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与免疫名词解释
免疫(名词解释)
第一、二章:简答题:初次免疫应答与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
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
1.免疫(immunity) :即通常所指免除疫病(传染病)及抵抗多种疾病的发生。
2.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机体在遇到病原后,首先并迅速起防护作用的。
3.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是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第三章:抗原1.抗原(antigen):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2.半抗原(hapten):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3.抗原决定基(antigen determinant):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4.表位(epitope):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5.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辅助的抗原6.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TI-Ag):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7.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8.超抗原(superantigen,SAg):只需要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2%~20%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第四章:免疫球蛋白1.抗体(antibody) :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
2.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3.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仅能合成及分泌抗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4.ADCC(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通过对其表面表达的受体识别结合于靶抗原上的抗体,直接杀伤靶抗原5.调理作用(opsonization):人体内抗体和细菌表面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使补体激活。
免疫名词解释
免疫名词解释1.免疫:是指机体识别自身和非己成分,排除抗原异物,从而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
2.(医学)免疫学(Immunology):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免疫应答发生的过程、机制和效应以及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3.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增殖、分化,产生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参与生理性或病理性效应的过程。
4.抗原(Antigen, Ag):是指凡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5.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是指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6.抗原性(antigenicity):是指抗原与其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7.半抗原(hapten):是指仅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而不能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物质,又称为不完全抗原。
8.载体(carrier):是指能够赋予半抗原以免疫原性的蛋白质,与半抗原结合可成为完全抗原。
9.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表位(epitope):是指抗原分子存在的能与TCR/BCR 或抗体Fab片段特异性结合的特殊化学基团,是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10.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是指抗原分子上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决定簇的总数。
11.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指需要在Th细胞的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一类抗原,多为蛋白质类的抗原。
1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是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无需Th细胞辅助的一类抗原,多为非蛋白质类物质,可分为TI-1Ag和TI-2Ag两大类。
13.共同抗原表位(common epitope):是指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
医学微生物学感染与免疫2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一细菌学1细菌(bacterium):是属原核生物界的一种单细胞微生物2细胞壁(cell wall):位于菌细胞最外层,包绕在细胞膜的周围3脂多糖(LPS):LPS是G-菌的内毒素组成:脂质A:毒性部分核心多糖特异多糖:菌体O抗原4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5中介体(mesosome:细胞膜内陷、折叠形成的囊状膜性结构,多见于G+菌。
功能:与分裂有关;类似真核细胞线粒体6核糖体(ribosome):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某些抗生素作用部位,与正在转录的mRNA相连,称多聚核糖体7质粒(plasmid:细菌染色体外的双链环状DNA,带有遗传信息,能自我复制“”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8胞质颗粒(cytoplasmic granule):细菌储存营养物质。
如:白喉杆菌的异染颗粒,成分为RNA,多偏磷酸盐。
9核质(nuclear material细菌的遗传物质称为核质或拟核,集中于细胞质的某一区域,多在菌体中央,无核膜、核仁。
10荚膜(capsule)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包绕一层粘液样物质;普通染色不易着色,光镜下可见透明环。
11鞭毛(flagellum伸出菌体外的细长而弯曲的丝状物。
细菌的运动器官,某些细菌鞭毛与致病有关12菌毛(pilus许多G-菌和少数G+菌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直的比鞭毛更细、更短的丝状物,与运动无关13芽胞(spore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称为芽胞14自养菌(autotroph)以无机物或光合作用为能源15异养菌(heterotroph)以有机物为原料合成菌体成分,大部分病原菌都是寄生于或体内的异养菌16培养基(culture medium):是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
