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学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合集下载

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与重要里程碑

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与重要里程碑

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与重要里程碑在科学的大舞台上,固体物理学以其引人入胜的研究领域和重要的应用价值一直备受瞩目。

固体物理学是研究固态物质性质和行为的科学学科,涵盖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各个层面。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固体物理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里程碑的成就。

本文将对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里程碑进行详细探讨。

一、早期发展固体物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阿基米德在古希腊的物理学研究中开创了固体力学的奠基性工作。

然而,直到19世纪初,固体物理学才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

克鲁伯、泊松和拉格朗日等科学家和数学家在固体力学和弹性力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量子力学的出现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出现对固体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00年,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化的概念,为解释黑体辐射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随后,爱因斯坦和玻尔等科学家对固体材料的光谱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光电效应、玻尔频率规则等重要理论,为量子力学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三、半导体物理学的突破在20世纪中叶,固体物理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1947年,晶体管的发明标志着半导体物理学的新时代。

晶体管的出现不仅使得电子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也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石。

此后,发展出了集成电路、微电子器件等一系列强大的电子元件。

四、超导现象的发现1960年代,固体物理学又取得了一项重要突破,即超导现象的发现。

超导材料在低温下能够完全消除电阻,电流可以无损耗地通过材料传输。

这一现象的发现不仅在能源传输和储存领域具有巨大潜力,也为理解物质的宏观量子性质奠定了基础。

五、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在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980年,范克尔和克拉兹尼奇通过相关实验观测到了量子霍尔效应。

这一效应在低温和强磁场条件下,电阻出现了明显的量子级别跳跃,揭示了电荷在二维系统中行为的全新规律。

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为拓展新型电子器件和研究凝聚态物理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结晶动力学发展

结晶动力学发展

结晶动力学的发展结晶动力学是研究固态物质中结晶过程的科学,它涉及了物理学、材料科学、化学等多个领域。

结晶是固态物质中的有序排列过程,对于材料的性能和功能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结晶动力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为人们理解结晶过程和控制结晶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方法。

早期研究结晶动力学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对结晶过程进行解释。

例如,身材娇小却头脑聪明的法国科学家拉沃瓦锡在1822年提出了晶体生长对比表,并用其来解释晶体形态和生长速率之间的关系。

这为后来的结晶动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现代结晶动力学随着科学仪器的发展和实验技术的进步,现代结晶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变得更加细致和全面。

通过观察和分析结晶过程中的微观现象,研究者们深入了解了结晶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动力学行为。

其中一个重要发展是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研究方法。

原子力显微镜可以实时观察到纳米尺度下的表面形貌和结晶行为,为结晶动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

此外,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技术也广泛应用于结晶动力学的研究中。

在理论方面,计算机模拟也成为理解结晶动力学的强有力工具。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在原子层面上模拟结晶过程,探索结晶的机理和行为。

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蒙特卡洛模拟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结晶动力学的研究中。

结晶动力学的应用结晶动力学的研究不仅对基础科学有着重要作用,还对材料科学和工程应用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和控制结晶过程,可以获得优异的材料性能和特定的微观结构,扩展材料的应用范围。

例如,结晶动力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金属、半导体等材料的晶体生长和形态控制。

这对于制备高性能的电子器件和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在医药领域,结晶动力学的研究也帮助人们改善药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为新药的开发提供支持。

结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结晶动力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通过对结晶过程的深入理解,研究者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和应用结晶行为,推动材料科学和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

化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化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化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化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可以追溯到古代,但让我们从20世纪开始,详细讲述一些化学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1903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化学家索迪提出了原子构造理论,这是对原子结构理解的重大突破。

这一理论为之后的核物理学和量子化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电效应的理论,这一理论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爱因斯坦因此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行星原子模型,即原子中的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就像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一样。

这个模型对理解原子结构和化学反应产生了深远影响。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进一步完善了行星原子模型,将量子理论引入其中,解释了原子光谱的现象。

1920年代,量子力学进一步发展,这为理解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行为提供了基础。

其中,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和薛定谔的波函数为化学反应的理论模型提供了基础。

1928年,德国化学家瓦尔特·海洛夫提出了电子转移理论,这一理论解释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机制。

1930年代,随着X射线晶体学的发展,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和阿斯特伯里提出了分子结构的测定方法,这为现代结构化学奠定了基础。

1940年代,美国化学家鲍林和日本化学家西博格等人发展了原子序数和原子质量的精确测量方法,这为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和扩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195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程序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化学计算和模拟。

这一时期也见证了量子化学的快速发展,为理解复杂化学反应的本质提供了重要工具。

1960年代,美国化学家罗伯特·伍德沃德和德国化学家汉斯·休斯提出了有机分子结构的立体化学理论。

这一理论为有机化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70年代,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光谱学开始应用于化学研究,这使得对化学反应的观察和操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198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利用量子计算机模拟化学反应,这为理解复杂化学体系的性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能力。

