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城县人工草场建设项目三年规划
牧场开发总体规划书
阿克苏顺鑫牧业有限企业有机牧场综合开发项目规划书阿克苏顺鑫牧业有限企业成立于2014年6月4日, 法人代表: 任瑞芳, 注册资本: 1600万, 位于拜城县克孜尔乡吉格代力克村。
企业既有饲草料种植基地20230余亩, 已建成面积为1200平米旳原则化养殖圈棚3个, 在建1个, 清贮池8个(4000立方), 简易生活区600平米。
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绪中大力发展畜牧业旳目旳。
阿克苏顺鑫牧业有限企业决定, 开发运用既有饲草料种植基地, 建立有机牛羊养殖与良种培育生产基地, 打好环境保护、绿色、有机畜牧这张 "牌", 实行无公害、原则化生产。
企业本着把“绿色消费”作为畜牧业发展旳主攻方向, 着力实行“生态畜牧”战略, 走出一条“绿色饲草+放牧养畜+畜粪肥草”旳链接式发展之路。
对草场实行禁牧、休牧、轮牧和优良牧草培育等养护方式。
增进“生态畜牧”旳可持续性发展。
为打造有机牛羊产品生产基地, 以农户和企业互相依托, 共同发展, 带动周围农民走向富裕进入小康, 企业做出了在拜城县旳投资计划。
此计划本着以循环经济、低碳环境保护为原则, 运用草场再生能源等进行绿色环境保护养殖及生态开发。
通过天然牧场人工种植, 精饲喂养, 二次培育草场等一系列产业开发模式, 实现封闭式及半开放式循环放牧。
引进及改良畜种, 建设科学旳畜牧设施, 建立拜城县绿色环境保护科技畜牧示范区。
总体规划共分三个阶段发展分期实行第一阶段: 1-2年发展期, 建立以现代化科学管理, 老式化大型畜牧养殖旳发展思绪, 上规模、上水平, 培育市场上具有强大竟争力旳有机、绿色、环境保护型牛羊肉类产品和绿色养殖基地。
采用“犊牛(羔羊)培育+草地放牧+圈养迅速育肥”旳模式发展牛羊肉产业, 将休牧、轮牧、飞播种植草场二次培育放在新型畜牧开发旳首位, 这也是适合草地畜牧业特点旳有效模式。
努力建立苜蓿牧草种植、实现草业生态开发。
草原生态产业园综合开发项目发展规划
草原生态产业园综合开发项目发展规划一、项目概述草原生态产业园综合开发项目旨在利用草原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条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项目包括农业、畜牧业、生态旅游等多个产业,涵盖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二、目标与规划1. 发展农业产业:加大农业种植规模,引入先进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发展特色农产品供应链,推动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在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的同时保护土地和水资源。
2. 发展畜牧业产业:改善畜牧业养殖条件,提高畜产品质量和产量,推进标准化养殖模式,加强牧草资源保护和养殖技术培训,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资源,建设旅游设施和服务体系,提升旅游体验和服务质量,吸引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繁荣。
三、发展策略1. 制定政策支持:建立草原生态产业园的政策框架,提供税收优惠、贷款支持等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参与项目发展。
2. 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科技研发,引入先进技术,提高产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竞争力。
3. 加强合作交流:与相关行业和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享资源和技术,共同推进项目的发展。
四、环境保护措施1. 严格环保标准: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和监管措施,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2. 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农畜产品和旅游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 生态修复和保护:加强草原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保护珍稀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总结:草原生态产业园综合开发项目发展规划旨在实现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通过发展农业、畜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推动当地产业结构转型,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项目将依靠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合作交流等策略,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林区施工三年行动方案
林区施工三年行动方案一、前言。
咱要在林区搞施工啦,这可是个大事儿。
为了让施工顺利进行,还得保护好林区的生态环境,就搞了这个三年行动方案。
这就像是一场林区施工的大冒险,我们得一步一步规划好,才能既完成任务,又不把林区搞得乱七八糟。
二、目标。
1. 工程建设目标。
在三年内,把林区里规划的那些基础设施,像林间小道、防火瞭望塔啥的都建得妥妥当当的。
林间小道得修得又平坦又结实,让护林员和游客走起来倍儿舒服;防火瞭望塔呢,要建得高高的,像个林区的守护神一样,能看得老远老远,一有火灾隐患就能发现。
还有那些林区里需要更新改造的老旧设施,像破旧的木屋、损坏的木桥,都要焕然一新。
把它们整得像新的一样漂亮,还得更结实耐用。
2. 生态保护目标。
施工过程中,一棵不该倒的树都不能让它倒。
那些小动物的家,像树洞、鸟巢啥的,也要保护好。
不能因为我们施工,就让小动物们没地方住了,咱得让它们在林区里继续安居乐业。
施工结束后,要让林区的生态环境不仅没变差,还得变得更好。
比如说,植被覆盖率不能降低,反而要想办法提高。
让林区里的花花草草长得更茂盛,吸引更多的鸟儿和小昆虫。
三、具体行动。
1. 第一年:基础建设与生态普查。
施工准备。
先找一帮专业的施工队伍,这些队伍得是既懂施工又爱林区的。
就像找一群林区的好朋友来帮忙一样,他们得知道林区的规矩,不能乱来。
把施工要用的材料和设备都准备好。
材料要选那些环保的,设备呢,要保证不会发出太大的噪音,不然会把小动物们吓着的。
基础建设启动。
先从林间小道开始修起。
施工的时候,要小心那些树根,可不能乱砍乱挖。
如果遇到特别粗的树根,就像遇到了林区的老爷爷一样,得绕着走。
同时,对林区里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看看哪些地方已经破破烂烂的,做好标记,就像给生病的地方做个病历一样,方便后面治疗。
生态普查。
派一群生态专家到林区里去,就像探险家一样,把林区里的动植物都调查清楚。
看看有多少种树,多少种小动物,它们都住在哪里。
拜城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计划
拜城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项目计划说明(2011-2013年)依照国家、自治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要求,为进一步加速我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工作进度,结合我县实际,现将我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项目计划制定如下:一、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1、拜城镇蔬菜村、肯迪克顿村、协里克买里村、铁提尔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项目;二、康其乡康其村、库尔玛村、尕勒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项目;3、布隆乡阿克墩村、欧依买里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项目;4、米吉克乡喀纳依买里村、库木墩村、孔买里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项目;五、赛里木镇喀拉墩布拉克村、托克也扎村、托喀其买里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项目;六、察尔齐镇栏杆村、巴扎村、阿尔硝村、博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项目;二、示范区概况(一)拜城镇蔬菜村、肯迪克顿村、协里克买里村、铁提尔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拜城镇蔬菜村、肯迪克顿村、协里克买里村、铁提尔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北方别离为﹑一、二、4千米千米处,有15个村民小组,1178户,总人口4473人,耕地面积15750亩,常规种植业为主,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为5278元,属于县城周边平原村,是在城关镇5km范围内,是属于整村推动、富民安居、居住兴牧、新农村建设的村落;有依托县城已建垃圾卫生填埋场和污水处置厂。
