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考试试卷A卷

合集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练习题附答案.pptx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练习题附答案.pptx

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儒家主张“天下为公”,人们应该共担社会责任。“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原文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意思是当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为人们所共有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构想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反映 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讲的 就是士人的志向抱负。正如钱穆所说:“中国文化传统精神,建本于一己,而直达于天下。只求一种人与人相处之道 来融通解决人类间一切问题,而期求达于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大同太平的大理想。”由此可见,平天下的天下观” 体现着“和合”精神,以公治世的理念。期望能够消除一切分别,人人共同承担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达到大 同世界的理想。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和谐、和陛的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观同中国当 代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B.疆域、地域 C.国都 D.都邑 .《说文》指出:“木下日本”,本指的是。 A.本质 B.根本 C.树根 D.纸张 .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和谐、和睡的民族,历来讲求。 A.天下一家 B.公平正义 C.互助共赢 D.立己达人 .()是“天下观”的基本目标
A.和平 B.发展 C.共赢 D.合作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君子文化的概括?。 A.意 .志 C.行 D.仁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君子之道一意”的含义?。 A.仁爱 .正义 C.意念 D.恭敬
.“义”,即人际关系以及人类活动期间应该追求的最高道德价值以及遵循的最高行为准则。 .经商为求利,但在明清时期,很多徽州商人经商却非义不取,甚至宁可失利,不可失义。 .“诚”“信”相通。古人有诚信相通的论述,“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这里指出诚信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信是 人道的法则。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A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A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A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A.生产工具 B.生活器具 C.运输工具D.典籍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A.文化现象 B.文化事象 C.文化思潮 D.文化产品3.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为()A.西夏B.西戎 C.西狄D.西羌4.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

其重要原因是()A.与地理条件有关 B.与气候条件有关C.与社会条件有关 D.与生活条件有关5.《阿房宫赋》的作者是()A.白 B.杜甫 C.杜牧 D.孟浩然6.中国文化的源泉是()A.三代文化 B.先文化 C.汉文化 D.唐宋文化7.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A.铁器制造 B.铜器制造 C.青铜器制造D.铝器制造8.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A.金銮殿B.宗庙C.天坛D.明堂9.下列选项中,对血亲五服制的正确表述是()A.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B.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二代,向上推二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C.以父族二、母族二、妻族一为五服D.以父族三、母族二为五服10.清明节俗的中心容是()A.会亲友B.家族饮宴C.祭祖扫墓D.散祭神11.西周以后,文献中频繁出现“皇天”、“上天”、“ 天”、“昊天”、“苍天”,表明一种信仰已广泛流传,这种信仰是()A.日崇拜B.月崇拜C.鬼魂崇拜D.上帝崇拜12.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A.仁、义、礼B.孝、悌、忠C.礼、智、信 D.恭、敬、诚13.《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的作者是()A.元任B.章炳麟C.瞿秋白D.钱玄同14.下列佛学宗派中,属于中国化佛学宗派的是()A.天台宗B.法相宗C.律宗D.密宗15.20世纪80年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A.梁漱溟B.徐复观C.唐君毅D.杜维明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中国文化属于()A.民族文化 B.国别文化C.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 D.汉民族文化E.文化17.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湖泊水吞吐量急剧下降、中下游水患严重的原因有()A.过分追求眼前利益 B.过分追求粮食生产C.过度拓宽湖泊面积 D.大片地围湖造田E.土地沙化18.庄子哲学思想的宗旨在于个体精神解放,其最高表现是()A.逍遥 B.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C.否认客观现实,强调超越的生活D.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E.兼爱非攻19.下列各项中,属于《汉书•艺文志》所载与医学有关的“方技”有()A.医经 B.经方 C.神仙 D.四诊 E.卜算20.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有()A.整体思维 B.类比思维 C.抽象思维 D.辩证思维 E.形象思维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中国传统文化:22.阴阳家:23.重农主义:24.庙会:25.鬼魂崇拜: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西安交通大学2020-2021年春夏学期《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考试试卷

