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路线
环境监测与治理的技术与方法
环境监测与治理的技术与方法一、概述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监测与治理成为当代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环境监测与治理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发展和更新,以满足环境监测和治理对专业性和精确度的要求。
二、环境监测技术和方法环境监测技术和方法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环境污染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是环境监测的常用技术和方法:1.自动化监测技术:自动化监测技术包括自动取样、在线分析、传感器监测、遥感监测等,可实现连续、准确、自动化的监测,具有高效、省时、省力等优点。
2.现场监测技术:现场监测技术主要包括现场检测和现场量测。
与自动化监测相比,现场监测可以对某些现象和问题进行更直接、更全面的检测,适用于复杂的监测环境。
3.样品采集分析技术:样品采集分析技术以采集各种环境污染物为基础,通过分析物理化学性质、生物学特性、毒性和生态学响应等参数,对环境质量指标进行评价。
4.多参数监测技术:多参数监测技术通过同时测量多种环境质量因子,特别是水质监测中的多参数监测,可有效提高监测精度和效率。
5.远程监测技术:远程监测技术包括遥感监测和网络监测,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环境监测数据,为环境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环境治理技术和方法环境治理技术和方法是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进行防治和修复的具体措施。
以下是环境治理的常用技术和方法:1.生物治理技术:生物治理技术是利用生物特性进行环境修复和治理的一种技术,如生态系统恢复、水生态修复等。
2.化学治理技术:化学治理技术以化学变化为基础,通过污染物的分解和去除来实现环境治理,如化学氧化法、化学还原法等。
3.物理治理技术:物理治理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方法进行环境治理,如土壤曝气、沉淀法等。
4.综合治理技术:综合治理技术是对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包括生态学、工程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5.渐进式治理技术:渐进式治理技术是一种基于逐渐加强、逐渐加大治理力度的环境治理方法,根据污染程度不同逐渐加强治理措施,逐步施行,达到最终的治理目标。
环境监测的质控路径分析
环境监测的质控路径分析
环境监测作为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环境监测的质控路径分析主要包括采样质控、样品前处理质控、分析质控以及数据质控四
个方面。
首先,在采样质控方面,应该尽可能采用标准采样方法。
例如,用大气颗粒物采样器
对空气污染进行采样,采样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样品污染、样品丢失、样品变异等情况的
发生;对水体进行监测时应采取正确的取样方法和器具,取样点应选择符合规定的标准点位,避免采样点低于底泥的情况发生。
采样后,必须及时将样品送达实验室进行测试分
析。
其次,在样品前处理质控方面,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工作才能保证实验结果
准确可靠。
例如,我们常用的滤纸过滤、萃取、消解等步骤均属于样品前处理,这些步骤
应遵循标准实验方法和流程,确保样品的处理过程标准化与一致性。
必要时还应进行复检
或重测,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第三,在分析质控方面,我们应该按照建立的质控标准进行实验分析,例如,常用的
校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和对照物质法等。
应严格执行检测与分析过程中的各项要求,如
必要时应进行质量控制样品的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与评价,及时进行纠正
和调整。
最后,对于数据的质量控制,我们可采取多种方法来进行质量控制,例如,结果审核、常规分析法、数据重复测定等,保证实验数据可靠性、正确性和可复现性。
总之,环境监测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采样质控、样品前处理质控、分析质控与数据质控的综合保障措施,可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环境保
护和人民生活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环境监测技术路线
环境监测技术路线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环境监测成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需要。
环境监测技术路线是指在采样、检测、分析、评价及预报等多个环节上应用的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环境监测技术路线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一、样品采集样品采集是环境监测的首个环节。
传统的环境样品采集多采用人工采样的方式,但存在效率低、结果易受误差干扰等问题。
现代化的样品采集技术应用广泛,例如,无人机、卫星遥感、空气采样器、水质采样器、声学波谱仪等,实现了多样化、精细化、高效化的采样方式,并能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采样效率。
二、检测分析样品的检测及分析是环境监测的关键环节,也决定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传统的仪器检测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环境监测的需要,而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其中,常用的现代化检测技术包括光谱分析、光电传感技术、荧光分析、药物电化学等。
这些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检测方法,大大提高了环境监测的准确度和精度。
三、数据评价及预报采样与检测后,需要对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和预报的工作。
传统的数据评价及预报手段主要依赖于专家经验和规则,缺乏科学依据和数据分析。
而现代化的技术路线则采用数据挖掘、数学模型、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大量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识别污染的来源、加速污染的溯源和防治,并能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污染局面。
四、应用案例环境监测技术路线的应用案例十分广泛,可以在各个领域中见到。
例如,污染源头限制、自然灾害预警、城市规划与管理、疫情监测和防范等方面都需要环境监测技术的支持。
特别是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大规模的采样及检测过程中,环境监测技术路线的应用助力于区分感染来源、及时提供预警信息、精准追踪感染情况和坚决控制疫情扩散。
总之,环境监测技术路线的应用可以有效加强环境监测的准确度和精度,从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公众生活质量。
未来,环境监测技术路线将不断发展,更多高效、准确、可靠的技术将广泛应用到环境监测领域中。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分析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分析摘要:我国通过定时定期对土壤环境进行质量检测的方式,实现对环境的有效化监控。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在制度等方面存在些许不足。
为了实现有效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本文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的应用思路进行了讲解,简单地提及了优化技术的方法。
关键词:土壤环境质量;检测技术;应用路线引言:在生态保护的大背景下,对土壤环境的质量监测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切合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新要求,需要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的应用思路进行全面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优化升级,充分发挥该技术在环境保护和监测上的价值。
一、现阶段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土壤环境监测工作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实现了监测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在推动构建生态社会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在经过实践应用后,部分问题暴露出来,比如监测制度的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上的缺失以及对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力度不够等。
