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经典
2022年人教版四4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复习含答案

2022年人教版四4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复习(含答案)1.阅读下文,解答问题。
中国五岳,中国汉文化中五大名山的总称。
五岳分别是中岳嵩山(海拔约1.49千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东岳泰山(海拔约1.55千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海拔约2.15千米,位于陕西省湖南市华阴市)、南岳衡山(海拔约1.30千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海拔约2.02千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
根据文中的数据,请问海拔最高的是哪一座山?泰山比恒山海拔约低多少千米?2.工程队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26.7千米,这时还剩下17.6千米。
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3.(1)肖红跳过了多少米?(2)肖红与张英相比,谁跳得高?相差多少米?4.某农场第一次用化肥27.65吨,第二次比第一次少用了1.35吨,两次一共用化肥多少吨?5.某天早上的气温是6.5摄氏度,中午的气温比早上升高了3.1摄氏度,晚上比中午降低了4.5摄氏度。
晚上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6.A、B两城相距715km,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城相对开出,经过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72.5km,乙车每小时行多少km?7.一台拖拉机上午耕地3.96公顷,比下午少耕地0.98公顷.这天一共耕地多少公顷?8.在体检中,小明的体重是46.8kg,小红的体重比小明少了4.68kg,小青的体重比小红多了2.16kg。
求小青的体重是多少。
9.一支钢笔11.5元,比一支圆珠笔贵5.7元。
小华买了一支圆珠笔和一支钢笔,共用了多少钱?10.把一根长4m的竹竿垂直插入水池中,竹竿露出水面0.69m,入泥部分是0.31m。
水池中的水深多少米?11.学校要为图书馆增添两种新书,《成语故事精选》丛书每套90元,《小百科》丛书每套75元,每种买3套。
一共要花多少钱?12.水果店购回香蕉125千克,比购回的苹果的2倍还多25千克,购回香蕉、苹果一共多少千克?13.果园里有苹果树14行,每行120棵。
四年级数学下册重点归类(知识点、重点、典型例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类整理第一部分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要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差【典型例题】根据864+325=1189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189-864= 1189-325=【知识要点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得的数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典型例题】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知识要点3】有关0的运算【重点内容】★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
★0不能作除数,0可以作被除数。
【典型例题】计算0÷27+5×0+4【知识要点4】四则运算顺序【重点内容】★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二)(含答案)

期末复习(二)学生姓名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课型一对一/一对N教学目标1、能分辨较复杂物体从不同角度所观察到的图形,培养空间观念2、掌握三角形的特性,认识三角形的分类以及特点3、掌握轴对称与平移的概念,会画出运动后的图形,会画图形的对称轴重、难点重点:教学目标1、2、3 难点:教学目标2、3课首沟通你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吗?你能说出三角形的几种分类以及特点吗?能说出你所知道的一些轴对称图形吗?举几个例子。
知识导图课首小测1.[单选题] 做房屋的屋架是运用了三角形的( )A.有三条边的特性B.易变形的特性C.稳定不变形的特性2.[单选题] 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WB.AC.ED.S3.把对应的图和观察的方向连起来。
4.一个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30°和40°,另一个角的度数是()度,这是一个()三角形。
5.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边长是12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改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那么,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导学一:观察物体知识点讲解 1: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以及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
例 1. 下面各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面( )面( )面例 2. 画出下面三幅图的三视图。
我爱展示1.摆一摆,画出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
2.下面各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面( )面( )面3. 请你填一填。
①②③从侧面看是图A的有( ),从侧面看是图B的有( )。
4. 数一数,下面的物体是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个()个()个导学二:三角形知识点讲解 1:三角形的特性、分类与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边。
三角形可以作3条高。
例 1. [单选题] 自行车的三角架运用了三角形的()的特征。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盘点和分类练习

