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期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期物理实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def365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1.png)
-年下学期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计划郝凡茂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实验可协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为更加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以下:一、指导思想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实验能够协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实验的教学,同时也要重视学生课堂探究小实验的设计和教学二、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掌握科学的实验办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5。
培养学生的互相交流和语言体现能力三、实验重点:本学期实验教学的重点是加强分组实验。
四、实验难点:1.将探究办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
2.发明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四、实验方法:1、树立对的的态度搞好实验教学工作。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
另外通过实验教学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必要手段。
因此,教师一定要树立对的的态度,克服畏难情绪,主动主动地搞好实验教学工作。
2、坚持备课制度,做好实验的多种准备工作。
物理实验不同于其它知识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实验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就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结论,甚至是相悖的成果。
因此,教师一定要提前操作每一种实验,理解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真正授学时,能较好地控制实验的条件,避免不对的的现象发生。
3、加强实验中仪器的管理。
首先教师在实验前或实验的过程中,要向学生交待清晰仪器的使用规则,避免了由于不对的的操作而损坏仪器。
另外,也规定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能粗心大意,特别是对玻璃器皿,交流电源的使用更要分外小心避免事故的发生。
五、根据学校实验室实际状况,本学期实验安排以下:。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教案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1b2a4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9.png)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九章《电》第三节:电流的效应;2. 第九章《电》第四节:电路的组成与原理;3. 第十章《磁》第一节:磁现象及其应用;4. 第十章《磁》第二节:电磁感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流的效应,理解电路的组成与原理;2. 使学生了解磁现象及其应用,理解电磁感应现象;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组成与原理,电磁感应现象;2. 教学重点:电流的效应,磁现象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电池、磁铁、指南针、电动机、发电机等;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包括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电池、磁铁、指南针、电动机、发电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电流表、电压表等实验器材,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与电路的关系;2. 例题讲解:(1)讲解电流的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流产生的现象;(2)讲解电路的组成与原理,引导学生动手搭建电路,观察电流的变化;(3)讲解磁现象及其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磁铁的性质;(4)讲解电磁感应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感应电流的产生。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4. 学生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六、板书设计1. 八年级物理实验教案2. 内容:(1)电流的效应;(2)电路的组成与原理;(3)磁现象及其应用;(4)电磁感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电流的效应,列举生活中的实例;(2)简述电路的组成与原理,画出简单的电路图;(3)简述磁现象及其应用,举例说明;(4)解释电磁感应现象,列举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小制作、小发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ba437c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9.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如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
五、实验内容:
1.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
2.实验二:探究物体的密度
3.实验三:研究电路中的电阻
4.实验四: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
5.实验五:研究声音的传播
六、实验时间:
实验时间为每周一节课,共计五周。
七、实验要求:
1.认真听讲,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2.按时完成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
3.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八、实验评价:
1.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占总评成绩的30%。
2.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占总评成绩的70%。
九、实验安全:
1.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保证实验室安全。
2.实验中如有意外情况,及时报告任课老师处理。
以上为本学期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计划,希望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f3141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b.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的实验部分,实验内容为“探究小车滑行的距离与用力推力的关系”。
实验原理依据牛顿第二定律,通过改变小车受到的推力,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从而探究推力与滑行距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距离,能够正确读取数据。
2. 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内容,了解推力与滑行距离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实验操作步骤的掌握,推力与滑行距离关系的分析。
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推力与滑行距离关系的推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刻度尺、推力计、木板、毛巾、砂纸等。
学具:实验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例,如滑板运动、自行车刹车等,引导学生关注物体滑行距离与推力的关系。
2.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小车在不同的推力作用下滑行的距离,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数据。
3.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改变推力,观察并记录小车滑行的距离。
4. 数据分析:学生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推力与滑行距离之间的关系。
6. 练习应用:学生运用所学的规律,解答相关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推力与滑行距离的关系推力 | 滑行距离|F1 | s1F2 | s2F3 | s3|七、作业设计1. 请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推力与滑行距离的图像。
2. 结合实验数据和图像,分析推力与滑行距离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正确读取数据,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分析。
但在实验数据的处理和推理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小车滑行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推力与滑行距离的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重点和难点解析实验数据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教案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dfb35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0.png)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掌握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2. 使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掌握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探究电磁设备的制作和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场的基本性质、电磁感应现象、电动机和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和应用,电动机和电磁铁的制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池、电动机模型、电磁铁等。
