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体系、模式、方法研究的方案
![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体系、模式、方法研究的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ce670752ea551810a687dc.png)
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体系、模式、方法研究的方案吴江市第二职业中学课题组(2006年4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尤其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支撑。
我校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的苏州吴江市,吴江在2005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榜上名列第六,在《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中排名县级市第三,并荣获2005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称号、长三角洲最具投资价值县市。
并正在打造闻名遐尔的“吴江速度”,以丝绸纺织、通讯电缆、IT产业为三大支柱产业的吴江经济正在跃上新的台阶。
我校所在盛泽镇又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闻名的纺织大镇,国家级丝绸星火密集区和中国丝绸名镇。
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全镇云集了各类工业企业共1300多家,总资产达150亿元,并出现了许多大型企业集团,如祥盛集团、鹰祥集团、盛虹集团等。
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这些大型集团员工的素质、技术水平都必须是一流的。
同时,这对职业学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要求的是有知识、懂技术、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那么,学校必须按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
否则,学校的办学质量难以得到提升,发展就没有后劲。
所以,职业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不经过学生自己动手,没有严格的操作训练,就不能成为合格的,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业人才。
因此,职业中学进行实践性教学是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所决定的。
职业中学的办学宗旨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性”人才。
这些“应用性”人才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一定熟练程度的操作技能,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关键则在于实践性教学这一环节上。
从某种意义上说,实践性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学生前途。
我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江苏省职业学校先进单位。
我校《丝绸服装》、《计算机及应用》、《会计》专业先后被评为省、市级示范专业。
学校十分注重专业建设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实践性教学,通过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提高办学水平,使学生与社会形成无逢对接。
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31ed48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65.png)
第 34 卷 第 1 期2021 年 1 月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Vol.34 No.1Jan.2021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林俐(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学院,重庆 402160)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面对的安全威胁因素越来越多,给学生带来诸多安全风险,也给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带来重大挑战。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存在学校重视不够、课程教学理念陈旧、学生实践效果较差等问题,通过改革课程管理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形式等措施,使课程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为了促使课程教学改革持续实施,充分发挥课程教学改革效益,需要学校在政策、师资、网络等方面提供切实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097(2021)01-0075-020 引言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全面实施,高职院校已打破过去封闭式办学格局,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融合范围逐渐扩大,学生通过传播媒介、勤工俭学、见习实习等途径,可以随时实现与社会外界接触,给学生带来很多安全风险,也给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带来重大挑战。
除了加强日常管理外,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是必要选择。
但是,在课程教学中,往往存在教条化倾向,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1]。
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着力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安全素质能力培养,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1 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1.1 学校重视力度不够部分高职院校忽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只在新生入学阶段进行短期集中培训。
而部分已经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院校,也只是将其作为一门一般性公共课程,授课任务交给课时较少的教师,作为平衡教师间教学工作量的一种手段。
“三教”改革视域下职业院校优质课堂构建与实践研究
![“三教”改革视域下职业院校优质课堂构建与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fe9e44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b.png)
“三教”改革视域下职业院校优质课堂构建与实践研究第一篇范文在“三教”改革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的转型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三教”改革,即教材、教师、教学方法改革,旨在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本文将从这一视角出发,探讨职业院校优质课堂的构建与实践,力求在条理清晰、观点独特的基础上,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一、教材改革: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
在“三教”改革中,教材改革首当其冲。
职业院校教材应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教材编写应充分体现以下原则:1. 紧跟产业发展: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确保教材内容与岗位技能要求相匹配。
2. 项目导向: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案例教学: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突出实用性:删减冗余的理论知识,强化技能训练,提高教材的实用性。