第一部分:基础计算知识点:1. 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背诵)2. 乘、除法各部分间关系(背诵)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积=因数×因数商=被除数÷除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差+减数被除数=商×除数3. 0的运算(默写)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5、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除,要商“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一、填空1.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2.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二、口算24+0= 13-13= 0×8= 0÷9= 0+2.8=70-0= 0+504= 0÷36= 392×0= 7.8-0=8×125= 4×25= 24×5= 25×8= 125×4=三、笔算(每行的最后一个要验算)450-68= 589+225= 4.2-1.25= 58.5+3.09=46×24= 104×35= 940×34= 13×124= 565÷80= 84÷21= 196÷39= 396÷12= 2550÷25= 414÷23= 816÷51= 640÷16=1 / 172 /四、思考题14 + 82 - =87 ×6+10 = 58 = = 计算过关检测 一、填空。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课件

(三)减法简便运算:
•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 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 用字母表示:a-b-c=a-(b+c) • 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 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 用字母表示:a-b-c=a—c-b
(四)除法简便运算:
•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 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 用字母表示:a÷b÷c=a÷(b×c) • 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 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 • 用字母表示:a÷b÷c=a÷c÷b
读或写出下面各小数
20.04
5.42
0.25 0.672
零点六七二
二十点零四 五点四二 零点二五
说出上面各数中 2 表示的意义 20.04的2表示两个十 5.42的2表示两个百分之一 0.25的2表示两个十分之一 0.672表示2个千分之一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 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重量: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长度: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面积: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人民币: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常用四舍五入法
(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要把小数 部分省略,要看十分位,如果十分位的数字大于 或等于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五则舍。 (2)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把 第一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 这时要看小数 的第二位,如果第二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 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3)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就要把 第二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这时要看小数 的第三位,如果第三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 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数与代数(二)期末综合复习 人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与代数(二)期末综合复习-人教版一、单选题1.(·蓬江月考)23.008的计数单位是()。
A.0.1B.0.01C.0.001D.12.(·兴义月考)一个数先扩大到它的100倍,再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结果是20.96,这个数原来是()。
A.2096B.209.6C.2.096D.0.20963.(·兴义月考)按照体重从小到大给他们排序正确的是()。
①38.5kg ②43.6kg ③35.8kg ④43.9kgA.④②①③B.④①②③C.③①②④D.④①②4.(·祁东期中)800□200000≈80.0亿(用四舍五入法),□里能填的数字是()。
A.0~5B.0~4C.0~95.(播州期末)小米用计算器计算25.19+5.85时,错误地输入了25.91+5.85,要改正这个错误需要再输入()A.-0.88B.+0.88C.-0.72D.-0.86.(·播州期末)下列各数中,与10最接近的是()A.9.8B.10.102C.9.98D.9.9987.(·沭阳期中)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句。
①最大的三位数除以最大的两位数,商11余9。
②如果被除数的末尾有0,那么商的末尾也一定有0。
③某篮球队队员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小华是该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可能是158厘米。
A.1B.2C.38.(·南郑期末)在献爱心捐助活动中,笑笑和淘气平均每人捐助了49元,奇思捐了55元。
他们三人平均每人捐助了()元。
A.49B.51C.55二、填空题9.(·兴义月考)看图写数这个数写作,它的计数单位是。
10.(·兴义月考)用1千克的小麦可以磨0.85千克的面粉,用1吨这样的小麦可以磨千克的面粉。
11.(·兴义月考)0.584里面有个千分之一;2.8里面有个0.1;5个百分之一写成小数是。
12.(·微山期末)甲数是32.78,比乙数少1.8,乙数是。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全)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全)第1单元四则运算1.运算顺序P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P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P11: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2.P12:加 .减 . 乘和除统称四则运算·3.P13:有关0的运算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一个数与0相乘.得0·0除以一个数.得0·0不能做除数.例如5÷0 是不存在.没有意义的·4.四则混合运算方法一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顺序是什么·)二画(画线.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四检验(检验运算顺序是否错误.计算是否算错·)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1.