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基信息系统

合集下载

我军天基信息系统建设初探

我军天基信息系统建设初探

纷加快太空信 息化装 备 的研发 呈 大 片 面积 分 布 。因此 , 覆 盖 于其 它通信 的传输 。加 上星上 能 它 与 应 用 进 程 , 以夺 取 军 事 上 的 范 围 大 , 盖 区 内 的用 户 之 间 都 源 和卫 星转发器 功率保证越 来 覆 “ 制天权 ” 先机 。打信息化 战争 , 可实现通信 。在远距离通信上 , 越 充分 , 随着 新体制 、 新技术 的 空 天 优 势 已经 成 为 战 争 制 胜 的 天 基 信息 系 统 比路 基 、海 基 、 空 不断发展 , 天基信息系统的通信 关 键环 节 。 因此 , 我们 必 须 充 分 基通信都有 明显 的优势 , 利用星 容景越来越大 , 传输的业务类型
于 加 密 , 干 扰 能力 强 , 有 很 庞 大 的 、 期 的 系 统 工 程 , 队 扩展 预警 侦察 手段 。 抗 具 长 军
维普资讯
军 事 信 息 化
我军天基信息系统建设初探
■中国人 民解放 军通信指挥 学院 于兵
【 摘
耍】适应现代 高 技术战争需要 , 建立天地一体化的夭基信息系统, 是打赢信 息化战争的重要保障. 此 , 因 必须充分 认识天基信息系统在 高 技术 战争 中的重要地位 , 结合我 困的国情军情, 探索天基信息 系统的建设思路。

完成地域广泛的信息搜集 、 传递 信容量和通信业务 的需求 , 能够 和信息发布 , 受地形等 自然条件 保 证 作 战 系 统 的高 度 协 调一 致 ,
天 基 信 息 系统 的特 影 响 小 , 论 是 陆 上 、 上 和 空 具有一体化保障能力。 无 海 点及在未来作战 中的地位 中均能实施通信覆盖 , 具有很强 ( ) 信速度 快机动 强 , 三 通 ( ) 信 距 离远 覆 盖 广 , 的立体保障能力 。 一 通 满足应急作战需求 , 具有独立保 受 自然条件影响小 , 具有立体保 ( ) 二 通信 频带 宽容量 大 , 障的能力 障 的能力 满足联合作战需求 , 具有一体 化 天基信 息 系统能使 不 同作 天基信 息 系统 的 中继转发 保 障 能力 战单 位 互 相 沟 通 。 在 短 时 间 内 可

我国天基信息网络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天基信息网络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天基信息网络发展现状研究作者:许旗冠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1期摘要:随着航天系统种类的不断增加,产品品种和各系统功能的日臻完善,卫星系统之间自成体系逐渐形成。

目前各空间系统获取的信息数量急剧增加,而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和综合利用,使用户难以及时全面掌握事态的发展。

如果确实能够有效地克服目前各类卫星系统以单用户为背景的条块分割现象,真正形成卫星系统信息的综合利用和共享,那么势必将大大提高航天系统的整体效益,从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建设都具有非常的意义。

[1]一、天基信息网络的定义1.天基信息网,是指由携带各类有效载荷的航天器、星座以及相关地面支持系统组成的智能化天地一体信息网络,是一个卫星数量多、信息种类多样、网络结构复杂、应用模式广泛的庞大系统。

天基网本质上是一个“信息网”,它以航天器为枢纽,采用集中和分布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星际、网际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交换,实现多源信息的不间断获取、处理、融合、提升、传输和分发。

其主要特点是天基信息网络化、网络模块化、运营自主化、信息提升智能化,具有分布上的离散性、结构上的复杂性、技术上的风险性、生存上的弱性和功能上的多元性等特征。

2.天基信息网络,是天基信息系统发展的一种重要形态,简称信息网。

是由携带各类有效载荷的航天器以及相应的运行控制系统和应用系统,按照信息资源最大综合利用原则,以航天器平台为枢纽,通过互联互通和信息交换,不间断、实时、安全可靠得进行信息获取、处理与提升,信息传输与分发,导航定位及信息对抗。

可接入陆基、海基、和空基多元信息及其它信息化对抗系统。

具有一个定自主运行管理和网络重构能力的智能化天地一体化综合信息网络。

不难确定,上述两个定义是相通的。

本文认为基信息网络是一个位于外层空间,并能与海、陆、空信息提他融为一体的综合业务信息网络;是多功能、星间互联互通、数据融合、高度自主性、强生存能力、具有强大信息综合利用能力的信息平台;该网络具有自主运行管理能力以及智能化的信息获取、存储、处理和分发能力,达到信息应用效能最优的网络系统。

