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3e78ed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f.png)
结构化分析⽅法什么是结构化⽅法结构是指系统内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的框架。
结构化开发⽅法提出了⼀组提⾼软件结构合理性的准则,如分解与抽象、模块独⽴性、信息隐蔽等。
针对软件⽣存周期各个不同的阶段,它有结构化分析(SA)和结构化程序设计(SP)等⽅法。
结构化分析⽅法结构化分析⽅法(Structured Method,结构化⽅法)是⼀种软件开发⽅法,⼀般利⽤图形表达⽤户需求,强调开发⽅法的结构合理性以及所开发软件的结构合理性。
结构化分析⽅法给出⼀组帮助系统分析⼈员产⽣功能规约的原理与技术。
它⼀般利⽤图形表达⽤户需求。
其基本思想是⾃顶向下逐层分解。
分解和抽象是⼈们控制问题复杂性的两种基本⼿段。
对于⼀个复杂的问题,⼈们很难⼀下⼦考虑问题的所有⽅⾯和全部细节,通常可以把⼀个⼤问题分解成若⼲个⼩问题,每个⼩问题再分解成若⼲个更⼩的问题,经过多次逐层分解,每个最底层的问题都是⾜够简单、容易解决的,于是复杂的问题也就迎刃⽽解了。
这个过程就是分解过程。
结构化分析⽅法把系统看作⼀个过程的集合体,包括⼈完成的和电脑完成的。
结构化分析⽅法的特点是利⽤数据流图来帮助⼈们理解问题,对问题进⾏分析。
是⾯向数据流的需求分析⽅法,是⽬前最成熟、应⽤最⼴泛的⽅法,主要特点是快速、⾃然和⽅便。
结构化系统分析⽅法从总体上来看是⼀种强烈依赖数据流图的⾃顶向下的建模⽅法。
它不仅是需求分析技术,也是完成需求规格化的有效技术⼿段。
结构化分析所使⽤的⼯具结构化分析⼀般包括以下⼯具: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DFD)数据字典(DataDictionary,DD)结构化语⾔判定表判定树后⾯将对它们⼀⼀做介绍。
结构化分析的⼯作步骤在介绍具体的结构化分析⽅法之前,先对如何进⾏结构化分析做⼀个总结性描述,以帮助⼤家更好地应⽤该⽅法。
初略的说主要如下步骤:1. 研究“物质环境”。
⾸先,应画出当前系统(可能是⾮计算机系统,或是半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流图,说明系统的输⼊、输出数据流,说明系统的数据流情况,以及经历了哪些处理过程。
结构化分析方法范文
![结构化分析方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bb5a3b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1.png)
结构化分析方法范文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于对复杂问题进行拆解、组织和分析。
它能够将问题或任务分解成较小的、易于处理的部分,并通过分析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获得对问题的深入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定义、基本原理、应用过程以及相关工具和技巧。
一、定义和基本原理1.拆解和建模:将复杂问题拆解成较小的子问题,然后对每个子问题进行建模,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和分析解决方案。
2.组织和关系建立:将各个子问题组织起来,并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便形成问题的整体框架和结构。
3.分析和评估:通过分析各个子问题及其之间的关系,评估它们对整体问题的影响和贡献,以获得对问题的全面认识和解决方案的合理性评估。
4.反馈和修改:根据对问题的分析和评估结果,对解决方案进行反馈和修改,以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应用过程1.确定问题范围和目标:明确问题的范围和目标,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和需求。
2.识别子问题:将问题分解成较小的子问题,通过分析和讨论,确定子问题的范围和内容。
4.组织建模:将子问题组织成一个整体模型,并建立问题的结构框架。
5.分析和评估:分析每个子问题的特点和属性,评估其对整体问题的影响和贡献。
6.反馈和修改:根据分析和评估结果,对解决方案进行反馈和修改,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
7.实施和检验:实施修改后的解决方案,并进行检验和评估,验证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三、相关工具和技巧1.结构图:用于描述和表示问题的结构框架和组织关系,常用的结构图包括层次结构图、树状图、鱼骨图等。
2.数据流图:用于描述问题中各个子问题之间的信息流动和数据传递关系,通过数据流图可以分析和优化信息流程和数据处理流程。
3.数据字典:用于描述问题中涉及到的数据和数据对象,包括数据的定义、结构、属性和关系等。
4.决策表和决策树:用于描述问题中的各个决策点和决策条件,帮助分析和确定最佳的决策方案。
5.结构化分析工具:如SSADM(结构化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和软件工程中的IPO(输入-处理-输出)模型等。
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5dc5fc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5.png)
结构化分析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一、需求分析与需求分析方法需求阶段是软件开发的关键阶段。
需求分析的任务:准确地定义未来系统的目标,确定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系统必须做什么;用《需求规格说明书》规范的形式准确地表达用户的需求。
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四方面):◆需求获取:确定系统各方面需求;全面地提炼出系统的功能性与非功能性需求。
◆需求分析:对获取的需求分析和综合,给出系统解决方案和逻辑模型。
◆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为用户、设计人员的交流提供方便,还可作为控制软件开发进程的依据。
◆需求审评:复审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验证需求文档的一致性、可行性等。
1、需求获取的目的清楚地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完整地获取用户需求。
2、需求获取的内容用户需求分类:(1)功能性需求定义了系统做什么(描述系统必须支持的功能和过程)。
(2)非功能性需求(技术需求)定义了系统工作时的特性(描述操作环境和性能目标)。
3、需求分析的步骤4、需求分析过程示意(1)通过对现实环境的调查,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
(2)去掉具体模型中的非本质因素,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3)分析当前系统与目标系统的差别,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5、需求分析的方法结构化分析(传统建模方法)、面向对象分析。
