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缺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大综合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究
科学技术部对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第4794号建议的答复

科学技术部对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第4794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21.07.06•【文号】国科建议高〔2021〕108号•【施行日期】2021.07.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4794号建议的答复国科建议高〔2021〕108号青海代表团: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青海建设全国重要的轻金属合金材料基地的建议》收悉。
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轻金属合金(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因其性能上的独特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涉及国计民生的多个重要领域。
在发展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强综合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科技部一直高度重视轻金属合金材料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
“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了“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和“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支持了“低成本高耐蚀钛及钛合金管材与高品质钛带制造技术开发及应用”“高性能铝合金大规格板带材制造与应用技术”“高性能镁/铝合金高品质铸件制备技术”“航空用先进钛基合金集成计算设计与制备”等轻金属合金相关领域项目,并且融合高通量计算/高通量实验/专用数据库三大技术,变革材料研发理论和模式,实现轻金属合金材料的研发向新的智能模式转变。
在“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已启动“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重点专项,部署了“轻质高强金属及其复合材料”任务方向,围绕航空航天、军事装备、车辆交通、海洋工程、电子信息等高端装备轻量化制造对轻质高强金属及其复合材料提出的迫切需求,重点发展高强韧、耐高低温、耐蚀钛合金,先进铝合金及其大规格复杂构件制备技术,高性能镁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设计制备与应用,结构复合材料设计成型与应用。
通过“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应用技术研究-典型应用示范”全链条设计,攻克材料成分创新设计、组织-性能协同调控、服役行为及大规格材料先进制备与应用技术等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建立产品工业化批量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建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从材料研发到工程应用的技术创新体系。
修水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综合利用途径分析

167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修水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综合利用途径分析陈文华1,杨军彦2,陈 骏2,汪炎炎2,吕岳虎2(1.修水县自然资源局,江西 九江 332400;2.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七大队,江西 九江 332000)摘 要:针对修水县矿产资源开发利时存在的问题,对修水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综合利用途径进行分析。
修水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如下:截止目前,修水县已发现的矿产达35种,已建成矿山116处,固体矿石的年开采量可达320万t。
修水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途径包括对修水县的矿业生产结构进行积极调整,发挥金属矿产与煤矿产较多的资源优势,发展循环矿业经济;对其他地区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经验进行借鉴,实施矿产资源整合与产品结构优化;围绕修水县的政策,结合其整体发展战略,进行分区开采,合理规划;加强修水县矿山恢复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降低矿业活动对当地与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修水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综合利用途径;综合回收利用率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4-0167-2收稿日期:2020-07作者简介:陈文华,男,生于1965年,汉族,江西丰城人,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等。
修水县是江西省的一个矿产资源大县,具备齐全的矿种以及丰富的储备含量,其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位居全国前列[1]。
在修水县的发展中,矿业是支柱型产业,县内现有冶金、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等四大工业化矿产体系,已经建成了一大批矿产企业。
县内的矿业能够为燃料工业、制造工业、加工工业、建筑业提供原料,在全省的经济总量内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够带动其他县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但在修水县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矿山的开采规模化程度不高,存在矿山布局不够合理、大矿小开、点多面广、部分矿山由于规模较小无法进行开采的问题,市场竞争力较为缺乏;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利用率较低[2]。
全球关键矿产稳定供应研究的新趋势、新热点与未来展望

全球关键矿产稳定供应研究的新趋势、新热点与未来展望目录一、内容综述 (1)二、全球关键矿产概述 (1)三、关键矿产稳定供应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 (2)四、全球关键矿产稳定供应研究的新趋势 (4)1. 资源分布与区域合作模式创新 (6)2. 矿产勘探与开采技术创新与应用 (7)3. 矿产供应链风险与应对策略研究 (8)五、关键矿产研究的新热点 (9)1. 绿色矿产的开发与利用 (11)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矿产领域的应用 (12)3. 政策法规对矿产行业的影响分析 (13)六、未来展望 (14)1. 全球合作与竞争趋势加剧的关键矿产供应格局变化 (16)2. 新能源技术与关键矿产的融合发展趋势分析 (17)3. 关键矿产产业链的智能化与绿色化发展预测 (18)七、案例分析 (19)八、政策建议与措施建议研究对策制定建议 (21)一、内容综述供应链风险管理:鉴于全球矿产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如何有效管理和减少供应链风险成为了研究的关键。
这不仅包括矿产资源的价格波动风险,更涉及到供应中断风险和政治、环境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
可持续采矿与环境保护: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如何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采和利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研究者们正致力于探索绿色采矿技术,以减少采矿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确保矿产资源的长期可持续供应。
技术发展与产业升级:科技进步是推动全球关键矿产稳定供应的关键因素之一。
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在矿业领域的应用,正促使传统矿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提高矿产开采效率和供应稳定性。
地缘政治与资源供应:地缘政治因素对全球矿产供应的影响日益显著。
研究关注于全球矿产资源分布与地缘政治格局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多元化供应策略来降低地缘政治风险对矿产供应的影响。
二、全球关键矿产概述关键矿产是指在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国防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矿产,其稳定供应对于全球经济和战略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科技部973项目工作总结交流会在攀成功召开

