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试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试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试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摘要]马克思主义作为在欧洲民族土壤里滋生的科学理论,之所以为近代以后的中国社会和民族所接受而中国化,其原因有三: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本质要求;二是中国当时救亡图存历史任务的需要;三是俄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介。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性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从理论本性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实践的理论学说,它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以改变现实世界的实践为目的。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主要、最根本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之深厚的生命力和发展的动力在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它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的实践中必然具有不同的形式,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国化,才能成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解决实践提出的新任务和新问题。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它没有也不可能指出每一个民族的具体特点和发展道路。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运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

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用必须随时随地以具体的历史为转移,同一定历史阶段的历史任务、一定国家和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它在发展中的具体形态,只能是具体化了的具体理论。

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来说,这种理论形态就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既不同于欧美各国,也不同于俄国。

因此,独立地探讨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如何在中国具体运用,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迫切任务。

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分析及当代任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分析及当代任务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问题,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中国的具体的实际的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相结合,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时代要求、理论品质、实践依据和文化依据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现的必然性,然后从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客观实际来分析其必要性,并结合面临当代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危机提出新时代应当如何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性;必要性;历史任务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一)时代要求近代中国以来,由于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国家对我国的侵略,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的仁人志士经过不断地斗争。

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思想和观点,如以林则徐、曾国潘、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主张“中体西用”,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指导思想,在保持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大力发展实业、军事等,在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前提下是不可能促使国家富强的。

如以洪秀全、洪仁?\为代表的农民阶级领导了作为中国农民战争最高峰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后期也提出和实施过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和地主阶级的残酷镇压,也未能得到实施和发展。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同样提出建立君主立宪制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但由于其内在的、无法克服的矛盾所具有的明显的局限性和封建统治的强大,最终成了“百日维新”的闹剧。

此外还有以孙中山、宋教仁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希望借此将中国变成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导致其革命果实迅速被袁世凯窃取,并没有能够解决中国的独立、富强、民主的问题。

无数次的斗争表明,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地主阶级或是资产阶级都是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无法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的富强。

浅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浅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浅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摘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始于19世纪末,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渐深入人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在于中国国情和历史背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条件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

在实践探索中,中国积极吸收借鉴西方理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在不断前进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前进将为中国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必然性、传播、接受、实践、发展、理论基础、历史条件、实践探索、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实践、结论、前进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流派之一,自诞生以来就吸引了众多中国知识分子的关注。

自19世纪末开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最早是由留学日本的学生将其带回中国。

随着中国亲历近代化进程的磨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生存力和发展潜力,同时也开始探索如何将其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曾提出过“三民主义”思想,但是他很快发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推动了中国的革命进程。

他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建立了人民公社等一系列制度,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也不断加深。

不仅是在学术领域,政府部门也在积极推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

中国的学校教育也将马克思主义纳入了课程体系中,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思想。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不仅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理论素养,也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壮大。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还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人民的努力奋斗上。

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历史必然性

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历史必然性

……………………………………………………………最新资料推荐…………………………………………………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历史必然性,科学内涵,历史进程和重大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是在八一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特别是井冈山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红军节节败退,中国革命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在遵义会议清算了左倾机会主义、教条主义等错误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肯定成为历史的必然。

历史必然性:(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的客观需要;(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客观需要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②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浅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浅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浅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摘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与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入手,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接、中国革命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的再认识等议题。

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和意义,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最后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持续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不仅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产物,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和源泉。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入与发展、对接、革命实践、改革开放、历史过程、意义、道路、持续传承、发展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与发展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中国面临列强侵略、社会危机等严重问题。

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接触西方思想,其中不乏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思想武器。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积极倡导马克思主义,他们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广泛传播和接受,逐渐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的思想武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和深化,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与发展,为中国的社会变革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精神动力。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于中国国情、借鉴世界各国经验、结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通过长期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国内国际两个”至少在”相互促进的重大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了新的更大的贡献的理论体系,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且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为我国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党的基本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党和人民实现强国富民的基础性之一。

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及历史意义

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及历史意义

辉煌成就。 三 、马 克 思 主 义 理 论 中国 化 的 历 史 性 意 义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中国化的不蹲发展 是对其 理论与 实践 的进 步 深 化 和 发 展

