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孤山大孤山》(优质课示范课)

合集下载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刘鹏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刘鹏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追随文中作者泛舟的行程去欣赏沿途秀丽的景致;掌握重要字词句的意思。

2、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自主阅读,感知、想象景物特点,合作探究共享,通过思维导图的引领,将“两日游”所见各处景物特点的学习任务分工给小组进行探究合作,并勾勒出景物特点直观呈现景物风貌。

3、审美的鉴赏和创造鉴赏评价,学习游记丰富细腻的写景方法。

4、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树立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知、想象、勾勒景物特点。

三教学难点赏析游记丰富细腻、生动的写景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旅行,越来越成为人们喜爱的休闲方式。

回顾曾经学过的“游记”——《小石潭记》《游褒禅山记》《桃花源记》······今天我们就当做是穿越了时空,到了宋代,跟着距今近一千年的陆游去游山玩水吧,去哪儿呢?——《过小孤山大孤山》。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追寻作者的游踪,鉴赏风景的特点(学生通读全文,圈画出各个景点并找出其特点) |学生逐条回答,教师及时指点。

2、跟随作者的脚步,探寻每个景点的特色。

(学生根据图片到文中圈画相关语句,加强对文本的理解认识)(1)舟中望山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又有一石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秋深潦缩,故得尽见讨论:作者如何描写烽火矶?|读一读朗读第一段,感受烽火矶之“高”(2)小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但祠宇极于荒残。

澎浪矶三面临江,倒影水中,虽无风,亦浪涌沙夹烟雨空濛,鸥鹭灭没······俊鹘抟水禽思考:文章是怎样表现小孤山峭拔秀丽这一特点的?(找到相关句子)|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胡翠玲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胡翠玲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富锦市第一中学胡翠玲一、课标分析2017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而散文鉴赏能力正是对这四个方面的能力的集中体现。

它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鉴赏水平。

二、教材分析本文是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的赏析示例,是陆游的一篇游记散文。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学生学习了陆游不少诗词,对陆游也有一些了解,结合鉴赏诗歌的方法,结合时代背景,知人论世,作者在所写的山川景物中,蕴含着丰富的情趣和韵味,也寄托着自己的真挚情感。

作者船行于长江小孤山大孤山一段,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色,表达了陆游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山水景物描写愈具体,愈能看出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更加流露出作者对当朝者无心抗金,不收复中原的愤慨之情。

三、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对古代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淡薄。

他们已经失去对古典诗词的意蕴的涵咏和理解的欲望。

即使在课堂上听完著名表演艺术家的课文配乐朗诵,学生们也是无动于衷的样子;面对这种局面,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入的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没有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有没有得以发挥?这些困境往往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盲区。

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能否去迁就学生,而将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淡化呢,这更是有违我们古诗文教学的初衷,这就要求我们去努力地探索。

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学生的整体兴趣,让学生多读,多思考,以一种方法贯穿散文教学的始终。

四、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记住本课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课文,学会分析散文事物形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培养语感。

【重点难点】1.积累实词“过”、“幸”、“信”的词义。

过小孤山大孤山(公开课)课件

过小孤山大孤山(公开课)课件

小孤山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游览 胜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 诗篇和传说。
小孤山的文化价值不仅在于其 自然景观,更在于其深厚的文 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小孤山的文化意义对于传承中 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 要意义。
大孤山的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气候条件
大孤山的自然资源
01
植物资源
02
动物资源
03
矿产资源
文化自信和情感体验。
课程建议
增加互动环节 丰富课程内容 加强实践指导
THANKS
感谢观看
课程目标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小孤山和大孤山的自然 景观和历史文化背景介绍。
旅游管理和文化遗产保 护的理论知识讲解。
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 深入了解小孤山和大孤 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
总结和反思,回顾课程 内容,提出改进意见和
建议。
小孤山的历史背景
小孤山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是古代江防要地和商业中心,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小孤山在历史上曾多次遭受战争破坏,但仍然保留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过小孤山大孤山(公开课)课件
• 课程介绍 • 过小孤山 • 大孤山 • 课程总结
课程背景
中国历史悠久,拥有众多风景名胜和 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 提高人们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认 识和了解,开设了《过小孤山大孤山 》公开课。
小孤山和大孤山是长江流域著名的旅 游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 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 游览。
小孤山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被列为国家山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地势 险要,是长江上的重要关口。
小孤山的自然景观壮丽,山峰陡 峭,江流湍急,被誉为“天下第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秦朝珍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秦朝珍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巧家县第三中学秦朝珍第一课时一、导入(2分钟)陆游名句导入(师生一起回忆)如:《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学习目标(课件展示、板书展示)(1分钟) 1、理清此篇游记的行文线索。

