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教案练习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第4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第4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4a9329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c.png)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第
4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地理解分数的乘法定义。
2.能够通过练习掌握分数的乘法技巧。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分数的乘法定义。
2.掌握分数的乘法运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1.熟练掌握分数的乘法运算方法。
四、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解分数的乘法运算,包括整数与分数的乘法和分数与分数的乘法。
五、教学准备
1.教案、板书设计
2.分数乘法的练习题
3.学生练习用的纸和笔
六、教学过程
1. 复习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分数加法和分数减法的相关知识点。
2. 导入
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分数的乘法,让学生体会到分数乘法的重要性
和实用性。
3. 讲解
1.教师讲解分数的乘法定义。
2.分数乘法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3.示范几个例题,让学生跟着做。
4. 练习
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些分数乘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举例说明。
七、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分数的乘法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八、作业
布置练习题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并自行核对答案。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乘法运算。
《分数乘法》练习课(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乘法》练习课(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625833b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d.png)
《分数乘法》练习课(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和巩固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包括分数乘以整数、分数乘以分数、分数乘以小数等运算,以及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巩固和掌握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法则,能够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运算。
2. 能够将分数乘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难点:1. 分数乘法运算中的符号处理和约分技巧。
2. 分数乘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视频、练习题等。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分数乘法知识,提问学生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
2. 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分数乘法运算的例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并核对答案。
二、例题讲解1. 讲解分数乘以整数的运算规则,通过例题进行示范和讲解。
2. 讲解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规则,通过例题进行示范和讲解。
3. 讲解分数乘以小数的运算规则,通过例题进行示范和讲解。
三、巩固练习1. 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乘法运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分数乘法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并核对答案。
四、实际问题解决1. 给学生发放一些实际问题解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分数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进行练习,教师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列出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进行简要讲解。
2. 在黑板上展示一些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并核对答案。
作业设计:1. 布置一些分数乘法运算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2. 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解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运用分数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中的“分数乘法运算中的符号处理和约分技巧”。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分数乘法》练习课的教学中,符号处理和约分技巧是学生掌握分数乘法运算的关键,同时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d91a7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3.png)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的教案,具体是分数乘分数的内容。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上,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背后的数学意义。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和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概念。
第一步,我会通过一些实际例子,引入分数乘分数的概念,例如:如果有2个1/4的蛋糕,要怎么计算出这些蛋糕的总量。
第二步,我会讲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通过PPT展示详细的计算过程。
第三步,我会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他们刚刚学到的知识。
第四步,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上,我会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和一些关键的步骤写在黑板上,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上,我会布置一些分数乘分数的练习题,让学生能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是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我会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来反思我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所学的分数乘分数的知识,以此来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这就是我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点和难点解析:引入分数乘分数的概念。
对于这个问题,我选择了用实际例子来引导学生思考。
比如,我会问学生:“如果有2个1/4的蛋糕,要怎么计算出这些蛋糕的总量?”这个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思考。
通过这个问题,我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两个1/4的蛋糕可以看作是1/4加上1/4,也就是1/2。
这样,学生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分数乘分数的概念。
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这个问题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我准备了一个PPT,上面详细展示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完整版教案+例题+作业+答案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完整版教案+例题+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af298e0912a2161579297e.png)
六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巩固与拔高板块一、知识点梳理与总结(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第二个因数为整数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得简便运算。
例如:23 ×3,表示:3个 23 相加是多少,还表示 23的3倍是多少。
2、一个数(小数、分数、整数)乘分数(第二因数为真分数时):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是表示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6×512 ,表示:6的512 是多少。
27 ×78 ,表示:27 的78是多少。
3、一个数(小数、分数、整数)乘分数(第二因数为大于1的分数时):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也相同,是表示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例如:512 ×123 ,表示:512 的123倍是多少。
512 ×2.4,表示512的2.4倍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
(分母和整数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
(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 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a ×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a ×b=c,当b <1时,c<a (b ≠0).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
a ×b=c,当b =1时,c=a .比较练习:(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4课时练习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4课时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f25ae44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a.png)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4课时练习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的练习课时,旨在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分数乘法的理解和掌握。
内容主要包括: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带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计算准确性。
2.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进行计算。
3. 学会带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地将带分数转换为假分数进行计算。
4. 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尤其是异分母分数乘法的计算。
