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反思张学玲.3.25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第【1】篇〗这是我第二次上《加法和减法》,这堂课是学生感知加减法可以互逆的开始。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算式了。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我在教学中通过主题图,让学生从主题图中找到苹果和梨的个数,再把他们之间相应的关系能够用三句话简单的表达出来,最后让学生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1.重点难点没有落实《加法和减法》的难点是感知加减之间的互逆关系,应该建立在学生的感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有个提升。
尽管在教学环节中一一预设,但很多时候都浅尝辄止,知识点没有落实,就急忙进入下一环节,导致难点没有突破。
在进行三个数写算式的时候,很多学生出现了把三个数中的两个数写进去,还有一个没用,当时虽然给予了及时的纠正,但效果不明显。
在自己编三个数写算式的.时候因为没有把知识点落实了所以学生在写的数的时候都是凑的,这样就出现了6、7、8,2、3、4之类的数字了。
出现这种问题是由于我三个数之间的关系没有讲清楚是用两个较小的数相加等于较大的数,三个数中较大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就等于另一个较小的数。
若能再讲进去减法中的被减数就是加法中的和,加法中的加数是减法中的减数或差,那么学生在自己出数字的时候就知道先出两个较小的数再出一个较大的数。
而不会出现上面的情况了。
2.指令不明确在第一个环节中三个算式中的4、5、9在图中表示什么意思时,我却让学生说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因为在前面已经知道了算式的意思。
到最后是匆匆而过。
下面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先写上三个数再编算式可是自己在板书的时候没写,所以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写上数字。
虽然口头上一直在强调,但学生没有听进去。
所以在教学中给的指令一定要明确,使学生很清楚自己朝着什么方向走。
这一堂课充分说明了我备课时的不充分,在备教材的同时,还应备学生。
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 》说课稿张学玲2012.3.25
效性的研究》汇报课
一、导入:
例1 有位同学读《知识小百科》一共有234页, 他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下 多少页还没看呢?
设计理由:借助读书这一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让学生 关注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的理念。预设学生读题后能找到其中的数 学信息和所要求的问题。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 效性的研究》汇报课
二、教学 1、学生独立列式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为产生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供了条件和空间。预设学生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汇报,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说自己的想法,让其他学生更明白了算理。 预设学生能讲出自己的想法。 3、你们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说让同学认识到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4、小结: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 法,其中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 5、如果把234改成266,哪一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在计算连减时,有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更简便 小结:在做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根据算式中数字的特点,选择 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减法的性质》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减法的性质》教学反思最新减法的运算性质的学习,教材是通过课后练习的形式显现的,确实是让学生通过运算类推出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能够用那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我觉得这不利于小孩明白得减法的性质,因此我就整合了教材,设计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解题方法入手,在解决两三个问题之后,再进行比较总结,得出减法的运算性质。
而实际上,不管是书上的练习依旧数学学习乐园上的练习,都远远超过了这一种类型。
因此在教学这课时,我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合作讨论,自己发觉有哪些关于减法的简便运算题型,给它们起个名字,并通过观看和讨论明白算理,最后让他们在练习中能运用自如,也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发觉的自豪。
总结减法的简便运算题型有以下几种:类型1:435-89-135=435-135-89=300-89=211(学生起的名字叫减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c-b(a、b、c代表任意数)类型2:60-24-16=60-(24+16)=60-40=20435-49-11-40=435-(49+11+40)=435-100=335(学生起的名字叫减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a、b、c代表任意数)类型3:900-405=900-400-5=500-5=495(把接近整百的数看作整百数和一位数)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确实是训练幼儿的观看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畴,让幼儿在观看事物、观看生活、观看自然的活动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义、进展语言。
在运用观看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看于观看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看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316-98=316-100+2=216+2=218(把接近整百的数看作整百数和一位数)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专门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与反思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与反思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师笔记教学内容:教材26—27页及27页做一做(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减法算式;会列减法算式并掌握5以内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看图列算式的能力,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所表示的意思,使学生初步体会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理解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难点:了解减法的意义,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课前复习回顾旧知:2~5的分解见PPT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现在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伸出2个手指头,再伸出1个手指头,都伸好了吗?好,合起来有几个手指头呢?生:3个师:用算式该怎么表示?生:2加1等于3师:你说的真好。