2、朗读、自主翻译第一段,掌握重点实词、虚词。

3、理清第一段中作者对景物的描写。

三:知人论世(3分钟) 1、作者简介(见课件)(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

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

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

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匪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2、写作背景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

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

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

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

《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

四、自主学习检测(8分钟)1.字音字形识记①烽火矶.()②烽燧.()③潦.缩() 2、理清作者行舟的线索:过烽火矶→3、自主翻译第一段,掌握重点实词、虚词。

(先齐读第一段)四、学生展示(自主翻译第一段),教师纠错。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10分钟)五、小组探究展示、填表。

(先自己思考3分钟,小组讨论4分钟) |观看角度观看对象景物特点轮廓移远就近大石特写舟中远望近景“杰然特起”的巨石 |六、课堂检测(巩固重点实词虚词)(4分钟)1、下列读音有错的一项()A.有俊鹘抟.水禽(tuán )B.沙洲葭.苇(jiā)C.潦.缩(liáo )D.岸如赪.(chēng ) 2.翻译下列词、句子。

1、列置烽燧:2、杰然特起:然: 3、突兀而已:4、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5、故得尽见:七、课后作业自主翻译课文第2、3段。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谭宏强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谭宏强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过小孤山大孤山》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学习本文的写景方法。

学习准备充分预习课文,梳理字词句。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陆游的《过小孤山大孤山》。

著名艺术家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这一篇游记中,陆游用他的慧眼和妙笔,给我们描绘了长江小孤山至大孤山一段优美的山川景物。

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美景,学习本文的写景方法。

二、教读部分(学一学)老师:我先带着大家读第一段文字。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段,找出写景的句子。

老师:本段描写的对象是什么?(学生:烽火矶)老师:曹海峰,请你用文中的话概括烽火矶的特点。

学生1:突兀、怪奇万状、杰然特起。

老师:非常准确,坐下。

山有万状,石有万种。

作者为什么只突显烽火矶的突兀和它上面怪异奇特的石头呢?联系作者的生平及时代背景,作为主战派的陆游与当时软弱求和的南宋统治集团是水火不容的。

所以,高耸的烽火矶,似作者一般傲然于世;怪异奇特的山石,寄托着作者的坚韧的品质;不附山之石,|寄托着不随波逐流的追求。

作者对烽火矶描写如此细腻,可见作者很喜欢这里的美景。

老师:那么,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烽火矶?学生2:由远及近的顺序。

(老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自舟中望山”,“望”说明是从远处观察;“及抛江过其下”,把船停靠在烽火矶的下面,近距离的观察。

老师:非常棒!有理有据,切中肯絮。

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烽火矶,他的观察视角也是变化的。

既有舟中的远望,也有抛江过其下的近观,还有不附山之石的特写。

这样多角度的描写,使画面具有很强的层次感和立体感,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

老师:这段文字结尾处还引用了杜甫的诗句:“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幸好小舟走的慢,能够看尽它的所有美景。

作者此时乘舟而上,正值深秋,江水下降,能够看尽烽火矶的所有美景。

作者在用心与美景进行交流的同时,也获得了与杜甫心灵相契合的一种愉悦之感。

这种感觉是很美妙的。

PPT展示西湖荷花盛开的图片,当你欣赏这美景时,你心中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响起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刘家如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刘家如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1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课文,把握文中所描写的山川景物形象。