2. 学具:每组一套磁铁、导线、电池、电流表、电动机模型、电磁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磁场的基本性质。
2. 例题讲解:讲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右手定则。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右手定则判断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
4. 实践探究:分组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5.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电动机和电磁铁的工作原理,解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电动机和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磁场的基本性质2. 电磁感应现象3.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4.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5. 电磁铁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答案: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表现为电流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例如,电动机中的电流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2. 作业题目:请解释电磁感应现象,并说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在磁场中,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通过旋转的磁场与导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电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磁场、电磁感应、电动机和电磁铁的基本知识。
课后反思可以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电磁设备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教案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70805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7.png)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电与磁》的第三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本节详细内容包括: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左手定则、安培力的计算、电流在磁场中的运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能运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向。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安培力公式进行相关计算,了解电流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左手定则、安培力的计算。
难点:左手定则的应用,安培力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磁场发生器、导线、电池、滑动变阻器、面包板等。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包括电流表、导线、电池、滑动变阻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电流在磁场中受到力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
2. 知识讲解(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2)左手定则的应用(3)安培力的计算3. 例题讲解结合实例,讲解如何使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向,以及如何进行安培力的计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流在磁场中的运动,验证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6. 结果分析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2. 左手定则3. 安培力的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运用左手定则判断给定电流和磁场条件下,安培力的方向。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安培力的大小。
2. 答案:(1)根据左手定则,安培力的方向为垂直于电流和磁场所决定的平面,指向手心。
(2)根据安培力公式F = BILsinθ,结合实验数据计算得出安培力的大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有了直观的认识,但在左手定则的应用和安培力的计算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024年完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教案
![2024年完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4963d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a.png)
2024年完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独立完成简单实验操作。
2. 培养学生认识误差与有效数字的概念,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误差与有效数字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天平、刻度尺、计时器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实验报告纸、铅笔、直尺、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个简单的实验为例,讲解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4.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学生实验操作(3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要求,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验,记录数据。
6. 数据分析(15分钟)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2. 误差与有效数字3. 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七、作业设计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实验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家庭小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设计2. 数据分析3. 误差与有效数字的理解一、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物理实验的核心,合理的实验设计能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 明确实验目的:在实验设计之初,要明确实验的目的,确保实验内容与教学目标相符。
2. 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如比较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3. 确定实验变量:在实验过程中,要明确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4. 制定实验步骤:详细规划实验步骤,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和实验结束后的整理。
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物理实验的重要环节,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计划样本(三篇)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计划样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8885a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b.png)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计划样本一、指导思想: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引领,我们将致力于构建高素质的物理教师团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为教育目标,以提升教学效率为核心,坚定地贯彻素质教育的纲领精神。
我们将重点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课题,致力于提高课堂效率,关注全体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培养优等生,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工作目标:1、鉴于本学期是物理学习的起始阶段,我们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掌握必要的物理知识和技能,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
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2、继续强化分组实验教学。
教师将尽力创造条件,确保学生的分组实验,也可以将演示实验转化为分组实验,增加每个学生的实践机会。
3、在预定的时间内,基本完成八年级物理教学任务。
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
三、现状分析:本年级共有____个班级,两位物理教师。
上学期,这个年级的整体成绩表现出色,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
因此,保持并进一步提升现有的成绩,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四、具体措施:1、深入研究《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精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精心准备每一节课程的教案,确保教学的充分准备。
2、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适合学生的导学案、反馈和巩固练习,以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果。