二、结构化分析方法1、结构化分析方法(Structure Analysis---SA)(1)定义是面向数据流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建立系统的处理流程,以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为主要工具,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2)结构化分析的主要步骤通过对用户的调查,以软件的需求为线索,获取当前系统的具体模型;去掉具体模型中非本质因素,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根据计算机的特点分析当前系统与目标系统的差别,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完善目标系统并补充细节,写出目标系统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2、结构化分析方法使用的常用工具(1)数据流图(DFD—Data Flow Diagram )①作用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在需求分析阶段以图形的方式描述数据流从输入到输出的移动变换过程,为系统建立逻辑模型。
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85e4c5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e.png)
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系统性的分析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更
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结构化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
于工程、管理、信息技术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
本概念、应用场景以及具体步骤。
首先,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部
分并对其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问题进行逐步分解,我们可以更
好地理清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
核心思想是将问题进行分层次、分模块的分解,以便更好地进行分
析和解决。
在实际应用中,结构化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流程优化等方面。
例如,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结
构化分析方法对用户需求进行分解,从而更好地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
在管理领域,结构化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清业务流程,找
到优化方案,提高工作效率。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对问题进行整体分析,确定问题的范围和目标;其次,对问题进行分解,将问题分解为若
干个子问题;然后,对每个子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找出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因素;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进行结构化分析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保持问题的整体性,避免过度分解导致失去问题的整体视角;其次,要注重问题的关键因素,避免陷入细枝末节的分析;最后,要注重分析结果的综合,找到解决问题的整体方案。
总之,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分析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灵活运用结构化分析方法,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第3章结构化分析方法1.1(抽象)
![第3章结构化分析方法1.1(抽象)](https://img.taocdn.com/s3/m/905db3eb102de2bd96058875.png)
售书登记表
打印领书单 及售书登记
打印发票
教材存量表
缺书单 开发票 售书
购书
建立逻辑模型(抽象)
当前系统:用户目前使用的系统。 目标系统:新开发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各类逻辑模型
学校向学生销售教材的手续 学生先提交购书申请,系办张干事开购书 证明,学生持证明找教材科的王会计开购书 发票,向李出纳交付书款,然后到书库找赵 保管员领书,由此生成当前系统具体模型
教材购销系统是一个教材管理系统, 控制计划供应教材的销售和采购。系统 应具备如下主要功能:根据学校的教学 计划,向选课学生及时供应所需教材; 登记缺书信息,及时补充采购所缺教材, 并通知学生补购
建立物理模型
生成补售书单
学生 发 书 学生用书表
缺书登记表
购书单
收费 盖章
领书单
发票
进 书
汇总并统 书库保管员 计缺书 审查有效性
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就是按照软件的内部数据传递、 变换关系,从层次的角度出发,自顶向下地逐 层分解,直至找到满足功能要求的所有可实现 的模块为止,即直到所有功能模块简单到可以 用程序代码实现时,就不再分解了。 早期结构化分析依赖数据流图,亦称面向数 据流的分析方法,其描述/分析工具是数据流 图,加工说明和数据字典。
结构化分析模型
数据对象说明 E-R图 STD图
控制说明
(
DD DFD图
PSPEC) 加工说明
数据流图
源
数据流
加工 或变换
数据流
汇
数据存储
பைடு நூலகம்
数据流图描绘数据从输入移动到输出所经历的变
换过程。
数据流图符号
“→”代表数据流。 “〇”代表加工/处理 。 “═”代表数据存储/文件/数据源“═”。 “□”代表源、汇点/外部实体。
结构化的分析方法
![结构化的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624188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e.png)
结构化的分析方法结构化的分析方法是一种系统的分析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分析。
这种方法强调对问题的结构和组织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因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结构化的分析方法,并说明它的优点和应用范围。
结构化的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步骤:问题定义、问题分解、问题组织和问题解决。
首先,在问题定义阶段,我们需要明确问题的背景、目标、约束和需求。
这一步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确保我们在后续的分析过程中站在正确的出发点上。
接下来,我们进行问题分解。
这意味着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较小的、更容易解决的子问题。
问题分解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比如树状图、流程图、思维导图等。
