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理解【学生版】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上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学情调研卷一六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积累与运用1. 古诗默写。
竹石朝代:[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 清②. 郑燮③. 咬定青山不放松④. 立根原在破岩中⑤. 千磨万击还坚劲⑥. 任尔东西南北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默写和作家作品。
《竹石》作者是清代郑燮,意思:竹子紧紧咬住青山毫不放松,原来它的根深深扎在岩石的缝隙之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这首诗通过咏竹子的坚韧与顽强,展现了竹子牢牢扎根在岩石缝隙中,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打击,依然坚韧挺拔,毫不动摇。
诗人借此表达了自身对于正直、坚韧不拔、顽强奋斗精神的赞美和追求。
书写时注意“燮”“磨”“劲”“南”正确写法。
2. 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词语。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困难,面对困难,不同的人会表现出jié rán()不同的态度:弱者面对困难,会感到jīng huáng(),甚至kǒng jù(),在困难面前pái huái()不前;强者面对困难,不会qīng yì()放弃,也不会因此有丝毫dān ge(),而是迎难而上,最终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答案】①. 截然②. 惊惶③. 恐惧④. 徘徊⑤. 轻易⑥. 耽搁【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
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本题“截、惶、惧、徊、耽、搁”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单项选择题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剔除(tī)不禁(jìn)万象更新(gèng)B. 明媚(mèi)汤匙(chí)赤裸裸(luǒ)C. 僻静(bì)剥削(xuē)翻箱倒柜(dào)D. 皮靴(xiē)栅栏(zhà)炊事员(cuī)【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诗歌鉴赏内容理解题学生版
2014高考语文命题猜想——诗歌鉴赏内容理解题减字木兰花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出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词中所写的春天是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鹧鸪天[金]王寂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
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 ①亭皋:水边的平地。
②忘机:消除机心。
机心,巧诈之心。
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2、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望江南【宋】李纲江上雪,独立钓鱼翁。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
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
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
欢笑有儿童。
[注]①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
请简要赏析。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蓬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13《答谢中书书》知识点检测题 (学生版)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专题《答谢中书书》知识点检测题一、理解背默题1.《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
2.《答谢中书书》中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表现山水相映之美)3.《答谢中书书》中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
4.《答谢中书书》中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5.《答谢中书书》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
6.《答谢中书书》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7、《答谢中书书》中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
8、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
9、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
10、本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和“”。
二、词语解释题(1)答谢中书书.( )(2)五色交辉.. ( )(3)四时俱...备( )(4)夕阳欲颓.( )(5)沉鳞..竞跃(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实是欲界..之仙都( )三、翻译句子题(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实是欲界之仙都。
(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四、内容理解题1.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3.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什么?4.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什么?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6.“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8.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9.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
试分析美在何处。
五、比较阅读题(一)《答谢中书书》与《滇游日记》比较阅读。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生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积累与运用——字词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他的父亲是开锡箔.(báo)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
B.白颊.(jiá)的“张飞鸟”性子很燥.,养不过夜的。
C.像小珊瑚珠攒.(zǎn)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D.老和尚却道无妨..……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suǐ)。
2.联系上下文,选择正确的词语()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______,这是荒园,______,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A.观赏人迹罕至架牵B.鉴赏人迹罕至支牵C.鉴赏人声鼎沸支牵D.观赏人声鼎沸架牵积累与运用——句子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排比)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C.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
(比喻)D.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比喻)积累与运用——语言表达与应用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②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③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④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⑤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5.请仿照“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段文字,描写一处景物。
