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区管理制度
不合格产品管理制度
不合格产品管理制度
一、质量安全管理员负责对不合格产品实行有效控制管理。
二、质量不合格产品不得采购、上柜和销售。
三、不合格产品须存放在不合格品区,挂有红牌标志,不合格品区设专人、专帐管理。
四、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不合格产品,及时通知销售部门立即停止销售,追回售出产品,不合格产品及时移不合格品区。
发现假、劣产品,要报告监督管理部门,不得擅自退货。
五、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抽查、检验判定为不合格时,或上级食品药品监管、食品药品检验部门公告、发文、通知查处发现的不合格化妆品时,应立即停止销售,并追回售出的不合格产品,将不合格产品移不合格区。
六、在柜过期失效、破损化妆品经质量管理员确认后移入不合格产品区。
七、销后退回、配送退回的质量可疑产品,由质量管理员确认不合格后,移入不合格产品区。
八、对于质量不合格产品的确认,质量管理员需凭产品合格证明、省(市)检验所报告单、质量公告(报)、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等相关证明文件。
九、不合格产品区中化妆品不得随意进出,必须凭质量管理员的通知,如违规操作发生质量事故,责任人将承担一切后果。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范本1、不合格品的确定质量检查人员在对工程质量监督、抽查过程中,发现任一分项或分部质量达不到合格要求时,该分项或分部即为不合格品。
上级质量监督部门在对工程质量监督、抽查过程中,发现任一分项或分部质量不合格,该分项或分部即为不合格品。
采购物资的进货检验和试验报告中,任一项经确定不合格的,均应认为该批物资为不合格品。
2、不合格物资的标识、评审和处理进场的物资经检验和试验发现不合格,材料设备科采购人员负责在《材料物资验收报告单》上作好记录,并按《检验和试验状态》的规定,对该批物资挂“不合格”标识牌,严禁投入使用。
对判定为不合格的物资,由项目总工程师召集工程部、物资部及安质部的相关人员作出评审,提出处置意见。
拒收的不合格物资由物资设备部负责处理,原则上____小时内撤离现场,降级使用的物资需经规定程序批准。
根据处置意见,物资设备部负责填写《供应商不良记录表》,并按照合同或协议的规定,对供应商作出处理,严重的取消供应商对本项目的供货资格。
3、不合格品的标识、评审和处置施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由项目质检工程师进行记录。
一般不合格品由质检工程师____相关人员和作业队负责人进行评审,确定处置方法,分析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项目总工程师应确认;纠正措施____实施后,质检工程师重新核定,符合纠正措施及质量要求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全过程由质检工程师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汇总表”并记录在案。
较大不合格品,由项目总工程师____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分析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经项目总工程师明确后,对纠正措施____实施落实,并按照规定程序重新核定,符合纠正措施及质量要求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全过程由质检工程师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汇总表”,并记录在案。
按返修、返工处置的不合格品应有重新检验的书面记录。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范本(二)1.目的为防止不合格品的散失,以及由于疏忽而使用、销售不合格品,对不合格品需进行特殊的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和处置。
工程材料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工程材料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一、目的与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工程材料不合格品的识别、隔离、处理及记录过程,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入生产环节,保障工程质量安全。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在建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工作。
二、责任主体1. 项目经理负责全面监督执行本制度。
2.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识别和记录。
3. 采购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退换货处理。
4. 仓库管理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隔离存放。
三、管理流程1. 识别与记录- 质量管理部门应在材料进场时进行初步检验,对疑似不合格品进行标记并记录。
- 对于初步检验合格的材料,应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复检,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 任何时候发现不合格品,都应立即通知项目经理和相关部门。
2. 隔离与标识- 所有不合格品应由仓库管理部门负责隔离存放,并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合格品”标识,防止误用。
- 不合格品区域应设立专门的隔离区,严禁未经授权人员接触。
3. 处理措施- 对于不合格品,采购部门应根据合同条款与供应商协商处理,包括但不限于退货、换货或返工修复。
- 如果不合格品可以通过返工或修复达到使用标准,应由专业工程师评估并提出处理方案,经过批准后方可实施。
- 无法返工或修复的不合格品,应按照废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4. 记录与追溯- 所有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应有详细记录,包括不合格品的描述、数量、处理方式、处理时间及责任人等信息。
- 质量管理部门应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台账,对所有不合格品进行追踪管理,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四、培训与宣传为确保本制度的有效实施,公司应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员工对材料质量管理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五、监督检查项目经理应定期组织对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六、持续改进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
