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专科制度25条

合集下载

产科工作制度最新内容

产科工作制度最新内容

产科工作制度最新内容一、总则1.1 本制度旨在规范产科工作,保障母婴安全,提高产科服务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管理要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产科部门。

1.3 产科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认真履行职责,为产妇提供全程、专业、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二、人员配备与培训2.1 医疗机构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合理配置产科医疗资源,确保产科医疗服务的正常运行。

2.2 产科医生、护士、助产士等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3 医疗机构应加强产科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服务意识,确保母婴安全。

三、产科诊疗服务3.1 产科诊疗服务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便捷的原则,为产妇提供全过程管理。

3.2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产科诊疗流程,包括婚前检查、孕期保健、分娩监护、产后康复等环节。

3.3 产科医生应认真听取产妇及家属的需求和意见,制定个性化分娩计划,确保母婴安全。

3.4 医疗机构应加强产科设备的更新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产科医疗服务水平。

四、分娩管理4.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分娩管理制度,确保分娩安全,提高分娩质量。

4.2 助产士应密切观察产妇分娩进程,正确判断产程进展,及时处理分娩过程中的问题。

4.3 产科医生应根据产程进展和产妇情况,决定分娩方式,确保母婴安全。

4.4 医疗机构应加强分娩监护,严格执行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五、产后康复与新生儿护理5.1 医疗机构应加强产后康复服务,为产妇提供身心康复支持,促进产妇早日恢复。

5.2 医疗机构应加强新生儿护理,确保新生儿安全与健康。

5.3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新生儿的预防接种和疾病筛查,提高新生儿免疫力。

六、质量管理6.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产科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对产科医疗服务进行质量评估和改进。

6.2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产科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理,确保医疗安全。

产科专科门诊工作制度

产科专科门诊工作制度

产科专科门诊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产科专科门诊的正常运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制定本制度。

二、门诊工作流程1. 挂号:患者在门诊挂号窗口挂号,选择相应的产科专科门诊。

2. 候诊:患者在候诊区等待就诊,按叫号顺序进入诊室。

3. 就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问诊、查体、诊断和治疗。

4. 检查:根据需要,医生可安排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如B超、心电图等。

5. 开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药方,患者在药房取药。

6. 复诊:患者按照医生的预约时间,返回门诊复诊。

三、门诊工作规范1. 医生应当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

2. 医生应当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查体,做出准确诊断。

3. 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及时告知患者。

4. 医生应当严格执行药物使用规定,合理开具药方,避免滥用和误用。

5. 医生应当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6. 医生应当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和交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门诊工作管理制度1. 门诊工作时间:根据医院规定,设置正常的工作时间,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就诊。

2. 门诊预约制度:患者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预约,预约成功的患者优先就诊。

3. 门诊首诊负责制度:医生对首次就诊的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治疗方案,并负责后续就诊的协调和指导。

4. 门诊危急重症患者绿色通道:对于危急重症患者,立即安排就诊,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5. 门诊病历管理制度:医生应当认真记录病历,保存完整,便于查阅和追踪。

6. 门诊质量控制制度:医院定期对产科专科门诊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五、门诊工作保障措施1. 硬件设施:医院应当为产科专科门诊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如诊室、检查设备、药品等。

2. 人员配备:医院应当为产科专科门诊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确保正常运行。

产科规章制度

产科规章制度

产科规章制度产科规章制度一、工作时间和值班1. 产科医生必须按照排班表严格执行工作时间,不得迟到早退。

当有急诊状况发生时,即使不在轮班,也要及时回到医院处理紧急情况。

2. 值班医生必须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医院,并与上一班医生进行交接。

交接时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

3. 在上班期间,产科医生必须全程待在产科相关工作场所,不得擅自离开或离岗。

二、诊疗准则和操作规范1. 产科医生必须遵守国家、地区和医院的规定,严格执行诊疗准则和操作规范,在手术、分娩等关键环节中严谨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

2. 在分娩过程中,严禁存在粗暴、不文明、不尊重患者的行为。

对待患者应友善、耐心、尊重,如果遇到问题不应推诿或责怪患者。

3. 产科医生必须熟练掌握各种产科手术的操作技巧,并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对于高风险手术,必须亲自参与,不得委派给其他医生。

三、科研和技术培训1. 产科医生应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按规定的时间提交科研成果。

医院将组织定期的学术讲座,产科医生必须参会并提前做好准备。

2. 产科医生应参加规定的技术培训和考试,并在考试合格后随时更新相关证书和资质。

未参加培训或未通过考核的医生将不能继续从事相关工作。

四、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1. 产科医生必须严守患者隐私,不得私自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在处理患者信息时,应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确保信息不被非授权人员获取。

2. 产科医生应妥善保存患者的病历和检查结果,并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归档。

离岗时必须保证患者信息的安全。

五、紧急情况和危重病例处理1. 产科医生必须具备处理各类紧急情况和危重病例的能力,应迅速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并及时报告医院领导和相关科室。

2. 对于危重病例,产科医生应与其他科室密切配合,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随时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六、内部沟通和团队合作1. 产科医生应积极参与内部会议、学术交流等活动,与同事之间及时沟通,协作处理疑难病例,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产科科科室工作制度

产科科科室工作制度

产科科室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母婴安全,提高产科服务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人员配备与培训1. 产科科室应配备足够的医护人员,并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2. 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

3. 新入职人员应接受岗前培训,熟悉产科工作流程和各项规章制度。

三、学科建设与科研1. 产科科室应积极开展学科建设,提高诊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2. 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开展新技术、新疗法的研究和应用。