3、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积极讨论相关教学课题,深入研究教材,以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4、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借鉴成功的实践经验,探索适应我们教学环境的小组合作模式。
5、积极参与听课和教研活动,教师间相互学习,互相评价,以提升教学能力。
6、注重教学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7、在课后辅导中,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特别是对困难生和优等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持续推动“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帮助困难生解决问题,促进其不断进步。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a99a2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6.png)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电路》,具体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图、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以及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规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2. 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能分析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规律。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路中电流和电压规律的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重点:电路图的绘制,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路演示装置,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池,灯泡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包括导线,电池,灯泡,电流表,电压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电路是如何工作的。
2. 理论讲解:a. 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源、用电器、导线等。
b. 介绍电路图的绘制方法,让学生尝试绘制简单电路图。
3. 例题讲解:a. 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电路中电流和电压规律。
b. 讲解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电路中电流和电压规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5. 实验操作:a.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b.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记录数据。
6.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电路的基本概念2. 电路图的绘制方法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4. 电路中电流和电压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串联电路和一个并联电路的电路图,并分析其中的电流和电压规律。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路的理解和实验操作能力有所提高,但在数据分析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电路元件,如开关、电阻等,并尝试设计更复杂的电路。
附录:作业答案串联电路图:并联电路图:电流和电压规律分析:1.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c68800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c.png)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教学计划第一篇: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教学计划2013-2014学年下学期物理实验教学计划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实验可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一、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实验重点:本学期实验教学的重点是加强分组实验。
三、实验难点:1.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
2.创造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四、实验措施:1.对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要填写实验通知单和实验记录。
2.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操作。
3.认真组织,精心辅导。
4.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竞赛活动5.积极组织并指导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
五、根据学校实验室实际情况,本学年实验室安排如下:分组实验:八年级:第二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第三周: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第五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第六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第八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第十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第十一周:阿基米德实验第十三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第十四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十五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第十六周:组装滑轮组第十七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九年级复习实验:第三周:组装电路第四周:电阻的测量第五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九周:测量物质的密度第十周:探究平面镜成像第十一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十三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第十五周:阿基米德实验演示实验:八年级;第二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第三周: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第五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第六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第八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第十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第十三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第十四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十五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第十六周:组装滑轮组第二篇: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教学计划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物理课是中小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物理课要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使学生掌握物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bbc93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0.png)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教案一、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6章《实验》的内容,包括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以及实验结论。
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以及如何利用电流表、电压表等仪器进行测量和数据分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欧姆定律的实验原理,理解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学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等仪器进行实验测量,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以及数据处理和结论的得出。
2.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滑动变阻器、导线、电源等实验器材。
2.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常见的电路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步骤讲解:讲解欧姆定律实验的原理、步骤,以及如何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等仪器进行测量。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处理: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实验数据计算电阻,以及如何分析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5. 实验结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得出欧姆定律的结论。
