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现代化文物管理流程
现代博物馆运营管理方案
现代博物馆运营管理方案一、背景如今,博物馆已经不再是单一的陈列场所,而是一个综合性展示中心,它不仅是文化遗产的保管者,更是文化传播者和教育者。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博物馆不仅需要注重文物的保护和展示,更需要提供一个多样化的文化体验,吸引更多的观众,让他们在参观中获得知识的享受和感受。
因此,博物馆运营管理的任务不仅是提供一个安全、有序、高效的空间,更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创新文创产品和服务,提升观众体验和满意度。
二、现代博物馆运营管理方案1. 观众服务现代博物馆需要注重观众的需求和体验,提供更个性化和贴心的服务。
因此,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升观众服务质量:① 制定详细的观众服务标准和流程,包括观众接待、导览、信息咨询、文创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确保观众在博物馆内可以得到周到的服务。
② 提供多样化的导览服务,例如提供不同主题的导览线路、多语种导览服务等,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③ 设置专门的观众服务台,提供信息咨询、投诉处理、意见征集等服务,及时解决观众的问题和需求。
④ 制定观众服务培训计划,培养一支专业、热情、有耐心的服务团队,提高服务水平和观众满意度。
2. 文化活动除了文物展览,现代博物馆还需要提供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包括讲座、演出、艺术表演、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观众参与进来。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加强文化活动的开展:① 制定文化活动策划计划,包括每年、每季度、每月的文化活动主题和内容,确保博物馆内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② 与高校、文化机构等合作,邀请专家学者、艺术家等进行讲座、演出等活动,提供专业的文化体验。
③ 开展文化创意工作坊,邀请专业人士指导观众手工制作、绘画等活动,增加互动性和参与度。
④ 定期举办主题展览和文化节,如春节文化展、书法展、国画展等,吸引不同群体的观众来参观。
3. 文创产品现代博物馆需要开发多样化、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满足观众对文化纪念品的需求,同时为博物馆增加附加值。
博物馆文物保护和修复管理制度
博物馆文物保护和修复管理制度博物馆承载着国家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命,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文物的保护和修复。
为了确保文物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修复,在博物馆内部需要建立起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详细探讨博物馆文物保护和修复的管理制度,包括文物保护与修复的目标、职责分工、制度流程以及考核与监督等方面。
一、文物保护与修复的目标文物保护与修复的目标是对文物进行全面的保护和修复,使其得以长期保存并能够传承下去。
具体目标包括:1.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原貌:博物馆在进行文物保护和修复时,首先要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原貌不受破坏。
保护和修复工作应遵循不破坏文物本身以及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原则。
2.防止文物进一步老化和损坏:文物的材质和年代久远使其容易出现老化和损坏的情况。
博物馆应通过适当的保护措施,防止文物进一步老化和损坏,并尽力延长其寿命。
3.提高文物展示效果:修复工作旨在提高文物的展示效果,使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文物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修复后的文物应具备良好的观赏性和可读性,能够与展厅环境相协调,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展体验。
二、职责分工在博物馆内部,文物保护和修复的管理工作需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1.文物保护部门:负责文物的鉴藏、登记、存放和保管工作,定期进行文物状况检查和记录,及时发现文物的老化和损坏情况。
在文物保存环境的控制上起到重要的作用,确保文物处于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中。
2.文物修复部门:负责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处理工作,包括无损检测、清洗、填补、固定等工作。
修复时应遵循科学的技术标准和方法,将文物恢复到最佳状态。
3.科研部门:负责对文物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以了解文物的历史、材料、制作工艺等信息,为文物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4.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制定全面的文物保护和修复规划,管理相关项目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并确保博物馆内部的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三、制度流程文物保护和修复管理制度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鉴定与认定:对新收集或捐赠的文物进行鉴定和认定,确保其真伪和价值,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修复及修复的等级和范围。
数字化文物保护与博物馆管理的技术与规范
数字化文物保护与博物馆管理的技术与规范一、数字化文物保护技术数字化文物保护技术是应用数字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图形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文物的三维数字重建、虚拟展示和保护的一种综合性技术。
它可以大大提高文物的保存和传播效率,扩大对文物的认识和了解,为文物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文物三维数字化技术文物三维数字化技术是目前数字化文物保护领域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过利用激光三维扫描、摄影、计算机图形处理等技术手段,将文物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重建,达到虚拟展示、模拟仿真、数字保护等目的。
文物三维数字化技术具有数据量大、精度高、信息丰富等优点,适用于文物档案、研究、展示等领域。
(二)文物虚拟展示技术文物虚拟展示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图像、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进行本体展示和互动体验,将文物真实形态数字化呈现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过虚拟展示,人们可以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下,自由浏览、了解文物的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