传染病学里感染的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里感染的名词解释在传染病学中,感染是指一种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其他寄生体中,并开始繁殖和生长的过程。
感染常常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导致临床表现出现。
感染通常分为两种类型:直接传染和间接传染。
直接传染是指通过接触感染源直接传播病原体,最常见的例子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等。
而间接传染是指通过非直接的途径传播病原体,比如通过受污染的物体、食物或水源等。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生物体,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感染通常会引发宿主免疫系统的应答,免疫系统会尝试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并通过产生抗体或细胞免疫来抵御感染。
在传染病学中,还有一些与感染相关的重要概念,如感染链、感染源、易感个体、传播途径和传染力等。
感染链是指传染病在群体中的传播路径。
通常,感染链可以分为三个环节: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个体。
感染源是指病原体的来源,可以是感染人员、动物、环境或其他物体。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个体的路径,可以是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性接触、垂直传播等。
易感个体是指没有或减弱免疫力的个体,使得他们更容易被病原体感染。
传染力是指感染病情况下,一个感染个体传染给其他人的能力。
传染力的大小取决于感染源的病原体释放情况、传播途径、易感个体的易感性以及免疫力。
通常,感染力较强的传染病会迅速传播,而传染力较弱的传染病传播速度较慢。
此外,在感染过程中还要考虑感染的潜伏期、传播的季节性、群体免疫率等因素。
潜伏期是指从病原体进入人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间隔,不同疾病的潜伏期长度各不相同。
传染病的季节性涉及到病原体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的病原体在不同季节可能有不同的传播趋势。
群体免疫率是指在一个特定群体中,已经感染或接种疫苗的人数所占的比例,高免疫率可以降低传染病在群体中传播的风险。
总之,感染病学里感染的名词理解涉及到感染源、感染链、易感个体、传播途径、传染力等概念。
对这些概念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感染的名词解释
感染的名词解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和使用“感染”这个词汇。
无论是医学、科学、生物学还是日常用语中,感染都是一个常见的术语。
本文将对感染进行名词解释,并探讨其背后的原理和常见情况。
感染,简单地说,是指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进入人体、动物体内并繁殖的过程。
这种繁殖往往会导致机体不良反应,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感染通常分为两种类型: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是指机体本身存在的病原体繁殖引起的感染。
我们的身体内部存在大量细菌和微生物,在身体健康状态下,这些细菌和微生物通常和我们相互共生,并不会引发病症。
然而,当我们的免疫系统受到削弱或崩溃时,这些内部病原体可能会趁机繁殖,导致感染的发生。
典型的例子是白血病患者因免疫系统受损而容易发生内源性感染。
外源性感染是指外部环境中的病原体进入我们的身体后引起的感染。
这种感染方式最为常见,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感染方式。
例如,通过空气传播的流感病毒、通过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通过性行为传播的性病等都属于外源性感染。
这种感染方式可以通过接触、空气呼吸、食物摄入以及其他与病原体接触的途径发生。
感染不仅仅是指生物学上的现象,在医学领域中,感染还指的是某些疾病状态。
例如,炎症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标志,它是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
感染还可以造成症状,如发热、疼痛、红肿等。
我们人类对感染的认识和理解在过去几百年来逐渐深入发展。
现代医学研究的突破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感染的发生机制,病原体的特性以及预防和治疗感染的方法。
人们逐渐发现,显微镜的发明和细菌学的诞生推动了感染病学的研究,继而上世纪的抗生素的发现更是奠定了感染治疗的基石。
然而,感染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每年,数百万人因感染而死亡,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疟疾、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仍然威胁着人类健康。
与此同时,抗生素滥用、病原体抗药性的出现也进一步加剧了感染的危机。
为了预防和控制感染,全球范围内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
感染与免疫知识点总结
感染与免疫知识点总结感染和免疫是人类生命中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感染是指生物体被病原体侵入后,导致生理功能异常的状态。
而免疫系统则是人体抵御感染和疾病的关键防线。
本文将对感染和免疫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感染知识点1. 病原体类型: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可以生存于人体内或外;病毒是非细胞生物,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复制;真菌和寄生虫则是多细胞生物,感染方式与细菌和病毒有所不同。
2. 传播途径:感染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有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等。
不同的病原体具有不同的传播途径,了解传播途径有助于预防感染。
3. 典型感染疾病:典型的感染疾病包括流感、肺炎、腹泻、结核病等。
这些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发病率,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威胁。
4. 预防感染:预防感染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采取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此外,接种疫苗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
二、免疫知识点1.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由多个器官、细胞和分子组成的复杂体系,包括淋巴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等。
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2. 免疫反应:当机体受到感染后,免疫系统会发起免疫反应,分为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
先天免疫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提供早期的防御措施;后天免疫是一种特异性的免疫反应,能够在感染后识别并清除特定的病原体。
3. 抗体:抗体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分子,可以与病原体表面的抗原结合,并通过激活其他免疫细胞来清除病原体。