来攀院士和专 家还参观 了攀钢钒钛矿转底 炉直接还原 、 高品质富钛料 、 高炉渣 高温碳化三
条 中试线及攀枝 花学 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 、 熔盐 电解二 氧化钛制备海绵钛等实验 室 , 对我市钒 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创新工 作给予了肯定 , 并提 出了宝贵 的意见 和建议 。
E g枝花 市科 学技 术局 高新技术发展 与产业化 处供稿]
4 5万 元 。 1
攀 钢 科 技 战 线 去 年 攻 关 效 益 显 著 。攀 成 钢 洁 净 钢 冶 炼 工 艺 开 发 和 大 口径 连 轧 管 机 芯 棒 国 产 化研 究 实 现 重 大 突 破 ; 钢 钒 三 氧 化 二 钒 扩 能 、 圆 坯 连 铸 、 长 特 钛 材 一 期 等 项 目达 产 达 攀 方 攀
P ANZ HUA S I T C &பைடு நூலகம்I OR ATI HI C— E H NF lM ON
・
科技信 息 ・
科 技 部 9 3项 目工作 总 结 交 流 会 在 攀成 功召 开 7
20 0 9年 1 8 0日, 月 ~1 国家 9 3项 目“ 7 两性金属/ 色金属紧缺矿产 资源高效清 洁综 合利 黑 用的基础研究” 0 9年度工作 总结交流会在攀枝花市召开 。 20 会议 由项 目首席刘会 洲研究员 主持 , 中国工程 院院士张懿 、 国栋 、 王 余永 富出席 了会 议 , 7 个 子课题 的负责人汇报交流 了课题进展情况 , 内相关科研单位和部分企业代表参加 了会议 。 市
目及一系列攀枝花地方科 技攻关项 目的快速 、 高效 推进 , 攀枝花钒钛磁 铁矿资 源开发利用必将
能在较短时间 内步入高速度 、 高水平的发展 阶段 , 希望 各位院士 、 专家 能够 一如既往地关 注 、 参
05年下达第一批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项目汇总表单

在工业性试验中完成试验孔孔深≥1000m;终孔 2005-2007 直径≥110mm,并在主孔中钻进水平分支孔,水 平分支孔深度≥200m,在中硬的完整地层中平均 钻进时效达25m/h以上,钻孔轨迹偏移≤孔深的 1%;测斜仪达到多点数字即时读数,精度控制≤ 0.5。
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 庆分院井下防爆长距 离超前探测技术开发
辽宁省经委 对烯烃聚合高效催化剂体系进行研究,如载 体作用本质、活性中心结构和聚合反应机理 等,进一步完善YK-1催化剂的试验室研究。 通过添加不同试剂、改变操作工艺手段,提 高产品的各项性能,并改善丙烯聚合动力学 行为,提高聚合物表观密度,使颗粒形态 (形状和颗粒分布)变的更好。
9
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生产40万吨煤 制二甲醚间接一步法 新工艺技术开发
3500
6
中国铝业公司铝土矿 反浮选脱硅生产氧化 铝关键技术开发
中国铝业公 形成铝土矿反浮选脱硅生产氧化铝成套技 司 术:(1)铝土矿选择性脱泥—阳离子反浮选脱 硅工艺研究;(2)反浮选脱硅高效浮选剂的开 发;(3)铝土矿反浮选高效选矿设备的开发; (4) 反浮选精矿氧化铝生产技术研究。
在原矿铝硅比为5~6的情况下,达到如下技术指 标:精矿铝硅比(A/S)≥10% ,Al2O3回收率 >86%,滤后水份≤10%;选矿回水利用率达到 80%;选矿成本低于正浮选技术20%。
2005-2006
3780
05年下达第一批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项目汇总表
序号
7
单位:万元 起止年限 总经费
2005-2007 5800
项目名称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紧 缺金属矿产资源高效 开发利用重大综合关 键技术及装备的研究
项目主 管单位
我科学家超轻多孔金属材料研究获重要突破