2024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学生版)
202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教学质量调研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 默写(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_____________,相去复几许。
(《迢迢牵牛星》)(3)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4)汽笛声响起,轮船渐渐驶离码头。
柔情的江水恋恋不舍地送着远行的游子。
这让离开故土的小新想起了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2分)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洪武初,有御史言陶安①隐微之过者。
太祖曰:“尔何由知之?”对曰:“闻之于道路。
”太祖曰:“御史但取道路之言以毁誉人,此为尽职乎?植佳木者必去蟫蠹②,长良苗者必芟稂莠③,任正士者必绝邪人。
凡邪人之事君,必先结以小信,而后逞其大诈。
此人尝有所言,朕不疑而听之,故今日乃为此妄言。
夫去小人当如扑火及其未盛而扑之则易为力④。
不然,害滋大矣。
”乃命中书省黜之。
(选自《典故纪闻》)【注释】:①陶安:字主敬。
洪武元年九月染病卒于官,帝亲为文以祭,追封姑孰郡公。
②蟫蠹(yíndù):此处泛指蛀虫。
③芟(shān):铲除。
稂莠(lángyǒu):泛指有害于禾苗的杂草。
④为力:奏效。
2. 【甲】文出自《__________》。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及其家穿井________(2)国人道之________(3)植佳木者必去蟫蠹________4.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的画线句。
【2024年春季期】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试卷:第四单元综合训练(学生版)
【2024年春季期】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试卷:第四单元综合训练一、基础运用1.读拼音,写词语。
xiāo sǎméng lóng jì jìng wú yōu wú lǜbǐng xīzāo yāng mǐn jiéyì sī bù gǒu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妈妈缝衣服时不小心一针见血....,手指受伤了。
B.听了妈妈讲的这个感人的故事,我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
C.犯了错误的小明站在妈妈面前,脸涨得通红,低着头一声不吭....。
D.他刚才还在不停地讲昨天的见闻,这会儿却一言不发,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3.将下列句中的画线部分换成合适的词语。
(1)这篇文章评论当今社会问题,真是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2)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珠像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
(3)中华汉字,生动形象。
传播文明,功绩等达到了顶点,无人可以相比。
(4)当你写下“人”这个字的时候,不禁很自然地产生敬意。
(5)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地喃喃着。
4.(2024六上·巩义期末)书香少年①自去自来堂上燕相对柴门月色新②已诉征求贫到骨健如黄犊走复来③忆年十五心尚孩蓬门今始为君开④花径不曾缘客扫正思戎马泪盈巾⑤白沙翠竹江村暮相亲相近水中鸥5.品析句子。
(1)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这句话是对军长的描写。
此时的军长,所以像一头发怒的豹子。
(2)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这句话是对主席的描写,体现了主席。
6.按要求完成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一动不动(ABCB式):、、风尘仆仆(ABCC式):、、(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之把握主旨情感(讲义)-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学生版)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专题09:文言文阅读之把握主旨情感(讲义)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中学生“在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对文章主旨、人物个性、情感倾向有所把握和分析”。
揣摩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这是文言文阅读的重要能力之一。
【主要题型】常见题型有:议论评价型、形象分析型、比较鉴别型。
【命题趋势】学习文言文,不但要学习积累一些经典句子,更要了解作者传达给我们的内容,包括文章刻画了什么人物,叙述了什么事件,阐述了什么道理。
从这些事件中看出人物的品质、事件的意义、文章的主旨、得到的启示等,而这些内容也正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难点。
【备考策略】(一)重点提示:1、理清对象、了解情节、圈划(描写、议论)句子。
2、重视文中描写人物(形象)言行的句子,弄明白他(它)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结果怎么样。
3、不要就事论事,应从个案中归纳出普遍性的道理。
(一个人、一件事要上升到所有人、所有事。
如是物要上升到人。
)4、本着一个人物一个角度,多个人物多个角度,主要人物主要角度的原则,进行主旨理解,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作为答案。
(二)解题步骤:第一步,优先浏览标题、题干。
先浏览标题,初步把握文章主旨。
先浏览题干,有利于审清题意,弄清考点,带着问题回归原文找答案,以谋求更加高效的解题方法。
另外,在阅读题干的过程中,能把握一定的文章主旨,尤其是内容理解题(主要指“选出下列哪一项对文章概括、理解不正确”)和开放性理解题题干。
第二步,结合文章注释速读、通读全文,争取了解文章大意。
(明确文章提及了什么人、什么事,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阐述了什么道理或者有什么样的意义。
)另外,速读过程中要在相关考点处做标记,哪个人说了哪些话,做了哪些事情都可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第三步,针对题干回到原文对比作答。
在把握文章大意和审清题意、弄清考点的基础上,分析判断文章细节,找出正确选项。
内容理解题。
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
06《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检测题 (学生版)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专题《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检测题一、理解背默题1.《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写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的句子是“。
”2.《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苏轼因月色美好,而想到了与自己共同境遇的老朋友的句子是“。
”3.《记承天寺夜游》中,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
”4.《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
”5.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正面描写月色的句子是“。
”6.《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写月光如水、疏影横斜的两句是“,。
”7.《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苏轼因月色美好,也因孤独寂寞而想到了同病相怜的张怀民的句子是“,。
”8、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
9、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
10、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
11、《记承天寺夜游》中的“。
”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二、词语解释题1.念无与为乐者念:。
2.怀民未寝寝:。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
闲人:。
4.相与步中庭相与:。
步:。