下面,吴老师想考考大家是不是记忆小能手,谁能来说说5的分成有哪些?4的分成有哪些?师:我们利用分成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生:......(课件)师:诶,看来你们都是记忆小神童问题?真厉害!下面更厉害的来了,听好了,老师做动作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说出老师所做的动作,先在心里默默地说,说好了再举手来说。
好认真看。
都想好了吗?谁来说一说?生:老师手里有3张卡片,拿走了2张卡片,还剩下1张卡片师:你说的真完整,那么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生:用减法师:你可真聪明!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减法(板书减法)二、讲授新知1、巩固练习说算式的意思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减号,知道了减法就是去掉的意思,下面老师就要来考考大家了,看(出示PPT)你看到了什么?生:……师:诶,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生:原来有5把铲子,小男孩拿走了1把,还剩下4把铲子。
师:这个算式怎么读?生:5减1等于4师:真棒!好,咱们接着看,谁来了?你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生:原来有4块饼干,老鼠拿走了两块,还剩下2块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棒,现在奖励大家休息一会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推荐(3)篇2024年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推荐(3)篇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第【1】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减法教学内容。
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并且会用竖式计算,所以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数学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在列竖式的时候强调笔算减法的注意事项,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开始算起,部分学生就像做加法一样,从十位开始做,象刘义军和伊俊帆,发现他们做错得时候,我马上拿出来作为错例进行评讲,强调算法的重要性,以后就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
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了方法,拿到类似的题目就可以迎刃而解。
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
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
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
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
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等,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
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从而树立起学生的学习信心,以便以后更加认真,自觉的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中。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第【1】篇〗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意在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算法;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计算;能正确进行分数之间的混合运算;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我力求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形式完成相应的练习,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在练习的活动中,教育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并善于与同伴交流想法的良好学习习惯。
课堂上,我和同学们一起回顾了这部分的知识以及这些知识需要注意的地方,并在每一环节上都进行了相应的练习,各环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并能认真思考和积极回答老师的提出的问题。
根据学生情况,设置的题型也是由易到难,有层次性,符合学生的各个智力发展阶段,通过全面而系统的复习,让学生加深了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理解,把分数加减法的方法简单概括为:“一看,二通,三算,四约,五化”。
具体的就是:一是看清是同分母还是异分母,二是异分母先通分,化成同分母,三是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四是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五是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以后同学们做这种题目就可以按照这种方法去做,简便又不易错。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供探索空间。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传统的教将让位于学生的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一切只有从学生出发,才能有效的促进教学,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者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
本节课我没有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先学意义,后总结计算方法,而是倒过来,先学习计算方法,再学习意义。
之所以这样处理,是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出发,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分数,并能根据分数单位进行口算,另外,孩子发现一个问题量,最想知道的就是他的结果,为了照顾孩子的学习特点故做出上述处理。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反思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反思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反思第【1】篇〗其实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原理差不多。
相对来说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及掌握对这部分知识,但是从我这节课来说,源于学生的基础差,可能收到的效果还是很好。
下面就我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进行自己的教后反思:我运用回放录像与解说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2010年雅典奥运会的情境,真实、亲切,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情境中,促使学生进入学习活动。
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充分地欣赏中国跳水运动员在比赛中珠联璧合的完美发挥,回味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创造的辉煌成绩,感受竞技运动带给人类的无穷乐趣。
同时体会小数加减计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会到若不学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不学不行。
有了这种感受,学生才会将“要我学”转换为“我要学”,才会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地加入到学习中去。