我国最大的砷化镓材料生产基地投产 国内最大的砷化镓材料生产基地—— 中科晶电信息材料 ( 北京 ) 有限公司投产揭幕仪式 在京举行,这标志着我 国砷化镓材料生产的集成化 、规模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到 20 年 08 中科 晶 电产 量将 翻 番 ,届 时产 能将达 到世 界 第 一位 。 砷 化镓 材料 是 继硅 单 晶之后 第 二代 新型 化 合物 半导 体 材料 中最 重要 、 途 最广 泛 的材料 用 之一,在微 电子和光 电子领域有着 巨大的应用空间。由北京中科镓英半导体有 限公司、 美西 半导体设备材料 ( 香港 )有 限公司和美 国微 晶公司联合成立,总投资 2 0 万美元 的中科晶 50 电公 司 ,将 依托 中国科 学 院半导 体研 究所 的前沿 科研 优 势 ,通过 资源 的优 化整 合 ,逐 步形 成 全系列、多品种 的砷化镓晶片生产能力,成为世界砷化镓行业产品线最齐全 的公司之一 。 中科 晶 电公司 已经 形成 月产 23英 寸砷 化 镓 晶片 5万 片 , - . 46英寸 砷化 镓 晶片 5 0 的 00片 产 能 ,到 2 0 0 8年产 量将 翻番 ,预 计 月产 达 到 23寸砷 化 镓 晶片 l 片 ,46英寸 砷化 镓 晶 . O万 -
加工 技 术 。重 点研 究开发 高 纯锌 、锑 、锡 等 有 色金 属及 合金 的制 备及 产 业化 技术 :高 活 性氧
化锌粉体和晶须、晶体,氧化铟锡粉体、靶材的制备技术及产业化技术 。 三是矿产资源高效 探采 与综合利用 。 重点研究紧缺矿产资源勘探新技术: 有色金属有益共生、伴生矿产综合回 收利用技术 : 高效尾矿抛尾 、 尾渣资源化技术:有价元素、有害元素的查定与高效分离提取
“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06.12.24•【文号】•【施行日期】2006.12.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实施节约资源基本国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紧迫任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特研究提出“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一、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九五”以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扶持下,我国资源综合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利用领域逐步拓宽、技术水平日益提高,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资源综合利用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我国共生、伴生矿产资源实现综合开发的约占1/3;黑色金属共伴生的30多种矿产中,有20多种得到了综合利用;有色金属共伴生矿产70%以上的成分得到了综合利用;煤矿矿井瓦斯抽放利用率为33%。
2005年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7.7亿吨,利用率达到 56.1 %,与“九五”末相比增加了4.3个百分点。
其中,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65%,60%,分别增加7和17个百分点。
2005年利用固体废弃物生产的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我国墙体材料总量的40%,比“九五”末提高了11个百分点。
全国已形成遍布城乡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及区域性废金属、废塑料、废纸等集散市场,我国钢、有色金属、纸浆等产品近三分之一左右的原料来自再生资源,已成为资源供给的重要渠道之一。
国土资源部关于《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目录(第四批)》的公告

国土资源部关于《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目录(第四批)》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5.10.23
•【文号】
•【施行日期】2015.10.2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矿产资源
正文
国土资源部
关于《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目录
(第四批)》的公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健全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进一步推广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54号)要求,经各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有关中央企业组织推荐、专家评选及社会公示,确定了第四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目录,现予以公告。
附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目录(第四批)
2015年10月23日附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目录(第四批)。
2019年中国锑产业供需现状分析,四大战略资源中最稀缺的金属「图」

