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禁毒宣传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五篇)
禁毒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禁毒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近年来,毒品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家庭、社区和国家。
为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毒品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拒绝毒品,我们特意给您写这封信,希望您能认真阅读并积极参与禁毒教育工作。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指对神经系统和心理产生影响的物质,包括吸食、注射、鼻吸、口服等多种方式。
常见的毒品有海洛因、冰毒、大麻、鸦片等,它们都具有强烈的瘾性和危害性。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毒品的危害。
毒品的危害不仅在于对身体的直接伤害,还包括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间接伤害。
吸毒人员常常会变得行为异常、暴力倾向加重、学习和工作能力下降,甚至会引发精神疾病。
同时,毒品的使用和贩卖也会破坏社会和谐、扰乱治安,给家庭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创伤。
最后,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何预防和拒绝毒品。
预防毒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教育。
家长应该及早与孩子进行毒品教育,让他们了解毒品的危害和后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同时,家长也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生活和情况,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在禁毒教育方面,学校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学校应该积极开展毒品教育和预防工作,采用多种形式和渠道,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和正确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
最后,我们再次呼吁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毒品问题,加强毒品教育和预防工作,让我们为了孩子的健康和未来而共同努力!
此致
敬礼!
XXX学校
2019年XX月XX日。
禁毒致家长的一封信
禁毒致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哇!今天我想和你们聊聊禁毒这个事儿。
你们知道吗?我前几天看到了一件让我特别有感触的事儿。
那天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公园玩,本来玩得可开心了,结果看到一群人围在一个角落里。
我们好奇呀,就凑过去看。
这一看可不得了,原来是一个看起来很憔悴的男人坐在那里,旁边还有警察叔叔。
听周围的人议论,才知道这个男人是因为吸毒被警察抓住了。
那个男人的样子真的把我吓了一跳。
他脸色苍白,眼睛没有一点神采,整个人瘦得皮包骨头。
他就那么呆呆地坐在那里,好像对周围的一切都不在乎了。
我当时心里就想,这毒品得有多可怕呀,能把一个人变成这样。
我就想到了你们,想到了我们这个家。
要是我们家里有人碰了毒品,那可咋办呀?我们这个幸福的小家不就毁了吗?爸爸妈妈,你们可千万别去碰那玩意儿啊。
咱就好好地过日子,多好。
我还记得以前我们一家人一起出去玩的时候,多开心呀。
我们一起去爬山,一起去海边,一起吃好吃的。
要是因为毒品,这些美好的时光都没了,那得多可惜呀。
爸爸妈妈,咱们一定要远离毒品。
那东西真不是好东西,谁碰谁
倒霉。
咱们可不能让毒品破坏了我们的生活。
爱你们的孩子
[你的名字]
[具体日期]。
禁毒宣传致家长一封信(精选5篇)
禁毒宣传致家长一封信(精选5篇)第一篇:禁毒宣传致家长一封信禁毒宣传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 6〃26”是联合国规定的国际禁毒日。
为了您孩子的健康、家庭的幸福,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涉毒行为,我校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希望您与家人共同阅读,让毒品远离我们的生活。
一、我们要终生远离毒品,必须做到“四个牢记”:1、牢记什么是毒品。
毒品不是“有毒的物品”、也不是“毒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K粉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牢记吸毒容易成瘾,并很难戒断。
您一定要让这句话像警钟一样在您耳边响起。
3、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
一辈子不沾毒品应该是做人的一条底线。
4、牢记吸毒是违法,贩毒是犯罪。
违法犯罪难逃国法的制裁。
二、永远不尝第一口。
要远离毒品,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千万不要相信“吸一口没事”, “吸一次不会上瘾”,要记住“吸了第一口,就没有最后一口”;千万不要相信“我吸了不会上瘾,我吸了能够戒掉”,要记住“吸毒有如打开地狱之门”,任何人踏进去,都如同坠入灾难的深渊。
为了终生远离毒品,不论出于什么动机,不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坚定地把握住自己,永远不要去尝试第一口。
三、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千万不能借毒消愁。
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闷在心里,独自扛着。
去找爱您的父母,去找爱您的老师,去找您那些坚定正直的亲朋好友,向他们倾诉,寻求他们的帮助。
记住,千万不要借毒解痛,借毒消愁。
四、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空虚、无聊、寻求刺激、追求时髦是一部分人走上吸毒道路的原因。
为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生命、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在健康、充实的生活中体味人生的乐趣。
远离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的人生观,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毒品。
五、慎重交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是我国千古警世名言。
禁毒宣传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
禁毒是指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的工作。
精心为大家整理了禁毒宣传致家长的一封信,希望对你有帮助。
禁毒宣传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各位家长:您好!近年来毒品逐渐开始向青少年蔓延,不少青少年因各种原因沾染毒品,尤英是新型毒品(现在青少年大部分吸食的都是冰毒、K粉及摇头丸等),甚至有部分在校学生也有吸毒行为。
为了您的孩子的健康、家庭的幸福,预防和减少孩子涉毒行为,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希望您与家人共同阅读,让毒品远离我们的生活。