通过分解问题,我们可以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一系列可管理的、更具体的子问题。
然后,我们进行问题组织。
这一步是将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相关信息组织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各个方面。
问题组织可以通过建立问题模型、梳理问题流程、绘制问题关系图等方法来实现。
问题组织帮助我们在思考和分析问题时保持整体性,同时也有助于发现问题的内在联系和潜在解决方案。
最后,我们进行问题解决。
在这一步中,我们利用已有的模型、知识和工具来解决问题。
解决方法可以包括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数学建模、仿真等。
通过结构化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因素,并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案。
结构化的分析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对复杂问题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思考。
通过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子问题,并有效地组织和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因素。
其次,结构化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潜在解决方案。
通过建立问题模型、绘制问题关系图等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清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
此外,结构化的分析方法可以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有条不紊地进行问题分解、问题组织和问题解决,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27f0fa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0.png)
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用来分析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方法论。
它的目标是将问题分解为更小、更易处理的部分,从而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结构。
以下是结构化分析方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步骤。
1. 定义问题:首先要明确问题的范围和目标,确保大家对问题的理解一致。
2. 收集数据:通过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了解问题的背景和现状,获取必要的基础知识。
3. 分解问题: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子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
可以使用流程图、树状图或其他适当的图表工具来展示问题的结构和关系。
4. 分析关系:分析每个子问题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确定它们在整体问题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可以使用因果图或鱼骨图等工具来帮助分析。
5. 制定解决方案:根据对问题的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可以利用决策矩阵或决策树等方法来评估和选择最佳方案。
6. 实施方案:将确定的解决方案付诸实施,监督和管理整个过程。
7. 评估结果:评估解决方案的效果和成果,进行必要的修正和
改进。
可以使用评估指标和反馈机制来监测和评价结果。
通过以上步骤,结构化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系统地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使得分析过程更清晰、更有条理。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和行业,如工程、信息技术、管理和决策等,为问题解决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结构化方法有哪些
![结构化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12e17c5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1c.png)
结构化方法有哪些结构化方法是一种基于形式化和系统化的方法,用于解决复杂问题。
它通过将问题划分为各个组成部分,并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结构化方法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程、管理、计算机科学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结构化方法。
1. 系统分析方法(Systems Analysis)系统分析方法是一种用于分析和理解复杂系统的方法。
它通过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识别系统的功能、数据和过程,并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
系统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系统的运作机制,识别系统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2. 数据流程图(Data Flow Diagram)数据流程图是一种图形化工具,用于描述系统中数据的流动和处理过程。
数据流程图通过绘制各个模块、数据流和处理过程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理解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数据流程图可以用于分析和改进现有系统,也可以用于设计新的系统。
3. 结构化流程图(Structured Flowchart)结构化流程图是一种图形化工具,用于描述程序的执行流程和控制结构。
结构化流程图通过绘制各个模块、判断和循环结构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理解程序的逻辑和控制流程。
结构化流程图可以用于分析和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和调试代码。
4. 数据库建模方法(Database Modeling)数据库建模方法是一种用于描述和设计数据库的方法。
它通过建立实体、属性和关系之间的模型,帮助我们理解数据库的结构和功能。
数据库建模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和设计数据库,定义数据表和关系,以及优化数据库的性能。
5. 状态机方法(State Machine)状态机方法是一种用于描述系统的状态和转换的方法。
它通过定义系统的状态(如开始、中间和结束状态)和转换(如事件和条件),帮助我们理解系统的行为和响应。