文物虚拟展示技术有利于激发观众的学习热情,提高文物知识的普及率。
(三)文物数字保护技术文物数字保护技术是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对文物进行数字存储、数字复制、数字修复等保护手段的一种技术。
文物数字保护技术可以通过数字化重建文物,在文物真实性、完整性、可持续性方面达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同时,文物数字保护技术可以高效地进行文物信息管理与共享,保障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二、数字化文物保护与博物馆管理的规范数字化文物保护与博物馆管理的规范是指在数字化文物保护与博物馆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遵守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标准、规程与规定。
规范是为保证数字化文物保护与博物馆管理过程中的安全、规范、可持续性和公正性而制定的。
(一)数字化文物保护的规范1、保护文物真实性。
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应保证数字化建模的真实性,不进行造假等行为。
2、保护文物完整性。
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应尊重文物本体的完整性,尽量减少对文物本体的损伤和影响。
博物馆管理方案
博物馆管理方案1. 引言博物馆是一个收藏、保护和展示文化艺术品的公共场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博物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为了高效地管理博物馆,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博物馆管理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博物馆的管理方案,旨在提高博物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2. 博物馆管理方案的目标博物馆管理方案的目标是实现博物馆的有效管理、保护文化艺术品、提供优质的游客服务等方面的目标。
具体包括:1.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效率:通过优化博物馆的运营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加强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博物馆管理需要重视文物保护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确保文物的长期保存和展示。
3.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博物馆是向公众提供文化艺术欣赏和知识传播的场所,管理方案应注重提供优质的游客服务,满足公众的需求。
3. 博物馆管理方案的实施步骤3.1 制定管理规章制度管理规章制度是博物馆管理的基础,有利于明确工作职责、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制定管理规章制度时应考虑博物馆的特点,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适应博物馆的实际情况。
3.2 优化博物馆的运营流程博物馆的运营流程包括文物收藏、整理、展览、教育活动等诸多环节。
通过优化运营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改善文物收藏流程:建立科学的文物收藏标准和流程,确保文物的准确收藏和登记。
•优化文物整理流程:建立专业的文物整理小组,制定整理计划和流程,确保文物的安全整理和保存。
•设计高效的展览流程:通过精心设计展览主题和布局,提高展览效果,并降低展览准备和搭建的时间成本。
•推动教育活动的开展:博物馆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吸引游客并提供知识传播的机会。
通过建立合作关系和制定具体计划,提高教育活动的效果和参与度。
3.3 强化文物保护工作文物保护是博物馆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博物馆管理方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完善文物保护设施:博物馆应建立完善的文物保护设施,如文物储存室、恒温恒湿设备等,确保文物的环境条件符合要求。
博物馆管理制度大全
博物馆管理制度大全一、引言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机构,提供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和艺术品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
为了保护和管理这些珍贵的文物,博物馆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介绍博物馆管理制度的各个方面,旨在为博物馆提供参考。
二、收藏管理制度1. 藏品登记制度(1) 对每一件藏品进行登记,并建立详细的档案。
(2) 记录藏品的基本信息、来源、历史背景等。
(3) 对重要藏品进行尺寸测量、摄影等操作,为今后展览和研究提供便利。
2. 藏品保管制度(1) 设立专门的保管区域,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以防止藏品受损。
(2) 制定保管操作规范,包括藏品的安装、存储和保护等。
3. 藏品鉴定制度(1) 在藏品捐赠或购买后,进行鉴定,确保其真实性和价值。
(2) 将专业鉴定人员的意见记录在案,以备参考。
三、展览管理制度1. 展览策划制度(1) 制定展览策划计划,包括主题、展览时间和参展对象等。
(2) 定期召开策划会议,确保展览的顺利进行。
2. 展品陈列制度(1) 根据展览主题和空间规划,进行展品的布置。
(2) 注意展品之间的距离和视觉效果,以保证观众的观赏体验。
3. 展览安全制度(1) 建立展览安全检查制度,确保展览期间观众和展品的安全。
(2) 增加安全监控设施,定期进行巡检。
四、教育活动管理制度1. 教育活动策划制度(1) 设立专门的教育活动策划团队。
(2) 制定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确保其与博物馆的主题相关。
2. 讲解员管理制度(1) 培训讲解员,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更新。
(2) 分配讲解员,确保在展览期间有足够的人员提供服务。
3. 教育活动宣传制度(1) 制定宣传计划,包括宣传渠道和媒体。
(2) 设立宣传团队,负责宣传活动的组织和执行。
五、文物修复管理制度1. 文物修复流程制度(1) 建立文物修复流程,包括评估、检查、修复和记录等环节。
(2) 指派专业修复人员执行文物修复工作。
2. 修复记录制度(1) 对每一个修复项目建立详细的修复记录。
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制度
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制度博物馆是保护、研究和展示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文物保护是博物馆工作的核心内容。
为了确保文物得到妥善保护和管理,博物馆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
本文将介绍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制度的一些主要内容。
一、文物保护目标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制度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文物的安全、完整和长期保存。
为此,博物馆应制定明确的保护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文物不受损害:博物馆应采取各种措施,如加强安全防范、控制环境条件等,防止文物遭受盗窃、损坏或破坏。