一、学习禁毒知识,做到“四个牢记”。
1、牢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牢记吸毒容易成瘾,并很难戒断。
3、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
4、牢记吸毒是违法,贩毒是犯罪,违法犯罪难逃国法的制裁。
二、永远不尝第一口。
要远离毒品,要记住“吸了第一口,就没有最后一口” ;为了终生远离毒品,不论出于什么动机,不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坚泄地把握住自己,永远不要去尝试第一口。
1、不好奇。
自己不淸楚的药品、食品、饮料、香烟等等,不要尝试。
那些吃起来很香, 老想去吃的东四里而,很可能搀有毒品,使人上瘾,应该提髙警惕。
2、不侥幸。
不要以为''试一下没关系”。
只要沾上毒品,就很难自拔。
3、不轻信。
不管是亲朋好友的“诚意”、还是天花乱坠的广告词语,拿左主意不沾毒品。
4、不辩论。
不与劝你吸毒的人讲毒品的危害,不批判他们的行为,以免发生意外。
明确表态不吸毒,不要含糊不淸,不要模棱两可。
5、不睹气。
不要感情冲动,凭"义气”争高低。
结果被人用“激将法”套入毒渊。
6、不沾光。
不要贪图便宜去吃免费餐,上了坏人的钩,堕入毒渊。
三、吸毒严重危害健康1、毒品使人的感觉、思维、情绪、行为发生改变;造成神经系统、心脏、肺脏、肝脏等脏器损害。
2、吸食鸦片、吗啡、海洛因,使人消瘦、体质下降,产生幻觉而导致精神失常,甚至会造成呼吸停止而死亡。
《禁毒宣传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实用文档.. XXX小学禁毒宣传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各位家长:您好! 近年来毒品逐渐开始向青少年蔓延,不少青少年因各种原因沾染毒品。
近期我校以“无毒少年健康生活”为主题开展多项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为了您的孩子的健康、家庭的幸福,预防和减少学生涉毒行为,我校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希望您与家人共同阅读,让毒品远离我们的生活。
一、学习禁毒知识, 做到“四个牢记”1.牢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牢记吸毒容易成瘾, 并很难戒断。
3.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
4.牢记吸毒是违法, 贩毒是犯罪,违法犯罪难逃国法的制裁。
二、永远不尝第一口,禁毒做到“六不”1.不好奇。
自己不清楚的药品、食品、饮料、香烟等等,不要尝试。
那些吃起来很香,老想去吃的东西里面,很可能搀有毒品,使人上瘾,应该提高警惕。
2.不侥幸。
不要以为“试一下没关系”。
只要沾上毒品,就很难自拔。
3.不轻信。
不管是亲朋好友的“诚意”、还是天花乱坠的广告,拿定主意不沾毒品。
4.不辩论。
不与劝你吸毒的人讲毒品的危害,不批判他们的行为,以免发生意外。
明确表态不吸毒,不要含糊不清,不要模棱两可。
5.不赌气。
不要感情冲动,凭“义气”争高低,结果被人用“激将法”套入毒渊。
6.不沾光。
不要贪图便宜去吃免费食物,上了坏人的钩,堕入毒渊。
家长朋友们,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如果孩子走上了歪路吸食毒品,那我们的生活将失去色彩!拒绝毒品任重道远,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唱响“无毒少年健康生活”的主旋律,让每个孩子都在明媚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XXX小学2017.10.27 ………………………………………………………………………………………回………………执…………………………………………………………………………………………………………………XXX小学:贵校分发的《禁毒宣传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我已指导孩子一起认真阅读了信的内容,了解了毒品的危害和拒毒的相关知识,一定承担起学生的监护责任,并配合贵校指导好孩子远离毒品。
向太阳学校禁毒宣传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向太阳学校禁毒宣传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各位家长:您好!近年来毒品逐渐开始向青少年蔓延,呈现出低龄化的态势,不少青少年因各种原因沾染毒品,尤其是新型毒品(现在青少年大部分吸食的都是K粉及摇头丸等),甚至有部分在校学生也有吸毒行为。
近期我院联合公安机关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开展多项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为了您的孩子的健康、家庭的幸福,预防和减少学生涉毒行为,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希望您与家人共同阅读,让毒品远离我们的生活。
一、学习禁毒知识,做到“四个牢记”。
1、牢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牢记吸毒容易成瘾,并很难戒断。
3、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
4、牢记吸毒是违法,贩毒是犯罪,违法犯罪难逃国法的制裁。
二、防止孩子上当受骗。
为了让孩子远离毒品,应当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中注意以下几点:1、不好奇。
自己不清楚的药品、食品、饮料、香烟等等,不要尝试。
那些吃起来很香,老想去吃的东西里面,很可能搀有毒品,使人上瘾,应该提高警惕。
2、不侥幸。
不要以为“试一下没关系”。
只要沾上毒品,就很难自拔。
3、不轻信。
不管是亲朋好友的“诚意”、还是天花乱坠的广告词语,拿定主意不沾毒品。
4、不辩论。
不与劝你吸毒的人讲毒品的危害,不批判他们的行为,以免发生意外。
明确表态不吸毒,不要含糊不清,不要模棱两可。
5、不睹气。
不要感情冲动,凭“义气”争高低。
结果被人用“激将法”套入毒渊。
6、不沾光。
不要贪图便宜去吃免费餐,上了坏人的钩,堕入毒渊。
三、教育孩子慎重交友。
俗语说:“跟着好人学好事,跟着坏人学做贼”,调查显示,大多数吸毒人员是在“朋友”的作用下坠入毒品深渊的。
为此,想要终生免受毒品侵害,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慎重交友,并且时时警惕,拒绝毒品。
请家长叮嘱孩子不要跟不良社会青年接触、交往,因为他们往往是吸毒常客。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如果孩子走上了歪路吸食毒品,那我们的生活将失去色彩!毒品对青少年的残害更会导致国家和民族的灭亡!为了祖国的花朵,我们的欢乐,让我们共同努力,学校、家长、政法机关共同筑建起一道坚实的防线,让孩子远离毒品!向太阳学校2021.04。
禁毒宣传致家长的一封信
禁毒宣传致家长的一封信亲爱的家长们,我希望这封信能够引起您们的关注和重视,因为我想和您们一起为我们的孩子们创造一个无毒的生活环境。
毒品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们对我们的孩子们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危险。
近年来,毒品的滥用情况在青少年中日益严重,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教育我们的孩子了解毒品的危害,并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抵御毒品的能力。
禁毒宣传活动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毒品的真相和后果,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选择将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