3. 加强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和研讨会,提高科室整体学术水平。

四、临床诊疗与质量管理1. 产科科室应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2. 建立健全产科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

3. 加强病案管理,规范病历书写,提高病历质量。

五、患者管理与服务1. 产科科室应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3. 尊重患者知情权、选择权,维护患者合法权益。

六、科室协作与沟通1. 产科科室应与其他相关科室密切协作,共同保障母婴安全。

2. 加强内部沟通,确保科室内部信息畅通,提高工作效率。

3. 积极参与多学科会诊,为患者提供综合治疗方案。

七、应急预案与值班制度1. 产科科室应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治工作。

2. 严格执行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有专业医护人员在岗。

3. 值班人员应熟练掌握急救技能,确保母婴安全。

八、环境卫生与安全管理1. 产科科室应保持环境卫生,确保医疗环境整洁、舒适。

2. 加强安全管理,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和员工的安全。

九、科室管理与考核1. 产科科室应建立健全科室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 定期对科室工作进行考核,评估科室运行状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3. 落实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医护人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产科产后专科工作制度

产科产后专科工作制度

产科产后专科工作制度一、产后护理工作制度1. 产后护理工作应由专业的护理人员负责,严格执行产后护理规范和流程。

2. 产后患者应接受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阴道出血量、会阴伤口愈合情况等。

3. 产后患者应定时观察,至少每4小时观察一次,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 产后患者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产后恢复计划,包括饮食、活动、休息等方面。

5. 产后患者应接受产后教育,包括产后恢复知识、母乳喂养技巧、新生儿护理知识等。

6. 产后患者应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如B超检查、宫腔探查、会阴伤口处理等。

二、产后子宫收缩和出血的处理1. 产后子宫收缩应定期观察,如每30分钟观察一次,及时处理子宫收缩不足的情况。

2. 产后出血应立即处理,包括给予子宫收缩剂、止血措施等。

3. 若产后出血无法控制,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如子宫腔填塞、子宫次全切除等。

三、产后感染的处理1. 产后感染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2. 产后感染的治疗应根据病原体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3. 产后感染的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四、产后心理护理1. 产后心理护理应由专业的心理护理人员负责,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问题。

2. 产后心理护理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心理干预计划,包括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

3. 产后心理护理应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五、产后营养和饮食护理1. 产后营养和饮食护理应由专业的营养师负责,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2. 产后营养和饮食护理应注重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3. 产后营养和饮食护理应定期评估患者的饮食状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六、产后活动和休息护理1. 产后活动和休息护理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包括床上活动、下床活动等。

2. 产后活动和休息护理应注重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3. 产后活动和休息护理应定期评估患者的活动状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22项产科工作制度

22项产科工作制度

22项产科工作制度第一项:工作制度1.1 产科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产妇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1.2 产科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医疗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1.3 产科工作人员应积极参与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1.4 产科工作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

1.5 产科工作人员应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安静,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项:查房制度2.1 产科医生应每日定时查房,了解产妇的病情和需求,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2 产科护士应每日定时查房,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2.3 产科护士应严格执行医嘱,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和观察不良反应。

2.4 产科护士应定期检查产妇的床单位,保持整洁,防止感染。

第三项:分娩制度3.1 产科医生应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娩计划,并与产妇及家属沟通。

3.2 产科医生应严密观察分娩过程,及时处理分娩并发症。

3.3 产科护士应在分娩过程中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3.4 产科护士应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工作,确保新生儿的健康。

第四项:产后管理制度4.1 产科医生应定期检查产妇的产后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4.2 产科护士应做好产妇的产后护理工作,包括伤口护理、哺乳指导等。

4.3 产科护士应定期观察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4.4 产科护士应做好产妇的营养和心理护理工作,帮助她们适应母亲的角色。

第五项:病例管理制度5.1 产科医生应认真书写病历,详细记录产妇的病情、治疗过程和效果。

5.2 产科护士应做好护理记录,详细记录产妇的护理过程和新生儿的情况。

5.3 产科护士应妥善保管病历和护理记录,确保资料的完整和可追溯性。

第六项:会诊制度6.1 产科医生应根据需要邀请其他科室的专家进行会诊,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6.2 产科医生应积极参与其他科室的会诊,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产科专科工作制度

产科专科工作制度

产科专科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母婴安全,提高产科服务质量,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制定本工作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院产科全体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助产士及其他相关人员。

二、工作目标1. 提高产科诊疗水平,确保医疗安全。

2. 保障母婴健康,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

3. 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三、组织架构1. 成立产科质量管理小组,负责产科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设立产科医疗、护理、助产等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工作人员分工。

四、工作内容1. 医疗工作(1)开展孕期保健,提供产前诊断和孕期健康管理服务。

(2)严格执行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3)规范产程观察和处理,确保母婴安全。

(4)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健康管理。

(5)开展孕产妇心理健康关爱,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2. 护理工作(1)提供优质的产科护理服务,确保患者舒适和生命安全。

(2)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预防护理差错和事故。

(3)开展孕产妇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

(4)参与产科质量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3. 助产工作(1)协助医生进行产程观察和处理,确保母婴安全。

(2)执行助产操作规程,预防助产事故。

(3)参与新生儿急救和护理。

(4)协助医生进行产后康复指导。

五、工作流程1. 产前诊断和孕期健康管理(1)开展孕期保健知识宣传,提高孕妇自我保健能力。

(2)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孕期并发症。

(3)提供个性化孕期健康管理方案,指导孕妇合理膳食和运动。

2. 产程观察和处理(1)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及时报告医生。

(2)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预防产程感染。

(3)提供心理支持,缓解孕妇紧张情绪。

(4)协助医生进行剖宫产手术和产后处理。

3. 新生儿急救和护理(1)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进行Apgar评分,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