晶体管发展史

晶体管发展史

电子技术发展的里程碑——晶体管谈到晶体管,也许很多人会感到很陌生.然而,就是小小的晶体管的发明给电子学带来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发展之迅速、波及范围之广泛,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现在晶体管和微型电路几乎无所不能,无处不在.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助听器、收音机、录音机和电视机,大到实验室仪器、工业生产及国防设备、计算机、机器人、宇宙飞盘等,都离不开晶体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晶体管奠定了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可是,晶体管究竟是什么样的?它又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必不可少的一步——电子管的问世1883年,闻名世界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第一只白炽照明灯.电灯的发明,给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人们送去了光明和温暖.就在这个过程中,爱迪生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块烧红的铁会散发出电子云.后人称之为爱迪生效应.1884年的一天,一位叫弗莱明的英国发明家,远涉重洋,风尘仆仆地来到美国,拜会了他慕名已久的爱迪生.就在这两位大发明家的会见中,爱迪生再次展示了爱迪生效应.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不论是爱迪生,还是弗莱明,都对这一效应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利用这一效应能做些什么.20世纪初,有线电报问世了.这一发明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有线电报发出的信号是高频无线电波,收信台必须进行整流,才能从听筒中听出声音来.当时的整流器结构复杂,功效又差,亟待改进.正在研究高频整流器的弗莱明灵机一动,他想,如果把爱迪生效应应用在检波器上,结果会怎样呢?就这样,引出了一个新的发明.1904年弗莱明在真空中加热的电丝(灯丝)前加了一块板极,从而发明了第一只电子管.他把这种装有两个极的电子管称为二极管.利用新发明的电子管,可以给电流整流,使电话受话器或其它记录装置工作起来.如今,打开一架普通的电子管收音机,我们很容易看到灯丝烧得红红的电子管.它是电子设备工作的心脏,是电子工业发展的起点.弗莱明的二极管是一项崭新的发明.它在实验室中工作得非常好.可是,不知为什么,它在实际用于检波器上却很不成功,还不如同时发明的矿石检波器可靠.因此,对当时无线电的发展没有产生什么冲击.此后不久,贫困潦倒的美国发明家德福雷斯特,在二极管的灯丝和板极之间巧妙地加了一个栅板,从而发明了第一只真空三极管.这一小小的改动,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它不仅反应更为灵敏、能够发出音乐或声音的振动,而且,集检波、放大和振荡三种功能于一体.因此,许多人都将三极管的发明看作电子工业真正的诞生起点.德福雷斯特自己也非常惊喜,认为“我发现了一个看不见的空中帝国”.电子管的问世,推动了无线电电子学的蓬勃发展.到1960年前后,西方国家的无线电工业年产10亿只无线电电子管.电子管除应用于电话放大器、海上和空中通讯外,也广泛渗透到家庭娱乐领域,将新闻、教育节目、文艺和音乐播送到千家万户.就连飞机、雷达、火箭的发明和进一步发展,也有电子管的一臂之力.三条腿的魔术师电子管在电子学研究中曾是得心应手的工具.电子管器件历时40余年一直在电子技术领域里占据统治地位.但是,不可否认,电子管十分笨重,能耗大、寿命短、噪声大,制造工艺也十分复杂.因此,电子管问世不久,人们就在努力寻找新的电子器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电子管的缺点更加暴露无遗.在雷达工作频段上使用的普通的电子管,效果极不稳定.移动式的军用器械和设备上使用的电子管更加笨拙,易出故障.因此,电子管本身固有的弱点和迫切的战时需要,都促使许多科研单位和广大科学家,集中精力,迅速研制成功能取代电子管的固体元器件.早在30年代,人们已经尝试着制造固体电子元件.但是,当时人们多数是直接用模仿制造真空三极管的方法来制造固体三极管.因此这些尝试毫无例外都失败了.年6月的一天,在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一个房间里,一架样式很普通的收音机正在播放着轻柔的音乐,许多参观者在它面前驻足不前.为什么大家都对这台收音机情有独钟呢?原来这是第一架不用电子管,而代之以一种新的固体元件——晶体管的收音机.虽然人们对这架收音机显露出浓厚的兴趣.然而,他们对晶体管本身却不以为然.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记者在报道中写道:“这一器件还在实验室阶段,工程师们都认为它在电子工业中的革新是有限的.”事实上,晶体管发明以后,在不长的时间内,它的深远影响便很快地显示出来.它在电子学领域完成了一场真正的革命.什么是晶体管呢?通俗地说,晶体管是半导体做的固体电子元件.像金银铜铁等金属,它们导电性能好,叫做导体.木材、玻璃、陶瓷、云母等不易导电,叫做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就叫半导体.晶体管就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这类材料最常见的便是锗和硅两种.半导体是19世纪末才发现的一种材料.当时人们并没有发现半导体的价值,也就没有注重半导体的研究.直到二次大战中,由于雷达技术的发展,半导体器件——微波矿石检波器的应用日趋成熟,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才引起了人们对半导体的兴趣.许多科学家都投入到半导体的深入研究中.经过紧张的研究工作,美国物理学家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三人捷足先登,合作发明了晶体管——一种三个支点的半导体固体元件.晶体管被人们称为“三条腿的魔术师”.它的发明是电子技术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它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固体电子技术时代.他们三人也因研究半导体及发现晶体管效应而共同获得1956年最高科学奖——诺贝尔物理奖.肖克利小组与晶体管美国人威廉·肖克利,1910年2月13日生于伦敦,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量子物理,1936年得到该校博士学位后,进入久负盛名的贝尔实验室工作.贝尔实验室是电话发明人贝尔创立的.在电子、特别在通讯领域是最有名气的研究所,号称“研究王国”.早在1936年,当时的研究部主任,后来的贝尔实验室总裁默文·凯利就对肖克利说过,为了适应通讯不断增长的需要,将来一定会用电子交换取代电话系统的机械转换.这段话给肖克利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激起他满腔热情,把毕生精力投入到推进电子技术进步的事业中.沃尔特·布拉顿也是美国人,1902年2月10日出生在中国南方美丽的城市厦门,当时他父亲受聘在中国任教.布拉顿是实验专家,1929年获得明尼苏达大学的博士学位后,进入贝尔研究所从事真空管研究工作.温文儒雅的美国人巴丁是一个大学教授的儿子,1908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麦迪逊出生,相继于1928年和1929年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得两个学位.后来又转入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固体物理,1936年获得博士学位.1945年来到贝尔实验室工作.默文·凯利是一位颇有远见的科技管理人员.他从30年代起,就注意寻找和采用新材料及依据新原理工作的电子放大器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敏锐的科研洞察力促使他果断地决定加强半导体的基础研究,以开拓电子技术的新领域.于是,1945年夏天,贝尔实验室正式决定以固体物理为主要研究方向,并为此制定了一个庞大的研究计划.发明晶体管就是这个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46年1月,贝尔实验室的固体物理研究小组正式成立了.这个小组以肖克利为首,下辖若干小组,其中之一包括布拉顿、巴丁在内的半导体小组.在这个小组中,活跃着理论物理学家、实验专家、物理化学家、线路专家、冶金专家、工程师等多学科多方面的人才.他们通力合作,既善于汲取前人的有益经验,又注意借鉴同时代人的研究成果,博采众家之长.小组内部广泛开展有益的学术探讨.“有新想法,新问题,就召集全组讨论,这是习惯”.在这样良好的学术环境中,大家都充满热情,完全沉醉在理论物理领域的研究与探索中.开始,布拉顿和巴丁在研究晶体管时,采用的是肖克利提出的场效应概念.场效应设想是人们提出的第一个固体放大器的具体方案.根据这一方案,他们仿照真空三极管的原理,试图用外电场控制半导体内的电子运动.但是事与愿违,实验屡屡失败.人们得到的效应比预期的要小得多.人们困惑了,为什么理论与实际总是矛盾的呢?问题究竟出在那里呢?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的苦苦思索,巴丁又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表面态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表面现象可以引起信号放大效应.表面态概念的引入,使人们对半导体的结构和性质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布拉顿等人乘胜追击,认真细致地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他们意外地发现,当把样品和参考电极放在电解液里时,半导体表面内部的电荷层和电势力发生了改变,这不正是肖克利曾经预言过的场效应吗?这个发现使大家十分振奋.在极度兴奋中,他们加快了研究步伐,利用场效应又反复进行了实验.谁知,继续实验中突然发生了与以前截然不同的效应.这接踵而至的新情况大大出乎实验者的预料.人们的思路被打断了,制作实用器件的原计划不能不改变了,渐趋明朗的形势又变得扑朔迷离了.然而肖克利小组并没有知难而退.他们紧紧循着茫茫迷雾中的一丝光亮,改变思路,继续探索.经过多次地分析、计算、实验,1947年12月23日,人们终于得到了盼望已久的“宝贝”.这一天,巴丁和布拉顿把两根触丝放在锗半导体晶片的表面上,当两根触丝十分靠近时,放大作用发生了.世界第一只固体放大器——晶体管也随之诞生了.在这值得庆祝的时刻,布拉顿按捺住内心的激动,仍然一丝不苟地在实验笔记中写道:“电压增益100,功率增益40,电流损失1/2.5……亲眼目睹并亲耳听闻音频的人有吉布尼、摩尔、巴丁、皮尔逊、肖克利、弗莱彻和包文.”在布拉顿的笔记上,皮尔逊、摩尔和肖克利等人分别签上了日期和他们的名字表示认同.巴丁和布拉顿实验成功的这种晶体管,是金属触丝和半导体的某一点接触,故称点接触晶体管.这种晶体管对电流、电压都有放大作用.晶体管发明之后基于严谨的科学态度,贝尔实验室并没有立即发表肖克利小组的研究成果.他们认为,还需要时间弄清晶体管的效应,以便编写论文和申请专利.此后一段时间里,肖克利等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中忙碌地工作着.他们心中隐藏着一丝忧虑.如果别人也发明了晶体管并率先公布了,他们的心血就付之东流了.他们的担心绝非多虑,当时许多科学家都在潜心于这一课题的研究.1948年初,在美国物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柏杜大学的布雷和本泽报告了他们在锗的点接触方面所进行的实验及其发现.当时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的秘密尚未公开,它的发明人之一——布拉顿此刻就端坐在听众席上.布拉顿清楚地意识到布雷等人的实验距离晶体管的发明就差一小步了.因此,会后布雷与布拉顿聊天时谈到他们的实验时,布拉顿立刻紧张起来.他不敢多开口,只让对方讲话,生怕泄密给对方,支吾几句就匆匆忙忙地走开了.后来,布雷曾惋惜地说过:“如果把我的电极靠近本泽的电极,我们就会得到晶体管的作用,这是十分明白的.”由此可见,当时科学界的竞争是多么的激烈!实力雄厚的贝尔实验室在这场智慧与技能的角逐中,也不过略胜一筹.晶体管发明半年以后,在1948年6月30日,贝尔实验室首次在纽约向公众展示了晶体管.这个伟大的发明使许多专家不胜惊讶.然而,对于它的实用价值,人们大都表示怀疑.当年7月1日的《纽约时报》只以8个句子、201个文字的短讯形式报道了本该震惊世界的这条新闻.在公众的心目中,晶体管不过是实验室的珍品而已.估计只能做助听器之类的小东西,不可能派上什么大用场.的确,当时的点接触晶体管同矿石检波器一样,利用触须接点,很不稳定,噪声大,频率低,放大功率小,性能还赶不上电子管,制作又很困难.难怪人们对它无动于衷.然而,物理学家肖克利等人却坚信晶体管大有前途,它的巨大潜力还没有被人们所认识.于是,在点接触式晶体管发明以后,他们仍然不遗余力,继续研究.又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思索,肖克利瘦了,眼中也布满了血丝.一个念头却在心中越来越明晰了,那就是以往的研究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在于人们不顾一切地盲目模仿真空三极管.这实际上走入了研究的误区.晶体管同电子管产生于完全不同的物理现象,这就暗示晶体管效应有其独特之处.明白了这一点,肖克利当即决定暂时放弃原来追求的场效应晶体管,集中精力实现另一个设想——晶体管的放大作用.正确的思想终于开出了最美的花朵.1948年11月,肖克利构思出一种新型晶体管,其结构像“三明治”夹心面包那样,把N型半导体夹在两层P型半导体之间.这是一个多么富有想象力的设计啊!可惜的是,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研究和实验都十分困难.直到1950年,人们才成功地制造出第一个PN结型晶体管.电子技术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晶体管的出现,是电子技术之树上绽开的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同电子管相比,晶体管具有诸多优越性:①晶体管的构件是没有消耗的.无论多么优良的电子管,都将因阴极原子的变化和慢性漏气而逐渐劣化.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晶体管制作之初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随着材料制作上的进步以及多方面的改善,晶体管的寿命一般比电子管长100到1000倍,称得起永久性器件的美名.②晶体管消耗电子极少,仅为电子管的十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它不像电子管那样需要加热灯丝以产生自由电子.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只要几节干电池就可以半年一年地听下去,这对电子管收音机来说,是难以做到的.③晶体管不需预热,一开机就工作.例如,晶体管收音机一开就响,晶体管电视机一开就很快出现画面.电子管设备就做不到这一点.开机后,非得等一会儿才听得到声音,看得到画面.显然,在军事、测量、记录等方面,晶体管是非常有优势的.④晶体管结实可靠,比电子管可靠100倍,耐冲击、耐振动,这都是电子管所无法比拟的.另外,晶体管的体积只有电子管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放热很少,可用于设计小型、复杂、可靠的电路.晶体管的制造工艺虽然精密,但工序简便,有利于提高元器件的安装密度.正因为晶体管的性能如此优越,晶体管诞生之后,便被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1953年,首批电池式的晶体管收音机一投放市场,就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人们争相购买这种收音机.接着,各厂家之间又展开了制造短波晶体管的竞赛.此后不久,不需要交流电源的袖珍“晶体管收音机”开始在世界各地出售,又引起了一个新的消费热潮.由于硅晶体管适合高温工作,可以抵抗大气影响,在电子工业领域是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从1967年以来,电子测量装置或者电视摄像机如果不是“晶体管化”的,那么就别想卖出去一件.轻便收发机,甚至车载的大型发射机也都晶体管化了.另外,晶体管还特别适合用作开关.它也是第二代计算机的基本元件.人们还常常用硅晶体管制造红外探测器.就连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电池——太阳能电池也都能用晶体管制造.这种电池是遨游于太空的人造卫星的必不可少的电源.晶体管这种小型简便的半导体元件还为缝纫机、电钻和荧光灯开拓了电子控制的途径.从1950年至1960年的十年间,世界主要工业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用于研究、开发与生产晶体管和半导体器件.例如,纯净的锗或硅半导体,导电性能很差,但加入少量其它元素(称为杂质)后,导电性能会提高许多.但是要想把定量杂质正确地熔入锗或硅中,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下,通过加热等方法才能实现.而一旦温度高于摄氏75度,晶体管就开始失效.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关,美国政府在工业界投资数百万美元,以开展这项新技术的研制工作.在这样雄厚的财政资助下,没过多久,人们便掌握了这种高熔点材料的提纯、熔炼和扩散的技术.特别是晶体管在军事计划和宇宙航行中的威力日益显露出来以后,为争夺电子领域的优势地位,世界各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为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人们不惜成本,纷纷给电子工业以巨大的财政资助.自从1904年弗莱明发明真空二极管,1906年德福雷斯特发明真空三极管以来,电子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迅速发展起来.但是电子学真正突飞猛进的进步,还应该是从晶体管发明以后开始的.尤其是PN结型晶体管的出现,开辟了电子器件的新纪元,引起了一场电子技术的革命.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里,新兴的晶体管工业以不可战胜的雄心和年轻人那样无所顾忌的气势,迅速取代了电子管工业通过多年奋斗才取得的地位,一跃成为电子技术领域的排头兵.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诚然,电子管的发明使电子设备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但是电子管体大易碎,费电又不可靠.因此,晶体管的问世被誉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解决了电子管存在的大部分问题.可是单个晶体管的出现,仍然不能满足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随着电子技术应用的不断推广和电子产品发展的日趋复杂,电子设备中应用的电子器件越来越多.比如二次世界大战末出现的B29轰炸机上装有1千个电子管和1万多个无线电元件.电子计算机就更不用说了.1960年上市的通用型号计算机有10万个二极管和2.5万个晶体管.一个晶体管只能取代一个电子管,极为复杂的电子设备中就可能要用上百万个晶体管.一个晶体管有3条腿,复杂一些的设备就可能有数百万个焊接点,稍一不慎,就极有可能出现故障.为确保设备的可靠性,缩小其重量和体积,人们迫切需要在电子技术领域来一次新的突破.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一震惊世界的消息引起了美国朝野的极大震动,它严重挫伤了美国人的自尊心和优越感,发达的空间技术是建立在先进的电子技术基础上的.为夺得空间科技的领先地位,美国政府于1958年成立了国家航空和宇航局,负责军事和宇航研究,为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轻量化,投入了天文数字的经费.就是在这种激烈的军备竞赛的刺激下,在已有的晶体管技术的基础上,一种新兴技术诞生了,那就是今天大放异彩的集成电路.有了集成电路,计算机、电视机等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设备不仅体积小了,功能也越来越齐全了,给现代人的工作、学习和娱乐带来了极大便利.那么,什么是集成电路呢?集成电路是在一块几平方毫米的极其微小的半导体晶片上,将成千上万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包括连接线做在一起.真正是立锥之地布千军.它是材料、元件、晶体管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集成电路的问世是离不开晶体管技术的,没有晶体管就不会有集成电路.本质上,集成电路是最先进的晶体管——外延平面晶体制造工艺的延续.集成电路设想的提出,同晶体管密切相关.1952年,英国皇家雷达研究所的一位著名科学家达默,在一次会议上曾指出:“随着晶体管的出现和对半导体的全面研究,现在似乎可以想象,未来电子设备是一种没有连接线的固体组件.”虽然达默的设想并未付诸实施,但是他为人们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后来,一个叫基尔比的美国人步达默的后尘,走上了研究固体组件这条崎岖的小路.基尔比毕业于伊利诺斯大学电机工程系.1952年一个偶然机会,基尔比参加了贝尔实验室的晶体管讲座.富于创造性的基尔比一下子就被晶体管这个小东西迷住了.当时,他在一家公司负责一项助听器研究计划.心系晶体管的基尔比不由自主地想把晶体管用在助听器上,他果然获得了成功.他研究出一种简便的方法,将晶体管直接安装在塑料片上,并用陶瓷密封.初步的成功使他对晶体管的兴趣与日俱增.为寻求更大的发展,基尔比于1958年5月进入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当时,公司正参与美国通信部队的一项微型组件计划.基尔比非常希望能在这一计划中一显身手.强烈的自尊促使他决心凭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进入这一计划.于是,他常常一个人埋头在工厂,思考采用半导体制造整个电路的途径.记不清多少次苦苦思索,多少回实验,多少次挫折,经过长时间的孤军奋战,到1959年,一块集成电路板终于在基尔比的手中诞生了.同年3月,这一产品被拿到无线电工程师协会上展出.得克萨斯公司当时的副总裁谢泼德自豪地宣布,这是“硅晶体管后得克萨斯仪器公司最重要的开发成果”.在晶体管技术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集成电路,带来了微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微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降低了晶体管的成本,在1960年,生产1只晶体管要花10美元,而今天,1只嵌入集成电路里的晶体管的成本还不到1美分.这使晶体管的应用更为广泛了.不仅如此,微电子技术通过微型化、自动化、计算机化和机器人化,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活.它正在冲击着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劳动生产、家庭、政治、科学、战争与和平.晶闸管又叫可控硅,有阳极、阴极和控制极,其内有四层PNPN半导体,三个PN结。