5.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明:。
6.欣然起行欣然:。
行:。
7.解衣欲睡解:。
8.水中藻、荇交横藻、荇:。
三、翻译句子题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四、内容理解题1、请自选一个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及以下背景材料说说作者“闲”“在何处?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冋悲见,后被贬为黄州因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
《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古游记大多较简。
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
05《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检测题 (学生版)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专题《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检测题一、理解背默题1.孟子指出大丈夫的做法是:。
2.孟子指出大丈夫的处世态度是:。
3.孟子指出大丈夫的操守是。
4.《富贵不能淫》中,“”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相近。
5.《富贵不能淫》中,点明了景春心中的大丈夫形象是:。
6.孟子指出公孙衍、张仪所奉行的所谓“妾妇之道”是:。
7.孟子对景春的观点连用两个问句,直接进行否定的句子是:。
8.孟子通过“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的结论。
9,儒家经典让我们受益匪浅,孟子在《富贵不能淫》抒发了“”的壮志豪情,提醒人们要坚守节操。
10.《富贵不能淫》中,孟子指出女子出嫁时,母亲总叮嘱的句子是:。
11.《富贵不能淫》中,景春阐述自己观点的语句是:。
12.《富贵不能淫》中,“”对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品质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词语解释题1、居天下之广居居:。
2、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冠:。
3、富贵不能淫淫:。
4、贫贱不能移移:。
5、威武不能屈屈:。
6、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
7、子未学礼乎子:。
8、丈夫之冠也丈夫:。
9、戒之曰戒:。
10、必敬必戒戒:。
1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
12、得志得:。
三、翻译句子题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4、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5、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7、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四、内容理解题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2、文中哪句话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相同?3、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4、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
5、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6、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第11讲文言文内容理解分析与概括命题组长划重点之《论语》十二章考点讲与练(学生版)
第十一讲: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与概括——命题组长划重点之《论语》十二章考点讲与练(学生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基础字词和文言现象,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2.深度解读文言文内容,进行真题训练,提高考生的答题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文言现象,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2.深度解读文言文内容,进行真题训练,提高考生的答题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完成下面谐音接龙,相通的两个字可以谐音:断丝香惜言又鹿为(二)文化常识1.语录体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
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
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被称为语录体。
先秦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
2.《论语》《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20篇。
内容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
通过《论语》,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等。
《论语》的体式有三种: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
南宋时,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而“五经”则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
“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
3.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
他知识渊博,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被誉为“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其思想对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基础字词1.重点实词(1)子.曰:(先生,指孔子)(2)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3)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诚信)(5)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6)不逾.矩:(越过,超过)(7)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8)思而不学则殆.:(有害)(9)人不堪.其忧:(忍受)(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喜欢,爱好)(11)饭.疏食饮水:(吃)(12)曲肱.而枕之:(胳膊)(13)逝者如斯.夫:(斯:这,指河水)(14)不舍.昼夜:(舍:舍弃)(15)匹夫不可夺.志也:(改变)(16)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17)吾十有.五:(“有”同“又”)(18)可以为.师矣:(做)2.虚词总结(1)学而.时习之:(连词,表顺承,然后,就)(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连词,表顺承,然后,就)(3)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但、却)(4)为人谋而.不忠乎:(连词,表转折,但、却)(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连词,表转折,但、却)(6)学而.不思则罔:(连词,表转折,但、却)(7)为.人谋而不忠:(介词,替)(8)学而时习之.:(代词,指学习的内容)(9)知之.者:(代词,指学问和事业)(10)传不习乎.:(相当于“吗”)(11)可以为师矣.:(相当于“了”)3.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时常)(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3)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动词,分别译为“旧的知识”“新的理解”)(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动用法,以……为乐趣)(5)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4.古今异义(1)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
2022年中考英语时事阅读理解专题09 垃圾分类(学生版+解析版)
yellow is for other waste.