2. 带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包括带分数转换为假分数的过程。
3. 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练习题、计算器。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分数乘法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针对本节课的练习内容,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强调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3.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结:对本节课的练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板书设计:1.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4课时练习2. 教学内容: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带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教学目标: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学会带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4. 教学难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带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5.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课件、练习题、计算器6. 教学过程:导入、讲解、练习、小结、作业布置作业设计:1. 基础题: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5课《分数乘法练习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5课《分数乘法练习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363b2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1.png)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5课《分数乘法练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
2.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计算。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素材、练习题。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相关知识,准备纸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分数乘法例题导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分数乘法的兴趣。
2.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规则。
3.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数乘法的练习,包括口算和书写计算步骤。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拓展:设计一些拓展性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分数乘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勤加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五、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作业表现来调整教学方法,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确保每位学生都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七、课堂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学生,指导有不足之处的学生,并对整体教学进行自我评价,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乘法的知识。
祝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全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全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1e432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a.png)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全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和规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分数乘法运算,并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探究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但是,对于分数乘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和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和规律。
2.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分数乘法运算,并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和计算法则。
2.如何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2.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发现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3.巩固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练习题和答案。
3.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情境,如购物场景、分数乘法的应用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分数乘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通过分数乘法的计算实例,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和计算法则。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乘法的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和规律。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5课《分数乘法练习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5课《分数乘法练习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e8178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2.png)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5课《分数乘法练习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数乘法练习课是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练习课。
教材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分数的乘法运算顺序、约分等步骤掌握不牢固,导致计算错误。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需要进一步激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计算方法。
2.难点:分数乘法运算中的顺序、约分等步骤。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趣味性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任务驱动法:设置各种形式的练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4.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2.练习题:准备各种形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乘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或趣味性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或实物道具,展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综合练习(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综合练习(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b8ba5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0.png)
教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综合练习一、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2. 能够正确计算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分数乘分数。
3. 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 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4. 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如何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分数乘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法则。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6. 巩固练习:布置分数乘法的相关练习,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7. 实际应用: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9.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避免机械计算。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讨论中掌握计算法则。
3. 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课后作业要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分数乘法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教学效果。
3. 定期进行单元测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2. 教学课件:PPT课件,展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实际应用案例。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综合练习教案青岛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综合练习教案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113c2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0.png)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综合练习教案青岛版第一章:分数乘法概念复习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巩固分数乘法的概念。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分数乘法的定义和计算法则。
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3 教学步骤1.3.1 导入:回顾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1.3.2 讲解:讲解分数乘法的定义和计算法则。
1.3.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乘法的例题。
