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教学设计-
钱学森教学设计优秀6篇
钱学森教学设计优秀6篇钱学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2、了解钱学森功成名就的辉煌和为回到祖国所作的种种努力,探究他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一些主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由整理]2、难点:了解精心选材对于表达中心意思所起的作用。
[教学时数]一教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老师明白,同学们很喜欢诗歌,这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诗,我们来共同欣赏吧。
课件播放,师有感情地朗读。
(《归侨》作者:青勃)2、让我们带着这些感情,轻声齐读这首诗吧生有感情地齐读。
3、是啊,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难舍故土。
旅居海外的华侨,总有一颗至死不渝的赤子心,一腔汹涌澎湃的报国血。
这天,让我们继续走进《钱学森》,和这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心灵相约吧。
二、默读课文,划出感动的语句,写阅读感受。
指名交流,教师评价补充。
三、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1.有句俗语说:言为心声。
学习这篇文章,如果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来品味,就找到了通向钱学森爷爷心灵的在最佳道路。
此刻,就请同学们细心阅读课文,画出描述钱学森语言的句子,轻轻读几遍。
生读,画,再轻读。
2.让我们和钱学森第一次心灵交流吧:大屏幕出示:尊敬的钱爷爷,美国留学期间,你的刻苦学习,成为冯。
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请问,你这样努力的目的是什么?善于读书的同学,你找到钱学森的回答吗?生答。
投影出示下面一段话:他说:我是中国人。
我此刻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些事。
让生齐读这句画。
师:让我情不自禁想起了周恩来少年读书时的一句名言,生脱口而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和钱学森的这句话,是何等的相似啊!因为这两句话,都表现了――---强烈的报国心!钱学森说这句话的时候,该是怎样的情绪呢,谁能在括号内补充恰当的词语。
他()说:我是中国人。
我此刻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些事。
电影《钱学森》的 教学设计
电影《钱学森》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电影《钱学森》教学目标:1. 了解钱学森先生的生平、学术成就和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贡献。
2. 培养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和对科学事业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电影《钱学森》的背景,并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科学家对社会和人类的贡献有哪些?我们为什么应该尊重他们的成就?”阅读活动(20分钟):1. 将电影《钱学森》的剧情提纲分发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剧情简介。
2.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问题:电影中的钱学森先生是哪个领域的知名科学家?他对国家有哪些贡献?3. 分组讨论并汇报:学生自愿组成小组,讨论他们所了解到的钱学森先生的成就,并选出一名代表给全班汇报。
电影欣赏与讨论(30分钟):1. 播放电影片段(根据时间安排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片段)。
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做好观影笔记。
2. 师生互动讨论:观影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影感受、对钱学森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他们认为电影所展示的钱学森先生的品质和价值观。
3. 小组讨论:学生再次组成小组,分享他们在观影过程中得到的启发或感悟,并结合电影中的场景和对话进行讨论。
写作任务(1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影笔记和讨论结果,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钱学森先生的敬佩和对科学事业的热爱。
短文可包括以下内容:表达敬佩之情的原因、对自己未来从事的领域的期望以及学习科学的决心和打算。
展示分享与总结(10分钟):学生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
教师选出几篇优秀的短文请学生朗读,鼓励学生彼此赞赏和鼓励。
最后,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强调学习和尊重科学家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追求知识和探索科学事业。
作业(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观看完整版电影《钱学森》,并写下观后感。
观后感可包括对钱学森先生的理解、电影中留给他们的思考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打算和目标。
钱学森优秀教案设计
钱学森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钱学森生平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生平和主要成就认识钱学森在我国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1.2 教学内容钱学森的出生背景钱学森的学习经历钱学森的主要成就钱学森的贡献和影响1.3 教学方法讲解法图片展示法讨论法1.4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钱学森的生平背景2. 讲解:详细讲解钱学森的学习经历和主要成就3. 展示:展示钱学森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钱学森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钱学森的贡献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1.5 课后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的其他方面,如家庭、兴趣爱好等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钱学森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悟和启示第二章: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贡献2.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主要贡献认识钱学森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2.2 教学内容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学习和工作经历钱学森的主要科技成果和贡献钱学森对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影响2.3 教学方法讲解法图片展示法案例分析法2.4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背景2. 讲解:详细讲解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科技成果和贡献3. 展示:展示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相关图片和案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钱学森的贡献4. 分析:分析钱学森的科技成果和贡献对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影响,引导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2.5 课后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其他贡献请学生write a short essay about the inspiration and insights gned from Qian Xuesen's achievements in aerospace.第三章:钱学森的科技教育思想3.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科技教育思想认识钱学森对我国科技教育的贡献培养学生对科技教育的兴趣和热情3.2 教学内容钱学森的科技教育理念钱学森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实践和成果钱学森科技教育思想对我国科技教育的启示3.3 教学方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3.4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钱学森的科技教育思想2. 讲解:详细讲解钱学森的科技教育理念和实践成果3. 