人体可以产生多种类型的抗体,以对抗不同的病原体。
4. 免疫记忆:通过免疫记忆,免疫系统可以对之前感染过的病原体做出更快、更强的反应。
这使得人体对于某些疾病具有免疫保护,例如天花病毒。
三、感染与免疫的关系感染和免疫是密切相关的。
感染病原体会激活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并产生相应的效应。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及问答总结
1.免疫:免疫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self-nonself),对“非己”抗原发生清除、排斥反应,以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与稳定的生理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功能、免疫监视功能和免疫稳定三大功能。
2. 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是针对外来抗原(如微生物或毒素)的一种免疫保护作用,或称为抗感染免疫。
如果免疫应答表现过于强烈,则在清除抗原的同时,也会造成组织损伤,即发生超敏反应(变态反应)。
如免疫应答过低或缺如,则可发生免疫缺陷病。
3.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正常情况下,体内的某些免疫细胞能发现并处理(杀伤、消毁)体内经常出现的少量异常细胞。
4.免疫稳定(immunologic homeostasis):正常情况下,机体可经常地清除损伤或衰老的自身细胞,以维持免疫机能在生理范围内的相对稳定性。
1. 抗原: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应答产物(Ab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亦称免疫原.2. 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刺激特定的免疫细胞,使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最终产生免疫效应物质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3.抗原性:指能与免疫应答产物相互作用起反应的性能。
原称反应原性或免疫原反应性4.半抗原: 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5.完全抗原: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
6.抗原决定族: 是指抗原性物质表面决定该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7.共同抗原: 具有共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
8.异嗜性抗原: 在人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表面上存在的共同抗原。
它们之间有广泛交叉反应,与种属特异性无关。
又称Forssman 抗原。
9.超抗原: 只需极低浓度(1-10ng/ml)既可激活大量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效应,但其激活机制与方式有别于常规抗原与有丝分裂原.10.TD-Ag : 胸腺依赖性抗原, 这类抗原需在T细胞辅助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Ab,绝大多数Ag属此类。
感染与免疫
感染的过程:病原体进入人体 后,通过吸附、侵入、复制、 释放等阶段,完成感染过程
感染的后果:感染可能导致人 体出现发热、疼痛等症状,严 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
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识别 并清除病原体,引发炎症反应 和特异性免疫应答。
感染过程:病原体进入人体, 突破人体防线,引发感染。
感染与免疫在疫苗研发中的重要性
疫苗研发需要深入了解感染与免疫机制 疫苗设计需基于对病原体的免疫原性和毒力因子的认识 感染与免疫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疫苗候选株 疫苗临床试验需要基于感染与免疫的评估指标
感染与免疫的未 来展望
新发感染性疾病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添加标题
新发感染性疾病的挑战:随着全球化和环境变化,新发感染性疾病不断涌现,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接触传播:病毒通过 接触口、鼻、眼等黏 膜部位或间接接触污 染物品表面传播
消化道传播:病毒 通过污染食物、水 源等经口摄入传播
性传播:某些病毒 通过性接触传播
病原体的入侵机制
感染的来源:病原体通过空气、 接触、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
感染的机制:病原体在人体内 寄生、繁殖,破坏人体免疫系 统,引发感染症状
特异性防御机制: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通过激活特定类型的细胞来攻击和破坏被感染的细胞或外来入侵者 体液免疫:通过产生特定的抗体来中和或消除外来抗原,阻止其与细胞结合 协同作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相互协调,共同发挥特异性防御作用 调节机制:免疫系统具有复杂的调节机制,确保防御反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免疫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新型疫苗研发:针对新型病毒和细菌的疫苗,提高预防效果和安全性
免疫疗法创新:个性化免疫疗法和细胞免疫疗法,有效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学名词解释
免疫学名词解释1、免疫(Immunity):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一切抗原异物以保持自身稳定的生理反应,如果免疫系统失调,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都将对机体造成损害。
2、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se):免疫防御指防止外界病原体入侵和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有害的生物性分子,此功能就是机体的抗感染免疫。
但异常情况下,免疫反应过强可引起超敏反应,而免疫功能过低则表现为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等。
3、免疫自稳:(immune homeostasis):免疫自稳指机体对自身成分的耐受,对自身衰老和损伤细胞的清除,阻止外来异物入侵并通过免疫调节达到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4、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免疫监视是指监督机体内环境出现的突变细胞及早期肿瘤,并予以清除。
若此功能失调,体内突变细胞失控,可导致肿瘤发生,若病毒感染不能及时被清除,而出现病毒持续性感染状态。
5、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 ):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淋巴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在外周淋巴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6、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定居在外周淋巴器官的淋巴细胞,可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淋巴细胞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可穿越HEV,并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