确定物体的位置(1)找参照物:以谁为参照物.就以谁为观测点·如:“在XXX的东偏南”就是以“XXX”为观测点(2)找出较小的夹角.从箭头方向开始写出方向·(3)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2.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1)确定观测点.建立方向标·(2)用量角器确定建筑物的方向·(3)用直尺确定建筑物的距离·(4)画出建筑物具体位置.标出名称·3.位置关系的相对性4.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运算定律与算式特点P28:加法交换律a+b=b+a 34+89+66=34+66+89 26+47-6=26-6+471.只有加法.减法·2.注意减法时要将前面的“一”号一起交换·3.在简便计算时.一般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时运用·P29:加法结合律a+b+c=a+(b+c) 88+104+96=88+(104+96) 79+26-9=26+(79-9)P34:乘法交换律a × b=b× a 4×58×25=4×25×581.只有乘法·2.在简便计算时.一般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同时运用·3.注意找好朋友:2×5=104×25=1008×125=1000P35:乘法结合律a×b×c=a×(b×c) 125×67×8=67×(125×8)P36:乘法分配律拆:(a+b)×c=a×c+b×c 25×(200+4)=25×200+25×4 合:a×b+a×c =a×(b+c) 265×105-265×5=265×(105-5)1.有乘法和加法;或者有乘法和减法·2.拆的时候.是将括号外面的数分给括号里面的两个数·3.合的时候.是提取相同的因数.将不同的因数相加或相减·特别注意: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区别2.运算性质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公式:a-b-c=a-(b+c)举例:128-57-43=128-(57+43)记忆:减变.加不变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公式:a÷b÷c=a÷(b×c)举例:2000÷125÷8=2000÷(125×8)记忆:除变.乘不变3.两个数相乘.可以将其中一个数进行拆分.再简便计算·第4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每一份占其中的...P51: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P52: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小数的数位顺序表2.309 .2在个位.表示2个一.3在十分位.表示 3个0.1 .9在千分位.表示9个 0.001·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的读写①先读(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写)法来读(写)·②再读(写)小数点③最后读(写)小数部分.依次读(写)出每一位上的数字·注意: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要读几个零.小数末尾的0也要读出·3.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4.P60:小数的大小比较①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②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③如果十分位还相同.再看百分位.直到比较出两个小数的大小为止·注意:数位不够.用0占位·5.P61: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大小变化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到原来的倍.也就是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到原来的倍.也就是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到原来的倍.也就是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到原来的倍.也就是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到原来的倍.也就是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到原来的倍.也就是 .6.P68:名数的改写(单位换算+题组练习)(一)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厘米=0.1分米=0.01米(二)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三) 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四)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1元=10角=100分 1分=0.1角=0.01元7.P73: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求小数的近似数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类似.都是用法·P74: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①先分级.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②在万(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亿)字.求出精确数·③再按要求求出近似数·最后注意带上单位·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构成·第5单元三角形1.定义:三角形一定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的封闭图形·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个角.三条边.三条高·2.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3.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4.三角形的分类:(1)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2)按边分类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5.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四边形的内角和=360°五边形的内角和=540°第6单元小数的加法与减法1.小数的加减法方法①相同数位要对齐.也就是数位要对齐·②从最低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满10.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③不够位时.用0占位·2.小数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小数的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与整数的混合运算一样·小数的简便计算与整数的简便计算一样.