二、教师改革:从“单一型”到“双师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其素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在“三教”改革中,职业院校教师应从“单一型”向“双师型”转变,既能讲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实践操作。
为此,职业院校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师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国内外研修,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 引进行业精英: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
3. 激励机制:设立“双师型”教师专项奖励,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4. 教师评价体系改革:将教师的企业实践经历、技能水平等纳入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
三、教学方法改革:从“一言堂”到“多元化”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三教”改革中,职业院校应摒弃“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
1. 任务驱动法: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
“雨课堂”下职业教育智慧教学改革与实践
![“雨课堂”下职业教育智慧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faf6340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5.png)
“雨课堂”下职业教育智慧教学改革与实践一、智慧教学改革1.1 引入互联网+理念“雨课堂”是一家十分注重创新的教育公司,他们将互联网+理念与职业教育相结合,通过网络技术,将传统的教学内容融入到智能平台中,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在线提问、互动讨论,充分发挥了网络教学的优势。
1.2 个性化教学“雨课堂”还倡导个性化教学,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精准推送知识点和学习资料,提供个性化辅导,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和有针对性。
1.3 融合线上线下教学除了在线教学,“雨课堂”还采用线下教学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他们与多家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使得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需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教师团队建设“雨课堂”十分注重教师团队的建设,他们拥有一支由业内专家和企业资深人士组成的教师团队,这些老师既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又具备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分享,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职业技能和行业知识。
2.2 实践项目开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雨课堂”开发了一系列的实践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3 智慧课堂建设为了提升教学效果,“雨课堂”还致力于建设智慧课堂,通过多媒体、虚拟实验室等手段,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未来展望“雨课堂”在职业教育智慧教学改革与实践方面走在了前沿,通过引入互联网+理念,倡导个性化教学,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打造了一套科学、实用的教学模式。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成熟的理念与技术手段将会在更多的教育机构中得到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基于智慧职教云课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以《高职机电技术创新实务》课程为例
![基于智慧职教云课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以《高职机电技术创新实务》课程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bf7812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3.png)
基于智慧职教云课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以《高职机电技术创新实务》课程为例卢玉锋(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35)摘要:文章介绍了智慧职教云课堂教学平台,构建了基于智慧职教云平台的《高职机电技术创新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库,对该课程进行完整的教学设计%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阶段有机的结合,既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对学生成绩多维度数据教学评价,从而形成闭环的教学评价,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关键词:智慧职教;云课堂;创新实务;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3872(2020)07-0205-02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智慧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力发展智慧教育,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构建智慧课堂也是教学模式的创新体现$智慧课堂本质上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究,发现问题,通过协作学习,解决问题,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智慧职教云课堂平台教学打破了时间、空间和教学形式的限制,使得主动学习变得随时随地,无处不在,成为未来教育理念、的F 113&1智慧职教云课堂教学平台智慧职教云课堂教学平是“职教育教学1”目建设成果面全社会享的平,为大职教育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质和在i 用,职教育教学,展教与学的与,教与学的与,动学习社会建设123$学生在课f 平台自主学习,在课堂上通过生、生生间的动成的化,课的以新$ 2利用智慧职教云平台开展高职机电技术创新实务课程教学及评价2.1教学资源库构建职教育新教育教学是为了化职教育的大目,充分信息化,不化,了化的在课,为“+教育”的智慧课堂的构建了新的,动了新职教育信息与教育教学的,也为新职教育教学了163$职学新教学了职教育新教育教学目《()新》的建设,新教育教学,打学教的新教育信息化平台,构建职、、社会学习的新教育生圈,成为具高职特色、影响全、辐射海外的新教育平台&2.2教学模式教学构建,即展教学&利用智慧职教云平台展《职新》课程教学模式分为三个步骤,即建课、班、授课三步&1)建课,即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括课程设计,题设计,作,考试等容模块&课程设计本地添加课件,从添加和动添加&职新课程设计如图1所示,其中引入课件156个,占比100%&教学内容括课程教案、教学课件、微课、视频、动画、案例等教学料等,以“矛盾”为例,教学容如图2所示&作者简介:卢玉锋(1977—),男,内蒙古乌兰察布人,硕士,工程师,讲师,: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首页蹄课程今日课堂馳作业7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什么^创新>2为什么要创新>3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I■添加章节V技术创新是企的核心>1开启创新之门>2葩创新泌>3^^1」新之去+添加章节7三TRIZ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案例>1技术矛盾、物理矛盾解题乗例>2裁剪工例>3物场模型、科学效应库解题秦例>4TRIZ综合分怖去解曙例图1高职机电技术创新实务课程设计7二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的核2>1开启创新之门>2戟创新注y3新艺去技林盾39个ilffl工程细.pngKC017A041技术矛盾(课程敎乗).docKC017A041技术矛盾.pptxKC017A042工程参数(课程敎秦).docKC017A0423