目前,进行“新农村建设”、“安居富民建设”,对庭院进行“三区分离”改造,共完成950户;人口密集、居住相对集中,均符合村镇长期计划,水、电、路、气、屋等基础设施齐全;主要环境问题是生活垃圾、污水及饮用水源污染。
(二)康其乡康其村、库尔玛村、尕勒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以上三个村位于拜城县城东南郊区,是城乡结合部,三个村从北往西相领,彼此距离有千米,有14个村民小组、807户居民,2803人,人均年收入5183元,主要产业结构为种植业,种植区面积人均—1亩左右。
属于县城周边平原村,是在城关镇5km范围内,是属于整村推动、富民安居、居住兴牧、新农村建设的村落;有依托县城已建垃圾卫生填埋场和污水处置厂。
拜城县饲草料种类的调查及其营养价值的评定
拜城县饲草料种类的调查及其营养价值的评定目录1前言 (3)2材料与方法 (4)2.1研究区概况 (4)2.2材料及处理 (4)2.3方法 (4)2.3.1常规养分测定 (4)2.3.2饲料相对值RFV计算 (4)2.3.3体外产气法 (4)2.3.4数据处理与分析 (5)3结果与分析 (5)3.2粗饲料营养价值评定 (6)3.2.1粗饲料的营养价值测定 (6)3.2.3体外产气量测定 (7)4讨论与结论 (8)4.1讨论 (8)4.2结论 (8)致谢 (8)参考文献 (9)拜城县饲草料种类的调查及其营养价值的评定吴珊(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摘要:通过调查研究,调查清楚了拜城县饲草料种植的品种、耕地面积和农作物产量。
全面了解拜城县饲草料资源的种类及其营养价值,运用常规养分测定、饲料相对RFV值计算和体外产气法去测定并评定出饲料养分的价值。
常规养分测得甜菜叶、糜子、草木樨、苜蓿的营养价值较高,玉米秸秆、苏丹草、小麦秸秆、青贮玉米的营养价值较低。
RFV值评定为属于特级的有苏丹草、糜子;一级的有苜蓿;二级的有青贮玉米、草木樨;三级的有甜菜叶、玉米秸秆;五级的有小麦秸秆。
体外产气法测得苏丹草、苜蓿、青贮玉米、棉籽壳、小麦秸秆、草木樨产气快,消化率较高,玉米秸秆、甜菜叶、糜子产气慢,消化率较低。
清楚地了解拜城县饲草料营养价值,就能更好的合理有效的运用现有的饲草料资源,提高饲草料的营养价值,为本地畜牧业开展提供保证,促进本地畜牧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拜城县;饲草料;种类;价值;营养Investigation of forage species in Baicheng County and evaluation of its nutritive value-++Wu Shan(College of Plant Sinenece,Tarim University,Alar Xinjiang 843300)Abstract: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it was clear that the variety, cultivated area and crop yield of forage material planted in Baicheng County.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type of forage resources in Baicheng County and its nutritional value, the use of conventional nutrient determination, feed relative RFV value calculation and in vitro gas production method to determine and assess the value of feed nutrients. Conventional nutrients measured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sugar beet leaves, wolfberry fruit, grass sorghum, and sorghum, and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corn stalk, sudan grass, wheat stalk, and silage corn was low. The RFV value was evaluated as belonging to the special class of Sudan grass and scorpion seedlings; the first grade had lice; the second grade had silage corn and grass sorghum; the third grade had beet leaves and corn stalks; and the fifth grade had wheat stalks. The in vitro gas production method measured sudan grass, alfalfa, silage corn, cottonseed husk, wheat straw, and grass hibiscus. The gas production was rapid, the digestibility was high, and the corn straw, beet leaf, and wolfberry fruit produced gas slowly and the digestibility was low.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fodder in Baicheng County will enable better and more efficient use of existing fodder resources, increase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fodder, provide guarante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animal husbandry, and promote local animal husbandry. Good development.Keywords:Baicheng County, forage, species, value, nutrition1前言拜城县地处天山中段南麓,海拔1200m以上,面积近2万km2,其中农业分布的地区为平原,占20%,畜牧业的饲料基地为山地,占80%。
草原建设保护实施方案
草原建设保护实施方案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草原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草原退化、过度放牧、草原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草原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草原建设保护实施方案,对于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
1.加强草原植被恢复工作,大力实施草原植被恢复工程,加大对草原退化地区的生态修复力度,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2.严格控制过度放牧,建立健全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引导农牧民科学放牧,合理利用草原资源,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3.加强对草原野生动物的保护,建立健全保护区网络,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
二、推进草原生态产业发展。