1除了学校的禁毒宣传,我们作为家庭也应该加强对孩子们的教育。
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1. 定期和孩子们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需求和压力,帮助他们有效地面对情绪和挑战。
2. 建立亲密的家庭环境,让孩子们感到安全和被关爱。
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鼓励,让他们培养出自信心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3. 提供正确的信息和教育,让孩子们了解毒品的危害和后果。
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毒品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困扰。
4. 教育孩子们如何拒绝毒品和不良诱惑,让他们明白对自己的选择要负责任,并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25. 建议孩子们积极参与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
这样既可以让他们远离负面影响,又可以增加他们的自我成就感和归属感。
6. 家长间相互合作,加强交流,共同关注孩子们在校内外的行为和交友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孩子们远离毒品的危险。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孩子们创造一个没有毒品的安全和健康的成长环境。
如果我们能够团结一致,及时教育我们的孩子们,我们相信他们会明白毒品毫无益处,并能够远离这个危险和破坏性的陷阱。
感谢您阅读这封信,希望我们能够共同为禁毒事业贡献力量,保护我们的下一代免受毒品的伤害。
3祝福您和您的家庭幸福安康!最诚挚的问候,XX(您的名字)4。
禁毒宣传月致家长一封信
禁毒宣传月致家长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为促进家校合力,共同教育和引导孩子强化“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理念,共同传播禁毒知识,增强禁毒、拒毒、防毒意识,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特拟此信,希望您与家人共同阅读,积极投入到禁毒宣传教育队伍中来。
毒品,是全球性公害,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不仅毁灭自己、祸及家庭还危害社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增强毒品防范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毒品预防教育和管理,特别要关注处在青春期和叛逆期的孩子的思想动向,以免失足误入歧途。
我们要通过学校和家庭教育共同有效提升孩子识毒防毒拒毒能力,要重点教育孩子做到自我防毒“七不要”:不要对吸食毒品产生好奇心;不要进入治安情况复杂的场所;不要吸烟酗酒,滥用药物;不要吸食和饮用陌生人提供的零食及饮料;不要效仿明星偶像的不良行为;不要结交涉毒“损友”;不要听信网络上毒品能提神、减肥等功效的谎言。
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
保护青少年儿童,拒绝毒品侵害,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影响深远。
作为父母,请您不要从事毒品源植物的种植,不吸食不贩卖毒品,用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生活态度,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做好榜样,引导孩子珍爱生活,远离毒品。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如果孩子走上了歪路吸食毒品,那我们的生活将失去色彩!为了祖国的花朵,我们的欢乐,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孩子远离毒品!回执学校已通过学生将《禁毒宣传月致家长一封信》交给我,我认真阅读了信的内容,了解了预防毒品的相关知识,并承诺一定会以身作则、担负起监护责任,积极配合学校指导好孩子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班级:学生姓名:家长姓名:日期:年月日。
禁毒宣传致家长的一封信
禁毒宣传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学生家长:您们好!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吸毒人员也在不断增加,毒品逐渐向青少年蔓延。
今年来,南岸街道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禁毒知识,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拒毒防毒能力。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陪伴,预防孩子涉毒,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希望家长们耐心细读以下内容,积极配合我们做好以下工作,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一、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不进歌舞厅,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二、父母如何做好防范工作——给予孩子尊重和关爱。
经常沟通,讨论孩子的行为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忙于学校活动、体育运动、业余爱好和社区活动的青少年滥用药物的可能性较小)。
——以身作则,父母首先不能沾染毒品,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孩子从自己身上学习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
——父母要了解毒品危害,提高药物安全意识,成为子女拒绝毒品的老师。
可以与孩子讨论一些吸毒个案,共同探讨青少年滥用合成毒品的原因,分析青少年以吸毒寻求刺激、快感的利弊,想一想有效的拒绝技巧,从而降低孩子误入吸毒陷阱的风险,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认识孩子的朋友和他们的父母,便于家长间随时沟通,商讨毒品预防问题。
——教育孩子慎交朋友。
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
——教育孩子正确把握好奇心,学会通过正确的途径排解压力和不良情绪。
——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采取民主商定的方法,不断完善一些必要的家规和准则,家庭成员相互监督。
致家长的一封信(禁毒)
致家长的⼀封信(禁毒)禁毒致家长的⼀封信尊敬的各位家长:您好!近年来毒品逐渐开始向青少年蔓延,不少青少年因各种原因沾染毒品。
为了您孩⼦的健康、家庭的幸福,预防和减少学⽣的涉毒⾏为,中国⽔电⼋局⾼级技⼯学校提出如下⼏点建议,希望您认真阅读,让毒品远离我们的⽣活。
⼀、学校禁毒知识,做到“四个牢记”。
1.牢记“毒品是指鸦⽚、海洛因、冰毒、吗啡、⼤⿇、可卡因、摇头丸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形成瘾癖的⿇醉药品和精神品。
”2.牢记吸毒容易成瘾,并很难戒断。
3.牢记毒品害⼰、害⼈、害家、害国。
4.牢记吸毒是违法,贩毒是犯罪,违法犯罪难逃国法的制裁。
⼆、永远不尝第⼀⼝。
1.不好奇。
⾃⼰不清楚的药品、⾷品、饮料、⾹烟等等,不要尝试。
那些吃起来很⾹,⽼想去吃的东西,⾥⾯很可能参有毒品,使⼈上瘾,应该提⾼警惕。
2.不赌⽓。
不要感情冲动,凭“义⽓”争⾼低。
结果被⼈⽤“激将法”套⼊毒渊。
3.不沾光。