2.保障文物的正常使用:博物馆应为研究、展览和教育等目的提供文物的合理使用条件,使公众能够充分了解和欣赏文物的价值。
3.加强文物修复和保养:博物馆应建立修复和保养体系,合理分配资源,对受损的文物进行及时修复,延长文物的寿命。
二、文物保护措施为了实现文物保护目标,博物馆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文物登记制度:博物馆应对所有文物进行登记,包括文物的来源、性质、数量、状况等信息,以便于管理和统计。
2.制定文物调拨和借展制度:博物馆应根据文物实际情况,制定调拨和借展的程序和条件,确保文物的合理调动和流通。
3.加强文物防火和防灾工作:博物馆应注重火灾和自然灾害的防范工作,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文物不受火灾、水灾等意外事件的损害。
4.建立安全防护体系:博物馆应建立完善的安保系统,包括视频监控、警报器、保安人员等,确保文物的安全。
5.控制环境条件:博物馆应对展厅、储藏室等区域的温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文物不受恶劣环境影响。
6.加强文物鉴定和修复机构建设:博物馆应设立专业的鉴定和修复机构,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提升文物鉴定和修复水平。
三、文物保护管理博物馆应建立科学的文物保护管理机制,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具体管理举措如下:1.制定文物保护规程和操作规范:博物馆应制定详细的文物保护规程和操作规范,包括文物的接收、储藏、展览、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
博物馆的文物保管和安全措施
博物馆的文物保管和安全措施博物馆作为收藏、展示和研究文物的重要场所,其文物保管和安全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博物馆在文物保管和安全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应对措施。
一、保管措施博物馆在文物保管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和制度。
首先,博物馆在接收文物时要对文物进行详细的登记和分类,确保每件文物都有清晰的档案记录。
其次,对于不同材质和类型的文物,博物馆需要采取不同的保管方法,比如控制温湿度、光照和通风等环境条件,避免文物受到破坏。
此外,博物馆还要定期对文物进行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二、安全措施文物的安全是博物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确保文物的安全,博物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博物馆要建立健全的安防系统,包括监控摄像头、安保人员和警报系统等。
其次,对于价值较高的文物,博物馆还会采取防盗、防火和防水等措施,确保文物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此外,博物馆还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危机处理能力。
三、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管理文物保管和安全工作,博物馆还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首先,博物馆要设立专门的文物保管部门,负责文物的保管和保养工作。
其次,博物馆要建立完善的文物档案管理系统,对每件文物进行详细记录和分类,方便管理和查询。
此外,博物馆还要建立应急预案,规定各种突发情况下的处理措施,保障文物和员工的安全。
四、应对措施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博物馆要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文物和员工的安全。
比如,在发生火灾或水灾时,博物馆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疏散人员、救护文物,确保事故损失最小化。
另外,在遭遇盗窃或破坏时,博物馆要及时报警,配合警方调查,追回被盗文物,并修复受损文物。
总结博物馆的文物保管和安全措施是博物馆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文物的保护和传承。
通过建立严格的保管和安全制度,加强管理和培训,博物馆能够更好地保护文物,确保文物的安全和完整。
希望各博物馆在文物保管和安全方面能够不断加强,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好的文物展览和研究环境。
博物馆文物管理的有效方式
博物馆文物管理的有效方式博物馆是一座保存、研究、展示和教育的文化机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来保存和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
文物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效的文物管理对于博物馆的正常运营和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博物馆文物管理方式,包括数字化、储存和保护措施以及展示方法。
一、数字化管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来管理和保存文物。
数字化管理可以将文物转换为数字形式,并使用数据库来跟踪和管理文物的信息。
数字化管理可以提供以下几个重要的优势:1.文物信息的集中管理:通过数字化管理,博物馆可以将文物的详细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包括文物的名称、年代、来源、材料、尺寸等等。
这样一来,馆藏的文物信息可以在需要时轻松检索和更新。
2.文物的虚拟展示: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博物馆创建文物的虚拟展览。
这样一来,无论观众身处何地,他们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或移动设备浏览博物馆的文物,促进文化的传播和教育。
3.文物的数字存档:通过数字化管理,博物馆可以创建文物的数字存档,以备份和保护文物的信息。
这样一来,在文物遭受自然灾害或其他事故时,博物馆可以更好地恢复和保护文物的重要信息。
二、储存和保护措施储存和保护是博物馆文物管理的重要环节。
博物馆需要提供适当的储存和保护环境,以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长期保存。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储存和保护措施:1.温湿度控制:博物馆需要根据不同材料和文物的特性来控制储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过高的温度和湿度可能会导致文物腐烂和变形,因此应该提供稳定的温湿度条件。
2.灯光控制:博物馆需要使用特殊的照明设备来展示文物,以避免过度曝光和紫外线损伤。
合适的灯光控制可以减少光线对文物的损害。
3.防火和防盗措施:博物馆应该采取防火和防盗措施来保护文物的安全。
这包括安装火警报警系统、灭火设备和视频监控系统等。
三、展示方法展示文物是博物馆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展示方法的选择和设计对于传达文物的价值和意义至关重要。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博物馆藏品是国家宝贵的科......第二条博物馆应根据本馆的性质和任务搜集藏......第三条博物馆对藏品负有......第四条藏品保管是博物馆一项经常性的重......第五条保管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第六条为保证藏品安全、进......第二章藏品的接收、......第七条征集文物、标本时,......第八条登帐(一)藏品总登记帐是国家科学、文化财产帐,设专......管理藏品总登记帐的人员不得兼管藏品库房。
