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搭设方案597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县火车站棚户区改造项目
插
槽
式
钢
管
模
板
支
撑
架
搭
设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目录
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及救援队的组成、职责与分工 (16)
应急响应 (17)
突发事件应急 (18)
八、环保措施 (8)
九、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剪刀撑设置应满足要求 (9)
十、架体结构的重点检查和验收 (10)
十一、监测监控措施 (11)
十二、应急预案 (16)
十三、计算书 (22)
_Toc298917832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盘县火车站棚户区改造项目
建设单位:盘州群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重庆特钢设计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贵州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河南宏业建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盘县建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本工程位于盘县红果火车站,总建筑面积约80232.04m2,共计4个栋号,地下2层,1#、2#地上32层,3#地上27层、4#地上31层。
地下面积12506.48 m2。
本工程为工程由1#楼、2#楼、3#楼、4#楼及独立车库组成,各栋楼的设计标高分别为1#楼±0.000=1726.1,2#楼±0.000=1726.1,3#、4#楼±0.000=1726.1。
1#楼地下2层,地上32层,高99.7米;2#楼地下2层,地上32层,高99.7米;3#楼地下2层,地上27层,高94.8米。
4#楼地下2层,地上32层,高96.8米。
二、编制依据
1、重庆特钢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本工程施工图
2、《建筑施工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
3、《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9、《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10、《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11、《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2008
12、本工程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及国家相关文件、规范、规定等要求编制。
三、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简称快拆支撑架)的组成
本工程的模板支撑体系由插槽式钢管脚手架组成。
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采用规格为φ48×3.2㎜的钢管。
它是在一定长度的钢管上焊接插槽座作为立杆类(目前常用的立杆有2600㎜);在一定长度钢管的两端焊接楔形插头作为水平杆类(目前常用的水平杆有500㎜、700㎜、1000㎜、1200㎜、1400㎜)。
再将立杆类、水平杆类杆件通过插槽座与楔形插头相互承插组成,形成结构尺寸精度高,坚固耐用,稳定性能好,装卸灵活便捷的脚手架。
立杆接长采用一端有接长套管的杆件。
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1、插槽式节点应由焊接于立杆上的插槽座、焊接于水平杆杆端的楔形插头相互承插组成,见下图:
(a)连接前 (b)连接后
插槽式节点构成
1—立杆;2—水平杆;3—立杆插槽座;4—水平杆端楔形插头
2、水平杆端楔形插头内表面应与立杆插槽座凸缘外表面吻合,插销连接应保证水平杆端楔形插头锤击楔入到位后具有一定的自锁抗拔脱能力,抗拔力不得小于3.0kN。
3、水平杆端楔形插头与立杆插槽座锤击楔紧后,插头插入插槽座的深度不应小于插槽座深度的3/4,且应设置便于目视检查楔入深度的刻痕或颜色标记。
4、立杆、水平杆、立杆连接套管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低压流体输送焊接钢管》GB/T 3091及《建筑脚手架用焊接钢管》YB/T 4202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
5、立杆插槽座、横杆插头应采用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 11352中
ZG230-450的规定。
6、立杆顶部可调托撑与底部可调底座的螺杆当采用实心碳素结构钢制作时,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当采用结构用无缝钢管时,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缝钢管》GB/T 8162中规定的20号无缝钢管的规定。
7、可调托撑和可调底座的螺母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可锻铸铁件》GB/T 9440中KTH330-08的规定及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 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
8、可调托撑U形顶托板和可调底座垫座板应采用碳素结构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T 3274中的Q235级钢的规定。
9、剪刀撑所用的钢管扣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
10、插槽式钢管支撑架主要构配件材质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支撑架主要构配件材质表
四、施工准备
1、上道工序已完成并做办理完验收手续。
2、搭设支撑体系所需材料已办理完进场手续。
3、楼层控制线、轴线、墙身线、标高线等已经办理完验收手续。
4、施工人员已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工作,做到搭设规范,一次成型。
5、当承受架体承载力的基础为回填土时,已浇筑完成C15混凝土厚100mm 垫层并清理完现场。
6、工人配齐施工操作用工具,如榔头、钢卷尺、扳手等。
五、施工方法
1、工艺要求
(1)立杆设置位置应在对基础、预留预埋件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按专项施工方案确定的位置放线测量。
(2)支撑架立杆底座、垫板应准确放置在定位线上,在放置底座、垫板后应按先立杆、后水平杆再剪刀撑的顺序安装。
(3)立杆的搭配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规定,立杆应通过连接套管接长。
(4)水平杆端楔形插头内表面与立杆插槽座凸缘外表面的吻合度、承销索的自锁抗拔脱要求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5)首步模板支撑架搭设完后,应校正水平杆步距、水平偏差,立杆的纵、横间距、垂直度偏差。
在搭设完成后对模板支撑架进行检查,模板支撑架立杆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模板支撑架高度的1/500,且不大于15mm。
