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必考文言文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生必背文言文(最新版14篇)

部编版小学生必背文言文(最新版14篇)

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铁柱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少年中国说(节选)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

注释:①鹰隼试翼,风尘吸张:雄鹰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隼,一种凶猛的鸟.吸张,收缩与扩张.②矞矞皇皇:形容生机勃勃.③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宝剑在磨刀石上磨出,发着耀眼的光芒.干将,古代宝剑名,常和莫邪并说,泛指宝剑.硎,磨刀石.④天戴其苍,地履其黄:头顶着青天,脚踏着黄土大地.古人谈读书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二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小学必背文言文(合集8篇)

小学必背文言文(合集8篇)

小学必背文言文(合集8篇)小学必背文言文第1篇【原文】自知者①不怨②人,知命③者不怨天;怨人者穷④,怨天者无志。

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选自《荀子·荣辱》)【注释】①自知者:有自知之明的人。

②怨:埋怨。

③知命:懂得命运。

④穷:走投无路。

⑤无志:没有见识。

⑥失:过失,过错。

⑦反:反而。

⑧岂:难道。

⑨迂:拘泥守旧,不合时宜。

【文言知识】释“君子”与“小人”“君子”与“小人”在西周及春秋时期是指贵族统治者和被统治的劳动百姓。

《国语》上说:“君子务治,小人务力。

”意为君子致力于统治,小人致力于苦力。

到了春秋末期及以后,“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卑劣的人。

古语有“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为君子心胸宽阔,小人时常忧愁。

《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意为君子懂得仁义,小人只懂得利益。

成语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意为用小人的心思猜度君子的思想。

【参考译文】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怪怨别人,懂得命运的人不埋怨老天;抱怨别人的人必将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而进取。

错误在自己身上,却反而去责求别人,难道不是不合时宜了吗?所以君子从来是淡定自若而不惊恐,小人则是常常惊咋而不镇定。

【拓展】小学必背文言文汇杨氏之子南北朝:刘义庆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夫子家禽。

”学弈先秦:佚名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陈元方候袁公南北朝:刘义庆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小学生必须掌握的12篇文言文

小学生必须掌握的12篇文言文

在小学升学语文考试或面谈中,文言文可谓是必考内容,已经引起了很多家长的重视。

也是升学的重难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中包含很了多知识点。

文言文中古汉语的字形、字义、句法等知识的理解运用,文言故事中引申的成语、俗语,以及故事中的寓意都是可能考察的部分。

同学们快来测试一下,看看下面12则文言文故事你都能完全理解吗,你又从中学到了什么呢?1、《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

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

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F【注释】舍:家。

嬉:游戏。

所以:用来。

处子:安顿儿子的地方。

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一类的事。

贾人:商贩。

炫卖:沿街叫卖。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

揖让进退:打拱作揖,进退庙堂等礼节。

2、《陈元方候袁公》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候:拜访,问候。

履行:实践,做。

绥:安,安抚。

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师:学习。

【方言证古】老父:对父亲的敬称。

老,表示敬称的词头。

家君:对他人父亲的尊称。

君:对他的尊称。

3、《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长(zhǎng):生长,成长。

揠(yà):拔。

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其人:他家里的人。

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小学语文(部编版)课内必考文言文汇总

小学语文(部编版)课内必考文言文汇总

小学语文课内必考文言文【三年级上册I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奔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E参考译文】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

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参考译文】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他便放节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四年级上册1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里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释:①本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王戒,普朝人,”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

②[尝]曾经。

③[竞走]争着跑过去。

④[唯]只有。

⑤[信然]的确如此。

E参考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

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四年级下册I文盲文二则囊萤夜读JI!.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注释:①本文选自《晋书.车脂l传》。

囊,用口袋装。

萤,萤火虫。

②[恭勤]肃敬勤勉。

③[通]通晓,明白。

④[练囊]臼包薄绢做的口袋。

【参考译文】晋朝人车后L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渊博,学问精通。

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

夏天的夜晚,车后L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看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铁件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小学必背75篇古文