1.加大对草原畜牧业的技术支持力度,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减少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2.发展草原特色产业,积极推动草原旅游业、草原特色农业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推动草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3.加强对草原生态产业的政策支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各类资金投入到草原生态产业领域,促进草原生态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草原生态文明建设。
1.加强草原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农牧民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增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加强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推动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
3.加强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
综上所述,草原建设保护实施方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才能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促进草原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的家园。
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高度重视草原建设保护工作,共同致力于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拜城县草原畜牧业调研报告
拜城县草原畜牧业调研报告一、拜城县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一)发展现状拜城县是一个农牧结合以农为主的农牧大县。
全县共有可利用天然草场1036.49万亩,已全部承包到户,人工饲草料地15万亩,在县辖的16个乡镇场中,有纯牧业农场一个,纯牧业村13个,全县共有牧民3322户1.49万人,已全部定居。
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拜城县利用丰富的饲草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调整发展草原畜牧业。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拜城草原畜牧业具备了由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条件,畜牧业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牧民发展畜牧业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牲畜存栏大量增加,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加强,极大地调动了牧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牧区经济快速发展,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牧民收入持续提高,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牧区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
2011年我县畜牧业总产值达3.54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4.4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091元,其中畜牧业人均纯收入1672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7.5%。
(二)存在问题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除了一部分专业养殖户和规模养殖场外,大部分养殖户饲养管理水平粗放,专业化程度低。
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实施补奖机制开展草蓄平衡和禁牧后,草食家畜的养殖业由传统的放牧转变为舍饲圈养,许多牧户至今还不适应,仍处于粗放经营状态,配合饲料、标准化饲养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专业化、规模化养殖水平都不高。
二、草原保护、建设的政策执行情况(一)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执行情况2011年开始我县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项目,在自治区、地区的要求及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疆经济工作座谈会议及国务院第128次常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这一核心,把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做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高位推进;拜城县畜牧兽医局、财政局准确把握政策,正确引导宣传,全面细化管理,通过认真组织,分工协作,积极筹划,全面部署,使草原补奖机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拜城材料
一、拜城县基本概况“拜城”为突厥语“巴依”一词音译而来,意为美丽富庶之地,地处天山山脉中段南麓,东与库车县毗邻,西与温宿县接壤,南隔却勒塔格山与新和县相望,北靠天山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相连,四周群山环抱,呈一带状盆地,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250米,面积1.91万平方公里,辖4镇10乡2个国有农牧场、1个良种场和1个农业试验站,总人口22.91万人,其中:维吾尔族19.75万人,占总人口的86.24%;汉族2.94万人,占总人口的12.82%;柯尔克孜族1045人,占总人口的0.46%,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15个民族共同生活的聚居县。
全县土地总面积2865万亩,耕地、林地、草场、水域面积分别为105.32万亩、212.8万亩、1394.8万亩、148万亩。
森林资源总面积178.5万亩,覆盖率5.68%。
境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分布有81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雪豹、北山羊、金雕、白鹳及新疆大头鱼、河狸等。
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年平均气温7.8℃,无霜期185天,全年日照时数2858.4小时,年均降水量120.6毫米。
境内5大河流年径流量27.4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13.8亿立方米。
县域内物产种类繁多、独具特色,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自治区重要的粮食基地、油料生产基地、玉米制种基地和美利奴细羊毛生产基地,享有“中国黄油菜之乡”、“中国细毛羊之乡”的美誉。
拜城县资源禀赋优越,矿产资源富集,现已探明各类矿产达58种,是阿克苏地区乃至全疆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天山南坡工业经济带的重要支点。
境内石油天然气储量极为丰富,现已探明天然气储量3847亿立方米,其中“克拉2”气田储量2840亿立方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陆地整装气田和“西气东输”的主力气源地,年供气能力120亿立方米。
原煤远景储量55亿吨,且煤种全、品质优,素有“南疆煤都”之美誉。
铌、钽、锆稀有金属储量居全国首位,岩盐、霞石正长岩、重晶石储量居全疆前列,铜、锰、红柱石、大理石、石灰石、麦饭石、花岗岩等矿产资源可采储量较大。
自治区高标准人工饲草料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自治区高标准人工饲草料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为了提高畜牧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根据自治区畜牧业发展规划,自治区决定开展高标准人工饲草料地建设项目。