西安交通大学2020-2021年春夏学期《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考试试卷

西安交通大学2020-2021年春夏学期《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考试试卷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输入您的学号: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禅宗的代表著作是() [单选题] *A. 《心经》B. 《金刚经》C. 《大藏经》D. 《坛经》(正确答案)2.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是谁的言论?() [单选题] *A. 释迦牟尼B. 慧能(正确答案)C. 弘忍D. 慧远3. 首次提出山水画“三远”的论的是() [单选题] *A. 图画见闻志B. 林泉高致(正确答案)C. 画继D. 山水纯全集4.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 “六要”的提出见于山水画理论著作() [单选题] *A. 画山水序B. 笔法记(正确答案)C. 林泉高致D. 山水纯全集6. 天的涵义包括: () [单选题] *A. 神性义B. 道德义C. 自然义D. 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正确答案)7. 《红楼梦》中《终身误》写道“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中“木石前盟”是指哪俩位的爱情。

() [单选题] *A. 薛宝钗和贾宝玉B. 贾宝玉和史湘云C. 贾宝玉和林黛玉(正确答案)D. 贾宝玉和妙玉8. “大音希声”出自() [单选题] *A. 《孟子》B. 《论语》C. 《老子》(正确答案)D. 《左传》9. 后世“诠才讽说之徒”皆能传承任公子之志业。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 下列不是曹操作品的是() [单选题] *A. 《短歌行》B. 《龟虽寿》C. 《蒿里行》D. 《咏怀诗》(正确答案)11. 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 [单选题] *A. 治人事天莫若啬(正确答案)B. 圣人无常心C. 上善若水D. 物壮则老12. 儒家的主张是“兼相爱,交相利”。

期末考试《中华传统文化》_20230802105226

期末考试《中华传统文化》_20230802105226

期末考试《中华传统文化》一、单选题(共25题,50分)1、()的“保民思想”,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潮的先河(2.0)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战国2、对宋明理学地位及影响的评述,不正确的是(2.0)A、是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B、将儒家思想发展成为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等于一身的庞大的思想体系C、对中华民族性格和人的发展没有积极作用D、宋明理学的适应新时期维护君主专制的需要而形成的3、最早发现茶并且利用茶的国家是:()(2.0)A、日本B、韩国C、中国D、印度4、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2.0)A、启发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5、宗法制度的核心是()(2.0)A、嫡长子继承制B、封邦建国制C、宗庙祭祀制6、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2.0)A、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B、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C、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D、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7、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2.0)A、周易B、中庸C、大学D、论语8、最早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家是()(2.0)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9、“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这句话出自哪位思想家?()(2.0)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10、孟子的儒学思想主张不包括()(2.0)A、施仁政于民B、人民比国君更重要C、提出“三纲五常”D、主张人性本善11、“主席”、“列席”、“席位”三个词出自:()(2.0)A、服饰B、饮食C、婚俗D、节日风俗12、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2.0)A、孔子B、王夫之C、孟子D、墨子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位先贤讲的?(2.0)A、孟子B、老子C、荀子D、孔子14、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思想体系的核心是()(2.0)A、克己复礼B、宽刑薄赋C、仁D、民贵君轻15、认为把握理需要通过“格物致知”,这里的“格物”指的是()(2.0)A、客观存在的事物B、普遍存在的原理C、对各种知识的体会D、先天的“理”16、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0)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17、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2.0)A、“和为贵”和“仁”的思想B、农本思想C、有教无类思想D、民为贵,君为轻思想18、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传统文化期末考试试卷》

《传统文化期末考试试卷》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中华传统文化》 试卷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写在下列答题框中,每小题2分,共20小题,合计40分。