远程精确打击天基信息支持系统体系优化

远程精确打击天基信息支持系统体系优化
m e to d me h . n i ne t od
K y wo d :s s e o t z to e r s y t m p i a i n;e f in y p c n o m a i n s s e ;p e ii n a t c mi fi e c ;s a e i f r to y t m c r c so ta k
Jn ue
20 06
Vo1 7 NO .1 .3
远 程 精 确 打 击 天基 信 息支 持 系统体 系优 化
吴 炜 琦 张 育林 ,
(.国 防科 技大 学 航 天 与 材 料 工程 学 院 , 南 长 沙 4 0 7 ; 2 1 湖 1 0 3 .中 国酒 泉 卫 星 发 射 中 心 , 肃 酒 泉 7 25 ) 甘 3 70
维普资讯 http://www.cq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 0 6年 6 月 第 1卷 第3 7 期
装 备 指 挥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te Ac d my o up n mma d & Te h oo y o r a h a e fEq ime tCo o n c n lg
W U e q 。 ZHANG u i W ii Y ln
( .Co lg fAe o p c n a e ilEn i e rn 1 le e O r s a e a d M t r g n e i g,Na i n lUn v r iy O a t a i e st ±De e s c no o o f n e Te h lgy,Ch n s a H u n 4 0 7 a g h na 1 0 3,Ch n i a;
2 iq a a el eLa nc ntro ia,Ju u n Ga s 3 7 0,Chn ) .Ju u nS t lt u h Ce e fChn i i q a n u7 2 5 ia

建立互联网+天基信息实施服务系统——李德仁院士谈航天与互联网+的融合

建立互联网+天基信息实施服务系统——李德仁院士谈航天与互联网+的融合

建立互联网+天基信息实施服务系统——李德仁院士谈航天与互联网+的融合+在考虑卫星定位技术应用的时候,人们往往讨论导航、定位、授时(PNT)的概念,但是在互联网+的时代中,如何考虑传统航天与互联网的大融合大集成?在最近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李德仁院士发表了具有前瞻性的主旨演讲,不但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航天技术的能力与潜力,也站在更高的高度,提出了航天如何主动拥抱互联网+,以改变传统的航天服务模式这个话题。

他提到:航天与互 联网的大融合大集成,需要引入遥感(RS)和通信(Communication),成为PNTRC。

而能否构建一种互联网+PNTRC信息的实时服务,关系到建设我国军民深度融合的天基信息实时服务系统的成败。

一、互联网+天基信息实时服务系统的背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在线影院、互联网导航定位服务、在线房产、在线医疗、在线旅游等概念接连出现。

那么,航天和互联网怎么加在一起?互联网+的概念是2015年两会期间,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提出的议案。

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提出的,要实现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创造一个新的经济发展的模式、一个发展经济的生态。

我们已经看到,互联网+已经推动了很多行业的发展,淘宝网、阿里巴巴就取得了很大经济效益,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

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在线影院、互联网导航定位服务、在线房产、在线医疗、在线旅游等概念接连出现。

那么,航天和互联网怎么加在一起?在2015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已经提出,要搞互联网+的行动计划。

7月4日,国务院批发了《关于积极推动互联网+的行动的指导意见》。

其中有两点直接涉及航天:增强北斗卫星全球服务能力,构建天地一体化的互联网络;充分利用多维地理信息系统、智慧地图等技术,构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立体监控系统。

7月2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了一个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也就是中科院学部成立60周年活动。

天基综合信息网建设与发展研究

天基综合信息网建设与发展研究
面向服务对象
天基综合信息网服务体系中的服务按照服务设计原则、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识别和封装,具有确定的接口、合适的粒度,满足服务之间的松耦合特性。
灵活性高
在不改变接口的前提下,能够灵活的把各种服务按照特定的需要结合在一起,动态的适应战场环境的变化,可以灵活适应不同作战样式的需求。
利于资源集成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卫星信息系统拥有了丰富的信息获取、处理和传输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和系统之间的开发语言不同,基于不同的运行平台,导致系统集成困难。天基综合信息网体系对现有的资源按照标准的服务接口封装,就可以以服务的形式在天基综合信息网体系中公布,按照合理的作战流程供用户使用。
天基时空基准系统是以航天器为平台,能为陆地、海洋、空中、外层空间用户提供时间和空间基准的系统,包括天基导航定位和天基地球测量系统。
天基资源综合管理系统是综合各类用户需求,对各类天基信息和海陆空基信息进行综合集成,实现快速分发和信息共享,并进行天基资源综合应用系统内部的系统监控、网络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的系统,包括天基资源管理系统、运行控制系统和航天器维修保障系统。
第二节天基综合信息网络的特点
天基信息服务体系是通过天地一体网络把现有的和未来的信息资源和武器系统灵活的集成在一起,实现端到端的连接,提供全面资源共享和动态信息处理能力,保证用户在最短的延迟内精准地访问信息,实现高效的指挥控制。
天基综合信息网具有以下特点:
网络化
在天基综合信息网中,用户通过标准的接口对网络中各类服务进行访问,对系统中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实现了信息的透明访问。网络中心环境实现了用户、信息、应用和流程的端到端的动态连接,实现信息的快速分发和共享,保证信息的时效性。
第三节天基综合信息网络的关键技术
天基综合信息网的关键技术包括: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天基组网与天基通信技术、自主运行技术、探测器与卫星应用技术等。