2、培养学生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培养语感。

3、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难点:1、通过诵读课文,把握文中所描写的山川景物形象。

2、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课时设计: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如果散文是一弯浅浅的小溪,那诗歌就是一片深邃的大海;如果散文是稚嫩孩子脸上灿烂的笑容,那诗歌就是羞涩少女紧掩的心扉。

诗歌和散文创造的形象又有着怎样的差别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一探究竟。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1、陆游简介:(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

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

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

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匪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2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

直到秦桧死后几年,他才赐进士出身。

因为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所以他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仕途不是很顺利。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

今存诗9300余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还有一百三十首词和大量的散文。

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

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豪迈奔放。

后期多为田园诗,诗风清丽平淡。

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而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

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

2、写作背景: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

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

过小孤山大孤山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过小孤山大孤山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可拟,愈近愈秀,冬 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
夏晴雨,姿态万变, 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诚 信造化之尤物也。 然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旳地方。
但祠宇极于荒残,若 只是(山上旳)庙宇太荒凉残
稍饰以楼观(guàn)亭 破了,假如再增长些楼台亭榭
榭,与江山相发挥,自 来装饰,与山光水色相互辉映,
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庙 自然会比金山更漂亮了。庙在
• 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9300余首,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一百三十首词和大 量旳散文。其中,诗旳成就最为明显。前期多 为爱国诗,诗风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 诗风清丽平淡。他旳诗最鲜明旳特色是洋溢着 强烈旳爱国主义精神;他旳词,充斥悲壮旳爱 国激情;他旳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 宋宗匠;所写旳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 大都语言洗炼,构造整饬。有《渭南文集》 《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
发明形象,诗文有别:

[清]吴乔:“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
而为酒。” 诗歌与散文旳“意”,也就是内容,没有什
么区别,但是形式不同而已。假如内容是米,散文就是
把米煮成饭,诗歌就是把米酿成酒。饭没有变化米旳形
状,酒把米旳形状和性质都变化了。

文:形象逼真详细,栩栩如生;诗:是对“米”旳
提炼升华,让人浮想联翩,意蕴无穷。
中,亦占一山之胜。舟 名山胜景。船过澎浪矶,虽然
过矶,虽无风,亦浪涌,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约
盖以此得名也。
所以而得名吧。
第二段
1、交代小孤山上有戍兵把守,阐明了什么? 有何作用?
小孤山也是江防要地。丰富了作品旳内容, 使写景记游具有思想深度。 2、勾画本段景色描写旳语句,说说本段作者给 我们描绘了哪一水段之景?描写旳要点对象是什 么?突出了各自什么特点?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文利芬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文利芬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1《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陆游生平及写作背景,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感知文本,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品味古代散文的能力,体会陆游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难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学生回忆并背诵所学过的陆游的诗歌,如《游山西村》《书愤》《示儿》……二、简介(学生介绍、补充) 1、作者陆游。

(知人论世)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仍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2、结合书下注释,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

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

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

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

《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

3、小孤山和大孤山。

(结合文本注释)三、初步感知1、学生齐声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

2、分组朗读课文,感知文意。

(学生翻译文本,教师指导)3、请标出船行途中的各处景点及其特征描绘的句子。

(从原文中找)四、赏读探究1、本文作为一篇游记,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主旨是什么? 【主要内容】 |2过烽火矶的所见————(山之“怪奇”)过澎浪矶、小孤山所见之景———— (“峭拔秀丽”)八月二日所见之景————(大孤:望之如浮水面,江水清浊分明) 结尾处————交代六日行程,显现日记体之特色。

【主旨】本文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色,表达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五、作业布置熟练诵读这篇散文,完成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1、与其他三句不同句式的一项( B )A、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B、若稍饰以楼观亭榭C、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D、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孙雪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孙雪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过大孤山小孤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在积累文言词语、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及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作者陆游在本文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

