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藏品综合管理系统功能升级开发服务项目开发需求
博物馆文物智能管理系统
![博物馆文物智能管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5247274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60.png)
博物馆智能管理系统方案2017年5月一、需求分析 (17)二、系统介绍 (17)2。
1系统原理 (17)2.2系统结构 (18)2。
3系统功能介绍 (18)三、系统流程 (18)3.1库房管理 (19)3.2入库流程 (19)3.3 出库流程 (19)3.4 移库流程 (20)3。
5系统特点介绍 (20)四、应用价值 (21)五、产品介绍 (21)5。
1创羿CY—URD-105桌面式读写器 (21)5。
2创羿CY—URD—200固定式读卡器 (16)5。
3创羿CY-TUD—561面板天线 (18)5。
4创羿CY—WTK—301纸质标签 (18)一、需求分析博物馆作为重点文物管理单位,其馆藏的文物种类及数量众多,仅文物日常的盘点及查找就占用了文物管理部门大部分精力。
在当前文物收藏热的背景下,文物普遍升值,国家对文物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作为文物保管单位,采用新技术控制文物仓库日常人员进出,加强安全管理防范措施尤为必要。
进一步完善目前的文物管理系统,加大文物管理的力度,保证文物的安全和数据的可靠,尤其加强对国家一、二级贵重文物和经常需要外出展览的文物管理成为文物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
在此背景下,北京创羿采用先进的无线射频RFID技术,构建成一个适应性更强、安全性更高、数据信息准确可靠的人员及文物管理系统.这对加强馆藏文物的管理力度,在文物盘点、查找和日常管理、人员出入等关键环节上来提高文物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提高管理系统的智能性及安全性都是非常必要的.二、系统介绍本系统依托RFID的技术优势,通过安放在文物上的标签,利用先进的RFID设备对数据采集,快速实现对文物盘点和查找管理,及时记录设备去向信息,在文物盘点时能有效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准确率.2。
1系统原理文物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文物进出自动化管理,由安装在文物上的RFID标签、固定式读写器、手持读写器、管理中心网络管理设备及其管理软件组成。
近现代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论文
![近现代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780c0cd5fbfc77da269b17d.png)
近现代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探讨[摘要] 藏品是博物馆实现其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等四大功能的物质基础,是博物馆开展一切业务活动的坚实后盾,因此,做好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本文通过对近现代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发展概况及特点进行分析,对现代藏品管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 藏品藏品管理发展简史信息管理系统工作体系藏品是国家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是博物馆立足的根本,是博物馆开展陈列展示、教育宣传、科学研究等各项业务工作的重要基础。
因此,加强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形成专业的藏品管理工作体系,是现代博物馆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我国近代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发展简史中国近代博物馆产生于20世纪初,百年来,中国博物馆事业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与此同时,藏品管理工作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建国以前的初步形成时期,第二阶段为建国后至上世纪80年代的全面发展时期,第三阶段为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全面繁荣时期。
(一)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初步形成我国最早的博物馆是清朝张謇于1905年创建的南通博物苑,开始了中国近现代博物馆事业的纪元。
张謇经过对日本和西方博物馆的多次考察和专门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博物馆藏品管理的理论观点。
他认为博物馆的收集范围应“纵之千载,远之异国”,种类是“中外动植矿工之物,乡里金石,先辈文笔”,藏品收藏要“室中宜多窗,通光而远湿”,在保管上要“分别部居,不相杂厕”,每件物品要“条举件系,立表编号”,陈列要“参研学理,确有规则”……这是对我国近代藏品管理理论的首次阐述,开创了近代藏品管理理论研究的先河。
(二)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建国后国家即对全国范围内的博物馆藏品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整顿工作,并先后颁发了一系列有关博物馆工作及藏品管理方面的条例、法规,促进了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发展与提高,使得藏品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化、科学化。
如1964年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博物馆藏品保管暂行办法》是建国后第一次由国家文化部门颁发的关于博物馆藏品保管的条文法规;1978年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博物馆藏品保管试行办法》和《博物馆一级藏品鉴赏标准》,使当时的博物馆藏品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1986年国家文化部颁发的《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藏品管理理论,形成了比较合理的藏品管理工作体系,迄今为止都仍对现代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影响力。
博物馆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博物馆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5b496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8.png)
-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如防火墙、数据加密等,防止数据泄露。
-定期进行法律法规和信息安全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的合规意识。
四、实施策略与步骤
1.项目启动:成立项目组,明确项目范围、目标和预期成果。
2.需求分析:深入调研博物馆的业务流程和用户需求,形成详细需求报告。
3.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和界面布局。
4.系统开发:采用敏捷开发模式,分阶段完成系统开发和测试。
5.系统部署:在确保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进行部署并逐步切换到新系统。
6.用户培训:为博物馆工作人员提供系统操作和信息安全培训。
7.项目验收:按照预定标准,对系统进行验收,确保满足建设目标。
-设立智能化安防监控系统,保障博物馆的物理安全。
2.藏品数字化管理
-开发藏品管理系统,实现对藏品的分类、登记、检索、维护等全流程管理。
-采用高精度扫描技术,对珍贵文物进行数字化记录,便于保存和展示。
-建立藏品数据库,实现藏品信息的电子化存储和远程访问。
3.展览与教育服务
-利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展览体验。