The followings are some instructions for you.
Glass: Empty bottles withoutnew glass boules. Warning: Min-ors and lighl
。 5. 'VIIhat do we know from this story
C. recyclable g组bage
A. Beijing uses four di仔erent groups: kitchen, recyclable, da昭erous and dry.
B. We can see g创·bage-sorting all over China.
garbage in Shanghai is kitchen garbage in Beijing. Aod dry garbage is the same as other waste, China Youth Daily
report巳d
To help people sort their trash correctly, the Beijing government is giving online guidelines (指导). If people don’t know how to throw away garbage, they can look for it on the W巳Chat account Guanchenglishi (管城理市) to
find out. By typing a key word or taking a photo, people can自nd out which group their waste should be in at once.
【2024年春季期】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试卷:第二单元综合训练(学生版)
【2024年春季期】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试卷:第二单元综合训练一、基础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1)诸葛亮和lǚsù把二十条船开到了曹军shuǐzhài前,让军士们在船上擂鼓nà hǎn。
(2)红日就要xī zhuì,yòu jī yòu kě的他一抬头qià qiǎo看到了前面的矮墙上贴着一张guān fǔ的榜文。
他tuōzhe疲惫的身子走了过去。
2.下列外貌描写与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猪八戒)B.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
(关羽)C.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
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
(张飞)D.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辦,目若秋波。
(林黛玉)3.课本直通车。
(1)《草船借箭》让我们认识了的曹操、的鲁肃、的周瑜、的诸葛亮,这些人物形象家喻户晓。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知道《景阳冈》选自名著《》,这部名著共塑造了位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好汉形象;《猴王出世》选自名著《》,我还知道这部名著中的其他故事:、、等;《红楼春趣》讲述的是的故事。
(3)《鸟鸣涧》的作者是代诗人。
该诗的前两句是,。
4.按要求完成练习。
(1)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细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改为陈述句)(3)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
(改为夸张句)(4)武松立住了,问道:“叫我做甚么?我又不少你酒钱,唤我怎地?”(改为转述句)(5)周瑜妒忌诸葛亮。
(扩句)5.品析句子。
(1)他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人物:描写方法:描写性格特点:(2)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人物:描写方法:描写性格特点:(3)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2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梳理(学生版+解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梳理(学生版)一、作者作品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中国著名儒家典籍,文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认为“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由此推出“得道得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2、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字。
战国时期著名、,代表人物。
著有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门人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四书指:。
二、课文内容概括。
文章开篇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第一层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
中间两个"不如"相连,表示了递进关系,一个比一个重要。
这样提出论点,更显得观点鲜明。
第二层,论证"天时地利人和"。
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天时"于"地利"的重要。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守;"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大,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说明攻方失败。
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告终,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之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
这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第三层,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比较"地利"与"人和"的轻重。
"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优越的"地利"条件,本可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8《蝴蝶的家》同步练习(学生版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8《蝴蝶的家》同步练习一、基础积累1.根据拼音写词语。
duǒbìzhèn hàn xuān rǎng jiāqiǎo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chuīyān wūyán má què shīlù lù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比一比,组词语。
避________ 撼________ 喧________ 炊________ 檐________壁________ 憾________ 宣________ 吹________ 瞻________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躲避——________ 确信——________ 猛烈——________轻盈——________ 急忙——________ 喧嚷——________4.选择词语填空。
震撼震惊猛烈强烈剧烈激烈热烈(1)雷电雨风,吼叫着,________着,雨点密集的喧嚷着,到处都是湿的。