结语:。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6篇)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第四章管理制度文件版本:第一版文件编号:____ny/zg-14九、不合格管理办法及控制程序(一)不合格产品管理办法1、定期由厂长召开质量例会,与质量有关的管理人员参与。
2、由质量负责人及各科室负责人汇报生产中、销售过程中出现的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3、对于不按操作规程造成的质量事故、责任心不强造成的质量事故进行处罚,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损耗人员进行奖励。
4、对外来检查人员提出的问题及企业内部查出来的问题及时性时研究,分析原因,及时想办法,及时提出预防措施,并监督实施。
5、不合格的处理(1)对于过程检验中。
计量不足,灭菌温度不够等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纠正,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
(2)不合格品的原辅材料由检验员根据检验结果出具。
不合格品处理单,并做好置牌标识,购销科负责与供应商联系处理。
a、对发现原辅材料出现一般质量不合格的,由化验室质检员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由质检科处理决定。
b、对发现原辅材料出现重大质量不合格时,由化验室质检员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由质检科会同各有关部门参与质量评审作出使用或不使用的处理意见,报经理批准,购销科负责与供应郑州新农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质量手册第四章管理制度文件版本:第一版文件编号:____ny/zg-14商联系处理,办理退货手续,必要时取消合格供应商资格。
(3)不合格成品由检验员根据检测结果开出不合格处理单,并入不合格品临时堆放点或库房,进行隔离标识。
责任部门应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表,并根据表中的项目内容和完成时间及要求,制订纠正措施,按规定认真实施,并报质检科进行验证。
(4)本程序中涉及的各类记录、文件、应作为质量分析,信息反馈和质量统计,质量考核的原始凭证。
(二)不合格工作管理办法不合格管理是指不能正确依据《企业质量手册》很好的工作,很好地履行自己义务的行为的一种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
1、在本职工作范围内不能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致使不合格的部门领导和直接负责人,对由此引发的不良影响负全责,以造成影响的大小和经济损失多少进行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已造成的不合格,能重新再做的要重新再做,不能重新再做的要进行必要的修补或挽救。
仓库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仓库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仓库是企业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其管理与运营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在仓库管理中,合格品的管理只是一个方面,与之相对的就是不合格品的管理。
不合格品的存在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影响产品质量、浪费资源、增加成本等,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仓库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一、不合格品的定义及分类在制定仓库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不合格品的定义。
不合格品是指不符合企业产品标准及要求、无法正常出库使用的产品。
根据不合格品的程度和影响范围,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报废品:无法修复、加工或重新利用的产品,必须彻底废弃。
2. 失效品:品质与功能上不符合要求,但可通过维修、调整等措施修复,并重新利用。
3. 待处理品:虽然不合格,但在经过特定处理后可转化为合格品。
二、不合格品的接收与入库管理1. 不合格品接收:仓库人员应对接收到的货物进行全面检查,对不合格品进行及时识别和分类。
此过程需要充分了解企业产品标准,并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反馈不符合要求的产品。
2. 不合格品入库:在接收到不合格品后,仓库人员应按照分类和处理方式,将不合格品严格区分存放于特定区域。
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记录,包括不合格品的数量、分类、供应商信息等。
这样有助于监控和分析不合格品的来源和趋势,进一步改进供应链的管理。
三、不合格品的处理与处置1. 报废处理:对于无法修复或重复利用的不合格品,应进行报废处理。
仓库人员需要记录不合格品的数量、型号、原因等信息,并按照企业的相关规定进行正确处理,以防止不合格品进入合格品流通。
2. 维修或调整:对于经过修复、调整后能够达到产品标准要求的不合格品,仓库人员应进行相应的维修或调整处理。
维修过程应留有相应记录,包括修复人员、修复日期、修复方法等,以确保维修质量。
3. 重新分类:有时,某些不合格品经过特定处理后可以转化为合格品。
仓库人员应对这类不合格品进行重新分析、测试,并重新分类,确保其符合产品标准要求后方可重新入库使用。
化工厂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化工厂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产品质量,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减少经济损失,提高客户满意度,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的识别、隔离、评审、处理和记录。
三、责任部门1. 生产部:负责不合格品的初步识别和隔离。
2. 质量部:负责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理和记录。
3. 仓库:负责不合格品的存储和保管。
四、不合格品的识别和隔离1. 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对发现的不合格品应立即标识并隔离。
2. 隔离的不合格品应存放在指定区域,并有明显的标识。
五、不合格品的评审1. 质量部应组织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确定其是否可以返工、降级使用或报废。
2. 评审结果应形成书面记录,并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
六、不合格品的处理1. 返工:对于可以返工的不合格品,应制定返工方案,并在质量部监督下完成返工。
2. 降级使用:对于不能返工但可以降级使用的不合格品,应重新标识并记录,按照降级后的标准使用。