1.3.4 应用: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折扣、分享食物等。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一些分数乘法的练习题,包括简单和复杂的题目。
第二章:分数乘法计算方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计算分数乘法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步骤。
如何解决分数乘法中的常见问题。
2.3.1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分数乘法概念。
2.3.2 讲解:讲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步骤。
2.3.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乘法的计算题。
2.3.4 应用: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比例、分配资源等。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一些分数乘法的计算题,包括简单和复杂的题目。
第三章: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将分数乘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场景。
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法问题。
3.3 教学步骤3.3.1 导入:让学生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分数乘法问题。
3.3.2 讲解: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法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3.3.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数乘法题目。
3.3.4 应用: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分配食物等。
3.4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数乘法题目,包括简单和复杂的题目。
第四章:分数乘法的拓展练习让学生巩固和提高分数乘法的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分数乘法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分数乘法应用题(一)∣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分数乘法应用题(一)∣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9f66a0a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10.png)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分数乘法应用题(一)∣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分数乘法应用题。
具体包括分数乘法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及其实际应用。
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创设一个分蛋糕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蛋糕平均分给若干人。
2. 例题讲解:讲解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具体例题演示运算过程。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4. 应用拓展: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水果、分配物品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乘法的概念、计算方法、运算规律及实际应用。
七、作业设计(1)一个篮子里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2/3千克,请问篮子里苹果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答案:2千克(2)一块巧克力分成8份,小明吃了其中的3份,小红吃了其中的1/4份,请问小明和小红一共吃了多少份巧克力?答案:7/8份2. 请完成课后练习第1、2、3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掌握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实际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究分数乘法的其他应用场景,如分面条、分配工作任务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分数乘法的练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分数乘法的练习∣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c9f41c4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17.png)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分数乘法的练习∣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六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分数乘法”的练习展开。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本节课将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分数乘法的理解。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分数乘法中分母的确定。
2. 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分数乘法的例题,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教师针对例题进行讲解,强调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讨论与交流:学生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问题,分享解题心得。
板书设计1. 板书分数乘法的练习2. 板书内容: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数乘法的注意事项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口头作业:向家长讲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练习,让学生对分数乘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掌握。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乘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和“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在分数乘法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在分母的确定上遇到困难。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练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练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724e97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c.png)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练
习》教学设计
本教学设计针对小学六年级学生研究分数乘法,设计了针对性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研究分数乘法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数学小组合作研究,情境化教学法,跨学科教学法。
2. 教学难点:分数乘法的口头表达及运算规律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
1. 合作探究法
2. 整体肢体反馈法
3. 实物模拟法
四、教学环节
1. 清晰呈现教学目标
2. 营造情境氛围
3. 情境教学,导入知识
4. 小组合作,探究分数
5. 自主探究,分组合作解题
6. 整体呈现
7. 温故知新,回顾巩固
五、教学评价
1. 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评价。
2. 定期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更正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本次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对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分数乘法学习有所帮助。
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练习(一)》教案
![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练习(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b25cb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5.png)
(2)六年级同学要做一批红旗,已经做了5/6。
①5/6把______看作单位“1”,已做的红旗占_____的5/6,②没做的红旗占这批红旗的_______。
(3)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捐2/15。
①2/15把_____看作单位“1”,六年级捐的书是五年级的________。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练习(一)》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8课时主备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结构特征,较熟练地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过程与方法分析、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②五年级捐书数量×_____________=六年级的捐书数量
(4)这个月的用电量比上个月节约了1/12
①1/12把_______看作单位“1”,这个月用电量是上个月的_______。
②上个月的用电量×______________=这个月的用电量
3、让学生独立填一填。
4、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另一个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你是怎样找到的?
教学难点对比较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课件呈现我班一位爱学习的同学认真学习的情景:罗凯文同学是一位会学习的有心人,他收集了一些我们这单元分数应用题里的关键句,你能根据关键句填一填吗?
2、出示下题:
(1)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5
①4/5把_____看作单位“1”,________看作4/5。
5、做完这类题,你有什么发现?
二、对比练习。
1、出示对比练习题目: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二)》教案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ff679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9.png)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一、谈话引入。
今天这节课复习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二、基础练习。
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算式。
(1)160的1/4 是多
少?
(2)3/4 的15倍是多
少?
(3)200元的5/6 是多
少?
说一说“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解答?
板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看图列式计算(题组1)
分别指名提问解释第(1)和(2)个图的题意(条件和问
题)。
小结:看图列式要注意些什么?(找到单位“1”,看比较数量是单位“1”
的几分之几)
三、提高练习。
(1)六年级同学订阅180本书籍,其中1/6 是一班订阅的,3/4 是
二班订阅的,两个班各订阅多少本?