(2)根据新生儿病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严格执行新生儿护理规程,预防新生儿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4)开展新生儿喂养和护理指导。

医院产科科室管理制度

医院产科科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产科科室的管理,提高产科服务质量,保障母婴安全,促进医院和谐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产科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护士长协助科主任开展工作。

2. 科室设立产科门诊、产科病房、新生儿科等亚科室,各亚科室负责人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亚科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人员管理1. 产科科室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和职业道德,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2. 科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3. 科室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医德医风,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四、工作制度1. 产科门诊(1)严格执行预约挂号制度,提高患者就诊效率。

(2)对前来就诊的患者,医务人员应热情接待,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检查,为患者提供专业、准确的诊断。

(3)对有需要的孕妇,提供孕期保健、孕期营养、孕期心理等咨询服务。

2. 产科病房(1)严格执行查房制度,对患者进行全程监护,确保母婴安全。

(2)加强产程管理,密切关注产程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严格执行新生儿护理规范,确保新生儿安全。

(4)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管理,预防院内感染。

3. 新生儿科(1)严格执行新生儿护理规范,确保新生儿安全。

(2)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新生儿疾病。

(3)加强新生儿营养支持,提高新生儿成活率。

五、质量管理1. 产科科室应定期开展质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2. 加强对医疗、护理、助产等环节的监控,确保医疗质量。

3. 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六、纪律要求1. 产科科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范。

2. 严格执行医德医风规范,不得收受患者及其家属的馈赠。

3. 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产科科室负责解释。

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产科专科制度25条

产科专科制度25条

产科专科制度一、爱婴医院工作制度二、产科工作制度三、产科业务培训制度四、宣教室工作制度五、产科门诊工作制度六、高危妊娠门诊管理制度七、产房工作制度八、待产室工作制度九、隔离待产室工作制度十、分娩室工作制度十一、隔离分娩室工作制度十二、产科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十三、母婴同室管理制度十四、新生儿沐浴室工作制度十五、产儿科医师双查房制度十六、新生儿交接制度十七、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及出生缺陷登记报告制度十八、高危孕产妇新生儿(儿)科医师会诊制度十九、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二十、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二十一、新生儿疾病筛查制度二十二、出生缺陷诊断管理制度二十三、死胎、死婴管理制度二十四、胎盘处置管理制度二十五、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一、爱婴医院工作制度1、认真执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条标准》,贯彻《爱婴医院十条标准》,倡导对6个月内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婴儿的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

2、加强产科门诊孕期母乳喂养营养指导,使孕妇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为哺乳做好物质准备。

3、做好入院时产前健康教育,母乳喂养纳入住院告知内容,使孕妇及家属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重要性及可能性,建立产后母乳喂养的决心及信心。

4、做到早开奶。

产后30分钟内开始早期吸吮并再次宣教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介绍母婴同室的好处,增加产妇信心。

剖宫产产妇清醒后半小时内实施早吸吮。

5、坚持母婴同室。

凡无母乳喂养禁忌症的母亲及无特殊医疗护理处理必要的新生儿,应在产后2小时送入母婴同室。

母婴同室的婴儿应与母亲24小时在一起。

实行早吸吮,指导按需哺乳。

6、做好母乳喂养的宣教指导。

医护人员应掌握母乳喂养有关知识,并不断更新,指导产妇掌握母乳喂养技巧,鼓励多吸吮,促进乳汁分泌。

7、新生儿病房仍应坚持母乳喂养,允许母亲亲自喂养病儿。

8、医护人员应随时指导母乳喂养,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如奶胀、奶头疼痛等,并指导将多余的乳汁或不能亲自喂哺孩子时将乳汁挤出,收集后存入奶库,放冰箱内标明收集时间,冷藏母乳2-4℃,可保存24小时。

产科工作制度最新规定

产科工作制度最新规定

产科工作制度最新规定一、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母婴安全和提高产科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产科工作制度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全面管理、预防为主、综合施策的原则,确保母婴安全,提高产科医疗服务水平。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产科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母婴保健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产科医疗服务质量安全。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产科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产科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产科设备设施建设,保障产科医疗服务需求。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产科服务质量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二、产科医疗服务内容第七条产科医疗服务内容包括:孕前保健、孕期保健、分娩服务、产后康复和新生儿保健等。

第八条孕前保健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生育指导、遗传咨询、婚前医学检查等。

第九条孕期保健主要包括产前检查、孕期营养指导、孕期心理健康辅导、胎儿监护等。

第十条分娩服务主要包括正常分娩、难产处理、剖宫产、新生儿急救等。

第十一条产后康复主要包括产后出血防治、产后感染防治、产后心理疏导、母乳喂养指导等。

第十二条新生儿保健主要包括新生儿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喂养等。

三、产科工作流程第十三条产科工作流程包括:预约挂号、就诊、检查、诊断、治疗、产后随访等。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产科预约挂号系统,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预约服务。

第十五条产科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及家属。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产科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产科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产科服务质量管理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产科服务质量管理制度,明确服务质量管理职责和任务。

第十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产科服务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改进。

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产科服务质量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服务质量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产科工作制度

产科工作制度

产科工作制度产科工作制度是指为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安全,规范产科医疗服务流程和方法,规范医护人员职责和行为,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一、产科医疗服务流程和方法1. 孕期保健服务孕前妇女应该接受婚前保健和孕前检查。