小学必背75篇古文

小学必背75篇古文1.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咏鹅(鹅鹅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风(解落三秋叶)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4.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

5.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0.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 鹿柴(空山不见人)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7.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小学语文部编版必背古诗文125首(文言文)(原文)

小学语文部编版必背古诗文125首(文言文)(原文)

小学语文部编版必背古诗文125首(文言文)(原文)(2019年秋季根据部编版教材送审目录整理。

)目录001《司马光》(文言文) (1)002《守株待兔》(文言文) (1)003《王戎不取到旁李》(文言文) (1)004《囊萤夜读》(文言文) (2)005《铁杵成针》(文言文) (2)006《少年中国说》(文言文) (3)007《杨氏父子》(文言文) (3)008《伯牙古琴》(文言文) (4)009《书戴嵩画牛》(文言文) (4)010《学弈》(文言文) (5)011《两小儿辩日》(文言文) (5)001《司马光》(文言文)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002《守株待兔》(文言文)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003《王戎不取到旁李》(文言文)王戎不取到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004《囊萤夜读》(文言文)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005《铁杵成针》(文言文)铁杵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006《少年中国说》(文言文)少年中国说[清]梁启超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007《杨氏父子》(文言文)杨氏父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部编版小学生必诵文言文(最新版14篇)

部编版小学生必诵文言文(最新版14篇)

部编版小学生必诵文言文(最新版14篇)1. 《木兰辞》木兰辞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讲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其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英勇坚毅的形象。

2. 《孟子·告子上》《孟子·告子上》是孟子的一篇名篇,通过对研究和修身的讲述,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和修养的重要性。

3. 《论语·为政篇》《论语·为政篇》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涉及政治、教育、人际关系等方面,是中国古代思想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概括。

4. 《韩愈·师说》《韩愈·师说》是韩愈的一篇名篇,主要强调了对师长的尊重和教育的重要性,对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具有深远影响。

5. 《曹操·观沧海》《曹操·观沧海》是曹操的一首诗,通过观察大自然,表达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其中的意境深远,意味深长。

6. 《杜甫·月夜忆舍弟》《杜甫·月夜忆舍弟》是杜甫的一首诗,通过描写兄弟之情和人生的离别,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和珍惜。

7.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的一首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和离别之情,表达了对友谊和生命的感悟。

8.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是陆游的一首七绝诗,通过对秋夜的描述,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生活的深切体悟。

9. 《辛弃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辛弃疾的一首词,通过对明月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和爱情的思念和追忆。

10. 《红楼梦·葬花吟》《红楼梦·葬花吟》是曹雪芹的一篇诗词,通过悼念已逝的花朵,表达了对生命的反思和对悲欢离合的感慨。

11. 《西游记·大闹天宫》《西游记·大闹天宫》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孙悟空与天神们的斗争,展现了勇气、智慧和正义的力量。

小学生必背文言文60篇

小学生必背文言文60篇

小学生必背文言文60篇一、任务背景小学生需要学习文言文,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字的演变过程。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必背的文言文60篇,以供学生参考和背诵。

二、演义1. 《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人之生也直,义也竞与礼,礼也尽礼,而听于诗,乐也,君子安而不忘,知而不忘,仁者不忘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2. 《庄子》•庄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庄子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庄子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庄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庄子曰:“鳞爪之政,不足以为民也。

”•庄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庄子曰:“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淡以亲,哀以友,小人甘以欺。

”•庄子曰:“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庄子曰:“人之所以能,不由人之所不能。

”•庄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三、论述以上是小学生必背的文言文60篇,涵盖了《论语》和《庄子》的经典语句。

通过背诵这些文言文,小学生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智慧的理解。

同时,通过分析这些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小学生还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方式。

这些文言文包含了孔子的言行和庄子的哲思,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人格塑造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学习他们的智慧和真知灼见,小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学习这些文言文的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借助一些学习方法和辅助工具。