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饲草料地的面积和改善饲草品质,提高饲草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畜牧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二、项目内容和技术路线1. 项目内容高标准人工饲草料地建设项目包括选址、平整、改良土壤、播种、施肥、管理等多个环节。
(1)选址:项目选址以优质土地为主,以平台坡面为宜,适度有水源为佳。
(2)平整:对选址好的地块进行平整,平整量以平均不超过2公分为宜。
(3)改良土壤:选用合适的大田施肥、覆盖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如秸秆等)还田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地肥力。
(4)播种:选择适宜生长的饲草品种,按照规定的密度和间距进行播种。
(5)施肥:根据土壤质量和饲草品种的营养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等营养物质,提高饲草地肥力。
(6)管理:通过定期除草、灌溉、收割等管理措施,保证饲草的生长和质量。
2. 技术路线(1)选址:根据土壤质量、水源、坡度、接近场所等因素选定饲草地位置。
(2)平整:采用机械平整,保证土地平整。
(3)改良土壤:利用有机肥、化肥等,改善土壤结构。
(4)播种:选用适宜的饲草品种,按标准间距和密度进行播种。
(5)施肥:按照土壤质量和饲草品种的营养需要,量化施肥,提高饲草地肥力。
(6)管理:通过定期管理措施,保证饲草的生长充分。
三、项目主要任务1. 地勘工作:制定详细的方案,对选址饲草地进行地勘工作,确定地表土层、土壤类型、土壤养分含量、地形地貌等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施工工作:制定施工方案,分步分项地进行施工工作,分别为选址、平整、改良土壤、播种、施肥和管理等。
3. 监管工作:建立科学、紧密、有效的监管机制,监督工程施工、资金使用情况、工程实效等情况。
4. 宣传和培训:开展项目推介、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广大养殖户对项目的认识和了解,推广农艺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
拜城县牧道建设项目长期规划
拜城县牧道建设项目长期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概况项目名称:拜城县牧道建设项目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规模:维修旧牧道80公里,桥梁60座,新建牧道106公里项目建设地点:拜城县境内项目总投资:5252万元项目承担单位:拜城县畜牧兽医局二、背景拜城县的天然草场主要分布为分布在天山深处的中、高山和低、中山下部,地势高寒,降水量充沛,气候凉爽,以草甸植被为主,总面积1036.5万亩,其中山地草场824.5万亩,荒漠草场212万亩。
可利用草场746.5万亩,占全县草场的72%,放牧习惯属于游牧;天然草场围栏1.7万亩。
畜牧业是拜城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初步摆脱了低速低效发展的局面,畜牧主产业优势地位明显突出,为进一步突出畜牧业主导地位,拜城县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依托资源优势,本着扶优、扶强的原则,把畜牧业列为“十一五”期间县支柱产业的首位,优先发展,确立了“十一五”期间畜牧产业的奋斗目标。
明确了草原畜牧业、农区畜牧业同抓并举,全面发展,草原畜牧业要稳步发展,农区畜牧业要有重大突破的工作思路。
今年的自治区畜牧工作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同志在会议中也明确,要改变牧民转场方式,主要就是牧道建设。
二、牧道建设的必要性畜牧业机械化是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今后农村经济发展工作将由以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并重转移,我县是草原畜牧大县,70%的家畜在草原放牧,机械化转场是今后牧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进一步加快适应机械化转场需要加快牧道建设,为促进牧业增效、牧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
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钱智强调要扶持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建设高标准饲草料基地和推进牧民定居,发展畜牧业机械化,加强牧区水利建设,推动外向型畜牧业发展。
三、牧道建设的重要性畜牧基础建设一直是制约拜城县畜牧业发展的一条“短腿”,虽然境内草原面积辽阔,类型丰富,草地畜牧业占有大半比重,但由于受制于特定的地理条件,长期自然灾害侵袭,牧道较少的因素,拜城县目前基本没有机械转场的条件,牧区还处于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的恶性循环中。
“三化”草原改良建设规范
“三化”草原改良建设规范通知公告admin admin 2015-6-4 15:47:40访问量:317为做好我省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规范实施“三化”草原改良建设项目,保质保量地组织实施好建设任务,制定本规范。
已垦草原植被恢复,适用本规范。
一、项目建设目标草原改良建设包括人工种草措施和草原改良措施。
实施草原建设后,建设地块与建设前相比,植被形成当年植被盖度应提高20%以上;植被形成第二年植被盖度应提高40%以上,产量应150千克以上,优质牧草比例提高70%以上。
二、项目建设适用标准《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GB19377-2003《人工种草技术规程》DB23/吨873—2004《天然草地改良技术规程》DB23/吨872—2004《禾本科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GB6142-1985《豆科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级》GB6141-1985三、地块选择1.土地二调中划定为草原的区域。
地块应选远离洪涝等自然灾害威胁地段,无季节性积水,交通便利,符合当地草原改良治理规划。
2.集中连片。
单块“三化”草原建设面积不小于500亩。
3.地块使用、承包及经营主体明确,且承包主体参与改良草原积极性高。
4.根据《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确定中、重度“三化”草原的地块。
具体标准如下(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草原普查数据):——退化草原:(1)中度退化草原:产草量相对减少21%~50%;可食牧草产草量相对减少21%~50%;总覆盖度相对减少21%~30%;草层高度相对降低21%~50%。
(2)重度退化草原:产草量相对减少50%以上;可食牧草产草量相对减少50%以上;总覆盖度相对减少30%以上;草层高度相对降低50%以上。
——盐碱化草原:(1)中度盐碱化草原:碱斑面积16%~30%;产草量相对减少21%~70%;可食牧草产草量相对减少21%~40%;总覆盖度相对减少21%~50%。
草场建设实施方案
草场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草场是牧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草场建设实施方案,对于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确定1. 提高草场的产草能力,保障畜牧业生产需求。
2. 改善草场生态环境,促进草地生态保护和恢复。
3. 提高草场的管理水平,提升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三、实施方案1. 土地整理对于已有的草场,需要进行土地整理,包括排水、平整、翻耕等工作,以提高土地的肥力和透气性,为后续的草场建设打下基础。
2. 种草改良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牧草种子进行种植,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保证牧草的生长和产草量。
3. 水源保障建设水利设施,保障草场的灌溉需求,提高草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牧草的生长。
4. 畜牧设施建设建设畜舍、饲料储藏设施等畜牧设施,提供良好的生产条件,保障畜牧业的生产需求。