怀孕后,必须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包括身体检查、化验、B超检查等。

孕期保健服务应该由专业的产科医生和医护人员组成,提供妊娠期各项服务,如临床检查、营养指导、产前诊断等。

2.分娩服务分娩服务应该由专业的产科医生和医护人员负责。

分娩前,应进行评估与诊断,确认母婴情况良好后方可进行择期手术或自然分娩,在分娩时应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如观察生产过程、监测产程、安全吸氧等。

3.产后恢复服务分娩后,产妇应接受产后恢复服务,以促进身体恢复和健康保养,如经期及产后恢复治疗、母乳喂养等。

在产后,医生和护士应及时对产妇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并定期进行产后检查。

二、医护人员职责和行为1.专业技能要求医护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常见的產科疾病和处理方法,保证对孕妇和新生儿的医疗服务能力。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应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标准化操作流程,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3.负责任的态度医护人员应保持认真负责、耐心细致的态度,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4.保密要求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应保守病人的隐私,不得泄露病情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病人的尊严和隐私。

三、安全措施要求1.设备要求产科医院应配置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确保能够对孕妇和新生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和治疗。

2.防范意外风险产科医院应采取一定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环境卫生、设施护理等方面的安全。

3.医护人员接种肝炎疫苗产科医护人员必须接种肝炎疫苗,保证工作中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4. 预防交叉感染产科医院应加强感染控制,对病人进行分类(如病区设置、单间隔离等),并做好交叉感染预防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产科工作制度是对产科医疗服务流程和方法、医护人员职责和行为、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管理。

产科的工作制度

产科的工作制度

产科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母婴安全,提高产科服务质量,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管理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全面关注母婴健康,确保医疗服务安全。

2. 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确保医疗质量。

3. 加强科室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医疗服务满意度。

4. 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室整体实力。

三、工作内容1. 门诊管理(1)严格实行预约制度,合理安排患者就诊。

(2)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做好初步判断,指导患者进行相关检查。

(3)做好患者教育,普及孕期保健、分娩知识及新生儿护理常识。

2. 孕期管理(1)建立完善的孕期保健档案,定期追踪随访。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孕期保健计划。

(3)加强孕期营养、心理辅导,预防孕期并发症。

(4)定期开展孕期教育活动,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

3. 分娩管理(1)密切观察产程进展,严格执行分娩操作规程。

(2)加强分娩期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确保母婴安全。

(3)开展分娩镇痛服务,提高产妇分娩体验。

(4)推广母乳喂养,提供产后母婴同室服务。

4. 产后管理(1)做好产后访视,了解产妇及新生儿状况。

(2)提供产后康复服务,促进产妇身体恢复。

(3)加强产后心理辅导,帮助产妇适应新角色。

(4)开展产后教育活动,提高产妇育儿技能。

5. 高危妊娠管理(1)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筛查和评估,确保母婴安全。

(2)制定个性化高危妊娠管理方案,密切跟踪病情变化。

(3)加强多学科合作,提高高危妊娠救治水平。

(4)开展高危妊娠研究,推广新技术、新方法。

6. 急救管理(1)建立完善的产科急救预案,提高急救反应速度。

(2)加强急救设备、药品的管理,确保急救物品齐全、有效。

(3)开展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急救能力。

(4)加强急救过程中的组织协调,确保救治效果。

四、工作制度1. 严格执行医疗法律法规,遵守医疗道德规范,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2. 坚守岗位,遵守作息时间,保持通讯畅通,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到位。

产科管理制度大全

产科管理制度大全

产科管理制度大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产科医院管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产科医院,包括妇产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的产科部门。

第三条产科医院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管理规定,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和公平。

第四条产科医院应当建立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产科医院应当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的合作,积极推动医疗资源共享,实施信息化管理。

第二章机构设置第六条产科医院应当设立产科部,配备足够数量和合格的医生、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

第七条产科医院应当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设施,提供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

第八条产科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术前检查、产前评估和产科护理流程,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和福利。

第九条产科医院应当设立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鼓励医务人员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

第十条产科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控和评价制度,定期对医疗服务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三章医疗服务第十一条产科医院应当提供包括妊娠保健、孕期检查、分娩服务、产后护理等全程产科医疗服务。

第十二条产科医院应当制定并执行产科护理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第十三条产科医院应当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合理分流患者,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第十四条产科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急救抢救机制,保障危重患者及时得到救治。

第十五条产科医院应当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妇幼健康水平。

第四章医务人员管理第十六条产科医院应当严格执行医务人员准入制度,确保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的资格和能力。

第十七条产科医院应当建立医疗质量考核制度,对医生和护士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

第十八条产科医院应当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提高专业水平。

第十九条产科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医患沟通机制,妥善处理医患纠纷,保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条产科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纪律和患者隐私保护制度,保障医患关系和谐稳定。

产科规章制度有哪些要求

产科规章制度有哪些要求

产科规章制度有哪些要求一、产房管理规定1.产房的使用原则:产房应按照预约、分娩、清洁、消毒的顺序进行使用,保持产房的清洁整洁。

2.产房设备的保养管理:产房设备应定期检查、保养,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3.产房清洁消毒:产房应每天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无菌。

4.产房人员管理:产房内应有专门的产科医生和护士值班,确保产妇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

5.产房安全管理:产房内应设置安全通道、标识牌等安全设施,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二、产科医生要求1.产科医生应具有执业资格证书,且在产科领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2.产科医生应遵守医疗伦理规范,维护医疗秩序,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3.产科医生应经常参加学术交流和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4.产科医生应具有优秀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产科护士要求1.产科护士应具有专业护理证书,且在产科护理领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2.产科护士应熟练掌握产科护理技能,确保产妇的安全和舒适。