不要贪图便宜去吃免费餐,上了坏⼈的钩,坠⼊毒渊。
三、慎重交友。
请家长叮嘱孩⼦不要跟不良社会青年接触、交往,因为他们往往是吸毒常客。
孩⼦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如果孩⼦⾛上了歪路吸⾷毒品,那我们的⽣活将失去⾊彩!毒品对青少年的残害更会导致国家和民族的灭亡!为了祖国的花朵,我们的欢乐,让我们共同努⼒让孩⼦远离毒品!,,,,,,,,,,,,,,,,,,,,,,,,,,,,,,,,,,,,,,,,,,,,,,,,,,,,,,,,,,,,,,,,,,,,,,,,,,,,,,,,,,,,,,,,,,,,,,,,,,,,,,,,,,,,,,,,,,,,,,(禁毒致家长的⼀封信)回执本⼈是_____________班_____________学⽣的家长,现已阅读禁毒教育致家长的⼀封信,我愿配合教育好孩⼦远离毒品,履⾏好监护⼈的责任。
家长签名: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
最新禁毒宣传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您好!近年来毒品逐渐开始向青少年蔓延,不少青少年因各种原因沾染毒品,尤其是新型毒品(现在青少年大部分吸食的都是冰毒、K粉及摇头丸等),甚至有部分在校学生也有吸毒行为。
为了您的孩子的健康、家庭的幸福,预防和减少孩子涉毒行为,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希望您与家人共同阅读,让毒品远离我们的生活。
一、学习禁毒知识,做到“四个牢记”。
1、牢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牢记吸毒容易成瘾,并很难戒断。
3、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
4、牢记吸毒是违法,贩毒是犯罪,违法犯罪难逃国法的制裁。
二、永远不尝第一口。
要远离毒品,要记住“吸了第一口,就没有最后一口”;为了终生远离毒品,不论出于什么动机,不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坚定地把握住自己,永远不要去尝试第一口。
1、不好奇。
自己不清楚的药品、食品、饮料、香烟等等,不要尝试。
那些吃起来很香,老想去吃的东西里面,很可能搀有毒品,使人上瘾,应该提高警惕。
2、不侥幸。
不要以为“试一下没关系”。
只要沾上毒品,就很难自拔。
3、不轻信。
不管是亲朋好友的“诚意”、还是天花乱坠的广告词语,拿定主意不沾毒品。
4、不辩论。
不与劝你吸毒的人讲毒品的危害,不批判他们的行为,以免发生意外。
明确表态不吸毒,不要含糊不清,不要模棱两可。
5、不睹气。
不要感情冲动,凭“义气”争高低。
结果被人用“激将法”套入毒渊。
6、不沾光。
不要贪图便宜去吃免费餐,上了坏人的钩,堕入毒渊。
三、吸毒严重危害健康1、毒品使人的感觉、思维、情绪、行为发生改变;造成神经系统、心脏、肺脏、肝脏等脏器损害。
2、吸食鸦片、吗啡、海洛因,使人消瘦、体质下降,产生幻觉而导致精神失常,甚至会造成呼吸停止而死亡。
3、冰毒、摇头丸、K粉上瘾速度快,致幻作用极强,直接损坏人的大脑、心脏,甚至导致急性中毒而死亡。
四、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禁毒写给家长的一封信作文三百字
禁毒写给家长的一封信作文三百字众所周知,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面对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在这里,让我们为自己,为家人,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共同倡议: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我们不会忘记那段可悲的历史,这是中国人民的悲剧,也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它难以磨灭,更让人铭记,这悲惨的教训难道还不能让我们醒悟吗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今天,我们没有理由让这屈辱的历史悲剧重演。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是最重要的,健康对于我们来讲尤其重要。
在这花季般的日子里,我们不应该被毒品这一恶魔拌住我们前进的步伐,为了能让我们更健康的成长,应该时刻提醒自己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毒品给吸者带来的肉体摧残和心灵创伤,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的伤害和破坏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因为吸毒拥有百万家产的人变的一贫如洗,因为吸毒原本幸福的家庭变的支离破碎,毒品的泛滥,拆散了多少幸福的家庭,摧残了多少人的生命,给我们的社会带来多少罪案的发生,毒品这个罪魁祸首给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带来多少惨痛的悲剧,毒品无孔不入。
因此禁毒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斗争,任重而道远,全社会人人有责。
而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也为了子孙后代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更为了祖国的长治久安,繁荣昌盛,让我们行动起来,加强宣传禁毒教育,增强禁毒意识,应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拒绝毒品,投入到禁毒斗争中去,我们青少年应时刻牢记历史的教训,积极提倡“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走向美好的明天以给家长的一封禁毒信为题的作文500字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在学校里,老师教育我们要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您们知道哪些是毒品吗毒品指 -、-、 -、K粉、 -、 -、 -、可卡因。
吸毒是犯法的。
它不仅危害人的健康,还像一个恶魔一样,打扰着我们的生活。
请您们防毒、拒毒、不种毒,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禁毒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吸毒协议的戒毒人员,参与社会戒毒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
毒品像是一条食人鱼,它随时随地会吃了你。
禁毒宣传致家长的一封信3篇
禁毒宣传致家长的一封信3篇尊敬的各位家长:你好!我校开展了以“青少年与合成毒品”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为了你的孩子的健康、家庭的幸福,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涉毒行为,我校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希望你与家人共同阅读,让毒品远离我们的生活。
一、学习禁毒知识,做到“四个牢记”。
我们要终生远离毒品,必须做到“四个牢记”:1、牢记什么是毒品。
毒品不是“有毒的物品”、也不是“毒药”。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牢记吸毒容易成瘾,并很难戒断。
你一定要让这句话像警钟一样在你耳边响起。
3、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
一辈子不沾毒品应该是做人的一条底线。
4、牢记吸毒是违法,贩毒是犯罪。
违法犯罪难逃国法的制裁。
二、永远不尝第一口。
要远离毒品,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千万不要相信“吸一口没事”, “吸一次不会上瘾”,要记住“吸了第一口,就没有最后一口”;千万不要相信“我吸了不会上瘾,我吸了能够戒掉”,要记住“吸毒有如打开地狱之门”,任何人踏进去,都如同坠入灾难的深渊。