首先,由于我国的土壤检测技术处在发展进步阶段,所以配套的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
在将技术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发现,现阶段我们在制度上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因为缺少配套且完善的制度支持,在应用土壤监测技术时并没有将技术优势发挥到极致,也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监测效果。
其次,土壤监测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会需要很多仪器的辅助,因此需要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操作,但由于制度起步晚,技术应用的不成熟等原因,我国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上仍需要加大关注力度和支持,推动高质量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最后,受到社会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土壤监测技术作为科学技术的一员,也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更新和优化升级,但由于人才、制度上的缺失以及不完善,导致对土壤监测新技术的关注度低、很少应用在实际监测中。
二、解析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一)设置监测位点根据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土壤类型,国家会进行监测位点的设置。
土壤监测位点的设置有利于准确反映出土壤环境的质量和状态,为国家制定土壤治理方案提供数据样本上的参考,并且监测的数据结果还能够为国家其他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以及服务。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研究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研究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壤环境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确保土壤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土壤环境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探讨其研究现状、面临的挑战和展望。
一、研究现状1.监测方法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测试和室内分析两种方法。
现场测试可以采集土壤样品进行一些常规测试,如实验室测试,通过分析样品中的有毒物质浓度和相关环境参数,以评估土壤环境质量。
2.测试项目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和指标,分析土壤样品时需要测试的项目也不同。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测试项目主要有: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农药、挥发性有机物等。
3.监测网络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建设主要是由政府和学术机构共同组织实施的。
目前,我国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已趋向完备,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监测数据也越来越多,从而对土壤环境质量的整体状况有了更加准确和全面的了解。
二、面临的挑战1.技术难题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仍存在局限性,包括监测方法不完善、测试项目有限和仪器设备需要升级等方面,技术难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监测标准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标准和指标还存在一些不足,无法反映不同地区和不同场所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标准和指标。
3.监测责任我国土壤环境监测责任主要在政府部门,缺乏社会化监测模式,培育企业参与土壤环境监测的积极性也是提高土壤环境监测质量的关键之一。
三、展望1.技术研究可以进行新技术的研究,如纳米技术、光学技术等,其可以更加高效、精确地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提升监测工作的水平。
2.监测水平提升扩大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监测范围和监测地域,成立更多的监测站点,提高监测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质量,加强政府与社会的合作,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水平的大幅提升。
3.政策制度调整完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标准和指标,加强政府的监管,推动企业建立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避免环境质量污染的发生。
环境监测·但德忠-复习资料全
1、环境监测和环境分析有何区别?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 (1)环境分析的主要对象是人类因生产活动而排放于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
可以现场直接进行分析,具有时间短、局部性、单个污染物质分析的特点环境监测主要是测定各种代表环境质量的标志数据,确定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过程。
既包括化学污染也包括物理污染,既包括直接污染也包括间接污染。
环境分析与环境监测是密切相关而又互相区别的两个概念,环境分析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先驱之一,环境监测是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环境监测的容比环境分析更广更深刻。
(2)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客观、全面、及时、准确的反应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2根据污染源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寻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3收集环境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依据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
2、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可分为哪几类?答:按目的可分为:监视性监测(目的是掌握环境质量的状况和污染物来源,评价控制措施效果,判断环境标准实施的情况和改善环境取得的进展)、特定目的监测(包括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性监测)、研究性监测3、何谓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为什么要开展优先监测?试述在环境监测中开展优先监测的意义。
答:(1)优先污染物:潜在危险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残留高、有成熟监测方法、样品有广泛代表性的污染物确定为优先监测目标,这些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优先污染物。
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2)世界上已知的化学物质有数千万种,而进入环境的化学物质达10多万种。
由于环境污染物种类繁多,但由于对人力、物力、财力及技术的限制,所以进行优先监测。
(3)意义略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答:在环境中不易降解、存留时间长、可通过空气、水和迁徙物种做跨越国际边界的迁移并沉积在远离其排放地点的地区,通过食物链富集,最终影响到人类健康的一类有毒有机物。
农业监测系统方案实施的技术路线
农业监测系统方案实施的技术路线可以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
以下是对这些步骤的详细描述:1. 数据采集:这是实施农业监测系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我们需要对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水分等)进行实时监测。