集成电路发展历史

集成电路发展历史

世界集成电路发展历史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约翰·巴丁、布拉顿、肖克莱三人发明了晶体管,这是微电子技术发展中第一个里程碑;1950年:结型晶体管诞生1950年:R Ohl和肖克莱发明了离子注入工艺1951年:场效应晶体管发明1956年:C S Fuller发明了扩散工艺1958年:仙童公司Robert Noyce与德仪公司基尔比间隔数月分别发明了集成电路,开创了世界微电子学的历史;1960年:H H Loor和E Castellani发明了光刻工艺1962年:美国RCA公司研制出MOS场效应晶体管1963年:F.M.Wanlass和C.T.Sah首次提出CMOS技术,今天,95%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都是基于CMOS工艺1964年:Intel摩尔提出摩尔定律,预测晶体管集成度将会每18个月增加1倍1966年:美国RCA公司研制出CMOS集成电路,并研制出第一块门阵列(50门),为现如今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里程碑意义1967年: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成立,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公司1971年:Intel推出1kb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标志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1971年: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由Intel公司推出,采用的是MOS工艺,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明1974年:RCA公司推出第一个CMOS微处理器18021976年:16kb DRAM和4kb SRAM问世1978年:64kb动态随机存储器诞生,不足0.5平方厘米的硅片上集成了14万个晶体管,标志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时代的来临1979年:Intel推出5MHz 8088微处理器,之后,IBM基于8088推出全球第一台PC。

材料史上50项最伟大事件

材料史上50项最伟大事件

2006年9月,美国《金属杂志》(Journal of Metals, JOM)发起了评选材料科学与工程历史上“最伟大的材料事件”(Greatest Materials Moments)活动。

JOM由美国矿物、金属与材料学会(The Minerals, Metals & Materials Society,TMS)主办。

TMS是一个涉及材料科学与工程所有领域的专业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涵盖的学科方向从矿物工艺、基本金属制造到材料的基础研究和深入应用。

TMS的会员来自世界6大洲70多个国家的冶金学与材料工程师、科学家、研究人员、教育家、管理人员和学生。

JOM主办此次活动的目的旨在弘扬材料科学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影响力和庆祝TMS成立50周年。

“最伟大的材料事件”被定义为:一项人类的观测或者介入,导致人类对材料行为的理解产生标志性进展的关键或决定性事件,它开辟了材料利用的新纪元,或者产生了由材料引发的社会经济重大变化。

首先,JOM 邀请众多材料领域的杰出专业人士评述他们关于“最伟大的材料事件”的观点。

基于他们的评述,JOM 整理出一份超过650个候选者的详细目录,然后进一步遴选出100个正式的候选名单,并刊登于2006年11月份出版的JOM上。

近千名来自材料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员和普通公众参与了投票。

2007年2月26日—3月1日,TMS在美国弗洛里达州的奥兰多举行了2007年年会,共有来自68个国家的4200多名材料科学和工程专业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揭晓了JOM评选的10项“最伟大的材料事件”(见),它们分别为:另外,入选11-50项的“最伟大的材料事件”如下:评选出的前50项“最伟大的材料事件”清楚地展示,材料及其相关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材料科学与技术毋庸置疑的重要地位。

在前50项“最伟大的材料事件”中,材料制备技术及工艺占17项,新材料和新器件的发明占12项,提出新原理、新规律与揭示新结构、新现象占18项,先进仪器设备的发明占3项。

晶体学及其应用

晶体学及其应用

晶体学及其应用晶体学是一门研究晶体结构及性质的学科,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涉及到材料科学、化学、物理、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晶体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发展历程和广泛应用的几个领域。

一、晶体学的基本概念晶体学是研究晶体内部原子结构的学科,晶体则是具有等距的、有序排列的原子结构的物质。

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是晶胞,由空间对称性相同的晶体结构单元周期性重复组成。

晶体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晶体结构的测定、分析和解释,以及晶体的生长、合成和性质研究等方面。