新版小学生古诗词文言文必背全套

新版小学生古诗词文言文必背全套

新版小学生古诗词文言文必背全套古诗词和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这些经典作品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还能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生背诵的古诗词和文言文精选,这些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和记忆。

# 古诗词部分: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7. 《悯农》 -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8. 《绝句》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文言文部分:1. 《论语》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岳阳楼记》节选 - 范仲淹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 《滕王阁序》节选 -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4. 《醉翁亭记》节选 - 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5. 《桃花源记》节选 - 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6. 《出师表》节选 - 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 《岳阳楼记》节选 - 范仲淹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8. 《赤壁赋》节选 - 苏轼对海而唱,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小学生文言文必读40篇

小学生文言文必读40篇

小学生文言文必读40篇1. 小学生必背50篇古文江南敕勒歌咏鹅咏柳风凉州词登鹳雀楼春晓凉州词出塞芙蓉楼送辛渐鹿柴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古朗月行(节选)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别董大绝句春夜喜雨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游子吟江雪寻隐者不遇枫桥夜泊渔歌子塞下曲望洞庭浪淘沙池上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悯农(一)悯农(二)山行清明江南春登乐游原蜂小儿垂钓江上渔者元日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晓景》题西林壁夏日绝句示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春日题临安邸游园不值乡村四月墨梅石灰吟竹石所见己亥杂诗村居长歌行七步诗回乡偶书宿建德江从军行竹里馆独坐敬亭山秋浦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赠花卿江南逢李龟年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寒食滁州西涧竹枝词乌衣巷秋夕商山早行梅花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朝天子·咏喇叭一共九十多篇,其实都是该背的,想要五十个,从里面挑就行了。

2. 小学生必背50篇古文江南敕勒歌咏鹅咏柳风凉州词登鹳雀楼春晓凉州词出塞芙蓉楼送辛渐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古朗月行(节选)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别董大绝句春夜喜雨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游子吟江雪寻隐者不遇枫桥夜泊渔歌子塞下曲望洞庭浪淘沙池上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悯农(一)悯农(二)山行清明登乐游原蜂小儿垂钓江上渔者元日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晓景》题西林壁夏日绝句示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春日题临安邸游园不值乡村四月墨梅石灰吟竹石所见己亥杂诗村居长歌行回乡偶书宿建德江从军行竹里馆独坐敬亭山秋浦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赠花卿江南逢李龟年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寒食滁州西涧竹枝词乌衣巷秋夕商山早行梅花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朝天子·咏喇叭一共九十多篇,其实都是该背的,想要五十个,从里面挑就行了。

小学生必背诵的小文言文

小学生必背诵的小文言文

小学必背诵的小文言文名人有智慧1、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悦,即施行焉。

2、田忌赛马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3、晏子使楚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4、当机立断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塞于路。

属天寒,冰雪峻滑,进退不得。

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队,铃铎数千,罗拥在后,无可奈何。

有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曰:“车中瓮值几钱?”答曰:“七八千。

”颇遂开囊取缣,立偿之。

命僮仆登车,断其结络,悉推瓮于崖下。

须臾,车轻得进,群噪而前。

5、包拯断牛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始举埋鄢作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

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裴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

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知而又告之。

”盗惊服。

(《宋史•包拯传》)古代成语故事1、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小学必背文言文和意思(通用10篇)

小学必背文言文和意思(通用10篇)

小学必背文言文和意思(通用10篇)导语:文言文在近些年的小升初考试中也越来越受重视,因为时代距离现在久远,很多字词等现代孩子理解起来还是非常困难的。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必背文言文和意思,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小学必背文言文和意思篇1【原文】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mèi)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1.托:假装。