论军民深度融合的通导遥一体化空天信息实时智能服务系统

论军民深度融合的通导遥一体化空天信息实时智能服务系统

【中国论坛】China Forum建设天基信息实时服务系统的重大意义习总书记指示我们:“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

”我们应该抓应用促发展,按照“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定位,产出一批原创性、战略性、集成性成果,将我国从航天大国发展为航天强国。

建设天基信息实时服务系统P N T R C(定位、导航、授时、遥感、通信),通过天基卫星一星多用、多星组网,实现天地网络的多网融合,实现智能的信息服务。

这既是我国抢占国际竞争战略制高点的重大机遇,也是我国航天事业做大做强,推进大众化应用的迫切需求。

建设天基信息实时服务系统(P N T R C)是保障我国战略安全的必要举措。

当今,国家边疆的概念在战略上已经延伸到远海、深空,国家领土、领海和领空的安全需要全球实时天基信息的支持。

我国要保证战略安全,首先必须掌握战略制高点,即制信息权。

兰德报告披露,美国已具备2小时内完成全球打击的能力,并扬言到2020年将提升到从发现到消灭只用10秒钟的水平。

这样的安全形势迫切需要我国建设完善全球实时天基智能信息系统。

建设天基信息实时服务系统(P N T R C)是保障我国海洋权益的战略选择。

我国南海广大海域连续监视能力论军民深度融合的通导遥一体化空天信息实时智能服务系统文 李德仁通导遥一体化天基信息实时服务系统推动空间信息从现在的专业应用走向军民应用和大众服务专家简介: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院长。

长期从事遥感、全球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教学与研究,在地球空间信息学的理论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为我国成为世界本领域三强之一做出了重大贡献。

弱,海洋权益受到挑战。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专属经济区,其中约50%属争议区域或重叠区域,由于海岸布站检测距离受限、海洋无法布站等原因,致使通信检测难以覆盖,亟须全球实时天基智能信息系统的天基信息支持。

基于天基信息支援的兰彻斯特精确作战方程

基于天基信息支援的兰彻斯特精确作战方程

基于天基信息支援的兰彻斯特精确作战方程作者:宁朝军乔熔岩王志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4年第11期摘要:为评估天基信息支援对精确作战过程的影响,对经典兰彻斯特方程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天基信息支援的能力参数,并根据参战双方天基系统的强弱,分三种情况进行了仿真验证。

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基信息支援对提高武器打击精度的作用,体现了用模拟、兵棋等数学模型描述作战演进的思想。

关键字:天基信息;信息支援;兰彻斯特方程;精确打击中图分类号: TN97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4)11⁃0034⁃03Abstrac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estimate the influence of space information support on precise strike process, the typical Lanchester combat equation was improved by adding the parameter of space information support ability. The simulation verification of 3 hypotheses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ability of spatial systems in both sides.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illustrate that the model can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the space information support on improving the strike accuracy of weapens and embody the thought using the math models to describe the gradual progress of battle.Keywords: space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support; Lanchester combat equation; precise strike0 引言现代化战争已发展为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交作战双方的对抗是体系与体系间的对抗[1]。

天基信息支援在防空作战中的应用模式

天基信息支援在防空作战中的应用模式

天基信息支援在防空作战中的应用模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战争形态的改变,天基信息支援作为一种新型的作战手段,已经在防空作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天基信息支援是指通过卫星等天基平台,向地面的防空部队提供实时、准确的情报和指挥信息,以支援其作战行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天基信息支援在防空作战中的应用模式。

在防空作战中,天基信息支援可以提供实时的目标情报。

通过卫星等天基平台,可以对空中目标进行全天候、全天时的监视和侦察,实时获取目标的位置、速度、高度等关键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防空部队更好地识别和判断目标的威胁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同时,天基信息支援还可以提供目标的实时追踪和预警功能,及时发现和报告空中目标的动态变化,为防空部队做出及时反应提供重要支持。

天基信息支援在防空作战中还可以提供精确的指挥信息。

通过卫星等天基平台,可以将指挥信息传输到各个作战单元,使其实时了解指挥部的指令和决策,并能够迅速、准确地执行。

这样可以实现指挥部与各个作战单元之间的实时互通,提高指挥效率和作战协同能力。

同时,天基信息支援还可以通过传输地面雷达和导弹系统的数据,为防空部队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情报支持,有助于指挥员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天基信息支援还可以提供即时的战场态势感知。