6.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如何应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7.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欧姆定律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欧姆定律实验原理2. 实验操作步骤3.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4. 实验结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阻值。
(2)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1)电阻值 = (电压 / 电流)(2)示例:一个电阻器在电压为6V时通过的电流为2A,求电阻器的电阻值。
答案:电阻器的电阻值= 6V / 2A = 3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教学,学生掌握了欧姆定律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教案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0550a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4.png)
(1)解释电流的概念,并说明其单位及符号。
(2)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分布特点。
(3)阐述电阻的定义,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流和电路的理解程度,实验操作的准确性,以及对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
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应用,如家用电器、电路保护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分布特点: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即I1=I2=I3=…。
-并联电路:各支路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即I=I1+I2+I3+…。
(3)电阻的定义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作用。单位为欧姆(Ω),符号为R。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5.引导学生掌握电阻的定义,讲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6.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电阻的变化,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7.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
1.电流的概念、单位及符号
2.电路的种类及特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3.电阻的定义、单位及符号
4.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七、作业设计
3.实验操作及分析,安排15-20分钟。
4.课堂提问和解答疑问,预留10分钟。
三、课堂提问
1.针对不同知识点,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引导不同程度的学生参与。
2.提问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给予思考时间。
3.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情景导入
1.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提高学生的兴趣。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计划范文(三篇)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计划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50ad1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7.png)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计划范文一、学情分析:本期八年级共计一个教学班,C____班有学生____人。
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有些概念很抽象,对于由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的同学来说理解是很不容易的。
同学们都来自农村知识面比较窄,两级分化较突出。
上课时,有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期使用的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材结构特点:以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的结构,考虑到声、光、热、力的知识不仅能吸引学生,而且便于循序渐进地安排多种探究活动,对学生实验感兴趣,满足学生探究的-。
本册教材共六章分别是:机械运动、声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质量与密度。
具体章节又可分为:实验、演示、想想做做、想想议议、STS、科学世界、扩展性实验、动手动脑学物理、学到了什么几大个板块。
全书共计:实验____次、演示____次、想想做做____次、想想议议____次、STS____个、科学世界____次、动手动脑学物理____次、扩展性实验____次、学到了什么____个、小资料____个、注意____个。
书中包含许多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课题,充分体现STS思想,同时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设立“科学世界”栏目,收入一些十分有用且有趣的知识,力求形式生动活泼。
三、教学任务与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而且还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76f54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0.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物理实验》。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实验的基本技能》和第二节《简单物理实验》。
详细内容:1. 实验的基本技能: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学会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
2. 简单物理实验:进行长度、质量、力、温度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探究欧姆定律、光的反射定律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进行测量和观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2. 教学重点: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简单物理实验的操作和结果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刻度尺、天平、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实验报告册,文具(铅笔、橡皮、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些现象。
2. 知识讲解:(1)实验的基本技能:讲解实验的目的、意义,介绍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
(2)简单物理实验:分别介绍长度、质量、力、温度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3. 例题讲解:以测量物体长度为例,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结果分析:学生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册上,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教师点评实验结果,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六、板书设计1. 实验基本技能:实验目的、意义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2. 简单物理实验:长度、质量、力、温度的测量方法欧姆定律、光的反射定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测量一根铅笔的长度,记录数据并计算平均值。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716f1a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7.png)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实验设计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物理学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实验,培养和提高小组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选择了以下实验内容:1. 测量弹簧的弹性常数2. 探究控制电压和电流对电阻的影响3. 探究长度和质量对弦波的影响4. 验证反射定律5. 探究光线的折射规律6. 制作和观察菲涅尔透镜三、教学过程1. 测量弹簧的弹性常数教学目标:掌握测量弹簧的方法和弹性常数实验步骤:(1)准备一条弹簧,用直尺测量其长度;(2)在弹簧下方放置一个悬挂装置,用螺旋微型指示器测量弹簧的伸长量;(3)分别在弹簧的两端挂上质量m1和质量m2,记录相应的伸长量h1和h2;(4)根据Hooke定律计算弹簧的弹性常数。
2. 探究控制电压和电流对电阻的影响教学目标:探究电压、电阻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实验步骤:(1)准备电源、导线、灯泡和电阻器等实验器材;(2)用不同电压接通电路,记录相应的电流;(3)改变电阻器的阻值,记录相应的电流;(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3. 探究长度和质量对弦波的影响教学目标:观察弦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探究长度和质量对弦波的影响实验步骤:(1)将绳子固定在两个支架上,形成一条悬挂弦;(2)用手指或锤子在悬挂弦上敲击,观察弦波的形成和传播;(3)改变弦的长度或质量,观察弦波的变化;(4)总结实验结果,分析长度和质量对弦波的影响。
4. 验证反射定律教学目标:掌握实验验证反射定律的方法和步骤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平面镜和一条光线;(2)用光源照射平面镜,观察光线的反射现象;(3)改变光线的入射角度,观察光线的反射角度;(4)通过测量角度,验证反射定律的成立。