卅工程参数.pptxKC017A043矛礎阵的族(课程転).docKC017A043矛盾矩阵的应用.pptx技林济述png矛盾矩阵(部分).png解题流程.png册室瞅亘瞅一:一*图2高职机电技术创新实务课程教学内容题建设以从导入,也以从新增题目中增加,选择要添加的题目类如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添加,再使用题目组成作业和考试,现学生的课程阶考核&2)开班,即创建班&课程建设成,教在课程页面中添加新增班、填写班名称、所属学期、所属,授课教师等相关信息保存,统提示新增成功,成班(下转第211页)5结语在教里,媒网络化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学校的重视,同时受到了很多教师的喜爱&通过媒网络化教学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课外资料&但对于媒网络教学式存在的弊处,教师断创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媒备#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播放教材关的英语短片#以供学生们学习,同时教师给学生们英语交流的机会,以此来提学生们的英语口语力&样才可断提学生们的英语水平,久而久之可提高课堂教学罠参考文献:⑴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1):42-46.[2]邵琳•多媒体网络化的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模式探索[J].科教文,2009(4):149.⑶,,李福印•外语与外语教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和[M],:学出版社,2006. [4]蔡基刚•大学教学的新的[J].国,2004(1):17—20+26.⑸基,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J].,2003(6):2-7.⑹•大学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13(1):50-52.[7].学英语教学现状与应对策略[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1):105—106.[8].论技术学教学的[J].学学(学),2013,29(1):101-104.(上接第205页"创建!学生加入班级的方式可以通过教师分享的班级二维码或者班级邀请码进入班级0学生和教师都可以从PC端或者手机端APP进行学习和教学!3)授课,即班级授课!教师可以按照日历表的形式新增课程教学,即“今日课堂”&课堂教学按照课前、课中、课后展开!课前老师安排进行课前预习#准备好教学活动,课中授课#即时调出课前准备好的测验、头脑风暴、提问、讨论等内容#课后学生提交教学反馈和对教师的评价#课前预习、课中授课、课后分析贯穿整个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和学生进行“互动”,可开展签到、讨论、小PK等活动,课后还可以通过教学过程、学生评价、学生等的课堂&教课堂教学式既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帮、促进、评价的主导,又通过式、式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叽2.3教学评价表1学生成绩教学评价项目表项目子项目权重比例说明学习进度80%已学课件数/总课件数X100评价5%100分/总课件数x学生评价课件数课件学习问答5%100分/总课件数x学生问答课件数30%笔记5%100分/总课件数x学生笔记课件数纠错5%100分/总课件数x学生纠错课件数考勤50%学生签到数/教师发布签到总数课堂活动参与30%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数/教师发布课堂教学活动20%课堂表现分5%学生课堂表分/课堂表分测验平均分15%(测验得分的分/测试总分的平均分)x100作业作业150%作业1x50%+2x50%(作业次20%250%)考试150%考试1x50%+2x50%(考试次30%250%)教课堂机创新课程教学评价课、课堂活动、、,从学生课堂出、课学习、互动、,等个维的f 进行评,学生教学评价表1&表1的、和的,可以教师的教学、和&教学评价的以表的形式动生,教师对表的进行分析,对个学生的学习班级整学习I 了然,从调整的教学,形的教学评价叫3结语教云课堂对《高职机电技术创新实务课程》开展教学式的,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机的,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帮、促进、评价1的主导;通过式、式学习发挥了学生的;通过对学生维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I 了,从形的教学评价,提了课堂教学&参考文献:[1]邱爱珠,欧阳翌国,曾丹,等•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高职生理学云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9(12):247-248.[2]汪应,陈光海•高职院校智慧“云课堂”、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7(27):80—83.⑶洪国芬,阚宝朋•基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5):34-40.[4]张国民•基于自主学习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构建:以金融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8):9-13.⑸谭晋V.审核评估背景下高校教学质量管理闭环构建研究[J].教育,2017,6(23):33-34.。
职业素质本位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职业素质本位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4d5120dbfad6195f302ba66a.png)
职业素质本位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针对一些用人单位反映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达不到期望值的实际情况,本文反思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无法落到实处的原因,提出了改革要自下而上的建议,并以数控技术专业职业技能核心课程数控机床PMC程序编制与调试为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本文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改革的理论依据与践行情况,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尝试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控技术课堂教学改革职业素质一、前言新时期,高等职业院校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迅速,现已转向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丰富内涵建设方面。
为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力不断提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以实现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建构、职业技能的训练、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其能够紧跟发展的生产方式,适应变化的工作条件。
虽初步取得了成效,但与现代企业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部分用人单位反映高职学生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和工作热情,企业忠诚度和责任感不高,不能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适应岗位需求。
究其原因,尽管能力本位的课程改革或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都突破了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征,但由于高职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羁绊和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的限制,未能实时有效地改革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手段,致使课程改革最后浮于表面,不能落到实处。
因此,在正确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改革要自下而上,要增强执行力度。