3.信息化服务
(1)数字展览: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打造线上互动展览,满足观众多样化需求。
(2)智能导览:开发智能语音讲解、路线推荐等功能,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
(3)教育推广:开展线上线下教育活动,弘扬博物馆文化,培养观众兴趣。
4.数据安全与合规
(1)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开发智能导览系统,提供个性化参观路线推荐和语音讲解服务。
-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活动,拓展博物馆教育功能。
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集成展示及智能管理项目招标技术需求(word版)
![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集成展示及智能管理项目招标技术需求(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7cd73ba0116c175e0e4859.png)
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集成展示及智能管理软件服务项目招标技术需求方案一、项目规范和标准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省、市的各级的政策法规;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等各级相关博物馆行业的最新规范标准文件执行,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等各级相关计算机信息行业的相关规范标准文件执行,必须严格按照其它和系统应用相关的行业的标准执行。
二、项目说明1、总体目标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集成展示及智能管理软件是以融通各数字化应用信息系统为纽带,综合应用感知技术、新型数字化采集技术、海量数据处理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等现代先进技术手段,整合博物馆珍贵文物资源,实现文物信息共享,提升文物保护手段,以信息带管理、以信息促保护,将多种科技信息手段和先进管理理念相结合,助力博物馆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提高博物馆的可持续数字化科技创新能力和文物数字化保护水平,坚持“以人为中心、以数据为驱动”的信息传递模式,使现在建设的系统能效聚合、真正达到智慧化融合。
2、现状简述博物馆目前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心机房建设在博物馆四楼的藏品库房区域,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心机房建设有UPS不间断供电电源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门禁、视频监控、温度、湿度、配电等)、机柜系统、网络交换系统、程控电话系统等。
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系统中心机房也建设在博物馆四楼的藏品库房区域,建设有UPS不间断供电电源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门禁、视频监控、温度、湿度、配电等)、机柜系统、网络交换系统等。
博物馆安防监控系统中心机房是安防监控系统的核心,位于博物馆一楼的行政办公区,设备占用了整个机房的三分之二的区域,整体机房的噪声很大,设备的辐射也比较大,空调效果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
博物馆智慧博物馆一期项目的建设基本整合了各个业务系统,但是文物数字化保护与楼宇自控、安防监控、智慧博物馆系统等几个系统分散各处,存在数据割裂,管理不集中的问题,数据不能统一展示,指挥时需在各个点分散指挥,目前整个体系缺乏统一的集中管理和指挥体系,不利于文物数字化保护。
数字博物馆项目计划书
![数字博物馆项目计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d0700fe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0.png)
数字博物馆项目计划书
一、项目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技术日益成熟。
这给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和网上互动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
传统的物理博物馆限于实体展厅空间,容纳展品量和展示方式都存在一定限制。
而数字博物馆通过网络形式运作,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实现“无界限”访问。
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更多人体验到博物馆的魅力,扩大博物馆社会影响力。
二、项目目的
本项目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多媒体互动型的数字博物馆平台。
通过数字手段实现博物馆藏品的数位采集、管理与访问。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实体藏品数字化,提供线上展示;开发移动应用,实现随时随地数字参观。
打造一个“无界限”的数字博物馆空间,提升社会参与度。
三、项目内容
1. 建设数字资源库,对重要藏品进行三维扫描、图片拍摄等数字采集;
2. 建立数字博物馆管理系统,实现数字资源的整理、分类、检索;
3. 开发多终端移动应用,支持在手机、等设备上的使用;
4. 搭建互动型网页平台,提供在线数字展厅与互动服务;
5. 支持、等创新技术引导线下参观。
四、实施阶段
本项目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实现:
1阶段(2021年1-6月):建设数字资源库基础架构,对部分重要藏品采
集数字资源;
2阶段(2021年7-12月):建立数字管理系统,开发移动应用初步版本; 3阶段(2022年1-6月):完成网页平台与新增功能测试,上线。
五、预期效果
实现线上线下资源深度融合,打造一个“无界限”的数字博物馆空间。
扩大社会影响力,推动传统博物馆向数字转型。
张家界市博物馆信息化应用系统总体方案
![张家界市博物馆信息化应用系统总体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f10f6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3.png)
加强学术研究支 持
我们将加强信息化应 用系统对学术研究的 支持,提高文物的保 护和研究能力,为学 术研究提供更加全面 、准确的信息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备份策略
建立科学的备份策略,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建立灾备中心,确保在突发事件或灾难发生时,系统能够快速恢复并 正常运行。
06
项目实施效益评估与总结
项目实施效益评估
提高了文物信息管理效率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现 了文物信息的快速录入、存储 、查询和更新,大幅提高了文 物信息的管理效率。
增强观众体验:通过信 息化手段,实现虚拟展 馆、互动体验、多媒体 展示等功能,增强观众 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本项目的建设意义在于 推动张家界市博物馆的 数字化、信息化、智能 化进程,提高博物馆的 管理和服务水平,为观 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参观 体验,同时为文博行业 的发展做出贡献。
02
系统建设内容与技术方案
运行监控
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对系统运行状态、性能、安全性进行全面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 性。
维护支持
提供专业的维护支持服务,包括日常维护、故障排除、版本更新等,确保系统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
系统安全保障与备份策略
安全策略