通过卫星等天基平台,可以实时获取战场上的各种信息,包括空中、地面、水面等各个方向的目标情报、敌我态势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防空部队更全面地了解战场状况,提前做好准备和部署,增强作战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同时,天基信息支援还可以提供战场态势的多维度展示,通过地图、图表等形式展示战场上各个目标的位置、数量、速度等信息,帮助指挥员更直观地了解战场态势,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天基信息支援还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联合作战支持。

通过卫星等天基平台,不仅可以在本国境内提供信息支援,还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联合作战。

各个国家可以共享卫星数据和情报信息,实现跨国联合作战,提高防空作战的效能和战斗力。

天基信息系统的干扰来源及规避

天基信息系统的干扰来源及规避

天基信息系统的干扰来源及规避文丨田伟王健李悻0概述天基信息系统因其广域覆盖的独特优势,可不受国界约束和地面灾害影响,提供通信、导航、测绘、气象、侦察等信息支撑和保障,受到各国高度重视,成为各国之间竞争新的制高点。

作为天基信息系统“核心”的卫星,尤其是对地静止轨道(也称同步轨道)卫星,一方面,其所处的空间运行环境与地面相比,条件非常恶劣,存在各种空间干扰;另一方面,由于卫星信道的开放性,地面辐射源对卫星的有意或无意干扰日益增加,给正常的卫星业务开展带来了巨大威胁,尤其在国家重大活动保障中,因卫星受扰导致重要用户出现通信中断、数据错误、图像失真等问题,其影响是非常大的。

本文以常见的卫星通信系统为例,分析卫星通信受扰的原因和干扰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干扰应对措施,为卫星操作者提高卫星通信系统的服务保障能力提供了重要参考。

1常见干扰源分析天基信息系统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卫星系统,其传输链路非常容易受到干扰。

这些干扰大致可以分为3类:一是来自其他天基信息系统的干扰,二是来自地面系统或设备的干扰,三是来自自然界的干扰。

1.1天基信息系统的干扰近年来,天基信息系统发展迅速,2015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结束以来,低轨卫星尤其是巨型低轨卫星星座系统蓬勃发展。

截至2018年年底,世界各国在国际电信联盟(ITU)登记在册的低轨卫星网络资料中包含的"纸卫星”数量已经超过500万颗。

目前,全球实际在轨的卫星数量超过2000颗,其中静止轨道卫星接近600颗,轨道间隔曰益拥挤,多星共轨成为常态。

尤其对于卫星通信系统而言,频谱资源集中在C、Ku、Ka频段,V/Q频段也成为未来静止轨道卫星和非静止轨道星座系统的主用频段之一,有限的频率和轨道资源日趋紧张。

在相同频段,对地静止轨道卫星系统之间、非静止轨道卫星星座系统之间、静止轨道和非静止轨道卫星系统之间的干扰场景越来越复杂,潜在干扰风险越来越突出。

如何有效解决不同卫星系统间的用频干扰,实现对有限频轨资源的兼容共用,成为世界各国卫星操作者面临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天基宽带骨干互联系统初步考虑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天基宽带骨干互联系统初步考虑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天基宽带骨干互联系统初步考虑作者:张平秦智超陆洲来源:《中兴通讯技术》2016年第04期摘要:认为天基宽带骨干互联系统是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ISTIN)的核心。

在分析全球典型系统架构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一种新的天基宽带骨干互联系统网络架构——天地双骨干。

同时,综合考虑天地链路信道特征和星上处理能力约束,提出了激光/微波混合传输、电路和分组混合交换等技术体制,为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ISTIN;骨干互联系统;天地双骨干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868 (2016) 04-0024-005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重要基础设施,对拓展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计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中国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全球覆盖、宽带传输、军民融合、自由互联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中国信息网络建设日新月异,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用户数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

相比地面网络,天基网络具有服务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因素影响小,布设机动灵活等优势,在空间信息传输、应急救援、航空运输、远洋航行、空间探索等领域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是,中国天基信息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发展很不平衡,呈现“天弱地强”的特征。

中国航天技术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3],根据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UCS)网站上的统计数据[4],截至2015年12月底,中国在轨卫星数量已达177颗,预计到2020年在轨卫星数量将超过200颗。

天基方面,中国已经初步建成了通信中继、导航定位、对地观测等系统,但各卫星系统独自建设,条块分割十分明显,卫星数量严重不足,卫星类型比较单一,更为突出的是,卫星没有实现空间组网,无法发挥天基信息系统的网络化综合效能。

天基宽带骨干互联系统作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核心,一方面起到了互联各类天基信息系统的作用,通过天地双骨干架构实现不同系统在天地两个层面的互联互通和一体化融合;另一方面作为一张全球覆盖的宽带信息网络,为陆、海、空、天等各类重点用户提供宽带接入和数据中继服务。