(二)藏品定名自然标本按照国际通用的有关动物、植......(三)藏品计件单件藏品编一个号,按一件计算。
成套藏品按不同情况分...... (四)藏品计量单位按照国家计量总局公布的统一......(五)藏品时代按其所属的天文时代、地质时......(六)藏品现状写明完残情况及重要附件等。
(七)藏品来源写直接来自的单位、地区或个人,并注明“发......(八)藏品总登记帐、藏品分......第九条编目、建档(一)博物馆必须建立藏品编目卡片。
编目卡片是...... (二)博物馆必须建立藏品档案,编制藏品......各博物馆的《一级藏品档......(三)为加强博物馆的现......第十条藏品应有固定、专用的库房,专人管理。
库房...... 第十一条库房应有防火、防盗、防......第十二条藏品要按科学方法分类......第十三条藏品出入库房必须办理......第十四条严守库房机密,建立《库房日记》。
......第十五条建立健全各类藏品的保护管理制度和安全操...... 第四章藏品的提用、注销和统计第十六条馆内需要提用藏品时,必须填写提用凭证...... 第十七条馆级负责人提用藏品,......第十八条馆外单位提......藏品借出馆外应从严掌握,一级藏品须经......第十九条藏品严禁出售或作为礼品。
馆际之间藏品可...... 调拨、交换一级藏品,须报文化部文......调拨、交换出馆的藏品,必须办理......第二十条藏品总数及增减数字,每年年终应及时......第二十一条已进馆的文物、标本中,经鉴定不够入藏...... 第五章藏品的保养、修复、......第二十二条积极开展藏品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第二十三条因藏品保护或科学研究的......第二十四条凡采用新的藏品保护......第二十五条藏品修复时,不得......一级藏品的修复方案由主......第二十六条经常使用的一级藏......为藏品保管和陈列研究需......第六章奖惩第二十七条对在藏品保管......(一)认真执行本办法,成绩显著的;(二)库房保管措施落实,忠于职守......(三)为保护藏品与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斗争......(四)在藏品保护科学和修复、复制......(五)为博物馆征集文物、丰......(六)长期从事藏品保管工作......第二十八条有下列情形者,根......(一)违反本办法和《文物工作......(二)发现藏品被盗、损坏或不安......(三)玩忽职守,违章操作,造成藏......(四)利用工作之便,以权谋私,中......第二十九条有下列情形者,依法追......(一)因渎职造成藏品(特别是一级藏品......(二)监守自盗藏品的或......第七章附则第三十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三十一条本办法由馆长组织实施,当......第三十二条各博物馆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具体情......第三十三条各博物馆藏品保管部门或保管人员对违反......博物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规范博物馆管理工作,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博物馆学笔记:藏品管理流程
博物馆学笔记:藏品管理流程第四章(四)一、藏品接收与登记(一)接收接收,即由保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按入馆凭证或清册对文物、标本等物件进行核收。
在工作方法上应注意三个具体问题:(1)分清来源,区别处理。
(2)按书面凭证逐件清点验收。
(3)与文物、标本等物件有关的各种原始记录,要同时接收过来。
(二)登记这是博物馆对入藏的文物、标本等物件进行逐件、逐项记录的工作。
博物馆对入馆的藏品必须按照国家文物局关于博物馆藏品管理的要求,以登记账册、卡片等形式进行准确的记载。
藏品登记是检查藏品数量和质量的依据。
对于国有博物馆而言,登记首先是确定国家藏品产权的依据。
其次是为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检查博物馆藏品保管状况提供必备的业务依据。
藏品登记又是认识藏品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对一件件藏品的逐项登记,不仅可以掌握本馆藏品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对藏品有了科学的认识。
藏品登记工作,主要包括登记藏品总登记账,建立藏品登记的辅助账册和藏品登记卡片等内容。
藏品登记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制度性都很强的工作,要有专人专职负责。
登记藏品总登记账的人,要具有一定的政治水平和职业道德,工作岗位要相对稳定,不可经常更换登记总账的人员。
登记藏品总登记账,书写一定要工整、美观,不仅用字要标准,而且标点符号的使用也要标准,并且账面要整洁,这样才能使总账更具有长久保存的价值。
二、藏品分类与库内管理(一)藏品分类藏品分类就是划分藏品类别,是按一定的原则方法,根据藏品性质或形式上的同和异把藏品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具有同一特征的藏品聚集一起,不具有这一特征的藏品区别出去,另行归类的过程。
藏品分类法应该简单明了;藏品分类的类目必须概念明确;类目设置及其标号,不仅要合乎规律,还要做到容易记忆,便于使用。
藏品分类必须遵循科学原理,符合逻辑关系,结合我国文博系统的藏品实际情况,来拟定科学、合理的藏品分类法。
藏品分类应该有发展的观点。
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藏品的内容、种类将随时间推延而不断发展,所以藏品分类法的类目将不断充实增加,不存在任何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分类法。
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制度
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制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在管理和保护各种文物藏品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展示博物馆的藏品,博物馆数字化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实施该制度的可行性和益处。
一、引言博物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机构,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艺术和文化遗产。
然而,传统的博物馆管理方式往往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人力资源有限、文物保存和保护的难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数字化管理制度应运而生,为博物馆提供了更高效和全面的管理方法。
二、数字化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数据的长久保存和备份:数字化管理制度可以将博物馆藏品的相关数据进行长期保存和备份,以免遭受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的风险。
这种备份机制可以保护文物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博物馆的珍贵文物能够得到有效管理和保护。
2. 方便的数据检索和共享:数字化管理制度使得博物馆的藏品信息可以进行便捷的检索和共享。
通过建立可访问的数据库或网络平台,研究者、学生和公众可以方便地获取相关的藏品信息,并对其进行学术研究和欣赏。
这样一来,博物馆将能够更好地履行其教育和普及文化的使命。
3. 虚拟展览的可能性:数字化管理制度为博物馆提供了虚拟展览的可能性。