2.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3.以:用来,连词,表目的。

4.值:正好。

5.寝:睡觉。

6.因:趁机。

7.时:当时。

8.而:连词,表承接。

9.而:连词,表转折,译为却、但是。

10.既而:过了一会儿。

11.何以:为什么。

12.觉:醒。

13.值:当......时。

14.且:尚且,姑且。

15.且托寐以观之:姑且装睡看看他们怎么样。

16.既而问毓何以拜: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17.共:一同。

【文言知识】释“觉” 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

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在父亲午睡的时候,趁机一起偷药酒喝。

他们的父亲当时已发觉,暂且故意装睡,看他们怎么样。

钟毓行礼后才喝酒,钟会只喝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回答说:"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是非礼的行为,所以用不着行礼。

"小学必背文言文和意思篇2【原文】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⑤也。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⑥,即掉⑦尾奋⑧耳,蹀躞⑨而听。

小学必背文言文60篇-小学可背古文

小学必背文言文60篇-小学可背古文

小学必背文言文60篇1.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

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

文言文小学生必背40篇

文言文小学生必背40篇

文言文小学生必背40篇
1、《山谷》(楚辞)
2、《望洞庭》(宋)
3、《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4、《锦瑟》(李商隐)
5、《春晓》(孟浩然)
6、《竹枝词》(王之涣)
7、《望庐山瀑布》(李白)
8、《渔家傲》(苏轼)
9、《江雪》(柳宗元) 10、《赤壁赋》(杜甫) 11、《江南春》(李商隐) 12、《忆江南》(苏轼)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14、《静夜思》(李白) 15、《出塞》(李白) 16、《关山月》(李白) 17、《登鹳雀楼》(王之涣) 18、《早发白帝城》(李白) 19、《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20、《终南别业》(苏轼) 21、《青玉案·元夕》(元稹) 22、《行路难》(元稹)23、《蝶恋花》(晏殊) 24、《少年游》(李白) 25、《鹿柴》(王维) 26、《菩萨蛮·蓦山溪》(李白)27、《锦瑟》(李商隐) 28、《定风波》(苏轼) 29、《望天门山》(辛弃疾) 30、《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王安石) 3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2、《高阳台》(白居易) 33、《石灰吟》(秦观)34、《渔家傲·雪梅》(苏轼) 35、《子夜四时歌》(辛弃疾) 36、《乌衣巷》(黄庭坚) 37、《清平乐·杨柳青青》(辛弃疾) 38、《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39、《水龙吟》(白居易) 40、《卜算子·秋思》(苏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守株待兔原文: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

——《韩非子》[注释]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②走——跑,逃跑。

③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④冀——希望。

⑤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翻译: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

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这个故事的寓意: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揠苗助长原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①,芒芒然②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③!予助苗长矣④!”其子趋而往视之⑤,苗则槁矣⑥。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1.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长(zhǎng)——生长,成长,揠(yà)——拔。

2.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3.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4.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5.趋:快走。

往……去,到……去。

6.槁(gǎo):草木干枯。

译文: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

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

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

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

这个故事的寓意: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

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画蛇添足原文:楚有⑴祠者,⑽赐其⑵舍人⑶卮酒。

舍人⑷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⑸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⑾为之⒅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⑹固无足,⑺子⒀安能为之足?”⑻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⑿终⑼亡其酒。

注释:(1)祠(cí):祭祀。

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

祠者:主持祭祀的人。

(2)舍人:旧时王公贵族家中的门客。

(3)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具。

(4)相谓:互相商量,共同议论。

(5)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

引,拿起。

(6)固:本来,原来。

(7)子:对人的尊称,您。

(8)遂:然后。

(9)亡:失掉,指未喝上。

(10)赐:赏给,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11)为之足:给它画上脚。

(12)终:最终、最后。

(13)安能:怎能,哪能。

(14)引:拿起。

(15)且:准备。

(16)成:完成。

(17)余:剩下的。

(18)足:脚。

翻译: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

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

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

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

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刻舟求剑[原文]:⑩楚人有①涉江者,其剑②自舟中坠于水,③遽(jù)④契(qì)其舟曰:“⑤是吾剑之所从⑦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⑧若此,⑥不亦惑乎![注释]1.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2.自--从。

