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史复习题2.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1、中国古代有代表的城市规划思想(《管子》——自然至上;《周礼•考工记》——皇权至上)?
从一开始,中国的城市就存在着人为的规划。
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主要可以分成两个大的方向:以《周礼考工记》为代表的,伦理的、社会学的规划思想,以及以《管子》和后期的风水理论为代表的自然观的、功能性的规划理论。
《周礼考工记》作为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中最具影响一部著作,很早就提出了我国城市,特别是都城的基本规划思想和城市格局。
它提出:“方九里,旁三门。
”;“经涂九轨,九经九纬。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等一系列理论。
这些理论一直影响着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很多大城市,特别是政治性城市都是按照这种理论修建的。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唐朝的长安和北京城(元代和明清时期),清晰的街坊结构和笔直的街道,以及城墙和城门无不反映了《周礼考工记》中“礼”的思想。
在这些城市中,城市本身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工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城市已成为一种“符号”,它代表着一种社会关系和秩序。
人们生活其中,日复一日的受到空间秩序的影响,不觉中明确了自己的社会定位,而想超越自己原有的定位,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正好符合了统治的需要,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周礼考工记》的影响是如此的深渊,甚至当代的很多城市规划中仍可见到它的影子。
相比《周礼考工记》的“符号”性,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中也有很理性、功能主义的一面,这集中反映在《管子》一书和后世的一些有关风水的理论中。
《管子》成书于战国时期,是后人假托管仲所作的政治名著。
《管子》一书在很多方面对《周礼》进行了否定,在城市规划领域,《管子》主张从实际出发,不重形式,不拘一格。
要“因天才,就地利”,不为宗法封建与礼制制度所约束。
所以,“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同时,在城市与山川环境因素的关系上,《管子》也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
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立政篇》)。
这些理论对后世风水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风水理论对于中国城市规划的影响无疑是重要的。
抛开它迷信的部分不谈,风水理论反映了中国城市规划理论中“自然观”的一面。
无论是“天人合一”还是“藏风得水”都说明了中国城市在选址和建设过程中对所在环境的尊重,这种尊重是基于一种科学的态度,而不是出于“礼”的考虑。
历史上“风水”曾经的名字如“勘舆”和“地理”也都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虽然风水理论中也常出现一些象征主义的符号,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就可以发现这往往是一种朴实自然观的神圣化。
如果说《周礼考工记》对中国政治性大城市的规划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的话,那么《管子》和“风水”理论在中小型城市的规划中发挥着更明显的影响力。
当然,这两种规划思想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同时反映了这两种思想,其中典型的例子如南京(1949年以前)。
可以说,在西方的规划思想传入或者闯入中国之前,这两种思想一直统治着中国的城市规划,他们共同作用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富于个性的、人造之城。
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夏后氏世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五室三四步.四三尺.九阶.四旁两夹■.白盛.门堂三之二.室三之一.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庙门容大扃七个.闱门容小扃参个.路门不容乘车之五个.应门二彻参个.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管子中关于城市规划布局
《管子·乘马》:“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下必中准绳”
《管子·度地》:“天子中而处,此谓因天之固,归地之利。
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郭外为之土阆,地高则沟之,下则堤之,命之曰金城。
”
《管子·大匡》:“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
三十里置遽,委焉,有司职之。
”
《管子·小匡》说:“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咙,其事乱。
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
”
《管子·度地》“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
故地不辟则城不固...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
《管子·权修》:“夫国城大而田野浅狭者,其野不足以养其民;城域大而人民寡者,其民不足以守其城”
2、唐朝长安城的居住模式采取了什么制度?
①宫城、官署、居民区严格分开(严整的方格网形式,棋盘式布局)
②严格的坊里制度(坊里面积大,坊里数量多,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3、北宋汴梁城的城市特点?
(1)布局特点
⏹平面呈不规则矩形,有内、里、外三套城墙,虽宫城居中,然非古制。
⏹全城除四条主干道(御路)井字交叉外,还出现了丁字路与斜路。
⏹为沟通内外交通的联系,采用了四水贯都的方式。
⏹由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商业街道很快出现——全城皆市。
⏹手工业发达。
⏹山水园兴起,出现了艮岳为代表的风景区,街道上也出现了绿化
⏹因建筑密集,建防火望楼
4、西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都城,哪些朝代先后在此建立都城?
“西安城”:沣京(周)-镐京(周)-咸阳(秦)-长安(汉)-常安(新)-常安(南北朝)-大兴(隋)-长安(唐)-长安(后梁)-长安(后唐)-长安(宋:注“永兴”)-长安(元)-长安(明)-长安(清)-长安(中华民国)-西京(中华民国)-西安市(中华人民共和国)
5、元大都城市格局的主要特点?