(6)在多层楼板上连续设置模板支撑架时,上下层立杆宜在同一轴线上。
(7)模板支撑架应设置保证人员上下的安全设施、防护设施。
2、工艺流程
放支撑杆件点位线—支立杆,安水平拉杆(横杆)—按放线支一个互相垂直的标准四边形支撑格构—沿已支成的水平支承格构按互相垂直或顺直的原则支完剩余的支承格构,用立杆及顶杆将竖向立杆接高到所需标高(立杆2600㎜×n+顶杆700~2600㎜+顶托)—按横杆步距要求安完水平拉杆。
3、施工要点
1)支立支撑架时,立杆位置要准确,立杆、横杆形成的支撑格构要方正。
2)支撑格构调方正以后同时敲击4根或3根横杆,不能装一根敲击一根,
横杆的插头插入立杆的插座后,要两头同时均匀敲击,不能猛敲一头,再敲另一头。
3)按图示进行水平杆(横杆)安装,严禁私自改用横杆长度。
4) 立杆两节及两节以上且节点在同一水平上必需采用剪刀撑加固。
5) 以不超过6跨为布局进行剪刀撑加固,竖向剪刀撑斜杆底端应与地面紧顶。
6) 模板支撑架在施工过程中,严禁折除架体的构配件。
7)插槽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的部分辅助水平杆及所采用的剪刀撑为扣件式钢管。
4、质量要求
支撑系统及附件要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插头应插入插座三分之二,按搭设布置图所有需要连接横杆处必须连接横杆,两块互相独立搭设且不能用横杆连接的必须用钢管扣件连接形成整体。
六、施工技术安全措施
1、相关施工人员应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支撑架的构配件、基础、安装、安全防护应按《建筑施工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第8.4节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构配件材质和制作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建筑施工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第3章的要求,支撑架构配件出厂文件应有产品标识、主要技术参数、产品使用说明书及产品质量合格证。
4、支撑架在安装或拆除过程中,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有专人监护施工,发现隐患应立即报告有关人员处理;
(2)支撑架安装和拆除过程中,在其安全距离范围以外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必要时设立隔离设施,并派人巡视,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范围;(3)安装在2m及以上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执行;
(4)拆除过程中严禁抛掷作业;
5、架体的外电防护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的有关规定执行;
6、夜间不宜进行支撑架安装与拆除作业;
7、在架体安装或拆除过程中,不应将钢管和配件堆放在外防护架体上。
8、安装或拆除过程中如遇中途停歇,应将杆件有效固定,不得松动、浮搁或悬空,确保架体处在安全状态,如停工时间较长应重新检查后方可继续施工;
9、在支撑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监护。
10、支撑架作业层上施工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允许荷载。
11、在支撑体系上堆放材料时,应按规定码放平稳,防止脱落并不得超载。
12、操作工具要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严禁放在支撑体系上。
13、施工中严禁吸烟,严禁酒后作业,不许在支撑体系上追逐打闹。
14、搭设过程中如发现有个别损坏材料,禁止使用,以免造成安全隐患。
七、快拆脚手架和模板的拆除措施
1、拆除侧模时应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为依据。
拆模前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2、拆模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3、拆模前可先拆除梁底一道水平拉杆,以满足施工人员站立作业,、拆除顶板模板时应将可调顶托螺旋向下退100mm,使龙骨与板脱离,先拆主龙骨,再拆次龙骨,最后取顶板模,待顶板上木料拆完后,再拆钢管架,严禁不松顶托强行砸倒架体。
支模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表
八、环保措施
1、施工中必须注意控制噪音,禁止夜间进行生产噪音的建筑施工。
由于施工不能中断的技术原因和其他特殊情况,确需夜间连续施工作业的,应向相关部门申请。
2、加强对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支撑体系搭设、拆卸、运输应防止不必要的噪音产生,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噪音污染。
九、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剪刀撑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分别由底至顶设置连续封闭竖向剪刀撑,竖向剪刀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剪刀撑跨越立杆不应大于6跨(按立杆不加密时确定的跨数)。
2、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内应设置连续封闭水平剪刀撑;扫地杆的设置层平面内应设置连续封闭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间隔层数不应大于6步。
3、水平剪刀撑跨越立杆跨数宜与竖向剪刀撑跨越立杆跨数相一致。
(a) 平面图
(b) A-A剖面图
架体剪刀撑布置大样图
1—立杆;2—水平杆;3—竖向剪刀撑;4—水平剪刀撑;5—梁底加密区
4、支撑架剪刀撑斜杆应符合下列要求:
(1)竖向剪刀撑两个方向的交叉斜杆宜分别设置在立杆的两侧;
(2)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竖向剪刀撑斜杆底端应与地面顶紧;
(3)竖向和水平向剪刀撑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水平杆上,竖向剪刀撑扣件中心宜靠近主节点;
(4)剪刀撑杆件接长时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800mm,并应等距离设置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且两端扣件应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固定。
十、架体结构的重点检查和验收
(1)架体的立杆、水平杆、可调托撑、可调底座及连接件的品种、规格应符合《建筑施工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DBJ50-184-2014)
第3章的规定;
(2)立杆间距、水平杆步距、扫地杆设置、封顶杆设置、剪刀撑设置、架体连墙加固措施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和《建筑施工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DBJ50-184-2014)第7章的规定;
(3)水平杆端楔形插头内表面与立杆插槽座凸缘外表面应充分吻合;(4)架体的实测项目容许偏差应满足下表的规定。