状态机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自动机和协议。
6. 对象建模方法(Object Modeling)对象建模方法是一种用于描述和设计对象的方法。
结构化需求分析报告方法
![结构化需求分析报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9650541ed630b1c59eeb5ff.png)
结构化分析(SA)方法结构化开发方法(Structured Developing Method)是现有的软件开发方法中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主要特点是快速、自然和方便。
结构化开发方法由结构化分析方法(SA法)、结构化设计方法(SD 法)及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SP 法)构成的。
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简称SA 法)方法是面向数据流的需求分析方法,是70 年代末由Yourdon,Constaintine 及DeMarco 等人提出和发展,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它适合于分析大型的数据处理系统,特别是企事业管理系统。
SA 法也是一种建模的活动,主要是根据软件内部的数据传递、变换关系,自顶向下逐层分解,描绘出满足功能要求的软件模型。
1 SA 法概述1.SA 法的基本思想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简称SA 法)是面向数据流的需求分析方法,是70年代由Yourdon,Constaintine 及DeMarco 等人提出和发展,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分解”和“抽象”。
分解:是指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为了将复杂性降低到可以掌握的程度,可以把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然后分别解决。
图4 是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示意图。
顶层抽象地描述了整个系统,底层具体地画出了系统的每一个细节,而中间层是从抽象到具体的逐层过渡。
抽象:分解可以分层进行,即先考虑问题最本质的属性,暂把细节略去,以后再逐层添加细节,直至涉及到最详细的内容,这种用最本质的属性表示一个自系统的方法就是“抽象”。
2.SA 法的步骤⑴建立当前系统的“具体模型”;系统的“具体模型”就是现实环境的忠实写照,即将当前系统用DFD 图描述出来。
这样的表达与当前系统完全对应,因此用户容易理解。
⑵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分析系统的“具体模型”,抽象出其本质的因素,排除次要因素,获得用DFD 图描述的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结构化分析(SA)方法
![结构化分析(SA)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658dc49cf84b9d528ea7a47.png)
软件需求分析--结构化分析(SA)方法结构化开发方法(Structured Developing Method)是现有的软件开发方法中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主要特点是快速、自然和方便。
结构化开发方法由结构化分析方法(SA法)、结构化设计方法(SD 法)及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SP 法)构成的。
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简称SA 法)方法是面向数据流的需求分析方法,是70 年代末由Yourdon,Constaintine 及DeMarco 等人提出和发展,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它适合于分析大型的数据处理系统,特别是企事业管理系统。
SA 法也是一种建模的活动,主要是根据软件内部的数据传递、变换关系,自顶向下逐层分解,描绘出满足功能要求的软件模型。
1 SA 法概述1.SA 法的基本思想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简称SA 法)是面向数据流的需求分析方法,是70年代由Yourdon,Constaintine 及DeMarco 等人提出和发展,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分解”和“抽象”。
分解:是指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为了将复杂性降低到可以掌握的程度,可以把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然后分别解决。
图4 是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示意图。
顶层抽象地描述了整个系统,底层具体地画出了系统的每一个细节,而中间层是从抽象到具体的逐层过渡。
抽象:分解可以分层进行,即先考虑问题最本质的属性,暂把细节略去,以后再逐层添加细节,直至涉及到最详细的内容,这种用最本质的属性表示一个自系统的方法就是“抽象”。
2.SA 法的步骤⑴建立当前系统的“具体模型”;系统的“具体模型”就是现实环境的忠实写照,即将当前系统用DFD 图描述出来。
这样的表达与当前系统完全对应,因此用户容易理解。
⑵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分析系统的“具体模型”,抽象出其本质的因素,排除次要因素,获得用DFD 图描述的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结构化分析方法范文
![结构化分析方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90e537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f.png)
结构化分析方法范文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系统地分解和分析复杂问题的方法。
它通过将问题分解成更小,更可管理的组成部分,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原理是将问题分成多个层次,每个层次都包含一组有关的因素和关系。
通过对每个因素和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揭示问题的内在结构和潜在因果关系。
这样,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方案,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
问题定义是指明问题的目标,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在这个阶段,必须明确问题的背景,目标,需求和约束条件。
系统构造是将问题分解成更小的组成部分。
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子系统、组成部分或成分。
这些部分可以是物理的,也可以是概念的。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结构和复杂性。
关系建模是描述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这可以通过使用结构化分析方法中的图形工具,如数据流图、状态转换图、层次图等来完成。