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所有信息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众多信息中选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按自己的意愿提出问题,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处理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过程。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做铺垫,教师就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尝试,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在课堂上创设交往、互动的协作学习环境,有利于群体智慧共享。
学生在这种人格平等的环境中,自发释放自己的生命活力,享受快乐的学习生活,从而更自觉地承担学习任务。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应当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互争论、共探究,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方法的研究,应该着眼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并能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
在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及责任感、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减法的运算性质_人教版新课标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减法的运算性质人教版新课标本节课主要是学习连减算式中的简便运算。
教材主要着眼于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认识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我主要做到了:1、渗透猜想、验证的数学思想与加强举例,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时,我首先要学生独立思考,针对同一问题,想出不同的算法,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或适合自身特点的计算方法。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自学教材后,已掌握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这一等式,但没有进行验证,得到知识还是不深刻的。
由此我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所有的连减算式都符合“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这一规律呢?你打算怎样验证呢?让学生呈现自己的验证构想。
然后举例验证,交流得出结论,使学生真正掌握“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的简便方法。
如a-b-c=a-(b+c)的变形形式。
2、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优化教学效率。
虽然教参中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要求的把握上,因人而异。
但我个人认为,如果学只停留在最基础的水平上,那就没有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教师只有对学生提出高一层次的要求,学生才会去思考。
因此在教学时我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交换减数的位置才能使计算简便,如a-b-c= a-c-b这样的算式变形,我要求学生不仅从感性上掌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理性上掌握,于是我让学生举例验证,从理性上掌握知识。
并让学生认真讨论什么时候运用这种变形更合理。
此外教学中,把问题与学生植树的情景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让学生感受,通过计算,获取减法的简便计算的知识。
教学通过观察、计算、讨论、交流、猜想、验证方法,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
由于有实际生活做为知识的支撑点,因此学生较顺利的掌握了新知。
但发现还是存在以下不足:审题不认真,学习欠灵活。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第【1】篇〗由于本单元内容是在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一部分学生直接通过“想加算减”,就能比较顺利地学会20以内的减法,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加法不够熟练,在初学减法时会感觉无从下手。
所以,课堂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小棒,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口算方法。
例1教学十几减9,情境图引出的是13-9的计算,学生摆出13根小棒(左边10根,右边3根)后,要从中拿走9根,而不同的拿法,就体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方法意识是不明显的,他们基本上都是数出9根拿掉,(其中有从左边开始数的,也有从右边开始数的)然后数数还剩4根,知道了13-9=4。
至于从哪部分里拿走了9根,体现了怎样的计算方法?学生是不明确的,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所以,学生交流的时候,我就在黑板上画小棒,再现了学生的拿法:(一)从左边起数出9根拿走,其实就是先从几里减去了9?剩下几根?右边本来有几根?一共剩下几根?边讲边板书:10-9=11+3=4。
(二)从右边起数出9根拿走的,先引导学生看清楚,13可以分成10和3,说一说你是先拿走了几根?这时剩下几根?还要再拿走几根,为什么?最后剩下几根?板书:13-3=1010-6=4。
我的意图是:学生有了这样的操作方法,教师就要想办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认识这种方法,使学生基于操作的感性认识抽象成数学思维,掌握口算方法后,就可以将方法迁移到不同的题目上去了。
但是实践中发现,这样的抽象过程学生较难理解,特别是第二种方法,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先要想13-3=10,由此我觉得,这个抽象的过程应逐步过渡,给学生一个认识上的坡度,使他们的思维水平自然而然逐步提高才合适。
所以在教例1的时候,还是应该注重学生感性认识的积累,教师应顺着学生的思路,围绕学生拿小棒的方法,结合实物进行讲解,达到慢慢引导的目的。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第【1】篇〗《小数的加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曾在三下学习过小数的初步认识及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四下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学习了小数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
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是比较轻松的。
在本课的教学中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因此在教学上体现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老师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盛会奥运会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爱好。
让学生提出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爱好。
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在巩固练习环节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第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第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是,使学生逐渐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充分利用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情境,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1、对重点的理解有偏差。
《小数加减法》一课的重点应该是对算理的理解。
计算课的算理肯定是重点,但是直到上完课,似乎在我的心里对于小数加减法的算理表述还不太明确。
《减法的性质》教学反思
《减法的性质》教学反思《减法的性质》这节课主要是学习连减算式中的简便运算。