二、晶体学的方法晶体学研究晶体结构的方法主要包括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电子衍射、红外线光谱、拉曼光谱等。

其中,X射线衍射是最常用的方法,它可用于测定晶体结构中原子的位置、晶体中原子间的距离和晶胞参数等信息。

中子衍射则是用来研究晶体内部的原子核结构。

而其他方法则可以从晶体的光学、热学、电学等性质中获取晶体结构的信息。

三、晶体学的发展历程晶体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科学家们已经开始关注晶体的结构和形成机制。

然而,在19世纪初,晶体学才正式形成为独立的学科,并逐渐发展成现代实验科学。

到20世纪初,X 射线衍射成为了测定晶体结构的基本方法,也是晶体学的重大里程碑。

此后,晶体学的发展得到迅速推进,新的方法和技术也不断涌现。

当代晶体学已经成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对于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晶体学的应用晶体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可以涉及到材料科学、化学、物理、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其中,以下几个领域是晶体学应用的主要方向。

1.材料科学。

晶体学是合成新材料、改良材料的重要基础。

例如,通过晶体学的知识,可以合成出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性能的块状材料或纤维材料。

还可以利用晶体学的技术,将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具有晶体结构的薄膜,使材料的性能得到提高。

2.医学。

晶体学对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意义,这对于开发新型药物和治疗疾病具有重大意义。

例如,晶体学的技术可以应用于治疗癫痫、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的药物研发。

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5. 科学史上的里程碑,500字
1. 1543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和哲学家伽利略发表《太阳系的
建构》,这是宇宙观的开端,他将太阳作为宇宙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其运行,探索了行星的运行轨迹;
2. 1718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弗罗斯特发表《同时论》,提出
视差原理,即“距离是通过光照衰减密度随距离减少而产生的”,为测量地球和其他恒星距离提供了基础;
3. 1798年,法国数学家布拉瓦发表《运动的假说》,首次提
出了牛顿的动力学定律,预言了宇宙的静态性;
4. 1813年,瑞士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利昂提出“大众热源”,也
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太阳,他认为太阳是来自无限的宇宙的一部分;
5. 1838年,俄国天文学家沙皮罗夫发表《宇宙的三维性质》,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具有三维空间”,提出宇宙的尺度概念;
6. 1907年,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指出“时间和
距离是相关的”,定义了表示运动状态的坐标系;
7. 1927年,爱因斯坦又提出宇宙等比定律,证明了宇宙处于
膨胀状态;
8.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艾略特发现了宇宙的黑暗物质和能量,是未来宇宙研究的基础;
9. 1948年,美国物理学家哈费罗夫发现了质子,证实了能量
有基本粒子的存在;
10. 1989年,美国物理学家发现了大型结构“超散射”,为宇宙
的结构形成提供了根据。

准晶体的发现及意义

准晶体的发现及意义

准晶体的发现及意义提要:准晶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具有完全有序的结构,然而又不具有晶体所应有的平移对称性,因而可以具有晶体所不允许的宏观对称性。

1982年准晶体的发现,给晶体学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此后的数十年里,人们对于准晶体的探索从未停止,2009年,自然界发现天然准晶体化合物,时至今日,准晶体的原子排列组成与结构规律尚未被完全解析。

正文:原子呈周期性排列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原子呈无序排列的叫做非晶体,准晶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

准晶体具有完全有序的结构,然而又不具有晶体所应有的平移对称性,因而可以具有晶体所不允许的宏观对称性。

物质的构成由其原子排列特点而定[1]。

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特曼(Daniel Shechtman)因发现准晶体而一人独享了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2011年,70岁的谢赫特曼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他发现了准晶体,这种材料具有的奇特结构,推翻了晶体学已建立的概念。

许多年以来,凝聚态物理学家们仅仅关心晶态的固体物质。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他们逐渐把注意力转向“非晶”材料,如液体或非晶体,这些材料中的原子仅在短程有序,被称为缺少“空间周期性”。

准晶体的结构在20世纪之前就已经被建筑师熟知,例如在伊朗伊斯法罕的清真寺,上面瓷砖的图案就是按照准晶样式排列。

1961年,数学家王浩提出了用不同形状的拼图铺满平面的拼图问题。

数学家们已经知道,可以用单一形状的拼图拼满一个平面,例如任意形状的四边形或者正六边形,但是当增加拼图单元的种类时,就能够构造出更多的拼满一个平面的方法。

两年后,王浩的学生Robert Berger构造了一系列不具有周期性的拼图方法。

之后铺满平面所需要的拼图种类越来越少,1976年Roger Penrose构造了一系列只需要两种拼图的方法,这种方法拼出来的图案具有五次对称性。

1982年4月8日上午,在马里兰州盖瑟斯堡市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工作期间,谢赫特曼取了铝锰合金样品,为了防止结晶,他事先将样品速冻,并向其中发射了电子束。

晶体的发展历史

晶体的发展历史

晶体的发展历史晶体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前,当时我们的祖先已经掌握了从海水中获取食盐晶体的方法。

然而,这只是晶体的初步利用,真正对晶体进行科学研究始于18世纪末期。

1784年,法国学者R.-J.阿维提出了有理指数定律,阐述了晶面与晶棱的关系,为晶体定向和晶面符号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随后,C.S.魏斯提出晶带定律,这两条定律从不同角度阐明了晶面与晶棱间的关系。

1830年,德国学者J.F.C.赫塞尔建立了晶体按对称的分类体系。

1839年,英国学者W.H.米勒创立了用以表示晶面空间方位的米氏符号,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到了19世纪中期,人们开始研究晶体的内部结构。

1842年,德国学者M.L.弗兰肯海姆推出了晶体结构的15种空间格子,1848年法国学者A.布拉维修正了这一成果,最终确定了空间格子的14种型式(布拉维格子)。

此外,俄国结晶学家Е.С.费多罗夫和德国学者A.M.圣佛利斯各自独立地于1889和1891年导出了晶体结构对称的230种空间群。

这些成果为后续的晶体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到了20世纪初,人们开始探索晶体的物理化学特性,并开发出多种人工晶体生长方法,如提拉法、水热法、熔盐法、超高压法、气相沉积法等。

这些方法的应用范围各有不同,针对不同的晶体特性进行选择。

人们还提出了多种晶体生长的理论模型,但这些模型大多不是通过观测晶体生长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化获得的,很难对晶体生长技术发挥指导作用。

因此每个晶体的生长工艺,都是通过长期不断的实验探索得出的。

现代结晶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例如在20世纪中叶以来,晶体结构测定的速度和精度大大提高;由晶体平均结构的测定到真实的精细结构和晶体缺陷的研究,从间接的结构数据推算到电子显微镜下晶格象的直接观察。

新的理论模型也不断地被提出,如螺旋生长理论、周期键链(PBC)理论等。

晶体的发展历史是一部丰富的知识宝库,也是科学家们不断努力、追求科学真理的见证。

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科学史上有许多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列表划分。

1. 中国古代科学起源: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中国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科学思想的萌芽,如《天文》一书中的天文观测与记录、《九章算术》中的数学方法等,为中国古代科学的起源奠定了基础。

2. 宋元明时期的天文学发展:宋代的郭守敬利用两个浑仪研制出了精确测量黄赤交角的“浑仪法”,对推动天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明代的朱经武致力于观测星象,通过自己的工作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星表,并进行了很多准确的地理测量。

3. 明清时期的科学思想转变:明清时期,中国的科学思想逐渐由古代的经验主义向近代的实证主义转变。

例如明代的杨亿,他提出了“天人并置”的科学观念,认为自然规律与人类行为可以互相联系。

同时,明代朱载堉在医学领域提出了“寒热论”,为后来的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4. 中国近代科学的兴起:自19世纪末开始,中国逐渐接触到了西方的现代科学,并开始了自主的科学研究。

例如康有为在新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学科学”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吴有训、丁文江等人在医学、数学、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5. 中国的原子弹研制: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展了原子弹研制工作,成功进行了首次核试验。

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代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进步。

6. 中国的航天事业: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了自主研制航天技术的工作。

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随后,中国陆续实现了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一系列重要的航天任务。

7. 中国的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近年来,中国在量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2016年,中国成功发射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实现了千公里级量子通信传输。

人工晶体人工晶体的发展历史

人工晶体人工晶体的发展历史

人工晶体,人工晶体的发展历史人工晶体(intraocular lens IOL)的研究早在18世纪。

1766年,意大利眼科医生Tadini介绍他研制的一个类似晶状体的椭圆形透明小体,在白内障手术结束时,放入患者的角膜后面,植入原晶状体所在位置,以取代混浊的晶状体,使白内障患者手术后恢复正常视功能的设想。

l795年意大利眼科医生Casamata根据Tadini的介绍,用玻璃制造了一个类似的人工晶体,并在一次白内障术后植人了一位患者的眼内,结果正如他预料的一样,人工晶体在植入后很快就脱位于玻璃体。

虽然他对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尝试失败了,但他被认为是植入人工晶体的先行者。

在Casamata 植入人工晶体失败后,人们认为对付手术后无晶状体眼最好的方法,还是在手术眼的角膜前放置一片凸透镜,就可以较清楚地看到物体,此即为以后的无晶状体性眼镜的应用奠下基础。

此后人工晶体的研究处于静止阶段。

直到20世纪40年代,英国医生Marchi及Bangerter在猴眼上做过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实验,但由于理论与技术的原因以失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医生Harold Ridley发现许多飞行员受伤眼内有飞机舱盖的有机玻璃小碎片,对眼组织相对无毒性,不会引起太大的组织反应,而启发他用有机玻璃制造人工晶体的尝试。

