社会情境的选择和适应来表现出来,从而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

六、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指个体人格发展不正常,出现明显的偏离常态的人格特征。

根据DSM-5(《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的分类,人格障碍被分为三个群体:奇怪型、情绪不稳定型和尖锐型。

每一类人格障碍都有独特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

总结: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个体的人格特质、结构、发展和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的学科领域。

了解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人的个体差异,以及人格与行为的关系。

通过适当的人格测量和评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人格特点,从而更好地发展个人潜能与实现自我价值。

大一心理学基础知识点人格

大一心理学基础知识点人格

大一心理学基础知识点人格大一心理学基础知识点:人格人格是心理学中一个核心概念,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各种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特征和行为方式。

人格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它受到遗传、生理、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人格理论在心理学中,有许多人格理论被提出来解释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其中,最著名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荣格的个体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冲动、欲望和意识之间的冲突和协调所形成的。

他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原始欲望和冲动的来源,自我是个体对现实世界的适应和控制机制,超我是个体内化的道德原则和社会规范。

荣格则将人格理解为一个个体所具有的无意识和意识的结合。

他认为人格是在个体与集体无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荣格提出了个体无意识的核心概念:个体无意识由个体经验和集体无意识的普遍模式组成。

二、人格特质人格特质是指个体在持久时间内相对一致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目前,有许多人格测量工具和模型被用来评估和描述个体的人格特质。

其中,最经典的是五大人格特质模型。

这个模型将人格分为五个维度: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

这五个维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个体不同的人格特点和行为方式。

除了五大人格特质模型,还有其他一些人格理论和测量工具。

比如,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MBTI) 是一种基于荣格的理论而开发的人格测量工具,它将人格划分为16种类型。

三、人格发展人格是一个在个体一生中持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人格发展受到遗传、生理、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儿童和青少年阶段,个体的人格主要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个体正在建立自我认同和个人价值观,同时也在与社会和家庭互动中塑造自己的人格特征。

随着成年和中年的到来,个体的人格特点往往趋于稳定。

这个时期,个体会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职业发展。

然而,人格发展并不止步于中年。

人格心理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人格心理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人格心理学主要知识点归纳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特质和行为模式的学科领域,它探讨了人们为什么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和行为方式。

本文将对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领域的内容。

一、人格的定义与特征人格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和长久的心理特质。

它包括了个体的认知、情感、动机和行为等方面。

人格是在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有着独特的个体差异。

人格的特征主要包括稳定性、内部一致性和个体差异。

稳定性意味着人格在时间上相对稳定,不会轻易改变。

内部一致性指人格的各个部分相互协调、相互一致。

个体差异则体现了不同人之间的特质和行为差异。

二、人格理论1. 特质理论特质理论认为人格可以通过特定的特质维度来描述。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五因素模型,也称为“大五人格模型”。

它包括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五个维度。

每个维度都代表了一种人格特质的倾向性。

2. 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主要由弗洛伊德提出,认为人格受到潜意识的驱动和冲突的影响。

这一理论关注个体的内心冲突以及童年经验对个性和行为的影响。

3.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强调人格的形成和塑造是通过对环境刺激的学习和响应来实现的。

它对外部刺激和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到环境的塑造和反馈的影响。

三、人格发展与心理成长人格发展是指人格在个体生命过程中的演变和变化。

人格的发展主要受到遗传、环境和个体努力的影响。

在心理发展方面,有许多重要的理论模型,如爱泼斯坦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这些理论探讨了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从婴儿期到成年期不同阶段的心理任务和发展任务。

四、人格测量与评估为了研究和评估人格特征,人格心理学采用了各种测量和评估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工具是人格问卷调查和项目性测验。

人格问卷调查通过让被试回答一系列与人格有关的问题,以评估个体的特质和倾向性。

项目性测验则要求被试根据自己对一些情境和刺激的反应选择适当的行为。

人格定义知识点总结

人格定义知识点总结

人格定义知识点总结人格是一个人独特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它包括个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态度和习惯。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的概念,涉及心理学、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

在人类历史上,人格一直是研究的焦点,不同的学科对人格的定义和解释各有不同。

以下是关于人格的一些要点总结。

一、人格的定义1. 人格的定义人格是指个体的整体心理特征,包括情感、意识、动机、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方面的特征。

人格是个体在社会交往和自我表达中所展现的特性,是人类心理活动的综合体现。

2. 人格的重要性人格对于个体的行为、认知和情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影响着他的行为方式、认知能力、自我认识和社会交往方式。

3. 人格的形成人格是在个体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它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包括遗传基因、家庭环境、文化传统和社会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个体在生活中的经历和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地塑造和发展自己的人格。

4. 人格的特征人格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它包括情感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等多个维度。

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特的,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倾向,这使得人格成为一个个体鲜明的特征。

二、人格心理学1. 人格心理学的定义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差异、特质、态度和行为模式的心理学分支。

它关注个体的行为和情感表现,探讨个性特质和心理机制。

人格心理学为我们理解和研究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2. 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人格心理学包括了不同的理论和模型,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亨利·穆雷的需求体系理论、卡尔·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C·G·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等。