5.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草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工作,禁止过度放牧和破坏草地生态环境的行为,促进草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6. 管理与维护建立科学的草场管理制度,加强对草场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提高草场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四、实施保障1. 资金保障制定草场建设资金投入计划,争取政府支持和社会资金,保障草场建设的资金需求。
2. 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草场建设技术,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草场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为草场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五、总结草场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只有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才能保障草场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改善草地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充分重视草场建设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共同推动草场建设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为畜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林草行业三年治本实施方案范文
林草行业三年治本实施方案范文林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精选3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
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林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林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1根据国家《“十四五”生态退化地区绿色发展实施方案》,为抓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区云南片区(以下简称“片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基本原则1.坚持保护优先,系统修复。
遵循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快破解生态退化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快修复受损的自然生态系统,进一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升碳汇能力。
2.坚持优化布局,绿色发展。
在严格保护好自然资源和改善地区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片区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化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3.坚持以人为本,生态富民。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加快改善当地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努力增加片区群众收入,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坚持改革创新,健全机制。
把生态保护修复与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结合,推动生态保护和建设机制创新,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创新模式,不断增强片区发展活力。
(二)实施范围文山州文山市、马关县、广南县、西畴县、富宁县。
(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5县(市)面临的突出生态问题得到基本遏制,50万亩深山、远山和轻中度、中度以上石漠化地区生态基本修复,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实现动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性局面基本形成。
二、主要任务(一)推进片区综合治理1.加大林草植被保护和修复力度因地制宜采取人工造林种草、退化林修复、草原改良、森林抚育等多种措施,加强岩溶地区林草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
种羊场三年工作规划
种羊场三年工作规划种羊场三年工作规划为了实现种羊场的高效运营和持续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三年工作规划。
第一年工作规划:在第一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搭建起高效的管理体系和操作流程。
我们将聘请一支经验丰富的团队来负责羊舍的建设和管理。
在种羊选择上,我们将引进具有优良产肉性能和抗病能力的肉用羊品种,并建立科学的繁殖计划。
同时,我们将与专业机构合作,进行草地改良,确保牧草供应稳定。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投入一定资金进行设备的升级和技术的引进,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二年工作规划:在第二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培训。
我们将培养团队成员具备科学的养殖知识和良好的管理技巧,确保所有操作流程的规范化。
同时,我们将建立起科学的饲养管理档案,监测羊只的健康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新的养殖技术和饲养模式,提高种羊场的创新能力。
第三年工作规划:在第三年,我们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并向生态、健康、绿色的方向发展。
我们将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的营销,寻找更广阔的销售渠道和更高端的市场定位,提高产品附加值。
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养殖户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模式,加强品种选育和市场需求的合理对接。
在环境保护方面,我们将加强生态修复,推行循环农业模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并注重绿色养殖和动物福利的宣传,树立种羊场的良好形象。
总结:通过三年的努力,我们相信种羊场将能够实现良好的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全力提升管理水平,加强科技创新,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我们将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做到绿色养殖、可持续发展,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
草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草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草场产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草场产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因此,制定草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对于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