分析:分析钱学森科技教育思想对我国科技教育的启示,引导学生对科技教育的兴趣和热情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钱学森科技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应用3.5 课后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其他贡献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钱学森科技教育思想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悟和启示第四章: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4.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钱学森在我国科技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第四章: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4.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钱学森在我国科技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4.2 教学内容钱学森的爱国情怀钱学森在国家需要时的选择和牺牲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人的启示4.3 教学方法讲解法事例分析法情感教育法4.4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钱学森的名言或事例,引导学生思考爱国主义的含义2. 讲解:详细讲解钱学森的爱国情怀和在国家需要时的选择和牺牲3. 分析:分析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人的启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爱国主义4. 情感教育:通过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祖国热爱和责任感4.5 课后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的更多关于爱国主义的事迹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钱学森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第五章:钱学森的科学态度与方法5.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科学态度与方法认识钱学森在科学研究中的严谨和执着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方法5.2 教学内容钱学森的科学态度钱学森的科学研究方法钱学森科学态度与方法对后人的启示5.3 教学方法讲解法事例分析法实践操作法5.4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钱学森的成就,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态度与方法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钱学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3. 分析:分析钱学森的科学态度与方法对后人的启示,引导学生学习并应用正确的科学态度与方法4.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科学研究的严谨和执着5.5 课后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的更多关于科学态度与方法的事迹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钱学森科学态度与方法的感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第六章:钱学森的创新思维6.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创新思维认识钱学森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6.2 教学内容钱学森的创新理念钱学森的创新实践6.3 教学方法讲解法事例分析法思维训练法6.4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钱学森的创新成果,引导学生认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钱学森的创新理念和创新实践3. 分析:分析钱学森的创新思维对后人的启示,引导学生学习并应用创新思维4. 思维训练:让学生通过实际训练,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6.5 课后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的更多关于创新思维的事迹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钱学森创新思维的感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第七章:钱学森的团队合作精神7.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团队合作精神认识团队合作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7.2 教学内容钱学森的团队合作理念钱学森的团队合作实践7.3 教学方法讲解法事例分析法团队协作法7.4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钱学森的团队合作成果,引导学生认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钱学森的团队合作理念和团队合作实践3. 分析:分析钱学森团队合作精神对后人的启示,引导学生学习并应用团队合作精神4. 团队协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团队合作的过程和乐趣7.5 课后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的更多关于团队合作的事迹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钱学森团队合作精神的感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第八章:钱学森的人生哲学8.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人生哲学认识钱学森在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和坚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8.2 教学内容钱学森的人生理念钱学森的人生实践钱学森的人生哲学对后人的启示8.3 教学方法讲解法事例分析法情感教育法8.4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钱学森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哲学的重要性2. 讲解第九章:钱学森的道德品质与人格魅力9.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道德品质认识钱学森在个人修养方面的表现9.2 教学内容钱学森的道德观念钱学森的人格特质钱学森的道德品质与人格魅力对后人的启示9.3 教学方法讲解法事例分析法情感教育法9.4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钱学森的道德行为,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品质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钱学森的道德观念和人格特质4. 情感教育:通过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人格魅力9.5 课后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的更多关于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的事迹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钱学森道德品质与人格魅力的感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第十章:钱学森的精神品质与榜样作用10.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精神品质认识钱学森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和坚守培养学生向钱学森学习的决心和勇气10.2 教学内容钱学森的精神追求钱学森的榜样作用钱学森的精神品质与榜样作用对后人的启示10.3 教学方法讲解法事例分析法讨论法10.4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钱学森的榜样事迹,引导学生思考精神品质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钱学森的精神追求和榜样作用3. 分析:分析钱学森的精神品质与榜样作用对后人的启示,引导学生向钱学森学习,培养自己的精神品质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向钱学森学习,践行钱学森的精神品质与榜样作用10.5 课后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的更多关于精神品质和榜样作用的事迹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钱学森精神品质与榜样作用的感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第十一章:钱学森的传承与影响11.