博物馆可以将珍贵的文物数字化,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展览,吸引更多的观众。
这种虚拟展览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博物馆的珍品,提升博物馆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实施数字化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和益处1. 技术支持的可行性: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数字化管理制度的实施变得可行。
通过利用数据库、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博物馆可以更高效地管理和保护其藏品。
此外,数字化管理制度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文物以更加真实的方式展示给观众,增强观赏的沉浸感。
2. 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率:数字化管理制度可以节约博物馆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传统的管理方式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和物理空间来管理和保护文物,而数字化管理制度可以实现自动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
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者,承载着保护、研究和展示各种珍贵藏品的职责。
为了确保博物馆藏品的安全和管理效率,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博物馆藏品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其中涵盖的内容和执行要求。
一、管理目标博物馆藏品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珍贵的艺术品,确保其完整性和长期保存价值。
另外,博物馆还需要通过合理的管理手段,实现藏品展示、教育和研究的目标,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文化体验,促进社会的文化进步。
因此,在制定管理制度时需要兼顾保护和利用的平衡。
二、制度组成1.藏品鉴定与登记:博物馆需要确立一套科学准确的鉴定标准和程序,对每一件新进藏品进行鉴定并登记入册。
同时,对原有藏品也需要进行重新鉴定,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2.藏品分类与编目:根据不同的形式、材质和题材,博物馆应将藏品进行分类编目,制定方便管理和查询的编目系统,方便馆内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研究。
3.藏品保管与保护:博物馆需要建立完善的藏品保管和保护措施,包括恒温、恒湿的展示环境,专业的防火、防水和防盗设施,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的管理流程,确保藏品不受外界环境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4.藏品展示与陈列:博物馆需要根据研究和教育的需要,合理设计和布置藏品展览和陈列,提供有趣、富有吸引力的展示方式,吸引观众的兴趣,同时保证藏品的安全和展示效果。
5.藏品研究与学术交流:博物馆需要鼓励内部研究人员和外部学者对藏品进行深入研究和学术交流,推动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博物馆还需要为内外发布学术研究成果、举办学术讲座和交流会议提供相应的平台和机会。
6.藏品借出与交流:博物馆的藏品不仅服务于本馆的展览和教育活动,还应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
因此,管理制度还应明确藏品的借出和交流规范,包括手续和程序等。
三、执行要求1.明确责任:博物馆需要明确各个岗位人员的责任和职责,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架构和运作机制,确保各项管理任务得到落实。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博物馆作为一座文化传承的宝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保护和管理博物馆藏品是博物馆运行的核心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博物馆藏品管理的基本原则、流程和措施,以确保对博物馆藏品的有效保护和传承。
一、基本原则1.专业性原则: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应该依据专业知识和经验,确保对文物的科学保护、研究和利用。
2.安全性原则:博物馆对藏品的管理必须注重安全,保护藏品免受损坏、丢失甚至盗窃。
3.合理利用原则:博物馆对藏品的利用应合理进行,包括展览、研究、教育等方面,最大程度地展示藏品的价值。
二、流程1.收藏:博物馆收藏的对象应符合博物馆的收藏范围和要求,并遵循合法、合规的手续。
2.清理与登记:收藏到博物馆的藏品需要进行清理和登记,记录相关信息如藏品名称、尺寸、年代等。
3.分类与编目:博物馆对藏品进行分类、编目,以便于管理和检索。
4.保管与陈列:博物馆对藏品进行专业保管和陈列,确保藏品的安全和展示效果。
5.文献管理:博物馆应建立文献管理系统,记录藏品的相关文献信息和研究成果。
6.借出与调拨:博物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藏品借出给其他机构展览或进行文物交流合作。
调拨则是将藏品从一个机构转移到另一个机构。
7.损毁与修复:博物馆在藏品损毁或破损后,应进行及时的修复与保护。
三、措施1.保管设施:博物馆应建立适当的保管设施,包括恒温、恒湿的环境系统、防火、防水等。
2.安全措施:博物馆应采取安全措施,包括安装监控设备、保安巡逻、防止盗窃等。
3.科研与研究:博物馆应加强对藏品的科研研究,提高对藏品的认知和保护水平。
4.公众教育:博物馆应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宣传,提高大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5.制定管理规范:博物馆应制定管理规范和操作手册,确保管理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6.人员培训:博物馆应加强对藏品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7.紧急预案:博物馆应制定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结语博物馆的藏品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依托科学的管理手段和专业的人才,才能确保对藏品的有效保护和传承。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博物馆藏品的管理,保护和利用我国丰富的文物资源,提升博物馆的文化传承和展示功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藏品分类和登记第二条博物馆藏品按照文物的不同属性,分为实物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考古发掘文物三类。
第三条博物馆应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对藏品进行登记并建立数据库。
登记内容应包括文物的名称、编号、分类、来源、价值等核心信息。
第四条博物馆需要出借藏品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应按照像关规定办理出借手续,并记录于登记数据库。
第三章藏品的采集和接收第五条博物馆在采集或者接收文物时,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要求。
