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ppt 人教版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cfd13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3.png)
简阳市初中历史学科导学案学校八年级上册(编号022)学生班级 _______ 学号________ 小组 _______ 姓名_________主编魏先勇审核主讲课题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课型授新课【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式教育的出现和科举制度的废除的基本史实;了解近代后期中国文学艺术领域的重大成就;学习用列表等方法归纳历史知识,分析认识时代背景对历史人物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归纳主要知识点;通过列表,学习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历史知识;通过探究历史背景与文艺作品的联系认识历史背景对历史人物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新式教育的出现,认识历史的进程是无法阻挡的;通过学习文艺成就,认识背景对历史人物的影响。
【学习重点】新式教育的发展、文艺成就【学习难点】理解记忆众多的知识点【学习任务】【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笔记】※自主学习(结合教材,落实基础)一、新式教育的开端:1.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创办开始于__________ 时期。
戊戌变法时,创办了__________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国办最高学府。
2.洋务派大臣__________ 奏请停办科举,兴办学校。
清政府拟定了__________ ,建立起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系,并于__________ 年宣布废除了科举制。
二、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家、艺术家:1.文学巨匠鲁迅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
美术大师徐悲鸿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人民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的代表作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
2.解放区文艺工作者赵树理的__________ 、__________,丁玲1.学生独学看书,通过填空(填表)梳理基础。
2.教师应将教材整合归纳,以知识框架的形式呈现。
教师提供素材、设置探究问题,学生对学、群学,合的__________都是优秀的小说作品。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名师精编学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名师精编学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eb3c07eefdc8d377ee3205.png)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知识梳理】
【学习探索】
阅表分析:下面是《奏定学堂章程》里中学课堂二年级的课程与课时,请对照今天你们
的课程和课时,看看那些和我们现在很相似?又有什么不同?当时的学制注重对学生什么
方面的教育?
体
【自我评测】
一、中国的新式学堂创办开始于
A.洋务运动时
B.维新变法时
C.辛亥革命后
D.鸦片战争后
二、下列哪一项有知识性错误
A.张某阅读《申报》时获知日本侵占台湾的消息,悲愤万分
B.刘某乘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戊戌变法时期,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三、气势恢宏的旋律:“风在吼,马在叫··· ···”出自哪一首名曲
A.《义勇军进行曲》
B.《新四军军歌》
C.《黄河大合唱》
D.《大刀进行曲》
四、《义勇军进行曲》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激励中华儿女,在民族危难期间,要万众一心。
该曲创作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抗日救亡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人教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e386066edb6f1aff001fe0.png)
蔡元培
传统的私塾
科举制度创于隋朝,唐 代进一步完善。明代,形成 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文体 采用死板的八股文,考试内 容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 题,不允许考生有自己的见 解,是明清文化专制的集中体 现。它禁锢人们的思想,阻 碍科学文化的发展,其消极 作用已占主要方面。1905年 清光绪年间终被废止。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新式教育的开端 讴歌光明、鞭笞黑暗的文学家、 艺术家
阅读课本P117第一段内容,回忆 封建时代的教育制度、选官办法、教育 内容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新式教育在这个时候能迈 上新的开端?