制定完善的安全策略,包括用户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措施,确保 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未来发展规划与展望
完善信息化应用 系统功能
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 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功 能,提高系统的稳定 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
推进数字化博物 馆建设
我们将以信息化应用 系统为基础,继续推 进数字化博物馆建设 ,实现文物信息的全 面数字化管理。
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博物馆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前期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博物馆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前期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5e7dc7a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5.png)
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博物馆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前期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11.06.14•【文号】办博函[2011]415号•【施行日期】2011.06.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博物馆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前期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办博函〔2011〕415号)各有关单位:为适应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推动博物馆行业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根据《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文物办发〔2003〕63号)和《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招标评标暂行办法》(文物办发〔2003〕86号),国家文物局决定组织开展《“博物馆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前期研究》课题申报。
上述课题申报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公开申报、专家评审、择优委托”的方式确定承担单位。
为便于各单位进行申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课题申报要求(一)申报单位应当是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信息化企业、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及其他文博单位。
不受理个人申请;(二)课题申报单位认真阅读课题申报指南(详见附件),填写《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申请书》(以上文件请登陆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平台下载,网址);(三)课题申报起止日期为2011年6月20日-6月30日。
课题申报时需提交书面申请材料一式7份和电子文档。
二、申报受理方式国家文物局科研课题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课题办)负责课题的申报受理工作。
课题申报单位务必于2011年6月30日16:00前将申报材料寄(送)至课题办(以邮戳时间为准),电子文档发送至************.cn,逾期概不受理。
三、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联系人:刘刚、李晨联系电话:************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高原街甲2号文博大厦1314室国家文物局科研课题管理办公室邮编:100029附件:《“博物馆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前期研究》课题申报指南国家文物局二○一一年六月十四日附件:《“博物馆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前期研究》课题申报指南博物馆管理作为国家文物局一项重要的业务职能,管理面广(涉及全国3020家博物馆),涉及事项多(涉及行政许可项目6项,占国家文物局行政许可项目总数的近四分之一),社会关注程度高,特别是随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不断推进,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对博物馆行业信息的需求日益高涨。
鸿山遗址博物馆的空间建设——从一方遗址走向大千世界
![鸿山遗址博物馆的空间建设——从一方遗址走向大千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54be6bc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b.png)
【博物馆学】Museology1 鸿山遗址内涵1.1 无锡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无锡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范围为鸿山墓群及周围地带,“鸿山墓群共发掘了老虎墩、老坟墩、曹家坟、邹家墩、杜家坟、万家坟、邱承墩等战国时期的越国贵族墓葬7座”①,总面积约7.5平方千米,春秋战国时期土墩51座。
无锡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主要包括遗址博物馆展示区、遗址现场展示区、模拟考古展示区、农业生态展示区、生态湿地展示区”②等功能分区,2010年10月,正式命名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目前正式命名单位江苏省仅此一家。
无锡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梁鸿国家湿地公园有紧密的联系。
湿地公园“以鸿山墓葬遗址为内涵,以自然生态湿地为核心,以吴地文化为依托,融自然野趣的生态湿地、富有魅力的水文化和质朴的田园风光为一体,具有湿地生态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科普展示、科普教育、农业生产、艺术创意和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以展现本土文化、农居文化、水利文化、农耕文化、吴地文化,以人与湿地和谐相处为特征的具备江南特质的遗址公园”③。
鸿山遗址与湿地公园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1.2 鸿山遗址博物馆鸿山遗址博物馆是以鸿山墓群为依托,主要展示鸿山墓群出土文物的遗址类专题博物馆。
现有馆藏文物1173件,其中以玉飞凤为原型的精美玉雕,作为无锡市市徽的主要运用元素,被人们广为称赞。
成套的青瓷编钟更是展示了吴越地区的礼乐制度,大量青瓷器的首次发现弥补了吴越历史研究的空白,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鸿山遗址博物馆在邱承墩原址上建设,房屋建筑面积8697平方米,展览用房面积4624平方米。
常设展览由三部分组成:鸿山墓群文物展示,邱承墩原址复原展示,吴越文化展示。
作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鸿山遗址博物馆至今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
鸿山墓群还发现了诸多史前遗址,分别有房屋基址2座、墓葬22座、祭祀祭台2处、高土台墓葬2处,时期横跨崧泽、马家浜、良渚,出土了大量的玉环、玉璜、玉琮、玉璧、玉镯、玉坠等精美器物。