5. 探究光线的折射规律教学目标:观察光线经过不同介质的折射现象,探究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透明介质和一个光源;(2)将光线照射到介质中,观察光线经过介质的折射现象;(3)改变入射角度,观察折射角的变化;(4)通过测量角度,总结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2篇)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167f5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2.png)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理解各种力的作用和运动规律,能够运用力学原理分析力学问题;2.了解简单机械原理和应用,能够运用机械原理解决简单问题;3.了解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能够解决光学问题;4.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验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5.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力和运动1.1 力的概念和分类1.2 力的作用和效果1.3 等效力和平衡力1.4 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分析2.机械2.1 机械原理和简单机械2.2 杠杆原理和应用2.3 滑轮原理和应用2.4 齿轮原理和应用3.光的传播3.1 光的传播路径和速度3.2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弯折3.3 光的反射和折射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究性学习: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3.多媒体演示: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工具,形象直观地呈现物理现象和概念。
四、教学过程1.力和运动1.1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力的现象,探究力的概念和分类;1.2 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和效果,学习力的计算公式;1.3 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等效力和平衡力的概念和作用;1.4 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学习运动状态与受力的关系。
2.机械2.1 利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了解机械原理和简单机械的分类;2.2 结合实例,让学生学习杠杆原理和应用;2.3 引导学生实验滑轮原理和应用;2.4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齿轮原理和应用。
3.光的传播3.1 引导学生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和速度,了解光的传播规律;3.2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弯折;3.3 利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五、教学评价1.课堂活动评价:参与度、表现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2.实验评价:实验操作的准确性、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3.课后作业评价:思考性问题的回答是否深入、综合性问题的解答是否合理;4.考试评价: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3d92c4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2.png)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因素有关,测量铝块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
同时,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和压强的大小,以及大气压强的存在和测量方法。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将注重加强分组实验,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同时,我们将采取多种形式的实验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手动脑能力。
在实施实验教学时,我们将对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要填写实验通知单和实验记录,并严格按程序进行操作。
同时,我们将认真组织和精心辅导,以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具体的实验内容和时间安排见下表。
我们希望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以及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同时,我们也将注重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并创造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时间实验内容
第一周演示实验: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实验:练使用弹簧测力计第二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重心、重力的由来、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牛顿一定律、惯性
第四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测量滑动摩擦力、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第五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第六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连通器
第七周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测量
第八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飞机的升力
第九周测量铝块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2023年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4篇_1
![2023年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4篇_1](https://img.taocdn.com/s3/m/f01e843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9.png)
2023年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4篇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篇1为保证初二物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初二物理实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掌握初二阶段大纲要求的学生实验操作方法,通过实验加深对物理规律、定律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分析能力,学会科学的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扎实的学习态度。
二、实验教学重点:常规仪器的操作方法和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三、分组情况:积极创造条件,每个实验分组八组以上,让全体学生都有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
四、课时计划: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7课时第二章:声音和环境:5课时第三章:光和眼睛:12课时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7课时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7课时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篇2一,教材分析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
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
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
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物理
实验教学计划(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xxxxxx
班级:八年级xxxx班
任课教师:xxx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
实验教学计划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实验可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实验重点:
本学期实验教学的重点是加强分组实验。
三、实验难点:
1.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
2.创造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四、实验措施:
1.对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要填写实验通知单和实验记录。
2.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操作。
3.认真组织,精心辅导。
4.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活动
5.积极组织并指导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
五、根据学校实验室实际情况,本学期实验安排如下:
分组实验:
第一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第一周: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第三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第三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第五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第十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第十一周:阿基米德实验
第十三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第十四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十五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第十六周:组装滑轮组
第十七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01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