天基信息网发展现状概述

天基信息网发展现状概述

l天基 信息 网概 述
1 . 1提 出的 背景
经 过几 十年 尤其近年来 的发展 ,我 国在天基信息系统建 设 方面取得 了巨大的进步 ,已初步建立 了卫星 群路通信 网、 VS A T卫星通信 网、 C频段卫星测控网、 S频 段航 天测控 网、 战
+ 一— 卜一 — ‘ ’ 一一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战争上赢得胜利 。 在2 0 1 3年 4月 1 6日我国颁布 的《 中国武装 力量的多样化运用》 国防 白皮书上提到: “ 把军事斗争准备基点 放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 , 统筹推进各 战略方向军 事斗争准备, 加强军兵种力量联合运用 , 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 体系作战能力” 。 而天基信 息网作为连接 信息体系作战的核心 纽带和提升信息体系对抗能力的强有力手段, 其战略地位 日益 突 出。因此, 借鉴 国外先进经验, 并深入 研究天基信息网对我 军信息化体系作战能力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
细的 介 绍 。 最后 总 结 国 外 经验 并提 出 建议 性 的措 施 。 关键词 : 天基信息 网; 卫 星通 信 ; 全球 信 息栅 格
中图分类号 : T M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3 一 l 1 3 1 ( 2 0 1 4) 0 2 . 0 1 0 4 . 0 2 术移动通信系统等多个空间通信网系,在轨和在研 的卫星种 类不断增加 ,载荷类型和功能也 日臻完 善。但 由于空 间技术 发展的历史 问题和战术应用卫星的特殊 性, 总的来说 , 当前 我 国的天基信 息系统在发展理念和规模、理论和技 术水平 以及 应用层度和深度 , 距 离“ 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 下的局部战争” 、 “ 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 系作 战能力”等实际需求, 还存在相 当大 的差距 。主要面临的 问题有 以下几个方面: ( 1 ) 信息孤 岛: 卫星系统之 间自成体系、 条块分割 , 信息接 口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 系统间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和综合利用。 ( 2 ) 一体化低 : 信息系统与武器平台一体化、自动化水平 低, 体系作战和体系对抗能力弱。 ( 3 ) 存在 空白: 卫星各分系统功能越来越强 , 但卫星总体 资源分布规划不合理 , 发展不均衡 , 存在功能空 白。 为提高我国信 息化体 系作 战能力 ,应该在继续完善卫星 系统功能和提高卫星系统性 能的基础上 , 大力推进并建立 网络 化 的新型天基信息系统体系 , 有效克服 目前各类卫星系统 以单 用户为背景的条块分割现象, 真正实现卫星系统信息的综合利 用和共 享, 整体提 升我 国天基信息网络 的设计应用能力, 拓展 天 基信 息应 用 范 围 , 从 而 更 好 地 发挥 天 基 信 息 的 应 用 效益 。

浅析天基综合信息网现状

浅析天基综合信息网现状

浅析天基综合信息网现状一、引言天基综合信息网(Space-based Integrated Information Network)是通过星间、星地链路连接在一起的不同轨道、种类、性能的飞行器及相应地面设施和应用系统,按照一定的体系结构,组成的栅格状空天地一体化综合信息网。

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基于天基信息系统,进行信息获取、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将极大地提高信息流通速率。

加快天基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抢占未来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决策。

注重大系统的顶层设计,以应用为导向,体系化发展各类航天器,建设天基基础设施,构建天基综合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世界各主要航天大国的发展方向。

天基信息系统包括天基信息获取系统、天基信息传输系统、天基时空基准系统和天基资源综合管理系统。

天基综合信息网的主要标志是:1.实现星上信息处理;2.建立星际通信链路;3.形成自主运行的通信网络。

二、存在的问题我国航天事业起步于1956年10月,经过近六十年的艰苦奋斗,先后取得了以“东方红一号”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为代表的三大里程碑。

当前,中国已具备了较为完善配套的航天型号研发、设计、试制、生产、实验体系及产品保障体系,具备大部分种类的卫星、设计、研制、生产能力,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产通信、导航、遥感应用卫星已具备连續稳定运行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目前中国已发射100多颗卫星和其他飞行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正步入科技发展的快车道,太空这片广阔的天地,对我国航空航天的发展是一片新机遇、新挑战。

我国航天系统种类的日臻完善,产品品种和各系统功能的不断增加的同时,各个卫星以及系统之间自成体系、条块分割的局面也逐渐形成,这是由于空间技术展的历史过程和各种应用卫星的特殊性造成的。

与美国相比,我国卫星数量较少,性能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各类卫星管理控制系统之间缺乏统一设计,现有各类卫星系统之间互联互通不够,各部门之间较少进行统一的任务实施,尤其是在卫星传感器的建设方面,我国与美国、俄罗斯和欧盟等发达国家成体系的空间卫星星座系统的计划相比差距还比较大。