为了终生远离毒品,不论出于什么动机,不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坚定地把握住自己,永远不要去尝试第一口。
三、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千万不能借毒消愁。
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闷在心里,独自扛着。
去找爱你的父母,去找爱你的老师,去找你那些坚定正直的亲朋好友,向他们倾诉,寻求他们的帮助。
记住,千万不要借毒解痛,借毒消愁。
四、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空虚、无聊、寻求刺激、追求时髦是一部分人走上吸毒道路的原因。
为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生命、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在健康、充实的生活中体味人生的乐趣。
远离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的人生观,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毒品。
五、慎重交友。
古人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俗语说: “跟着好人学好事,跟着坏人学做贼。
小学禁毒宣传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小学禁毒宣传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学生家长:您好!近年来,毒品逐渐开始向青少年蔓延,不少青少年因各种原因沾染毒品,尤其是新兴合成毒品。
为了您孩子的健康、家庭的幸福,预防和减少孩子涉毒行为,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希望您与家人共同阅读,让毒品远离我们的生活。
一、做到“四个牢记”1、牢记毒品是指海洛因、冰毒、摇头丸、K粉、大麻等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牢记吸毒容易成瘾、并很难戒断;3、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4、牢记吸毒违法,贩毒犯罪,吸、贩毒都要受法律制裁。
二、永远不尝第一口1、不好奇。
自己不清楚的药品、食品、饮料、香烟等等,提高警惕,不要尝试;2、不侥幸。
千万不要相信“吸一口没事”“吸一次不会上瘾”,要记住“吸了第一口,就没有最后一口”;3、不辩论。
不与劝你吸毒的人讲毒品的危害,不批评他们的行为,以免发生意外;4、不赌气。
不要感情冲动,凭“义气”争高低,避免被人用“激将法”套入毒渊;5、不沾光。
不要贪图便宜去吃免费餐,避免上了坏人的钩,染上毒瘾。
三、吸毒严重危害健康1、毒品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和心脏、肝脏、肺脏等脏器;2、吸食海洛因、吗啡使人消瘦,体质下降,甚至会造成呼吸衰竭而死亡;3、冰毒、摇头丸、K粉上瘾速度快,使人产生幻觉,改变人的感觉、思维、情绪、行为,甚至导致急性中毒而死亡。
四、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空虚、无聊、寻求刺激,追求时髦是一部分人走上吸毒道路的原因。
为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生命、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在健康、充实的生活中体味人生的乐趣,远离低级趣味。
请孩子们要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千万不能借“毒”解痛、借“毒”消愁。
五、慎重交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跟着好人做好人,跟着坏人学做贼。
”大多数吸毒人员是在所谓“朋友”的作用下坠入毒品深渊的。
为此,想要终生免受毒品侵害,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慎重交友,并且时时警惕、拒绝毒品。
六、远离不健康的娱乐场所当前社会上一部分娱乐场所存在黄、赌、毒等不良行为,一旦走进去就有可能身不由已、陷入深渊。
禁毒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及回执
禁毒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及回执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毒品祸害极大,是全社会的公敌。
近年来,新型毒品已开始向青少年群体蔓延,防不胜防。
为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请家长朋友积极参与,履行好孩子成长过程中法制教育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主动做好禁毒的学习、教育和宣传工作。
一、做到“四个牢记”。
要牢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要牢记吸毒容易成瘾,并很难戒断。
要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
要牢记吸毒是违法,贩毒是犯罪,违法犯罪难逃国法的制裁。
二、保持“健康自律”。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生命、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在健康、充实的生活中体味人生的乐趣。
要慎交友、交益友,以防其害。
要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多和老师、朋友谈心沟通,要以坚定的意志去战胜它。
三、不怀“好奇之心”。
要远离毒品,“吸毒有如打开地狱之门”,任何人踏进去,都如同坠入灾难深渊。
所以,不论出于什么动机,不论出现什么情况,都要坚定地把持住自己,永远不要去尝试第一口毒品。
四、远离“是非之地”。
有的成人娱乐场所和一些交友网站、直播平台的氛围和内容有害于孩子的成长,甚至可能是染毒的重要渠道。
因此,要做好监护工作,让孩子远离这些场所。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希望您能做好孩子的表率,绝不从事涉毒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孩子的监护。
同时如果发现有涉毒行为,请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110举报。
禁毒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禁毒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致家长的一封毒品预防教育尊敬的家长: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我们都希望每个孩子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父母的关爱和社会的呵护。
然而,由于青少年的好奇心强烈,易产生叛逆心理,近年来,毒品逐渐向青少年蔓延。
为了防止孩子们染上毒瘾,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认识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指国家管制的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如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K粉等。
现在有些毒品伪装成日常食品和药品,如跳跳糖、浴盐、止咳水、奶茶、麻果、神仙水等,容易引诱青少年吸食。
二、了解毒品的危害:吸毒会对大脑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