3. 报废:对于无法返工且不能降级使用的不合格品,应予以报废处理,并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置。
七、记录和报告1. 不合格品的所有处理过程应详细记录,并保存相关文件。
2. 质量部应定期对不合格品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报告,以供管理层决策参考。
八、培训和宣贯1. 公司应定期对员工进行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正确识别和处理不合格品。
2. 培训内容应包括不合格品的定义、识别方法、隔离程序、评审流程和处理规定。
九、监督和检查1. 质量部应定期对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应根据公司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
十、制度的修订1. 本制度由质量部负责修订和更新。
2. 任何员工对制度有改进建议,可向质量部提出,经评估后决定是否采纳。
十一、生效日期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原有相关制度同时废止。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内容,以确保其符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和法律法规要求。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范本(3篇)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范本1.所有员工都必须意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降低不合格品,提高产品质量是减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体现。
2.在生产包装过程中,要不断加强机台巡查和工作自检,以此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和人为造成不合格品的增加。
3.接触到产品的所有工序员工,懂得慎重将合格品与不合格品进行分离,隔开避免混杂,造成工时成本的浪费。
4.所隔离出的不合格品,要由质检部对其评审,围绕返工、降级、报废及状况认可的不同程度进行定位。
5.区分开的不合格品,不可与其它合格产品混装、混放,须放置到指定地点,有必要的还可用相关标识予以注明。
6.当不合格品数量大于一般正常情况的,须由专人根据不合格品的数量、特征、损失程度、影响等及相关补救或再防发生措施情况,以书面、表格形式进行如实统计、汇报。
7.不合格品定位后,要进行及时处理,不可因长时的堆放而引发更严重的质变。
8.不合格品定位后,属于二等品的降价处理,产品尽快出售,不符合食用的产品,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严禁出售。
应当及时报废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用书面逐级汇报存档。
附:不合格的区分二等品(次品):偏膜、日期不明显,经过杀菌正常处理的产品。
废品:其它二等以下产品。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范本(2)一、背景介绍不合格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标准要求、功能性能不达标或者存在严重缺陷的产品。
对于企业来说,不合格品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关系到产品质量,还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不合格品处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不合格品处理制度的目的1. 提高产品质量:不合格品处理制度的建立,能够帮助企业逐步完善产品质量管理,降低产品不合格率,提高产品质量。
2. 保障消费者权益:不合格品的流入市场会损害消费者的权益,通过建立不合格品处理制度,能够及时排除不合格品,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3. 降低企业经济损失:不合格品的处理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通过建立制度,能够及时找出不合格品的原因,减少经济损失。
不合格品区管理制度
不合格品区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企业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降低损失、提高生产效率,制定不合格品区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的不合格品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仓库、检验室等相关部门。
三、管理责任1. 生产部门负责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检验部门负责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
2. 质量部门负责协调生产、检验、物流等部门的工作,负责审核不合格品处置方案及给予支持和指导。
3. 物流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收集、运输和处理。
四、不合格品的定义1. 不合格品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者在产品检验过程中,未能符合标准和规定要求的产品。
2. 不合格品分为严重不合格品和一般不合格品。
(1) 严重不合格品是指可能对人身安全或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产品,或者可能对外观、功能等核心要求无法满足的产品。
(2) 一般不合格品是指对人身安全或健康无严重危害,但不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产品。
五、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1. 不合格品的发现(1) 生产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如发现产品未达到标准和规定,应立即通知检验部门进行抽样检测。
(2) 检验部门在抽样检测过程中,如发现产品不符合标准和规定,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领取不合格品。
2. 不合格品的收集(1) 生产部门负责将不合格品进行标记并报告质量部门。
(2) 物流部门负责将不合格品按照规定存放在不合格品区。
3. 不合格品的处理(1) 质量部门负责审核不合格品处置方案,并告知生产部门和物流部门。
(2) 生产部门负责落实不合格品处理方案,并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
(3) 物流部门负责按照不合格品处理方案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标识、存放和运输。
4. 不合格品的报废(1) 严重不合格品应立即报废。
(2) 一般不合格品应经质量部门批准后,按照规定的报废程序和要求进行报废。
5. 不合格品的记录(1) 生产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包括不合格品数量、处理方式、原因分析等信息。