这些图形工具能够直观地表示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信息流动。
关键因素分析是为了确定影响问题解决方案的关键因素。
在这个阶段,需要识别问题中最重要的因素,并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确定是确定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实施计划。
在这个阶段,需要根据关键因素分析的结果,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
解决方案的选择取决于问题的背景和目标,以及约束条件和可行性。
结构化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和问题。
例如,在软件开发中,结构化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分析系统的需求、设计系统的架构和功能,并进行项目管理。
在工程领域,结构化分析方法可以用于设计和改进工艺流程、优化生产线等。
在管理领域,结构化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和改进组织结构、制定战略和执行战略等。
总之,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有助于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
通过将问题分解成更小的组成部分,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结构化分析方法2篇
![结构化分析方法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7e862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6.png)
结构化分析方法2篇第一篇:结构化分析方法结构化分析是一种系统工程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确定和描述系统或企业的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
该方法旨在通过分析系统结构来确定对于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和流程。
利用结构化分析方法,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业务流程,并确定业务流程中的缺陷和潜在的优化机会。
本文将探讨结构化分析的一些方法和技术。
第一步:建立数据流图建立数据流图是结构化分析的第一步。
数据流图是一种图形表示法,能够对系统或业务流程的输入和输出进行明确描述,并帮助分析人员确定各个过程的功能、输入输出和数据流。
在此过程中,分析人员会进行多次会议、访谈和调查,以了解系统或企业的运作方式,确定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的规模和复杂性。
第二步:分析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是结构化分析的第二步。
在此过程中,分析人员会确定业务流程中的每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并研究每个过程的功能和数据要求。
分析人员还会使用等级图来建立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层次,以便更好地理解业务流程的复杂性和结构。
第三步:确定数据流关系确定数据流关系是结构化分析的第三步。
在此过程中,分析人员会研究数据流图中的每个数据流和它所涉及的每个过程,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有助于分析人员确定数据流中的任何缺陷或改进机会,并利用这些信息来建立数据词汇表和数据字典。
第四步:建立数据词汇表和数据字典建立数据词汇表和数据字典是结构化分析的最后一步。
在此过程中,分析人员会记录所有业务流程中使用的数据元素,例如数据类型、长度、输入和输出条件等。
这有助于分析人员确定数据流图中的任何潜在缺陷或改进机会,并最终实现系统或企业的优化和改进。
结构化分析方法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企业流程,并确定潜在的优化机会。
这种技术的使用需要分析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以便能够深入了解流程的细节,并确定任何改进机会。
第二篇: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应用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企业流程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可帮助公司识别和理解业务流程,并确定潜在的优化机会。
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b42a9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c.png)
结构化分析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系统性的分析手段,旨在通过对问题的结构和组成部分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途径。
在实际应用中,结构化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管理学、工程学、信息技术等,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思维工具和方法论支持。
本文将从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步骤和应用案例等方面展开阐述,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首先,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或系统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简单的组成部分,然后对这些部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这种分解和分析的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内在关系,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结构化分析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首先是问题的定义和界定,明确问题的范围和目标;其次是问题的分解和组成部分的识别,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然后是对各个部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揭示其内在关系和作用机制;最后是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和归纳,形成对问题的整体认识和解决方案。
其次,结构化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以管理学领域为例,结构化分析方法常常被用于组织架构设计、流程优化、决策分析等方面。