第六条对于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藏品,博物馆应该进行审核,确保其合法性和真实性。
第七条博物馆采集或者接收的藏品应当尊重文物本身的特点和历史价值,妥善保存并定期进行保养修复工作。
第四章藏品的保管和利用第八条博物馆应建立完善的保管管理制度,确保藏品的安全和完整性。
第九条博物馆应制定文物保护计划,确保藏品得到科学合理的保护和修复。
第十条博物馆可根据展览和研究的需要,对藏品进行暂时性利用,但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并确保藏品的安全。
第五章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理第十一条博物馆应建立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进行预防和处理准备。
第十二条浮现火灾、洪水、地震等突发情况时,博物馆应即将采取措施,保护和救援藏品。
第十三条博物馆应为藏品购买保险,并做好相关备案工作。
第六章监督和管理第十四条博物馆要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监督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五条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和博物馆管理规定的行为,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博物馆藏品登记表格2. 博物馆藏品出借合同样本3. 博物馆搜集文物申请表第八章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12月29日颁布。
第九章结束。
博物馆藏品出入库制度
博物馆藏品出入库制度是指博物馆内部对于藏品出入库管理的规定和流程。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博物馆藏品出入库制度的内容:
1. 出入库登记:每一件藏品的出入库都需要进行登记,包括藏品名称、编号、数量、来源、去向、出入库日期等信息。
2. 出入库审批:藏品的出入库需要经过相关部门或领导的审批,确保出入库行为合法、合规。
3. 藏品包装:出库的藏品需要进行适当的包装,以保护藏品的安全和完整性。
4. 运输管理:出库的藏品需要进行专门的运输管理,包括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安排专人护送等。
5. 入库验收:入库的藏品需要进行验收,比对实际收到的藏品与登记信息是否一致,检查藏品的完好程度。
6. 藏品存放:入库的藏品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存放,包括分类、编号、标注等,以便于管理和查找。
7. 藏品保管:博物馆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保护藏品的安全,防
止盗窃、损坏等情况发生。
8. 盘点管理:定期对博物馆的藏品进行盘点,核对实际库存与登记信息是否一致,发现差异及时调查处理。
9. 出库申请:博物馆内部人员或外部借展单位需要出库藏品时,需要填写出库申请表,并经过相应审批。
10. 归还手续:外借的藏品归还时,需要进行相应的归还手续,包括验收、登记等。
以上是一个常见的博物馆藏品出入库制度的内容,具体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根据博物馆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一、引言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者,承载着保护、研究和展示各类珍贵文物的重要使命。
为了更好地管理馆藏文物,确保其安全、完整并实现最大化的利用价值,博物馆应建立一套科学且可行的藏品管理办法。
二、范围和适用对象本文档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博物馆,包括国家级、地方级和私人博物馆。
文档覆盖了博物馆藏品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收藏、鉴定、登记、保管、文献资料、展览和出借等。
三、收藏管理1. 收藏策略:博物馆应根据自身定位和收藏特点,制定明确的收藏策略,明确收集的范围和档案等级。
2. 收藏计划:博物馆应制定长期的收藏计划,根据馆藏现状和发展需求,合理安排收集新文物的时间和方式。
3. 文物鉴定:博物馆应建立专业的鉴定团队,确保收藏的文物真实性和价值,严禁收藏赝品和违法文物。
四、登记与保管1. 文物登记:博物馆应对新收集的文物进行详细登记,包括基本信息、来源、历史背景和重要性等,确保文物档案的完整性。
2. 文物保管:博物馆应建立安全、稳定和适宜的文物保管设施,包括恒温、湿度控制、防火和防盗等措施,确保文物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3. 文物保养:博物馆应制定文物保养计划,定期检查、清洗和修复文物,确保其保存状态良好。
五、文献资料管理1. 文献整理:博物馆应建立文献资料库,记录文物相关的研究成果、文物鉴定报告、出版物和相关图片等。
2. 文献保管:博物馆应采取措施保护文献资料的完整性和可读性,包括数字化保存和定期备份等。
六、展览管理1. 展览策划:博物馆应根据馆藏和展览需求,设计合理的展览方案,确保展览内容的科学性和吸引力。
2. 展览保安:博物馆应安排专业的保安人员,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展览文物的安全,设立防护屏障、视频监控等。
3. 观众管理:博物馆应为观众提供良好的参观环境和便利的服务,包括指示牌、导览图、参观指南等,确保观众的安全和舒适。
七、文物出借管理1. 出借审批:博物馆应建立文物出借审批流程,确保出借文物的合法性和安全性,严禁违规出借。
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_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条例
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_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条例 为规范博物馆藏品的管理,保护国家⽂物财产,应制定规范的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
下⾯⼩编为⼤家整理了有关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的范⽂,希望对⼤家有帮助。
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篇1 为规范我馆藏品管理制度,贯彻新《⽂物保护法》和国家对⽂物“有效保护,合理利⽤,加强管理”的⽅针,根据国家⽂物局颁布的《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结合我馆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如下: A. 藏品征集 1、由办公室、保管部、陈列部组成⼯作专班。
凡馆内外有关⽂物征集的线索、信息、信函等,应由办公室汇总,统⼀编号登记⼀式两份(附表),经馆领导签署同意后,⼀份脚经办⼈,⼀份留底。
2、经办⼈应把办理情况及时反馈给办公室。
⽂物、标本等在没有办理完征集⼿续前,可暂时寄存在保管部。
⽂物、标本等完成征集⼯作后,将登记表、⽂物或标本及相关的其他资料⼀并交保管部,由保管部开具⼊馆凭证三联单,第⼀联及⽂物或标本征集表由藏品总帐保存;第⼆联交库房保管员保存;第三联加盖单位公章交交件⼈或单位保存。
3、⽂物或标本征集项⽬,应经馆⽂物鉴定学术委员会两名以上专家确认后⽅可办理⼊馆⼿续。
4、财务室应凭保管部开具的⼊馆凭证⽀付奖⾦或征集款。
年底,财务室应根据当年⽂物征集经费⽀出帐单与保管部当年藏品⼊馆凭证进⾏核对,做到帐物相符。
5、办公室收到保管部藏品⼊馆的通知后,向捐赠⼈颁发收藏证书。
收藏证书应统⼀编号。
收购、移交、调拨⽂物不法证书。
B. 藏品接收 1、总帐⼈员负责⽂物、标本、等藏品的接收⼯作。
接收时,必须认真填写⼊馆凭证,严格按凭证办理好⼿续。
2、凡属征集品等必须连同有关记录、原始资料(或收原始记录)等⼀并接收。
3、凡属收购⽂物,须连同收购发票⼀并接收。