教材主要着眼于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认识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教学时,我首先要学生独立思考,针对同一问题,想出不同的算法,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或适合自身特点的计算方法。
这节课最大的特点是将简便计算的讨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
这样既能让实际问题的生活背景成为学生理解简便计算方法及其算理的经验支撑,又能使解决问题能力与计算能力的培养相互促进同步提高。
《减法的性质》是用来使计算简便的,并不是所有的连减这样的计算题都要用减法运算性质,而且在运用减法运算性质时也要注意数之间的关系,然后再选择最佳方案来运算。
通过今天的学习,促进学生在分享学习成功的同时,不仅让学生以成功者的身份提炼知识点,而且着重组织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加以回忆。
这样,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体系得以较为完美的呈现。
以后在计算时要学会观察,再决定方法。
多猜想,多验证,其实许多数学家也是这样发现数学规律的。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小明在电脑上制作了如下图所示的一串符号:○表示白色,●表示黑色,表示红色,表示蓝色表示绿色,表示紫色,然后全部进行复制,则第2008个符号的颜色是()A.红色B.白色C.绿色D.蓝色2.五一假期快到了,小明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北京旅游。
出发前,小明和爸爸妈妈需要去超市买一些旅游必备用品。
小明要用8分钟,爸爸比小明多用的时间,妈妈花的时间要比爸爸长2分钟。
要使三人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按()的顺序购物,最少要()分钟。
A.爸爸→妈妈→小明,64B.爸爸→小明→妈妈,46C.小明→爸爸→妈妈,56D.妈妈→爸爸→小明,303.周长相等的圆、长方形、正方形( )面积最大。
A.正方形B.圆C.长方形4.要使●是○的2倍,再画( )个●。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第【1】篇〗我在《10的加减法》一课的教学中,致力于转变同学的学习方式与老师的教学方式,培育同学自主学习,合作沟通的看法和习惯,全课以同学为主体、在老师引导下的主动的学习活动,使同学在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好玩与有用,表达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同学为主体,通过老师导思,探究新知,归纳总结,拓展练习四个环节为同学营造轻松自主的学习气氛。
从同学喜爱的嬉戏入手,从同学的生活阅历动身,让同学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集体沟通主动参加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
注意培育同学探究学问的力量和归纳总结的力量,最终还能留意到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同学将所学的学问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
一、胜利之处我顺当地实施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活跃,同学都能参加教学活动,能够做到看一幅图列出四个算式。
并能够较娴熟地口算10的加减法。
二、存在问题:1.本节课上,在看图列式的环节中,同学已会看图列式,我却让同学自己用小棍摆,再说说,铺张了时间。
2.拓展练习的设计还可以更加有层次有深度,有针对性的使同学学习更加扎实稳固。
3.老师的教学语言,尤其是激励同学的语言还可丰富些,以便更好地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三、改良措施:1,加强备课环节。
仔细研读教材教参,多向同组老师请教,正确把握学问的重难点。
使教学环节更加合理。
2.细心组织课堂教学。
上课时仔细关注同学的反应,随时进行调整教学状态,使其更加适应同学的接受力量,做到精讲多练。
3.奇妙设计拓宽练习,使同学的力量都得到进展。
4.加强自身修养,不段提高自己各方面力量。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第【2】篇〗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是在学生已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基础上进行的。
计算教学,由于算式的枯燥,智障学生往往提不起兴致,导致学习效率较低。
同时,由于在计算减法时是根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引导学生做减法想加法,这也给学生的计算带来一定的困难。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反思(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反思第【1】篇〗成功之处:在《8、9的加减法》一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将教学目标定为:让学生掌握8、9的加减法,通过经历一图四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善于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能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良好习惯。
不足之处:这一节课上下来,却让我充满了困惑。
困惑一:学生对于数学信息不够敏感。
当我出示笑脸图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半天也说不到正题上来,无奈我只好又提示:你能用带有数字的话来说说这幅图吗?才勉强让学生说出图上有5个红色的笑脸,3个粉色的笑脸。
困惑二:学生不会提数学问题。
在上《8和9的加减法》以前的教学中,我就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提数学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一共还剩这类简单的数学问题,但是从这节课来看,收效甚微。
学生还是弄不清楚什么是数学问题什么是答案,即使有一部分学生知道却不知道怎样表述出来。
困惑三:学生会计算,却说不出算法。
当我出示一张口算题时,全班同学都会算,但是你要问他是怎样算出来的时,大多数学生都说:我是想出来的,你问他是怎样想的,学生却答不上来。
总之,这堂课是在慌慌张张中结束的。
这节课开始引导学生提数学问题和说算式的意义,用去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时间很紧,特别是下课铃声响起之后,尽管这节课还没下课,但是下课铃声把学生的注意力全吸引住了,这时,我也乱了,怕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匆忙之下把不该省略的部分省略了,把该省略的部分却又留了下来。
课后,我深深的感到,自己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孩子们感知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反思第【2】篇〗《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个知识点。
安排的教学内容是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两块内容。
在这之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数字1—5、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对加减法的含义有了一定认识,能看图列加、减法算式,并能看图说出图意。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反思第【1】篇〗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对前几节课的一次应用。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将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同生活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并初步体会到原来数学是一门有用的学科,它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从整个知识网络来看,它也标志着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的开始,是向后面的文字应用题过渡的桥梁。
所以在教学中,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图画所表达的意思,知道所求问题的所在。
教材从易到难,先教学用加法列式解决问题。
在书本创设的情境中,我先让孩子们根据看到的信息(左边4个小朋友,右边2个小朋友)接着,就让小朋友认识了这两个符号,因为大括号和问号比较熟悉和形象,小朋友也掌握得较快,也能根据图意很快列出算式。
接着,要教学用减法解决问题了,这是一个教学难点,需要学生一定的逆向思维。