吸食毒品后,有的吸毒者变成了当街啃食人脸的“丧尸”;有的驾车在马路上横冲直撞10多辆车;有的挥刀当场砍死自己的父母,持刀劫持自己的女儿;有的产生幻觉自己变成鸟儿从高楼上一跃而下,付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
吸毒是违法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是犯罪,都难逃法网。
三、如何防范毒品?要终生远离毒品,必须做到“四个牢记”:一是永远不尝第一口。
因为毒品会对大脑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当人吸食毒品后,任何坚强的意志力都不复存在,戒毒成了人生漫漫的长夜。
二是慎重交友。
有恶的朋友,可能会带你走向毒品的地狱。
三是远离歌舞厅、KTV、酒吧、网吧等娱乐场所。
四是不要食用、饮用陌生人给的食品、香烟、饮料等,甚至熟人也并不一定安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言传身教,不染指毒品。
四、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空虚、无聊、寻求刺激、追求时髦或遭遇挫折是一部分人走上吸毒道路的原因。
为此,教育您的孩子遇到挫折要及时向老师、父母及正直的亲朋好友倾诉,请他们帮助解决。
同时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充实自己的生活,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让我们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努力!尊敬的家长们,我们将会通过微信群向您不定期推送党的禁毒方针政策、相关法律法规、毒品及其危害的认识、当前禁毒形势、全县禁毒开展情况以及孩子们关于禁毒的文艺作品等内容。
给父母的一封禁毒信 3篇
给父母的一封禁毒信3篇给父母的一封禁毒信 1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在学校里,老师教育我们要远离毒品,珍惜生命.您们知道哪些是毒品吗毒品指吗啡、大麻、摇头丸、粉、冰毒、海洛因、鸦片、可卡因.吸毒是犯法的.它不仅危害人的健康, 还像一个一样,打扰着我们的生活.请您们防毒、拒毒、不种毒,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禁毒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吸毒协议的戒毒人员,参与社会戒毒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毒品像是一条食人鱼,它随时随地会吃了你.希望毒品在中国永远消失,把贩毒的人一个个抓进牢里去.让我们世界再添加一份光彩,让从戒毒所出来的人家庭圆满幸福.爸爸、妈妈,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防毒、拒毒,做合格的公民.给父母的一封禁毒信 2**县各中小学在放暑假前,对师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活动。
扎实做好暑假期间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 627 工程建设,多形式、多渠道、多点位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切实增强佛冈县师生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确保全县师生度过一个愉快、安全、有意义的假期。
全县各学校通过悬挂横幅、国旗下讲话、参观毒品预防教育宣传长廊、参观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基地、讲座、校园广播、上好毒品预防教育班会课、图片展、举行禁毒签名、播放禁毒宣传片等形式,向师生详细讲解什么是毒品、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的区别,吸食毒品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以及青少年如何防范毒品等知识。
同时要求学生做一个优秀的禁毒义务宣传员,将给父母的一封禁毒告诫信、自己参与毒品预防教育比赛的漫画、手抄报、征文、书法等作品带回家,将清远原创歌曲《记得蒲公英》唱给父母听。
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的纽带作用,进一步筑牢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的四维禁毒防线。
给父母的一封禁毒信 3致全市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亲爱的学生家长:您好!毒为万恶之源,是当今社会三大公害之一。
毒品已由传统的鸦片、海洛因演化到冰毒、摇头丸,以及披着伪装外衣的奶茶跳跳糖巧克力曲奇饼干等。
禁毒宣传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禁毒宣传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各位家长:您好!近年来毒品逐渐开始向青少年蔓延,不少青少年因各种原因沾染毒品。
近期我校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争做文明少年”为主题开展多项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为了您的孩子的健康、家庭的幸福,预防和减少学生涉毒行为,我校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希望您与家人共同阅读,让毒品远离我们的生活。
一、学习禁毒知识,做到“四个牢记”。
1、牢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牢记吸毒容易成瘾,并很难戒断。
3、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
4、牢记吸毒是违法,贩毒是犯罪,违法犯罪难逃国法的制裁。
二、永远不尝第一口。
要远离毒品,要记住“吸了第一口,就没有最后一口”;为了终生远离毒品,不论出于什么动机,不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坚定地把握住自己,永远不要去尝试第一口。
1、不好奇。
自己不清楚的药品、食品、饮料、香烟等等,不要尝试。
那些吃起来很香,老想去吃的东西里面,很可能搀有毒品,使人上瘾,应该提高警惕。
2、不侥幸。
不要以为“试一下没关系”。
只要沾上毒品,就很难自拔。
3、不轻信。
不管是亲朋好友的“诚意”、还是天花乱坠的广告词语,拿定主意不沾毒品。
4、不辩论。
不与劝你吸毒的人讲毒品的危害,不批判他们的行为,以免发生意外。
明确表态不吸毒,不要含糊不清,不要模棱两可。
5、不睹气。
不要感情冲动,凭“义气”争高低。
结果被人用“激将法”套入毒渊。
6、不沾光。
不要贪图便宜去吃免费餐,上了坏人的钩,堕入毒渊。
三、吸毒严重危害健康★毒品使人的感觉、思维、情绪、行为发生改变;造成神经系统、心脏、肺脏、肝脏等脏器损害。
★吸食鸦片、吗啡、海洛因,使人消瘦、体质下降,产生幻觉而导致精神失常,甚至会造成死亡。
★冰毒、摇头丸、K粉上瘾速度快,致幻作用极强,直接损坏人的大脑、心脏,甚至导致急性中毒而亡。
四、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空虚、无聊、寻求刺激、追求时髦是一部分人走上吸毒道路的原因。
禁毒宣传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禁毒宣传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各位家长:您好!近年来毒品逐渐开始向青少年蔓延,不少青少年因各种原因沾染毒品。
近期我校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争做文明少年”为主题开展多项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为了您的孩子的健康、家庭的幸福,预防和减少学生涉毒行为,我校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希望您与家人共同阅读,让毒品远离我们的生活。