在化工专家。

Emest Fort的协助下,应用医用有机玻璃制造了人工晶体。

当时Ridley应用的人工晶体形态与自然晶状体的形态相似,中间是双凸透镜性的椭圆形小体,四周是较薄的边缘。

人工晶体的直径为8.35mm,厚度为2.4mm,其前曲率半径为17.8mm,后曲率半径为10.7mm,较自然晶状体直径小lmm,小1mm的目的是易于将人工晶体植入囊袋中和减少人工晶体对睫状体产生过度的压力,人工晶体在空气中重112mg,在水中重17.4mg。

1949年11月29日:Ridley在英国st.Thomas医院施行第一例人工晶体植入术,他在白内障囊外摘出手术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后,将人工晶体植于虹膜后晶状体囊袋中。

晶体管的发明

晶体管的发明

晶体管的发明晶体管是现代电子技术中最为基础的元器件之一,它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可以用来放大电信号、控制电信号以及作为开关使用。

晶体管的发明是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本文将从晶体管的背景、发明者、发明过程以及应用方面进行阐述。

一、晶体管的背景在1940年代初期,电子管是放大和控制电流的主要器件,但是电子管存在很多缺点,例如体积大、能耗高、寿命短等。

因此,人们需要一种更加先进的器件来替代电子管。

这时候,半导体材料的研究成果开始得到应用,半导体材料在电子学领域中的应用也随之展开。

二、晶体管的发明者1947年12月23日,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三位科学家约翰·巴丁、威廉·肖克利和沃尔特·布拉丁成功地发明了晶体管。

这三位科学家也因此获得了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的发明在电子学领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开辟了半导体器件的新时代。

三、晶体管的发明过程晶体管的发明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特性。

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以通过控制半导体材料的杂质浓度来调节其电流传输能力。

在研究中,巴丁等人发现,当他们在半导体材料中加入一些杂质时,它们的电阻率可以被控制,从而实现了对电流的控制。

巴丁等人的实验中,将两个半导体材料的表面涂上不同的杂质,形成了PN结。

当在PN结中加上电压时,会发现电子会从N型材料流向P型材料,从而形成电流。

这个过程就是晶体管的放大作用。

四、晶体管的应用晶体管的发明开创了半导体器件的新时代,它在电子学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晶体管可以用来放大电信号,控制电信号以及作为开关使用。

它不仅在电视、收音机、电话等家用电器中得到广泛应用,还被应用在计算机、通讯、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