数控技术专业面向先进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一线,培养专业理论知识扎实、职业技能熟练、职业综合素质高的装调维修、加工操作人才,旨在使学生具备“首岗适应,多岗迁移”的职业能力。
通过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建构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为配合专业建设,对职业技能核心课程数控机床PMC程序编制与调试进行了改革,“以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以学生的生涯发展为主线,以就业市场的需要为导向,以学生的知能准备为基础,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职业技能的训练为重点”,将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融入课堂教学。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实践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49262ff804d2b160a4ec05e.png)
[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支撑,十九大报告提出,国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传统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多采取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分开教学的模式,但该种教育方式对于知识学习的连续性不足。
在新一轮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一体化教学模式广受各院校关注,在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职教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10-0170-02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实践王丽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上海201602)一、引言十九大报告指出,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满足中国制造2025的技能型人才需求。
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结构体系中扮演着比较尴尬的角色,因为很多初中毕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被迫选择接受职业教育,这使得我国职业教育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稍差,学生综合能力不强。
传统职业教育中虽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适当削减理论课程,但始终没有摆脱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分离的困境。
从教学反馈可见,学生在理论学习时会感觉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在后期实训课程学习时,由于理论掌握不扎实导致实训效率降低,没有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为了增强职业教育效果,解决理论课程与实习课程衔接不当的问题,目前职业教育采用创新式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好评。
二、一体化教学概述(一)一体化教学概念一体化教学是指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一言堂”的“填鸭式”授课方式。
在一体化课堂中,多以教师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解决问题为主要授课形式。
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师仅起到指引的作用,而将课堂内外的主体地位归还于学生。
这种教学方式多为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一些一体化课程甚至将课堂教学场所放置于实际生产生活中,以完全现实的形式开展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以最真实的方式收获知识。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10f709cd28ea81c758f57889.png)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作者:项莉萍张志刚金宗安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年第21期摘要:阐述专业教学模式的内涵,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提出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自主学习、过程监控”的专业教学模式和保障体系,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有效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模式;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1-5056-031 专业教学模式教育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对教育过程组织方式所作的简要表述,按照大教育观,教育模式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宏观层次,教育事业发展战略模式(发展模式);二是中观层次,教育系统管理模式(办学模式);三是微观层次,各级教育教学过程模式(教学模式),专业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思想、观念)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它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种理论框架[1]。
作为众多职业教育的模式之一的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其关系到个人发展乃至国家的未来而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
目前,国际上高等职业人才培养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二是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CBE”模式,三是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模式,四是以瑞士为代表的“三元制”模式。
虽然这些人才培养模式在形式上各有不同,但共同特征都是以人为本,面向市场需求,以学生职业能力作为教育的基础、目标和评价标准,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
我国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基础力量,必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
不同的人才类型培养,必须有不同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选择合适的专业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种被开发出来的专业教学模式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基本出发点,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积极构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努力营造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情境,改革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机制,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创新教育下的中职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教育下的中职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da719923915f804d2b16c1ba.png)
创新教育下的中职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创新教育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融入的重要性。