3.产科护士应具有细心、耐心、责任心等品质,做到细致入微,关心患者。

4.产科护士应积极配合产科医生的工作,密切配合,协作顺畅。

四、产科病人权益保障1.产科病人应获得尊重和关爱,有权知情、选择、决定医疗措施。

2.产科病人的隐私应得到保护,医务人员不得泄露病人的个人信息。

3.产科病人的安全应得到保障,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4.产科病人的投诉和意见应得到重视和处理,医院应及时回应,改进工作。

五、产科医疗设备规定1.产科医疗设备应通过质控部门严格审核验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2.产科医疗设备应定期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3.产科医疗设备应定期进行检验和维修,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产科医疗设备的使用应有明确的操作规程和指导书,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

总之,产科规章制度是医院产科部门的管理基础,对于规范产科工作、保障患者权益、提高医疗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应不断完善和落实产科规章制度,促进医院产科工作的健康发展。

产科诊疗科目各项规章制度

产科诊疗科目各项规章制度

产科诊疗科目各项规章制度一、患者接待与挂号规定1. 患者接待要求:产科诊疗科室接待患者时,应保持礼貌、热情,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并及时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

2. 挂号规定:患者挂号时,应出示有效的身份证件并完整填写相关信息。

在排队过程中,要求患者互相礼让,保持秩序。

3. 协助患者安排检查和治疗:产科诊疗科室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及时安排相关的检查和治疗,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医疗服务。

二、产科诊疗秩序规定1. 门诊诊疗规定:产科门诊医生应准时到岗,按照预约病人、急诊病人和挂号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合理的分诊和诊疗安排。

2. 住院诊疗规定:产科住院医生应认真负责地对患者进行查房、巡视等工作,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和治疗。

3. 手术规定:产科手术工作必须经过严格的规划和准备,术前必须进行全面评估,明确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及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确保手术安全。

三、产科医疗质量管理规定1. 医疗记录管理:产科诊疗科室要求医生和护士做好病历记录,确保病历的真实、完整、清晰,术中记录应详细准确。

2. 药品管理:产科药品管理要求规范使用药品,保证药品的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3. 医疗设备管理:产科医疗设备使用前必须做好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保证手术和治疗的顺利进行。

四、产科医疗纠纷处理规定1. 医患沟通:在发生医疗纠纷时,产科医生和患者应及时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诉求和意见,争取尽快解决问题。

2. 遵守法律法规:产科医疗纠纷处理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

3. 医疗纠纷调解:产科医疗纠纷可以通过卫生部门、医疗机构自身或第三方调解机构进行协调处理,尽快解决问题,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总结:产科诊疗科目的规章制度对医疗质量的提高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确保产科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希望通过以上规定,能够有效指导产科医疗工作,保障患者的利益,提高医疗质量。

产科门诊科室管理制度

产科门诊科室管理制度

产科门诊科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产科门诊科室的管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医院产科门诊科室内的所有医务人员以及与其相关的管理人员。

第三条产科门诊科室的管理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注重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产科门诊科室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医院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五条产科门诊科室的管理工作应当严格遵守医疗伦理,保护患者隐私,维护医疗纪律。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六条产科门诊科室的组织机构包括科室主任、副主任、护士长、医生和护士等。

第七条产科门诊科室的主任是科室的领导者,负责科室的全面管理和协调工作。

第八条产科门诊科室的副主任是主任的协助人员,负责协助主任管理和领导科室的相关工作。

第九条产科门诊科室的护士长是负责护理工作的领导者,负责护士的培训和管理工作。

第十条产科门诊科室的医生是负责诊疗工作的专业人员,应当具有相关的资质和执业证书。

第十一条产科门诊科室的护士是负责护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

第十二条产科门诊科室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科室的管理制度,服从领导安排,保证医疗质量。

第三章工作制度第十三条产科门诊科室应当制定完善的诊疗制度,确保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流程清晰。

第十四条产科门诊科室应当保证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时间合理,避免过度劳累。

第十五条产科门诊科室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记录制度,对每位患者进行详细的记录。

第十六条产科门诊科室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安全制度,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

第十七条产科门诊科室应当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评估和医疗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工作。

第四章医疗质量管理第十八条产科门诊科室应当优化医疗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保证诊疗质量。

第十九条产科门诊科室应当加强医生和护士的培训工作,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第二十条产科门诊科室应当建立医疗质量监测系统,定期对医疗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

第二十一条产科门诊科室应当积极参与医疗质量改进和提升工作,推动科室的发展。

妇产科专科管理制度

妇产科专科管理制度

妇产科专科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基本原则1.本制度的订立目的是为了规范医院妇产科专科的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2.本制度的基本原则是遵从医疗伦理、法律法规,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乐观防备、减少并发症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妇产科全部工作人员和患者。

2.各相关部门应依照本制度的要求,乐观搭配妇产科的工作。

第二章妇产科专科管理第三条临床诊疗第一款门诊管理1.妇产科门诊负责医生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并定期参加相关培训。

2.在妇产科门诊,应依照患者预约次序进行就诊,保证患者的就诊时间不晚于预约时间。

3.门诊医生应认真询问患者的病情,做好病史记录,并结合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订立合理的治疗方案。

第二款住院管理1.住院医生应拥有妇产科相关专业的医学硕士或博士学位,并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

2.住院医生应依照医疗流程和规范,为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并订立认真的治疗方案。

3.住院医生应与其他科室紧密合作,确保患者得到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并妥当处理各种意外情况。

4.住院医生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并依据需要进行及时调整和更新治疗方案。

第四条护理管理第一款护士岗位要求1.妇产科护士应具有正规护理专业的大专或本科学历,并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2.妇产科护士应娴熟掌握妇产科护理技术和操作规范,乐观参加科室教学培训,保持专业素养的连续提升。