都是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第7单元统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更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1.看统计图回答问题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步骤:①定点②写数据③连线④写日期2.根据问题画统计图第8单元数学广角1.植树问题(1)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1=总距离÷间隔距离+1总距离=(棵树-1)×间隔距离(2)两端都不栽:棵树=间隔数—1=总距离÷间隔距离—1总距离=(棵树+1)×间隔距离(3)一端栽:棵树=间隔数=总距离÷间隔距离(4)封闭棵数=间隔数2.锯木头问题:①次数=段数—1②总时间=锯一次的时间×次数3.敲钟问题:间隔数=钟声数—14.上楼梯问题:层数=楼层数—1解决问题的策略常用的数量关系: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a×4=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ab)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工总=工效×时间工效=工总÷时间时间=工总÷时间房间面积=每块地面砖面积×地砖的块数地砖的块数=房间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相遇的路程=(甲速度+乙速度)×相遇的时间=甲速度×时间+乙速度×时间相距的路程=(甲速度—乙速度)×时间=甲速度×时间—乙速度×时间空间与图形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内角和.求第三个角的度数.正确测量和画出三角形的高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应用·1.围成三角形的条件:较短两条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3.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类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大于第三个内角·)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等于第三个内角·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小于第三个内角·)按边分类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外一条边叫做底.两条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和腰的两个夹角叫做底角.它的两个底角也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跟底边高正好重合·)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都相等(每个角都是60°.所有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4.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都有三条高.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5.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就是画它的高·6.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底角等于45°.顶角等于90°·7.求三角形的一个角=180°-另外两角的和8.等腰三角形的顶角=180°-底角×2=180°-底角-底角9.等腰三角形的底角=(180°-顶角)÷210.一个三角形最大的角是60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11.多边形的内角和=180°×(n-2){n为边的条数}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先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1.乘法交换律:a×b=b×a2.乘法结合律:(a×b)×c=a×(b×c)3.乘法分配律:(a+b)×c=a×c+b×c(合起来乘等于分别乘)4.拓展:(a-b)×c=a×c-b×c5.简便运算典型例题:102×35=(100+2)×3536×101-36=36×(101-1) 35×98=35×(100-2)=35×100-35×2。
2024年人教版四4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学业水平题含解析经典

2024年人教版四4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学业水平题(含解析)经典1.78×106的简便算式正确的是()。
A.78×106+6 B.78×106×6 C.78×100+78×62.下列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等边三角形B.长方形C.梯形3.五根小棒分别长1cm、2cm、3cm、4cm、5cm,用这五根小棒你能摆出()种不同的三角形。
A.3 B.4 C.54.如图是下面的立体图形()从前面看到的。
A.B.C.5.下列各数中去掉“0”而大小不变的是()。
A.7.065 B.5.760 C.76506.用1、3、5和小数点组成的最大两位小数是()。
A.1.53 B.3.51 C.5.317.四年级儿童从每顿午餐中获取的脂肪应不超过0.05kg,以下哪种搭配最为合理?()A.B.C.8.数学知识竞赛共10道题,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倒扣4分。
炫炫做了所有的题,得了72分,他答对了()道题。
A.8 B.7 C.6 D.59.一组数据,最大的数是50,最小的数是40,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可能是()。
A.39 B.41 C.5510.50克=( )千克68厘米=( )米10元2角7分=( )元12分=( )时11.2.6里面有个0.1,1里面有个0.01.12.一个数除以40的商是一位数,并且没有余数,被除数最小是( ),最大是( )。
13.把12.57的小数点去掉,原数就扩大到它的( )倍,将12.57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数就缩小到它的( )。
14.“大自然果园”促销活动,推出袋装苹果(如图)。
买两袋花了42元,如果花168元,可以买( )袋这样的苹果。
15.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和是70°,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16.小马虎在计算除法时,错把除数25看成了52,结果商18余14,正确的商是( )。
17.笼子里共有鸡和兔6只,从下面数脚共有20只,鸡有( )只,兔有( )只。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复习 数的认识及运算(含答案)

期末复习——数的认识及运算一、填空。
1.6千米3米=( )千米2元3角4分=( )元60千克=( )吨77.09公顷=( )公顷( )平方米6千米250米-3千米70米=( )千米3吨40千克-760克=( )吨( )千克( )克5元4角9分+9元6分=( )元8米48厘米+2米53厘米=( )米5+( )=9.8 ( )+4.06=6.4 ( )-10.37=62.计算58+76-29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