从1 8 4 o年鸦片战争 到 1 9 4 9年新 中国的建立 ,中国近代 史是一部屈 辱史 ,更是一部奋 斗探 索史。从洋务 运动到戊 戌变法 ,再 到辛亥 革命 , 历史证明了封建地 主阶级 的改革 。资产阶级的改 良与革命都不 能拯救 中 国人民于水火之中。1 9 1 5 年新文化运动以后 ,马克思主义传 人中国 , 之 后在其指导下 ,中国人民的希望 之星—— 中国共产党诞 生了。中国共产 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 。夺取 了政权 ,并通 过社会 主义 建设 ,最终建立了真正意义上 的人 民当家作主 的社会主义 国家 。从此 , 中国人 民站起来了 。历史证明 ,马克思主义是 中国革命 和社 会主义建设 不断取得成功的 “ 指向标 ” 。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是现 实发展 的需要 邓小平 同志指 出,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 ,而且是有 中国特色 的社会 主义就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只有与我们 现实和 国情相 结合 的马克思 主义才是 真正意义上 的马克思主义。从小平同志 的话语 中,我 们 能够明白 ,马克思 主义不能仅仅作为理论来学习 ,更要与现代 化建设 结合。中国百年近现代历史郑重 的告诉我们 ,我们只有把 马克思主义与 中国 的具体国情联系起来 , 我们 才能取得革 命和建设 的伟 大胜 利 ;“ 本 本主义” 、“ 教条 主义 ” 都将 以失 败而告 终。 以史 为鉴 ,当代 的社 会主 义建设也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国情相结合 ,才 门科学 的理论 ,需要与时俱进 。如何才能 让马克思 主 义有效服务于我们 的现实 ,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有效 推进马克思 主义 中国化关键在 于我们 如何 认识 、理解 和应 用理论 。毛泽 东 曾提 出 “ 以我们正在做 的事情为 中心” 。江泽民同志继承发展了这一思想 ,在党 的十 五大上提 出 “ 一个 中心 、三个着 眼于” ,继 续深化 和发展 马克思 主 义 。江泽 民同志论述 迎接 党的 十六大 的思 想理 论准 备工作 时 指 出,要 “ 以实 际问题为 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指导着 中国的 建设 、发展;反过来 ,我们 的实践也在不 断发展着马克思 主义。 ( 二 )马 克思主 义中国化对 于中国的 未来之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 伟大的苏联社 会主义革命导师列宁指 出: “ 没有革命 的理论 ,就不 会有 革命 的运动。 ” ∞ 俄 国十月革命为 中国送来 了马克思主义 ,在其影响 下 中国共产党于 1 9 2 1 年 成立 ,从此 开始 了它的伟大 实践 历程 。通 过新 民主主义革命 ,新 中国于 1 9 4 9年 成立 ,揭开 了社会 主义现 代化建 设 的 新过程。1 9 7 8 年 十一届 三中全会 开启 了改革 开放 的伟大历程 ,三 十年的 改革开放我们取得 了重大成就 ,国民经济总值连年翻番 ,人 民生活水平 的不断提升 ,中华 民族 的民族 形象 的不断 上升 ,所 以的成就都 证明 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适应 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历程 。历 史 的实践证 明了我们 的社会主义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 ,没有马克思 主 义 中国化 的深入 、发展 ,我们就会走弯路 ,甚至迷失方 向。坚持马 克思 主义 的指导 ,对 于中国当下和未来 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 三)马克思主 义理论 的中国化对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江泽 民在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中指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 级 的先进代 表 , 党 的先进 性建设 必须提 现与时俱 进 、实事求 是 的精 神 , 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 位。胡 锦涛指 出 :“ 我们党 在八十 多年 的奋斗 历程 中积累的一条 根本 经验 ,就是要不 断根据发展变化着 的实际情 况和 时代条件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 实际相结合 ,不断开 拓党和人 民事业前进的道路。 ”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与时俱进 ,非一 成不变 , 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马克思 主义理论 的 中国化发展事关我们党能否真正代表人 民、成为人民 的公仆 ,能否切实 的带领中国社会走 向强大 、走向富强 ,因此 ,积极地推进马 克思主义理 论 中国化 的发展事关我党先进性建设的未来发展。 马克思 主义 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 的过程 ,同时也是我们 不 断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 ,同时也是我们不断创新 的过 程 ;马克思 主 义理论 的中国化 的历史亦是 中国共产党人 的探索史 。不 管是在过 去,今 天, 还是未来我们 的社会 主义建设都 不能脱 离马克 思主义理 论的指 导 ; 我们党 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也不 能脱离 马克思 主义理论 的指导 。矢 志不 渝 的坚持 马克主义理论 的指导地 位 ,积极 主动地推进 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 中国的继续 发展 ,是我们 总结 历史 、针对 现实和 面向未来 的必然选 择 。 ( 作者 单位 :中共重庆市委 党校 )

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学习中心:学号:姓名:专业层次:专升本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本质要求,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客观需要,是与中国的民族文化相契合的必然过程,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必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结合和应用中创新出新理论,使之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用以指导中国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必然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政治范畴、文化范畴和历史范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被近代以后的中国社会和民族所接受,把带有西方文化印迹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开创伟大事业并不断推向前进,绝不是偶然的,是一个历史的选择,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1]马克思主义不是在书斋里制造出来的某种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理论,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 [2]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它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就在于它是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并在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运用和发展。