智慧博物馆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博物馆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763b4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d.png)
通过智能化系统,观众可以与文物进行互动 ,增强参观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挑战与问题
技术更新迅速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智慧博物馆智能化系 统需要不断升级和维护。
数据安全风险
智能化系统涉及大量的数据存储和处理,存 在数据泄露和被攻击的风险。
系统集成难度大
智慧博物馆涉及多个智能化子系统,需要进 行有效的集成和整合。
软件开发
根据系统设计,开发软件应用程序,实现各项智能 化功能。
集成调试
将各个硬件设备和软件模块集成在一起,进行系 统调试,确保各部分能够协同工作。
上线运行
完成调试后,智慧博物馆智能化系统可上线运行,为博 物馆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服务。
成功案例分享
故宫博物院智慧化改造
故宫博物院通过实施智慧博物馆智能化系统,实现了展品数字化管理、观众流量控制、安全监控等功能,提高了 管理效率和游客体验。
光照度监测
根据展品对光照的需求,自动调节灯光亮与挑战
优势分析
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智能化系统,博物馆可以实现自动化管 理,提高内部管理效率。
保护文物安全
智能化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文物的状态,提高 文物的安全保护水平。
提升观众体验
观众可以通过智能化系统获得更加便捷、个 性化的参观体验。
。
电子导览
通过手机APP或展品旁边的电子设 备提供展品信息和介绍。
展品互动
利用AR、VR等技术,让观众与展品 进行互动,增强展览的趣味性和参 与度。
智能安防系统
监控系统
实时监控博物馆内各个角落,保障展品和观众的 安全。
报警系统
对异常行为或突发状况进行及时报警,提高安保 反应速度。
门禁系统
控制观众进出博物馆,记录人员流动情况,确保 安全。
博物馆展览空间设计项目采购需求
![博物馆展览空间设计项目采购需求](https://img.taocdn.com/s3/m/eeaa9f6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f.png)
博物馆展览空间设计项目采购需求项目背景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播者,在展览空间设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展示博物馆馆藏的文化艺术品和历史文物,博物馆需要一个高质量的展览空间设计项目来提供展览场所。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采购一个展览空间设计项目,为博物馆提供一个创新、可持续、多功能的展览空间,以满足不同展览需求,并提升博物馆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项目范围展览空间设计项目的采购需求包括以下方面:1. 空间布局:设计师需要提供一个合理的空间布局方案,以最大化展览空间的利用效率,并提供舒适的观展环境。
2. 展陈形式:设计师需要提供不同展陈形式的设计方案,包括展柜、展板、展示架等,以展示不同类型的文物和艺术品。
3. 照明设计:设计师需要提供合适的照明设计方案,以突出展品的特色和美感。
4. 声音和影像设计:设计师需要提供合适的声音和影像系统设计方案,以提供与展览内容相适应的声音和影像效果。
5. 安全保护:设计师需要提供安全保护方案,包括展品防盗和防火等措施,以确保展品的安全。
6. 可持续性设计:设计师需要考虑可持续性设计原则,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项目要求1. 设计师需要具备丰富的博物馆展览空间设计经验,能够理解博物馆的需求并提供创新的设计解决方案。
2. 设计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博物馆管理团队沟通并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3. 设计师需要按时提交设计方案,并参与项目的实施和监督。
4. 设计师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设计方案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项目预算本项目的预算为XX万元,包括设计费、材料费和施工费等。
设计师需要在预算范围内提供高质量的设计方案,并确保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项目交付方式设计方案需要以报告形式交付,包括详细的设计图纸、说明文档和预算报告等。
设计师需要在报告中清晰地展示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并提供相关的图表和分析数据来支持设计决策。
以上为博物馆展览空间设计项目的采购需求,请有能力和经验的设计师按照要求提交相关的设计方案,以满足博物馆的需求和期望。
博物馆智能化系统工程
![博物馆智能化系统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f293ba4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7.png)
博物馆智能化系统工程1. 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博物馆的参观需求也越来越高。
博物馆智能化系统工程作为博物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供更加便捷、丰富和智能的参观体验,为观众带来更深入、全面的文化与艺术交流。
本文将介绍博物馆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概念、目标、功能以及应用案例。
2. 概念博物馆智能化系统工程,简称MISE(Museum Intelligent System Engineering),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博物馆内部的各种设施设备、信息系统进行整合与管理,实现博物馆的智能化、数字化和自动化。
3. 目标博物馆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提升观众参观体验:通过智能系统,为观众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互动性强的参观体验,使观众更多地参与到文化艺术的交流和体验中。
- 提高安全可靠性:博物馆拥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通过智能化系统,可以对文物进行更加精确的监测和保护,有效预防火灾、盗窃等安全事件的发生。
- 提高管理效率: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对博物馆内部设施、人员和物资的精确控制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4. 功能博物馆智能化系统工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功能: ### 4.1 观众导览功能通过智能化系统,观众可以通过手机APP、导览设备等方式获取准确的展览信息和导览路线,实现个性化的导览体验。
系统可以根据观众的兴趣、时间等因素,推荐适合观众的展品和讲解内容。
4.2 互动展示功能智能化系统可以通过触摸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方式,实现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展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操作、手势识别等方式与展品进行互动,增加互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4.3 安全监测功能通过智能化系统,可以对博物馆内部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例如,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各个展厅的安全情况,对异常情况进行自动报警;通过温湿度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文物的环境状态,对不符合标准的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评估标准、评分细则计分表 2019.12