浅谈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发展

浅谈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发展

浅谈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发展罗震宇 施 浩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摘 要: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由陆基、空基、天基进行互联互通,以信息交换和传输为基础的网络基础设施,是目前各国科技产业发展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天地一体化综合信息网络概念;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相关系统发展情况;并给出了目前发展中需要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天基信息网络 空间信息网络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一、引言天基信息网络也叫天基信息系统,它是彼此独立或相关的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遥感系统、卫星导航系统、载人航天系统、空间物理探测系统、空间天文观测系统、月球和行星深空探测系统以及多种功能的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等各种空间信息系统总称。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天地一体化含义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单个天基网(如卫星通信网)与地基网(如地面通信网)通过信息或业务融合、设备综合或网络互联互通方式构成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另一种是单个天基网(如卫星通信网)自身的空间段(如通信卫星)与地面段(如各种通信地球站组成的应用系统)通过星地链路构成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我们可称前者为大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后者为小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重要基础设施,对拓展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计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我国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全球覆盖、宽带传输、军民融合、自由互联的必由之路。

二、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1.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我国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相关的研究和讨论已经持续了10多年,目前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2006年,沈荣骏院士首先提出了我国天地一体化航天互联网的概念及总体构想; 2013~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架构研究”重点课题,从发展战略、总体方案和关键技术等3个方面对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开展研究;2013年和2015年,国内先后两次召开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高峰论坛,对凝聚国内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相关研究力量并形成统一的认识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张乃通院士发表了《对建设我国“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思考》,对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定位、边界作了清晰的说明,并提出了网络基本架构的设想和对建设工作的建议。

天基信息系统任务流度量方法及其应用

天基信息系统任务流度量方法及其应用
2. Equpm e De rm e , 27 T o ps, na i nt pa t nt 93 7 r o Chi
Ema : nu d @13 o — it qne 6. m la c
T n L h- n , E ie 1 p c-ae nomain sse akf w mes rme tme o n t a pi - AN Qu , IZ i me g P NG L ,ta. aeb sd ifr t ytm ts -o au e n t d a d i p l a S o l h s c i . mp trE gn ei n p l ai s2 1 。6 3 ) 222 5 f nCo ue n ier g a d A pi t n ,0 0 4 (2 : 1-1. n n c o

要 : 基 信 息 系统 任 务 需求 具 有 复 杂 、 天 多变 的特 点 , 建 立 天基 信 息 系统任 务 流模 型 的基 础 上 , 究 了天 基 信 息 系统 任 务 流 在 研
的度 量方法 , 分别基 于因素分析与排 队论提 出了两种不 同的度量 函数 , 为应用任务流模型量化分析 实际问题奠定 了基础。研究 了任务 流模 型在应 急作 战准备 中的应 用, 针对作战 时机 选择 、 快速发射 小卫 星两个问题 , 出 了基 于任务 流模 型的分析 方法, 提 给
T u L h— n P NG L Z AO Y n AN Q n, IZ i meg ,E i H u ,
1 . 国防科技大学 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长沙 4 7 10 3 0
29 2 7 .37 部队 装备部
1Colg fI f r t n S se & M a a e n , t n lUn v r i f Dee s e h o o y, h n s a 4 0 3 C i a . l e o n oma o y tm e i n g me tNa o a i i e s y o fn e T c n l g C a g h 1 7 , h n t 0

军队信息化评估指标

军队信息化评估指标

军队信息化评估指标
军队信息化评估指标是军队信息化建设中衡量和计算效能的标准,是保证信息化水平评估客观、全面、科学的前提和基础,它包括:
信息技术指标。

建立能够自动识别、合理抉择、快速生成信息,并能够实时传输、整体控制的信息技术指标,是信息化军队评估体系中的核心。

效能指标。

系统结构是系统内诸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反映,最佳的系统结构才能产生出最佳的系统效能。

因此,把信息化军队建设中的各要素作为评估对象,就应当对各项要素进行量化,从而为改进效能提供依据。

如对武器参数的评估中,其杀伤性能、使用期限、易损恢复等不可或缺。

集成指标。

系统集成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有效途径,可以高效整合军队信息资源。

它包括与作战有关的信息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及信息化后勤保障等各个子系统的数字化程度及模块化链接效能。

由于不同军兵种、不同专业领域所采用的评估指标不同,所以在建立具有综合能力的信息化军队时,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系统集成,以达成信息一体化的目标,实现信息的无缝传输。

美军现有四大信息系统:全球指挥控制系统、国防信息系统、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天基信息系统,它们在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都发挥了卓越效能,但为了提高其综合能力,美军正在通过评估以及量化,建立一套更加科学的集成性指标。