一、学习禁毒知识,做到“四个牢记”。
1、牢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牢记吸毒容易成瘾,并很难戒断。
3、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
4、牢记吸毒是违法,贩毒是犯罪,违法犯罪难逃国法的制裁。
二、永远不尝第一口。
】1、不好奇。
自己不清楚的药品、食品、饮料、香烟等等,不要尝试。
那些吃起来很香,老想去吃的东西里面,很可能搀有毒品,使人上瘾,应该提高警惕。
2、不侥幸。
不要以为“试一下没关系”。
只要沾上毒品,就很难自拔。
3、不轻信。
不管是亲朋好友的“诚意”、还是天花乱坠的广告词语,拿定主意不沾毒品。
4、不辩论。
不与劝你吸毒的人讲毒品的危害,不批判他们的行为,以免发生意外。
明确表态不吸毒,不要含糊不清,不要模棱两可。
5、不睹气。
不要感情冲动,凭“义气”争高低。
结果被人用“激将法”套入毒渊。
6、不沾光。
不要贪图便宜去吃免费餐,上了坏人的钩,堕入毒渊。
三、慎重交友。
请家长叮嘱孩子不要跟不良社会青年接触、交往,因为他们往往是吸毒常客。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如果孩子走上了歪路吸食毒品,那我们的生活将失去色彩!毒品对青少年的残害更会导致国家和民族的灭亡!为了祖国的花朵,我们的欢乐,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孩子远离毒品!此致,敬礼!贾塘中学2015年4月17日本人是年级班学生的家长,现已指导孩子阅读《禁毒宣传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并能配合贵校指导好孩子远离毒品。
家长签名:年月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禁毒宣传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五篇)尊敬的各位家长:您好!近年来毒品逐渐开始向青少年蔓延,呈现出低龄化的态势,不少青少年因各种原因沾染毒品,尤其是新型毒品(现在青少年大部分吸食的都是K粉及摇头丸等),甚至有部分在校学生也有吸毒行为。
近期我院联合公安机关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开展多项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为了您的孩子的健康、家庭的幸福,预防和减少学生涉毒行为,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希望您与家人共同阅读,让毒品远离我们的生活。
一、学习禁毒知识,做到“四个牢记”。
1、牢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牢记吸毒容易成瘾,并很难戒断。
3、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
4、牢记吸毒是违法,贩毒是犯罪,违法犯罪难逃国法的制裁。
二、防止孩子上当受骗。
为了让孩子远离毒品,应当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中注意以下几点:1、不好奇。
自己不清楚的药品、食品、饮料、香烟等等,不要尝试。
那些吃起来很香,老想去吃的东西里面,很可能搀有毒品,使人上瘾,应该提高警惕。
2、不侥幸。
不要以为“试一下没关系”。
只要沾上毒品,就很难自拔。
3、不轻信。
不管是亲朋好友的“诚意”、还是天花乱坠的广告词语,拿定主意不沾毒品。
4、不辩论。
不与劝你吸毒的人讲毒品的危害,不批判他们的行为,以免发生意外。
明确表态不吸毒,不要含糊不清,不要模棱两可。
5、不睹气。
不要感情冲动,凭“义气”争高低。
结果被人用“激将法”套入毒渊。
6、不沾光。
不要贪图便宜去吃免费餐,上了坏人的钩,堕入毒渊。
三、教育孩子慎重交友。
俗语说:“跟着好人学好事,跟着坏人学做贼”,调查显示,大多数吸毒人员是在“朋友”的作用下坠入毒品深渊的。
为此,想要终生免受毒品侵害,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慎重交友,并且时时警惕,拒绝毒品。
请家长叮嘱孩子不要跟不良社会青年接触、交往,因为他们往往是吸毒常客。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如果孩子走上了歪路吸食毒品,那我们的生活将失去色彩!毒品对青少年的残害更会导致国家和民族的灭亡!为了祖国的花朵,我们的欢乐,让我们共同努力,学校、家长、政法机关共同筑建起一道坚实的防线,让孩子远离毒品!亲爱的家长:您好!毒品为万恶之源,是当今社会三大公害之一。
目前毒品已由传统的鸦片、海洛因演化到冰毒、摇头丸,以及披着伪装外衣的“奶茶”、“跳跳糖”、“巧克力”、“曲奇饼干”等各种形式。
毒贩们为谋取经济利益,更是将恶魔之手伸向天真烂漫的孩子,诱骗、强迫青少年吸毒,甚至利用青少年为其充当犯罪的帮凶。
由于少数家长疏于管教,少数孩子因交友不慎、好奇、减肥、追求时尚、寻求刺激等原因沾染毒品。
“一时吸毒,终身戒毒”。
为了让您的孩子平安健康、快乐成长,让我们携手,一起拒绝毒品,加强对子女的教育与管理。
一、加强教育。
请您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教育孩子出门在外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任何食物、饮料等物品。
二、留心观察。
请您注意孩子平时的学习生活情况,在出现无故旷课、频繁伸手要钱、情绪焦躁不稳定、极度叛逆,或者发现锡纸、吸管等疑似吸毒工具时,要引起重视,提前预防。
注意孩子的朋友圈子,让他们远离KTV、酒吧、网吧等娱乐场所,不结交有吸毒、贩毒史的朋友。
三、认真学习。
请您带领孩子参加各类毒品预防教育主题活动,让孩子对毒品的危害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增强识毒防毒、拒毒能力四、及时求助。
请您教育孩子如果发现吸贩毒违法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或告知老师、家长。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广大青少年平安健康成长而努力!祝您的孩子平安、健康、快乐!尊敬的各位家长:你好!我校开展了以“青少年与毒品”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为了你的孩子的健康、家庭的幸福,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涉毒行为,我校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希望你与家人共同阅读,让毒品远离我们的生活。
一、学习禁毒知识,做到“四个牢记”。
我们要终生远离毒品,必须做到“四个牢记”:1、牢记什么是毒品。
毒品不是“有毒的物品”、也不是“毒药”。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 、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牢记吸毒容易成瘾,并很难戒断。
你一定要让这句话像警钟一样在你耳边响起。
3、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
一辈子不沾毒品应该是做人的一条底线。
4、牢记吸毒是违法,贩毒是犯罪。
违法犯罪难逃国法的制裁。
二、永远不尝第一口。
要远离毒品,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千万不要相信“吸一口没事”, “吸一次不会上瘾”,要记住“吸了第一口,就没有最后一口”千万不要相信“我吸了不会上瘾,我吸了能够戒掉”,要记住“吸毒有如打开地狱之门”,任何人踏进去,都如同坠入灾难的深渊。
为了终生远离毒品,不论出于什么动机,不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坚定地把握住自己,永远不要去尝试第一口。
三、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千万不能借毒消愁。