) 1. 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 ( ) A. 博学 B. 审问 C. 明辨 D. 自我修养 2. 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 ) A. 天人感应 B. 形式逻辑 C. 辩证逻辑 D. 天人合一__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级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密)………………………………(封)………………………………(线)………………………………密 封 线 内 答 题 无 效3.《红楼梦》中被称为“混世魔王”的人物是()A. 薛蟠B. 贾琏C. 贾宝玉D. 贾珍4.中国戏剧臻于成熟的标志是()A. 京剧B. 秦腔C. 梆子D. 元杂剧5.“庖丁解牛”寓言中的“庖丁”可喻指以下哪种人()A. 厨师B. 屠户C. 治国者D. 尸祝6.知音的故事中,伯牙弹奏的是哪首琴曲()A. 梅花三弄B. 广陵散C. 阳春白雪D. 高山流水7.“甲骨熊猫侠”表情包“活化·创新·传播”——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活动中,设计者将甲骨文变成了手机里的表情包,让甲骨文的图案意义跃然眼前,而不再是高深莫测的文化符号,点击发送中,古老的甲骨文火了。

“甲骨文表情包”的走红说明 ( ) ①甲骨文内涵丰富,是汉字的源头,是创新汉字文化的源泉和动力②甲骨文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用现代化的手段诠释甲骨文的内涵,激发更多人对汉字研究的兴趣④文化传承既要研究传统文化,又要采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当中国人和西方人相遇时,双方应采用何种礼仪? ( )A. 客随主便B. 哪种都可以C. 双方都行西方礼仪D. 双方都沿用己方礼仪9.以下哪些节日全属于中国传统节日?( )A.春节、元旦节、中秋节 B.国庆节、端午节、中秋节C.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 D.中元节、父亲节、感恩节10.男子行冠礼是在多少岁?()A.十三B.十五C.十八D.二十11.下面哪个选项是”四书”的构成() A.大学、中庸、论语、尔雅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大学、孝经、论语、尔雅 D.大学、孝经、论语、孟子12.下列传统节日中,来源于二十四节气的是()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清明节13.成都某著名古迹门口有这样一副名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它说的是()A.杜甫B.薛涛C.诸葛亮D.李冰1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C.双手交叉D.左手在上15.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A.早上B.中午C.傍晚D.下午16.我们常把结了婚的夫妇称为“结发夫妻”,“结发”在古时是指结()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D.把头发都剪掉17.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哥哥姐姐时称为“家兄”.“家姐”,那么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 A.家弟、家妹B.舍弟、舍妹C.息弟、息妹D.堂弟、弟妹18.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传说故事的是:()A《牛郎织女》B《孟江女》C《白蛇传》D《山海经》19.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20.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 A团圆美好B年年有余C更岁交子D五福临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小题,合计20分,请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答案写在下列答题框中,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期末试卷及答案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期末试卷及答案一

试卷一一、单项选择1.在《易·贲卦·彖传》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表示着()A.“文”与“化”合并使用B.‘文’的含义C.“化”的含义D.无表示意义2.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又称()A. 小文化B. 大文化C. 和文化D. 无意义3.人类历史是由三种再生产构成的社会有机体的运动过程。

三种再生产分别是物质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再生产。

A.精神财富B.社会财富C.思想财富D. 银行财富4.,“三皇”是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

一般认为“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 )A.禹B.瞬C.国D.席5.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姬发伐纣灭商,建立了周朝,史称()A.东周B.西周C.晋国D.三国6.在《说文解字·序》中他把“六书”之名定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

A.假借B.转回C.世纪D.异化7.( )是指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书籍,它的形成经历了从春秋到南宋 1 000 多年的漫长岁月,包括历代儒家经典和人们对儒家经典的各种注疏。

A.礼B.书C.经D.孟子8.我国最早的类书是(《》),三国魏文帝时编撰,自五经群书分类为篇,以供皇帝阅读。

A.黄篮B.黄览C.礼记D.黄书9.哪个朝代在都市繁华和音乐发达的基础上,产生了“参军戏”。

()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10.(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A.谷雨B.立春C.惊蛰D.雨水二、多项选择1.文化的功能()A.传承功能B.教化功能C.凝聚功能D.稳定功能2.汉字的起源( )A.结绳说B.八卦说C.仓颉造字说D.文解字3.依据题材不同,国画可分为( )A.人物画B.山水画C.花鸟画D.自然画4.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剧种()A.昆曲B.京剧C.元曲D.诗歌5.在体裁上有一些不同于传奇的特点:()A.话本小说正文之前有诗词或一两个小故事。