GNSS基本原理、差分原理、误差等解析

GNSS基本原理、差分原理、误差等解析
GNSS基本原理、差分原理、 误差
北京天恒昕业第一期技术培训
目录
1.GNSS系统 2.GPS发展差分定位原理 3.GPS GNSS增强系统 4.卫星运动及GPS卫星星历 5.GPS现代化 6.GPS测量定位的误差源
一、GNSS的定义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一种以卫
轨道面与赤道面夹角65°;运行周期为11小时15分;
频率基准铯钟,包括S码、P码、L1与L2载波; 单点水平定位精度约16米。
3、欧盟GALILEO系统
欧盟Galileo的全球卫星导航服务系统( 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
主要参数:
30(27+3)颗卫星; 3个圆轨道,平均高度24126KM; 轨道面与赤道面夹角56°; 单点水平定位精度约1米;
• 中心力——假设地球为匀质球体的引力 • 非中心力——摄动力,包括地球非球形对称的作用 力、日月引力、大气阻力、光辐射压力、地球潮汐 力
卫星运动
• 影响卫星轨道的因素及其研究方法
对应两类作用力,产生了两种研究方法
• 无摄运动——忽略所有摄动力,仅考虑地球质心引 力 • 受摄运动——在二体问题基础上,再加上摄动力来 推求卫星运动轨道
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系统,系统可提供时间/空间基准
和所有与位置信息相关的实时动态信息,又称天基系统。
??
GNSS GPS
二、GNSS构成
Compass
GPS GLONASS Galileo
1、美国GPS系统
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天基信息网络体系结构研究

天基信息网络体系结构研究

业务 节点 层是 天基信 息 网络 的物质 基础 , 相 同业 务 的 节 点 通 过 信 息 链 路 构 成 具 备 某 一 业 务 功 能 的使 命 网 络 . 使 命 网 络层 的 业 务 功 能 比
天 基 信 息 网 络体 系结构 研 究
陈 亮, 李文钊 , 李 锋
( 军械 工程 学 院 科 研 部 , 家 庄 0 0 0 ) 石 5 0 3

要 : 于天基 信 息 网络 体 系结构 可 为 天基 信 息 网络 建设 提 供 顶层 设 计指 导 , 系统 、 战 、 术 三个 方 面 鉴 从 作 技
性、 自主性 、 转 多 路 由等 复 杂 性 特 征 . 天基 信 跳 息 网 络 体 系 结 构 …反 映 了天基 信 息 网 络 的组 成 、
使命网络层
侦 察 网 通信 网 海 洋 监测 网
业 务 节点 层 卫 星 空间 站 空 间平 台
图 1 天 基 信 息 网络 系 统 体 系 结 构
使用 各种 电磁波频 段 , 合有 线 、 线方式 , 综 无 在
路 构 建 完成 某 一 具 体信 息 任 务 的综 合 网 , 而 构 从
成 任 务 网络 .
任 务 网络 层 情 报 网 导 航 网 信息 对抗 网
不 同层 次 、 同类 型 的卫 星 网络 和 地 面军 事 应 用 不 网络 间 实现 互 连 互 通互 操 作 和 无缝 连接 , 成 全 组 天 候 、 方 位 、 体 覆 盖 、 务 服 务 齐全 、 式 和 全 立 业 形 功 能 一 体 化 的 军 事 信 息 网络 , 有 层 次 性 、 维 具 多
节 点 , 过 组 网 实 现 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 获 取 、 输 与 初 处 通 传

基于天基信息系统的远程精确打击(上)

基于天基信息系统的远程精确打击(上)

战争表明天基信息系统在一 体化信 息 系统 中起到 了核心 作 用 ,信息化作战平台与弹药在实
现精 确 打击与拦 截时 越来越 依 赖
天基信息系统。 目 前远程精确打 击体系主要包括作战飞机与导弹
武器 。作 战飞机 尽管 在空 中加 油
海湾战争以后 ,信息化战争 思 想 日趋成 熟 ,以美 国为首 的西 方 国家在世纪之交发动的几场信 息 化程度 逐次提 高 的高技术 战 争 ,在 “ 体 化 联 合 作 战 ”、 一 “ 确作 战” “ 精 、 非接触 作战 ” 、 “ 非线性作战” “ 、 快速决定性作 战”与 “ 基于效果 的作战”等信
军 打赢 了几 场 大 规模 局 部 战争 ,
如海湾战争 、 科索沃战争 、阿富 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它是美军 及其作战理论的实践 。其核心思 想是 “ 制敌机动 、精确打击 、聚 焦后勤和全维防护 ” ,其 内涵包 括 :陆 、 、 、天 、信息 、认 海 空 知等多维作战空间;陆 、 、空 海 与航天 、信息攻 防多种 作 战力 量 ;统一指挥的混编军种 、高度
信息化 、智能化的高精度武器装 备实施的作战行动 ,要求对作战