通过对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决策问题等进行结构化分析,可以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在工程学领域,结构化分析方法常常被用于系统设计、问题诊断、方案评估等方面。
通过对系统结构、问题原因、方案效果等进行结构化分析,可以为工程师提供科学的设计和决策支持。
在信息技术领域,结构化分析方法常常被用于系统开发、需求分析、系统集成等方面。
通过对系统需求、功能结构、数据流程等进行结构化分析,可以为软件工程师提供科学的设计和开发指导。
最后,结构化分析方法虽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例如,结构化分析方法需要分析者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对分析者的素质要求较高;结构化分析方法需要较长的分析周期和较大的分析成本,对分析资源的要求较高;结构化分析方法需要较好的数据支持和信息系统支持,对信息技术的要求较高。
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971f02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b.png)
结构化分析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论,用于对复杂问题进行理性分解和分析。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小的、可处理的部分,然后对这些部分进行独立的、详细的分析,最后再将结果整合起来,从而得出对问题整体的全面理解。
结构化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经济、管理等各个领域,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是:首先,明确问题的目标和约束条件。
问题的目标是解决问题所希望达到的状态,约束条件则是问题解决过程中受到的限制和制约。
在明确目标和约束条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开始进行问题的分解和分析。
分解是结构化分析方法最为关键的一步。
在这一步中,我们将问题分解为几个独立的、相对简单的子问题。
分解的原则是将问题按照其内在的逻辑结构进行划分,将相对独立的子问题提取出来。
这样,既便于对各个子问题进行独立的分析和研究,也可以保持对整体问题的全面了解。
分析是对各个子问题进行详细的、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工具和方法,例如流程图、数据流图、结构图等。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各个子问题的特点、关联性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整合是对各个子问题的分析结果进行整合和综合。
在整合过程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子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最终得出对整体问题的解决方案。
整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权衡各个子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和冲突性,以及对整体目标和约束条件的满足程度。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将复杂问题进行有效的分解和分析,从而减少问题的复杂性和难度。
它能够使问题的解决过程更加有条不紊,避免盲目行动和决策。
此外,结构化分析方法还可以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使得解决方案更加合理和可行。
然而,结构化分析方法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结构化分析方法需要对问题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理解,这对问题的域知识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要求。
其次,结构化分析方法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在问题分析和整合的过程中。
结构化方法有哪些
![结构化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1d1dec3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e.png)
结构化方法有哪些
结构化方法是指一种系统性、标准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用于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
常见的结构化方法包括:
1. 结构化分析方法(Structured Analysis):主要用于分析问题,将问题分解为多个子问题,通过定义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之间的关系来描述系统的功能和行为。
2. 结构化设计方法(Structured Design):根据结构化分析的结果,将系统的功能和行为转化为模块化的软件组件,确定模块之间的接口和调用关系。
3. 数据流图方法(Data Flow Diagram,DFD):用于描述系统的功能和流程,通过绘制数据流图来表示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之间的关系。
4. 实体关系图方法(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 ERD):用于描述系统中的数据结构和实体之间的关系,通过绘制实体关系图来表示实体、属性和实体之间的关系。
5. 状态转换图方法(State Transition Diagram,STD):用于描述系统中的状态和状态之间的转换,通过绘制状态转换图来表示状态、事件和转换之间的关系。
6. 功能分解图方法(Functional Decomposition Diagram,FDD):将系统的
功能分解为多个子功能,通过绘制功能分解图来表示功能之间的关系和依赖。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根据问题的性质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设计。
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f356f0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3.png)
结构化分析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系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清问题的脉络,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各种领域,结构化分析方法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管理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