(2)六年级同学订阅180本书籍,其中1/6 是一班订阅的,二班订
参与人:。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全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全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70d79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16.png)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全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分数相乘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
–能够用分数相乘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实际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掌握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运用分数相乘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理解分数相乘的基本概念。
•能够熟练运用分数相乘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乘法规则,引导学生通过例题理解分数相乘的概念。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分数乘法的基本技能。
第二课时: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师讲解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包括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与分数相乘等情况。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提高分数乘法的计算能力。
第三课时: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计算问题。
•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四、课堂讨论与总结•学生就分数乘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帮助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分数乘法的重要性和运用。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思考分数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写出解决方法。
六、教学反思•回顾教学过程,总结学生掌握程度,找出教学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通过本单元教学,相信学生对分数乘法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为学习数学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分数乘法计算练习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分数乘法计算练习课一等奖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166d8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2.png)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分数乘法计算练习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分数乘法练习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关分数乘法例1-例7 的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例1-例7 后的一节练习课,分数乘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重在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数乘法的意义是在整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扩展而来,教学分数除法则需有分数乘法作基础,因此分数乘法单元的教学是承上启下的,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重视理解算理和算法,加强运算能力,培养“四能”。
学情分析:学生在本单元之前的学习中,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
分数乘法在算理上比整数、小数的计算稍显复杂,分数乘法的意义既可以表示为求几个相同分数相加的和是多少,也可以扩展表示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表示方式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表述形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本课的练习设计意图通过计算练习巩固对算理的理解,提高运算能力,培养“四能”。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加深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分数乘法和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2.能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算法,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重点:加深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正确计算分数乘法和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算法,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一、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的练习练习一:1.一盒饼干重千克, 4 盒这样的饼干共重多少千克?12. 一袋苹果重千克,一盒饼干的质量是一袋苹果的,一盒饼干重多少千克?3. 一盒饼干重千克,一袋苹果的质量是一盒饼干的2.5 倍,一袋苹果重多少千克?分析:1. 求4 盒这样的饼干重多少千克就是求4 个相加是多少,列式是:×4= (千克),数量关系式:“每盒饼干的质量×盒数=4 盒饼干质量”。
新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单元练习》教案(3课时)
![新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单元练习》教案(3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a695258767f5acfa1c7cd93.png)
)与(
)的数量关系;②(
)表示“1”;③(
)表示
2 ; 5
3/7
④根据数量关系列示( (2)一袋米,还剩)×()=( Nhomakorabea)。
3 3 ;(先补充完整“还剩谁的 ”) 7 7 1 (3)火车速度比汽车快 3 3 (4)实际烧煤比计划节约 8
小结:我们在遇到含有分率的分数问题是要先确定单位“1”和分析数量关系;这是解决此 类问题的关键。 2.基础训练 ①题目要求:请从四句话中任选一句,画出线段图吗? ②请画同一句话的几名同学就近进行交流:你能看懂同学的图吗?和你画的有何不同? ③根据线段图进行发散联想。 三、分类练习 (一)补充条件进行题组的对比练习: 1、连线: 选择对应的列示填在括号里,并说出为什么。 某工厂四月份计划用煤 135 吨,( (1)实际用煤是计划的 ,( (2)实际比计划节约 , (3)实际比计划多用 (二)根据列式补充问题 2、根据列式的含义,在每个算式的后面补充合适的问题。 小华看一本 168 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 (1)168×(1- (2)168×(1+ (3)168× 四、课堂检测 1、小强想买一台 5600 元的电脑,他现在只有这台电脑单价的 差多少钱?