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传承与影响认识钱学森在我国科技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传承钱学森精神的责任感11.2 教学内容钱学森的科技传承钱学森的精神传承钱学森的传承与影响对后人的启示11.3 教学方法讲解法事例分析法情感教育法11.4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钱学森的传承成果,引导学生思考传承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钱学森的科技传承和精神传承3. 分析:分析钱学森的传承与影响对后人的启示,引导学生传承钱学森的精神,发挥钱学森的榜样作用4. 情感教育:通过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1.5 课后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的更多关于传承与影响的事迹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钱学森传承与影响的感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第十二章:钱学森的教育理念与实践12.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教育理念认识钱学森在教育实践中的创新和贡献培养学生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12.2 教学内容钱学森的教育观念钱学森的教育实践钱学森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对后人的启示12.3 教学方法讲解法事例分析法实践操作法12.4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钱学森的教育成果,引导学生思考教育理念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钱学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3. 分析:分析钱学森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对后人的启示,引导学生学习并应用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4.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教育实践的过程和乐趣12.5 课后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的更多关于教育理念和实践的事迹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钱学森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感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第十三章:钱学森的科研伦理与道德13.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科研伦理和道德认识钱学森在科研工作中的严谨和诚信培养学生正确的科研伦理和道德观念13.2 教学内容钱学森的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钱学森的生平、科技贡献、教育理念、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思维、道德品质、人格魅力以及其对后人的影响和启示。
《钱学森》教案
《钱学森》教案《钱学森》教案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钱学森》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钱学森》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结课文大意。
2、认读生字词。
3、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加深学生对钱学森的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钱学森的爱国情怀,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的辅助,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1、学生提前查阅有关钱学森的资料2、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知道世界炸药之父是谁吗?为什么叫他炸药之父呢?看来之父讲的是对某一方面成绩卓越,贡献特别大的人。
你还知道哪些之父?生: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音乐之父贝多芬导弹之父钱学森师:今天我们就走进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来了解发生在他身上的一段感人事迹。
上课。
首先请齐读课题。
检查预习:师:谁能谈一下对钱学森的了解生:师:老师这里也有一段关于钱学森的简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出示钱学森简介)师: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出示:我会读:前额眺望舱壁富裕贡献广阔无垠劈波斩浪屈指一算魂牵梦绕赴美留学冯·卡门袒露露馅师:同学们把词语预习得真不错,通过预习,你还读懂了哪些内容?生:师:谁读懂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生:师:同学们通过预习,读懂得内容可真不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读懂更多的内容。
钱学森在导弹方面成就卓越,他的动力是什么?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俗话说“言为心声”学习这篇文章,如果你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来品味,就找到了通向钱学森爷爷心灵的最佳道路。
出示:自读自悟: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画出描写钱学森语言的句子,思考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在旁边写上自己的阅读感受。
六上19《钱学森》(5篇范例)
六上19《钱学森》(5篇范例)第一篇:六上19《钱学森》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受钱学森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使学生受到爱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三、教学评价设计:1.通过检查学生预习、针对学困加强指导训练方式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
2.在读书感悟中,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读写结合的小练笔活动,促进学生对写作方法的习得和运用。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激情导入,渲染情感1.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很关心祖国的航天发展。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我国的航天王国。
2.课件播放,新中国的航天发展。
3.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骄傲、自豪} 4.是啊,这种骄傲,这种自豪和一位老人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就是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的——钱学森。
{板书:钱学森} 钱学森师:是啊,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难舍故土。
旅居海外的华侨,总有一颗至死不渝的赤子心,一腔汹涌澎湃的报国血。
今天,让我们走进《钱学森》,和这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心灵相约吧。
(二)检查预习1.出示新词指名读 2.指名读课文(正音)思考: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说)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品读课文1.找找钱学森说得话,想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感受到了什么?现在,就请同学们细心阅读课文,画出描写钱学森语言的句子,轻轻读几遍。
公开课《钱学森》教学设计(通用14篇)
公开课《钱学森》教学设计(通用14篇)公开课《钱学森》篇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从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习并领悟本文的写作手法和记叙顺序。
重点、难点:试从写法角度指导阅读,走近人物精神世界。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
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1.读这段文字,猜“他”是谁?2.“钱学森”(板书)。
3.生谈谈对他了解,师小结。
4.齐读课题。
二、检查生字新词。
1.听写含生字的词语。
额头赴美留学富裕诚恳贡献重点指导“裕”(巧记字形、字意)2.对照屏幕同桌互相批改听写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出你最想读的一段或最有把握的一节。
2.简要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四、探究语言,体会情感。
1.回顾写人文章的共同点(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写人的经历)。
2.画出文中钱学森的语言,在最打动你的地方写下批注。
3.交流。