B.话本小说中间可加入诗词或者骈文,来渲染故事或者人物风貌。

中国传统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1.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A.正确B.错误2.《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

AA.正确B.错误3.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

AA.正确B.错误4.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A.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

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

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A.以人为尊B.以民为贵C.以仁为本2.礼教的核心是:(ABCDE)A.父子有亲B.君臣有义C.夫妇有别D.长幼有序E.朋友有信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A)A.仁B.义C.礼D.知2.颜渊问仁,子曰:(B)A.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为仁C.仁者其言也讱D.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D)A.博学B.审问C.明辨D.自我修养4.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A)中寻找A.共性B.个性5.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D)A.天人感应B.形式逻辑C.辩证逻辑D.天人合一6.天的涵义包括:(D)A.神性义B.道德义C.自然义D.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7.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A.孔子B.老子C.孟子D.董仲舒8.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A.人与自然的和谐B.人与社会的和谐C.人的身心和谐D.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9.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C)A.尽心B.慎独C.仁礼的统一D.穷理10.荀子提出过:(B)A.天人交相胜B.制天命而用之C.尽心、知性、知天D.不以人灭天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A.史官B.祭司C.司马D.礼官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B)A.和静清寂B.清虚卑弱C.仁义礼智D.恭宽敏惠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A.祭神如神在B.未知生,焉知死C.无神论D.怀疑论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B)A.善利万物而不争B.推己及人C.居善地D.处众人之所恶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A)A.治人事天莫若啬B.圣人无常心C.上善若水D.物壮则老6.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B.《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C.《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D.《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7.在《道德经》中,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ABD)A.相反相成B.反向思维C.道法自然D.祸福相依8.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ACD)A.不妄为B.不作为C.不多为D.有所不为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ABD)A.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B.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1观点12345当使灭形67经,8了成C.弘忍D.慧远9.“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期末考试试题和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期末考试试题和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期末试题和参考答案一、九州和五服指什么?答:1,九州:世界由九个大州组成,每个州由瀛海环绕,九州又由九个小州组成,每个小州由稗海环绕,中国只是这九九八十一个州中的一个州,成为“赤县神州”。

2,五服的两个含义:a,《尚书》中记录的天下的概念之一:畿为中心,天下由内到外包括: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

b,丧服分为五等,称为“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二、古代中国人想象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答:古代华夏族人将世界称为天下,认为“天圆地方”,自己处在方形天下之中,所以自称“中国”,这个观念延续了几千年才破除,而“中国”的名称却一直沿用至今。

古人的这种天下地理观助长了唯我独尊的天下政治观,并对我国历代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利玛窦《山海愈地图》向中国人传达了怎样的世界观?答:1,人类生活的世界不是平面,而是圆的。

2,世界很大,中国很小,中国只是亚洲的五分之一,亚洲只是世界的五分之一。

1,中国人观念中的天下四夷是不能成立的。

四,为什么古代中国人特别重视丧礼?丧礼中的五服是什么?答:丧礼包含了对家庭、家族亲疏差异的认识,亲疏和差异包含了同时也衍生出社会的等级秩序,等级和秩序规定了家庭甚至是国家的基本结构。

丧服分为五等,称为“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五、三亲指什么?答:宗亲:父系亲戚。

外亲:母系亲戚。

妻亲:妻子的直系亲属。

六,中国人关于亲族称谓的用途是什么?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答:用途:区分身份和关系。

原则:a,男女有别:父党与母党的差别。

b,长幼有序:兄弟、姐妹之间一定要分清排行。

七、中国古代家族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答:1,祠堂祭祀、乡约族规、家谱家法是中国社会法制的基础,这在中国古代法律不是很细的情况下,对社会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看到,党国家力量强大时,家族就要起到抵消国家对个人生活的直接干预的隔离层的作用;国家动乱时,家族成为民间社会,来维持社会稳定。