(2) 质量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处置过程进行记录,包括审核情况、处理意见等信息。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标题: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引言概述: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品,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企业声誉。
一、不合格品的定义和分类1.1 不合格品的定义:不合格品是指不符合规定标准或要求的产品或材料。
1.2 不合格品的分类:按照不合格程度可分为轻微不合格、一般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二、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2.1 不合格品的发现:不合格品可以通过自检、质检、客户投诉等途径发现。
2.2 不合格品的处理:及时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隔离、处置,并对不合格品原因进行分析和改进。
2.3 不合格品的追踪:建立不合格品追踪记录,确保不合格品的处理情况得到跟踪和监督。
三、不合格品的责任追究3.1 生产部门责任:生产部门应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负责,并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3.2 质量部门责任:质量部门应加强对不合格品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不合格品得到及时处理。
3.3 管理部门责任: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监督,推动不合格品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四、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4.1 制定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完善的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明确不合格品的定义、分类和处理流程。
4.2 培训员工:对员工进行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培训,提高员工对不合格品管理的重视和执行力度。
4.3 定期检查和评估:定期对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五、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效果评估5.1 产品质量改善:通过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执行,可以有效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5.2 生产效率提高:及时处理不合格品,避免不合格品对生产进度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
5.3 成本降低:通过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减少不合格品造成的损失,降低企业成本。
结语: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是企业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保障产品质量,避免不合格品进入市场并对消费者造成伤害。
不合格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产品,包括外观、功能、性能等方面的缺陷或问题。
制定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首要任务是明确不合格品的定义和分类。
不同的企业和行业对于不合格品的定义可能略有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外观缺陷、功能性问题、性能不达标、材料不合格、工艺异常等。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将不合格品分为严重不合格品和一般不合格品,对不同级别的不合格品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
制定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和责任制度。
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发现不合格品、立即停止生产并进行标记、将不合格品隔离、制定处理方案、进行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跟进整改情况、记录和汇总不合格品数据。
同时,应该明确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不合格品能够及时得到有效处理。
另外,建立不合格品的记录和追溯体系也是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每一批次生产出的产品都应该有相应的不合格品记录,包括不合格数量、原因分析、处理措施、整改情况等。
通过记录和追溯,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还需要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对于供应商提供的不合格原材料或零部件,应及时通知并要求整改,确保下游产品的质量;对于客户反馈的不合格品问题,应及时处理并追踪整改情况,确保客户满意度。
最后,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应不断进行评估与改进。
企业应定期对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同时,也要对处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长期且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不合格品处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总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是企业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完善的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品,避免不良影响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标题: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引言概述: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形象和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建立流程、处理方式、责任分工和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1 提升产品质量: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有助于发现和处理产品质量问题,提高产品合格率。