2、体会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把握文章的主旨。

3、领悟“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感悟散文和诗歌在表达同一题材时的不同手法。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游踪来找出景物特点及写作手法2、通过本课的学习写出一段游记三、价值和情感目标:体会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教学重点】体会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把握作者在本文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山水寄情中“情”的把握。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赏析法。

【教学过程及步骤】一、由两条旅游路线导入新课。

路线一:南京夫子庙秦淮河—苏州拙政园—杭州西湖—无锡影视城—上海外滩线路二:山东省登泰山《望岳》——浙江省游兰亭《兰亭集序》——江西省观滕王阁《滕王阁序》二、整体感知:1、既为游记,你能找出作者的游踪吗?(学生手绘图)过烽火矶→过彭浪矶、小孤山→遂行泛舟彭蠡口→始见庐山及大孤山→晚抵江州,泊湓浦。

学生自己梳理2、整体把握,筛选信息,文章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明确代表景物和景物的特点:烽火矶: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小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夏晴雨,姿态万变,祠宇极于荒残。

大孤山: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3、归纳景物描写手法比喻、对比、远近结合4、概括文章内容各景点均与江水相互生发辉映,构成整体背景,使景物在多样中见统一。

以游踪(移步换景)为线索,文中多次写到江流与船行,为分散的景点贯以线索,构成完整优美的长江山水图。

5、本文的主旨:爱国情怀三、写作练习请将矿山高中作为一处景点,写一段介绍文字要求 1联系所发卡片2运用游记景物应有的顺序特点 |手法3含有情感四、作业阅读课后苏轼的词。

感悟诗文在创造形象上的区别。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吕晓琼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吕晓琼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1过大孤山小孤山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过程与方法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2、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四、教学时授:三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两张中国画,找出两者的区别前一幅写意,以形写神,追求意境,缘物寄情。

后一幅工笔,线条工整,细腻严谨,具体真实。

古代诗歌和散文在塑造形象上的区别大致就可以用写意画和工笔画来区别,一个偏重写意,一个侧重具体写实。

2、播放小孤山、大孤山的记录视频,提问学生,你们能否用语言将它们的美记录下来?3、我们来看陆游是如何将小孤山、大孤山的美记录下来的。

(二)、知人论世1、陆游简介:学生自由抢答介绍作者,教师以图文贯穿其中补充介绍。

(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南宋爱国诗人。

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

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

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

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

直到秦桧死后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

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

历任镇江、夔州通判等,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

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

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

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

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

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他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1.《过小孤山大孤山》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1.《过小孤山大孤山》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zhào)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huán),晓镜开新妆。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李思训:唐代著名画家。
搀:参。 烟:远望迷濛之状。 鬟:本是妇女发髻一个式样,这里用来比拟两 山峰峦形象。 晓镜:指江水清而平。 估客:一作贾客,商人。
县,即唐之浔阳县。 样,不相混同。晚上抵达江州,
柴桑、栗里,皆其地 州府设在德化县,就是唐代浔
也。南唐为奉化军节 阳县。柴桑、栗里,都属于江
度,今为定江军。 州地面;南唐时由奉化军管辖,
现在是定江军。
26/424 6
岸上赤而璧立, 东坡先生所谓 “舟人指点岸如 赪”者也。泊湓 浦,水亦甚清, 不与江水乱。自 七月二十六日至 是,首尾才六日, 其间一日阻风不 行,实以四日半 溯流行七百里云。
2/44 2
合肥 安庆
京口 镇江
武昌
彭泽 江州(庐山)
鄱阳湖
3/44
小孤山
山周里许,高达一百余米。山上竹木郁郁葱 葱,山下江水滔滔滚滚。海潮至
此,不复而 上,故有“海 门第一关”之 称。
4/44
小孤山:
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境内长江中,每年 汛期时四面环水,孤峰如柱,兀立大江, 有“长江绝岛”、“长江天柱”之称。
湘还,尝加营葺, 人”。绍兴初年,魏国
有碑载其事。
公张浚从湖南回来,曾
经修缮过,有座碑记载
了这件事。
21/424 1
又有别祠在澎浪矶,
又有另一座庙在澎浪矶,
属江州彭泽县,三面 在江州彭泽县境内,三面
临江,倒影水中,亦 临着长江,山倒影映在水