(1)布局特点
⏹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
⏹围绕皇城形成了井字型道路
⏹建立了完善的上下水系统
⏹众多的商业市场
⏹居住布局
6、中世纪欧洲城市格局的特点(广场、柱子、教堂等)?
城市布局特点(自由灵活)
⏹城市大多自由发展,灵活自由形式,平面大多不规则
⏹道路弯曲,街道狭窄
⏹城市的防御非常突出
⏹市民住宅较为简陋
⏹城市中心以教堂为中心,结合市政厅和市场而成
⏹城市轮廓与狭窄的街道形成鲜明的对比
7、“田园城市”思想,哪本书中提出?
1898年《明天——一条引向改革的和平道路》
1902年再版时《明日的田园城市》
概念:乡村与城市的结合体,为健康生活而设计的城市。
城市四周有大量农田地带环绕,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和产品。
当人口超过这一规模时需建设新城。
8、有机疏散理论——沙里宁1920th,实践:赫尔辛基其描述及内容(人口规模等等)?
他认为:城市作为一个机体,是和生命机体的内部秩序一致的,不能听其自然地凝成一大块而要把城市的人口和工作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离开中心的地域上去。
重工业不应安排在中心城市的位置上,轻工业也应疏散出去。
这些腾出来的大面积用地应用已开辟绿地。
个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即“日常的活动”可作集中的布置,不经常的“偶然的活动”则作分散的布置。
1918年赫尔辛基方案中主张在赫尔辛基附近建立一些半独立的城镇,以控制城市的进一步扩张。
9、现代城市发展理论(起源:田园城市→……,注意顺序)?
①卫星城市理论:
●源于“田园城市”,为了解决大城市资本集中,人口大量涌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恶性膨胀的城市矛盾问题,将城市人口与产业向城市以外的地区疏散,从而降低城市人口密度,解决大城市问题。
●惠依顿(美)在《卫星城镇》中首先提出“卫星城”这一名字
卫星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
●卧城
●半独立卫星城
●全独立卫星城
卧城
●巴黎在制定居住区规划时打算在离市中心16km的范围内建28个居住城,它除了居
住外,生产、公共生活尚需去母城解决,人称“卧城”。
半独立卫星城
●芬兰建筑师沙里宁按其“有机疏散”,1918年理论制定了大赫尔辛基规划,主张在该
城附近建半独立卫星城,它有一定的工业及服务设施,可使一部分人就地工作,但还有一部分人就仍需去母城。
全独立卫星城
●二战后又提出全独立卫星城,它距大城市35-50km。
市民5-10万人,有比例相当的
工业居住区及成套公共设施,可使工作和生活就地解决
●典型城市:哈罗
实践城市:卧城、赫尔辛基、哈罗新城
②《雅典宪章》、邻里单位:
雅典宪章
●1933年国际建筑师协会在雅典召开会议,中心议题是“城市规划”,并制定了一个城
市规划大纲,集中反映了新建筑学派,尤其是勒·柯布西耶的论点。
(1)大纲内容
●引言,第一次提出了区域的概念
●提出了城市四大活动: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居住
●工作
●游憩
●交通
●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的保护
●总结
(2)评价
●以纯技术的观点进行城市规划,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建议有一定价值,也成为现代城
市规划学科的主要内容。
邻里单位
●佩里
●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其中设有小学,并以此来控制和计算居住人
口和用地规模,保障小学生不必穿越交通干线,防止非本地交通穿越内部,建筑按良好的朝向和间距较自由的布置。
理论扩展:雷德朋邻里
广亩城市
●赖特
●完全分散的低密度城市
③柯•布西耶集中主义理论:
理论概说
(1)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在其《明日的城市》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利用城市结构向三维空间的扩张来解决大城市问题。
(2)柯氏认为现代大城市尤其是市中心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市中心人口与建筑密度过大
●机动车发展与现行道路系统不相适应
●日照通风、绿化、游憩及运动等卫生条件都太差
●不同意卫星城建设,主张规划从技术入手
(3)他主张:
●在市中心区建高楼,以增加建筑层数的办法来减少其建筑密度
●增加道路宽度与道路绿化
●增加绿化和空地
●改善居住形式,加强与绿地的直接联系
●直线与一定角度构成的几何形体是形式美的最高标准
实践城市:昌迪加尔、巴西利亚
10、二战后工业发达国家在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为此一些新规划理论在实践中主要以解决哪些问题为主?