模板支撑架架体结构实测项目容许偏差表
注:H为支撑架高度。
十一、监测监控措施
1、模板支撑架的使用应在对架体进行总体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宜在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阶段实施监测监控。
2、模板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严禁拆除构配件。
3、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应确认具备混凝土浇筑的安全生产条件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4、混凝土浇筑过程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确保支撑系统受力均匀,避免引起模板支撑系统的失稳倾斜。
混凝土浇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1)框架结构中连续浇筑立柱和梁板时,应按先浇筑立柱,后浇筑梁板的
顺序进行;
2)浇筑梁板或悬臂构件时,应按先从沉降变形大的部位向沉降变形小的部位顺序进行。
5、模板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例行检查、专项检查和全面检查,其检查时机和检查内容应满足如下规定:
1)支撑架结构应进行日常的例行检查与整改,例行检查应针对下列内容开展:
(1) 基础应无积水,基础周边排水有序;
(2) 架体各部件的品种、规格、空间尺寸等应符合安全专项方案及本规范的要求;
(3) 架体应无明显变形,立杆、水平杆及连接件、连墙加固件、可调托撑、底座应无松动;
(4) 安全防护设施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及本规范的要求;
(5) 监测监控点完好;
(6) 应无超载使用工况,其他设施或设备不得与之相连接;
2)支撑架在6级及以上大风、洪水、雷击、雨雪来临前,应组织专项检查,对可能造成坍塌事故的潜在隐患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并将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3)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当遇到下列异常情况后,则应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隐患应在整改后经检查确认符合使用前的验收条件时,在形成检查验收记录后方可继续使用:
(1)遇到六级及以上大风或大雨后;
(2)停用超过一个月后;
(3)架体遭受外力撞击作用后;
(4)其他异常情况发生后。
6、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对支撑架进行预压及监测:
1)承受重载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
2)地基为不良地质条件时;
3)其他被认定为危险性较大的模板支撑架时。
7、支撑架使用过程中,宜在以下阶段(工况)对以下部位进行沉降和位移以及内力监测:
1)在支撑架安装完工后,对基础进行监测;
2)在模板、钢筋安装完工后,对基础、支撑架进行监测;
3)在混凝土浇筑完成60%、80%、100%后,对基础、支撑架进行监测;
4)在混凝土终凝前后,对基础、支撑架进行监测。
8、当架体需进行位移检测时,位移监测点的布置可分为基准点和位移监测点,其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架体结构应设置基准点;
2)在架体的顶层、底层及不超过5步设置位移监测点;
3)监测点宜设置在架体角部和四边的中部位置。
9、支当架体需进行内力检测时,其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元框架中受力较大的立杆宜布置测点;
2)单元框架的角部立杆宜布置测点;
3)高度区间内测点数量不应少于3个。
10、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的监测监控宜采用仪器定量监测、视频定性监测和人员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11、监测点应稳固、明显,应设监测装置和监测点的保护措施。
12、监测项目的检测频率应根据支撑架规模、周边环境、自然条件、施工阶段等因素确定。
架体使用过程中,位移检测频率不应少于每日1次,内力检测频率不应少于2小时1次。
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速率加快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13、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中应明确支撑架监测监控的内容,并编制监测监控计划表,确定监测对象、工况、监测项目、监测点、监测方法与频率和报警值等。
14、监测资料宜包括监测方案、内力及变形记录、监测分析及结论。
15、监测报警值应采用监测项目的累积变化量和变化速率值进行控制,并应满足下表规定。
监测报警值表
注:H为支撑结构高度。
16、当沉降监测值超过报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作业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17、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启动安全应急预案:
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时;
2)支撑架的荷载突然发生意外变化时;
监测措施
模板支撑采用插槽式插槽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在搭设和钢筋安装、砼浇捣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进行监测。
本方案采取如下监测措施:
1、重点检查立柱底部基础是否回填夯实;垫木是否满足要求;底座位置是否正确,顶托螺杆伸出长度是否符合规定。
2、立杆的规格尺寸及立杆的纵距、横距、步距和垂直度是否符合《方案》规定,不得出现偏心荷载。
3、扫地杆和水平杆横杆的插头与立杆的插座是否紧至安全插入深度,且不得小于30mm。
4、剪刀撑等设置是否符合规定、安全可靠。
5、扣件螺丝的紧固力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安全网和各种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6、撑架在搭设时,严格把好“基础、材质、间距、支撑、连接、防护、承重、铺板、上下通道、验收”等“十道关”
7、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每天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8、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
⑴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力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⑵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要求。
⑶插槽式脚手架插头、插座连接是否松动,普管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⑷架体是否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