1. 提高草场产业的综合效益,提高草场资源的利用率;2. 加强草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草原生态的持续改善;3. 提升草场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草场产业的转型升级;4. 建立健全草场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草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步骤。
1. 加强草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草场生产条件。
通过加大对草场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草场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满足畜牧业生产的需求。
2. 推进草场资源保护和恢复工程,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加强对草场资源的保护和恢复,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保障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草场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加大对草场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高草场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草场产业的转型升级。
4. 完善草场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草场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加强对草场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建立健全草场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草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对草场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提高草场产业发展的资金保障水平;2. 健全草场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持体系,提高草场产业发展的技术保障水平;3. 完善草场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提高草场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水平;4. 加强对草场产业发展的监督和评估,提高草场产业发展的保障水平。
五、总结。
草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草场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按照上述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不断加大对草场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草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畜牧业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牧草草场实施方案
牧草草场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办公桌上,一纸空白的文档在等待填充。
我深吸一口气,开始了这场关于牧草草场实施方案的书写。
一、项目背景想象一下,一片广袤的草原,绿意盎然,牛羊成群,那是我心中的牧草草场。
然而,现实中的草场却因为过度放牧、土地沙化等问题,变得日益贫瘠。
为了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我们提出了这个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恢复草场的生态平衡,提高草场的生产力,让这片土地重新成为牛羊的天堂。
1.恢复草场植被,提高覆盖率。
2.控制放牧强度,避免过度放牧。
3.引进优质牧草品种,提高草场质量。
三、实施方案1.草场改良2.水利设施建设水是生命的源泉,对于草场来说更是如此。
我们会修建一系列水利设施,包括水井、渠道、蓄水池等,确保草场有充足的水源。
同时,我们还会对现有的水利设施进行维修和改造,提高其使用效率。
3.控制放牧强度过度放牧是导致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设立放牧区、规定放牧时间、限制放牧数量等,来控制放牧强度。
我们还会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牧民对草场保护的意识。
4.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草场恢复的关键。
我们会种植防护林,防止风沙侵袭;开展土地治理,防止水土流失;同时,我们还会对草场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四、项目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1-3个月):进行草场改良、水利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等前期工作。
2.第二阶段(4-6个月):完成草场改良、水利设施建设,开始实施控制放牧强度措施。
3.第三阶段(7-9个月):巩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成果,继续开展生态保护工作。
五、预期成果1.草场植被得到恢复,覆盖率提高。
2.草场生产力得到提升,牛羊数量增加。
3.牧民收入得到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4.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六、项目保障措施1.政府支持:争取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技术保障: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草场改良技术和管理经验。
拜城县草原站某年工作总结归纳及
欢迎共阅拜城县草原站2010年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计划二O一O年我站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和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站干部职工、技术人员以学习实践科学发一、保证种草任务的顺利完成0.7万亩的1.5万亩的110%。
进行检查,并对购种的牧民现场教授怎样识别优、劣草种、牧草种子种植技术及《草种管理办法》的相关条款的宣传。
在检查中发现一起销售劣质牧草种子摊点,经过确认,摊主任何证件且,按照《牧草种子管理办法》,依法对这些总数达20多吨的劣质草种进行了处理,保护广大农牧民的合法权益奠定了伏笔。
三、做好了今年种草保留面积和套种饲料甜菜、饲用胡萝卜面积的登记工作为了搞好此项工作、我站总结往年的工作经验,做好今年新增种草面积、种草保留面积和套种饲料甜菜、饲用胡萝卜面积登记卡,发放各乡镇场。
同时,作中表现突出者予以了表扬和鼓励。
四、草原保护工作方面鼠害:害。
虫害:天幕发生毛虫面积124000公斤消除害虫药物。
17车次,宣传余份,咨询人数4500余人次,受益人数91.8万人次,次数17次,散发单9500覆盖率10%。
目标任务85%,完成率105%。
使各界人士对《草原法》有了新的理解,做到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取得显着成效。
六、“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对牧民开展草畜平衡的宣传和教育。
我们在开展草畜平衡工作时,把做好农牧民的宣传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宣传教育工作,改变农牧民片面追求牲畜数量和以畜为财的观念,使他们认识到超载过牧对草原、对他们自身会产生危害,甚至影响到生存的后果,使牧民被动以草定畜变为主动自觉以草定畜,为草畜平衡政策的执行创造有利环境。
七、积极开展禁牧、休牧工作今年,根据地区的要求,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制定了拜城县所以1996年载畜量为主,从41150张,发放率达到100%万亩,完成任务129万亩的113%火情,根据地区《关于做好春季草原防火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县草原所由11名草原监理员成立组成的防火工作组。