第二款护理流程和要求1.护士应依照临床路径和护理要求,订立并执行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

2.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动情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并与医生进行沟通和协商。

3.护士应定期对科室护理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评估,及时更新和完善,确保科室工作符合最新的护理标准。

第五条设备管理第一款设备配备要求1.妇产科应配备先进、完善的医疗设备,确保检查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设备的选型和采购应依照医疗设备管理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确保设备的性能和质量实现国家标准。

产科医院管理规章制度

产科医院管理规章制度

产科医院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产科医院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产科医院的运营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服务、护理管理、质控管理、安全管理等各方面。

第三条产科医院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规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保障患者权益。

第四条产科医院应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规范管理流程,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五条产科医院应定期评估和改进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效能。

第六条产科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第七条产科医院应建立健全诊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患者投诉和纠纷。

第八条产科医院应尊重患者隐私权,保护患者个人信息安全。

第九条产科医院应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预防和应对医疗事故。

第二章医疗服务管理第十条产科医院应设立标准化的诊疗科室,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药品,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第十一条产科医院应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明确患者的诊疗流程和护理计划。

第十二条产科医院应建立病历管理系统,记录患者的诊疗过程和治疗效果。

第十三条产科医院应建立质控小组,定期组织医疗质量评审,针对问题及时改进。

第十四条产科医院应加强对手术管理,确保手术室操作规范和手术安全。

第十五条产科医院应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理医疗事故。

第十六条产科医院应建立感染控制管理系统,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第十七条产科医院应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评估和绩效考核,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第十八条产科医院应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三章护理管理第十九条产科医院应设立专业化的产科护理团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第二十条产科医院应建立标准化的护理流程,确保护理质量和效果。

第二十一条产科医院应加强孕产妇的护理教育,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

第二十二条产科医院应建立产前、产中和产后护理评估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第二十三条产科医院应加强产妇的营养和饮食管理,保障母婴健康。

2018产科工作制度

2018产科工作制度

2018产科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产科服务质量,保障母婴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行业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产科工作应以病人为中心,以母婴安全为核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提供全面、连续、个性化的母婴保健服务。

第三条全体产科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本制度,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二、人员配备与培训第四条产科应配备足够的医护人员,确保24小时值班制度。

第五条产科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知识,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

第六条产科医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确保母婴安全。

三、床位管理第七条产科床位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确保产妇有良好的休息环境。

第八条床位使用应遵循先预约、后使用的原则,确保床位合理使用。

第九条床位分配应公平、公正,优先满足病情危重、急需分娩的产妇。

四、分娩管理第十条产科应建立健全分娩管理制度,确保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十一条产科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产妇分娩进程,及时处理分娩过程中的问题。

第十二条产科应严格执行剖宫产指征,确保母婴安全。

第十三条产科应做好分娩记录,确保分娩信息的准确性。

五、产后管理第十四条产科应建立健全产后管理制度,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第十五条产科医护人员应定期检查产妇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产后并发症。

第十六条产科应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和喂养指导,确保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第十七条产科应做好产后记录,确保产后信息的准确性。

六、质量管理第十八条产科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

第十九条产科应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第二十条产科应定期组织业务学习,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七、感染控制第二十一条产科应建立健全感染控制制度,预防感染事故的发生。

第二十二条产科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做好个人防护。

第二十三条产科应做好医疗器械和环境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产科专科制度25条

产科专科制度25条

产科专科制度一、爱婴医院工作制度二、产科工作制度三、产科业务培训制度四、宣教室工作制度五、产科门诊工作制度六、高危妊娠门诊管理制度七、产房工作制度八、待产室工作制度九、隔离待产室工作制度十、分娩室工作制度十一、隔离分娩室工作制度十二、产科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十三、母婴同室管理制度十四、新生儿沐浴室工作制度十五、产儿科医师双查房制度十六、新生儿交接制度十七、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及出生缺陷登记报告制度十八、高危孕产妇新生儿(儿)科医师会诊制度十九、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二十、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二十一、新生儿疾病筛查制度二十二、出生缺陷诊断管理制度二十三、死胎、死婴管理制度二十四、胎盘处置管理制度二十五、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一、爱婴医院工作制度1、认真执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条标准》,贯彻《爱婴医院十条标准》,倡导对6个月内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婴儿的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

2、加强产科门诊孕期母乳喂养营养指导,使孕妇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为哺乳做好物质准备。

3、做好入院时产前健康教育,母乳喂养纳入住院告知内容,使孕妇及家属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重要性及可能性,建立产后母乳喂养的决心及信心.4、做到早开奶。

产后30分钟内开始早期吸吮并再次宣教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介绍母婴同室的好处,增加产妇信心。