1.2 保障消费者权益:及时处理不合格品可以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
1.3 提升企业形象:健全的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可以体现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二、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建立流程2.1 不合格品的定义:明确不合格品的定义和分类标准,确保对不合格品的识别准确。
2.2 不合格品的收集与记录:建立不合格品的收集和记录流程,确保每一件不合格品都能被准确记录。
2.3 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明确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包括责任人、处理方式和处理时限等,确保不合格品得到及时处理。
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处理方式3.1 产品返工:对于可以修复的不合格品,可以通过返工的方式使其达到合格标准。
3.2 产品报废:对于无法修复的不合格品,应及时报废并做好相应记录,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3.3 产品改进:对于频繁出现的不合格品问题,应通过持续改进的方式,找出问题根源并进行改进,提升产品质量。
四、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责任分工4.1 生产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识别、处理和改进工作。
4.2 质量部门:负责监督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4.3 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确保其有效实施。
五、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5.1 定期评估:定期对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5.2 培训人员: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不合格品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其处理不合格品的能力。
5.3 持续改进:不断总结经验,改进管理制度,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实现不合格品管理的持续改进。
不合格品检查管理制度(5篇)
不合格品检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不合格品检查工作,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环节的不合格品检查工作,包括原材料、生产过程、成品等。
第三条不合格品是指不符合国家及企业质量标准的产品或材料。
第四条不合格品检查工作是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进行分类、记录、整理、处置的工作。
第五条检查工作以健康、安全、质量、环境为前提,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六条管理人员应负责制定和执行本检查管理制度。
第二章不合格品的分类和标记第七条不合格品应按照不同质量问题进行分类,如外观缺陷、功能不良等。
第八条不合格品应在发现后第一时间标记,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分类。
第九条不同类别的不合格品应采用不同的标识方式标记,以便于检查人员的快速辨认。
第十条不合格品的标记应包括产品名称、缺陷类型、检查日期、责任人等信息。
第十一条不合格品的标记应牢固,不得易于脱落或变形。
第三章不合格品的处理与追溯第十二条不合格品应及时进行处理,确保不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
第十三条对于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不合格品,应立即停工处理,并进行相关追溯与报告。
第十四条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包括修复、返工、报废等。
第十五条不合格品的处理及追溯记录应详细、准确,包括处理方式、原因分析、处理结果等。
第十六条不合格品的处理及追溯应建立相应的文件和档案,并进行归档保存。
第四章不合格品检查的责任与要求第十七条生产人员、质量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负责不合格品的检查工作。
第十八条生产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工艺、规定检查产品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第十九条质量人员应定期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环节进行调整和改进,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十条管理人员应组织不合格品的分类整理工作,并及时进行处理和追溯。
第二十一条各级责任人员应参加相关培训,提高不合格品检查的专业水平。
第五章不合格品检查的记录与分析第二十二条不合格品的分类、处理及追溯工作应有相关记录。
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3篇)
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不合格药品和退货药品管理制度1.目的为杜绝不合格药品流入市场,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特制定本制度。
2.依据2.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实施条例3.职责3.1质量管理员负责对不合格药品实施监控管理,行使药品质量的确认权、不合格药品的处置权。
3.2采购员负责对不合格药品的退货等处理。
3.3保管员负责将不合格药品移入不合格区存放。
4.内容4.1不合格药品应存放在不合格药品库(区)。
不合格药品的确认、报损、销毁应有完善的手续和记录。