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7、抗原(Antigen,Ag):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是指抗原能刺激特定的免疫细胞(克隆),使之活化、增殖、分化,产生免疫效应物质(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也称抗原性(Antigenicity):是指抗原与相应的免疫效应物质(抗体或/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8、半抗原(hapten):仅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感染的定义和名词解释
感染的定义和名词解释感染,是指病原体进入宿主体内并定植,繁殖并引起宿主组织、器官或全身的反应过程。
感染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它们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接触传播、水传播等途径进入人体。
感染可以出现在各个年龄段,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反应,就如同每个人的免疫系统也有所不同。
感染通常分为两类:局部感染和全身性感染。
局部感染指病原体侵入宿主体内的一部分组织或器官,如皮肤创伤后的局部感染,或是肺部的细菌感染。
而全身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体内后,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迅速传播至全身各个器官,引起全身性症状,如败血症。
感染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感染症一般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
急性感染通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病情,如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头痛、乏力、咳嗽等;而慢性感染则长期存在于宿主体内,如结核菌感染、梅毒等。
感染的传播主要通过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直接接触、血液传播、垂直传播和水传播等方式进行。
空气传播是指病原体悬浮在空气中,通过吸入进入人体,如结核病;飞沫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形成的飞沫传播,如流感;直接接触是指通过皮肤接触感染源,如手足口病;血液传播则是指通过血液的直接接触传播,如艾滋病;垂直传播是指母体通过胎盘、母乳传给胎儿或新生儿,如乙肝;水传播是指通过水源传播,如霍乱。
在抗感染方面,具有广谱杀菌作用的抗生素是常见的治疗手段。
然而,近年来,由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生素滥用的问题日益严重,导致了耐药菌的出现。
因此,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和推广预防性接种等做法越发被重视,以减少感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此外,感染控制也成为预防和治疗感染症的重要环节。
感染控制措施包括个人及环境卫生、手卫生、消毒与无菌操作以及隔离措施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感染的传播,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并保护医务人员和其他人群的健康。
总结而言,感染是一种病原体进入宿主体内并引起宿主反应的过程,可以分为局部感染和全身性感染。
病毒的感染和免疫
病毒的感染和免疫第11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学习要点一、病毒的感染1.病毒的传播方式与感染途径传播方式(1)水平传播:病毒在人群个体之间,或受染动物与人群个体之间的传播。
(2)垂直传播:通过胎盘或产道直接将病毒由亲代传播给子代的方式。
感染途径皮肤与粘膜十病毒侵入机体的主要门户。
病毒在机体内播散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①局部播散;②血循环播散;③沿神经干移行。
2.病毒的感染类型隐性感染病毒侵入机体不引起临床症状的感染称为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
通过隐性感染,机体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但也可向外界播散病毒。
显性感染机体在感染病毒后因组织细胞受损严重而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称为显性感染。
可分成急性感染及持续性感染两种类型。
(1)急性感染:一般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数日至数周,恢复后体内不再存在病毒。
(2)持续性感染:这类感染中,病毒可在机体内持续数月至数年,甚至数十年;可出现症状,也可不出现症状而长期带毒,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持续性感染又可分成三种:1)慢性感染:显形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未完全清除,可持续存在于血液或组织中并不断排出体外,病程可长达数月至数十年。
2)潜伏感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基因存在于一定的组织或细胞中,但并不产生有感染性的病毒体,用一般方法也不能分离出病毒。
3)慢发病毒感染:又称迟发病毒感染。
感染后有很长的潜伏期,达数月、数年至数十年。
以后出现亚急性进行性疾病,最终成为致死性感染。
1.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1)溶细胞型感染: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成熟后,在很短时间内一次释放大量子代病毒,细胞被裂解而死亡。
体外组织细胞培养中,溶细胞型感染可致细胞变圆、坏死及脱落等,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病变效应(CPE)。
机制:①阻断细胞大分子合成;②破坏细胞溶酶体;③病毒毒性蛋白的作用。
(2)稳定状态感染:有包膜病毒(如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以出芽方式释放子代病毒,病毒的增殖对细胞的大分子物质合成影响不大,细胞仍能继续生长与分裂,称之为稳定状态感染。
免疫名词解释
1、免疫:是指宿主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的一种生理功能。
2、抗原(Ag):是指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诱导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的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
3、半抗原:只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物质,也称为不完全抗原。
4、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因,又称表位。
5、共同抗原:两种不同的抗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互称为共同抗原。
6、交叉反应:抗体对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的不同抗原发生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7、超抗原:某些抗原物质,只需要极低浓度即可激活2%~20%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称为超抗原。