总之,晶体管的发明是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推动了电子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晶体管的应用领域也会不断扩大,它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电子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电子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电子技术发展的里程碑——晶体管谈到晶体管,也许很多人会感到很陌生.然而,就是小小的晶体管的发明给电子学带来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发展之迅速、波及范围之广泛,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现在晶体管和微型电路几乎无所不能,无处不在.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助听器、收音机、录音机和电视机,大到实验室仪器、工业生产及国防设备、计算机、机器人、宇宙飞盘等,都离不开晶体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晶体管奠定了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可是,晶体管究竟是什么样的?它又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必不可少的一步——电子管的问世1883年,闻名世界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第一只白炽照明灯.电灯的发明,给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人们送去了光明和温暖.就在这个过程中,爱迪生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块烧红的铁会散发出电子云.后人称之为爱迪生效应.1884年的一天,一位叫弗莱明的英国发明家,远涉重洋,风尘仆仆地来到美国,拜会了他慕名已久的爱迪生.就在这两位大发明家的会见中,爱迪生再次展示了爱迪生效应.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不论是爱迪生,还是弗莱明,都对这一效应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利用这一效应能做些什么.20世纪初,有线电报问世了.这一发明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有线电报发出的信号是高频无线电波,收信台必须进行整流,才能从听筒中听出声音来.当时的整流器结构复杂,功效又差,亟待改进.正在研究高频整流器的弗莱明灵机一动,他想,如果把爱迪生效应应用在检波器上,结果会怎样呢?就这样,引出了一个新的发明.1904年弗莱明在真空中加热的电丝(灯丝)前加了一块板极,从而发明了第一只电子管.他把这种装有两个极的电子管称为二极管.利用新发明的电子管,可以给电流整流,使电话受话器或其它记录装置工作起来.如今,打开一架普通的电子管收音机,我们很容易看到灯丝烧得红红的电子管.它是电子设备工作的心脏,是电子工业发展的起点.弗莱明的二极管是一项崭新的发明.它在实验室中工作得非常好.可是,不知为什么,它在实际用于检波器上却很不成功,还不如同时发明的矿石检波器可靠.因此,对当时无线电的发展没有产生什么冲击.此后不久,贫困潦倒的美国发明家德福雷斯特,在二极管的灯丝和板极之间巧妙地加了一个栅板,从而发明了第一只真空三极管.这一小小的改动,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它不仅反应更为灵敏、能够发出音乐或声音的振动,而且,集检波、放大和振荡三种功能于一体.因此,许多人都将三极管的发明看作电子工业真正的诞生起点.德福雷斯特自己也非常惊喜,认为“我发现了一个看不见的空中帝国”.电子管的问世,推动了无线电电子学的蓬勃发展.到1960年前后,西方国家的无线电工业年产10亿只无线电电子管.电子管除应用于电话放大器、海上和空中通讯外,也广泛渗透到家庭娱乐领域,将新闻、教育节目、文艺和音乐播送到千家万户.就连飞机、雷达、火箭的发明和进一步发展,也有电子管的一臂之力.三条腿的魔术师电子管在电子学研究中曾是得心应手的工具.电子管器件历时40余年一直在电子技术领域里占据统治地位.但是,不可否认,电子管十分笨重,能耗大、寿命短、噪声大,制造工艺也十分复杂.因此,电子管问世不久,人们就在努力寻找新的电子器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电子管的缺点更加暴露无遗.在雷达工作频段上使用的普通的电子管,效果极不稳定.移动式的军用器械和设备上使用的电子管更加笨拙,易出故障.因此,电子管本身固有的弱点和迫切的战时需要,都促使许多科研单位和广大科学家,集中精力,迅速研制成功能取代电子管的固体元器件.早在30年代,人们已经尝试着制造固体电子元件.但是,当时人们多数是直接用模仿制造真空三极管的方法来制造固体三极管.因此这些尝试毫无例外都失败了.年6月的一天,在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一个房间里,一架样式很普通的收音机正在播放着轻柔的音乐,许多参观者在它面前驻足不前.为什么大家都对这台收音机情有独钟呢?原来这是第一架不用电子管,而代之以一种新的固体元件——晶体管的收音机.虽然人们对这架收音机显露出浓厚的兴趣.然而,他们对晶体管本身却不以为然.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记者在报道中写道:“这一器件还在实验室阶段,工程师们都认为它在电子工业中的革新是有限的.”事实上,晶体管发明以后,在不长的时间内,它的深远影响便很快地显示出来.它在电子学领域完成了一场真正的革命.什么是晶体管呢?通俗地说,晶体管是半导体做的固体电子元件.像金银铜铁等金属,它们导电性能好,叫做导体.木材、玻璃、陶瓷、云母等不易导电,叫做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就叫半导体.晶体管就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这类材料最常见的便是锗和硅两种.半导体是19世纪末才发现的一种材料.当时人们并没有发现半导体的价值,也就没有注重半导体的研究.直到二次大战中,由于雷达技术的发展,半导体器件——微波矿石检波器的应用日趋成熟,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才引起了人们对半导体的兴趣.许多科学家都投入到半导体的深入研究中.经过紧张的研究工作,美国物理学家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三人捷足先登,合作发明了晶体管——一种三个支点的半导体固体元件.晶体管被人们称为“三条腿的魔术师”.它的发明是电子技术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它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固体电子技术时代.他们三人也因研究半导体及发现晶体管效应而共同获得1956年最高科学奖——诺贝尔物理奖.肖克利小组与晶体管美国人威廉·肖克利,1910年2月13日生于伦敦,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量子物理,1936年得到该校博士学位后,进入久负盛名的贝尔实验室工作.贝尔实验室是电话发明人贝尔创立的.在电子、特别在通讯领域是最有名气的研究所,号称“研究王国”.早在1936年,当时的研究部主任,后来的贝尔实验室总裁默文·凯利就对肖克利说过,为了适应通讯不断增长的需要,将来一定会用电子交换取代电话系统的机械转换.这段话给肖克利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激起他满腔热情,把毕生精力投入到推进电子技术进步的事业中.沃尔特·布拉顿也是美国人,1902年2月10日出生在中国南方美丽的城市厦门,当时他父亲受聘在中国任教.布拉顿是实验专家,1929年获得明尼苏达大学的博士学位后,进入贝尔研究所从事真空管研究工作.温文儒雅的美国人巴丁是一个大学教授的儿子,1908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麦迪逊出生,相继于1928年和1929年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得两个学位.后来又转入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固体物理,1 936年获得博士学位.1945年来到贝尔实验室工作.默文·凯利是一位颇有远见的科技管理人员.他从30年代起,就注意寻找和采用新材料及依据新原理工作的电子放大器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敏锐的科研洞察力促使他果断地决定加强半导体的基础研究,以开拓电子技术的新领域.于是,1945年夏天,贝尔实验室正式决定以固体物理为主要研究方向,并为此制定了一个庞大的研究计划.发明晶体管就是这个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46年1月,贝尔实验室的固体物理研究小组正式成立了.这个小组以肖克利为首,下辖若干小组,其中之一包括布拉顿、巴丁在内的半导体小组.在这个小组中,活跃着理论物理学家、实验专家、物理化学家、线路专家、冶金专家、工程师等多学科多方面的人才.他们通力合作,既善于汲取前人的有益经验,又注意借鉴同时代人的研究成果,博采众家之长.小组内部广泛开展有益的学术探讨.“有新想法,新问题,就召集全组讨论,这是习惯”.在这样良好的学术环境中,大家都充满热情,完全沉醉在理论物理领域的研究与探索中.开始,布拉顿和巴丁在研究晶体管时,采用的是肖克利提出的场效应概念.场效应设想是人们提出的第一个固体放大器的具体方案.根据这一方案,他们仿照真空三极管的原理,试图用外电场控制半导体内的电子运动.但是事与愿违,实验屡屡失败.人们得到的效应比预期的要小得多.人们困惑了,为什么理论与实际总是矛盾的呢?问题究竟出在那里呢?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的苦苦思索,巴丁又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表面态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表面现象可以引起信号放大效应.表面态概念的引入,使人们对半导体的结构和性质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布拉顿等人乘胜追击,认真细致地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他们意外地发现,当把样品和参考电极放在电解液里时,半导体表面内部的电荷层和电势力发生了改变,这不正是肖克利曾经预言过的场效应吗?这个发现使大家十分振奋.在极度兴奋中,他们加快了研究步伐,利用场效应又反复进行了实验.谁知,继续实验中突然发生了与以前截然不同的效应.这接踵而至的新情况大大出乎实验者的预料.人们的思路被打断了,制作实用器件的原计划不能不改变了,渐趋明朗的形势又变得扑朔迷离了.然而肖克利小组并没有知难而退.他们紧紧循着茫茫迷雾中的一丝光亮,改变思路,继续探索.经过多次地分析、计算、实验,1947年12月23日,人们终于得到了盼望已久的“宝贝”.这一天,巴丁和布拉顿把两根触丝放在锗半导体晶片的表面上,当两根触丝十分靠近时,放大作用发生了.世界第一只固体放大器——晶体管也随之诞生了.在这值得庆祝的时刻,布拉顿按捺住内心的激动,仍然一丝不苟地在实验笔记中写道:“电压增益100,功率增益40,电流损失1/2.5……亲眼目睹并亲耳听闻音频的人有吉布尼、摩尔、巴丁、皮尔逊、肖克利、弗莱彻和包文.”在布拉顿的笔记上,皮尔逊、摩尔和肖克利等人分别签上了日期和他们的名字表示认同.巴丁和布拉顿实验成功的这种晶体管,是金属触丝和半导体的某一点接触,故称点接触晶体管.这种晶体管对电流、电压都有放大作用.晶体管发明之后基于严谨的科学态度,贝尔实验室并没有立即发表肖克利小组的研究成果.他们认为,还需要时间弄清晶体管的效应,以便编写论文和申请专利.此后一段时间里,肖克利等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中忙碌地工作着.他们心中隐藏着一丝忧虑.如果别人也发明了晶体管并率先公布了,他们的心血就付之东流了.他们的担心绝非多虑,当时许多科学家都在潜心于这一课题的研究.1948年初,在美国物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柏杜大学的布雷和本泽报告了他们在锗的点接触方面所进行的实验及其发现.当时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的秘密尚未公开,它的发明人之一——布拉顿此刻就端坐在听众席上.布拉顿清楚地意识到布雷等人的实验距离晶体管的发明就差一小步了.因此,会后布雷与布拉顿聊天时谈到他们的实验时,布拉顿立刻紧张起来.他不敢多开口,只让对方讲话,生怕泄密给对方,支吾几句就匆匆忙忙地走开了.后来,布雷曾惋惜地说过:“如果把我的电极靠近本泽的电极,我们就会得到晶体管的作用,这是十分明白的.”由此可见,当时科学界的竞争是多么的激烈!实力雄厚的贝尔实验室在这场智慧与技能的角逐中,也不过略胜一筹.晶体管发明半年以后,在1948年6月30日,贝尔实验室首次在纽约向公众展示了晶体管.这个伟大的发明使许多专家不胜惊讶.然而,对于它的实用价值,人们大都表示怀疑.当年7月1日的《纽约时报》只以8个句子、201个文字的短讯形式报道了本该震惊世界的这条新闻.在公众的心目中,晶体管不过是实验室的珍品而已.估计只能做助听器之类的小东西,不可能派上什么大用场.的确,当时的点接触晶体管同矿石检波器一样,利用触须接点,很不稳定,噪声大,频率低,放大功率小,性能还赶不上电子管,制作又很困难.难怪人们对它无动于衷.然而,物理学家肖克利等人却坚信晶体管大有前途,它的巨大潜力还没有被人们所认识.于是,在点接触式晶体管发明以后,他们仍然不遗余力,继续研究.又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思索,肖克利瘦了,眼中也布满了血丝.一个念头却在心中越来越明晰了,那就是以往的研究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在于人们不顾一切地盲目模仿真空三极管.这实际上走入了研究的误区.晶体管同电子管产生于完全不同的物理现象,这就暗示晶体管效应有其独特之处.明白了这一点,肖克利当即决定暂时放弃原来追求的场效应晶体管,集中精力实现另一个设想——晶体管的放大作用.正确的思想终于开出了最美的花朵.1948年11月,肖克利构思出一种新型晶体管,其结构像“三明治”夹心面包那样,把N型半导体夹在两层P型半导体之间.这是一个多么富有想象力的设计啊!可惜的是,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研究和实验都十分困难.直到1950年,人们才成功地制造出第一个PN结型晶体管.电子技术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晶体管的出现,是电子技术之树上绽开的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同电子管相比,晶体管具有诸多优越性:①晶体管的构件是没有消耗的.无论多么优良的电子管,都将因阴极原子的变化和慢性漏气而逐渐劣化.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晶体管制作之初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随着材料制作上的进步以及多方面的改善,晶体管的寿命一般比电子管长100到1000倍,称得起永久性器件的美名.②晶体管消耗电子极少,仅为电子管的十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它不像电子管那样需要加热灯丝以产生自由电子.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只要几节干电池就可以半年一年地听下去,这对电子管收音机来说,是难以做到的.③晶体管不需预热,一开机就工作.例如,晶体管收音机一开就响,晶体管电视机一开就很快出现画面.电子管设备就做不到这一点.开机后,非得等一会儿才听得到声音,看得到画面.显然,在军事、测量、记录等方面,晶体管是非常有优势的.④晶体管结实可靠,比电子管可靠100倍,耐冲击、耐振动,这都是电子管所无法比拟的.另外,晶体管的体积只有电子管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放热很少,可用于设计小型、复杂、可靠的电路.晶体管的制造工艺虽然精密,但工序简便,有利于提高元器件的安装密度.正因为晶体管的性能如此优越,晶体管诞生之后,便被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1953年,首批电池式的晶体管收音机一投放市场,就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人们争相购买这种收音机.接着,各厂家之间又展开了制造短波晶体管的竞赛.此后不久,不需要交流电源的袖珍“晶体管收音机”开始在世界各地出售,又引起了一个新的消费热潮.由于硅晶体管适合高温工作,可以抵抗大气影响,在电子工业领域是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从1967年以来,电子测量装置或者电视摄像机如果不是“晶体管化”的,那么就别想卖出去一件.轻便收发机,甚至车载的大型发射机也都晶体管化了.另外,晶体管还特别适合用作开关.它也是第二代计算机的基本元件.人们还常常用硅晶体管制造红外探测器.就连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电池——太阳能电池也都能用晶体管制造.这种电池是遨游于太空的人造卫星的必不可少的电源.晶体管这种小型简便的半导体元件还为缝纫机、电钻和荧光灯开拓了电子控制的途径.从1950年至1960年的十年间,世界主要工业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用于研究、开发与生产晶体管和半导体器件.例如,纯净的锗或硅半导体,导电性能很差,但加入少量其它元素(称为杂质)后,导电性能会提高许多.但是要想把定量杂质正确地熔入锗或硅中,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下,通过加热等方法才能实现.而一旦温度高于摄氏75度,晶体管就开始失效.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关,美国政府在工业界投资数百万美元,以开展这项新技术的研制工作.在这样雄厚的财政资助下,没过多久,人们便掌握了这种高熔点材料的提纯、熔炼和扩散的技术.特别是晶体管在军事计划和宇宙航行中的威力日益显露出来以后,为争夺电子领域的优势地位,世界各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为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人们不惜成本,纷纷给电子工业以巨大的财政资助.自从1904年弗莱明发明真空二极管,1906年德福雷斯特发明真空三极管以来,电子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迅速发展起来.但是电子学真正突飞猛进的进步,还应该是从晶体管发明以后开始的.尤其是PN结型晶体管的出现,开辟了电子器件的新纪元,引起了一场电子技术的革命.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里,新兴的晶体管工业以不可战胜的雄心和年轻人那样无所顾忌的气势,迅速取代了电子管工业通过多年奋斗才取得的地位,一跃成为电子技术领域的排头兵.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诚然,电子管的发明使电子设备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但是电子管体大易碎,费电又不可靠.因此,晶体管的问世被誉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解决了电子管存在的大部分问题.可是单个晶体管的出现,仍然不能满足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随着电子技术应用的不断推广和电子产品发展的日趋复杂,电子设备中应用的电子器件越来越多.比如二次世界大战末出现的B29轰炸机上装有1千个电子管和1万多个无线电元件.电子计算机就更不用说了.1960年上市的通用型号计算机有10万个二极管和2.5万个晶体管.一个晶体管只能取代一个电子管,极为复杂的电子设备中就可能要用上百万个晶体管.一个晶体管有3条腿,复杂一些的设备就可能有数百万个焊接点,稍一不慎,就极有可能出现故障.为确保设备的可靠性,缩小其重量和体积,人们迫切需要在电子技术领域来一次新的突破.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一震惊世界的消息引起了美国朝野的极大震动,它严重挫伤了美国人的自尊心和优越感,发达的空间技术是建立在先进的电子技术基础上的.为夺得空间科技的领先地位,美国政府于1958年成立了国家航空和宇航局,负责军事和宇航研究,为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轻量化,投入了天文数字的经费.就是在这种激烈的军备竞赛的刺激下,在已有的晶体管技术的基础上,一种新兴技术诞生了,那就是今天大放异彩的集成电路.有了集成电路,计算机、电视机等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设备不仅体积小了,功能也越来越齐全了,给现代人的工作、学习和娱乐带来了极大便利.那么,什么是集成电路呢?集成电路是在一块几平方毫米的极其微小的半导体晶片上,将成千上万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包括连接线做在一起.真正是立锥之地布千军.它是材料、元件、晶体管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集成电路的问世是离不开晶体管技术的,没有晶体管就不会有集成电路.本质上,集成电路是最先进的晶体管——外延平面晶体制造工艺的延续.集成电路设想的提出,同晶体管密切相关.1952年,英国皇家雷达研究所的一位著名科学家达默,在一次会议上曾指出:“随着晶体管的出现和对半导体的全面研究,现在似乎可以想象,未来电子设备是一种没有连接线的固体组件.”虽然达默的设想并未付诸实施,但是他为人们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后来,一个叫基尔比的美国人步达默的后尘,走上了研究固体组件这条崎岖的小路.基尔比毕业于伊利诺斯大学电机工程系.1952年一个偶然机会,基尔比参加了贝尔实验室的晶体管讲座.富于创造性的基尔比一下子就被晶体管这个小东西迷住了.当时,他在一家公司负责一项助听器研究计划.心系晶体管的基尔比不由自主地想把晶体管用在助听器上,他果然获得了成功.他研究出一种简便的方法,将晶体管直接安装在塑料片上,并用陶瓷密封.初步的成功使他对晶体管的兴趣与日俱增.为寻求更大的发展,基尔比于1958年5月进入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当时,公司正参与美国通信部队的一项微型组件计划.基尔比非常希望能在这一计划中一显身手.强烈的自尊促使他决心凭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进入这一计划.于是,他常常一个人埋头在工厂,思考采用半导体制造整个电路的途径.记不清多少次苦苦思索,多少回实验,多少次挫折,经过长时间的孤军奋战,到1959年,一块集成电路板终于在基尔比的手中诞生了.同年3月,这一产品被拿到无线电工程师协会上展出.得克萨斯公司当时的副总裁谢泼德自豪地宣布,这是“硅晶体管后得克萨斯仪器公司最重要的开发成果”.在晶体管技术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集成电路,带来了微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微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降低了晶体管的成本,在1960年,生产1只晶体管要花10美元,而今天,1只嵌入集成电路里的晶体管的成本还不到1美分.这使晶体管的应用更为广泛了.不仅如此,微电子技术通过微型化、自动化、计算机化和机器人化,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活.它正在。