C. 藏品鉴选与评级 1、凡⼊藏的⽂物、标本等必须具有⼀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经本馆⽂物鉴定委员会两位以上专家进⾏鉴定⽅可⼊藏。
藏品级别的评定,须经国家⽂物局授权的各级⽂物鉴定委员会按⽂化部颁布的《⽂物藏品定级标准》进⾏评定。
文物数字化流程
文物数字化流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文物数字化流程是指将传统的文物收集、保护、研究、展览等工作转变为数字化形式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文物数字化在文物保护和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介绍文物数字化的流程。
文物数字化的流程分为四个主要步骤:文物筛选与采集、数字化加工处理、数字化储存与管理、数字化展示与应用。
首先是文物筛选与采集。
在筛选文物时,要根据文物的价值、保存状况、实用性等因素进行评估,选择适合数字化的文物进行采集。
采集工作包括文物的拍摄、扫描、测量等过程,采用摄影或激光扫描等技术来获取文物的数字化影像。
在文物采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文物,避免对文物造成伤害。
接下来是数字化加工处理。
在采集到文物的数字化影像后,需要进行图像处理、数据整合等步骤。
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文物影像进行修复、增强、变换等处理,提高图像的质量和清晰度。
将文物的数字化影像与相关的文物信息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数字化文物资料。
第三步是数字化储存与管理。
将经过加工处理的文物数字影像和相关信息存储在数字化平台上,建立文物数字化数据库。
通过数据库管理软件对文物数字化数据进行管理和组织,实现文物信息的分类、检索、更新和共享。
要做好文物数字化数据的备份和安全保护工作,确保文物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最后是数字化展示与应用。
将文物数字化影像和相关信息在网站、移动应用、数字展览等平台上展示出来,向公众传播文物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数字化展示和应用,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促进文物的保护和传承。
还可以利用文物数字化数据开展研究、教育、文化交流等活动,丰富文化生活,推动文化发展。
文物数字化流程涉及多个环节,需要各方面的协作和配合。
通过文物数字化,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希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文物数字化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应用,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和文化遗产的传承贡献力量。
论中小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流程
论中小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流程作者:吴红波来源:《文物世界》 2017年第4期摘要:博物馆的藏品管理既包括对藏品本体属性的收集整理,又包括对藏品接收后相关工作流程的管理,其流程大致可分为接收、保管、提用与外借、统计、注销等几大步骤。
目前,很多大型博物馆已经启用专门的博物馆藏品管理系统用于库房管理,但是,一些中小博物馆仍沿用传统的库房管理模式,并且由于人员不足、重视不够等多方面原因可能存在藏品管理不够规范的情况。
本文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日常藏品管理工作中的接收、保管、提用与外借三个主要环节进行详细梳理。
关键词:博物馆藏品管理流程藏品是博物馆存在的重要物质基础,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职业道德》(2004 年版)曾明确指出:博物馆为社会及发展利益承担信托管理保护收藏品的责任,即博物馆承担着征集、保护和推广其藏品的责任[1]。
由此可见,我们对藏品的管理更不容忽视。
博物馆的藏品管理既包括对藏品本体属性的收集整理,又包括对藏品接收后相关工作流程的管理[2]。
这样,一方面能够为后人提供研究文物的基本信息,包括文物的发现始末、流传经历等;另一方面,又能对藏品实行科学管理与保护,更好地服务于展览和科学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与推进,更多更强大的智能服务也在扩大其使用范围,比如,文物库房中的智能查询定位系统,能够快速而精确地查找文物所在的位置;博物馆藏品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与使用,集信息查询、库房管理、藏品分析于一体,大大提升了文物管理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但对于大多数的博物馆而言,尤其是对藏品数量不多、种类也相对单一的中小博物馆,仍旧沿用着传统的文物管理模式,还需要库房管理人员进行人工操作与管理,诸如还需填写纸质的文物出入库凭证,文物提用通知单,藏品档案等。
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大致可以分为接收、保管、提用与外借、统计、注销等几大流程(详见文物藏品管理流程图)。
当下,一些中小博物馆由于人员不足、重视不够等多方面原因可能仍旧存在藏品管理不够规范的情况。
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办法
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办法1. 文物的鉴定和登记博物馆在收纳文物藏品时,要进行鉴定和登记工作。
鉴定包括文物的质地、年代、作者等基本信息的确认,以及文物的价值与历史背景的研究。
登记则是将文物的相关信息整理并纳入博物馆的档案系统。
2. 文物的分类和整理博物馆应按照一定的分类体系对文物进行分类管理。
分类体系可根据文物的材质、时代、用途等进行划分。
在分类的基础上,博物馆还需进行文物的整理工作,包括清洁、修复、保养等。
3. 文物的陈列和展览博物馆应根据其藏品的特点和历史背景,以及观众的需求,进行文物的陈列与展览。
陈列要注重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的结合,使观众能够全面了解文物的核心信息。
同时,展览也应充分考虑文物的保护和安全,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4. 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博物馆在管理文物藏品时,要注重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保护包括对文物的环境保护、防火防灾等工作。
修复则是对受损文物进行修复和保养,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5. 文物的借展与交流博物馆在管理文物藏品时,可将一部分文物进行借展和交流。
借展是指将文物移至其他博物馆或机构,进行展览并进行相关的交流活动。
借展前需制定借展协议,并确保文物的安全和保护。
6. 文物的鉴定与复原博物馆应配备鉴定和复原的专业人员,对文物进行科学鉴定和复原工作。
鉴定是对文物真伪、年代等进行确权的过程。
复原是对受损文物进行修复,以尽可能恢复其原有的外观和功能。
7. 文物的数字化管理与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博物馆应积极推进文物的数字化管理与研究工作。
通过数字化技术,将文物的相关信息以图像、文字等形式进行记录和存储,方便文物的研究和传播。
8. 文物的监督与检查在文物管理工作中,博物馆应建立健全的监督与检查机制。
定期组织对文物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和执行效果。
总结: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办法涉及到文物鉴定和登记、分类整理、陈列展览、保护修复、借展交流、数字化管理等方面。