《-过小孤山大孤山》公开课教案

《-过小孤山大孤山》公开课教案
2.用各景点的共同特点把四个景点联系起来(水)
3.注意景点之间的联系和配合(澎浪矶和小孤山)
4.运用对比手法把景点结合在一起(大孤山和小孤山)
十、
十一、本文主旨是什么
.பைடு நூலகம்
本文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色,表达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也流露出作者的爱国忠君之意。
江山如此多娇,引英雄陆游直折腰。
十二、课堂练习:
三、写作背景: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
四、小孤山: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境内长江中,每年汛期时四面环水,孤峰如柱,兀立大江,有“长江绝岛”、“长江天柱”之称。小孤山以其小、险、独、奇而著称。其山势峭拔,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号为“楚塞吴关”、“海门第一关”,至今尚有古炮台、烽火台等遗迹。
3、本段写景采用怎样的顺序
明确:先写远视所见,只不过觉得烽火矶“突兀”罢了,除此之外别无佳处。再写近观,近观之景则异彩纷呈。
第二段:
1、交代小孤山上有戍兵把守,说明了什么有何作用
~
明确:小孤山也是江防要地。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具有思想深度。
2、勾画本段景色描写的语句,说说本段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一水段之景描写的重点对象是什么突出了各自什么特点

(4)何功之有哉 宾语前置倒装标志
(5)之二虫又何知 这
D、而
(1)突兀而已 助词,无义
(2)徙倚久之而归 才
(3)岸土赤而壁立 表并列 不译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转折 却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张发菊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张发菊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1《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不同类型散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特性,了解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段;2、培养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3、通过对古代散文的诵读培养良好的语感;4、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1、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2、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陆游出生:陆母生陆游时,梦见秦观,秦观,字少游,于是陆母给儿子取名陆游,字务观。

陆游出生的那一年,金兵进攻汴梁(开封)。

徽宗慌忙让位,让太子| 2赵恒做了皇帝,是为宋钦宗,改元靖康。

不久汴梁被攻破,徽钦二宗都成了金人俘虏。

这是不是陆游命中注定,他的一生将以抗金为己任?陆游一手持剑(抗金),一手执笔(作诗)二、陆游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三、写作背景: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

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

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

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

《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

四、小孤山: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境内长江中,每年汛期时四面环水,孤峰如柱,兀立大江,有“长江绝岛”、“长江天柱”之称。

小孤山以其小、险、独、奇而著称。

其山势峭拔,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号为“楚塞吴关”、“海门第一关”,至今尚有古炮台、烽火台等遗迹。

五、大孤山:在鄱pó阳湖上,其状如鞋,俗称鞋山。

民间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的绣鞋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总结
词类活用
1、如宝装屏风
2、微 雨 3、 掠 江东 南去 4、 岸土赤而壁 立
宝石,实为用宝石,名词 作状语 下雨,名词作动词
向东南,名词作状语 赤,红土,形容词作名词。 壁,向墙壁一样,名词作状语
特殊句式 1.信造化之尤物也 2.此山当是其一也 3.南唐为奉化军节度
若稍饰以楼观亭树
搀:参。 烟:远望迷濛之状。
鬟:本是妇女发髻的一种式样,这里用来比拟两山峰峦的形象。 晓镜:指江水清而平。 估客:一作贾客,商人。
诗人笔下的大孤小孤山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
20
诗文有别
苏诗中只有突出了小孤山大孤山的朦胧迷茫的景象的特点,并 没有细致多角度描写小孤山和大孤山的景象。
陆文中对小孤山大孤山的景象进行细致的描写和多角度的描摹。
他发现了哪些方面的美?
山川秀丽之美 政治志向之美
游走在秀丽山川之间,让清风明月洗涤掉所有的 思想负担,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聆听着山水清音,观 赏着好花好鸟,陆游摒弃了各种的束缚,让自己的精 神处于一种自由的状态。于是,在观察景物的时候, 他没有任何的杂念,他的心灵是那样纯净,他的情感 是那样真诚,没有做作,没有矫情,不需夸饰,更无 张扬,文字从胸中流出,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淡淡的, 似乎无味,但仔细琢磨,却又有无穷的韵味。
状语后置句