本文将从什么是结构化分析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具体步骤以及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系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它强调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问题进行分解和梳理,找出问题的关键要素和关联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化,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以便更好地理清问题的脉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其次,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层次分解原理、递阶层次分析原理和综合评价原理。
层次分解原理是将复杂的问题逐层分解,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问题,以便更好地理清问题的结构和关系。
递阶层次分析原理是通过逐层分析和比较,找出问题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关系,确定问题的层次结构。
综合评价原理是将各个层次的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问题定义、层次结构分解、因素权重确定、方案比较和综合评价。
首先,问题定义阶段是明确问题的范围和目标,确定问题的层次结构和关键因素。
其次,层次结构分解阶段是将问题逐层分解,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问题。
然后,因素权重确定阶段是通过专家评价或数据分析等方法,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
再者,方案比较阶段是通过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最后,综合评价阶段是将各个层次的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终的解决方案。
最后,结构化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管理学领域,结构化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清问题的脉络,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工程学领域,结构化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分析和设计复杂的工程系统。
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5c2eebc5da50e2524d7ffa.png)
结构化分析方法
• (3)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 这是分析工作中实质性的一步。它通过分析目标系统与现行系
统逻辑上的差别,明确目标系统“做什么”,在现行系统的逻 辑模型上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 具体可按如下方式进行:
– 决定变化的范围,即决定目标系统与现行系统逻辑上的差别。 – 将变化的部分看成是一个新的处理步骤,对数据流程图进行调整。 – 由外向里对变化的部分进行分析,凭经验推断其结构,获得目标系统的
软件工程学教程Βιβλιοθήκη 结构化分析方法– 说明至今尚未详细考虑的细节。这些细节包括出错处理、系统的启动与结束、系统的输入/ 输出和系统性能方面的需求等。
– 其他。系统特有的其他必须满足的性能和限制,也需要用适当的形式做出书面记录。
结构化分析方法
• 分析阶段结束时,系统分析员必须和用户再次认真地审查系统文件,争取在系 统开始设计之前,尽可能地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并及时纠正,直至用户确 认这个模型表达了他们的要求后,系统文件 (软件需求说明书等) 才作为用户 和软件人员之间的“合同”而最后得到确定。
结构化分析方法
• 用结构化分析方法进行系统需求分析的具体步骤是: • (1)获得现行系统的具体模型 • 分析现实环境,理解现行系统是怎样运行的,了解现行系统的组织机构、输入
输出、资源利用情况及日常事务处理,并用具体模型来表示自己对现行系统的 理解。这一具体模型应当客观地反映现实环境的实际情况。
结构化分析方法
逻辑模型。
结构化分析方法
• (4)补充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 为了对目标系统做出完整的描述,还需要对前面已得到的结果作一些补充。
– 说明目标系统的人机界面。设计一个系统,不但要考虑系统本身,还要考虑它所处的应用 环境以及它与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因此,在最初建立现行系统和目标系统的逻辑 模型时,其研究范围和对象是计算机处理系统以及可能与计算机系统发生联系的所有部分。 最后,必须明确地指出计算机系统的范围,逐个检查模型中的每一个基本处理,决定其是 否由计算机来完成,这也决定了目标系统的人机界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化分析方法
1.()就是从普遍性的理论知识出发,去认识个别的、特殊的现象的一种逻辑推理方法。
(6.0分)
A.演绎
B.归纳
C.对比
D.举例
我的答案:A答对
2.()是最为常见的演绎形式。
(6.0分)
A.选言推理
B.假言推理
C.三段论演绎
D.关系推理
我的答案:C答对
3.“所有蔬菜都特价;土豆是种蔬菜;所以土豆也特价。
”这段话运用的分析方法是()。
(6.0分)
A.演绎
B.归纳
C.对比
我的答案:A答对
4.“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是运用了()的分析方法。
(6.0分)
A.演绎
B.归纳
C.对比
D.举例
我的答案:C答对
5.()是总结现有情况,形成一般化结论。
(
6.0分)
A.演绎
B.归纳
C.对比
D.举例
我的答案:B答对
1.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的思维方法。
(8.0分))
A.概念
B.原则
C.结论
我的答案:ABC答对
2.演绎包括的具体形式有()。
(8.0分))
A.三段论演绎
B.选言推理
C.假言推理
D.关系推理
我的答案:ABCD答对
3.对比包括()。
(8.0分))
A.正面对比
B.反面对比
C.正物对比
D.反物对比
我的答案:BD答对
4.对比是把两个()的事物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
(8.0分))
A.相反
B.一致
C.相对
D.相符
我的答案:AC答对
1.三段论演绎的第三段是一个简单结论,说明两种表述同时存在时的隐含意义,它是引申含义之下的意思表示。
(6.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结构化分析方法——三段论演绎中,做总体概念陈述的是第一段内容。
(6.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三段论演绎是指由两个简单判断作前提和一个简单判断作结论组成的演绎推理,一般分为三段。
其中第二段是一个大前提,对某种已经存在的情况做出表述。
(6.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4.归纳就是从普遍性的理论知识出发,去认识个别的、特殊的现象的一种逻辑推理方法。
(6.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5.演绎是从一般原则到具体事实的过程。
(
6.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