《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考试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考试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考试答案1【多选题】(2分)下述内容中,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ADA.以德治民,反对苛政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单选题】(2分)西方绘画主要强调的是:AA.由光和色来表现物象B.用线条作为造型手段3【单选题】(2分)根据音乐的不同,“风”是《诗经》中具有地方色彩的音乐,下列不属于“风”的是( A)A.《生民》B.《东山》C.《七月》D.《硕鼠》4【多选题】(2分)中国画包括哪三大画种( )BCDA.写意B.山水C.花鸟D.人物5【单选题】(2分)朱彝尊提出:“国史,天下之至公,不得以一毫私意梗避其间者也。

”表达了中国传统史学所蕴含的理念是( A )A.秉笔直书B.道德教化C.殷鉴不远D.通古今之变6【单选题】(2分)“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是( )的观点DA.孔子B.荀子C.董仲舒D.孟子7【单选题】(2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

BA.错误B.正确8【单选题】(2分)最具有代表性的唐代人物绘画的主要题材是( )BA.宗教题材的人物画B.仕女画C.历史故事画9【单选题】(2分)书写楷书时要笔笔中锋、笔笔藏锋。

BA.正确B.错误10【单选题】(2分)以下哪些不属于“六代乐舞”DA.云门B.大武C.大濩D.九歌11【单选题】(2分)刘知几将史家素养概括为“史家三长”,章学诚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AA.史德B.史学C.史识D.史才12【单选题】(2分)中国书法以( )为美。

CA.刚正B.力量C.中和D.柔和13【单选题】(2分)以下那幅绘画作品用连环画方式真实地描绘了当时贵族饮宴、乐舞的浮华生活,将中国绘画的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 )bA.仿唐乐舞B.韩熙载夜宴C.游春图D.照夜白14【单选题】(2分)庖丁高超的解牛技艺,按其自述,是因为他所好者技也,而进乎道矣。

aA.错误B.正确15【单选题】(2分)《梅花三弄》最初是一首古琴曲。

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1春期末考试

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1春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30,共60.0 分)1“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的含义是()。

(2.0分)2.0 分A、音乐是天地和谐的产物,礼貌是天地秩序的产物。

B、乐是天地和气的表现,礼是天地顺序的表现。

C、乐是天地之间的和谐的表现,礼是天地之间的秩序的表现。

D、音乐是天地和气的表现,礼貌是天地秩序的表现。

我的答案:C2如何理解孟子的说:“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2.0分)2.0 分A、只要为了取义,一定要先舍生B、舍生并不是取义的唯一方法,在可以不死时不必牺牲生命C、舍生和取义关系不大D、舍生一定能够取义我的答案:B3下列哪一个是最早接受中国文化的国家?()(2.0分)2.0 分A、美国B、日本C、新加坡D、朝鲜我的答案:D4荀子曰:“礼有三本”,分别是()。

(2.0分)2.0 分A、鬼神圣人老师B、天地先祖君师C、圣人父母先王D、天地圣人先王我的答案:B5下列符合理学思想的是()。

(2.0分)2.0 分A、“天下之物皆有其所以然之理”B、“吾心即道”C、“致良知”D、“人人可以成尧舜”我的答案:A6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追求是什么?()(2.0分)2.0 分A、知善行善B、克己修身C、内圣外王D、舍生取义我的答案:C7《全唐诗》是在哪个朝代编纂的?(2.0分)2.0 分A、宋代B、唐代C、清代D、明代我的答案:C8历史上谁秉承“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理念?(2.0分)2.0 分A、秦始皇B、朱元璋C、唐太宗D、唐玄宗我的答案:C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分)2.0 分A、东汉的董仲舒著《春秋繁露》,提出了三纲五常之说。

B、董仲舒认为的五常为:仁、义、礼、智、信。

C、孔子认为:“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

D、《说文解字》中诚和信意思互训,“诚,信也”,又说“信,诚也”。

我的答案:A10“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2.0分)2.0 分A、富而后教B、仁爱德治C、以礼治国D、隆礼重法我的答案:A11“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出自()。