2/7
主备教师 学习内容
授课教师 分数乘法单元练习(2) 知识与技能
使用时间 第
第
周星期 课型
(年
月
日)第
节
课时
练习课
通过练习巩固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明确解 题思路。 通过变式题、开放题的训练,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 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培养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难 的勇气,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第一单元1.10《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练习课》(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一单元1.10《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练习课》(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92a37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e.png)
第一单元1.10《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练习课》(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熟练掌握分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分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如何将分数乘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 如何使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Step1. 导入新课老师将黑板上的分数乘法公式进行讲解,介绍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告诉学生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回顾等分的概念,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Step2. 讲解分数乘法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老师讲解分数乘法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跟随书本进行计算。
Step3. 分组练习,多角度练习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练习,可以多角度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如通过地图长度、重量的计算方法等练习。
Step4. 提高难度,联系实际老师可以在黑板上设置一些实际问题,并结合上节课所学进行讲解,提高难度,让学生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Step5. 示范练习老师选择几道较难的题目进行讲解,并让学生跟随计算,让学生能更好地将分数乘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Step6. 总结课程老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了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还有分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同时,老师也提醒学生要注意,分数乘法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仔细,以免产生错误。
Step7. 课后作业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课本上的题目练习分数乘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师通过分组、示范等多种方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将分数乘法应用于实际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参照上节课对学生进行巩固和提高,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
人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练习 教案
![人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练习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cdc114ed630b1c59eeb565.png)
6.1.3 分数乘法练习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继续探索分
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提高分数乘法计算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填空。
(1)+++=()×()(2)++=()×()
2.计算下面各题。
3.据统计,2011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二、提高练习
1.某种农药kg加水稀释后可喷洒1公顷的菜地。
喷洒公顷的菜地需要多少千克的农药?
2.一台割草机,每小时割草3
2公顷,9小时割草多少公顷?6
1小时割草多少公顷?
3.一列火车每小时行80千米,从甲站到乙站行了45分钟。
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三、达标练习
1.计算。
51×17335
11×25152×853914×2813 2.列式计算。
(1)t 的是多少吨?
(2)m 的是多少米?
3.下面算式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大约从一万年前开始,青藏高原平均每年上升
7米。
按照这个速度,50年它能长高多少米?100约
100
年呢?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学习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教材第2~3页例1、例2。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让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课件。
1.课件出示复习题。
(1)8+8+8=( )×( )(2)5×4=( )+( )+( )+( )(3)5×12是多少?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2.计算。
1 6+26+36=310+310+310=计算310+310+310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有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看作分子?引导学生得出3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作分子,分母不变。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整数乘法的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1.教学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情景图) (1)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29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请列出你的算式。
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生1:每个人吃29个,3个人就是3个29相加,即29+29+29。
生2:用乘法表示为29×3。
师:29×3表示什么意思?生:29×3表示3个29是多少。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板书)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两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
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师:结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回顾一下,29×3的计算过程用式子该如何表示?生1:按照加法计算:29×3=29+29+29=2+2+29=69=23(个)。
生2:29×3=2×39=69=23(个)。
生3:29×3=2,×)1,3),9,3))=23(个)。
师:比较一下,前两位同学的计算结果相同吗?它们的相同点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处又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打上方框)这里的2+2+2和2×3都是在求什么?生:有多少个19。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板书) 师:刚才第3位同学与第2位同学的算法有什么不同呢? 生:一种算法是先计算再约分,另一种算法是先约分再计算。
师: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简单?为什么?小结:“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使参与计算的数字比原来小,便于计算。
但是要注意格式,约得的数与原数上下对齐。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情景图) (1)探索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师:求3桶共有多少升?该怎样计算呢?说说你的想法。
生1:求3桶共有多少升?就是求3个12 L 的和是多少。
生2:还可以说成求12 L 的3倍是多少。
生3:单位量×数量=总量,所以12×3=36(L)。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师:我们再来看这个问题“12桶是多少升?”,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思考,自主列式。
)师:是根据什么列式的?引导说出思考的过程并板书:求12 L的一半,就是求12 L的12是多少。