2019年中国锑产业供需现状分析,四大战略资源中最稀缺的金属「图」一、锑产业概况锑是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金属,锑作为“工业的味精”,广泛用于阻燃剂、蓄电池及铅合金、玻璃陶瓷、化学制品、催化剂等工业及军事领域。
我国将锑、稀土、钨、锡并列为中国四大战略资源,目前我国锑产业重要性体现在储量十分稀缺、用途广泛且具有不可替代性与难以再生及重要战略资源意义。
锑的主要产品及应用领域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锑供应国,中国锑产量的变化对全球锑供应产生直接影响,而环保政策及产业政策则对中国锑供应稳定性起到决定性作用。
从国内锑资源角度考虑,由于以辉锑矿为主的锑资源逐渐耗竭,环保政策在近年来的严格执行令锑行业整体面临较大环保压力,压力主要源于环保督查及特别排放要求。
锑行业产业政策演变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二、全球锑产业市场现状分析2019年全球锑探明储量为150万吨,其中中国48万吨、俄罗斯35万吨、玻利维亚31万吨、澳大利亚14万吨、土耳其10万吨。
中国锑资源储量约占全球总储量的32%,相比于2014年的95万吨下降明显。
2019年全球锑矿产资源储量分布(单位:%)资料来源:USGS,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从国际上来看,欧盟将金属锑列入了14种供应紧缺的矿产原料名单中,美国、日本等对锑严重依赖进口的发达国家进行战略储备。
据统计,截至2019年全球锑金属产量为16万吨,同比增长8.8%。
2010-2019年全球锑金属产量及增速资料来源:USGS,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锑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三、中国锑产业市场现状分析虽然目前中国仍是全球第一锑矿储量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锑供应国,但过度开采使中国锑矿资源的保障程度不断下降,我国锑矿已是四大战略资源中最稀缺的金属,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锑金属产量为10万吨,同比增长11.1%。
2010-2019年中国锑金属产量及增速资料来源:USGS,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中国的锑资源遍布全国18个省、自治区,但主要集中于湖南(20.4%)、广西(15.9%)、西藏(13.5%)、贵州(10.5%)、云南(8.8%)和甘肃(8.4%)六省。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践阶梯式发展论的典型范例——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就回顾与经验反思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践阶梯式发展论的典型范例——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就回顾与经验反思李金发【期刊名称】《国土资源》【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4页(P24-27)【作者】李金发【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正文语种】中文3年实现地质找矿重大进展完成整装勘查区的基础地质调查;重点成矿区带内的重要找矿远景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航空地球物理调查、地球化学调查、遥感地质调查和矿产远景调查工作量的75%。
完成重点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评价。
新发现10~20个油气资源有利目标区和300处其他重要矿产资源大中型矿产地,初步形成5~8处大型资源勘查开发基地。
建立40个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初步形成全国统一的矿业权市场,完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明确了“3年实现地质找矿重大进展,5年实现找矿重大突破,8~10年重塑矿产勘查开发格局”的“358”目标。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4年来,第一阶段目标全面完成,第二阶段目标有望实现,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经验。
笔者拟从阶梯式发展论的角度对4年来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做一点回顾和反思。
5年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基本完成重点成矿区带内的重要找矿远景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航空地球物理调查、地球化学调查和矿产远景调查。
锁定重点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富集区并优选目标进行试采。
形成3~7个油气资源勘探接续区和10个以上其他重要矿产资源的大型勘查开发基地。
基本查清我国大宗、紧缺和优势矿产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状况,完成所有大中型矿山综合开发的技术经济评价和潜力评估。
建立60个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能源及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回收率与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较2010年提高3%~5%。
建成全国统一高效的矿业权市场,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矿产资源管理体系。
8-10年重塑矿产勘查开发格局累计新增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储量,新打造一批矿产资源基地,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提高矿业企业国际竞争力。
地下金属矿智能开采技术及装备概述

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资源 利用率
生产 安全性
生产 效率
劳动 生产率
设备 利用率
改善 环境
二、国内外技术现状及趋势
1、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外技术现状及趋势
• 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进技术和高端
国 外
军事技术开发智能采和装备矿技术,实现了地下 采矿设备向远距离遥控发展,甚至无人操纵实现
我国今后 地下矿山
全过程自主控制。
向着自动
化、智能
• 我国:无轨采矿装备的研制主要集中在机械化、 化及无人
国
大型化、系列化的研究开发和完善等方面,设备 化方向发 自动化、智能化的研究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相 展。
• 对矿山生产对象(矿石资源、人与装备)和生产过程进行实
手段 时、动态、智能监测、控制与管理 目标 • 实现矿山安全、高效、清洁生产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总体目标和总体技术方案
主体采矿装备
➢ 凿岩台车 ➢ 潜孔钻机 ➢ 地下铲运机 ➢ 地下汽车 ➢ 地下装药车
关键核心技术
➢ 泛在信息系统 ➢ 井下无线通讯 ➢ 精确定位与导航 ➢ 智能采矿爆破 ➢ 智能调度与控制
三、智能开采的原理和核心内容
生产调 度系统
地面智能控制中心 通讯系统
Hale Waihona Puke 数据采集 系统远程遥控
智能采矿主体装备
综合检测 监控系统
定位与导航
三、智能开采的原理和核心内容
智能开采的核心内容
核心 • 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采矿装备
科技成果——铅锌多金属矿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