预想:(出示):他说:“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①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补充)想想现在钱学森他在哪?生活怎么样?他想回到那儿?②齐读这一节,最让你心头一颤的字眼是什么?(出示:第4节)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创造。
”①比较两段话,扣住“我”“我们”细小差别言外深意。
②假如你也是一名留学生,听了钱学森诚恳的话,你会怎么想?③男女生分别读这两节。
4.小结读书法。
5.找出其他人物的语言描写,有何用意?(对比呈现,衬托写法)。
五、记叙顺序──例叙又妙用。
1.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再读第1节,想想时间的顺序,课文的第1自然段应放在哪里?为什么要放在文章的开头?(倒叙又可以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钱学森》教学设计
19、钱学森【教材分析】本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以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课文语言简洁、朴素。
通过人物的语言,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了钱学森思念祖国,拳拳报国之心。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爱国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决心。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今年,中国第七次载人飞船成功上天,中国宇航员走出机舱,在浩瀚的太空中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这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有了新的突破。
作为中国人,我们为此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
可是,你知道吗?为了这一天,有多少中国人付出了艰辛和努力,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特别是有一个人,更是抛弃了个人的荣华富贵,付出了一生的心血和汗水,他就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他的课文,题目就是钱学森。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了解这个人吗?谈谈你对他的认识(学生交流)4、课文到底讲了钱学森的什么事情呢?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想一想:课文介绍了钱学森的什么事情?请简要地概括一下。
2、学生自读课文。
3、教师检查:(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相机纠正读音:屈指一算、袒露理解词语:劈波斩浪:不畏艰险奋勇前进魂牵梦绕:思念之情异常深切心迹:内心真实的想法诚恳:真诚而又恳切(2)说说课文讲了钱学森的什么事情?(指名学生交流)三、再读课文,练习分段:1、围绕这件事情,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学生自读,划分,并试着概括段意)2、交流分段情况,概括段意:第一段(1):1955年10月1日清晨,钱学森乘一艘巨轮在海上航行了15天,终于返回祖国。
第二段(2):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时,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钱学森》公开课教案
《钱学森》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钱学森的生平背景和重要成就。
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和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钱学森的生平经历,包括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工作成就等。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钱学森的重要贡献。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引入问题引发学生对钱学森的好奇心,例如:“你们听说过钱学森吗?谁能告诉我他是做什么的?”教师播放一段关于钱学森的短片,让学生对其有初步的了解。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钱学森的重要成就和对社会的贡献。
第二章:钱学森的生平介绍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钱学森的生平经历和成长过程。
2.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介绍钱学森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重要成就。
2.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讲述钱学森的生平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他的成长过程和奋斗经历。
学生分组讨论钱学森的成就,并选择其中一项进行展示。
第三章:钱学森的科学贡献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钱学森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杰出贡献。
3.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钱学森在航天、航空等领域的贡献。
3.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钱学森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如“两弹一星”等。
学生分组讨论钱学森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并选择其中一项进行展示。
第四章:钱学森的教育理念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钱学森对教育的看法和理念。
4.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介绍钱学森的教育理念,如培养创新人才等。
4.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钱学森对教育的看法和理念。
学生分组讨论钱学森的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并选择其中一项进行展示。
第五章:钱学森的精神品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钱学森的精神品质和对社会的贡献。
5.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介绍钱学森的精神品质,如敬业精神、创新意识等。
5.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钱学森的精神品质和对社会的贡献。
学生分组讨论钱学森的精神品质对当代青少年的启示,并选择其中一项进行展示。
《钱学森》教学设计15篇
《钱学森》教学设计15篇《钱学森》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__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以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课文语言简洁、朴素。
通过人物的语言,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了钱学森思念祖国,拳拳报国之心。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词语。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前准备收集钱学森的生平事迹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目的: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理清课文段落,了解课文大意。
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钱学森新中国刚建立,在国外的一批爱国科学家纷纷归来,参加祖国建设。
其中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的名字叫——钱学森。
让我们亲切地呼喊他的名字问:你为什么这样喊?请学生介绍钱学森。
二、初读课文,理清段落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说说段意。
2、请学生将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3、根据段意分段。
三、学习字词,朗读质疑1、检查生字读音,理解词语。
2、自由选择读文。
3、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解决。
4、指导书写。
四、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抄写词语第二教时目的: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思想情感,复述课文有关段落。
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给我们主要讲了钱学森一个什么故事?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人?试用“()的钱学森”填空。
二、讨论学习方法1、读书——找出根据2、交流——说出理由3、讨论——补充见解欢迎利用教材以外的资料交流。