这一过程通常需要使用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会将收集到的数据发送到中央处理器。
2. 数据传输:数据采集完成后,需要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中央处理器进行分析和处理。
这可以通过各种通信技术实现,如无线通信技术(如ZigBee、LoRa等)和有线通信技术(如RS485)。
这些技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确保数据的稳定传输。
3. 数据处理:在数据到达中央处理器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数据整合等。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编程语言(如Python、C++等)和数据处理软件(如Excel、SPSS等)完成。
处理后的数据可以用于建立各种数学模型,为农业决策提供支持。
4. 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等信息。
这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农作物的产量,指导农业生产者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实施农业监测系统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技术路线:* 集成化与智能化: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将各种传感器和通信技术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智能农业监测系统。
同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支持。
* 标准化与互操作性:在实施农业监测系统时,需要考虑不同传感器之间的互操作性,以及与其他农业信息化系统的兼容性。
因此,我们需要遵循相关标准,以确保系统的标准化和互操作性。
* 安全性与可靠性:在农业监测系统中,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采取各种安全措施,如加密技术、备份技术等,确保数据不被篡改或丢失。
总之,农业监测系统方案实施的技术路线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步骤。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研究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
通过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意义和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并重点探究其中的关键技术。
本文展望了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强调了技术路线研究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现状分析、关键技术、发展趋势、重要性、展望未来发展、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壤环境质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土壤污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直接威胁到了人类健康。
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目前,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仍存在着技术水平不高、监测手段不完善、监测范围有限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探讨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提高监测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为有效监测土壤环境质量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通过深入分析土壤环境监测的意义和现状,研究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关键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制定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路线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为保护土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最终目的是为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推动我国土壤环境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2. 正文2.1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意义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是保障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保障民众健康的重要手段。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预案及主要技术路线PPT课件
.
13
1.3应急工作中的法定职责
其他部门 渔政渔业、海事部门、海洋管理部门、交通部
门航政机关、公安部门、供水部门、水利部 门、卫生部门、农业部门、地质矿产部门、 市政部门、法改部门、安全监督部门、军队、 法院等
.
14
2、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技术及 应对
2.1什么是环境应急监测 2.2应急工作原则 2.3应急工作流程 2.4应急监测预案 2.5现场应急监测
--重点流域、敏感水域水环境污染事件。主要是重点流域或者敏感水域由于天然 径流量减少和污染物排放超过承载(超标准)能力,可能造成局部水域的严重污 染事件。以黄河流域水环境应急预案为基础,逐步建立和完善。
--重点城市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主要指全国部分重点城市可能造成光化学烟雾 污染事件。
--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污染事件。主要包括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 过程中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泄漏等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发生了严重的光化学污染事件。该市三面 环山,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由于汽车漏油、汽油不完全燃烧和汽车排放尾气,城 市上空聚积近千吨的石油废气、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这些物质在阳光的照射下, 形成了淡蓝色的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刺激人的眼、鼻、喉,引起眼病、喉炎 和头痛。在1952年12月的一次烟雾事件中,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人。 伦敦烟雾事件 1 952年12月5日至9日发生在英国伦敦市。
多人死亡,5万多人失明,15万人受害,20多万人被迫迁移。 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250多人死亡,300多
人受辐射,事故哈造成北欧其他国家放射物质含量剧增 1986年,欧洲莱茵河沿岸化工厂排放有机物,造成大量水生生
物死亡没,波及4个国家数百万人口
环境监测如何通过科技手段监测环境状况
环境监测如何通过科技手段监测环境状况现代社会,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保护环境,有效监测环境状况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监测也逐渐通过科技手段来实现。
本文将介绍环境监测如何通过科技手段进行,并详细分析其应用领域和技术进展。
一、环境监测的重要性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要素进行实时、全面的观测和记录,以获取环境数据,并评估环境变化的一种手段。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和减少环境破坏。
通过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二、科技手段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1.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一种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连接多个传感器节点的网络。
它可以实时采集环境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心服务器进行分析和处理。
WSN可以广泛应用于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的监测。