科技成果——铅锌多金属矿资源高效开发与综
合利用关键技术
技术来源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铅锌硫银多金属矿整体改造项目
适用范围
适用于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的高效开发与其伴生元素的综合利用,并适用于矿山尾矿、废石、废水“三废”的资源化利用成果简介
用开发的盘区卸荷开采技术提高采矿回采率;用开发的分流分速高浓度分步调控浮选+酸渣伴生元素渣浸+浮选尾矿脉动高梯度磁选技术提高铅锌银回收率,实现硫铁金银锰铜有价伴生元素综合回收利用;用开发的固体废物短流程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尾矿和废石采场充填、多余尾矿脱水制砖做水泥;用开发的废水分质快速循环回用技术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
工艺技术及装备
1、铅锌多金属矿分流分速高浓度分步调控浮选技术;
2、金属矿山全部固体废物短流程利用技术;
3、选矿厂废水无排放快速分质循环利用技术;
4、盘区卸荷分层充填采矿工艺技术。
市场前景
该技术能有效解决我国铅锌多金属矿开发普遍存在的资源综合回收率低和矿区环境污染的问题,不仅适用于铅锌多金属矿,也适用
于其它有色金属矿,尤其适合于土地、水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矿业开发。
为铅锌多金属矿山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供了较好技术支撑和示范,对促进我国金属矿山行业技术进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矿山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金属矿业的前沿领域_深部采矿(正稿)

3、关于深井的高温热害问题
(1)深井的热害问题 根据欧洲对2000m的钻孔观测,地温梯度大体为 3℃/100m。影响井下温度的主要热源有:围岩散热、坑 内热水放热、矿岩氧化放热、机电设备放热,空气压缩 放热和人体放热等。 南非的西部矿,井深3300m,井下气温达到50℃;日 本丰羽铅锌矿,采深500m,但受裂隙热水影响,井下气 温达到80℃。 在我国,上世纪90年代已有热害矿井70个(含台湾 省20个),其中40个煤矿的采掘工作面超过30℃,最高 达40℃;金属矿山有的达43℃。 根据我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工作面 20
1 16
2、关于深井高应力灾害问题
(1)国外深井高应力灾害 在深井采掘进过程中,由于工程扰动,将增大 矿岩应力,可使软岩冒落,诱发硬岩岩爆。岩爆发 生往往没有预兆,其猛烈程度足以伤人。 在国外,印度于1900年在Kolar金矿最早观察到 岩爆;美国于1906年,Atlantic矿也发生了一次岩 爆,地震强度达到了里氏3.6级,导致铁轨弯曲,矿 山停工;岩爆还诱发空气爆炸,导致火灾。 在南非,金矿的赋存较深,据南非采矿工程师 协会统计,1994~1998年受重伤矿工有13.9万人, 死亡2264人;伤亡的主要原因是——在深井高应力环 1 境下作业、没有相适应的采矿工艺技术。 17 17
1 20
气温不得超过26℃,超过30℃就必须停止作业,采取 降温措施。南非设计矿山降温系统时,将矿井温度控 制在28℃以内(指气流通过采场后的湿球温度)。 据南非多年统计,当井下作业地点的空气湿球温 度达到28.9℃时(相当于干球温度30℃),劳动生产 率明显降低,并开始出现中暑死亡事故。见下表:
1、我国金属矿资源短缺形势严峻
我国矿产资源相对丰富,探明储量的金属矿产有 54种,占世界总量的12%,但我国占世界人口1/4 ,人 均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3;特别是大宗矿产与 世界人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铁为42.4%、铜23.3%、 铝7.3% 我国许多大宗消费矿种Fe、Cu、Al、Ni、K、P等 都是紧缺资源,对外依存度均在50%以上,有的甚至 高达70-80%
新时代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及合理开发的有效途径