三、学生自学课文,思考上面问题四、组织集体交流1、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钱学森?为什么?2、在这些优秀品质中,他最可贵的是什么?(思念祖国、报效祖国)3、你是通过哪些描写看出来的?把最能反映他思想的句子划出来。
《钱学森》教学设计
《钱学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钱学森的生平经历和学术成就,了解其在中国和世界科学界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文本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钱学森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内容1.生平经历:介绍钱学森的出生背景、求学经历和职业发展。
2.学术成就:阐述钱学森在航天工程、空气动力学和固体力学等领域的重要贡献。
3.社会影响:分析钱学森对中国航天事业和世界科学界的影响。
4.爱国情怀:探讨钱学森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钱学森的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探讨其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理解文本,并开展有深度的讨论。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投影仪:展示钱学森的照片和生平资料。
2.教科书:学生需提前预习课文。
3.讨论环节: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引入钱学森的贡献。
2.教学策略:通过讲解、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开展教学。
3.学生活动:小组讨论钱学森的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以及其爱国情怀的表现。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中国航天事业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与一位重要人物的关系。
随后,介绍钱学森的生平经历和学术成就,让学生了解其在中国和世界科学界的地位和影响。
2.讲授新课:通过讲解、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理解文本。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同时,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3.巩固练习: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钱学森学术成就、社会影响和爱国情怀的看法。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思考深度和表达清晰度,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钱学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钱学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钱学森》第一课时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5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理解钱学森说的前一句话,体会钱学森回国的坚定决心,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钱学森语言中包含的爱国之心。
教学重、难点:通过体会钱学森的语言,感受他回国的坚定决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初识钱学森1、教师深情地叙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并揭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板书课题:钱学森)让我们响亮地呼唤他的名字(齐读课题)。
刚才老师给大家朗诵的那一段,就是钱学森回国时的情景。
(板书:回国)[评析:教师深情的朗诵文章的第一段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初识钱学森时,就对钱学森充满了好奇,这个日夜想着回国的人到底是谁,为什么这么焦急?……一连串的问题在学生心中形成了强烈的阅读期待。
]3、初步感知,走近钱学森。
(1)默读钱学森简介。
(课件演示)(2)过渡: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读课文,进一步去了解钱学森。
(3)温馨提示:a、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b、选择你感兴趣的段落或认为写得好的段落多读几遍。
c、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
(4)检查自学情况a、随机检查课文中的生字。
重点指导:“富裕,赴”的读音和意思。
b、考察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了解。
[评析:高年级第一课时的教学也不应忽视字词教学,尤其是对于典型的、难以掌握的字词,如对“富裕,赴”的教学,就有必要在课内指导一下。
至于读书,一定要让学生读熟、读透,这便是人们常说的“书不读通不开讲”。
]二、品读感悟,走进钱学森1、指导学法,布置学习任务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写人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的表现来体会人物的特点。
人物的表现包括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出示)。
这篇文章中,钱学森的什么表现最能体现他的特点?(语言)(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钱学森说的话,想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感受到写什么?在他的语言旁写写你的感受。
《钱学森》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2
《钱学森》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2钱学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钱学森的生平与贡献,认识科学家的形象。
2. 掌握钱学森的科学研究领域和具体成就。
3.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学习氛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钱学森的科学研究领域和贡献。
2. 教学难点:通过案例分析探讨钱学森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观看钱学森的简介视频,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基础知识讲解教师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钱学森的生平和主要科学成就,包括他对航天事业的贡献和对火箭技术的突破。
3.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钱学森的某个科研案例,与学生一起深入分析和讨论。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钱学森的科研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包括该课题的背景、重要性和创新点。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撰写课题报告。
5.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其他同学进行钱学森科研课题的展示。
其他同学听取并提问,加深对钱学森的认识和理解。
6. 归纳总结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钱学森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组讨论、展示和课堂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2. 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素质评价并提供改进建议。
五、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有关钱学森的书籍和资料,进一步了解他的科研成就和思维方式。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科研机构和博物馆,增加实地体验和学习机会。
3. 鼓励学生开展科学实验和科普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六、教学资源准备1. 钱学森的简介视频和图片资料。
2. 钱学森的科研案例资料。
3. 小组讨论和展示所需的课题背景材料。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合理,通过导入、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展示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对钱学森的兴趣和对科学的认同感。
小组讨论和展示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考能力。
《钱学森》公开课教案
《钱学森》公开课教案第一章:钱学森生平简介1.1 教师讲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钱学森的生平背景,认识他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贡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解读钱学森的生平事迹。