我国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发展历程

我国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发展历程

我国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

当时,我国科学家开始在这一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以下是中国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发展历程的一些重要阶段和里程碑。

1960年代初,我国的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起步较晚。

当时只有少数一些科研单位开始进行相关探索。

这时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光学二极管效应和其在光学调制器中的应用。

当时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晶体材料(如石英和硫化锌)的光学二极管效应以及调制器件的开发方面。

1970年代中期,我国的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研究工作逐渐扩大。

这一时期,科研人员开始研究更多种类的晶体材料,并对其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不断调整晶体的化学组分和结构,人们发现一些具有较高非线性光学系数的晶体材料,如磷酸铵二氢铷、过氧酸铷以及正长石等。

同时,人们也开始研究这些晶体在激光器、光学调制器和光学开关等领域的应用。

1980年代,我国的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逐渐步入成熟期。

在这一时期,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相继涌现。

首先是提出并发展了能谱法表征非线性光学晶体性质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晶体的二次谐波和差频波生成效应来研究其非线性光学性质。

这一方法可以准确测量晶体的非线性光学系数,并用于对比研究不同晶体材料的性能。

此外,磷酸铷钠晶体的合成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也成为当时的重要工作。

1990年代,我国的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进入了高峰期。

这一时期,科研人员在磷酸盐类晶体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通过不断调整晶体的组分和结构,人们成功合成出了一些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磷酸盐晶体,如磷酸钛钽和氯磷酸铵等。

这些晶体具有较高的非线性光学系数、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光学透明性,在激光器、光通信和红外探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1世纪以来,我国的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继续得到了重视和支持。

科研人员在晶体的合成、性能调控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新型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如硒化钡和硒化镉等,被成功开发并应用于高功率激光器、光学调制器和光学开关等领域。

晶体生长理论发展简史

晶体生长理论发展简史

晶体生长理论发展简史摘要:本文介绍了从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晶体生长理论和实验知识方面的发展历史。

综述内容涉及大多数相关论文的完整地评述、晶体生长发展编年表以及历届晶体生长会议。

结晶工艺技术至少可以追溯到先于人类大部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利用海水蒸发结晶食盐在很多地方史前就已经开始了,并且可以被认为这是人类最早转变材料的技术方法之一,也许它还可与古人的陶瓷烧结技术相提并论。

结晶过程记载于文献中远早于公元前。

罗马人Plinius在他的《自然史》提到了许多关于盐,例如硫酸盐的结晶问题。

中世纪欧洲和亚洲的炼丹术士对结晶过程和现象已经有较详尽的了解。

炼丹术士Geber早在十二世纪至十三世纪已经在其论文中介绍了通过重结晶、升华和过滤的方法制备和纯化各种材料。

到中世纪末,总的技术进步也导致了在材料生产和转化方面相应技术的进步。

在十六世纪中叶,Birringuccio(1540年)祥尽记载了通过重结晶沥滤和纯化硝盐;以及萨克逊科学家Agricola(1556年)在他的著名的、更广泛影响的著作《论金属?De re metallica》中介绍了如何生产食盐、明矾和硫酸盐(见图1)图1硫酸盐的结晶生产(用绳子作为晶种)到十七世纪已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具有现代普通意义上的“结晶”一词。

最初Homer (荷马)用“crystallos”一词只表示冰晶体,古人已经将其延伸到石英晶体(岩石晶体)。

同样在十七世纪准确意义上的结晶“Crystallization”一词开始使用,以替代早期使用的诸如凝固“Condensation”和絮凝“Coagulation”的一类表述。

1611年新年晚上的雪花飘落在Johannes Kepler的衣袖上为其著名的论文《新年的礼物,或论六角形雪花》一文的起始点。

Kepler推断雪花晶体是由球状颗粒密堆而成,并就此提出了关于晶体形貌和结构的正确原则。

约五十年后,Hooke(1665年)在对很多种晶体微结构观察的基础上,在其撰文《Micrographia》中指出任何晶体的形貌可以由球状颗粒排列堆积而实现。

世界集成电路发展简史

世界集成电路发展简史

历史上第一个晶体管于60年前—1947年12月16日诞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贝尔实验室(Bell Laboratories )。

发明者威廉 ·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 )、约翰 ·巴丁(John Bardeen )和沃尔特 ·布拉顿(Walter Brattain )为此获得了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固态半导体(solid-state )的发明使得之后集成电路的发明成为可能。

这一杰出成就为世界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之后的60年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劳动生产力,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美国半导体协会(SIA )总裁乔治·斯卡利思(George Scalise )曾经说过:“60年前晶体管的发明为这个不断发展的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这一历史性的里程碑式的发明,意义不容小觑。

晶体管是无数电子产品的关键组成部分,而这些电子产品几乎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2007年,全世界的微电子行业为地球上每一个男人、女人和小孩各生产出9亿个晶体管—总计达6,000,000,000,000,000,000(六百亿亿)个, 产业销售额超过2570亿美元”。

回顾晶体管的发明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看到,60年前晶体管的发明并非一个偶然事件,它是在世界一流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努力下,在鼓励大胆创新的环境中,在政府的鼓励投资研发的政策支持下产生的。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集成电路产业从无到有并高速发展是整个业界相互合作和共同创新的结果。

前言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资料来源:美国半导体生产商协会(SIA )发现和研究半导体效应1833年,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在研究硫化银晶体的导电性时,发现了硫化银晶体的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这一“特别的现象”。

晶体结构分析的历史发展

晶体结构分析的历史发展

晶体结构分析的历史发展(一)X射线晶体学的诞生1895年11月8日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物理研究所所长伦琴发现了X射线。

自X射线发现后,物理学家对X射线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实验,探明了它的许多性能。

根据狭缝的衍射实验,索末菲(Som-merfeld)教授指出,X射线如是一种电磁波的话,它的波长应当在1埃上下。

在发现X射线的同时,经典结晶学有了很大的进展,230个空间群的推引工作使晶体构造的几何理论全部完成。

当时虽没有办法测定晶胞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原子在晶胞中的分布,但对晶体结构已可臆测。