中国传统文化大一期末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大一期末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大一期末答案
一、原题:
1.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3.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二、答案:
1.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以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为辅体,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价值观,以“天人合一”为哲学思想,以“礼仪之邦”为社会秩序,以“礼乐之邦”为文化
精神,以“书法、国画、诗词、戏曲”为文化表现形式,以“礼、乐、射、御、书、数”为文化内容,以“礼仪、习俗、节日、风俗”为文
化表征。

2.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一是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制度,以
儒家的“仁政”为政治理念,以“封建制度”为政治体制,以“礼仪之邦”为社会秩序;二是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农业社会”为经
济基础,以“科技发展”为经济支柱;三是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发展,
以“书法、国画、诗词、戏曲”为文化表现形式,以“礼仪、习俗、节日、风俗”为文化表征,以“礼乐之邦”为文化精神。

3.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二是影响深远,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三是发展多样,不断演变,不断发展,形成了多元的文化;四是传承绵延,从古至今,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在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哪一个节日与月亮有关?A. 春节B. 清明节C. 中秋节D. 端午节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的传统艺术?A. 京剧B. 书法C. 油画D. 国画答案:C3.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主要选拔什么人才?A. 军事人才B. 政治人才C. 经济人才D. 科技人才答案:B二、填空题1.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也被称为______。

答案:农历新年2.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行书”是书法的一种风格,其特点是______。

答案:流畅自然3.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和印刷术。

答案:造纸术、火药、指南针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京剧的起源和发展。

答案:京剧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最初是由安徽的徽剧和湖北的汉剧传入北京后,与北京当地的戏曲形式融合,逐渐发展而成的。

京剧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达到鼎盛,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

2. 请列举三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

答案:1) 尊老爱幼:在家庭和社会中,尊重年长者,照顾年幼者。

2) 礼让三先:在公共场合,如乘车、走路时,应礼让老人、妇女和儿童。

3) 餐桌礼仪:在用餐时,应等待长辈先动筷子,不抢食,不浪费食物。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

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艺术形式和社会习俗。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还能提供精神支撑和道德指导。

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力量。

通过教育、媒体和各种文化活动,传统文化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对促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期末试卷及答案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期末试卷及答案二

试卷二一、单项选择1.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的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等一系列社会意识及行为习惯。

A.理想信念B.道德风尚C.组织意识D. 道德观念2.地理环境主要是指某一地域的()A.人文环境B.天文地理C.自然环境D.社会环境3.“重农抑商”的政策首先是由()提出A.儒家B.道家C.法家D.佛家4.西周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占卜用书—(《》)A.周易B.三益D.礼记5.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意义和( )是语言的两个属性。

A.知识B.物质C.声音D.图形6.规范汉字的第一个依据是 1955 年由当时的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A.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B.第一批汉字整理表C.第一批一字整理表D.规范汉字书7.所谓“正史”,是指纪传体史书。

开其先例的是司马迁的(《》)。

A.史记B.尚书C.史书D.论语8.()是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音乐演奏、演唱、舞蹈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串演。

A.合集B.百戏D.花技9.中国传统建筑按功能分为居住建筑、城市公共建筑、宫殿建筑、礼制与祠祀建筑、陵墓建筑、()建筑六个大类。

A.道路建筑B.乡村建筑C.佛教建筑D.道教建筑10.()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堪称鼻祖的语言艺术。

A.诗词B.宋词C.诗歌D.元曲二、多项选择1.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A.农耕文化,重实求稳B. 家族本位,群体至上C. 重视人伦,轻视科技D.乐以成德,文以载道2.汉字的构造包括()A.指事B.象形C. 形声D.会意E.会意F.假借3.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特征()A.综合性B.程式性C.虚拟性D.真实性4.依据字数的多少,词从体式上可以分为()A.小令B.中调C.长调D.短调5.在执行中庸之道的过程中,需遵循三个主要原则( )A.慎独自修B.忠恕宽容C.至诚尽性D.独善其身三、简答题1. 试比较中国古代官学与私学的异同。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感恩节C. 端午节D. 万圣节答案:C2. 中国的书法艺术起源于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A3.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的传统艺术?A. 京剧B. 剪纸C. 油画D. 皮影戏答案:C4.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以下哪一项?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印刷术答案:ABCD5. 以下哪个选项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A. 哥特式教堂B. 罗马斗兽场C. 故宫D. 金字塔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之一是________。