【教学重点】钱学森的生平背景钱学森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贡献【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钱学森的纪录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钱学森的生平。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钱学森的生平背景,并做好笔记。
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钱学森的生平事迹,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讨论钱学森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贡献。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钱学森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
6. 课后作业第二章:钱学森的科技成就2.1 教师讲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突出成就,认识他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解读钱学森的科技成就。
【教学重点】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突出成就钱学森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钱学森的科技创新精神【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钱学森的纪录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钱学森的科技成就。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突出成就,并做好笔记。
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钱学森的科技成就,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讨论钱学森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钱学森的科技成果,引导学生分析钱学森的科技创新精神。
6. 课后作业第三章:钱学森的师徒关系3.1 教师讲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钱学森的师徒关系,认识他对培养新一代科技人才的贡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师长、热爱学习的品质,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精神。
【K12学习】钱学森教学设计优秀4篇
钱学森教学设计优秀4篇钱学森教学设计:教学设想:钱学森的事例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课前进行收集,课堂中教师加以拓展、补充。
钱学森对祖国的情结――魂牵梦绕,课文分别从“言、行、想”三方面进行描述的,第一课时重在解决“言”的资料。
至于言的资料,通俗易懂,无深奥指出,教师在学生写批注是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具体的字词上。
从学生的感受中层层推进对“魂牵梦绕”的感悟。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资料,运用言为心声的方法阅读感受钱学森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课前查找钱学森的资料,对照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
出示20XX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朗读。
猜猜他是谁?说说你对钱学森的了解。
【意图:以颁奖词导入,说说对钱学森的了解,是学生课前准备的交流。
】二、初读感知1、出示词语:A、劈波斩浪屈指一算魂牵梦绕【意图:结合初读,板书魂牵梦绕核心词,结合上下文初步先了解,后面逐步深化对魂牵梦绕的感悟。
】B、袒露心迹C、卓越贡献说说自己对钱学森所做出的贡献的了解;教师出示钱学森的卓越贡献材料: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被誉为中国的“航天之父”、“科学泰斗”。
结合材料理解――卓越2、浏览课文交流课文资料――预习导航第2题。
3、古语说的好:“言为心声”,课文中有两处对钱学森的语言进了描述,从他的话语中,你明白了什么?写写批注【意图:是预习导航4的要求,也是上《詹天佑》的学法,再次运用,】第一句话:“我是中国人。
我此刻所作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围绕具体的词语交流心声【教学来看,学生聚焦的是“中国人、一切、多”,并能联系上下文谈感受。
】第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状况下说的呢?谁来读读相关的语句。
补充材料: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员。
《钱学森》公开课教案
《钱学森》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钱学森的生平和贡献。
2. 激发学生对科学和工程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钱学森的生平简介。
2. 钱学森在科学和工程领域的贡献。
【教学活动】1. 播放钱学森的生平和贡献的短片。
2. 学生分组讨论钱学森的成就和影响。
3. 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分享。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和讨论情况。
2. 学生展示和分享的质量。
第二章:钱学森的教育背景【教学目标】1. 了解钱学森的教育背景。
2. 学生能够了解钱学森是如何培养自己的科学和工程能力的。
【教学内容】1. 钱学森的教育经历。
2. 钱学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关于钱学森教育背景的资料。
2. 学生分组讨论钱学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 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阅读和讨论情况。
2. 学生分享的质量和深度。
第三章:钱学森的科学研究【教学目标】1. 了解钱学森的科学研究领域和成就。
2. 学生能够了解钱学森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内容】1. 钱学森的科学研究领域。
2. 钱学森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关于钱学森科学研究的资料。
2. 学生分组讨论钱学森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3. 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分享。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阅读和讨论情况。
2. 学生展示和分享的质量。
第四章:钱学森的社会贡献【教学目标】1. 了解钱学森的社会贡献和影响。
2. 学生能够了解钱学森是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的。
【教学内容】1. 钱学森的社会贡献和影响。
2. 钱学森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关于钱学森社会贡献的资料。
2. 学生分组讨论钱学森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
3. 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阅读和讨论情况。
2. 学生分享的质量和深度。
第五章:总结【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总结钱学森的生平和贡献。
大班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教案
大班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教案示例文章篇一:《走进“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嗨,小伙伴们!今天咱们要一起走进一位超级厉害的人物,他就像一颗最闪亮的星星,在中国的天空中闪耀着无比耀眼的光芒,他就是钱学森爷爷,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中国导弹之父”呢!我先给你们讲个故事呀。
在很久很久以前,咱们中国在很多高科技方面还比较落后,特别是像导弹这种特别厉害的武器方面。
那时候呀,美国有好多先进的技术,钱学森爷爷就在美国学习和研究。
钱学森爷爷可聪明啦,他在那里学到了好多好多关于航空航天、导弹等方面的知识。
他就像一个勤劳的小蜜蜂,在知识的花园里不停地采集花蜜,把那些知识都装进自己的脑袋里。
我听老师说,钱学森爷爷在美国的研究成果那可是相当厉害。
他就像一个拥有魔法的大师,在那些复杂的科学研究里游刃有余。
可是呢,钱学森爷爷心里一直想着自己的祖国——中国。
他就像一只归巢的鸟儿,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好,他都想回到自己的家。
有一天,钱学森爷爷决定要回到中国啦。
这可把美国那些人急坏了,他们就像一群小气鬼,不想让钱学森爷爷把那么厉害的知识带回中国。
他们对钱学森爷爷做了好多不好的事情,就像坏蛋一样,限制他的自由,还给他使各种绊子。
但是钱学森爷爷可没有被吓倒,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我要回中国!他就像一个坚强的战士,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不放弃自己的目标。
后来呀,经过好多好多人的努力,钱学森爷爷终于回到了中国。