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闷在心里,独自扛着。
去找爱你的父母,去找爱你的老师,去找你那些坚定正直的亲朋好友,向他们倾诉,寻求他们的帮助。
记住,千万不要借毒解痛,借毒消愁。
四、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空虚、无聊、寻求刺激、追求时髦是一部分人走上吸毒道路的原因。
为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生命、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在健康、充实的生活中体味人生的乐趣。
远离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的人生观,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毒品。
五、慎重交友。
古人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俗语说: “跟着好人学好事,跟着坏人学做贼。
”调查显示,大多数吸毒人员是在“朋友”的作用下坠入毒品深渊的。
为此,想要终生免受毒品侵害,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慎重交友,并且时时警惕,拒绝毒品。
六、远离不健康的娱乐场所。
当前社会上一部分娱乐场所管理混乱,黄、赌、毒等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活动猖獗,一旦走进去就有可能身不由己,陷入深渊。
因此,要想洁身自好,当你想去娱乐场所放松身心的时候,就一定要有所选择。
尤其是青少年,千万不要涉足那些不健康的场所。
尊敬的家长:您好!毒品是全社会的公敌,毒品祸害罪大恶极,放假前,学校正在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活动,为了您的孩子的健康、家庭的幸福,预防学生涉毒行为,我校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希望您与孩子共同阅读,让毒品远离我们的生活。
一、学习禁毒知识,做到“四个牢记”。
1、牢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牢记吸毒容易成瘾,并很难戒断。
3、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
4、牢记吸毒是违法,贩毒是犯罪行为,违法犯罪难逃国法的制裁。
二、永远不要尝试第一口。
要远离毒品,牢记“吸了第一口,就没有最后一口”。
为了终生远离毒品,不论出于什么动机,不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坚定地把握住自己,永远不要去尝试第一口毒品。
1、不好奇。
自己不清楚的药品、食品、饮料、香烟等,不要尝试。
那些吃起来很香,老想去吃的东西里面,很可能掺有毒品,使人上瘾,应该提高警惕。
2、不侥幸。
不要以为“试一下没关系”。
只要沾上毒品,就很难自拔。
3、不轻信。
不管是亲朋好友的“诚意”,还是天花乱坠的广告词语,拿定主意不沾毒品。
4、不赌气。
不要感情冲动,凭“义气”争高低,结果被人用“激将法”套入毒渊。
5、不沾光。
不要贪图便宜去吃免费餐,上了坏人的钩,堕入毒渊。
三、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空虚、无聊、寻求刺激、追求时髦是一部分人走上吸毒道路的原因。
为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生命、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在健康、充实的生活中体味人生的乐趣。
远离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的人生观,也就一定程度上远离了毒品。
请教育孩子们要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千万不能借毒消愁。
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闷在心里独自扛着,去找爱你的父母,去找爱你的老师,去找你那些坚定正直的亲朋好友,向他们倾诉,寻求他们的帮助。
记住:千万不要借毒解痛,借毒消愁。
四、慎重交友。
俗语说:“跟着好人学好事,跟着坏人学做贼”。
为此,想要终生免受毒品侵害,重要的一条就是慎重交友,并且时时警惕,拒绝毒品。
请家长叮嘱孩子不要跟不良社会青年接触、交往,因为他们往往是吸毒常客。
五、远离不健康的娱乐场。
当前社会上一部分娱乐场所管理混乱,黄、赌、毒等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活动猖獗,一旦走进去就有可能身不由己,陷入深渊。
因此,要洁身自好,千万不要涉足那些不健康的场所。
更要对孩子进行监督,严禁孩子进入这些场所,警惕毒品的陷阱。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孩子更是家庭和您的全部,如果孩子走上了歪路吸食毒品,那我们的生活将失去色彩!为了孩子的明天,我们的欢乐,让我们共同努力,让青少年远离毒品!尊敬的家长朋友们:为了给孩子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近期,我校将开展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根据活动要求,希望您能积极参与,与孩子共同阅读以下几点建议:一、学习禁毒知识,做到“四个牢记”。
1、牢记什么是毒品。
毒品不是“有毒的物品”、也不是“毒药”。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 、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牢记吸毒容易成瘾,并很难戒断。
你一定要让这句话像警钟一样在你耳边响起。
3、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
一辈子不沾毒品应该是做人的一条底线。
4、牢记种植毒品源植物、吸毒、贩毒是违法犯罪行为。
违法犯罪难逃国法的制裁。
二、永远不尝第一口。
要远离毒品,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要牢记“吸了第一口,就没有最后一口”,要记住“吸毒有如打开地狱之门”,任何人踏进去,都如同坠入灾难的深渊。
为了终生远离毒品,不论出于什么动机,不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坚定地把握住自己,永远不要去尝试第一口。
三、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千万不能借毒消愁。
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闷在心里,独自扛着。
去找父母、老师倾诉,寻求他们的帮助。
记住,千万不要借毒解痛,借毒消愁。
四、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空虚、无聊、寻求刺激、追求时髦是一部分人走上吸毒道路的原因。
为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生命、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在健康、充实的生活中体味人生的乐趣。
五、慎重交友。
俗语说: “跟着好人学好事,跟着坏人学做贼。
”为此,想要终生免受毒品侵害,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慎重交友,并且时时警惕,拒绝毒品。
六、远离不健康的娱乐场所。
当前社会上一部分娱乐场所管理混乱,黄、赌、毒等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活动猖獗。
因此,要洁身自好。
千万不要涉足那些不健康的场所。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希望您能做好孩子的表率,不从事毒品源植物的种植,不吸食不贩卖毒品,如发现孩子有涉毒行为,请及时与学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