拜城县草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十年发展规划
拜城县草业发展现状及长期建设发展规划我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相对发达地区依然缓慢,如何调整农牧业结构,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草业技术人员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以草原法律法规为准绳,坚持依法治草,指导加快饲草料生产建设,保证和推动了全县畜牧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贯彻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使我县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进一步明确方向,更好的保护草原资源,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发展饲草饲料产业,实现我县草原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一步提高,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结合我县实际,现对我县草业发展现状及今后长期发展提出以下规划。
一、农牧区饲草业发展现状(一)天然草场现状。
全县共有天然草地1086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746.5万亩,占草地面积的74.16%,分为5个类,以荒漠半荒漠类型为主,植被群落结构简单,植株矮小,覆盖度小,产草量低,平均亩产鲜草45—60公斤。
(二)人工草地建设现状。
截至2009年底,全县人工种草面积为14.1万亩,种植品种主要以紫花苜蓿为主。
每年种植饲用玉米15万亩,复播玉米3万亩,年制作青贮饲料20万吨,小麦套种草木樨15万亩左右,种植饲料甜菜7000亩。
(三)饲草储备现状近几年在县、乡两级党政部门大力扶持下,农牧民加快畜牧业机械化和秸秆青贮窖等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全县有大小永久性水泥青贮窖4787座(2009年新建1836座),可制作20万吨优质青贮饲料。
全县去年储备干草29万吨。
正常年景,全县可年产各类饲草料及可饲养牲畜农副产品生产总量达190万吨左右,但利用率较低。
(四)禁牧休牧及围栏草场现状我县可利用草场因自然灾害和过牧等影响有60%以上的草场发生退化退化,目前中等程度以上的退化草原面积已达180多万亩,因此我县从2008年开始实施了为期5年的天然草场禁牧休牧工程。
2008、2009两年已禁牧71万亩,休牧78.9万亩,发放草畜平衡卡1150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拜城县人工草场建设项目三年规划拜城县人工草场建设项目三年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一、概况项目名称:拜城县人工草场建设项目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规模:高标准人工饲草料地1万亩项目建设地点:拜城县察尔齐镇、种羊场项目总投资:400万元项目管理单位:拜城县畜牧兽医局二、项目背景拜城县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东北部,国土总面积19100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110万亩,常年耕种面积70万亩,县域内年均降水量94毫米,年光照总时数2780.1小时,其中4-9月日照为1564.3小时,历年年均气温7.6℃,无霜期163天左右。
气候资源和土壤条件适合于多种牧草生长。
2009年统计数据,全县存栏各类牲畜达86.81万头(只),全县1086.4万亩的天然草地和110万亩的耕地,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第二章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拜城县虽然有较大面积的天然草地,但长期以来的无序使用导致草地超载过牧严重,加上环境的恶化,大部分草地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因此发展饲草料基地对于建设草原和发展畜牧业生产增加农牧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县,大多部分的草场天然草地的生产力常常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不稳定,因此给全县的畜牧业生产带来脆弱性和不稳定性,长期以来我县的草原畜牧业主要依赖天然草地,所以家畜“夏活、秋肥、冬瘦、春死”的现象时有发生,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原因就是我县畜牧业长期依附于天然草地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县畜牧业有了稳定的发展。
牲畜数量由85年的49.39万头(只),发展到了2009年的86.81万头(只),二十年多提高了2倍。
虽然畜牧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饲草料资源已经满足不了畜牧业生产的需要。
由于长期受传统经营观念的影响,我县的饲草料经营方式相对落后,饲草生产力水平同自治区畜牧业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近年来我县草原业务部门积极推广人工种草、秸秆氨化、青贮等实用技术,但因各方面原因,草与畜仍处于低饲养规模下的动态平衡。
随着拜城县畜牧生产建设步伐的加快,饲草生产总量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县草地植被的退化严重,草地因而大面积退化,减产,使草地综合生产力逐年削弱。
根据1988年的阿克苏草原资源调查数据对比,至今已有万亩天然草原消失,60%天然草原覆盖度降低,产草量下降,天然草场超载已达37%;二是优质牧草所占比例较低,饲草结构不尽合理。
三是复种饲草面积小,品种单一,产量低,质量不高,7-9月丰富的光、热、水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四是受条件限制,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不高,冬季饲料贮备依然缺乏;五是由于投入不足,使饲草料生产速度赶不上畜牧发展的需要;六是县内无饲草料加工企业,饲草料供应能力和畜牧业市场竞争能力有所欠缺。
这些问题,已成为拜城县畜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在牧区建设优质草场、饲草料基地和在农区建设饲草料基地,对于又好又快的发展拜城县农村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保证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改变农区传统的粮-经“二元”种植结构为粮-经-饲“三元”种植机构,为拜城县畜牧业发展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一)拜城县各族农牧民具有一定的人工饲草料地建设管理经验。
1990年以来,为改善牧区贫困落后面貌,促进畜牧业经济发展,拜城县各族人民在各级党政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大力开展人工种草、改良草场为主要内容的牧业增草养畜建设,努力实现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加速牧民定居步伐,截止到2009年底,人工种草(主要为紫花苜蓿)保留面积达14.1万亩,套种草木犀15万亩,复播玉米3万亩。
(二)项目区自然条件优越项目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适中,肥力中等,并且具有较为丰富的光、热、水资源,为今后发展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政策支持、牧民建设积极性高为改善牧业生产条件,保护草地生态,增强牧业防灾能力,从中央到自治区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草地有偿承包,加强草地保护、改良和建设、防病改水项目等,极大的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农牧民加强草地建设提高牧业增收的积极性,农牧民投身畜牧业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项目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第三章自然概况一、拜城县概况拜城县位于天山中段南麓,地处东经80°37′—83°03′,北纬41°24′——42°51′,四周群山环绕,呈一狭长带状盆地。