这些理论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方法,促进了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

3. 人格心理学的特质在人格心理学中,研究者通常使用特质来描述和解释个体的人格特征。

特质是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个体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

基础心理学知识:人格

基础心理学知识:人格

⼈格⼜译为性格,指⼈类⼼理特征的整合、统⼀体,是⼀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

并在不同时间、地域下影响着⼈的内隐和外显的⼼理特征和⾏为模式。

下⾯为⼤家整理了⼀些关于⼈格的基础⼼理学知识: 1.⼈格的结构 ⼈格是构成⼀个⼈的思想、情感及⾏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

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格是⼀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质、性格、认知风格、⾃我调控等⽅⾯。

⾃我调控是⼈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我认知、⾃我体验、⾃我控制三个⼦系统。

2.弗洛伊德的⼈格“三我”结构 弗洛伊德将⼈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我、超我。

1、本我:位于⼈格结构的最低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理需要。

本我是⽆意识,⾮理性的。

遵循快乐原则。

2、⾃我:位于⼈格结构的中间层,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其作⽤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盾。

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位于⼈格结构的最⾼层。

是道德化的⾃我。

它的作⽤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我进⾏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

遵循道德原则。

3.⼈格理论-特质论 ⼈格特质理论是个体间⼈格差异的指标,可以通过⼼理测量来确定。

1、『奥尔波特的⼈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次提出⼈格特质理论。

他把⼈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特质。

共同特质是某⼀社会⽂化形态下。

⼤多数⼈或⼀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个⼈特质是个体⾝上所独具的特质。

个体特质以其在⽣活中的作⽤分为:⾸要特质、中⼼特质、次要特质。

点击展开全⽂ (1)⾸要特质是⼀个⼈最典型、最概括的特质,影响到⼀个⼈的各⽅⾯的⾏为。

人格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人格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人格心理学知识点总结1、人格的概念: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与其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行为模式。

这种独特的行为模式具有一致性,一般是独特的,不能被其他人所效仿,并且在每个具体的时刻它只有一个。

它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是异常的;它可以是高尚的,也可以是低级的;它可以是完美的,也可以是有缺陷的;但它总是表现为与众不同的、独特的、稳定的个人特征。

2、大五人格与小五人格:是以大五人格中的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为主要维度,小五人格中的宜人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责任感为次要维度,综合形成的五个因素。

根据大五人格理论,如果将一个人的性格类型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那么小五人格就可以分为宜人型、谨慎型、冒险型、企业家型和社会型。

3、大五人格与小五人格组合的类型:大五人格+小五人格=开放型;大五人格+小五人格=外向性;大五人格+小五人格=神经质型;大五人格+小五人格=精神质型;大五人格+小五人格=多血质型;大五人格+小五人格=黏液质型;大五人格+小五人格=抑郁质型。

4、共同特点:(1)他们热爱生活,性格开朗,愿意与人交往,做事情积极主动,自信乐观,为人慷慨;(2)他们很容易兴奋,乐于参加竞争和冒险,敢于迎接挑战,能够适应快节奏的环境;(3)他们对未来抱有希望,对周围的人怀有善意,愿意帮助朋友,他们的行为通常有明确的目标导向;(4)他们追求刺激,敢于探索未知,为了探索未知世界或者改变已知世界,敢于作出巨大的牺牲。

5、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包括控制冲动、抑制冲动、诱发性事件调节、心境调节等方面。

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四种因素:人格特征,家庭背景,生活事件的压力和情境因素。

10、四维属性理论:该理论包括:1、需要特征,个体成长过程中从最初基本的物质需要逐渐扩展到安全感和自尊的需要。

2、能力特征,包括人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3、气质特征,包括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心理学基础知识——人格类型研究

心理学基础知识——人格类型研究

心理学基础知识——人格类型研究1. 介绍心理学研究人格类型是一项重要的领域,它探索了个体在思维、情感和行为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个人经验和行为的影响。

人格类型研究的目标是了解人类个体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人的行为与适应能力。

2. 人格类型理论2.1 大五人格理论大五人格理论是人格类型研究中最广泛接受的理论之一。

它将人格特质分为五个主要维度: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

这些维度通过测试工具和问卷来衡量,从而揭示个体在这些特质上的相对倾向。

- 外向性:指个体对社交互动的喜好程度。

外向性高的人喜欢与他人交往,容易表达情感。

外向性:指个体对社交互动的喜好程度。

外向性高的人喜欢与他人交往,容易表达情感。

- 宜人性:对待他人的友好程度和合作意愿。

宜人性高的人具有亲和力和同情心。

宜人性:对待他人的友好程度和合作意愿。

宜人性高的人具有亲和力和同情心。

- 尽责性:指个体对责任的承担程度。

尽责性高的人有组织性、目标导向和自律性。

尽责性:指个体对责任的承担程度。

尽责性高的人有组织性、目标导向和自律性。

- 神经质:对情绪稳定性与情绪敏感性的测量。

神经质高的人更容易焦虑、紧张、易怒等。

神经质:对情绪稳定性与情绪敏感性的测量。

神经质高的人更容易焦虑、紧张、易怒等。

- 开放性:指个体对新奇、想象力和审美感受的开放程度。

开放性高的人喜欢尝试新事物、富有想象力。

开放性:指个体对新奇、想象力和审美感受的开放程度。

开放性高的人喜欢尝试新事物、富有想象力。

2.2 其他人格类型理论除了大五人格理论,还有其他人格类型理论被用于研究人格类型,如Myers-Briggs类型指标(MBTI),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Freud的心理动力学理论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探索个体的人格类型。