(2)出示“14桶是多少升?”让学生自练。
引导学生说出:12×14表示求12 L的14是多少。
在这里都是把12 L看作单位“1”。
师: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你还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并解决吗?(学生练习,交流。
) 归纳小结:在这里,我们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的关系式可以得出: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
师: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2.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2题。
师: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强化算法,突出能约分的要约分,再计算。
)3.教材第3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能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谁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b a ×c=bca,其中a,b,c均为整数且a≠0。
教学时教师应呈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思考“一共吃了多少个蛋糕?”,使学生经历独立思考、自主计算并验证、小组交流等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地呈现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教师采用因势利导的方式,通过比较分析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地得出结论,加深对分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的难点是理解“分数乘整数为什么分母不变”,教师应通过多次追问,适度引导转化来促进学生的理解。
对于“先约分,再计算”这种计算方法的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第2课时 分数乘分数教材第3~5页例3、例4。
1.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进行计算。
2.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通过观察、猜测、验证归纳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3.通过对算理、算法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
重点: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利用约分,使分数乘法计算简便。
课件、学生准备尺子。
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
师:这个正方形我们可以用数字“1”表示。
现在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几?(12)师:如果取这12的12,现在得到的是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看图得出结论:14)师:如果再取这14的12,现在得到的又是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1.教学例3。
(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3情境图) (1)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理算法。
师: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我们可以怎么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从上节课的整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类推。
)生: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师:12×15等于多少呢?说说你的想法,并把你的想法在纸上写下来。
学生进行尝试,可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想法。
进行交流反馈,重点反馈描画涂色的想法,并在学生反馈后,教师再利用课件进行讲解巩固。
师:把1个正方形看作1公顷,先平均分成2份,每份表示12公顷,再把12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一份。
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110公顷。
师:根据大家的想法,12×15=110。
我们再来看看本节课开始的图形(情境导入图),是不是也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呢?师:观察这几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可以怎样计算?这个方法可以推广到所有分数乘分数的计算中去吗?(2)探究几分之几乘几分之几的算理算法。
师:请你试着用这个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求12公顷的35是多少公顷,用乘法算式表示就是12×35。
根据我们刚才的想法,结果应该是多少呢? (310公顷)这个猜想正确吗?能不能想办法来进行验证?在老师提供的练习纸上画一画、算一算,并和同桌进行交流,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打开教材第4页看一看。
学生自主探究,并反馈。
请几个采用不同验证方法的学生进行一一展示。
生1:画图(图形或线段);生2:转化成小数再进行计算;生3:利用分数的意义进行计算。
总结: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2.教学例4。
(出示课件教材第5页例4情景图)学生独立列式并解答。
学生反馈,展示不同的计算过程:生1:先计算,再约分;生2:先约分,再计算。
结合学生的情况说明约分的书写格式。
总结:在计算整数与分数相乘时,可以直接将整数和分母约分。
1.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列式并说明式子表示的意义。
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
引导学生学会看图列式。
3.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3题。
组织学生读题,理清题意,并独立完成。
4.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5题。
第4题:先指名让学生口头说一说怎样列算式,然后独立计算答案,请两位学生将答案写在黑板上,要求写出具体计算步骤。
第5题: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题思路,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请几位学生说一说讨论结果。
全班集体讨论列出算式后,学生独立计算,教师订正。
5.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请四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计算过程,最后师生订正。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样得出这些结论的?师:没错,“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是我们学习数学比较有效的方法。
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可以用这样的思路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本节课在设置上先提供了探索的范例,再让学生提出猜想,最后通过举例、验证形成共识,得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和算理。
使学生既获得了探索的体验,又掌握了基础知识。
第3课时练习课(分数乘分数或整数)教材第6~7页的内容。
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分数或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点:掌握分数乘分数或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课件。
师:到目前为止,你学会了哪些分数乘法的知识?分数乘整数以及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别是什么?分数乘分数的法则适用于分数乘整数吗?为什么?师:请同学计算下面三道题。
5 7×4 6×111235×2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学生边展示计算过程,边阐述理由。
1.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6题。
此题呈现了学生平时做题容易犯的错误,提醒学生学会正确约分。
2.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8题。
(指名学生板演)如果学生从分数的意义理解,指出根据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53125,可以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平均分成125份,取其中的53份,列式为2500÷125×53。
3.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13题。
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数据信息做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质疑问难:你有哪些疑问吗?本节课是一堂练习课,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然后再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乘法的法则计算。
本节课的练习讲解不是教师“填鸭式”的灌输,而是结合了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性。
充分发挥了练习课的巩固作用。
第4课时 分数乘小数教材第8页例5。
1.让学生掌握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