之后,文章对创新教育下的中职数学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索,提出:深挖数学学科本质,为学生创新提供思路的源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强化理论与生产实践的连接等三种方式,旨在为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教育;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模式;践行思路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214-02一、引言数学是中职教育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是很多专业课的先修课程,而且,数学还可以有效的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形成缜密的判断能力,养成初步的自然科学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
但是在中职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中,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结合中职学生的生源特点、心理特点、发展趋向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而是单纯的还是把数学当成一门课程,采用僵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年复一年的进行着重复的课堂教学活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前进的不竭动力,开展创新教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具体来说,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而提出来的[1]。
显然,对于中职教育阶段的教育来说,很多学生毕业将直接步入社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都是只能“照本宣科”的去工作,而没有丝毫的创新能力和意识,那么我们国家的发展将受到很严重的影响。
为此,我们提出要在创新教育的模式下重新为中职数学教学进行定位,探索在创新教育下的中职数学教学模式,为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创新教育下的中职数学教学模式的践行思路1.深挖数学学科本质,为学生创新提供思路的源泉。
学习一门知识,学到他成型的知识,只是一种表象,只有掌握了她的思想,才能把握学科的本质,才能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形成创新和创造的能力。
MOOC 辅助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
![MOOC 辅助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1c76903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8.png)
董 航教学探索73OCCUPATION2022 06文/娄 萍 李 真MOOC辅助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发展促使职业院校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因此,利用信息化平台及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当下任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途径。
MOOC 辅助智慧课堂就是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代表。
一、MOOC 辅助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笔者认为,MOOC 辅助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技能教学的应用有三个特征。
(一)交互性MOOC 辅助智慧课堂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利用MOOC 教学平台和“互联网+”教学技术建立的新型“交互课堂”,可以大大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难以进行,因而学生参与度低,教师获取反馈的难度大。
MOOC 辅助智慧课堂教学能保证学生及时向教师反馈听课感受,使课堂的交互性增强。
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学生可通过手机同步获取本节课的幻灯片,方便学生跟上教师的讲课速度,同步学习和深化理解。
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如果遇到难懂的知识点,可以点击“不懂”按钮向教师反馈。
当选择“不懂”的人数达到一定比例时,教师便会对该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教师在播放幻灯片时加入了当下颇受年轻人喜欢的弹幕形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发言的频率较传统课堂大幅度提高。
“随堂提问”版块的启用,将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对一提问回答的形式,改为线上提问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了一对多的互动。
同时,学生的回答将被后台记录,最终纳入其个人考核。
(二)数据化MOOC 辅助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各类信息化平台为载体,借助智能化手段收集并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报告的形式为教师提供学生学习每一阶段的学习状态及效果。
由此,教师对课堂效果的掌控由传统的依赖个人教学经验和实际观察转为可视化的教学数据分析,增强了教学判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MOOC 辅助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各类信息化平台,详细地记录、分析了学生在每一堂课中的学习进程,用直观的数据帮助教师精确掌握第一手学情资料。
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2c32ba40c850ad02de804198.png)
中图分类号 :G 1 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7 0 (0 0 1 0 9 3 0 9- 6 0 2 1)0—0 2 —0
机械 制 造 技 术 是 高 职 院 校 机 械 设 计 与 制造 、数 控 技
械制 造工 业 中热 加工 、冷加 工 和机 械 加工 工 艺等 方 面 的基
第1 2卷 第 1期
V 12 o. 1l N u AONl o NG GHE Hl R V0 cATl NAL TEcHNl O CAL l TI Ns TUTE J UR 0
高职课堂教学模 式改革 的探索 与实践
口 刘祥伟
(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 葫芦岛 150) 20 1
合 理选 择 加工 方法 和 制定加 工 工艺 的能力 ,并 为 后 续课 程 传 动 比较准 确 的优 点 ;链 传 动主 要用 于要 求 工作 可 靠 ,且 的学 习和 日后 从 事生产 技术 工 作 打下 必要 的基础 。多年 来 两 轴相 距较 远 的场 合 , 自行 车上 应用 了链 传 动 ,结构 上 大 该 门课 程 都是 在 以课 堂讲授 为主要 教学 方 式 ,笔 者从 该 课 为 简化 ,而且 使 用方 便可 靠 ;刨 削加 工很 象 木 匠的手 工 刨 程 教学 改 革 的实 际 出发 ,探 索适 合 该课 程 特 点 的教 学方 法 削 ,而 铣削 加工 的周 铣 ,又很 象 木匠 所使 用 的机 械刨 床 的 并 付诸 实践 ,取 得 了 良好 的教学 效果 。
一
刨 削 ;靠 模 法车 锥体 ,车 成形 面 的原 理 ,就 象机 械配 钥匙 的 原理 一样 。通 过这 些 比较 ,变 未知 为 已知 ,变 平淡 为 生 得通 俗易 懂 ,而且法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实践和探索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实践和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24607f2cdd36a32d737581e8.png)
式 。在 “ 任 务驱动 ”模式 下 ,能够使 同学 团体合作 ,优秀 生帮助学 困生 ,既达到 了学 习知识 的 目的 ,增 强了学生学
习的信心 ,又形成 了同学 间互助 、共 学的 良好学 习氛围 。 特 别是在任 务完成后 ,学 生在学 习 会有成绩感 ,感受到 学 习知识 的乐趣 。在解决 问题时 ,同学们 会研究 、探讨 ,
思想的束缚 。
一
学 习有 了深刻 的理解与掌握 。
( 二 )一体化教 学。一体 化教学 中,我校的计算机 、 焊工 、车工 、数控 等专业方 面 ,起到教 师指导 、学生实践
、
培 养 创 新型 教 师 是 进 行 职 业 教 育 改 革 的 首 要 任 务