答案:京剧2. 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主要使用的工具是__________。

答案:毛笔3.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________朝代。

答案:隋4.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也称为__________。

答案:农历新年5. 中国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中,牛郎和织女一年中相会一次的日期是__________。

答案:七夕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的春节是农历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

(对/错)答案:对2. 中国的茶文化起源于唐朝。

(对/错)答案:错3. 中国传统的围棋是一种两人对弈的棋类游戏。

(对/错)答案:对4. 中国的京剧起源于清朝。

(对/错)答案:错5. 中国的春节习俗中,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

答案:中国书法起源于商朝的甲骨文,经过周朝的金文、秦朝的小篆、汉朝的隶书,到魏晋南北朝的楷书、行书、草书,逐渐发展成熟,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描述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习俗。

答案: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猜灯谜等,以庆祝团圆和丰收。

3. 请列举中国四大名著及其作者。

答案:《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

传统民俗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民俗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民俗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春节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2.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A. 孔子B. 屈原C. 李白D. 杜甫答案:B3. 在中国民间,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A. 立春B. 雨水C. 立夏D. 立冬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A. 剪纸B. 皮影戏C. 京剧D. 油画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又称为________。

答案:乞巧节2.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________节。

答案:扫墓3.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是________。

答案:吃元宵4. 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白娘子与________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答案:许仙5.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是指________。

答案:角色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答案:春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守岁等。

2. 请简述元宵节的起源和习俗。

答案: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习俗包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

3. 请简述清明节的习俗和意义。

答案: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和扫墓的节日,习俗包括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4. 请简述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答案: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屈原,习俗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中国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

答案: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体现了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还促进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现代社会中,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同时也是人们放松身心、增进感情的重要时刻。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期末练习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期末练习及答案

期末练兵——单选题1、世界上曾经有许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媲美的文化类型,惟独(D )绵延数千年之久从未中断过。

A、古巴比伦文化B、古埃及文化C、古印度文化D、中国传统文化2、商代文字记录材料主要是保存在甲骨、铜器、及其他器物的刻辞里,其中以( A )上的刻辞为最多。

A、甲骨B、铜器C、其他器物D、纸张3、重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这是(B )中的人文主义。

A、中国文化B、西方文化C、印度文化D、埃及文化4、( A )提出了“形具而神生”的命题。

A、荀子B、墨子C、庄子D、韩非子5、不属于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的是( D )。

A、王夫之B、顾炎武C、黄宗羲D、王守仁6、下列不属于儒家学派代表作的是(D )A、《论语》B、《孟子》C、《春秋》D、《老子》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提出者为( C )A、孔子B、墨子C、孟子D、庄子8、秦朝统一中国后,以(B )作为治国之本。

A、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墨家思想9、《崇有论》的作者是( A )A、裴頠B、郭象C、王弼D、王充10、第一次提出“天时、地利、人和”概念的是(A )A、《孙子兵法》B、《孙膑兵法》C、《四书集注》D、《天论》11、以下除了(D ),都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

A、向秀B、嵇康C、何晏D、范缜12、下列几种主张体现古人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有(B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兼爱,非攻”③“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伐必有时”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3、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风吹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C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B.有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1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小学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小学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小学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方面,传统文化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以下是一些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供小学生进行学习和检验。

一、选择题1.五福对应五种美好,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五福之一?A.寿福B.财福C.康乐D.安福答案:C2.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A.杨贵妃B.王昭君C.西施D.貂蝉答案:C3.端午节是纪念哪位伟大的爱国诗人?A.杜甫B.白居易C.苏轼D.屈原答案:D4.中国传统演艺形式中,最具特色的是哪一种?A.京剧B.豫剧C.越剧D.川剧答案:A5.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以下哪四项科技发明?A.指南针、纸张、火药、印刷术B.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造纸术C.纸张、火药、指南针、火绳枪D.火药、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答案:B二、填空题1.中国传统文化中,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_______之一。