计算56÷8×26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
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先算( )法,后算( )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3.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天台风景区,如果乘坐大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45千米,4小时就可以到达;如果乘坐小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60千米,需要( )小时到达。
4.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35千米,一架飞机的速度比汽车速度的28倍少70千米,这架飞机每小时行驶( )千米。
5.按要求给80 -18+36÷6加上括号。
如果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算式是( ),得数是( );如果得数是56,算式是( )。
6.丽丽做一道加法题时,把加数9.8十分位上的8看成了3,个位上的9看成了6,得到的和是11.5,正确的结果是( )。
7.一个物体从高空下落,经过3秒落地。
已知第一秒下落的距离是4.9米,以后每一秒下落的距离都比前一秒多9.8米。
这个物体在下落前距离地面( )米。
8.小明、李芳、王冰三人同时购买了一支相同的铅笔。
一周后,小明用去2.8厘米,李芳用去2.29厘米,王冰用去2.9厘米,( )剩下的铅笔最长。
二、判断。
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部分要从末尾对齐。
( ) 2.一个小数的数位越多,这个小数就越大。
( )3. 25.64 - (15.64+4.72)=25.64 -15.64 - 4.72 ( )4.下面各组题的运算顺序一样的在()里画“√”,不一样的画“×”。
2023年人教版小学四4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复习附答案经典

2023年人教版小学四4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复习附答案经典1.民二小学调查了五年级学生到校方式情况。
其中步行的占总人数的15,乘坐公交车的占总人数的415,家长接送的占总人数的13。
步行和乘坐公交车的一共比家长接送的多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2.五(1)班同学们采集树种,第一小组采集了35千克,第二小组比第一小组少采集110千克。
两个小组一共采集树种多少千克?3.服装厂计划生产一批服装,上半月完成计划的34,下半月完成计划的35,服装厂超额完成计划的几分之几?4.某学校食堂原有面粉89吨,用去56吨后又运进23吨,这时食堂有面粉多少吨?5.亮亮和琪琪各折了多少只纸鹤?6.超市购进甲和乙两种品牌的大米共101袋,其中甲品牌大米的袋数比乙品牌的1.2倍还多24袋。
超市购进甲、乙两种品牌两种的大米各多少袋?(列方程解答)7.同学们参观展览,五年级去的人数是四年级的1.6倍,比四年级去的人数多180人。
两个年级各去了多少人?8.五年级有28名同学去植树,共植树104棵,其中男生每人植树5棵,女生每人植树3棵,参加植树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9.同学们做了60朵红花和75朵黄花。
把这些花分成相同的若干束,要求每束里的红花的朵数一样多,每束里的黄花的朵数也一样多。
想一想,这些花最多可以分成几束?每束里的红花和黄花各有多少朵?10.珊湖人才公寓为了打造绿色宜居的环境,计划开辟一块长90米,宽60米的草坪,中间有两条宽1.5米的健身跑道(如下图),需要购买多少平方米的草皮?11.张大伯家有一块菜地,由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半圆形组成(如下图)。
现计划在半圆形内种植南瓜,在正方形内种植西红柿。
(1)种植南瓜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2)在这块菜地的外围装一圈栅栏,至少需要准备多长的栅栏?12.明明准备用若干张长15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拼成一个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少是多少厘米?拼成这个正方形需要多少张这样的长方形纸片?13.我们学校本学期转出学生34人,转入学生45人,现在我校有435人。
人教版小学四4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复习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四4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复习附答案1.乐乐用一根1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量得三角形的一边是3m10,另一边是2m5,第三条边长多少米?它是一个什么三角形?2.老师把45本书分给三个小组,第一组分得总数的35,第二组分得总数的13,剩下的分给第三组,第三组分得总数的几分之几?3.修一条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12,第二周修了全长的14,第三周结束后,正好修了全长的78。
第三周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4.某学校食堂原有面粉89吨,用去56吨后又运进23吨,这时食堂有面粉多少吨?5.超市购进甲和乙两种品牌的大米共101袋,其中甲品牌大米的袋数比乙品牌的1.2倍还多24袋。
超市购进甲、乙两种品牌两种的大米各多少袋?(列方程解答)6.同学们参观展览,五年级去的人数是四年级的1.6倍,比四年级去的人数多180人。
两个年级各去了多少人?7.王老师买2支钢笔比买5支圆珠笔多花销42元。
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支圆珠笔的20倍。
一支钢笔多少元?一支圆珠笔多少元?8.同学们参观“机器人”展览,四、五年级一共去了450人,五年级去的人数是四年级的1.5倍,两个年级各去了多少人?(列方程解答)9.珊湖人才公寓为了打造绿色宜居的环境,计划开辟一块长90米,宽60米的草坪,中间有两条宽1.5米的健身跑道(如下图),需要购买多少平方米的草皮?10.花店挑选了15朵红花、25朵黄花搭配花篮,每篮两种花朵数分别相同,要使这些花刚好分完。
最多可以配多少篮?每篮至少有多少朵花?11.小青家客厅长4.8米,宽4.2米,用正方形的地砖铺地正好铺满(且不需要切割),正方形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多少分米?一共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12.五(1)班给优秀少先队员发奖品,有笔记本24本,水彩笔36支,平均分给每个优秀少先队员正好分完而且没有剩余,每名优秀少先队员至少可分到多少本笔记本?多少支水彩笔?13.李爷爷家的花园里种着玫瑰和月季两种花。
种月季的面积是16平方米,种玫瑰的面积占花园面积的15。