素质教育 提倡一种新 型教学模 式——创新 教育 。这就 要求 教 师树 立 创新 意 识 ,敢 于挑 战 ,不 守 旧 ;把 学生 当
的有利条件 。学校拿 m经 费进 行这方 面的支持 和鼓 励 ,努 力把 教师引 导到不断学 习 、勇 于实践 、积 极探索 的道路上
教 育对象 ,熟悉教学 与教学方 法 。这些都 是进行 教育科研 互 助 ,因而对 知识 的理解 、融合性 的应用会有非 常大的提
来 ,使他 们成为教育教学 中的创新型教师 。
主体参与 的作用 。我校具有大 型实 习实训基地 ,拥有4 个微 机室 、1 个焊接 车间 ,有数控加 工中心I 台、数控铣床 1 台、
数控线切割 I 台 、数控 电火 花1 台 、普通车床6 台 ,这为实现 工学交 替 、半工半读 、顶 岗实 习等教学模式 的改革奠定 了
作教学 的朋友 和主体 ,把 自己和学 生摆在 同一 位置 ,共 同 研究 、探讨 ,激 发学生 的潜力 ,摆脱 学生被 动学 习的老路 子 ;努 力使 自己在 对 学生 教 育 的过 程 中起 引导 、示 范 作 用 ,以 自身 的创 新思维 、创新个性 等 因素去带 动 、感染 学
中职数学“做中学,做中教”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数学“做中学,做中教”教学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6d41510a8114431b90dd8e6.png)
近年来 ,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 教育教 学改革不断深化 , 教学 质量 和效益显著提高 。 在新形势 下, 为了更好地推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 教育部于 2 0 年 1月发布 了 《 于进一 步深化 中等职业教育教 08 2 关
学改革 的若干意见 》启 动了新 一轮的中等职业教育教 ,
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 , 突出 ‘ 中学 、 中教 ’ 做 做 的职业 教 育教学特色” 下面 , 中职数学实施“ 中学 、 中教 ” 。 就 做 做 教学进行探索和尝试。 “ 中学 、 中教 ” 由来 做 做 的
一
、
2 世纪初 , 国教育家杜威主张“ O 美 教育即生活” 学 “
活, 用于生活 ” 数学是人们 生活 、 。 学习和工作不可缺少
查本地各种手机卡收费标准 ,建立应付话费与通话时 间之 间的函数关系 ,再根据他们每月支付手机 费的情
况, 测算 一下使用 哪种手机卡花费最小获益最大 。 这样
的课堂教学 , 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 贴 让他们在探究 活动 中发 现数学 问题 , 解决 现实 问题 , 让他们在经验 中学 , 在生活 中用 , 激发学生 的学习乐趣 , 提高应 用数学 的能
力。
察、 动手实践 、 实验探究来探索问题 、 获取知识 , 提高了
学生的学 习兴趣 , 培养 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服务专业 , 、 实践“ 中学 、 中教” 做 做 。中职数学课
程是 中职生必修 的一 门重要公共 基础课程 ,为学 习专
业知识 、 掌握职业技能 , 提供 必备 的数 学知识。数学教 学要坚持 “ 以服务为 宗 旨, 以就业 为导向 , 以能力 为本
( )现代 教育心理学研 究指 出 , 生的学 习过程 4、 学 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都是一个发 现 问题 、 分析 问题 、 解决 问题 的过程 。 三 、做中学、 中教” “ 做 教学 的实施 1联系实际 , 、 实施“ 中学 、 中教” “ 做 做 。 数学源于生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64532e694a7302768f99390d.png)
①本文系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教学改革课题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吴融生(1979—),男,福建莆田人,硕士,研究方向:高职实践教学管理。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高职教育与其他类型、层次的教育相比更强调实践性,这既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所在,也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保证。
只有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把实践教学管理放在首位,才能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提升学生能力素质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15-0022-02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①吴融生,林群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福建莆田351254)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高等职业院校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结合学院发展现状和办学特色,遵循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加强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有助于提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能够更好地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目前,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谈谈对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和探索。
一、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一)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我国虽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时间不长,但高职院校在数量上已经和普通高等教育类院校旗鼓相当。
由于高职院校的前身往往都是从中等职业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等整合或升格而成,其校领导和教职员工在长期的工作经验中形成的传统教学理念,只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实践技能教学。
在组织高职教育教学工作时,仍然沿用原来的教学模式或盲目参照普通本科高校的做法,把课堂教学、理论知识传授放在首位,把实践教学、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作为补充形式。
大数据时代下创新中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数据时代下创新中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99807f97375a417876f8f86.png)
大数据时代下创新中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国家大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今天,作为职教人深感肩上担负着重任。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要全面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以国家重任为使命,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创新课堂,特别是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标签:教学模式创新探索一、为什么教学模式要创新我是学校听课小组的成员,在每学期的听课过程中,我发现有的教师在教材内容较少的情况也只讲授教材中的内容,没有知识的拓展。
有的教师整堂课没有图片、视频或其它辅助教学内容,只是把板书变成了电子形式利用大屏幕呈现给学生。
有的教师整堂课只是一味地“教”,没有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只重视“教”不重视“学”。
显然,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很难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有用人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教学设备、教学技术不断涌现,这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带来多样化。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我们的学习资源变得十分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不仅可以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广阔的选择空间,还可以为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提供强大的坚实后盾。