![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评估标准、评分细则计分表 2019.12](https://img.taocdn.com/s3/m/12cdf3f6d0d233d4b14e69d2.png)
附件1: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2019年12月)第一条为加强博物馆行业管理,提高博物馆质量,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博物馆条例》《博物馆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正式登记、经所在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具有文物、标本和其他藏品的收藏保管、科学研究、陈列展览、教育传播功能,向社会开放、正常运行36个月以上的各类博物馆,均可申请参加定级评估。
第三条国家文物局负责制定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等,并对办法、标准等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中国博物馆协会具体负责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可以委托地方省级博物馆行业组织协助开展相关工作。
第四条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遵循自愿申报、行业评估、动态管理、分级指导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五条博物馆经定级评估确定相应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
第六条申请参加评估的博物馆应依照博物馆评估标准开展自评,填写《博物馆定级评估申请书》,向中国博物馆协会提出申请。
参评博物馆应确保数据信息真实可靠;填报的相关数据信息,应与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库、全国博物馆信息年报系统、非国有博物馆藏品备案数据库等相关数据保持一致。
第七条中国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申请材料进行书面审查,还可根据需要组织专家小组进行现场评估。
专家小组在审查材料、实地考察、咨询评议的基础上,提出现场评估报告。
第八条中国博物馆协会根据申请单位的《博物馆定级评估申请书》和专家小组现场评估报告,进行综合评定并打分产生评定意见。
第九条如评定意见与申请书存在重大差异,且申请单位或相关专家等对评定意见提出重大异议的,中国博物馆协会应对相关评定意见给予复核。
复核工作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具体组织,并形成进一步评定意见。
第十条中国博物馆协会可委托地方省级博物馆行业组织对所属行政区域申请参评的博物馆进行审核、提出评定建议。
藏品信息管理系统解决实施方案
![藏品信息管理系统解决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68bb5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9.png)
陶瓷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XX信息科技**2014年9月28日目录一、需求概述2二、建设目标32.1、建设要求32.2、建设原则4、开放性4、先进性4、实用性4、集成性5、安全性5、可扩展性5三、系统概述53.1、系统体系框架63.2、系统功能结构63.3、系统业务模型举例图73.4、业务流程图7、新征入馆流程图7、出库流程图7四、系统功能模块规划74.1、藏品管理7、藏品登记7、台账管理84.2、流通管理8、账册管理8、库房管理84.3、表单管理9、凭证管理9、报表管理94.4、检索统计10、综合检索10、藏品统计104.5、系统管理11五、系统预算清单11一、需求概述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文博行业中拓展以服务和信息资源为核心,以科技为手段,将是行业发展的趋势.数字博物馆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文化遗产管理应用模式,其核心模块即为藏品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数字化形式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各方面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信息系统.数字化信息时代,各类文物、博物馆系统资源管理数字化建设进程关系到文物事业在新的世纪是否具有生机与活力,并将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水平.目前,陶瓷博物馆现有藏品一万多件,但是藏品的日常管理都基于传统的管理方法,藏品出入库需要依靠大量的人力劳动来实现;同时博物馆也未建立藏品信息数据库,缺乏藏品原始基础信息的整理,仅有的信息也只是通过简单的EXCEL表格来存储.随着陶瓷博物馆的不断发展、陶瓷藏品数量的不断增多,亟需通过信息化管理来提高管理水平,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查询统计检索等功能,建立起统一的藏品管理信息体系,对各类陶瓷藏品记录其详细的信息,告别纸张笔墨记录时代,节约人力财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同时,文化局也要求陶瓷博物馆在2015年年底前,全面建成藏品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既要与国家普查平台相兼容,又要满足陶瓷博物馆平日的藏品管理、凭证的导入导出、查询统计和出入库管理等功能.二、建设目标2.1、建设要求博物馆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藏品进行的,在藏品这一项工作中,资源是馆藏文物和文物登记账簿;其服务对象是保管人员、研究人员、陈列人员、行政人员、参观人员等;展示工作中的资源是陈列设施、相关文物和文献,服务对象是普通参观者、专业研究者;研究工作中的资源是相关文物、文献和技术手段,服务对象是普通学习人员、专业人员、行政人员等.藏品信息管理系统的五大建设要求:藏品信息管理系统应该在博物馆经营中实现如下的功能:1、要充分考虑到藏品管理者的实用性与藏品的安全性,集信息查询、账本统计、库房管理、陈列展览及藏品征集、鉴定、照相、保养、复原、维修、装裱等各种业务管理于同一个信息平台上.2、系统应支持藏品图片和文档等资料的管理、同时对藏品的多媒体文件也有相应的储存方式.3、当藏品仓库中的器物发生增减的时候,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反映器物的入库、出库及库存信息.4、如果国家普查平台提供数据对接接口,那么两个系统可以实现对接,藏品登记到自己系统的同时,可以自动录入到平台上去.不能提供结构时,两者也必须相兼容.2.2、建设原则2.2.1、开放性系统充分考虑系统结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等方面的开放性,具有灵活的扩展功能.采用标准化接口技术,在满足单位内部数据交换的基础上,提供与其他系统以及外界公共数据网的标准化应用接口.2.2.2、先进性按照产品成熟、技术先进的原则来选择系统,使系统拥有合理的生命周期,减少投资浪费.2.2.3、实用性系统不仅体现当前技术和管理的需要,同时还需充分考虑实用性,满足当前各层次、各环节应用管理中数据处理的便利性和可行性,在实用的基础上逐步向科学化、自动化过渡,以提高信息的实用性和共享性为主要目标,最大限度满足管理的需要.2.2.4、集成性所有业务系统都是架构在统一的数据库平台之上的,各业务系统得到的数据都是完整统一的,这是系统集成性的关键所在.2.2.5、安全性从网络、系统和软件设计各个方面综合考虑,保障系统的安全性.2.2.6、可扩展性设计时必须考虑将来的发展,除了当前设计得有一定的超前外,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充性,易于系统以后的发展.三、系统概述藏品信息管理系统,从博物馆业务的基本功能出发,以藏品信息为主,围绕着博物馆的保管、研究、陈列三大基本功能,涵盖了藏品信息的征集、入藏、登记、记录、标注、存储、管理、检索、统计和定制输出等的一体化信息化管理,实现文物的出入库管理、快速分类、日常库存盘点、快速查找等业务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提高管理水平.