古代科举制度 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 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 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 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 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
3.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
《李有才板话》
赵树理(1906—— 1970),原名赵树礼, 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人。 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 艺术家。1937年加入中 国共产党。他的作品乡 土气息浓厚,有一种新 鲜活泼、为老百姓喜闻 乐见的大众化风格,形 成一个俗称“山药蛋派” 的文学流派。
4.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丁玲,现代女作家。原名 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 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 等。湖南临澧人。1948年完成 了反映土改运动的优秀长篇小 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 被译成多种外文。1951年获斯 大林文学奖。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 国文学、革命家和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 的奠基人之一。
2.郭沫若:
历史剧《屈原》
《女神》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 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 (因为他的家乡有两条河叫 “沫水”和“若水”)。四川 乐山人。中共党员,曾任中 国科学院院长,为现代著名 文学家、史学界权威人士, 蜚声国际,致力于世界和平 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 家、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 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 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和著 名的革命、社会活动家。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两课时)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两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fc4046fa98271fe910ef9d3.png)
教学设计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两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从新式学堂的出现到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和科举制度的废除的基本史实,认识迫于形势的压力,清政府终于艰难地迈出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
2、了解中国近代后期,在文学艺术领域里,涌现出以鲁迅、郭沫若、赵树理、丁玲、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为代表的一批巨匠;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成为进步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二、重点难点1、重点及处理①科举制度废除。
利用已有知识,创设短剧《蔡元培访谈》,突出重点;②近代文艺成就。
阅读归纳,制作表格《民国时期文艺成就》。
2、难点及处理①知识点杂乱,头绪多;②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思想性。
通过搜索知识要点,编写提纲突破难点①;通过讨论及编演历史小话剧突破难点②。
【课内探究案】(一)新式教育的开端1、清朝沿用明朝的教育制度,学校以为教材,国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这样培养的人才,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
2、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
3、时期,作为“新政”,创办了京师大学堂。
这是中国学府,也是的重要成果。
4、清政府迫于形势,拟订了《》,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并于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二)民国时期的文化及其文学家列表归纳民国时期文学艺术成就类别姓名代表作品文学《狂人日记》《孔乙己》郭沫若《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艺术美术《愚公移山》音乐《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课后延伸案】1.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产生于哪一时期()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2.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
它今天发展为()A.北京大学 B.复旦大学 C.金陵大学 D.清华大学3.科学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它开始设立和最终废止的朝代是A.汉朝、明朝 B.隋朝、清朝 C.唐朝、清朝 D.隋朝、明朝4.某班准备举办鲁迅小说读书会。
【精编】湖北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精心整理
![【精编】湖北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精心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eff8e1b8e9951e79b8927fc.png)
青龙桥站西“人”字形轨道上 下行车的情景
京张铁 路青龙 桥车站 詹天佑 铜像
詹天佑说:“各出所学 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 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 球之上。” 詹天佑的话是什么意思? 在今天的中国,对于我 们每个中国人有何启示?
• 侯德榜制碱时间: 20世纪20 。 年代
• 著作:《 制碱 》
1. 制出纯碱,打破欧美 各国碱业的垄断;
2. 撰写《制碱》一书;
3. 比欧洲的制碱方法降 低
成本40%
你知道吗?
1926年,中国的“红三角” 牌纯碱,闯入万国博览会,获 金质奖章。侯德榜成为中国近 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世 界制碱工业的权威。Leabharlann • 魏源生活时代: 鸦片战争 时期
•
主张:
设立工 厂
• ④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 3、译述《天演论》并提出“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进步 观点的思想家是
• ()
• A.严复 中山
B.林则徐
C.魏源
D.孙
制作不易 尽请参考
• 4、侯德榜在制碱工艺方面为世界制碱业作出的特殊贡献 是( )
• A.研究出工业纯碱的制造方法
洋务运动→新式学 堂
戊戌变法时期→京 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
1、 创建于戊戌变法时期, 是戊戌变法的重要成果
2、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 学府
3、1912年,改称北京大学 4、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
它的创建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 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奏定学堂章程》
《奏定学堂章程》也称“癸卯学制”。 1903年,张之洞等奏准颁布的教育文件汇编, 共计16册。 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 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它根据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的划分,对 学作校了教明影它响对育确:中课 规国程定近代设。教置育、产生教了育重行大影政响及。它学的校颁管布以理及等随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ppt5 人教版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ppt5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266d80482fb4daa48d4b25.png)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二)
新式教育的开端
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 文学、艺术家
考生看榜图
古代科举制度
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 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 宋朝--科举制度的鼎盛 明朝--科举制度的发展 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
阅读课文第一段内容,回忆封建时 代的教育制度,选官办法,教育内容分 别是什么?