4.2不合格药品的范围4.2.1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4.2.2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以他种药品冒充该种药品的;4.2.3____药品监管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4.2.4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必需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必需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4.2.5变质的;被污染的;4.2.6使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必需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原料药生产的;4.2.7所标明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4.2.8未注明有效期或更改有效期的;超过有效期的;4.2.9不注明或更改生产批号的;4.2.10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4.2.11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4.2.12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4.2.13经抽样检验,其内在质量不符合药品标准的;4.2.14外包装严重破损或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4.2.15国家或省、市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____或质量公告中不合格的。
4.3不合格药品的处理4.3.1对不合格药品由质量管理员发出药品停用通知,并及时收回所有问题的药品。
4.3.2不合格药品属供货企业或生产企业原因的,应立即停止采购并联系退货事宜,。
4..3.3对不能退货的药品,经质量管理小组审批、签字后,退回药库,由药库人员填写《药品报损单》并进行统一销毁,对特殊管理药品必须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进行销毁并记录。
2024年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范文(六篇)
2024年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范文1. 本规定旨在防止不合格品的散失,以及避免因疏忽使用或销售此类产品,要求对不合格品实施特定的标识、记录、评估、隔离和处理措施。
2. 适用范围涵盖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整个过程中,对不合格品的纠正和处置控制。
3. 职责3.1 质检部负责不合格品的鉴定、标识、记录和隔离,以及决定其处置方式,并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提出处置建议。
3.2 办公室和生产部各自负责对原材料和包装材料的不合格品进行拒收和处置。
4. 工作流程4.1 不合格品的识别质检部依据企业规定对产品、原材料、包装材料进行检验,凡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的,均判定为不合格品。
4.2 标识与隔离所有被判定为不合格品的,应进行明确标识并隔离存储,以防止与合格品混淆,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不合格品。
4.3 审核对于批量较大、经济损失严重或严重影响生产进度的不合格品,由总经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质量分析和评估,以确定适当的处理方式。
若不合格品数量较小,由质检部直接决定处理方式。
4.4 不合格品的处理4.4.1 原辅料、包装材料不合格的处理4.4.1.1 对外购原辅料验收不合格的,可采取拒收退货的处理。
4.4.1.2 对在储存过程中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原辅料,应进行报废处理。
4.4.2 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处理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应进行返工,不得流入下一生产阶段。
4.4.3 成品不合格品的处理4.4.3.1 销毁处理:含有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不可接受的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风险的不合格品,应予以销毁,如卫生指标超标的成品。
4.4.3.2 降级销售或内部使用:理化指标不合格的成品,可考虑降级销售或用于企业内部使用。
4.5 质检部应保存所有不合格品的评审记录和处置记录。
5. 记录管理2024年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范文(二)1.7 任何不满足药品标准规定的产品。
1.8 对已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并需召回的药品。
1.9 冷藏产品在冷链中发生断链,或运输温度不符合规定且评估未通过的情况。
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范文(6篇)
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范文目的:药品是用于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其质量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为严格不合格药品的控制管理,严防不合格药品进入或流出本企业,确保消费者用药安全,制定本制度。
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卫生部令第____号)、《药品流通管理办法》。
范围:药品验收员、养护员、质管员工作适用本制度。
责任:质量管理部负责对不合格药品实行有效控制管理。
内容:1质量不合格药品不得采购、入库和销售。
凡与法定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不符的药品,均属不合格药品,包括:1.1药品理化检测结果不符合法定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的药品;1.2药品微生物检测结果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药品;1.3药品的外观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定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的药品;1.4药品包装、标签及说明书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药品。
2在药品入库验收过程中发现不合格药品,应存放于不合格药品库(区),挂红牌标志。
报质量管理部同时填写有关单据,财务部门拒付货款,并及时通知供货方,确定退货或报废销毁等处理办法。
3质量管理部在检查药品的过程中发现不合格药品,应出具不合格药品报告表,及时通知业务部立即停止出库、销售。
同时,按照销售记录追回已发出的不合格品,集中存放于不合格药品区,挂红牌标志。
4在药品养护过程或出库、复核过程中发现不合格药品,应立即停止发货。
同时,按销售记录追回已发出的不合格药品。
并将不合格药品移放于不合格药品库(区),挂红牌标志。
5上级药监部门抽查、检验判定为不合格药品时,或上级药监、药检部门公告、发文、通知查处发现的不合格品,企业应立即通知业务部停止销售。
同时,按销售记录追回发出的不合格品。
并将不合格品移入不合格药品库(区),挂红牌标志,等待处理。