(2)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________,我忍不住放了它。
(3)蝴蝶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________的风雨呢?(4)这场________的比赛看的我很过瘾。
(5)一阵________的疼痛使他陷入了昏迷。
(6)________欢迎各级领导来我校指导工作。
(7)据新闻报道,今晨日本发生________地震。
5.给下列画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写上解释的序号。
“轻盈”一词供选择的解释:①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②(声音、节奏)轻松。
(1)它们的身体是那么的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
________(2)竹林里传来女人们轻盈的笑声。
________6.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不是难为蝴蝶吗?(改为陈述句)(2)他们是那么高兴,那么鲜艳。
(用加横线词写一句话)7.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醉翁亭记》理解性默写(学生版+答案版)二
《醉翁亭记》理解性默写1.《醉翁亭记》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四季之景的句子是:(春),(夏),(秋),(冬),。
2.“,”描写出人们归后树林中的情景。
3.“醉翁”之号的由来是:,,。
4.“,”将游玩观赏的乐趣融于宴饮之中。
5.描写山间秋冬之景的句子是:“,”。
6.描写“滁人游”的场面句子是: ,,,,,,。
7.宴饮时太守的表现是:,,。
8.描绘山间朝暮变化之景的句子是:,,,。
9.“”概括地描述了滁州的地理环境特征。
10.自问自答道出醉翁亭的来历: ?。
?。
11.表明“醉”与“乐”关系的画龙点睛的句子: 。
12.本文领起全文的句子是:。
13.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醉翁亭记》默写答案1.《醉翁亭记》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四季之景的句子是:(春)野芳发而幽香,(夏)佳木秀而繁阴,(秋)风霜高洁,(冬)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2.“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描写出人们归后树林中的情景。
3.“醉翁”之号的由来是: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将游玩观赏的乐趣融于宴饮之中。
5.描写山间秋冬之景的句子是: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6.描写“滁人游”的场面句子是: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7.宴饮时太守的表现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描绘山间朝暮变化之景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9.“环滁皆山也”概括地描述了滁州的地理环境特征。
10.自问自答道出醉翁亭的来历: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11.表明“醉”与“乐”关系的画龙点睛的句子:醉能同其乐。
12.本文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13.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024年春季期】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试卷:第一单元综合训练(基础卷)(学生版)
【2024年春季期】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试卷:第一单元综合训练(基础卷)一、基础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
..、端正..、整洁luò tuo suàn bàn là bāáo zhōu tián nìnóng chóu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正.月(zhēng zhèng)掺.和(chān cān)嘟囔.(nāng rāng)栗.子(sù lì)机杼.(zù zhù)札.札(zhá yà)脉.脉(mài mò)吞噬.(sì shi)僧.人(sēng sēn)根据课本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3.《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
即使重点写腊八、初一,也不是铺开写,而是突出写最具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给人印象颇深。
4.诗人在《十五夜望月》一诗中借“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之情。
5.《腊八粥》选自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
6.按要求完成练习。
(1)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仿写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2)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改为双重否定句)(3)“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
”人们赛马会是怎样的情景?想象当时的场景,试着用一段话写一写。
(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和一个成语)(4)口语交际。
小蕾同学在学校“春雨杯”作文大赛中获得了特等奖,颁奖典礼上,主持人邀请小蕾即兴发表获奖感言,她会如何发言呢?7.(2023六下·合肥期中)生活中的语文在公交车上,爱心座位坐着年轻人,老年人就站在一边。
你看到之后,怎么劝说年轻人让座呢?二、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
《卖油翁》知识点梳理及练习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复习(部编版)学生版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复习(部编版)第13课《卖油翁》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一、文学常识《卖油翁》选自《归田录》卷一,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三行对译原文: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此自矜。
①公:对男子的尊称;②善:擅长;③射:射箭;④亦:也;⑤以:凭借;⑥自矜:自夸;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以与之相比,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
原文: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久而不去。
①尝:曾经;②于:在;③圃:园子;④释:放下;⑤而:连词,表示承接,可以不翻译;⑥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⑦之:指代陈尧咨射箭;⑧去:离开;译文:曾经(有一次),(陈尧咨)在自家园子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着,斜着眼睛看着他射箭,很久不离开。