(必考)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要点汇总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要点汇总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就减数……。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7)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3、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4、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5、有关0的计算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a + 0 =a 0 + a = a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a -0 = a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a -a = 0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a ×0 = 0 ; 0 ×a = 0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 ÷a = 0⑥0不能做除数:a÷0 = (无意义)6、租船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一) 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1,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如果只有加, 减法或者只有乘, 除法, 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有乘, 除法和加, 减法, 要先算乘除法, 再算加减法.3, 算式有括号, 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再算括号外面的; 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二) 关于"0" 的运算:1,"0" 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 ÷ 0 错误2, 一个数加上0 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3, 一个数减去0 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4, 被减数等于减数, 差是0; 字母表示:a-a = 04, 一个数和0 相乘, 仍得0; 字母表示:a ×0= 05,0 除以任何非0的数, 还得0; 字母表示:0 ÷a(a≠0)= 0单元注意点:1、计算时一定要冷静,不能觉得简单就粗心大意。
口算能力一般的同学,尽量用笔算,可以在草稿本上列一些简单的竖式。
试卷中出现的大部分错误主要是计算不仔细。
2、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数字,不要去想数字怎么算正好几。
而要看清到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比如:51 - 51 ÷7 好像觉得51 减51正好等于0,就先算减法再算除法了。
这样就会造成错误。
3、考试时,如果有空余的时间,可以再来算一遍。
计算题是最容易得分的。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复习目标:1, 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能够准确描述.3, 能准确的量出物体所在位置的角度及正确画出路线图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的条件——方向、距离。
一般我们把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称为正方向。
这个30°角是怎么形成的?我们一般就把这个角的正方向说在前,这个方位就应该是:东偏北30°。
如果量出30°上面的角是60°,那该怎么描述呢?北偏东60°②距离:我们根据图例,知道图上的一厘米代表10 千米,所以要在这条线上按 1 厘米平均分份。
平均分成了 3 份,说明蓝军距离炮兵连30 千米。
③现在,你知道司令员应怎样表示蓝军的位置吗?蓝军在炮兵连的东偏北30°方向30 千米处。
注意步骤:确定方向时:先确定正方向,再量角度。
确定距离时:根据单位长度,测量推算。
根据路线图说一说每一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从起点到观测点1:东偏北约30°,距离:()米。
从观测点 1 到观测点2:西偏北30°,距离:()米。
观测点2 到终点:西偏南45°,距离:()米。
从单元重点:1、能看懂图上的各个方向。
以O 点为中心时, A 在O 的什么方向距离多少。
此时,O 在A 的什么方向。
这个是难点。
如果 A 在O 的西偏北30度的方向上,那么O 在A 的东偏南30 度方向。
这个可以自己画个草图分析验证一下。
2、在看懂图的基础上,自己能根据要求画图。
按照要求画出各个点的位置。
比如:请你画出 A 点在O 点的东偏北15 方向上。
这个时候,你能说出O 点在A 点的什么方向上吗?单元注意点:1、以上两点都是重点。
出现错误的情况往往是知道了 A 在O 的什么方向,反过来O 在A 的什么方向却弄错了。
2、画图时一定要量准,看清图附近的一些提示,一段表示多长。
考试时带量角器。
如果考试时没有带,就要向监考老师提出来,向别的同学借一下。
3、画图时或量的时候,都要量准。
尽量不要在这些小环节上扣分。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单元重点:1、知道各个运算定律,能用规范正确的语言来说出这些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②加法结合律:几个数相加,先加前两个数,或者先加后两个数,和不变)(③减法的性质:连续减去几个数,就是减去这几个数的和)(④加减混在一起的交换律:这个跟加法交换律其实是一样的。
就是,要加要减的,可以先加再减,也可以先减再加。
)(⑤乘法交换律:几个数相乘,交换这几个数的位置,积不变。
)、(⑥乘法结合律:几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⑦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变大,或者同时缩小。
只要扩大和缩小的倍数是一样的,商不变)(⑧除法的性质:连续除以几个数,就是除以这几个数的积)(⑨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乘以这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2、知道各个运算定律的字母表示公式。
这个请到书上查看。
其中第④⑦⑧这里举一下例子:④456+12-56 可以这样算:456-56+12⑦1800 ÷25 可以把1800 和25都扩大4倍,变成:7200 ÷100⑧2700 ÷25÷ 4 可以这样算:2700 ÷(25×4)3、乘法分配律是最重要的,还要知道它的一些变化情况:28×101 可以看成28×(100+1 )28×99 可以看成28×(100-1 )28×99 + 28 可以看成28 ×99+28 × 128×101- 28 可以看成28×101- 28 × 1这四种变化情况,也一定要学懂。
单元注意点:1、一定要学懂各个运算定律,特别是乘法分配侓和它的变化情况。
2、在用简便方法计算时,能用的一定要用,还要写清楚完整的简便过程。
不要漏掉。
不能用的就按第一单元四则计算的顺序来计算。
3、考试时,对于用了简便方法来算的题目,有空余时间,可以用不简便的方法再算一遍,来检验自己的简便方法是不是正确。
这样可以避免错误。
非常有效。
4、这个单元是这个学期的重中之重。
如果学不好,在暑假里也要花时间补习好。