只有不断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所以我们应该以科学的、发展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用来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其次,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实践的理论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它的实践性。

它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以改变现实世界的实践为目的。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点,是它形成和发展的唯一源泉,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必然性(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社会实际问题的必然需要分析)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必然性(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社会实际问题的必然需要分析)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必然性(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社会实际问题的必然需要分析)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来一番变化,使它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中国人民特有的科学理论。

这种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又完全是中国的东西。

在内容上,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际问题,揭示中国革命、革命与改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把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加以科学总结和概括,使之上升为理论,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以中国特有的独创性的内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在形式上,它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的形式和语言,变成中国的民族形式和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和政策。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的客观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社会实际问题的必然需要。

在一个半殖民统治半封建社会的广大国度里如何进行革命并最终夺取政权,这是一个经典作家没有面对过的问题;同样,在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怎样进行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并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客观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突出的表现,就是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它有着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它是一个非常重视理论指导并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

总之,无论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需要,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抑或是中国的具体实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保持,都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且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及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及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及发展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

然而,找到马克思列宁注意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痛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

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就一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历经反封、反帝、反军阀、反官僚等各阶段,经历近半个世纪,就在中国陷入迷惘之际,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发生了。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

然而,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中国的革命者不可能在马列原著中找到有关中国革命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具体方案,而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实际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l9世纪40年代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阐明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其特殊的运动规律,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趋势。

然而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就在于它是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在各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着的。

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客观必然性:
(1)它具有其历史依据,即是对中国历史教训的总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在中国的开创与不断推进,绝不是偶然的,它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

1)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获得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面貌,并将长期影响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历史阶段都与当时的中国国情相结合,引导中国人民走出困境,并取得发展壮大。

2)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所以我们坚信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团结一致,为实现共产主义不断奋斗。

(2)它具有现实依据,即是中国现实问题解决的客观需要。

21世纪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时期,特别是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

因而,始终坚持与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成文一件历史重任。

(3)它具有理论依据,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的需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他们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实践,大胆突破和扬弃了其中的某些具体论断而形成的新的历史性飞跃,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性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摘要:随着五四运动的浪潮,马克思主义传入了中国,从此它成为了无数爱国人士救亡图存的思想武器,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九十多年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不少失误。

时至今日,我们该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必然的?它的必然性何在?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入手,继而从四个角度论证了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事求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必然性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人类迈入了新阶段,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工人阶级政党的思想武器。

随着五四运动的浪潮,马克思主义传入了中国,从此它成为了无数爱国人士救亡图存的思想武器。

28年艰苦奋斗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能否走好下面的路全在于我们能否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号召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要想明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就必须知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两个部分,一是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是中国化。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2]具体来说就是两个部分,一是用理论指导实践,另一个就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发展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共产党诞生以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每一次胜利都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建国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们党所取得成就无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优秀范文五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优秀范文五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在于: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具体来说包括两方面。

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仅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它必须随时随地以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同一定历史阶段的历史任务、一定国家和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二是使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具体的民族形式。

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各个民族的具体特点相结合,与其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在这个国家扎根并真正发挥自己改造世界的功能。

二、中国当时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的急迫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契机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其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

一次次惨痛的失败和教训,使中国人民在付出巨大代价的同时,又追求着救国救民的真理,理论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犹如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只有搞社会主义才能救得了中国。

马克思主义是作为一种新的具有超前意识和内涵的文化,而被中国先进分子所选择和接受的。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上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作为普遍真理,它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世界性的理论,它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进步要素具有价值契合点和学理上的相似性,这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获得了文化根据,使得这个域外的理论迅速传入中国,并与本土文化相融合,适应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巨大精神需求,在中国社会进程中发挥出强劲的精神动力、理论旗帜与思想解放作用。

毛概整理完全版

毛概整理完全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历史必然性,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历史必然性①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②现实根据--解决中国社会实际问题的需要③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实现具体化。

重要意义: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特色道路,体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道路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科学发展观形成的主要内容,指导意义,历史内容,形式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指导意义:①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②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③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形成: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因素,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世界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复习资料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其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把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加以科学总结和概括,使之上升为理论;就是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理论成果,目前产生的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逻辑前提: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使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有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文化背景:以往向西方学习未能满足中国救亡图存的需要,反而在客观上提供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现实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地位: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过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创造,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他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同马列主义,毛思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历史地位:马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5.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基本条件社会条件政治:两半社会史中国处于长期不统一的状态经济: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文化:帝国主义极力保护和宣扬封建主义的反动思想和腐朽的伦理道德,将其作为他们统治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浅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