也是一样的,先从创设的情境入手,我引导小朋友们解释图意:一共有7个向日葵,已经摘了3个,还剩下几个当让学生列算式时,有一部分小朋友就写成7—4=3,我发现其实他们并未理解题目的意思,如果这题是自由列式,我相信很多小朋友将会列成3+4=7。
一个原因是答案过于显而易见,不能让孩子们感觉到问题的所在,还有一个原因是对于难点的教学,我并未让孩子们亲自去探索新知,去试着理解题意的不同。
对于第一个外因,我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孩子学会收集信息,根据知道的信息来提出问题,这样来贯穿全课,可能孩子才能准确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第二个原因,我想,我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我得先让同学们比一比两幅图中大括号和问号位置的区别;然后再让他们想想问号的位置不一样了,书本老师的问题是不是也不一样了呢;接着,经过分组讨论,说出图中隐含的问题,最后在根据问题列算式。
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大部分小朋友还是做对了,还是有一部分小朋友还会想当然,将应该用减法的题写成加法,或者不用总数减,而用大数减小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与反思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与反思3篇2024〖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27例题及做一做,练习五第3、4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3.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数的组成,拍手游戏二、探究新知: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4个气球飞走1个蓝气球,手里还剩下3个气球。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4个气球飞走1个蓝气球就是从4里面去掉1,求还剩几的意思。
(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去掉)2.学习减法算式(2)教师说明:从4里面去掉一个,用减法计算就要从3里面减去l个,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去掉1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2。
(4)教师进一步说明:从4里面减去l个,用减法计算。
(板书:减法)(5)读减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发散联想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3-1=2来表示的减法事例。
4.看图,体验减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26页做一做,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1.P27学生独立操作,表述含义。
5-1 5-2 5-3 5-4(5-5 5-0)你们是怎么想出得数?看图摆一摆数出来的、用数的组成想5可以分成1和几……2.独立完成27页做一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3.看算式摆一摆。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减法的运算性质_人教版新课标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减法的运算性质人教版新课标本节课主要是学习连减算式中的简易运算。
教材主要着眼于通过例外解法的比较,使学生认识一个数持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我主要做到了:1、渗透猜想、验证的数学思想与加强举例,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时,我首先要学生独立思考,针对同一问题,想出例外的算法,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或适合自身特点的计算方法。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自学教材后,已掌握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这一等式,但没有进行验证,得到知识还是不深刻的。
由此我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所有的连减算式都符合“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这一规律呢?你打算怎样验证呢?让学生呈现自己的验证构想。
然后举例验证,交流得出结论,使学生真正掌握“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的简易方法。
如a-b-c=a-(b+c)的变形形式。
2、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优化教学效率。
虽然教参中指出要尊崇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要求的把握上,因人而异。
但我个人认为,如果学只停留在最基础的水平上,那就没有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教师只有对学生提出高一层次的要求,学生才会去思考。
因此在教学时我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一个数持续减去两个数,交换减数的位置才能使计算简易,如a-b-c=a-c-b这样的算式变形,我要求学生不仅从感性上掌握,更严重的是让学生从理性上掌握,于是我让学生举例验证,从理性上掌握知识。
并让学生认真讨论什么时候运用这种变形更合理。
此外教学中,把问题与学生植树的情景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让学生感受,通过计算,获取减法的简易计算的知识。
教学通过观察、计算、讨论、交流、猜想、验证方法,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
由于有实际生活做为知识的支撑点,因此学生较顺利的掌握了新知。
但发现还是存在以下不够:审题不认真,学习欠灵敏。
如“做一做”中545-167-145学生无视题中数字的特点,仍旧把167与145相加,没有意识到把两个减数相加并不简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桥以校为本小课题研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汇报课 1 四年级数学下册《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1 这是一节计算课,本节课是在理解与掌握加法与乘法的运算定律的基础
2 上,学习四则运算中的简便算法的第一节课。
本节课的设计和处理,我主要遵循:
3 1.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算法多样化。
传统的计算教学很枯燥、乏味,
4 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出要解决的问题,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
5 的欲望。
之后,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尝试
6 解决“还剩多少页没有看?”这个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
由于学生的已有的生
7 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的不同,他们对问题的解决 方法也不一样,我充分尊重学生
8 的意见,最后得出三种解法【234-66-34 ,234-(66+34),234-34-66】,
9 并鼓励学生从这三个算式中自主选择喜欢的一个算式来进行计算,并让学生说说10 为什么选择了这个算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瞬间被激活,11 并总结出简便运算的方法。
在这一过程,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12 不但有效地获得数学思想方法,感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即促进学生探究问13 题能力的提高,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4 2.在精心设计地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锤炼学生的情感。
以前,我总是习惯15 自己多讲,对学生总不放心,今天我给学生提供了乐于探索的平台,学生们充分16 展示出了善于交流的才华,真挚地流露出了敢于评判的情感,课堂不再是教师表17 演的舞台。
教师从台前退到了幕后,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我觉得这个是18 今天最大的收获。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