8、异嗜性抗原:是一种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人、动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9、抗体(Ab):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10、免疫球蛋白(Ig):将具有抗体活性的或化学结构与抗贴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
11、补体:是人或动物血清中的一但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也参与免疫病理反应。
12、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分子。
13、细胞因子:是由细胞分泌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小分子多肽或蛋白。
14、主要组织相溶性复合体(MHC):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是一但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基编码分子在抗原提呈和移植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15、免疫应答(Iv):是指抗原物质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后发生一系列反应从排除该抗原应答的过程。
16、佐剂:是指能够增强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应用是可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射于机体。
17、单克隆抗体:是指由单个杂交瘤细胞增殖而成的细胞克隆产生的针对某一抗原决定簇的完全均一的单一特异性的抗体。
18、效价:将标本进行系列倍比稀释后进行反应,已出现阳性反应的最高稀释度为效价或滴度。
传染与免疫名词解释1感染2条件致病菌3毒力4外毒素
第九章传染与免疫一、名词解释1.感染2.条件致病菌3.毒力4.外毒素5.内毒素6.非特异性免疫7.特异性免疫8.抗原9.抗体10.超敏反应11.凝集反应12.沉淀反应13.人工自动免疫14.人工被动免疫;15.免疫16.病原微生物17.疾病(disease)18.传染(infection)19.侵袭力20.类毒素21.抗毒素22.非特异免疫23.特异性免疫24.炎症25.免疫原性26.免疫反应性27.完全抗原28.不完全抗原二、填空题1.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于补体成分(),自()至()依次激活的途径称()。
它的C3转化酶是(),C5转化酶是()。
2.由酵母多糖、LPS等多种微生物及其产物从()和()因子开始的补体激活途径称()。
它的C3转化酶是(),C5转化酶是(),攻膜复合体是()。
3.由急性期蛋白与病原体结合从()和()开始的补体激活途径称()。
它的C3转化酶是(),C5转化酶是(),攻膜复合体是()。
4.中枢免疫器官包括()、()、和()。
5.周围免疫器官包括()、()、和()。
6.粒细胞包括()、()和()。
7.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性的抗原称为(),具有(),而没有()的抗原称为半抗原。
8.免疫球蛋白分为()、()、()、()、()5类。
按照其存在方式又分为()和()两种。
9.()抗原引起的体液免疫不产生记忆细胞、只有(),没有()。
10.T细胞在识别抗原的同时也识别自身()。
11.病原体一般感染途径有()、()、()、()和()。
12.病原菌或病原体的侵袭力由()、()和()三方面组成。
13.病原菌主要通过()、()、()等的作用在宿主内繁殖与扩散。
14.病毒感染的特点为()和(),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其后果可分为()、()、()三种类型。
15.真菌的致病方式有()、()、()和()。
16.阻挡微生物入侵的有效生理屏障有()、()和()。
17.生理上的屏障结构有()和()。
18.正常休液和组织中抵抗病原体的成份有()、()和()等。
感染的名词解释是
感染的名词解释是感染,是指生物体(包括人体)遭受病原微生物(例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入侵后,微生物在寄主体内生存和繁殖的过程。
感染通常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表现为疾病的发展和症状的出现。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如感冒、流感、结核病等。
感染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现象,微生物在外界环境中自由存在、繁殖和传播。
当病原微生物接触到寄主体表面或进入体内后,若免疫系统无法立即将其消灭,则微生物进一步侵入体内组织和器官,并在那里繁殖,最终导致疾病发生。
感染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侵入、定植、繁殖和传播。
首先是侵入阶段,病原微生物通过接触、飞沫或跨种传播等方式进入人体。
例如,我们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往往是通过呼吸道的感染途径进入人体。
接着是定植阶段,病原微生物在人体内找到适宜的生长环境并定居下来。
不同的微生物偏好生长的部位和组织不同,例如流感病毒喜欢定植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而破伤风杆菌则喜欢在伤口处定植。
在定植后,病原微生物进一步繁殖,使感染范围扩大。
这是感染的重要阶段,也是感染病程中症状加重的时期。
典型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鼻塞、咽痛等,这些都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入侵的免疫反应。
最后是传播阶段,病原微生物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等途径传播给他人。
这是疾病传播的关键环节,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控制点。
例如,流感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引发季节性的流行病。
感染的治疗一般分为抗菌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两个方面。
抗菌药物通过干扰和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生命周期来达到治疗效果。
免疫治疗则通过加强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能更好地对抗病原微生物,提高抵抗力。
预防感染的措施主要包括个人卫生和社区卫生。
个人卫生包括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居住环境和饮食卫生等,这些措施能够减少病原微生物进入和传播的机会。
社区卫生则强调社会和群体的协作,例如疫苗接种、卫生教育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等。
总而言之,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病原微生物通过侵入、定植、繁殖和传播等过程导致人体发生疾病。
免疫名词解释
1.免疫: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持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
2.免疫防御:机体防御外来病原生物的抗感染免疫,但异常情况下免疫反应过分强烈可引起超敏反应,或免疫功能过低则表现为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
3.免疫监视:体内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总有极少数由于种种原因而发生突变,这种突变的或异常的有害细胞可能成为肿瘤,机体的免疫功能可识别并清除这些有害细胞。
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的不同亚群从中枢免疫器官进入外周淋巴组织后,可分布在各自特定的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和淋巴器官之间反复循环,淋巴细胞在机体内的迁移和流动是发挥免疫功能的重要条件。