新时代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及合理开发的有效途径摘要:新时代下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及合理开发面临着环境、技术等多重挑战。
本文探讨了三种有效的途径:应用高科技勘查技术、推行绿色开采标准、实施综合资源利用策略。
通过这些方法的融合运用,可以大幅提升资源勘查的精准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符合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地质矿产资源;勘查技术;绿色开采标准;利用一、引言:面对资源日益紧张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新时代对地质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过去单一的勘查和粗放的开采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
因此,深入研究并实践新技术、新标准、新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应用高科技勘查技术在新时代的地质矿产资源勘查与合理开发领域,通过使用卫星或航空器搭载的遥感设备,可以获取地面或地下的大范围详细数据,这些数据经过专业分析后,可以用来指导矿产资源的定位和显现结构特征,甚至通过特定波段的信息分析出矿化点或者变化区域。
现阶段,高分辨率、多光谱、超光谱技术的应用使得遥感探测更加敏感和准确,极大地提高了地表及近地表矿产资源的识别能力。
并且电磁法、地震波法、重力法、磁法等多种物探方法结合现代精密仪器和多元信息融合技术,能够更为准确地描述地下地质结构和矿体位置。
比如,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能够提供三维的地下地质结构图像,为矿体定位提供极为重要的信息。
同时,时间域和频率域电磁法可以探测深部矿产资源,并在复杂地质情况下提供稳定的勘探结果。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则通过分析土壤、沉积物、水体等样品中的化学组成,判断矿产资源的赋存在。
现代质谱技术、同位素分析技术对于微量元素及其同位素的检测变得异常灵敏,为地球化学勘查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工具。
钻探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样为矿产资源勘查作出了贡献。
无人机技术与自动化钻探设备的结合不仅提升了采样的效率和安全性,而且借助实时数据监测和分析系统,可以即时调整勘探策略,优化资源勘查方案。
三、推行绿色开采标准在新时代背景下,地质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已经不再仅仅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被广泛推崇。
新形势下对于加强西藏地质工作几点建议

新形势下对于加强西藏地质工作几点建议冯聪【摘要】In recent years,Geological work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Tibet.Realize the leapfrog development of Tibet and stability.Atpresent,Tibet’s Geological work is in the period of transfer mode, needing adjust structure.It Should adap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nd actively expanding service areas,improv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has a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for how to deploy the Tibet’s geological work.%近年来,西藏地质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国内能源资源保障能力,保护地区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西藏地质工作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应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积极拓宽服务领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研究结果对于如何部署新时期西藏地质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5(000)0z1【总页数】4页(P58-60,80)【关键词】西藏;地质工作;生态文明【作者】冯聪【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07.1西藏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孕育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支持领域和优先发展主题

附件2.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支持领域和优先发展主题一、电子信息1.新型电子材料元器件开展石墨烯、碳化硅、有机发光、大尺寸靶材以及超导、纳米、智能等前沿材料研发;开展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绝缘栅晶体管(IGBT)等核心器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开展以打印OLED用高效空穴传输材料、高色域彩色光刻胶、量子膜、高强玻璃盖板等平板显示材料研发;开展量子通信、导航SOC、光通讯、电子雷管、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器等重点应用领域专用芯片,以及国产控制器、存储器、太赫兹、多模信息感知处理等高端芯片研发。
2.高端信息设备与智能终端系统开展类脑智能、量子智能计算、智能语音与自然语言理解、跨媒体感知计算、高级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研发;开展超高清、超薄曲面、新型体感交互、自然交互、智能传感、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无人智能系统及人机协同等技术研发;开发车载信息平台、智能显示、穿戴设备、高速实时图像追踪系统等新型智能硬件。
3.云计算技术开展云计算虚拟技术、云安全技术、数据交换、资源互联共享技术研发;研发适应云计算环境下的高性能、高可靠安全技术产品与服务,引导云计算数据中心和大数据服务业发展布局,提升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业能力建设。
开展海量多源异构数据建模、存储、访问以及基于云平台大规模分布式计算和智能分析的大数据服务技术研发;开展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安全关键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
4.网络与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开展可信计算、透明加密、云安全、大数据安全、移动安全等信息安全技术研究,开发大规模异构网络空间中的可信管理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制网络身份管理与服务可信等级的评估评价标准与工具;开发大数据环境中的数据保护和隐私保护技术及产品;研发支持主动防御、精准检测、快速响应、智能恢复的一体化信息保障体系构建技术及产品。
5.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开展新兴信息技术在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文化产业的深度和创新应用;支持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支持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开展文物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和相关服务技术研发。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管理的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管理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9.15•【字号】鄂政发〔2015〕60号•【施行日期】2015.09.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管理的意见鄂政发〔2015〕60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的精神,现就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坚持把惜“金”如金、生态开发、绿色发展,作为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尊重群众意愿,全面统筹矿产资源“管、探、采、加、用”全过程管理,从严管理、适度开发,推动矿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既保障科学发展,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和改善民生,实现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为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二、科学统筹矿产资源规划(二)编制实施好矿产资源生态开发与保护规划。
编制和实施好国家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湖北省“十三五”矿产资源生态开发与保护规划。
坚持生态开发、保护优先、节约利用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发展方向,实现矿产资源规划与相关规划相衔接,统筹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坚持分区分类管理和总量调控,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不断调整和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与结构。
(三)严格准入管理。
实行矿产开发利用社会经济效益、生态保护、安全生产等绩效综合评估制度,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要交通设施、基本农田、生态公益林、森林(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重点旅游景区、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等生态保护区域或者生态敏感区域范围内开发矿产资源。
除开采地热、矿泉水外,不得在重要城镇、重点景区周边新设采矿权。
“矿山综合实习”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