这些管理措施有助于保护文物的完整性和传承价值,同时也能够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物馆的现代化文物管理流程
摘要:博物馆是我们国家保存和展览文物藏品的地方,博物馆里面保存的都是我
国的历史文物和宝贵的文史资料,为了能够保证馆藏文物的长期妥善保存以及展
览工作的正常进行,必须要将馆藏文物管理进行重视。
本文简要阐述了博物馆文物
藏品管理的作用,对现代化文物藏品管理流程进行探究。
关键词:程序;博物馆;文物管理
前言
博物馆作为各种文物藏品的聚集地,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教育、学习、娱乐为目的开展的非营利性的永久性文化教育机构,而博物馆的藏品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的见证。
随
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普及和应用,作为
社会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全面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文物藏品进行现
代化的流程管理势在必行。
1.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的重要性
藏品是博物馆存在的重要物质基础,博物馆为社会及发展利益承担信托管理
保护收藏品的责任。
由此可见,我们对藏品的管理更不容忽视。
博物馆的藏品管
理一方面能够为后人提供研究文物的基本信息,包括文物的发现始末、流传经历等;另一方面,又能对藏品实行科学管理与保护,更好地服务于展览和科学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与推进,更多更强大的智能服务也在扩大其使用范围,
比如,文物库房中的智能查询定位系统,能够快速而精确地查找文物所在的位置;博物馆藏品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与使用,集信息查询、库房管理、藏品分析于一体,大大提升了文物管理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但对于大多数的博物馆而言,尤其
是对藏品数量不多、种类也相对单一的中小博物馆,仍旧沿用着传统的文物管理
模式,还需要库房管理人员进行人工操作与管理,诸如还需填写纸质的文物出入
库凭证,文物提用通知单,藏品档案等。
2.管理流程
某些中小博物馆由于人员不足等原因,存有藏品管理不规范的情况。
直观的
图形能更清晰地表现藏品管理流程,如图1。
图 1
藏品有征集、购买、交换、接受捐赠及调拨等多种来源,但无论哪一种来源,藏品的接
收基本都遵循同样的程序,其中,通过征集入库的方式较为多见。
一般来讲,较大的博物馆
会设有专门的文物征集部门,且与文物库房管理人员不存在交叉。
略微小一点的博物馆一般
没有专门的文物征集部门,文物征集是阶段性的,而非持续性的,可能三年、两年集中征集
一次,临时成立文物征集小组进行文物征集。
无论是哪一种模式,征集部门在获得领导批准后,需由征集部门和保管部总账管理员一起完成藏品的移交工作,再由总账管理员将分类账
目登记单移交到各个分库房的保管员那里。
这项工作有几处比较容易疏忽的地方:第一,有
的博物馆征集完文物后,由征集部门直接点交到文物库房,库管人员直接做入库登记单,这
在程序上是不妥的,也不利于工作。
第二,为方便库房管理人员分类编目、上架,征集组成
员在移交文物清单前,可将经过鉴选、确定入藏的文物按类别分别编号,按类别填写《文物
征集移交单》,而不是以征集顺序编号,这样就既避免了重复劳动,又增强了工作的系统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种办法尤其适合文物尚未做分库管理的博物馆。
第三,藏品移交入库时,要经过库房保管员验收,如有异议,是由总账管理员订正分类账目登记单。
最后,总账管理
员在“移交方经手人”处签字,保管员在“保管员经手人”处签字,保管部主任、分管领导都逐
层签字确认,这就意味着藏品与责任移交到文物库房了。
藏品移交到文物库房后,库房保管员就需要进行一系列保管工作了。
比较系统的一项工
作就是信息采集,其中最要紧的就是给每一件藏品进行编号,包括藏品总登记号和分类号,
前者来自总账管理员那里,这也是文物接收时由总账管理员统一接收的主要缘由所在,这个
总登记号就相当于它们永久的身份证号了。
20世纪以后,对藏品的管理逐步进入数字化时代,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每件藏品的文字信息、音频资料等录入计算机系统,使得藏品信息更
加完备的同时,也更加智能化。
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最基本的
文物信息模式,将每件文物的重量、质量、尺寸等14项基本信息填写完备就能满足基本的
日常管理。
我们可以使用它的离线采集工具对每一件文物进行逐项登记,账目还不完备的博
物馆可以借此机会完善馆藏文物的总账与分类账,使日后的管理工作更加便捷、规范和统一。
信息采集的目的在于方便查找,因此,我们还需对藏品进行编目,填写检索卡片,明确
每一件藏品的存放方位,不能随意堆砌。
哪怕是库房条件还不达标的博物馆,至少也要将藏
品按照“上轻下重、上小下大、前低后高、高卧矮立”的原则进行排架,在每一排架的侧旁贴
好总登记号,文物的进出都需在卡片上注有说明,方便随时清点。
同时,还需填写《藏品档案》,尤其是珍贵文物,每一件藏品均需填写一册《藏品档案》,记录藏品本体属性信息、
征集经过、入藏时间、铭记题跋、鉴定意见、现状记录等多个信息。
为了更好更准确地对藏
品进行管理,每年都要以《馆藏品入库凭证》为基准,辅之以分类账、检索卡片等信息对藏
品进行核对,发现有遗漏的地方要补写,错误的地方要更正,最终形成一份馆藏文物年度核
查统计表,将各级文物增减情况填写清楚上报并存档。
这些程序都不复杂,只是需要细心和
耐心,记录好每件文物的存在状态,并将这一系列工作形成既定的文物管理程序,使得文物
管理更为有序、科学。
文物藏品不能只停留于文物库房,它的重要价值在于展示和利用,使它们“活”起来,让
观众通过各类展览了解文物本身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了解文物藏品本身及与之相关的故事、历史与文化。
因此,藏品入库并不意味着管理流程的终结,而是另一项管理流程的开始,这就涉及到藏品的提用、外借环节。
藏品的外借程序较为复杂,由博物馆法人、分管领导同
意后,文物保管部要出具书面申请,这时需要注意的是仍旧由总账管理员点交给借方,并做
好藏品动态信息管理并存档。
当文物归还时,仍由总账管理员交接,再点交给各库房保管员。
对于外借的藏品要注意填写《博物馆库外文物藏品追踪核查记录》,确保文物安全。
其他的
如出库单的填写、拍照等不再赘述。
3.结束语
博物馆文物作为一种珍贵的遗物或遗迹,是由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人类社
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见证物、推动文物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将文物藏品进行规范、有效、科学的分类化、数据化以及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有效地发挥藏品的作用,实现藏品的自身
价值和社会价值,推动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如亮.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管理[J].文物世界.2004(01) 70-72
[2] 辛瑞,王笑梅.基于RFID技术的博物馆文物管理系统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2(03) 40-42
[3] 张璐,李广新.信息管理系统在博物馆藏品管理中的应用[J].博物馆研究.2006(02) 85-87
[4] 关德仁.谈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规范化[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03) 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