6不合格药品应按规定进行报损和销毁。
6.1不合格药品的报损销毁由质量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业务部不得擅自销毁不合格药品;6.2不合格药品应按照“不合格药品控制处理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7对质量不合格的药品,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制定与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不合格产品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不合格产品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不合格产品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管理,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保障产品的质量和用户的利益。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的处理和管理。
二、术语定义1. 不合格产品:指在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不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无法投放市场或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2. 不合格品:指已经经过初步判定为不合格产品的产品。
3. 处理:指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定性和定量,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进行处理,包括处理、返修、报废等。
三、不合格产品的发现与判定1. 不合格产品的发现不合格产品的发现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定期质量抽检- 用户投诉- 内部质量检测- 外部质量检测- 过程控制中发现异常2. 不合格产品的判定不合格产品的判定应该由质量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进行共同确定。
判定的依据是产品的技术要求、标准和质量控制规范。
四、不合格产品的处理与管理1. 不合格产品的分类不合格产品应该按照其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分类。
通常可以分为轻微不合格、一般不合格和严重不合格三个级别。
2. 不合格产品的追溯与分析不合格产品的追溯和分析是为了找出不合格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追溯和分析应该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并与各相关部门进行合作。
3. 不合格产品的处理轻微不合格产品可以通过返修、整改等方式进行处理,确保其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一般不合格产品应该及时进行处理,可以选择返修、整改或者报废,确保不会对用户造成安全和健康风险。
严重不合格产品应立即报废,防止其流入市场或者影响用户安全健康。
4. 不合格产品的管理不合格产品应该进行记录和登记,并进行相应的标识,防止误用或者混淆。
不合格产品的管理应有明确的责任人和流程,确保处理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五、评估和改善1. 不合格产品的评估对于处理后的不合格产品,应进行评估,并记录其处理结果和效果,以便于改进和提升产品质量。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标准版本(六篇)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标准版本为了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和交付,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不合格的范围本制度对原材料、外购件、外协加工件、半成品、成品交付后发生的不合格进行控制。
二、管理职责1、检验科负责不合格品的识别,并跟踪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
2、生产设备科负责对不合格品采取纠正措施。
3、技术副总、检验科长和质检员负责在各自范围内,对不合格品作处理决定。
三、不合格的分类严重不合格:经检验判定的无法修复的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性能、主要功能、技术指标等的不合格。
一般不合格:个别或局部不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的或可修复的不合格。
四、不合格的处理当质检员或仓库保管在检验或验收时发现原材料、外购件不合格的,应鹤壁市太行通用振动机械有限公司管理制度汇编B/0采用挑拣、退货等方式处理。
由检验科负责做好原材料、外购件不合格情况的记录并保存。
当质检员或仓库保管发现半成品、组装件、成品的不合格时应进行判定,对于质检员能判定可返工、返修的不合格品,由操作者负责按要求进行返工、返修,质检员做好不合格情况的记录。
返工、返修后的产品必须重新检验,质检员应做好复检记录。
对于质检员不能判定或无返工、返修价值的不合格品,质检员应填写《不合格品报告处置单》,交检验科长签字确认,由质量否决人负责按照《质量否决制度》的规定决定处理方式。
相关部门按所决定的处置方式进行处置。
对已经确认的不合格半成品和成品,所属车间必须进行隔离放置,并做好明显的不合格标识,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
4、所有不满足标准安全性能的不合格不准转入下道工序,整机不准对外销售。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标准版本(二)医疗器械凡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质量标准的,均属不合格商品。
公司严禁不合格商品购进和销售。
仓库实行色标管理,合格品库(区)与不合格库(区)应有明显标志,并建立专帐。
入库前验收发现的不合格商品,应暂存不合格品库(区),标挂红牌,由质管科填写医疗器械拒收报告单,及时发送有关部门处理;对假冒商品就地封存,同时上报上级监督管理部门。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精选16篇)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精选16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
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篇1第一条为加强本经营单位食品质量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活动,确保依照法定条件和要求从事食品经营活动、销售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维护本经营单位声誉,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不合格食品退市,是指在本经营单位内对已经进入销售领域的食品,发现其质量不合格或者有其他违法问题,采取停止销售、退回供货整改、销毁、召回等措施退出市场的行为。