原文: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①矢:箭,“发矢”就是射箭;②但:只,只是;③颔:点头;译文:老翁见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了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原文: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①汝:你;②吾:我;③尔:同“耳”,相当“罢了”;译文: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难道不精湛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原文: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①忿然:气愤的样子。
然,表示“……的样子”;②安:怎么;③以:凭,靠;译文: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原文: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①乃:于是;②以:用;③覆:盖;④徐:慢慢地;⑤杓:同“勺”盛东西的器具;⑥自:从;译文: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然后)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方孔注入,可是铜钱没有被沾湿。
三年级下册 阅读理解专题之亲情类(学生版)
三年级下册阅读理解专题之亲情类学习目标1.能够独立阅读亲情感悟类记叙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中心;2. 掌握从细节描写及线索等信息中分析提取文章情感主旨的答题方法。
课堂导入仔细看一看这张图片,和老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并且有什么样的感受呢?知识精讲●1亲情类记叙文阅读包含哪些情感?有祖孙情、父子情、父母情、父女情、母子情、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例如(1)祖辈对我们的呵护与关爱之情。
(2)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之情。
(3)长辈对我们的教育与引导之情。
(4)家人之间的温情等。
●怎么去把握亲情类文章中人物性格呢?友情类的文章大多也还是以写人为主,就是通过人物在事件之中的具体变现,去反映友谊的美丽。
因此,我们阅读的时候,要通过分析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挖掘人物的思想根源。
(1)亲情作品中一些常见的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分为:肖像、语言、动作、心理。
肖像描写(包括外貌描写与神态描写)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外貌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人的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来传神,向读者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
它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通过神态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
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
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第12讲文言文比较阅读(学生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讲义22讲
第12讲文言文比较阅读一、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法与解题技巧课外文言文阅读考查方式是采取课内外比较阅读方式出题。
考试原则应该是:材料是课外,考点在课内。
即阅读材料选自课外,但考查内容应该是课内出现过的或相当于课内水平。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建议复习课外文言文时注意以下几点:1、不必喧宾夺主,放松课内文言文而花大量时间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
这样会得不偿失,而应把课内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落到实处,然后适当迁移,练习一些与课内文言文材料相关的比较阅读,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有了课内文言文阅读能力做基础,阅读陌生的课外文言文也会得心应手。
2、要养成类比联想的阅读习惯。
一是先后学过的课内文言文的联想类比,二是接触到新的课外文言文材料时要善于同学过的内容作联想类比,换起自己的记忆。
在做题时,要善于把课内文段与课外文段互为比较,以旧带新,触类旁通,从而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3、注意养成仔细阅读的习惯。
无论是正文还是注解或题目,都要仔细阅读理解。
要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段语境,“对症下药”解答题目。
4、消除畏难心理。
考试时选用的材料会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但考试材料会比较新。
不过,对于每一考生来说都是平等的。
要树立起自信心,只要把课内文言文学扎实了,凭自己的就能把课外文言文考好。
即使碰到比较难的课外文言文材料,但考点也不会太难,所以要坚定信心,细心阅读,积极思考,认真答题。
在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目时,应注意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而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
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五课前预习童年时代的鲁迅童年时代,鲁迅常跟母亲住到绍兴乡下安桥头外婆家里,后来又到皇甫庄大舅父家里寄居。
安桥头、黄甫庄都在绍兴昌安门外水乡,宽狭纵横的河流静静地流过村边。
鲁迅喜欢到乡下去,他把那里看作是自由的天地,崭新的世界。
因为在这里不仅可以免读深奥难懂的《四书》、《五经》,还可以同农民的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一起,到密如蛛网的河上去划船、捉鱼、钓虾,去欣赏带着点点渔火的水上夜景,或者到岸上去放鹅、牧牛、摘罗汉豆,呼吸清新的空气……每逢村子里演社戏的时候,鲁迅就和小伙伴们一起摇船儿来到半个在岸上、半个在湖里的戏台前面,看武功演员翻筋斗。
有时,他还和农民的孩子一起学演戏、扮小鬼。
他们在脸上涂上几笔彩画,手握一杆杆钢叉跃上台去,愉快地玩耍着。
农村,对少年时代的鲁迅是很有吸引力的。
在这片自由的天地里,鲁迅不仅学到了许多社会知识和生产知识,还和农民家的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逐渐了解了农民勤劳、质朴的性格,同时也看到了旧社会阶段压迫、阶级剥削的血淋淋的事实。
鲁迅和农民的孩子常念诵的一首渔歌中,就有这样的悲惨的句子:“一日七升,一日八升,两日勿落(两天不下河打渔),饿得发白;一日七升,一日八升,两日勿落,要哭出声。
”这些对鲁迅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鲁迅知道农民“是毕生受着压迫的,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
知识讲解文章内容理解指导【阅读指导】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的基础上,逐段概括内容要点,然后“合并同类”,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路也就把握住了。
2.注意文体特点,把握核心句和关键句。
核心句指对主旨做出概括、提示的句子。
把握了核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