在以"藏品信息管理"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和在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基础上,通过基于B/S结构的灵活可定制的数据录入界面,并按照国标代码编制要求进行编码,编码符合系统性、完整性、唯一性、通用性、可扩展性原则,实现对藏品、作者、收藏、借阅等信息基于浏览器界面的统一快速输入、校对、审核和修改、删除,从而将已有藏品档案、账册、凭证、卡片的数字化,建立起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特有的陶瓷数据库.同时,系统可根据博物馆的业务模式灵活定制系统业务流程,更贴近用户所需日常业务工作.系统必须提供符合文物局标准的数据接口,能与国家普查系统对接.3.1、系统体系框架系统应用目前先进的互联网络Internet/Intranet技术,整个系统开发主要采用标准的B/S体系结构,建立三层架构,即:客户端为BROWSER,中间层为支持J2EE规范的应用服务器,后端为数据库服务器.围绕藏品信息的管理,以藏品信息为中心的策略,实现以信息流为线索的系统框架结构,具有强大晚上的功能和开发性、规范性和方便、易用等特点.3.2、系统功能结构藏品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1、藏品管理.主要有藏品登记和台账管理,对藏品的基本信息和影像信息进行录入,对藏品的出入库、鉴定、修复、展陈和研究记录进行台账登记.2、流通管理.主要有总账查阅和库房管理,自动生成原始登记清册、总登记账、分类账、资料品账和参考品账,对藏品的入库、移库、出库和库房盘点等进行管理.3、表单管理.主要有凭证管理和报表管理,对各项凭证和报表实现在线生成、导入导出和打印输出功能.4、检索统计.主要有综合检索和统计功能,实现对藏品数据进行多条件智能查询检索,对藏品资源内容进行自动统计、分类统计、按条件统计等统计和排序功能.5、系统管理.主要有用户权限设置、用户角色管理、用户属性设置和控制面板功能,对使用系统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控制.3.3、系统业务模型举例图3.4、业务流程图3.4.1、新征入馆流程图3.4.2、出库流程图四、系统功能模块规划4.1、藏品管理4.1.1、藏品登记基本信息登记填写藏品的编号、名称、年代、类别、质地、数量、长度、高度、宽度、质量、文物级别、文物来源、完残程度、完残状况、保存状态、入藏时间范围、入藏年度等基础信息.填写藏品入藏之前的来源信息、考古发掘信息、流传经历、著录信息、鉴定信息、保管信息、损坏发生记录、修复记录、移动记录、展出记录和其他信息.●影像信息登记对藏品的照片、视频等多媒体文件进行上传、修改和删除等管理.选定某一张图片作为该藏品的显示图片.4.1.2、台账管理对藏品在博物馆收藏时期,发生的出入库、鉴定、修复、展陈、研究等事件进行台账登记.出入库记录可根据库房管理模块中发生的操作自动登记.4.2、流通管理4.2.1、账册管理自动生成原始登记清册、总登记账<分类账>、资料品账和参考品账.所有藏品分为藏品、资料品和参考品三类.原始登记清册是所有经过藏品登记模块的物品清单;总登记账是等级标为"藏品"的物品的清单,同时根据藏品的类别分别生成分类账;资料品账是目前被标记被"资料品"的藏品清单;参考品是目前被标记被"参考品"的藏品清单.4.2.2、库房管理对藏品库房情况以及藏品情况进行管理和统计,包括日常库房维护及藏品排架等信息记录.藏品入库时,需要进行"藏品、参考品、资料品"的等级分类.●入库管理对藏品入库信息进行登记,藏品登记后,选择该藏品进行入库,输入其所在库房和位置,可以打印入库凭证等.●移库管理对进行移库的藏品,可以单个或批量进行更改其库房信息.自动生成相应的移库清单,同时涉及移库库房的物品统计数目也应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事故管理对发生事故的藏品,进行事故登记和处理结果的反馈.●出库管理选择出库的藏品,记录其出库信息、出库原因<鉴定、修复、展陈、研究等>,打印出库凭证等.●库房管理可以设置库房信息,比如地下库房、三楼库房、展厅下置展柜等,也可以设置具体库房内容,如排架、存放数量、剩余空位数等.●库房盘点对库房盘点结果进行登记.4.3、表单管理4.3.1、凭证管理设置所有需要的凭证表单,然后根据选择藏品,进行标准格式的凭证生成,并进行导出打印等操作.4.3.2、报表管理设置常用的报表格式,如月报表、年报表等,可自动生成,并进行导出打印等操作.4.4、检索统计对文物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的目的在于能便捷地利用和利于保护实体文物,在利用中最基本、常用的手段就是检索和统计,统计也是在检索的基础上完成的.得到的检索统计结果,可以按指定格式输出和打印.4.4.1、综合检索系统可以实现对藏品数据的多条件智能查询检索,对藏品基本数据、多媒体信息、流通管理模块等各个模块产生的数据的检索.用户可以实现检索界面的定制:提供基于陶瓷藏品内容的检索,如作者、作品和模糊查询三种检索方式,提供作品类别、款式、材质、题材等组合查询和对查询结果的二次检索.用户只要输入作品的名称、作者等关键信息或加入综合条件,即可显示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及相关图片.4.4.2、藏品统计包括计件统计、分类统计、保管统计、影像统计、资产统计等多种统计形式,并柱状图和饼图的方式进行展示,充分挖潜的藏品资源内容.用户也可以提供特殊的查询条件,对整个库进行自动统计、报表输出,例如,根据分类、历史时期、作者、材质等进行统计.4.5、系统管理此模块只针对系统管理员开放,用于初始化系统的基础信息,是信息化系统能否成功运行的关键.业务功能有设置组织机构,维护用户信息;设置功能权限与角色信息;维护各类企业和人员信息;维护数据字典信息等.通过系统权限管理,可以根据每一个用户的岗位职责,制作出符合该用户岗位职责的用户权限界面.用户在该界面中只能处理自己岗位职能范围内的工作,接受上级发布的工作任务并反馈完成的结果.●角色管理:提供对系统角色的基本操作,包括:新增、修改、删除等.●权限管理:角色创建好后,就可以对该角色的模块访问权限进行控制.●用户管理:提供对系统用户的管理,包括新增用户、修改用户、删除用户、清空密码等.●控制面板:用户可通过本模块实现对本账户信息的修改、登录密码的维护等操作.五、系统预算清单。
长治市博物馆旅游开发与发展分析
![长治市博物馆旅游开发与发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e2d73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f.png)
长治市博物馆旅游开发与发展分析作者:上官慧军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17期摘要:長治市博物馆蕴藏丰富,内涵广博,作为城市的重要文化标志,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是长治市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部分。
长治市博物馆应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软硬件设施,与当地文化紧密结合,注重文物保护,强化人才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博物馆事业和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使博物馆成为人们的文化家园。
关键词:长治市博物馆;文化旅游;发展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2.17.0160 引言21世纪以来,城市旅游业日渐兴起,博物馆逐渐成为一个城市旅游形象的象征,对于增强地区旅游吸引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博物馆成为影响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①。
博物馆将地方文物、史料、艺术品等文化遗存收集、研究和保护起来,这些文化遗存具有旅游资源中可观赏性、可游览性、可吸引性等特征,实现了文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的统一。
长治市博物馆是长治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之一,集文物收藏、陈列展示、宣传教育、科学研究于一体。
1 长治市博物馆概况长治市博物馆位于潞州区太行西街西端北侧,1990年9月动工兴建,1992年10月落成,坐北朝南,临街而建,是一座综合性地方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3340平方米,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
整个建筑设计新颖,造型独特,规模宏阔,布局严谨。
博物馆大门宽敞广阔,四根石柱横向排列,以示文化瑰宝源于四面八方。
博物馆顶部伞状,上置一长6米、高2.5米、重7.5吨仿春秋战国铜车马,远望如车轮滚滚,战马奔驰,为博物馆之标志。
馆内共设6个展厅,展厅面积5200平方米。