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全县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辖4镇10乡2个国有农牧场,总人口2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88%,汉族占12%。
拜城县东距库车110公里,西距阿克苏市170公里,省道307线横穿县境。
拜城县水土光热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具有发展现代化畜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细毛羊基地,并享有“中国细毛羊之乡”美誉,2009年末牲畜存栏86.81万头,年产肉1.65万吨,拜城县已成为自治区重要的细毛羊生产基地,被列为国家积杆养羊示范县,拜城县水利资源丰富,由高山冰雪消融和季节雨水汇集而成的五条河流,年均径流量为27.54亿立方米,河道引进水量14.6亿立方米,全县水能蕴藏量50万千瓦,地下水资源也十分丰富,静储量27.73亿立方米,可采储量10.05亿立方米。
拜城县气候特点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型气候,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年均气温7.6℃,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28℃,无霜期133—163天,年均日照系数为2789.7小时,年均降水量171.13毫米。
拜城县地域辽阔,资源丰富。
全县土地总面积2865万亩。
其中山脉丘陵2270万亩,绿洲平原595万亩。
现有耕地面积110万亩,林地212.8万亩,草场面积1086.4万亩。
第四章项目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一、项目指导思想牢固把握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时机,结合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和实现畜牧业“双增双提”,增草增畜、提质提效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以最大限度发挥畜牧业的潜力,以改善草地生态环境,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快牧民脱贫致富步伐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把草地生态建设与区域牧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建管并重,立争在确保项目基地发挥长期效应的同时,把项目区建成一个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高效畜牧业生产基地。
二、项目的原则1、坚持“合理项目、集中连区、统一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集中优势,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讲究效益的原则。
2、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管并重,以确保工程建设发挥长期效益。
3、坚持项目区草、林、路、田统一项目,同步实施的原则,确保工程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
第五章保障措施1、在全县各乡、镇(场)农作物产量低且水源充足,灌溉有利的地带建设人工饲草基地,贯彻“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全面发展”的方针,主要种植适宜我县气候条件、具有很高饲用价值的紫花苜蓿,由草原站长期提供种植和管理技术,以保证饲草的高产。
2、对项目区农牧民在种植技术、管理规范、收获期、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持续的加大培训和宣传,提供后续服务,改变农牧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积极发展家庭畜牧生产实行牲畜舍饲圈养,形成一批专业户和专业村,让农牧民实实在在看到种草的效果,使农民得到实惠,通过种草养畜实现家庭增收,提高农牧民种草养畜的积极性,变被动种草为主动种草。
3、政府将在今后的基础设施、棚圈、青贮窖、饲料机械、种畜等项目建设的投入上,与人工饲草料地建设配套实施,积极引导农牧民走种草养畜的路子;资金集中投入,使资金尽量制约种草地块相对集中,有利于集中连片建设高水平、高产出的饲草料基地;改向生产单一投资向生产、市场双向投资,即建立饲草料基地,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发展草产品加工业,培育具有开拓市场和带动农牧民能力的草产品加工企业,使农牧民能直接见到效益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一、项目总体方案按照连片集中,便于工程实施,便于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工饲草料地效益的原则,建设1万亩人工草场,l 分三年实施,1010年建设3500亩,2011年建设3500亩,2012年建设3000亩二、项目建设方案项目配套灌溉渠分干、支、斗三级渠道,修建机耕道,路面设计宽3米,路基高出地面0.3米,为土质路面,经碾推平即可,种植以耐干旱、耐放牧的紫花苜蓿。
第七章水资源分析一、来水量计算拜城县主要有木扎提河、喀拉苏河、克孜尔河等5条河流,年总径流27.92亿立方米,目前用于农田灌溉水量为6.7亿m3。
二、需水量计算7.2.2.需水量计算本项目区主要种植苜蓿、农田防护林,按其生育期(3—10月)牧草种子地综合灌溉定额为560立方米/亩计算,年毛需水量为280万立方米;现有河流来水量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区用水量。
7.2.3.供水方式项目区牧饲草料种植基地灌溉用水,主要通过河流来水进行灌溉。
第八章工程管理一、草场地使用管理项目建设单位应严格按项目进行,严禁土地经营权转让或变相租赁承包,项目计划一经批复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
如遇特殊情况确实需要变更时,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
项目建设的生产管理和经营实行业主制,项目竣工验收后,必须明确产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及时办理项目移交手续。
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由项目业主单位负责,统一制定项目区土地、林地的承包制度,实行项目区土地有偿使用,并负责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及合理使用。
二、资金管理在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根据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和项目计划下拨资金,同时,项目也实行专户储存、专项管理、专款专用,设立独立的财务帐簿和台帐,确保项目投资方向不变,使项目按计划有序有效地进行,以达到项目总体设计要求和项目目的。
根据财务制度,资金拨付实行报帐制,项目建设单位应逐级按月、季度上报财务报表和项目进度报表,项目领导小组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开拨款通知单后,拨付建设资金。
资金使用受审计部门监督,对挪用、挤占等违规使用建设资金和擅自变更设计方案的项目单位,将停拨资金,直到更正为止,对情节严重的依法送交有关部门处理。
三、项目运行管理为了长期发挥项目效益,本项目实行合同管理,本着“谁投资、谁受益、谁尽义务”的原则,充分发挥项目作用,工程建成交付使用后,实行承包制。
由项目区乡镇与实际使用人签定合同,明确责任。
第九章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一、投资概算1、2010年建设3500亩紫花苜蓿饲草料地,每亩投资400元,共需140万元。
2、2011年建设3500亩紫花苜蓿饲草料地,每亩投资400元,共需140万元。
2、2012年建设3000亩紫花苜蓿饲草料地,每亩投资400元,共需120万元。
合计400万元。
资金全部申请国家专项投资。
二、概算依据(1)建设工程根据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工程量,参考同类工程项目实际造价水平进行概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