学生不在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现代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为学生带来多种学习途径,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拓展视野。
但网络技术的应用也有它无法克服的缺点,学生或多或少地以各种电子媒体为学习对象,降低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际交流,不利于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这方面缺点的克服,多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学习。
二、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能在短时间内形成飓风般的传播效应,影响力很大。
如:当你开车想到达某个地方的时候,使用高德导航能帮你找到最佳路线,你可以即时看到该路段是否畅通、行驶缓慢或拥堵,能知道全长的路线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到达等信息。
再比如,你想了解什么是“大数据时代”,上Google或百度,你会马上找到相关的解释信息。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ddd5f2f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f.png)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摘要:传统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从属地位,然而近些年各类职业院校都在尝试改变这种模式,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当代职业教育中备受关注。
本论文希望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针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进行教学改革,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实践在新冠疫情常态下,金融危机也在全球范围蔓延,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从已就业和再深造的学生看,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的学生,占有较大的优势。
目前传统的讲授模式是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核心,话语权在老师身上,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这已不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其重要性在当代职业教育中备受关注。
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深化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职业技能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能够加强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对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一、国内外现状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教学改革不断得到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理论也逐渐显示出其重要性,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实践与探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1.1国内文献综述目前关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研究已经有一些成果:《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院校艺术通识类在线课程建设研究》一文中,吕文静[1]认为:在高职院校学生在线学习课程的基础上,要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将学习者的需求与感受体现在课程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和要素中。
李立娟[2]在《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会计专业岗课证融合教学探究》中探索高职院校以学生为中心的会计专业岗课证结合教学改革,提出“立足学生职业发展、课证深度结合、助力学生能力提升、服务特区经济建设”的会计专业“岗-课-证”教改模式。
三方协同、内外贯通、德能浸润:高职幼儿游戏与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三方协同、内外贯通、德能浸润:高职幼儿游戏与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f1ef74f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d.png)
三方协同、内外贯通、德能浸润:高职幼儿游戏与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①刘丽,秦艳红,郝浩竹(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汉中723002)在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全面放开“三孩”政策的背景下,为响应新时代高质量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游戏与指导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本研究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提出了“三方协同、内外贯通、德能浸润”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及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幼儿游戏与指导课堂改革探索。
一、幼儿游戏与指导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径(一)改革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育人的主渠道,将课堂教学改革推向纵深,让学生获得高质量的课堂学习,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游戏与指导课堂中存在的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校企实践育人不足等问题,依托学前教育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和课程建设与改革项目,教学团队提出了“三方协同、内外贯通、德能浸润”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即院、园、企三方协同,共建资源、共育人才,深化校企协同育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贯通,使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课内与课外、师生与社会课堂参与者、校内与校外教育资源得以有效整合,相向而行,实现整体育人;深挖思政元素,将中国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课程思政立德、课堂实践赋能,师德教育和师能培养相互交织,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实现“德”“能”互融共生。
本研究在“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思想引领下,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理念为宗旨,立足打破院校的壁垒,将课堂教学的实施主体由单一的学院扩展至幼儿园、教育企业,将课堂教学的空间从第一课堂延伸至第二、第三课堂,通过院、园、企三方协同,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贯通,共建优质资源、共筑新型课堂。