哇,这时候的中国就像一个等待着被填满的大宝藏盒,钱学森爷爷就带着他满满的知识宝藏回来啦。
他一回来呀,就像一阵春风吹进了中国的科研世界。
他开始带着一群同样热爱科学的叔叔阿姨们一起努力,要在中国的大地上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导弹呢!我想象着当时的场景,钱学森爷爷肯定特别激动,他对那些叔叔阿姨们说:“咱们得加油干呀,就像盖房子一样,一块砖一块砖地把咱们的导弹事业盖起来!”那些叔叔阿姨们也都充满了干劲,他们眼睛里闪着光,好像在说:“钱学森爷爷,我们都听您的!”在制造导弹的过程中,肯定遇到了数不清的困难。
《钱学森》教学设计
《钱学森》教学设计《钱学森》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2——6自然段,抓住钱学森说的两句话,体会钱学森的拳拳爱国心,浓浓骨肉情。
3、学会描写人物的语言,学习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4、学习倒叙的写作方法,体会倒叙写法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1、体会钱学森的拳拳爱国心,浓浓骨肉情。
2、学会描写人物的语言,学习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3、学习倒叙的写作方法,体会倒叙写法的好处。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在上一节,我们初学了《钱学森》一文,对钱学森有了初步的了解,谁能用一句话介绍他?古语说得好,“识其人,听其言”。
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品味人物的语言,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诵读感知,体验人物情感1、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钱学森说的话,用横线划出来。
2、这是人物的语言描写。
课文中的人物语言最难读,怎样才能读好呢?首先,我们要看看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
先来看第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3、简介冯·卡门(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被誉为“超声速时代之父”,是美国空军科技的奠基石。
)“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从这段语言文字中发现了什么?从两个“最”读懂了什么?(钱学森很出色、有才华、学有成就等)这么出色的钱学森留在这么著名的冯·卡门教授身边,意味着钱学森将得到些什么呢?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可是钱学森却选择了回国。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钱学森呢?钱学森怎么回答的?(示: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谁来读钱学森的话,注意此时你就是钱学森。
板书:我是中国人你从钱学森的这句话中感受到他怎样的情怀?板书:拳拳爱国心中国才是他的家。
是祖国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他。
《钱学森》优秀教学设计
《钱学森》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2课《钱学森》。
本文记叙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童年时在上海读书,受到一位爱国老师教育的事,表现了钱学森从小树立爱国思想的崇高境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慕、崇”等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钱学森的优秀品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钱学森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理解钱学森“幼小心灵受到极大震撼”的原因,体会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原文、生字词卡片、作业本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播放钱学森的纪录片,让学生对其有所了解,引导学生说出对钱学森的印象。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课文内容,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4. 讲解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分析钱学森的优秀品质,如爱国、敬业、团结、创新等。
5. 实践拓展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课后作业: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钱学森的敬佩之情,并拟写一篇以“我心中的钱学森”为主题的作文。
六、板书设计钱学森爱国精神幼小心灵受到震撼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作文:“我心中的钱学森”。
2. 抄写课文第35自然段,以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钱学森的爱国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过分组讨论、实践拓展等环节,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提高。
但在课堂提问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高的依赖性,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钱学森纪念馆,了解钱学森的生平事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永明小学管腊华【教学课题】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第19课《钱学森》【教学背景】这是一篇具有爱国情怀的文章。
面向的是小学六年级学生。
这样一篇课文教学一般需两课时,本教学案例是针对第二课时设计的。
由于学生课前的知识储备量有所差异,因此在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课文,通过查阅了解钱学森的有关资料,并了解我国“两弹一星”等的科技发展情况,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教材分析】《钱学森》一文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课文。
本单元所选的都是名家之作,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身份人的爱国之情。
《钱学森》一文采用倒叙的手法,紧紧扣住钱学森对祖国执著的爱这一中心来选材。
文章生动地记叙了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一切困难都不能动摇他回国的坚定决心,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文章语言简洁、朴素,处处体现了主人公的爱国情愫,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怀。
【设计理念】俗话说,站得高方能看得远。
备课之时,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打破常规,让学生站得高,看得远,对钱学森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因此以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这一与课文表达中心最贴切的语句贯穿整个教学。
课上采用了一唱三叹的形式,使之与文本有机结合。
当然,一篇好的文章,总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与“面”,这篇文章的重点主要是人物的两处语言描写。
有道是“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在备课时,我抓住了这一关键之处,再辐射到全文,通过学生自主感悟、体会,丰富学生对钱学森的理解,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崇高品质。
【教学方法】关键词:阅读实践自主感悟合作探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新大纲”也明确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繁琐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课上我营造了一个以爱国情为主线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重点抓住钱学森的两段话语,让学生充分阅读,以读促悟,潜心品味,感悟人物品质。
同时不断地引导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准确地把握课文的内涵,逐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爱国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3、体会倒叙的写作方法以及表达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课文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突出爱国情。
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颁奖词,想看吗?师范读: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2、大家注意了没有,在颁奖词中,有一句话最能体现课文的主要内容。