1.抗原决定簇(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2.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过程中需T细胞的协助,既有T细胞决定簇又有B细胞决定簇,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于此。
3.异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在与不同种系生物间的共同抗原。
4.TI-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细胞的协助,而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M,不引起细胞免疫应答,也无免疫记忆。
5.交叉反应: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抗原之间出现的反应。
6.佐剂: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预先或同抗原一起注射到机体,能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
7.超抗原: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激活大量(2%—20%)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主要包括细菌和病毒的成分及其产物等。
8.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9.半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而具有免疫反应性,但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即无免疫原性。
10.类毒素: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而保留免疫原性。
51.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医学微生物学感染与免疫
2.营养作用——产营养 3.免疫作用—— 有免疫
作为抗原,促进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免疫应答
4.抗衰老作用——除废物
抗衰老(SOD) ,抗肿瘤(分解食物中的致癌物质)
条件致病菌☆
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 机会致病菌(opportunitistic pathogen)
(2)硫化氢试验:变形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等能分解 含硫氨基酸如胱氨酸、甲硫氨酸等,生成硫化氢。在有醋酸 铅或硫酸亚铁存在时,则生成黑色硫化铅或硫化亚铁,可借 以鉴别细菌。
吲哚(I)、甲基红(M)、VP(V)、枸橼酸盐利用(C) 四种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合称之为IMViC试验。大 肠杆菌呈“++--”,产气杆菌为“--++”。
感染(bacterial infection)或传染☆。
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称为致病菌或病原菌 (pathogenic bacterium,pathogen)。有 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在某种 特定条件下可致病,这类细菌称为条件致 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
又 称 ☆ 机 会 致 病 菌 ( opportunistic
第三节 细菌的代谢
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特点: 1. 代谢活跃; 2. 代谢类型多样化。
一:分解代谢产物的检测
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因各种细菌具备的酶不完全相同,而 有所差异。各代谢产物可通过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通常 称为细菌的生化反应。
1.糖代谢测定
(1)糖发酵试验:细菌对各种糖的分解能力及代谢产物不同,可借以 鉴别细菌。一般非致病菌能发酵多种单糖,如大肠杆菌能分解葡萄糖及 乳糖,产生甲酸等产物,并有甲酸脱氢酶,可将其分解为CO2和H2, 故生化反应结果为产酸产气,以“⊕”表示。伤寒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 但无脱氢酶。故生化结果为产酸不产气,以“+”表示。伤寒杆菌及一 般致病菌大都不能分解乳糖,以“-”表示。
医学免疫学各章节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各章节名词解释1.免疫: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
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2.固有免疫应答: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
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3.适应性免疫应答: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4.免疫防御: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
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5.免疫自稳: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6.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1.抗原:是指能与TCR/BCR或抗体结合,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2.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的物质。
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3.抗原决定基: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4.表位: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也称抗原决定基。
5.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一类必须依赖Th细胞辅助才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的抗原。
该抗原由T表位和B表位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类抗原为TD-Ag,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免疫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
1、免疫:机体识别排除抗原性异物的生理反映,即识别自己与非己的抗原性物质,对前者则耐受,对后者则排除之。
2.、免疫防御:即抗感染免疫,主要指针对外来抗原侵袭的免疫保护作用。
3、免疫自稳:机体免疫系统通过调节网络实现免疫系统功能的相对稳定性。
4、免疫监视:指免疫系统识别畸变和突变细胞并将其清除的功能。
5、固有免疫:亦称天然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乃种群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是机体抵御病原体侵袭的第一道防线。
6、适应性免疫:亦称特异性免疫或获得性免疫,乃个体接触特定抗原而产生,仅针对该特定抗原而发生反应。
7、免疫系统: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是机体对抗原刺激产生应答、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基础。