鲁迅纪念馆
鲁迅 (1881— 1936年)原名 周树人,浙江 绍兴人,中国 文学家、思想 家和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 奠基人之一。
返回
•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 人,中国近代反封 建斗争中最彻底、 影响最广泛的思想 家。1902年赴日留 学,原学医后弃医 从文,代表作有 《狂人日记》《孔 乙己》。
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1905—1945年)中国
作曲家。广东番禺人。因家贫先后
半工半读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乐学院
和法国巴黎音乐学院。1935年毅然
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
延安,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
年赴苏联为在延安拍摄的影片《延
安与八路军》配乐,1945年病逝于
莫斯科。
作品有《黄河大合唱》合唱等四部,歌曲《到敌
返回
冼星海作品欣赏
音乐欣赏: 《黄河大合唱之保卫黄河》、 《到敌人后方去》、 《游击军》、 《在太行山上》
返回
作品欣赏
保卫黄河
探究任务
1、 阅读已学课文中有关抗日救亡音乐作品的内容。 2、 收集有关介绍抗日救亡歌曲的词曲作者、词曲内容、创作 的具体背景等方面的资料。 3、 通过重温抗日歌曲,体会和探讨以下问题:
A、 为什么说抗战歌曲是伟大的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呐喊与 呼唤,是华夏九州慷慨悲壮的救亡曲、正气歌、民族魂?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9089d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1.png)
202X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学习目标:
了解思想家魏源、严复的思想主张;掌握魏源的《海国图志》;掌握科学家詹天佑、侯德榜的科技成就; 通过对魏源等四位历史人物的学习,找出他们共有的优秀品质,培养初步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并学习四位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 通过魏源的主张与什么运动相关联、举例说明“物竞天择”等例子培养同学们联系相关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人﹄字形路轨
﹃﹄
如图所示,京张铁路从图的右下角向左上角通过1、3之间的高山。 经过此路段的早期列车都有前后两个车头,首先北行列车从1进入2,也就是青龙桥站,然后车头变车尾,车尾变车头,倒着驶入3。
这样的设计可以将线路的坡度降低至28‰,隧道也由原测的1800米缩短为1091米,而且工程费用还可节省10万两白银,施工的强度和难度也相对降低了。
4.(2010•广东中考)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最早实践“师夷长技” 思想的是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是哪一部书的观点 ( )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天演论》 D.《三国志》
技术
制度
思想文化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
温故知新
简要概述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曾作出哪些尝试,经历了哪些变化?
科学技术
魏 源
侯德榜
严 复
詹天佑
思想文化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魏 源
生活时代
代表作品
思想主张
鸦片战争时期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21-22课)复习课件。(共34张PPT)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21-22课)复习课件。(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74d0321ed630b1c59eeb5b7.png)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魏源提出的主要救国观点是什么? 救国措施中首要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源和严复主张的相同 点是什么?各是哪一阶级那哪一派别思想家?他 们的思想分别启发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
答:(1)“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设立工 厂,制造轮船枪炮。 (2)都主张“师夷长技”,即向西方国家学 习。魏源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严复是资产阶 级维新派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24(2011年潍坊市). 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 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下 列人物与其成就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聂耳——写成《黄河大合唱》 B.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C.魏源——编成《海国图志》 D.詹天佑——设计并修筑京张铁路
A
25、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 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下列选项打 配不正确的是 A、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 B、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C、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D、孙中山——辛亥革命
3、著名的历史剧《屈原》的作者是( B A、鲁迅
)
B、郭沫若 C、赵树理 D、丁玲 4、下列作品不属于解放区优秀小说的是 D ) ( A、《小二黑结婚》 B、《李有才板话》 C、《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D、《狂人日记》
5、近代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建成的第
一条铁路干线是( ) A、京汉铁路 B、京广铁路 C、京张铁路 D、津浦铁路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复习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21-22课)
复习目标
一、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一)科技:詹天佑主持设计修筑京张铁路; 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 (二)思想: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译注《天演论》,主张“物竞天择,适者 生存”,主张变法维新。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ppt4 人教版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ppt4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ca402f9be23482fb5da4c25.p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乙己