关键句指那些在思路的展开、主旨的表现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3.结合有关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评判文章的社会意义。
4.重视诵读。
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分析写法、品味语言。
(1)分析选材和剪材有什么特点。
分析作者为什么选这些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详略安排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什么作用。
(2)分析写人、写景、记事的方法。
(3)体会关键词语、句子的表达作用。
(4)深入体会语言中蕴含的感情。
文言文解题技巧第一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
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理解题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材料的内容,从而帮助题目答题。
第二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
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三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①词语解释题。
这是典型的“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题目。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②句子翻译题。
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
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③内容理解题。
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例题精讲凿壁借光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
匡说《诗》,解人颐。
”鼎,衡小名也。
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邻舍有烛而不逮..不逮:不给他B.衡乃与其佣作..佣作:雇佣劳作C.而不求偿.偿:报偿D.邑人..畏服之如是邑人:同乡2.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_____________3.本文记述了有关匡衡的几个故事?读后你有什么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①逮:到;及。
②穿壁:在墙上打洞。
③映:照耀。
④大姓:大户人家;有钱的人。
⑤文不识:指不识字。
⑥佣:雇佣。
⑦怪:以...为怪;认为...是奇怪的。
⑧愿:希望。
⑨得:得到。
⑩资给:资助、供给。
【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烛光,让烛光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不识字,家中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主人对这件事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诵读一遍你家的书的机会。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匡衡最终成了大学问家。
匡衡能够讲解《诗经》,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鼎来。
匡鼎来讲授《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和忧愁。
”“鼎”是匡衡的小名。
人们竟是如此敬佩他,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
【道理】这篇故事写了匡衡少年时读书的两件事,一件是凿壁借光;一件是借书苦读。
它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决心,勤奋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答案】1.A2.凿壁借光3.借光读书、说《诗经》感受课堂小练(一)请君入瓮①周兴与丘神勣jì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②之。
俊臣与兴方推事③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④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⑤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注释】:①瓮:大坛子。
②鞫jū:审讯犯人。
③推事:研究事情。
④炙:烧烤。
⑤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①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 ___________②囚多不承. ___________③当.为何法 ___________④因.起谓兴曰 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
(1)太后命来俊臣鞫之.(2)以炭四周炙之.3.翻译下列句子。
(1)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来俊臣请周兴入瓮,是采用了什么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马价十倍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⑤而马价十倍。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往见.伯乐曰 ____________②愿子.还而视之 ____________③去而顾.之 ____________④伯乐乃.还而视之 ____________2.与“去而顾之”中的“去”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去.死肌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C.则有去.国怀乡D.黄鹤一去.不复返3.从下面选出与“去而顾之”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学而时习之C.峨冠而多髯者D.出淤泥而不染4.本不懂得货色,而“名家”说好就认为好,人云亦云,这样不加分析地盲目地虚推、崇拜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常羊学射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
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于云梦,使虞人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
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
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 ____________②若欲闻射道.乎 ____________③使虞人起禽而射之. ____________④王引弓欲射. ____________2.翻译。
(1)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
(2)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课后作业(一)欧阳公事迹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2.翻译句子。
①欧阳修四岁而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惟读书是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被收,中外惶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