浅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

浅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及运行规律进行具体研究后,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涉及经济学与政治学等多学科各方面的内容,它的基本原理综合了几大学科的研究成果,经过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得到越来越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广泛关注与认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就是中国吸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是借鉴马克思主义优秀经验的过程,并广泛应用在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具体实践中。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它细致分析了全社会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矛盾进行了解释阐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前苏联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进行了十月革命并最终夺取了政权,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共产党吸取前苏联革命的经验教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开始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指导中国经济建设的理论依据,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还是中国向国际化迈进的必然选择。

由于中国的经济体制发展到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不长,国内的市场经济制度和经济环境还有很多不稳定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根本规律,它的研究发展可以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相结合,相印证,既能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能帮助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指导中国建立民主公正的社会主义国家,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指导,找出适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道路,在中国社会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中接受检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道路上的一大目标。

毛概期末考试大题锦集

毛概期末考试大题锦集

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内涵?简述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有那些理论成果,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常考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P2-3)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已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键在于:1)深刻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认识、掌握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精神实质,运用它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具体问题。

(2)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国实际:首先要认识中国国情,最重要的是认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重大影响的一切有利和不利的因素,特别是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

其次,要认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与实践的经验。

再次,要认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传统文化,并把上述几种实际联系起来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第一,二者的区别①形成时期不同:毛泽东思想形成于革命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青年 与社会 2015年10月上 g28期总g610期
浅谈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 的必然 性和重要性
施 辰 烨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 学院 ,湖北 武汉 437200)
【摘 要 】从抗 日战争 中 “马克 思主 义 中国化”命题 的提 出;诠释 了马克思主 义 中国化就是 中国把 马克思主 义基本 原理 和 中国 国情 、历 史、文化结合起 来 ,从而得 出适合 中国国情 的社会主 义革命 和建设道路 。 以 “三 个代表 ”重要思想 为成果 , 构建 出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 系,确定 了马克 思主 义中国化 的重要性 。
一 、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命题 的提 出 “马克思 主义 中国化 ”这 一科学命题 最先提 出始于抗 日 战争时期 ,在 1938年 10月 14日 中共六届六 中全会 上 ,毛 泽东所作 的政治报告 《论新 阶段 》中 明确提 出了 “使 马克思 主义在 中国具 体化 ,使之在 其 每一个 表现 中带 着必 须有 的 中国的特性 ,即是说 ,按 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 ,成 为全党 亟待 了解并亟须解 决的问题 ”。1956年 9月 ,毛泽 东同参加 党的第八次全 国代表大会 的拉丁美洲一些共产党 的代 表谈话 时 ,指出 了我们党在抗 日战争时期才真正提 出了 “马克思主 义中 国化 ”的科学命题 ,才 “真正找到 了把 马克思 列宁主义 的普遍真理和 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的道路 ”。
马克思主 义是科学 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 ,是指导无产 阶级 革命 不断走 向胜利 的理论体 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 的引导着伟 大的中国革命 ,因为 “没有革命 的理论 ,就没有革命 的运动 ”, 但 是 ,任何 国家都有 自己的历史特点和 民族特色 ,如果不考 虑到 中国革命 的历 史特点和 民族特色 ,马克思 主义再 怎么科 学也会无济于事 ,故 而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与 中国的革命 实 际相结 合 即实 现 中国化 ,并且转化 为 中国化 的马 克思主义 , 才能正确指导 中国的革 命实践 ,这不断为 中国的革命实 践所 证实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在于: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具体来说包括两方面。

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仅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它必须随时随地以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同一定历史阶段的历史任务、一定国家和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二是使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具体的民族形式。

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各个民族的具体特点相结合,与其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在这个国家扎根并真正发挥自己改造世界的功能。

二、中国当时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的急迫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契机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其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

一次次惨痛的失败和教训,使中国人民在付出巨大代价的同时,又追求着救国救民的真理,理论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犹如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只有搞社会主义才能救得了中国。

马克思主义是作为一种新的具有超前意识和内涵的文化,而被中国先进分子所选择和接受的。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上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作为普遍真理,它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世界性的理论,它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进步要素具有价值契合点和学理上的相似性,这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获得了文化根据,使得这个域外的理论迅速传入中国,并与本土文化相融合,适应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巨大精神需求,在中国社会进程中发挥出强劲的精神动力、理论旗帜与思想解放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意义:
(1)对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它不是一劳永逸的。

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2)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新的世纪,我们仍然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沿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指明的方向,胜利前进!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主义,而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促进塔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改进。

(4)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党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当前党的建设要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党建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有关党的建设理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对解决上述一系列重大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