根据当时已知的原子量、分子量、阿伏伽德罗常数和晶体的密度,可以估计晶体中一个原子或一个分子所占的容积,晶体中原子间距离约1—2埃。

1912年,劳厄(Laue)是索末菲手下的一个讲师,他对光的干涉现象很感兴趣。

刚巧厄瓦耳(P.Ewald)正随索末菲进行结晶光学方面的论文,科学的交流使劳厄产生了一种极为重要的科学思想:晶体可以用作X射线的立体衍射光栅,而X射线又可用作量度晶体中原子位置的工具。

刚从伦琴那里取得博士学位的弗里德里克(W.Friedrich)和尼平(P.Knipping)亦在索末菲教授处工作,他们自告奋勇地进行劳厄推测的衍射实验。

他们使用了伦琴提供的X射线管和范克罗斯(Von.Groth)提供的晶体,最先对五水合硫酸铜晶体进行了实验,费了很多周折得到了衍射点,初步证实了劳厄的预见。

后来他们对辉锌矿、铜、氯化钠、黄铁矿、沸石和氯化亚铜等立方晶体进行实验,都得到了正面的结果,为了解释这些衍射结果,劳厄提出了著名的劳厄方程。

劳厄的发现导致了X射线晶体学和X射线光谱学这二门新学科的诞生。

劳厄设计的实验虽取得了正面的结果,但X射线晶体学和X射线光谱学成为新学科是一些得力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布拉格父子(W.H.Bragg,W.L.Bragg)、莫塞莱(Moseley)、达尔文(Darwin)完成了主要的工作,通过他们的工作认识到X射线具有波粒二重性;X射线中除了连续光谱外,还有波长取决于阴极材料的特征光谱,发现了X射线特征光谱频率和元素在周期表中序数之间的规律;提出了镶嵌和完整晶体的强度公式,热运动使衍射线变弱的效应,发展了X射线衍射理论。

关于科学家发现晶体的故事

关于科学家发现晶体的故事

关于科学家发现晶体的故事在物理学领域,晶体是一种由原子或者分子组成的高度有序和规律排列的结构,具有高度的对称性和周期性。

而要揭示晶体的结构以及如何制备晶体,科学家们历经苦苦的努力和尝试,最终终于取得了成功。

一、晶体的奥秘在19世纪末,科学界普遍认为晶体是由分子或者原子在空间中随意排列而成的。

而对于欧洲科学家克鲁加,他坚信晶体必定存在着一些规律性。

他借鉴了组合数学的一些工具,在纸面上画出了1861种可能的结构,最终发现其中不少结构是与实际晶体完全相符的。

这个亚斯兰人打破了欧洲物理学领域存在的传统思维方式并开辟了晶体这个领域——晶体学的研究。

二、对晶体的制备虽然克鲁格可以解决确定晶体的问题,但是如何制备晶体到现在仍然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直到20世纪初,美国科学家沃兹沃斯和布兰科提出了原子层沉积(ALD)的新理念,他们通过在无氧氟烷气氛下加热十四烷基矽氢氢气体来形成光反应形成银金纳米粒子。

这个方法被称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它引起了晶体制备领域的一场革命。

三、结晶的兴起到了20世纪40年代,人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制备单晶的方法——结晶法。

结晶法就是根据物质的晶体结构,在适宜的溶剂中定向生长出单晶体。

此法制备出的晶体,具有较大的单晶颗粒尺寸,并且克服了原非晶态材料的短范围有序结构,会呈现出长程有序结构。

凭借着结晶法技术的发展,在晶体制备领域中有了很大的进步。

总之,对于关于科学家发现晶体的故事来说,克鲁格的探索决定了人类认识晶体结构的方向,研究晶体制备的方法和晶体的运用模式,时至今日,晶体学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对于现代科技进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双折射晶体发展史

双折射晶体发展史

双折射晶体发展史一、双折射晶体的发现自古以来,人们就已经发现了双折射现象。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双折射晶体是在17世纪由丹麦科学家拉斯穆斯·巴尔托林首次发现的。

他在一块冰晶中观察到了光线被分成两条线的现象,并将其称作“双折射”。

二、早期研究18世纪,欧洲科学家们开始对双折射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法国科学家艾蒂安·路易·马洛和英国科学家威廉·沃尔斯顿分别在1754年和1772年独立地发现了许多具有双折射性质的晶体。

此后,许多其他科学家也加入到了这项研究中。

三、波兰菲斯曼和法拉第的贡献19世纪初期,波兰物理学家鲍里斯·菲斯曼和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分别对双折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菲斯曼方程和法拉第方程。

这两个方程成为了双折射晶体研究的基础。

四、晶体光学的发展20世纪初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对晶体光学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德国物理学家麦克斯·冯·劳厄和奥地利物理学家弗朗茨·威廉·巴赫等人对双折射现象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方法。

五、双折射晶体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双折射晶体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例如,在显微镜、激光器、通信设备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领域也在积极探索并应用双折射晶体。

六、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双折射晶体的研究也会越来越深入。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基于双折射晶体技术开发出的新产品和新应用。

同时,也需要更多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投入到这一领域,推动双折射晶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七、结语总之,双折射晶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科学技术。

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相信在未来,双折射晶体技术将会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和突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谢观看
2018/11/17
晶体学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2018/11/1 7
引言
两千多年前人类已经懂得如何获取结晶糖和盐,这就是人类最早的“晶 体学”应用。 在X射线衍射晶体学提出之前,人们对晶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晶体点阵 的几何形状以及建立晶体点阵的对称关系等等。 而自从伦琴发现了X射线,现代晶体学这门学科就以X射线技术为基础, 蓬勃的发展了起来...... 故事还要从1895年的冬天讲起。
实验结果
2018/11/17
关键词3
四个月后
布拉格父子
布拉格父(左)子(右)简介
“我们首次利用X射线系统探测了晶体结构,
并创立了一门 极有意义的科学分枝——X射线 晶体结构分析。在1915年我们父子二人共同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嘿嘿嘿。

William Henry Bragg(1862~ 1942) 英国物理学家
自此...
无数的 科研工作者
1924约翰•德斯 蒙德•伯纳尔测定了石墨的结构。 1937詹 姆斯•萨姆纳发现许多酶或蛋白质都可以结晶。194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5多萝西•霍奇金采用X射线方法测定青霉素的结构。196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982科学家们第一次观察到排列有序但排列方式不重复的准晶。20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984研究人员解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结构。198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2000科学家解析了 核糖体的晶体结构。200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2012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第一次在其他行星上进行X射线晶体学研究。
……
2018/11/17
参考文献
[1]托马斯.萨姆纳, 陈冲. 晶体学一百年 璀璨的历史[J]. 现代物理知识, 2014(5):3-4. [2] von Laue M. Eine quantitative Prufung der Theorie fur die Interferenzerscheinungen bei Rontgenstrahlen, Mtinchener Sitzungsberichte, 1912, pp. 363-373 [3] Bragg W L. Royal Society Proceedings, 1913 [4]Bernal J D. The Structure of Graphite[J].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A Mathematical Physical & Engineering Sciences, 1924, 199(1317):749-773. [5] Bragg, Sir Lawrence. The development of X-ray analysis.New York: Dover edition published, 1992 [6] Glusker, Jenny Pickworth, Kenneth N. Trueblood.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a primer.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7]马礼敦. X射线晶体学的百年辉煌[J]. 物理学进展, 2014(2):47-117. [8] Eward P P. Physikalishe Zeitschrift, 1913, vol 14, 465-472 [9] Darwin C G. Philos. Mag., 1914, 27: 315 & 675 [10] Eward P P. Ann Physik, 1917, 54: 519 [11] von Laue M. Ergeb Exakt Naturw., 1931, 10: 133 [12] 王玉金,周玉,宋桂明,雷廷权. 固体火箭技术. 2003,26(3): 62-6 [13] 杨传铮,张建. 物理学进展. 2008, 28(3): 280-313; 陆金生. X 射綫衍射技术在纳米材料中的应用. 第八届全国X 射綫衍射学术会议论文 [14]麦振洪. X射线晶体学的创立与发展[J]. 物理, 2014(12):787-801.
关键词1
1895
伦琴
伦琴的生平与突出贡献
Wilhelm Röntgen 1845~1923 德物理学家、 第一位诺贝尔物理 学奖获得者
2018/11/17
人类的第一张X线 照片,伦琴夫人的 左手。
对X射线的本质认/11/17
关键词2
1912
William Lawrence Bragg(1890~ 1971) 英国物理学家
布拉格方程
2d·sinθ =n·λ
对于X射线衍射,当光程 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 晶面的散射线将加强,此 时满足布拉格方程。
布拉格的卓见
“问题不是在两种理论(波理论和粒子理论)中选择一种, 而是找到一种可以同时具有这两种性能的理论。” ——老布拉格
劳厄
劳厄关于X射线本质问题的思考
成就
德国物理学 家、1914年 诺贝尔物理 学奖获得者
反问
谐振子排列间距有多 大?短波长的电磁波 射到晶体上会有什么 现象?
猜想 生平
Max Theodor Felix Von Laue 1879~1960 若晶体是周期排列且 X射线波长很短,则 晶体可作为X射线的 光栅,产生衍射。
通过实验对猜想进行论证
实验过程
把一个垂直于晶轴切割的平行晶片放在X 射线源和照相底片之间,结果在照相底 实验人员 片上显示出了有规则的斑点群。 1.劳厄 1.表明了X射线是一种波; 2.可以利用X光来研究晶体光栅的空间排列。 2.弗里德里奇( W.Friedrich):索末菲的助教 第一张X射线衍射图 爱因斯坦曾称此实验为“物理学最美的实验”。 3.克尼平(P.Knipping) :伦琴的博士研究生 (劳厄图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