第三条下列食品为不合格食品,应停止销售,退出本经营单位:(一)腐烂变质、污秽不洁的;(二)包装破损和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三)超过安全使用期或者保质日期的;(四)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的;(五)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六)使用非食用色素或其它非食用物质加工的;(七)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国际标准采用标志、防伪标志等质量标志等,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或使用绝对宣传用语的;(八)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或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九)行政监管机关公布属于不合格食品的;(十)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或者存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
第四条发现所销售的食品属本制度所列的不合格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该食品,并采取下列措施:(一)立即清点不合格食品,并登记造册;(二)将不合格食品撤出市场,通知生产企业或供货方,配合召回已售出食品,并向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三)对有毒有害、腐烂变质的食品应交同有关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第五条对已出售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人身安全的不合格食品,应选择能够覆盖销售范围的新闻媒体予以公告,或者在营业场所内公示,通知购货人退货,将不合格食品追回和销毁。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公司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降低不良品对公司的影响,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在生产、检验、交付、售后等各个环节出现的不合格品的识别、处理、记录、分析、预防和改进。
三、责任分配1. 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组织相关部门实施,并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2.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不合格品进行识别和初步处理。
3. 检验部门负责对产品进行检验,及时发现不合格品,并通知相关部门。
4. 采购部门负责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管理,确保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质量。
5. 销售部门负责对客户反馈的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并跟踪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
四、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报告1. 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发现不合格品,应立即停止生产,并报告给班长或质检员。
2. 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应立即报告给检验部门负责人。
3. 客户反馈的不合格品,销售部门应及时收集相关资料,并报告给质量管理部。
4. 不合格品的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产品名称、型号、批号、数量、发现时间、地点、不合格现象、可能的原因分析等。
五、不合格品的处理1. 不合格品的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对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不合格品,应立即停止生产,并进行隔离。
(2)对一般性不合格品,应进行返工或返修,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3)对无法返工或返修的不合格品,应进行降级使用或报废处理。
(4)对客户投诉的不合格品,应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处理,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2. 不合格品的处理应由质量管理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制定处理方案,并报公司领导审批。
3. 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应及时记录在案,并归档保存。
六、不合格品的分析和预防1. 质量管理部应组织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并实施改进。
2. 分析内容包括:原材料质量、生产工艺、操作人员、检验方法、设备状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合格品区管理制度
1.目的:为确保不良品得到及时处理、有效防护,并防止误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不合格品区及其内不良品的管理;
3.职责:
3.1检验员:发现不良品时,及时组织、监督生产或物流人员将不良品转入不合格品
区隔离,并将不良品登记在不合格品处理台账中。
3.2检验组长:定期(每2天至少一次)监督不合格品区内不良品的登记、储存及防
护情况,点检不合格品区内不良品是否与台账相符
3.3质量主管及质量总监应定期对不合格品区域进行点检。
4.管理原则
4.1不合格品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未经质量人员允许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4.2不合格品区内不良品须标识完整(产品编码、名称、型号、生产批次等)、防护合
理(参照《盛具管理办法》执行)、帐物相符。
4.3发现超期未处理不良品需及时上报,确保不良品按时处理。
4.4对于处理期限超过1个月的不良品,需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上油、封塑料薄膜
等),以确保不良品不会发生新的不良,如锈蚀、被灰尘污染等。
4.5发现不良品产生新的不良(锈蚀、污染)等需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5.相关记录:
编制:审核:批准:
抄送:各检验员、生产部、计划物流部。
签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