“矿山综合实习”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作者:薛胜超邱昆峰曹毅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2年第49期[摘要]基于中国地质大学“矿山基地资源勘查工程综合训练”课程和绿色矿山实习基地,以培养资源勘查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主要内容,在关键和大宗矿产资源类型与勘查、中国铁矿勘探与开发历程、绿色矿山建设与生态修复、矿山地质和矿产勘查的先进流程等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挖掘课程价值引领功能,完成资源勘查专业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德育课程一体化,全面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升华专业知识学习,实现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
[关键词]课程思政;矿山基地资源勘探工程综合训练;德育课程一体化[基金项目] 2021年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矿山基地资源勘查工程综合训练”(KCSZ202102)[作者简介]薛胜超(1987—),男,河北保定人,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矿床学理论及教学研究;邱昆峰(1986—),男,河北唐山人,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矿床学理论及教學研究;曹毅(1982—),男,陕西西安人,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矿床学理论及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49-0066-04 [收稿日期] 2022-02-25一、课程思政教学背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强化示范引领,强化资源共享,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将课程思政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要求课程准确把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要求课程注重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注重知识传授、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三者相统一,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案课件,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要求课程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形成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成果和模式。
重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分析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重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分析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庄颖;李宏毅;华建伟【摘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已成为江苏缓解资源短缺,加快转变矿业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重要途径。
江苏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中,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加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依靠科技创新,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工艺;依托专项资金项目,强化政策引导作用;完善科学管理制度,构建监管长效机制。
但依然存在着采选技术和工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仍需加强,监管长效机制仍需不断完善等问题。
为促进江苏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的全面提高,使矿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应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快示范工程建设,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长效监管机制的构建。
%Conserva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alleviate resource shortage,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mining development mode, as well a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s use. Some achievements that Jiangsu has made in promoting conserva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are as follows:conservation has been their number one priority in the exploita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comprehensiv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has been the focus of their efforts; they have actively explored new technology & new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scientiifc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they have enhanced policy-based leading role relying on the special fund project; and they have developed scientiifc managerial system and build long-term supervision system. However, some problems that are inherent to the current stage of improvement should be seen. In order to promotethe level of saving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Jiangsu, and make mining development into a new stage, they should devote their efforts to research and develop advanced practical technology,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nstration project, perfect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develop long-term supervision system.【期刊名称】《中国国土资源经济》【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45-48)【关键词】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重要矿产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江苏【作者】庄颖;李宏毅;华建伟【作者单位】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京 210018;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南京210017;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京 2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07.1;F062.2;F062.1“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以下简称“三率”)是衡量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的核心指标。
张臻悦教授团队:聚焦战略性矿产资源,赋能稀土可持续开发