战后房荒,对城市的修复,大城市人口膨胀,解决交通运输流畅问题,完善现代化交通设施,改善城市绿化和自然景观,整治混乱的城市环境,解决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等功能结构的问题等等。
英国:颁布《新城法》,格迪斯的组合城市理论(调查—分析—规划方案),哈罗新城(1)德国:中心地理论
●1933年,克里斯泰勒
●《德国南部的地区中心》
●认为城市的分布按等级形成体系
●研究一定区域内各城市等级、规模、区位的关系
彼得霍尔
●国家性的区域规划
●地区性的区域规划
成长极理论
●认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同时的、均匀的,而是优先出现在具备成长功能的城市英国反吸引理论
●1946年大伦敦规划
●1964年东南部研究
●1967年东南部战略
●1970年东南部战略规划
11、我国古代都城建设中有哪些是由三套城墙完成的城市格局?
三套城墙的都城:北宋东京(不规则矩形)、元大都、明清北京城(方城)
两套城墙的都城:曹魏邺城、唐长安、东都洛阳
12、中国古代都城建设都重视中轴线设计,哪些城市不具备这个特点?
非中轴线对称:北宋东京、南宋杭州
中轴线对称:曹魏邺城、唐长安、东都洛阳、元大都、明清北京城
13、广亩城市由谁提出?
赖特1932—1933年提出的分散主义思想发挥至极点。
1932年《正在消灭中的城市》、后有《宽阔的田地》,两书中提出“广亩城市”。
主张取消大城市,建立一种新的、半农田式社团——广亩城市。
14、“区域规划”作为一个城市体系、科学概念来研究是在哪一年?
英国于1921年—1922年由艾勃克隆比主持,规划了英国顿开斯特附近煤矿区的区域规划方案。
1927年成立了大伦敦区域规划委员会。
15、罗马营寨城的概念?
罗马人于公元前275年占领了地中海沿岸成圆形的派拉斯营地——原型,城市平面为正方形,有方正的城墙,朝向罗盘的基本方位。
中间的十字交叉道路通向方城的东南西北4门,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
(最经典的为“提姆加德”)
罗马军队建造的设防的城寨
⏹多建于新扩张的地区,有军队驻扎,当领土固定后,也就变为永久性的居民点。
⏹有统一模式,一般有方正城墙,道路十字交叉,交叉点上建神庙。
⏹城市规模较大,建筑质量高
⏹市政工程设施成就突出
16、帝国主义控制下由租界发展来的大城市(上海、天津、武汉)的特点?
共同特征:
•交通条件优越,往往是江河入海口,便于帝国主义入侵,大多为原有的经济中心•带有明显半封建、半殖民地特点
•新区和旧城形成强烈对比,城市建筑面貌多样
•在规划上反应了当时的一些规划理论和思想
名城介绍
上海
(1)人口增长
•1840年50万人
•1880年100万人
•1915年200万人
•1942年400万人
•1948年540万人
(2)工业发展及分布
•工业分布带有盲目性
(3)对外交通
•铁路包围城市,客运站位于市中心
•港口与铁路无直接联系
•码头分布与工厂不适应
(4)城市道路交通
•主要道路为东西方向
•道路不成系统
(5)居住区与公共建筑
•里弄建筑
•花园洋房
•高层公寓
(6)市政工程及公用事业
(7)上海的城市规划工作
•国民党政府特别市
1927年上海大都市计划,确定上海为特别市
•日伪时期规划
上海都市规划1、2、3稿,对近代新的城市规划理论的传播起了一定的作用
17、新城市主义的概念?
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
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新城市主义是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
其核心人物是Peter Calthorpe。
这场运动始于1990年初。
基于市郊不断蔓延、社区日趋瓦解,新城市主义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新城市主义特点:
●1、适宜步行的邻里环境。
大多数日常需求都在离家或者工作地点5~10分钟的步
行环境内完成。
●2、连通性。
格网式相互连通的街道成网络结构分布,可以疏解交通。
大多数
街道都较窄,适宜步行。
高质量的步行网络以及公共空间使得步行更舒适,愉快、有趣。
●3、功能混合。
商店、办公楼、公寓、住宅、娱乐、教育设施混合在一起,邻
里、街道和建筑内部的功能混合。
●4、多样化的住宅。
类型、使用期限、尺寸和价格不同的各类住宅集中在一起。
●5、高质量的建筑和城市设计。
强调美学和人的舒适感,创造一种区域感。
在
社区内特别设置一些公共建筑和公共场所。
通过人性化建筑结构和优雅的周边环境给人特别的精神享受。
18、第一、二、三代新城的名称?
①哈罗新城
②里文斯顿
③米尔顿•凯恩斯
19、明清北京城的布局特点(元大都的基础上有哪些进步)?
⏹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成,由三套城墙组成,集周王城模式之大成。
⏹城市空间布局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道路系统基本沿袭元大都。
⏹商业繁荣,按行业成街。
⏹水系基本沿袭元大都
⏹城市的防御和十三陵
清北京园林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