返回
徐悲鸿(1895-1953)
中国画家、美术 家。江苏宜兴人。 少时即刻苦学画, 后留学法国。善 油画、国画,尤 精素描,以画马 驰名中外。田横五百士源自郭沫若(1892-1978)
赵树理(1906-1970)
小 二 黑 结 婚
-
《中 丁 太国 玲 阳女 ( 照 作 19 在 家 04 桑 , 19 干 代 86 河表 ) 上作 》
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的小提琴和弓
冼星海和《黄河大合唱》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有 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很 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著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二)
新式教育的开端
戊戌变法时期 创办。中国近 代第一所国家 建立的最高学 府,表明中国 教育改革迈出 了重要一步。
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 文学、艺术家
文学巨匠鲁迅,及作家郭沫 若、赵树理和丁玲
美术大师徐悲鸿 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 人,中国近代反封 建斗争中最彻底、 影响最广泛的思想 家。1902年赴日留 学,原学医后弃医 从文,代表作有 《狂人日记》、 《孔乙己》。
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 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你 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出 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 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 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生的 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等灵 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以, 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挑战的 社会,面对工作,一切的未来都需要自己去把握。人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努 一时的享受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成功需要自己去努力。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疲软,再加上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涌向社会,社会生存压力太大,以至于所有 高自己。看着身边一个个同龄人那么优秀,看着朋友圈的老同学个个事业有成、买房买车,我们心急如梵,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所以努力、焦躁、急迫这些名词缠绕 变自己,太想早一日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个自己。收藏各种技能学习资料,塞满了电脑各大硬盘;报名流行的各种付费社群,忙的人仰马翻;于是科比看四点钟的洛杉 早起打卡行动。其实……其实我们不觉得太心急了吗?这是有一次自己疲于奔命,病倒了,在医院打点滴时想到的。我时常恐慌,害怕自己浪费时间,就连在医院打点 浪费。想快点结束,所以乘着护士不在,自己偷偷的拨快了点滴速度。刚开始自己还能勉强受得了,过了差不多十分钟,真心忍不住了,只好叫护士帮我调到合适的速 就在想,平时做事和打点滴何尝不是一样,都是有一个度,你太急躁了、太想赶超,身体是受不了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够我们改变, 1000前面的那个若是1都不存在了,后面再多的0又有什么用?我是一个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的,所以对于想改变自己,是比任何人都要心急。这次病倒了,个人感觉 通乱忙乎才导致的,病倒换来的努力根本是一钱不值。生病的那几天,我跟自己的大学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想让老师帮我解惑一下,自己到底是怎么了。别人也很努力 我了,为啥他们反到身体倍棒而一无所获的自己却病倒了?老师开着电脑,给我分享了两个小故事讲的第一个故事是“保龄球效应”,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你 是90分,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是240分。故事讲完,老师问我明白啥意思没?我说大概猜到一点,你让我再努力点,对吗?不对!你已经够努力了 你,你现在就是那个每次砸倒9个瓶子的人。你累倒的原因是因为你同时在几个场馆玩,每一个场馆得分都是90分,而有些人,则是只在一个场馆玩,玩多了,他就能 倍,得分却还是远远超过你。老师讲的第二故事是“挖水井”,一个人选择好一处地基,就在那里一直坚持不懈的挖下去,而另一个人则是到处选地基,这边挖几米, 出水来了,而另一个人则是直到累死也没有挖出一滴水。首先,你必须承认努力是必须的,只要你比别人努力了那么一点,你确实能超过一些人。只是人的精力也是有 终得到的结果只会是永远装不满水桶的半桶水。和老师通完电话后,我调整了几天,也对自己手头上的事物做一些大改变。将目前摆在面前的计划一一列出来,挑出最 再以此类推,排完手中所有的计划。对于那些不是很急的,对目前生活和工作不是特别重要的,先果断放弃。我现在最迫切的目标是什么?当然是七月份的转行新媒体 第一位。而新媒体所需学习的技能又有很多,那怎么办呢?先挑自己有点底子的,有点基础的,把巩固持续加强。个人感觉自己写还是有点小基础的,所以就给自己一 文字,加强文案方面的训练。而另外PS也是做运营的必备条件之一,所以在训练文案的同时,还得练习PS,给自己的要求是每天练习PS半小时。还有别的吗?不敢有 不多了。一直很喜欢作家刘瑜的一段话:每当我一天什么也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焦虑。每当我两天什么都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烦躁。每当我三天什么都没干的时候 我三天什么都没干啊,我寝食难安……这正是我三个月前的真实写照。多年来,我已经养成一种习惯,绝不让任何一分钟死有余辜:我在堵车的时候听日语,在等人的 在任意两件事的衔接点那里扒出细缝,用来回邮件、回短信……我以为这就是所谓的勤奋,也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同伴的钦佩。但我很快就发现,我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 绪越来越焦躁,只要有十分钟的无作为,我就会变得非常慌张!而我的社交时间也不得不尽量地缩短,我甚至不再有功夫交朋友。更可怕的是,我的工作量明明没有变 递增。我开始害怕夜幕降临的那一刻,因为那意味着这一天有更多的事情被贴上了“没完成”的标签。我责备那是自己“无能”的表现,直到我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