8、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
9、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扁桃脾脏和黏膜免疫系统。
10、抗原:指能与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特异性结合,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
1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12、免疫反应性(抗原性):指抗原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13、半抗原: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不完全抗原,又称半抗原。
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可成为完全抗原。
14、表位或抗原决定簇:是抗原分子中的特殊化学基团,其性质、数目和空间构型决定抗原特异性,是抗原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15、载体效应:在免疫应答中,B细胞识别半抗原,并提呈载体表位给CD4阳性T细胞,Th细胞识别载体表位,故通过载体把特异的T-B细胞之间连接起来,T细胞才能激活B细胞,成为载体效应。
14、变应原:是指能够选择性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
16、超抗原:是指一类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大量的T细胞活化,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的抗原因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半抗原:仅具备免疫反应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称为不完全抗原,又称半抗原。
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可成为完全抗原。
2、细胞因子:由活化的免疫细胞或间质细胞所合成和分泌的多肽类活性分子。
3、单克隆抗体:由单一B淋巴杂交瘤细胞产生的识别抗原分子上一种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
4、MHC: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是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染色体上存在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编码产物能够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也可引起移植排斥反应。
5、免疫耐受:指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某种抗原作用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
6.免疫应答: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活化、增殖、分化,产生免疫物质发挥特异性免疫效应的过程。
7、免疫: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从而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
8、抗原: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9、抗原决定簇:指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10.抗体:是B 细胞特异性识别Ag后,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11.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两类12.补体: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与免疫有关,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13.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的现象。
14HLA: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15.MBL: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16.MAC:膜攻击复合体。
1、初次免疫应答:是病原体初次侵入机体所引起的应答一般在机体初次接触适量抗原刺激7-10天后出现血清抗体;特点是潜伏期长,抗体产生慢,以IgM为主,亲活力低,产量低,维持时间短。
2、再次免疫应答:初次应答后,数日数年后,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所出现的快速、高效、特异的应答,是记忆性反应,特点是潜伏期短(2-3天),抗体产生快,以IgG为主,亲活力高,产量高,维持时间长。
3、免疫应答(immune respose Ir):指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体内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发生活化、增殖、分化或无能、凋亡,进而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ADCC效应:即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其机制为靶细胞膜抗原与特异性IgG 类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后,IgG抗体的Fc段与效应细胞(如NK细胞、巨噬细胞)上的Fc受体结合,使效应细胞活化,产生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位于脊椎动物某对染色体的特定区域、紧密连锁的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的基因群,其编码产物主要分布在细胞膜表面,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3.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指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由于首先在人的外周血白细胞表面发现,故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编码该抗原的基因也可称HLA,即人类的MHC,定位于人类第6号染色体短臂。
1.根据抗体的结构简述抗体的功能。
2.简述抗体、补体的免疫调理机制。
3.简述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规律(要求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方面回答)。
4.简述MHC分子的功能。
论述题:论述抗原进入机体后的免疫反应(免疫应答)4.免疫球蛋白的功能V区: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是免疫球蛋白分子的主要功能,这种功能是由它的V区,特别是HVR区的空间构型所决定。
B细胞膜表面的IgM和IgD是B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
C区:1激活补体:Ig M,IgG与抗原结合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多种效应功能。
2结合细胞表面的Fc 受体:(1)调理作用:指抗体,补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
(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表达Fc受体的细胞通过识别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