以“理想信念—立德树人—师德标准”为主线,整合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厚植师德,通过课内外实践、技能展演、技能大赛等活动培养师能,德能并重,以培养适应社会和幼教事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性人才。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1e9cd7dafad6195f302ba634.png)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摘要:在高职教育中,数学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和工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数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要求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基础知识有初步了解和掌握,能够进行相关性的计算。
数学的学习是为其他专业知识的应用打下基础,因此学校应该为学生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让学生兼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计算与应用能力。
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引言根据国务院颁发的相关文件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教学发展的一个关键点,将就业作为目标导向,为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提供推动力,从而培养具有职业素养以及扎实专业能力的人才。
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项基本模块,也应该作为高职院校实施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者要充分认识高等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价值,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路径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从而提高其教学质量。
一、高职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必要性分析众所周知,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其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数学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而且数学课程学习可以培养提升学生的数学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合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
面对高职生起点低、差异大、教学学时紧的客观现象,想要达到高职数学教学任务和目标,需要教师正视目前数学课堂中存在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方可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
二、高职数学教学现状(一)教学理念落后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一言堂”教学占据了数学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知识,思维能力、应用能力都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例如,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会根据教学课件讲解数学知识,为学生分析概念定义、运用方法,然后利用例题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a6faf0055270722192ef787.png)
摘要: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发展职业,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对学生想象思维能力训练、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改革《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定》(国发[2014]19号)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加快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改革创新职业院校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些学生说:“有的老师讲课像唱催眠曲,一上课我就想睡觉。
”即使没打瞌睡,也往往是人在课堂,心早已穿越万水千山,于是,教者谆谆然,听者漠漠然,教学效果不佳。
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读书对他们来说是沉重的负担,为了完成老师、家长交给的任务,强迫自己冥思苦读。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兴趣的原因是学生基础差,听不懂老师所讲内容。
要提高他们的兴趣,教师授课时要摸清他们的心理状态,弄清学生在想什么,然后“对症下药”,该快时就快,该慢则慢,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步调一致。
学生有疑难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基础知识哪里有缺陷,教师心中应该有数;如果教师平时备课认真细致,但一上讲台就照本宣科,滔滔不绝,没有重点,不管学生是否跟得上,这样学生的疑难就得不到及时解决,长此以往,问题越积越多,积重难返,就算学生想学好,也根本听不懂老师所讲为何物,对学习就感到索然寡味,学习效果自然无从谈起。
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好不好,课堂教学是关键。
职业院校学生一般在十几岁到二十岁之间,这一年龄段学生富于幻想,自己管不住自己的思维。
因此,老师授课时要及时引导学生思维,使他们的思想跟得上教学节拍。
如教学《机械制图》时,教师要经常教学生画图,在教师画图的过程中,一部分学生觉得没事可干,开小差;一部分学生就算看着老师画,可要他自己动手画却画不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指出根据培养适合于行业、企业的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跟多因素,其中起决定因素的课堂教学的质量。
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突出问题是“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模式。
许多一线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行为与职业教育理念相脱节,或貌合神离。
仍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活动,投射、蕴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与目的预设,教学目标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必要环节和重要步骤,要实现教学目标必需有高效的课堂。
因此,本课题力图通过对课堂低效的各因素进行分析,提炼具有实
效性的改革成果,积极探索相应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
1.解决“满堂灌”、“满堂问”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学习兴趣不浓厚,自主学习能力差的问题。
2.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无激情,教学无“产品”,师生关系不和谐的问题。
3.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教与做脱节,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不符,用人单位满意度不高的问题。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文献报道, 在国外课堂教学的模式一般比较高效,如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是成功的,其中决定因素是高效的课堂。
使学生具备基础理论知识,以适用于更好的技能操作。
在国内大家研究比较多的是中小学的课堂改革,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措施与建议。
但是对职业教育的课堂改革不是太多。
查阅文献显示,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如宗银美的《实施项目化教学打造生态化高效课堂》;王冰的《打造职业学校计算机的高效课堂》;范慧霞撰写的《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