你发现了吗?(指名答)出示:“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3、是的,多令人感动的一句话。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设计意图: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教学伊始,以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视频导入新课,用故事再现人物,用画面渲染情境,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
这里无论是视频中叙述的感人事迹,还是教师深情朗读的颁奖词,无一不体现出本堂课的情感主线——爱国情。
在这样的感情氛围中,学生的情感也被极大地唤醒,进入文本情境则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二、精读体会,感悟爱国情。
过渡:其实,在50年代的中国条件很艰苦,那么艰苦的条件,钱学森为何还要执意回国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试着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出示:第二自然段钱学森说的话。
“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指名生读)1、你读得很投入。
能告诉老师你此时的心情吗?(钱学森强调自己是中国人;钱学森在国外还一心想着回国为人民做事。
)2、对啊,其实我们文中也有能体现祖国当时落后的状况,你们发现了没有?(第4自然段留学生说的话)3、看来,钱学森是身在美国,心系祖国啊!(师板书:心系祖国)能带着你的那份感动,把这句话读读好吗?(生读该句话)4、从你的朗读中,我们已感受到钱学森深深的爱国情。
这也是令我们大家感动的地方。
请大家想想看,他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拓展相关故事,加深学生的体会。
5、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指名答)6、说得真好,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生读该句话)让我们一起带着感动和钦佩之情来读读他的话。
(生齐读)7、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体会中,可以看出钱学森虽然身在美国,但是心里总是想着自己的祖国。
因为——“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齐读)【教学意图:要想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文本情境去感悟人物品质,抓住课文的关键语句就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
”披情入文,抓住本课重点——钱学森的话语就成了关键之处,以此展开,结合课外资料以及他的相关故事,让学生不断诵读体会,以读促悟,读中品悟,并通过比较,激活情感,提高认识。
】同学们,除了这里,文中还有他说的话吗?(指名答)第4自然段钱学森说的话。
相机出示课件: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学生畅谈各自的体会)1、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应当”,感受钱学森的责任心,体会他强烈的爱国情。
2、引导学生从“一刻也没有动摇过”、“5年”、“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终于”等词体会钱学森坚定不移的决心,以及回国遭遇的重重困难。
3、5年,你们算过没有,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啊!(1800多个日日夜夜)所以说是“漫长岁月”。
你们知道他不能回国的主要原因吗?(指名答)出示课件: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4、从美国军官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了解五个师相当于多少人?一个师大约2000人,五个师大约1万人。
)5、从中你体会到什么?你还能想象到什么?那你知道美国政府究竟是怎样阻挠钱学森回国的吗?(听了同学的介绍,你的心震撼了吗?学生交流。
)6、能想象一下他这五年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吗?可以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
(生集体交流)7、小结:说得太形象了,那一幕幕令人气愤的画面犹在眼前。
是啊,重重困难没有吓倒他,漫长的等待没有动摇他,他是坚定了决心要回到祖国。
(相机板书:坚决回国)8、这就是他,一个炎黄子孙的真情流露。
同学们,钱学森是不是没有意识到回国搞科学研究会很困难呢?(指名读)出示课件: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9、请同学们试着用劝说的语气读读这段话。
(指名读——分角色读)出示课件: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0、听了你们的朗读,与其说是留学生在劝他,不如说是他的话感染着留学生。
假如你就是留学生,听了他的话你会有何感想呢?(指名答)11、小结:归国决心之大,感动着你,感动着我,也感动着大家。
因为——投影出示:“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生齐读)【设计意图:“牵一发而动全身”,继续抓住文章的关键之处——钱学森的另一处语言来辐射全文。
结合文中重点词语,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诵读,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课上把“五个师”、“五年”等转化为清晰的数据,化抽象为具体,给学生更多心灵的震撼。
同时开拓学生想象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想象钱学森五年来在美国遇到的各种困难。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被激发了,通过想象,钱学森的形象在同学们的心中越来越高大。
】三、总结升华,激发爱国情。
钱学森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如愿以偿,在1955年10月1日清晨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这就是课文第一小节给我们展示的情景。
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指名读)1、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还有不同的感受吗?(思念之情、爱恋之情、急迫之情)你能用哪个词来表达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归心似箭、迫不及待、心急如焚)2、请大家翻开课后练习第2题,填一填。
(生做题,集体交流)你觉得这些词用得怎么样?3、能帮“魂牵梦绕”找个近义词吗?(朝思暮想、日思夜想)4、不知大家注意了,如果按时间顺序,课文的第1自然段应该放在哪里?为什么要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应放在文章最后。
把它放在开头是一种倒叙的写作方法,知道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吗?)5、小结:今后在我们的习作中也可以适当地运用倒叙的写法,它会让我们的文章更有吸引力。
课文学到这儿,一位热爱祖国的伟大科学家已经栩栩如生地站在了我们面前,他就是——(齐答)。
可他却于今年的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了,享年98岁。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钱老辉煌的一生吧!6、最后就让我们一起用语言来唱响对他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投影出示:“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生齐读)【设计意图: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的主体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提升,只有教给学生写作方法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对于写作方法的指导十分重要。
此处的交流和学习,教师着重指导学生掌握“倒叙”这一写作方法,明确倒叙写法的好处,以达今后学以致用。
最后让学生欣赏钱老辉煌的一生,感受钱老真挚的爱国之情,在同学们一唱三叹的朗读中,钱老的高大形象已深深地根植于我们每个人心中,魅力永恒。
】四、读写实践,升华爱国情。
1、结合课堂学习的内容,以《钱学森》为题写一篇简短的人物介绍。
2、根据爱国名人故事,选择一则你喜爱的故事讲给你的好朋友听。
【设计意图: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之后,学生尝试着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再次提炼全文,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情感得以延伸,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再次叩响学生的心扉,令人回味无穷。
】附:板书设计19、钱学森心系祖国热爱祖国坚决回国【教学反思】读了《钱学森》一课,我深受感动,对人物充满着钦佩之情。
“如何使这份感动和钦佩之情引起学生的共鸣”、“如何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钱学森的拳拳爱国情”,毕竟事件的时间和空间离我们的生活较为遥远,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也存在着一定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