对以后有很大影响的。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分别写作0.1, 0.01, 0.1,,2, 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3, 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最高位是十分位. 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 个位和十分位的进率是10.4,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5, 小数的读法: 先读整数部分( 按照原来的读法), 再读小数点, 再读小数部分. 读小数部分, 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而且有几个0 就读几个0.6, 小数的写法: 先写整数部分( 按照原来的写法), 再写小数点, 再小数部分: 写小数部分, 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而且有几个0 就写几个0.7,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 或者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8, 小数的大小比较:(1) 先比较整数部分;(2) 如果整数部分相同, 就比较十分位;(3) 十分位相同, 就比较百分位;(4) 以此类推, 直到比较出大小.9, 小数点的移动小数点向右移:移动一位, 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 倍;移动两位, 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 倍;移动三位, 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 00 倍;移动四位, 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0 倍;,,小数点向左移:移动一位, 小数就缩小10 倍, 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移动两位, 小数就缩小100 倍, 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移动三位, 小数就缩小1000 倍, 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移动四位, 小数就缩小10000 倍, 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0, 生活中常用的单位:重量: 1 吨=1000千克; 1 千克=1000克长度: 1 千米=1000米1 分米=10 厘米1 厘米=10 毫米1 分米=100 毫米1 米=10 分米=100厘米=1000 毫米面积: 1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1 平方千米=100 公顷1 公顷=10000 平方米人民币: 1 元=10 角1 角=10 分1 元=100 分11, 小数的近似数( 用" 四舍五入" 的方法):(1) 保留整数, 表示精确到个位, 就是要把小数部分省略, 要看十分位, 如果十分位的数字大于或等于 5 则向前一位进一. 如果小于五则舍.(2) 保留一位小数, 表示精确到十分位, 就要把第一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 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二位, 如果第二位的数字比 5 小则全部舍. 反之, 要向前一位进一.(3) 保留两位小数, 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就要把第二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 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三位, 如果第三位的数字比 5 小则全部舍. 反之, 要向前一位进一.(4) 为了读写的方便, 常常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 万"或"亿" 作单位的数. 改写成" 万" 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向左移 4 位, 即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 在数的后面加上"万" 字. 改写成" 亿" 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往左移8 位即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 在数的后面加上" 亿" 字. 然后再根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即可.单元注意点:1、这个单元虽然不是重点,但是一些小题目很容易扣分,错的地方多了,累计起来扣分就大了。
要想考好,这个单元不学好,很难考得好。
2、这个单元对于五年级学习小数乘法除法也很重要。
3、这个单元中,最容易错的地方是单位换算和取近似值(也就是省略)4、“省略”在这里我没有讲,因为它是以前的知识。
重点记住,保留一位看两位,保留两位看三位。
也就是保留到哪一位,只要看它后面这一位数字,按四舍五入就可以了。
第五单元三角形1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叫做三角形2,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 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只有 3 条高.3,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4,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5,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6,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7,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8, 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 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 1 个直角; 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 个钝角.9,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10,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也叫正三角形.11,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12,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3, 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14, 用2 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15, 用2 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一个长方形, 一个大三角形.16, 用2 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一个正方形. 一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单元注意点:这个单元的知识,题目会出在一些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画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