剖宫产产妇清醒后半小时内实施早吸吮。

5、坚持母婴同室。

凡无母乳喂养禁忌症的母亲及无特殊医疗护理处理必要的新生儿,应在产后2小时送入母婴同室。

母婴同室的婴儿应与母亲24小时在一起。

实行早吸吮,指导按需哺乳。

6、做好母乳喂养的宣教指导。

医护人员应掌握母乳喂养有关知识,并不断更新,指导产妇掌握母乳喂养技巧,鼓励多吸吮,促进乳汁分泌。

7、新生儿病房仍应坚持母乳喂养,允许母亲亲自喂养病儿。

8、医护人员应随时指导母乳喂养,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如奶胀、奶头疼痛等,并指导将多余的乳汁或不能亲自喂哺孩子时将乳汁挤出,收集后存入奶库,放冰箱内标明收集时间,冷藏母乳2—4℃,可保存24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科专科制度一、爱婴医院工作制度二、产科工作制度三、产科业务培训制度四、宣教室工作制度五、产科门诊工作制度六、高危妊娠门诊管理制度七、产房工作制度八、待产室工作制度九、隔离待产室工作制度十、分娩室工作制度十^一、隔离分娩室工作制度十二、产科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十三、母婴同室管理制度十四、新生儿沐浴室工作制度十五、产儿科医师双查房制度十六、新生儿交接制度十七、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及出生缺陷登记报告制度十八、高危孕产妇新生儿(儿)科医师会诊制度十九、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二十、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二^一、新生儿疾病筛查制度二十二、出生缺陷诊断管理制度二十三、死胎、死婴管理制度二十四、胎盘处置管理制度二十五、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爱婴医院工作制度1、认真执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条标准》,贯彻《爱婴医院十条标准》,倡导对6个月内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婴儿的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

2、加强产科门诊孕期母乳喂养营养指导,使孕妇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为哺乳做好物质准备。

3、做好入院时产前健康教育,母乳喂养纳入住院告知内容,使孕妇及家属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重要性及可能性,建立产后母乳喂养的决心及信心。

4、做到早开奶。

产后30分钟内开始早期吸吮并再次宣教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介绍母婴同室的好处,增加产妇信心。

剖宫产产妇清醒后半小时内实施早吸吮。

5、坚持母婴同室。

凡无母乳喂养禁忌症的母亲及无特殊医疗护理处理必要的新生儿,应在产后2小时送入母婴同室。

母婴同室的婴儿应与母亲24小时在一起。

实行早吸吮,指导按需哺乳。

6、做好母乳喂养的宣教指导。

医护人员应掌握母乳喂养有关知识,并不断更新,指导产妇掌握母乳喂养技巧,鼓励多吸吮,促进乳汁分泌。

7、新生儿病房仍应坚持母乳喂养,允许母亲亲自喂养病儿。

8、医护人员应随时指导母乳喂养,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如奶胀、奶头疼痛等,并指导将多余的乳汁或不能亲自喂哺孩子时将乳汁挤出,收集后存入奶库,放冰箱内标明收集时间,冷藏母乳2-4 C,可保存24小时。

9、除有医学指征外,禁止给新生儿吃母乳以外的任何食物或饮料。

实行母乳喂养,病房不得出现奶瓶、奶头及奶粉,禁止使用橡皮奶头、奶瓶或之使用奶头作安慰物,禁止任何形式的代乳品喂养宣传。

10、产后42天访视检查产妇时,应检查实施母乳喂养的情况并予以咨询指导。

11、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和《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不得宣传、销售母乳代用品,不得接受奶粉厂商的馈赠。

12、落实岗位责任,将母乳喂养开展情况、环节质控纳入工作质量考核内容。

、产科工作制度1、依法执业,依德行医,遵守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产科各级各类医护人员岗位职责。

认真执行各项医疗、护理、助产技术操作规范和流程。

2、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医疗工作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和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

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严禁擅离职守。

3、科主任至少每周查房一次。

主任(副主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2次;主治医师至少每天上午查房1次;住院医师每天早晚查房,危重和术后孕产妇随时巡视。

4、新入院孕产妇24小时内完成病历书写。

按时查房、书写病程记录,对疑难危急重孕产妇及时组织会诊、讨论,并及时报告院危重孕产妇抢救小组。

坚持重大手术审批、术前讨论制度。

做好交接班记录和各项医疗质量登记,严防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5、医疗服务中要认真履行知情告知义务,维护孕产妇的健康权益。

6、建立质量控制管理小组,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全程监控科室医疗服务质量,对重点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做好监控记录,重大事件及时上报院质量管理部门。

定期评价医疗安全质量,促进持续改进。

7、落实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知情隐瞒不报,视其情节予以处理。

8、认真做好分娩登记、出生缺陷登记、妇幼卫生监测等相关资料的登记、分析、上报。

9、认真作好实习带教、技术培训、指导等工作,注意保护孕产妇隐私。

10、及时完成上级部门的指令性工作。

三、产科业务培训制度1、制定产科业务培训计划,落实三基三严培训及产科适宜新技术培训。

2、采用科内讲座、专题讨论、操作演练、进修汇报等多种形式进行院内培训3、有计划安排医护人员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以提高学术水平。

4、全体医护人员,每年应接受母婴保健相关知识培训。

5、科室每年应对每位工作人员进行业务考核。

6、建立产科工作人员业务技术培训档案。

四、宣教室工作制度1、工作人员遵守医德规范、仪表端庄、衣帽整齐、坚守岗位、佩戴胸卡2、保持宣教室安静、整洁、舒适、温馨,室内设施齐全、完好。

3、认真履行职责,按时播放规定的影像资料。

有宣教教材,宣教室工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

4、宣教室应悬挂母乳喂养的三个十条规定,积极组织孕妇及家属参加孕妇学校,掌握孕产期保健及母乳喂养知识。

5、认真填写各种登记册及评估表,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定期评估宣教效果,并进行改进。

五、产科门诊工作制度1、医务人员遵守医德规范、仪表端庄、衣帽整齐、坚守岗位、佩戴胸卡。

2、诊室清洁卫生,设备仪器摆放整齐完好备用,不得放置与诊疗无关的物品。

3、实行首诊负责制。

首诊医师应全面诊查孕产妇,及时处理,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处理。

4、做好早孕建册登记,开展孕期保健服务,规范填写保健手册、门诊日志。

5、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与管理,进行高危评分,对高危孕妇实行专册登记并在保健手册上作高危妊娠标记。