3.遽--急遽,立即,匆忙。

4.契--刻。

5.是--指示代词,这里。

6.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

“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7.坠--掉下。

8.若--像。

9.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10.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11.求--寻找。

12.之--代词,代“剑”。

13.其剑自舟坠于水,其:他的。

14.遽契其舟,其:(指示代词)那。

15.从其所契者,其:他。

16.止:动词,停止。

18.行:走(这里指行驶)。

19.亦:也。

【译文】:楚国有一个坐船渡江的人,他的宝剑不小心从船上落入江中。

他急在船沿上用刀刻上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靠岸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

船已经往前驶过了,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的方法去寻找宝剑,不是很糊涂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滥竽充数【原文】齐宣王使人吹竽①,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②请为王吹竽。

宣王悦之,廪③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闵王立。

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①竽:一种乐器的名称,很象现在的笙。

②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

③廪:粮食仓库。

【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

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王继位。

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

南郭先生也成了滥竽充数者的代名词。

掩耳盗铃【原文】: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者②。

欲负而走③,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④,钟况然有音⑤。

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⑥。

恶⑦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⑧矣。

——《吕氏春秋》【注释】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

亡,逃亡。

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③负——背着④椎(chuí)——槌子或棒子。

⑤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⑥遽(jǜ)——急速。

⑦恶——害怕⑧悖——荒谬【译文】智伯消灭范氏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准备背着它逃跑。

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

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

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

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胡涂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的鹬蚌相争原文:赵①且伐燕②,苏代③为燕谓惠王④曰:“今者臣来,过易水⑤,蚌方出曝(暴)⑥,而鹬⑦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⑧。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⑨之为渔父⑩也。

故愿王熟计之也。

” 惠王曰:“善!”乃止。

注释:①赵:国名,都城在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

春秋、战国时的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部一带地区。

②燕:国名,都城在现在的北京市。

音yān,春秋、战国时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北部一带地区。

③苏代:人名,苏秦的弟弟,是战国时著名的说客,洛阳人。

④惠王:就是惠文王,赵国的国君,名叫赵何。

⑤易水:在现在河北省境内。

⑥曝:pù,晒太阳。

⑦鹬:yù,一种水鸟名,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很长,捕食鱼、虫、贝类。

⑧喙:huì,嘴,专门指鸟和兽的嘴。

⑨秦:国名,都城在现在的陕西省咸阳市。

⑩渔父:渔夫。

(10)渔者——就是后面的“渔父”,以捕鱼为业的人。

(11)伐——讨伐(12)雨——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下雨。

(13)禽——音qín,擒获,就是捕捉的意思。

(14)支——支持,这里是相持、对峙的意思。

(15)弊——弊病,害处,这里是疲弊的意思。

翻译:赵国将要讨伐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游说赵惠王说:“今天我来,渡过易水时,看到有个老蚌怕出来晒太阳,但有个鹬鸟跑来啄食它的肉,蚌马上合上两片壳刚好夹住了鹬鸟嘴巴,鹬鸟说:‘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小蚌你死定了。

”蚌说道:“你嘴巴今天抽不出,明天抽不出,等死的是你。

”两个都不肯舍弃让步,这时刚好有个老渔翁走过看到把他们俩都捉住了。

现在赵国攻打燕国,燕赵两国长时间相持,对两者都没好处。

我恐怕强大的秦国要当渔夫了。

所以请大王再仔细考虑这件事。

”赵惠王说:“好。

”于是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计划。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同志之间、朋友之间,应当团结互助,而不应当勾心斗角,要看清和对付共同的敌人。

否则,就必然会造成可乘之机,让敌人钻了空子,彼此都遭受灾难。

狐假虎威原文: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翻译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这个故事故事我们的道理: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

借着别人的势力,或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人就是狐假虎威。

买椟还珠原文: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

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

郑人买其①椟而还其②珠。

注释:①椟:木匣;②珠:珍珠。

③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翻译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

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