张臻悦教授团队:聚焦战略性矿产资源,赋能稀土可持续开发佚名
【期刊名称】《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3(45)1
【摘要】张臻悦,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
验室副主任。
张臻悦教授组建的“关键战略性稀土矿产资源提取”团队,现有成员
5人,其中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人。
【总页数】1页(P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构建我省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长效机制——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财就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答记者问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傅启华、张臻团队关于心脏畸形发生的遗传因素的研究获得新成果
3.区块链赋能战略
性矿产资源生态治理研究4.张岩教授团队与邵振华教授团队合作成果揭示饥饿素
受体激活与反向激动的分子机制5.区块链赋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应用、挑战与对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pital and operation cost
Compared with production from mine: Capital cost: 20-30% Operation cost: 15-40%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b 9%, Al 50%, Cu 42%
• The rest composition in dust is iron
• Containing nickel and chromium in EF dust
18
Zinc recycling
Technology for dust treatment:
• Zinc<1% dust: Return to pelletizing and sintering • Zinc<5% dust: Magnetic and gravity flotation • Zinc>5% dust: Walez process RHF process
Development:
• Low grade copper scrap treatment technology • Direct electrolysis for copper scrap • Rare and precious metal recovery
16
Zinc recycling
• More than 60% zinc is used in steel industry • Zinc reclycing mainly from steel plant dust • Now the output of secondary zinc in China is only 120kt,
- 12% copper scrap went into concentrate smelter
- 50% went into special copper scrap recycling plant
12
Copper scrap recycling
Reverberator furnace:
• Flexible for material, from 30-90% copper grade • Scale: 50-350t/d • Low capital cost •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 High operation cost • Directly produce copper rod or cathode copper
• Iron and part of carbon still in the slag and can be
recoveried by flotation.
20
Zinc recycling
• Temperature: 1200-1250C • Time: 2.0h • Zinc recovery rate >90%, zinc in slag less than 1%
7
About BGRIMM-Xuzhou Institute
- Founded in 1978 - State own company and sub-institute of BGRIMM
- Specialty for non-ferrous metal recycling
- Focus on research, engineering, rare and precious metal production, hydrometallurgy and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ment manufacture
9
About BGRIMM-Xuzhou Institute
Main production
10
About BGRIMM-Xuzhou Institute
Specialty for hydrometallurgy
and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11
Copper scrap recycling
- The output of secondary copper is about 30% of the total
production of electrowinning copper in China
- 3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pper scrap directly made copper prodution
- In China the ratio of Cu, Al, Pb, Zn is only 30%, 32%, 34%
and 2.8%
3
Introduction
Resource
HOW TO
Energy
Environment
4
Introduction
Economy development Raw materials Population increase
21
Zinc recycling
RHF process:
• BGRIMM – Xuzhou Institute is developing RHF process to treat nickel laterite and zinc dust from steel plant • Nickel laterite and zinc dust mixed together
• Copper grade: >99.93%, impurities<50ppm
• Conductivity: 100.4-100.9% IACS
15
Copper scrap recycling
Other processes:
• Kaldo process • ISA/AUSMELT process
• The productions are zinc oxide and ferronickel
• Most metals become useful in the process
22
Zinc recycling
Zinc dust and nickel laterite Agglomeration RHF Gas Dust collection Zinc oxide slag Go to EF or flotation to produce ferronickel
M2R2
Metal Recycling Technology From Secondary And Waste Materials
Wang Haibei
BGRIMM – Xuzhou Institute
April 2012
1
M2R2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2. About BGRIMM – Xuzhou Institute 3. Copper 4. Zinc 5. Nickel and Cobalt 6. Precious Metals
19
Zinc recycling
Walez process:
• Zinc dust: Zn 5-30%, Fe 20-40%, Pb 1%, In 0.0054%, C 10-35%, S 0.5-1%, Cl 0.1-2.5% • Zn, Pb, In, In and Ag are reducted and go to rotary kiln ash
RHF flowsheet
23
Zinc recycling
The test result indicated:
• Zn/Pb/In/Ag went to gas collected as zinc dust • Recovery: Zn>90%, Pb>85%, In>80%, Ag>95% • Ni/Fe/Cr went to metallic phase as ferronickel • RHF slag could go to EF to produce ferronickel
copper
14
Copper scrap recycling
FRHC process:
• Introduced from La Farga Lacambra in Spain • Treatment: >92% copper grade • Production: copper rod
• High efficiency
Life products
Spent products
Metal recycling
5
Introduction
Metal recycling can: - Reduce mine exploitation and keep the balance of supply
and consumption
The output by metal recycling is willing to 15 million tons in 2015. The proportion of recycling Cu, Al, Pb will reach 40%, 30% and 40%. -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distinctly. Compared with
accounting for 2.8% of total production
• The final production is zinc ingot
17
Zinc recycling
Zinc dust in steel plant:
• Blast furnace dust, 0.1-3.0% Zn • Converting furnace dust, 0.1-3.5% Zn • Converting furnace OG mud, 0.5-3.5% Zn • Electrical furnace dust,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