信息化作战理论与思想的形 成是 以技术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
划 时代 的推动 力为 基础 的 ,世纪
之交的战争实践昭示了未ຫໍສະໝຸດ 战场 2 ・ 7 维普资讯
和信息系统。 ・需要 以天基 系统 为核心
Ma.2 0 rs a eC ia r 0 7Ae op c hn
点 的太空装备的广泛介人 ,并 日 益成为信息化战场的核心支撑力
量 ,使我们看到了武器装备技战 术水平与战场环境跨时代的跃升 与变革 ,其 中最为突出的是基于 天基信息系统全球支持的数字化 网络化战场设施与信息化的远程 精确打击武器的成功运用。 ( )信 息化 作 战理 论 指 导 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5
天基信息系统融合分析
3.天基信息网络节点或平台功能的融合,天 基信息网络支撑了多类信息应用平台,测控、 通信及导航等多类应用的设计的综合网络设计 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
A
16
天基信息系统融合分析
通过采用软件定义的可重构、多功能载荷设 计,只要加载相应的软件,卫星载荷可以实现 满足不同任务需求的通信、侦察和导航等多化 功能,而且可以通过软件更新和升级来提升卫 星载荷的技术能力和战术特性。
天基信息系统一体化
A
1
目录
❖ 简介 ❖ 网络拓扑结构 ❖ 天基信息系统应用 ❖ 天基信息系统融合分析 ❖ 国内外天基信息系统发展
A
2
简介
Space-based Information System
❖ 具有自动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与分发及时空 基准服务的多功能综合信息系统,实现一体 化全球信息网络的集成、信息融合、高效利 用
“一带一路”的天基导航增强系统
A
9
天基信息系统的应用
3月30日,搭载首颗 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 发射
A
10
天基信息系统的应用
❖ 气象与测绘 利用成像卫星或导 航卫星协同完成测 绘任务
❖ 右图是利用气象卫 星观测
A
11
天基信息系统融合分析
❖ 发展阶段 首先在功能体系上强化各系统之间的连接、
业务互通与信息的融合 其次,在技术上将天地一体的网络路由体系、
协议体系、激光通信和星上处理等先进技术进 行综合应用,以获得在空间资源与应用需求的 最优利用与合理布置
A
12
天基信息系统融合分析
最终,将发展成为空间通信基础设施 + 网络基 础设施 + 网络化应用的综合体系网络
A
13
天基信息系统融合分析
❖ 天基通信
美国、欧洲均已启动了低轨卫星星座接收转 发ads-b信号的研制和部署工作
A
6
天基信息系统的应用
ads-b(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 是航空器或者在飞行区运行的车辆定期发送 其状态向量和其他信息的一种功能
A
7
天基信息系统的应用
❖ 信息承载平台
卫星、航天器、临近空间平台、地面基础设 施
A
3
网络拓扑结构
❖ 三维立体,不同于陆地网络的平面拓扑结构 ❖ 由于卫星节点的运动,它又处于不断变化中 ❖ 结构变化是可预测的,由于卫星节点数目相
对稳定
A
4
天基信息系统节点的层次结构图
A
5
天基信息系统的应用
❖ 天基侦察预警
美国第5代电子侦察卫星“入侵者” 2013年3月,美国第2颗天基红外地球同步轨 道卫星发射成功
预计到2020年,民航飞机运行管理和监视将 完成从以地基为主到地基、天基结合的转变, 荒芜地区和远海地区飞机的实时监视能力有 望得以实现,将有效降低飞机失事概率
A
8
天基信息系统的应用
❖ 导航方面 美国GPS2F-7卫星入轨运行 欧洲发射作战能力的伽利略卫星,创建欧洲
运行的天基导航系统 中国推进“天基新丝绸之路”,合作共建覆 盖
❖ 技术需求方面 构建一体化天基信息系统的关键在于各系统 间以网络的方式互联实现天基信息系统的一 体化融合
A
14
天基信息系统融合分析
❖ 功能实现程度上划分 1.信息应用的融合,即是对天基信息系统的
各功能体系进行信息的贯通与综合运用 2.技术体系的融合,包括体系架构的融合、应用服
务的融合、网络层的融合及链路层的融合上。美国的 综合空间通信体系结构采用了统一的测控服务、业务 调度、网络调度和监控、网络资源管理,形成一个统 一的有机整体
A19一体化功能Fra bibliotek系结构A
20
END
A
21
A
17
我国天基信息系统发展
与国外先进的天基信息系统能力相比,我国 天基信息系统还只是刚刚起步,信息基础实施 相对落后,各信息系统基本上是独立发展,无 论是在网络资源、信息应用还是服务能力等方 面都滞后于应用需求的快速发展
A
18
国外天基信息系统发展
国外天基信息系统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 点:
太空网络化、应用综合化、体系设计一体 化、载荷设计模块化以及节点功能虚拟化等。 建设一体化的天基信息系统成为各国发展的重 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