3. 人格类型对个体的影响人格类型研究发现人格类型与个体的行为、思维和情感有着密切关系。

不同的人格类型在适应能力、社交关系、职业选择、健康情况和心理健康等方面表现出差异。

心理学中的人格与性格(心理学知识点)

心理学中的人格与性格(心理学知识点)

心理学中的人格与性格(心理学知识点)1.引言人格和性格是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对于个体的行为、思维和情感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人格与性格的区别和联系,并介绍心理学中相关的知识点。

2.人格的概念与特征人格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和个人特征,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表现。

人格具有以下特征: - 稳定性:人格是相对稳定的,但也受到环境和生活经历的影响,会有一定的变化。

- 独特性:每个人的人格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个体差异。

- 多维性:人格由多个维度构成,例如外向性、内向性、情绪稳定性等。

3.性格的概念与特征性格是指个体在与环境互动中展现出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和情绪倾向。

性格相对于人格更加关注个体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和情绪的表达方式。

性格具有以下特征:- 行为集中性:性格主要关注个体的行为模式,例如外向型和内向型的区别。

- 发展性:性格是渐进发展的,个体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会经历性格的变化。

- 可塑性:性格也可以受到环境和个体经历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4.人格与性格的关系人格和性格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二者都关注个体的行为模式和情绪倾向。

然而,人格更加综合全面,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而性格更加关注个体的行为模式和情绪表达方式。

人格是性格的核心组成部分,二者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个体的心理特征。

5.心理学知识点a)五大人格特质理论:人格心理学中最为经典的理论之一,将人格分为五个维度: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

b)人格类型理论:将人格划分为若干个类型,例如多血型、胆汁型、粘液型和抑郁型等。

c)自我概念:指个体对自我认同和价值的看法,与人格密切相关。

d)交往中的人格差异:个体的人格特征会影响他们与他人的相处方式和交往模式。

e)人格与心理健康:人格心理学研究发现,人格特征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6.结论人格和性格是心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个体的行为、思维和情感具有重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心理学知识:人格
人格又译为性格,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

并在不同时间、地域下影响着人的内隐和外显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人格的基础心理学知识:
1.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

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2.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的。

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其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

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

是道德化的自我。

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

遵循道德原则。

3.人格理论-特质论
人格特质理论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指标,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确定。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

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共同特质是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

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个人特质是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个体特质以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1)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概括的特质,影响到一个人的各
方面的行为。

(2)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

(3)次要特质是个体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

模型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A.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的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的特质。

它们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

B.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在根源特质中可以在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

体质特质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而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决定。

C.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3、『现代人格特质理论』现代人格特质理论主要有:三因素模型、五因素模型、七因素模型。

(1)『三因素模型』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法提出人格的三因素模型。

这三个因素是: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

外倾性表现内外倾的差异;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2)『五因素模型』塔佩斯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

(3)『七因素模型』特里根用不同的选词原则获得七个因素。

正情绪性、负效价、正效价、负情绪性、可靠性、宜人性、因袭性。

4.人格理论-类型理论
类型论是群体间人格差异的描述指标。

可通过人的行为直接观察到。

1、『单一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依据一群人是否有某一特殊人格来确定的、美国心理学家佛兰克?法利提出的T型人格就是单一型人格理论。

2、『对立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纬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

主要有:A-B型人格和内-外型人格。

3、『多元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由几种不同质的人格特性构成的。

有:气质类型学说、性格类型学说、阴阳五行说。

气质类型学说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性格类型学说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宗教型。

5、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的差别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

认知的方式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

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差别是:
(1)能力是指成就水平;而风格是指认知方式。

(2)能力是指人们能够达到的最高行为;而风格是指人们的典型行为。

(3)能力是一种单极变量,由高低或好坏之分;而风格是指一种双极或多极变量。

无高低与好坏之分。

6.人格测验
人格测验的方法很多。

典型的有:自陈量表、投射测验、情景测验、自我概念测验。

1、自陈量表法。

让被试按自己的意见,对自己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和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2、投射测验。

有罗夏克墨渍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

3、情景测验。

性格教育测验和情景压力测验。

4、自我概念测验。

形容词列表法、Q分类法。

附录名词解释
1.【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
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

3.【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它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4.【态度】是个体对社会、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他包括对事物的评价、好恶和趋避等方面。

5.【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

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

6.【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基础心理学知识:人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