1995年长治市博物馆被省委、省政府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 长治市博物馆旅游资源分析长治市博物馆内长期开设有“上党从来天下脊—长治古代文明”“长治古代琉璃”“长治历代墓葬”“长治战国车马坑”四个基本陈列,以精美简约的形式,向人们直观展示古代长治地区的悠久、辉煌的文明史。
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1c9b1d0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9.png)
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 引言博物馆是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者,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成为提高博物馆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就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探讨。
2. 系统需求分析(1)文物管理需求:博物馆管理的核心之一是对文物的收藏、保管、展示和研究。
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应该具备对文物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文物信息录入、标签打印、存放位置管理、文物数码化、文物鉴定与评估等功能。
(2)参观者管理需求: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需要管理参观者的预约、票务、入场等流程。
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应该提供参观者预约、票务销售、入场券验证、参观者统计等功能。
(3)人事管理需求:博物馆需要管理员工的招聘、薪资、绩效考核等事务。
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应该提供人事管理、薪资发放、绩效评估等功能。
(4)学术研究需求:博物馆需要进行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等工作。
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应该提供学术信息录入、学术交流组织、学术成果展示等功能。
3. 系统设计与实现(1)数据库设计: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包括文物信息、参观者信息、员工信息、学术研究信息等。
数据库应该具备高效的数据存储和查询能力,以满足系统的各项需求。
(2)界面设计: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界面设计应该简洁明了,方便用户操作。
可以采用图形化界面,提供直观的操作指引和友好的用户体验。
(3)功能实现: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应该具备文物管理、参观者管理、人事管理、学术研究等功能。
开发团队应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系统的各项功能,并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系统集成: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与其他辅助系统进行集成,如票务系统、会计系统等。
集成过程中需要保证数据的准确传递和系统的协同工作。
4. 系统应用与效益(1)提高管理效率: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以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效率,使文物收藏、展示、研究等工作更加高效和精确。
智慧展览馆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展览馆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41806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4.png)
05
效益评估与未来发展
效益评估方法
直接经济效益
通过智慧展览馆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优化展览流程,提 高运营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01
间接经济效益
通过该平台,增强展览馆的竞争力,吸 引更多的观众和参展商,进一步提高经 济效益。
02
03
社会效益
智慧展览馆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还能 产生社会效益,如提高展览行业的知 名度、推动行业创新等。
通过AR/VR技术提供导览服务, 使观众获得沉浸式参观体验。
平台管理架构设计
管理员权限设置
为不同管理员分配不同权限,确保平台数据 安全。
展位管理
管理员可设置展位信息,包括展位大小、位 置、价格等,方便用户了解和预订。
展览信息录入
管理员可在线编辑和更新展览信息,保证信 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数据统计与分析
安全监控模块
对展馆进行实时监控,包括人员、展品、环境等方面的监控,确保展馆的安全。
系统管理模块
对平台进行配置、维护和管理,保障平台的稳定运行。
03
关键技术实现
大数据存储与处理
分布式存储技术
采用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或类似技术,实现展览馆数据的高效存储和备份,同时满足数据冗余和 容错需求。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智慧展览馆信息 化综合管理平台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精 细化。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平台提供 更好的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利用物联网技 术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展览设施管理。
挑战
随着智慧展览馆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的不断 发展,也将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更新迅速 、信息安全问题等。因此,需要不断进行技
智慧展览馆信息化综合 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博物馆网站建设方案
![博物馆网站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91606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a.png)
项目完成后,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方案旨在为博物馆网站建设提供全面、详细、可行的指导,以期实现博物馆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为观众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参观体验。
第2篇
博物馆网站建设方案
一、项目概述
为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需求,提高博物馆的公共服务能力,本项目旨在构建一座内容丰富、功能完善、用户体验优良的博物馆官方网站。通过网站平台,实现博物馆藏品展示、教育资源分享、公众互动交流等功能,以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提升公众文化素养。
(3)教育资源:提供线上教育活动、科普知识、学术研究等内容。
(4)互动交流:设置在线留言、问卷调查、活动报名等互动功能。
(5)新闻动态:发布博物馆最新资讯、活动报道等。
(6)参观服务:提供开放时间、门票信息、交通指南等服务信息。
2.内容建设
(1)基本信息:确保博物馆简介、开放时间、参观须知等信息准确无误。
5.提升博物馆的品牌形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吸引更多观众参观。
三、方案设计
1.网站架构
(1)首页:展示博物馆的简介、最新动态、推荐展览、活动预告等内容。