筛查出的高危妊娠孕妇应转入“高危妊娠门诊”诊治。

凡妊娠禁忌者应尽早动员终止妊娠。

6、做好产前检查、遗传咨询及孕期保健、营养、心理健康指导等工作。

7、做好母乳喂养宣教、产后42天健康检查及产后康复工作。

8、做好孕期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工作。

9、严禁对胎儿进行非医学指征的性别鉴定。

六、高危妊娠门诊管理制度1、高危门诊接诊医师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严格履行岗位职责,认真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2、医务人员遵守医德规范,仪表端庄,衣帽整齐,坚守岗位,佩带标识。

3、诊室清洁卫生,设备仪器摆放整齐,完好备用。

不得放置与诊疗无关的物品。

4、准确进行高危评分,认真做好高危妊娠保健指导与咨询,并预约下次就诊时间5、认真做好高危妊娠转诊,充分利用网络等多种形式,及时完成逐级报告、日常监护及定期随访。

6、做好高危孕妇的登记及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工作。

七、产房工作制度1、产房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助产人员不得擅自离开产房。

2、产房应严格按照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进行区域划分,标识明晰,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必须穿戴产房专用的工作服及口罩、帽子、鞋。

产妇也应更换衣、裤、鞋,方可入产房。

4、检查产妇前后要洗手。

接产或手术时严格遵守外科手卫生制度及无菌操作规范。

5、孕妇分娩时必须有2名以上医务人员参与接生,并及时做好相关记录。

6、产房应配备与功能任务相符合的用品、药品和急救设备,做到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及时补充和更换。

7、严格交接班制度,实行孕产妇床头交接。

接班者应测量血压、胎心,并记录和签名。

8、患传染病的孕产妇应在隔离待产室、隔离分娩室待产分娩。

应按隔离技术规范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应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

9、新生儿出生后由助产人员进行常规检查,检查后立即抱给产妇辨认性别,并系好腕带,盖足印,认真核对。

进行早接触、早吸吮。

严禁产科医生对新生儿做出出生缺陷诊断。

出生缺陷应由新生儿科医生诊断,必要时经会诊或由上级医院确诊。

10、接产后,助产人员应及时准确填写产程、分娩经过和新生儿评分情况。

11、分娩后产妇与新生儿在产房观察2小时,由助产人员进行监护,无特殊情况,在家属陪同下送回病房,与病房护士同时检查核对新生儿性别、手腕标识和产妇情况,进行交接,交接时需三方签字确认。

新生儿必须交给产妇或监护人,严禁家属不在场的情况下交接新生儿。

12、严禁产房工作人员出售胎盘。

严禁死婴、死胎按医疗废弃物处理。

对分娩过程中产生的死胎、死婴,必须填写《死胎、死婴处理知情同意书》,按《殡葬管理条例》处理。

交接环节记录必须完整,并由当事各方签字确认。

13、严禁产科工作人员接收弃婴。

无主弃婴应联系公安、民政等部门,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14、落实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知情隐瞒不报者应承担相应责任。

八、待产室工作制度1、保持室内安静、整洁、舒适、温馨,定期消毒2、严密观察每位产妇的胎心、宫缩与产程进展,并如实做好记录。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3、积极开展导乐服务,做好母乳喂养宣教工作。

4、进行心理护理,增强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

5、严格交接班制度,接班时应测血压、听胎心,并做好记录。

6、及时将符合分娩条件的产妇送入分娩室。

7、患传染病产妇进隔离待产室,应对患传染病的产妇采取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九、隔离待产室工作制度1、患传染病的产妇应在隔离待产室待产,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2、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和一次性物品的无害化处理,所有物品应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

3、隔离待产室除应有正常待产室工作流程外,还应有艾滋病孕产妇分娩处理流程、乙肝孕产妇处理流程、梅毒孕产妇处理流程及患有其他传染病孕产妇处理流程。

4、严密观察每位产妇的胎心、宫缩与产程进展,并如实做好记录。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值班医师。

5、进行心理护理,增强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

6、严格交接班制度,接班时应测血压、听胎心,并做好记录。

7、及时将符合分娩条件的产妇送入隔离分娩室。

十、分娩室工作制度1分娩室应有以下抢救程序:①产科失血性休克抢救程序;②羊水栓塞抢救程序; ③DIC 抢救程序;④子痫抢救程序;⑤心衰抢救程序;⑥心、肺、脑复苏程序;⑦新生儿复苏程序。

2、分娩室应配备与功能任务相符合的物品、药品和急救设备,固定位置,专人保管, 定期检查、维修,及时补充和更换,不得外借。

3、保持分娩室清洁,每日空气消毒,每周大清扫1次,产后及时消毒处理。

4、严密观察产程,指导产妇合理用力。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值班医师。

每位产妇分娩时均应做好新生儿复苏的准备。

5、产包打开1小时,产妇未分娩者,应更换产包再进行接生。

6、新生儿出生后由助产人员进行常规检查,检查后立即抱给产妇辨认性别,并系好腕带,盖足印,认真核对。

行早接触、早吸吮。

严禁产科医生对新生儿做出出生缺陷诊断。

出生缺陷应由新生儿科医生诊断,必要时经会诊或由上级医院确诊。

7、分娩后产妇与新生儿在产房观察2 小时,由助产人员进行监护,无特殊情况,在家属陪同下送回病房,与病房护士同时检查核对新生儿性别、手腕标识和产妇情况,进行交接,交接时需三方签字确认。

新生儿必须交给产妇或监护人,严禁家属不在场的情况下交接新生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