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及抛江(我) 过其下 复以小

艇游(于)庙



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节度) 其间一
课堂练习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又秋深潦缩。 潦:积水 B.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溯流:逆流而上 C.信造化之尤物也。 信:相信 D.尝加营葺。 葺:修缮
过 小 孤 山 大 孤陆 山游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
你在语文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
声明: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经整理改动,版权归原作者,范文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问题,联系QQ;372521744删除!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C )
例句:岸土赤而壁立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籍吏民,封府库。 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D.欲因此时降武。
名词 活用作 状语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作状 语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 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规律一: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 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2.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3.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表示比喻。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表示动作的态度。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3.表示动作的处所。 卒廷见相如。 4.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好事者船载以入。 5.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6.表示时间或频率。
君子博学而日参Biblioteka 乎己译为:像……一样。 译为:当作……一样。 译为:在…… 译为:用(乘,凭借)…… 译为:用……方式 译为:当……,每……
规律二: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向上,下:向下 《劝学》
2.日削月割。 日: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 《六国论》
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南:向南,西:向西 《过秦论》
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当天夜里 《鸿门宴》
5.良庖岁更刀。 岁:每年 《庖丁解牛》
练习一
1.常以身翼蔽沛公。 表比喻,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2.人皆得以隶使之。 表比喻,隶:像对奴隶一样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表动作的工具,箕畚 :用簸箕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表动作的方式,目:亲眼,耳:亲耳 5.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背景介绍
《入蜀记》是南宋陆游入蜀途中的日记,共六卷,是中国第一部长篇 游记。《入蜀记》将日常旅行生活、自然人文景观、世情风俗、军事政治、 诗文掌故、文史考辨、旅游审美、沿革兴废错综成篇,评古论今,夹叙夹
树苗
议,卓见迭出,寄慨遥深。南宋孝宗乾道五年(1170)末,作者由山阴 (今浙江绍兴)赴任夔州(今重庆奉节一带)通判(知州的佐理官)。五 月十八日晚起程,乘船由运河、长江水路前往,历时160天,五个多月, 经今浙、苏、皖、赣、鄂、渝六省市,于十月二十七日早晨到达夔州任所。
“意谓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 酿而为酒。
——(清)吴乔
诗文有别
诗歌展现的形象和具体事物间的距离比较大,上下句之间多有跳跃和省略。 散文描写细致真实,上下句之间交待具体。
体会情感
体会情感
在别人眼中如此普通的景物,为什么成了陆游眼中的奇景?
陆游在仕途志向实现中屡屡遭受打击,在生活中更多地感受到 孤独,但与大自然交往中获得了生活的愉悦,也发现了大自然 中的美。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钱福
学习目标
翻译和总结 诗文有别
把握形象
体会情感
背景介绍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1169年,起 用为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第二年闰五月,他由故 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 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 《入蜀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 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
表动作的处所,内:在国内
把握形象
把握形象
勾画出作者游览行踪
过烽火矶→过彭浪矶、小孤山→遂行泛彭蠡口 →始见庐山及大孤山→晚抵江州,泊湓浦
你对哪一处景物描写印象深刻?为什么?
诗文有别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苏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唯有乔木 参天长。客舟那里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 低昂。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