(2)博物馆概况:介绍博物馆的历史、建筑、藏品等基本信息。
(3)藏品展示:对博物馆的藏品进行分类展示,并提供搜索、筛选等功能。
(4)教育活动:发布线上教育活动信息,包括虚拟展览、科普知识、学术研究等。
博物馆网站建设方案
第1篇
博物馆网站建设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博物馆作为文化教育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场所,面临着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展览展示效果、拓展宣传教育途径的挑战。为实现博物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座功能完善、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的博物馆网站。
智能博物馆系统开发合同
![智能博物馆系统开发合同](https://img.taocdn.com/s3/m/2b8e318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c.png)
智能博物馆系统开发合同合同编号:__________甲方(以下简称“委托方”):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以下简称“开发方”):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章合同总则1.1 本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基础上,就智能博物馆系统开发项目达成如下协议。
1.2 甲方委托乙方开发智能博物馆系统,乙方承诺按照甲方要求及本合同的约定完成系统的开发工作。
1.3 本合同所涉及的智能博物馆系统开发项目,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博物馆的展品、展览、教育活动等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为公众提供智能化、个性化服务的系统。
第二章项目内容及要求2.1 项目内容2.1.1 乙方负责智能博物馆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测试及验收等工作。
2.1.2 乙方需按照甲方提供的展品资料、展览方案等,完成系统的数据录入和整合工作。
2.2 项目要求2.2.1 系统需具备以下基本功能:(1)展品信息管理:包括展品的基本信息、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料管理。
(2)展览信息管理:包括展览的介绍、展品布局、展览时间等信息管理。
(3)教育活动管理:包括教育活动的介绍、报名、通知等功能。
(4)观众服务:包括智能导览、个性化推荐、在线问答等功能。
2.3 乙方应确保系统符合以下技术要求:2.3.1 系统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2.3.2 系统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甲方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
第三章工作进度及交付3.1 乙方应在合同签订后____个月内完成系统的开发和部署工作。
博物馆数字化改造承包资质要求
![博物馆数字化改造承包资质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78c37b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f.png)
博物馆数字化改造承包资质要求篇一博物馆数字化改造承包资质要求嗨,各位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博物馆数字化改造承包资质要求这档子事儿。
为啥要搞这个呢?你想想啊,现在都啥时代啦,数字化那可是大势所趋!博物馆也得跟上这潮流不是?咱们要让更多的人能在线上就能领略到博物馆的魅力,让那些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能更好地传播和保存。
那接下来咱就好好说说这承包资质的要求哈。
**一、技术实力方面**1. 首先,你得有一支牛掰的技术团队吧?团队里起码得有几个在数字化领域深耕多年的大佬,**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这些前沿技术**。
不然咋搞这复杂的数字化改造?2. 要有成功的数字化项目经验,**至少完成过三个类似规模和复杂度的项目**。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没点真本事可不行!3. 能提供先进、稳定、安全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确保系统运行故障率低于 5%**。
这要是三天两头出问题,那不得把大家急死?**二、创意设计能力**1. 得有创新的思维,能把博物馆的特色和数字化完美结合,让观众眼前一亮。
比如说,**设计出独特的虚拟展览模式**,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那种。
2. 对博物馆的文化内涵要有深刻的理解,**能通过数字化手段精准传达**,可别把咱的文化精髓给搞丢了。
**三、服务保障能力**1. 项目实施过程中,得有完善的沟通机制,**每周至少两次的项目进度汇报**,让咱心里有底。
2. 售后保障也不能少,**提供至少两年的免费维护服务**,有问题能及时解决。
这些要求可都是为了能把咱们的博物馆数字化改造搞好,让它能在数字时代大放异彩!要是达不到这些要求,那这项目可就悬咯,搞不好还得重新找人,浪费时间和金钱。
所以,各位承包方们,可得加油啦!篇二博物馆数字化改造承包资质要求嘿,朋友们!今天咱们严肃又活泼地谈谈博物馆数字化改造承包资质要求。
为啥要谈这个?因为博物馆是历史和文化的宝库,数字化改造就像是给这个宝库装上现代化的翅膀,让它能飞得更高更远!下面具体说说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所有带有明细模块的数据表格按照“博物馆数据导出模板示例”进行升级调整。
27、
28、
实现藏品信息的多条件查询及查询结果图文导出功能。
29、
30、
实现快速准确进入对应明细修改、查询界面,提升功能操作准确性、便捷性。
31、
32、
申请表表单录入项中申请人一项实现多选功能。
33、
34、
升级此模块“禁用”功能,实现“禁用”后显示当前页。
五、
六、
(一)
(二)
1、
2、
根据博物馆的要求进行界面设计,包括登录界面和系统主界面。
3、
4、
藏品指标体系包括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一普指标、博物馆个性指标。
5、
6、
定制博物馆各类业务单据的打印格式。
7、
8、
定制各类业务的审批节点,包括征集审流程、入馆审批流程、入账审批流程、入库审批流程、出库审批流程等。
(三)
(四)
9、
10、
分类账阶段修改分类号、账目分类、调整藏品基本信息,藏品明细拆分根据用户需求,可按照实际数量拆分明细,用户可自定义数量拆分、拆分之后可以合并再拆分等。
11、
12、
数据库整体备份更新及附件内容增量备份更新,当前业务需求是有两个办公地点,从A去往B的时候需要将A办公地点附件增量备份及数据库整体备份打包到备份盘,再B办公点导入数据前先做数据库整体备份再做导入。
13、
14、
实现藏品账目明细中存放地点显示藏品的所有库房库位层级信息。
15、
16、
当前是鉴定后结果拆分,对待入账藏品数量大于1的记录数支持选择性拆分,文物数量小于或等于1的不能继续拆分,拆分后将形成新的总登记号,主要用于本不属于一类的藏品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归同一类的情况,拆分记录可图文模式、导出、打印等。
17、
18、
不修改实际图片的图片水印功能,只是网上浏览的时候附带水印,下载图片不需要。
19、
20、
实现多种格式图片的批量上传,以减少上传较多藏品图片的用时和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
21、
22、
藏品图片查看界面添加缩放、旋转等常用功能键。
23、
24、
升级藏品提用凭证、出库及入库点交单,完善年度出入库情况统计简报模块及出入库动态统计模块、新增藏品出库图文明细模块。
博物馆藏品综合管理系统功能升级开发服务项目
开发需求
一、
二、
本项目建设目标是对“博物馆藏品综合管理系统V2.0”功能升级需求进行定制开发。
三、
四、
1、“博物馆藏品综合管理系统V2.0”功能升级版
2、定制部分源代码及全部编译通过后的可执行程序。
3、数据库文档、详细设计说明书、系统安装部署手册、系统管理手册、用户使用手册。
35、
36、
实现对已经入馆却未入账物品(由于其他原因导致藏品已不属于本馆)的销账操作,并形成注销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