⑸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
⑹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⑺插槽式脚手架架体和插槽式脚手架横杆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8、插槽式脚手架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9、浇砼的过程中,由质安员、施工员对架体进行检查,随时观测架体变形。
发现隐患,及时停止施工,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后再施工。
10、变形监测措施
监测项目: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
测点布设:每10~15m布设一个监测剖面,每个监测剖面布设不少于2个支架水平位移监测点,3个支架沉降观测点。
监测频率: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施实时观测,一般监测频率不超过20-30分钟一次,浇筑完后不少于2小时再观测一次。
变形预警值:各监测点连续24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各监测点连续72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5mm。
监测结果接近或达到材料的允许变形值时马上启用应急预案,同时必须向市建筑工程安全督促站等相关部门报告。
十二、应急预案
为及时有效防止事故扩大,降低员工生命危险,最大限度减小经济损失,确保工地安全事故发生以后,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及相关生命安全风险,特制定本预案。
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及救援队的组成、职责与分工
(1)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
项目部成立生产安全与环境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由项目经理部及各部室成员组成。
发生安全或环境事故时,以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项目经理任总指挥,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组织指挥,并负责应急救援处理工作。
组长:组织指挥项目部发生的安全或环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指挥工作
成员:协助组长和副组长做好事故的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通信组负责事故现场的通信联络和对外的联系。
疏散组负责现场中毒、负伤人员的抢救和护送到医院急诊部。
安全组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现场管理等工作。
(2)救援小组
应急预案启动后,各应急救援队根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赶赴现场进行抢救,各应急救援组组成、职责与分工如下:
①通信联络组
职责:负责通信联络等事宜,将事故的情况迅速告知各小组。
②疏散引导组
职责:负责及时救治伤员,控制事故的蔓延,安全转移人员和贵重物品及救治伤病员。
③安全防护组
职责:负责疏散消防通道,疏散人群和治安警戒,做好防洪日常检查工作,有问题及时处理上报。
④医疗救治组
职责: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
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⑤抢险、灭火行动组
职责:负责组织组员赶赴现场,组织抢险、灭火。
⑥事故调查组
职责:负责事故发生原因的调查与分析处理,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同时协助公安、消防善后工作。
应急响应
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或驻地发生无法预料的需要紧急抢救处理的危险时,应迅速逐级上报,流程如下:
(1)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项目部负责人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切断事故源;
(2)项目负责人和有关人员接到报警后,要迅速赶到现场,同时通知项目指挥小组和救援队迅速赶往事故现场,指挥抢救受伤人员、疏散逃生,严重伤者送到医院抢救,在保护好现场的前提下,对现场的安全状况做出迅速反应,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3)事故现场做紧急处理后,迅速准确的向公司主管领导和部门报告。
(4)当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研究指定具体防范措施。
由综合部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传递,由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根据上级指示可由施工单位自行直接进行处理。
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则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请示,
请求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则由建设单位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
①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的项目部最高级别负责人指挥,在3分钟内电话通报到值班室,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如需可直接拨打120、110、119等求救电话。
②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必须在2分钟内将情况报告到紧急情况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
小组组长组织讨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如何进行现场处置的指令。
分派人员车辆等到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
由综合部在30分钟内以小组名义打电话向上一级有关部门报告。
③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
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
突发事件应急
(1)支架模板倒塌应急措施
①事故发生后视查现场情况,立即用切割机等工具抢救被支架压住的人员,挖掘被掩埋的人员,并转移到安全地方。
②保持受伤人员呼吸道畅通,清除伤员口、鼻内泥块、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以防窒息。
③进行简易包扎、止血,若有骨折时应及时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即送医院。
④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
⑤尽快与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