答案:艺术形式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最早出现在_______朝。

答案:东汉3.《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被称为_______。

答案:石头记4.中国古代的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_______。

答案:诗歌总集5.中国传统的节日中,中秋节是农历_______月的第_______天。

答案:八,十五三、判断题1.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答案:正确2.中国传统书法分为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四种不同的字体。

答案:正确3.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最早出现在历史上的是西施。

答案:正确4.中国古代流传最广的一部封建时代百科全书是《四库全书》。

答案:正确5.古代的封建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人才,不分贵贱,实现社会流动。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和风味。

答案: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家庭团聚的日子。

习俗包括贴春联、贴门神、放鞭炮、吃饺子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测试题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2.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

这指的是:()A景泰蓝B彩陶C琉璃D铜鼎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4.“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6.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 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 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8.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 )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9.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10.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 )A黄色B紫色C红色D蓝色11.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 )A60岁B100岁以上C80---100岁D70岁12.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 )A西湖龙井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铁观音13.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 )A苏绣B顾绣C蜀绣D湘绣14.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 )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15.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这里的“一寸”是用哪种古代计时器量出的时间单位?( )A圭表B漏刻C日影D漏壶16.我国的戏曲脸谱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 )A雅乐B燕乐C清商乐D蜀乐17.现存最早的宋词歌谱是:( )A《汉宫秋月》B《白石道人歌曲》C《白鸟朝凤》D《葬花吟》18.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 ) A团圆美好B年年有余C更岁交子D五福临门19.《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中没有下列哪个姓氏?( )A吴B贾C王D史20.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传说故事的是:( )A《牛郎织女》B《孟江女》C《白蛇传》D《山海经》22.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 )A《礼记》B《中庸》C《周易》D《春秋》23.“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李白《长干行》 B白居易《长恨歌》C李煜《虞美人》 D李商隐《无题》24.王维擅长的诗体是( )A咏物诗 B咏景诗 C山水田园诗 D叙事诗25.“回光返照”这个成语出自哪部作品( )A《红楼梦》 B《陈涉世家》 C《烈女传》D《三国志》26.“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27.下列不属于中医的“五术”的是?()A山 B医 C命 D坤28.“文武二圣”指的是( )A孔子曹操 B老子关羽 C孔子刘备 D孔子关羽29.下列哪个不是端午节的意义?( )A纪念屈原 B纪念伍子胥 C纪念范蠡 D纪念秋瑾30.下列哪个称号不是端午节的别称?()A浴兰节 B女儿节 C地腊 D中天节31.下列乐器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琴”的是( )A号钟 B编钟 C绕梁 D焦尾32.下列哪个乐曲不是十大古代名曲之一( )A《高山流水》B《阳春映雪》C《梅花三弄》D《汉宫秋月》33.下列作品不是“临川四梦”的是( )A《牡丹亭》 B《紫钗记》 C《金瓶梅》 D《邯郸梦》34.重阳节的传说和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A恒景 B后羿 C王维 D张衡35. 我国十大名花有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茶花、桂花、水仙及( )A荷花 B芍药 C报春36.不属于二十四史的典籍是( )A左传 B旧唐书 C清史稿 D明史37.我国古代历法中的24节气中“立夏”这一节气大约是现行公历的什么日子()A4月5-6号 B5月5-6号 C5月7-8号 D4月7-8号38.古代地理中划分阴阳有一套理论,其中表述山川河流的“阴”是指()A山南水北 B山北水南 C山南水南 D山北水北39.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中( )A虚短实长 B虚实相济 C心物对应 D虚实相抑40.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偏向于()A分析思维 B感性思维 C知性思维 D理性思维41.“六礼”和“六艺”分别是指?42.简单介绍一下“二十四节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