(3)介导I型超敏反应:IgE的Fc段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IgEFc 受体结合,促使这些细胞合成和释放生物活性物质。
3穿过胎盘和粘膜:在人类,IgG是唯一能穿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
IgG穿过胎盘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役机制,对于新生儿抗感染有重要意义。
7.补体的生物学作用1.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补体系统被激活后,可在靶细胞表面形成膜攻击复合物,从而导致靶细胞溶解。
2.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效应(1)调理作用:血清内含有的调理素,与细菌及其他颗粒物质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2)引起炎症反应:在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多种具有炎症介质作用的活性片段。
(3)清除免役复合物:表达CR1的红细胞数量巨大,是清除IC的主要参与者。
(4)免疫调节作用:如C3可参与捕捉,固定抗原,使其易被APC处理与提呈。
15.B淋巴细胞的功能1.产生抗体抗体以3种主要的方式参与免疫反应。
第一种针对病毒和胞内细菌的感染,表现为抗体的中和作用。
第二种针对胞外复制的细菌,表现为抗体的条理作用。
第三种也是针对胞外复制的细菌。
2.提呈抗原B细胞可借其表面的BCR结合可溶性抗原,通过内吞和加工后,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形式提呈给T细胞。
3.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激活的B细胞能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它们参与免疫调节,炎症反应及造血过程。
16.Th1型CD4+ T细胞的作用1.Th1效应细胞活化巨噬细胞引起炎症胞内寄生病原生物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可在巨噬细胞内的生长小体中生长繁殖,可躲避抗体和CTL的攻击。
只有活化的Th1细胞是巨噬细胞活化后,这些胞内寄生的病原菌才能被杀死。
巨噬细胞能吞噬多种胞外细菌,进而在胞内分解破坏这些细菌而提呈其抗原肽给CD4 Th1和Th2,最终产生效应CD4+ T淋巴细胞,这些对该细菌抗原有特异性的细胞活化后,反过来又可活化巨噬细胞,而增强它们杀伤胞内吞噬微生物的能力。
2.效应Th1细胞活化巨噬细胞必须经严格控制3.Th1细胞与活化的巨噬细胞协同作用对抗胞内寄生病原的感染某些胞内致病菌慢性感染的巨噬细胞失去活化能力,细菌躲在里面逃避免疫攻击,此时活化的Th1细胞能杀死巨噬细胞,使其放出胞内的细菌,这些细菌又可被新召集来的巨噬细胞吞噬。
17.CD8+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CD8+ T细胞经其TCR与靶细胞上的抗原肽:MACI类分子结合,使Tc细胞与靶细胞的结合更加紧密,在其他辅助分子协同作用下,向胞内转导的活化信号,使胞质内的骨架结构重新排列,即特殊的溶酶体结构等胞内颗粒在胞质内沿微管系统快速移动,使胞内的分泌装置集中朝向与靶细胞结合部位,以保证激活的效应Tc细胞释放的效应分子集中作用于带抗原的靶细胞上。
效应Tc细胞被活化后释放胞浆内的颗粒,此时不需有新的RNA或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杀伤作用很快,靶细胞在数分钟内迅速被溶解。
效应Tc活化后尚能迅速诱导靶细胞凋亡。
18.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在抗原的诱导下,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经淋巴液和血液流遍全身,血流中抗体的浓度随应答时间的持续而增高。
在初次接受抗原刺激时,机体发生初次应答,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二次应答。
初次应答:抗原刺激后,在血清中能测到特异抗体前,有一个潜伏期。
此期的长短由抗原的性质,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所用佐剂类型及受体情况所决定。
此后是对数期,抗体呈幂次方增加,曲线坡度取决于抗原剂量和性质等因素。
然后是平台期,血清中抗体浓度不变化。
最后是下降期,抗体浓度慢慢下降。
二次应答:与初次应答不同之处为:潜伏期短,抗体浓度增加快,平台高且时间长,下降期持久,只需少量刺激即可发生,抗体亲和力高且较均一。
简述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答:(一)、参与缩主早期炕感染免疫,溶解细胞、细菌和病毒;发挥调理作用;引起炎症反应。
(二)、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清除免疫复合物,清除凋亡细胞。
(三)、参与适应性免疫:补体参与免疫应答的诱导,参与免疫细胞的增值分化,参与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和免疫记忆。
(四)、补体与其他酶系统的相互作用补体系统与凝血纤溶、激肽系统相互影响,相互调节,其综合效应是介导炎症,超敏反应、休克、DIC等病理过程发生、发展的重机制之一。
SAg的作用特点:(1)具有强激活T细胞(CD4+T细胞)作用--- 可刺激T细胞总数的5~20%;(2)不需APC处理--- 直接与MHC-II类分子和TCR-Vb结合;(3)不受MHC限制--- 同MHC-II类分子结合,增加TCR与SAg的亲和力;(4)可激活T细胞,又可致T细胞产生免疫耐受或抑制。
APC生物学功能1. 抗原提呈利用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摄取可溶性抗原;具有强大的液相吞饮功能;通过吞噬作用摄取大颗粒或微生物。
2. 参与T细胞发育、分化和激活DC作为重要的胸腺间质细胞,对T细胞在胸腺中的选择过程起重要作用。
DC对外周T细胞的分化也发挥重要作用。
提供T细胞激活的协同刺激信号3. 参与B细胞发育、分化及激活①促进生发中心对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②与B细胞膜表面高亲和力Ig的表达和V基因的重排有关;③DC高表达FcR、CR,使其膜表面可长时间附着一定量的抗原,通过长时间刺激记忆B细胞,使其保持免疫记忆;④促进静止的B细胞表达B7分子,使其具有抗原提呈功能;⑤通过释放可溶性因子直接调节B细胞的生长与分化;⑥可增强细胞因子诱导的CD40+B细胞生长和分化;⑦人外周血DC表达类似CD40L的分子,参与B细胞的激活3.简述NK细胞的杀伤机制?NK细胞杀伤靶细胞有两种方式:其一是通过NK细胞与靶细胞的直接接触作用,依赖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如NK细胞上的CD2、LFA-1和靶细胞上的CD58、ICAM-1)相互结合,释放NK细胞毒因子和穿孔蛋白等破坏靶细胞。
其二是通过ADCC效应杀伤靶细胞,即靶细胞膜抗原与特异性lgG类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后,IgG的Fc段与NK细胞表面的FcrR Ⅲ(CDl6)结合,使NK细胞活化,杀伤靶细胞。
试比较HLA I、II类分子的异同。
答:HLA I、II类分子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编码的基因位点:I类分子的编码基因位点为B、C、A位点;II类分子的编码基因位点为DP、DQ、DR位点。
2.分子结构:两类分子均由两条多肽链以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二聚体糖蛋白分子,具有多态性,每条肽链都有Ig样功能区,属于Ig超家族。
但I类分子的轻链不是由HLA基因编码的。
3.分布:I类分子广泛分布于各组织的有核细胞及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也以可溶性形式存在于体液中;II类分子主要存在于B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抗原提呈细胞,以及胸腺上皮细胞和活化的T细胞表面。
4.主要功能:①两者均可引起移植排斥反应。
②均有抗原提呈作用,但I类分子主要参与内源性抗原的提呈,II类分子主要参与外源性抗原的提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