通过部署大量的传感器节点,可以实时监测环境参数的变化,如温度、湿度、气压等,从而更好地了解环境状况。
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等遥感设备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它可以通过遥感图像对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森林火灾、光污染等环境问题,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3.智能监控系统智能监控系统是指通过视频监控、图像识别等技术对环境进行监控和管理的系统。
它可以实时监测环境中的物体、动植物等,并通过图像识别等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智能监控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区、城市管理、自然保护区等领域,为环境保护提供快速、准确的数据支持。
4.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是指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在环境监测中,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环境管理部门迅速分析和评估环境数据,并预测未来的环境趋势。
例如,通过对气象数据和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预测城市的环境变化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科技手段在环境监测中的现状和展望目前,科技手段在环境监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生态监测技术路线
生态监测技术路线
1、技术路线
生态监测以空中遥感监测为主要技术手段,地面对应监测为辅助措施,结合GIS和GPS技术,完善生态监测网络,建立完整的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达到科学评价生态环境状况及预测其变化趋势的目的。
2、指标与频次
生态监测指标要体现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本质特征的代表性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
因此,一级指标应选为:优劣度、稳定度或脆弱度;二级指标应选为:植被覆盖指标、生物丰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污染负荷指数、水网密度指数等。
各项二级指标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
监测频次应视监测的区域和目的而定。
一般全国范围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应1~2年进行一次;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每年1~2次;专项目的的监测,如监测沙尘天气和近岸海域的赤潮监测要每天一次或每天数次,甚至采取连续自动监测的方式。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研究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研究【摘要】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一直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针对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现有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提升策略,并明确了未来技术路线研究的重点。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及应用前景,并强调了技术路线研究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为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提升提供指导,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为保护土壤环境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发展趋势、分析、提升策略、重点、总结、展望、成果应用、前景、重要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研究引言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维护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据统计,我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重金属、农药等化学物质污染严重,土壤质量急需得到有效监测和管理。
当前,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落后,监测手段单一,覆盖范围狭窄,无法有效满足土壤环境管理的需求。
研究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提升监测技术水平,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的研究,探讨如何提升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为土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的研究,探讨如何提升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技术水平,为保护土壤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推动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的创新发展,提高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优化现有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提高监测效率和效益;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发展路径,为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技支撑;促进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与相关行业的交叉融合,推动我国土壤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环境监测技术路线
环境监测技术路线一、空气监测技术路线1、技术路线空气监测采纳以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为主导,以自动采样和被动式汲取采样—实验室剖析技术为基础,以可挪动自动监测技术为辅助的技术路线。
2、监测项目与频率空气例行监测项目表要点城一般城市一般城市(连续空气典型地区农监测项目(自动监采样 -实验室分村空气监测市背景站测)析)站SO★★★★★2NO2★★★★★TSP▲▲▲▲▲PM10★★★★★CO★▲▲★▲O3★▲▲★▲有毒有机物★▲▲★▲NMHC&CH 4★▲▲▲▲CO2▲★ :规定的监测项目;▲:依据状况和地区特征选择的监测项目。
自动监测系统知足及时监控的数据收集要求;连续采样—实验室监测剖析方法要知足《环境空气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对长久、短期浓度统计的数占有效性的规定。
被动式汲取监测方式可依据被监测地区的详细状况,采纳每周、每个月或数月一次的频率。
3、监测剖析方法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监测剖析方法表监测项目自动监测连续采样 -实验室剖析(1)紫外荧光(1)四氯汞盐汲取副玫瑰苯胺法分光光度法( GB8970-88)2( ISO/CD10498)SO(2)甲醛汲取副玫瑰苯胺分光(2)DOAS 法光度法( GB/T15262-94)(1)化学发光法( ISO7996)NO2(2)DOAS 法Saltzman法( GB/T15435-95)TSP 颗粒物自动监测仪(β射线法、大流量采样 -重量法TOEM 法)(GB/T15435-95)PM10颗粒物自动监测仪(β射线法、重量法( GB/T15432-95)TOEM 法)CO非分别红外法( GB9801-88)非分别红外法( GB9801-88)(1)紫外光度法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O3(GB/T15438-95)(GB/T15437-85)(2)DOAS 法Pb——火焰光度原子吸收光度法(GB/T15264—94)(1)气相色谱FID法气相色谱FID法NMHC&CH 4(GB/T15263-94)(GB/T15263-94)(2)PID 检测法CO2气相色谱 FID 法气相色谱 FID 法有毒有机物GC/ GC-MS/HPLC 等二、地表水监测技术路线1、技术路线地表水监测采纳以流域为单元,优化断面为基础,连续自动监测剖析技术为先导;以手工采样、实验室剖析技术为主体;以挪动式现场迅速应急监测技术为协助手段的自动监测、惯例监测与应急监测相联合的监测技术路线。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监测技术及措施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监测技术及措施摘要:目前,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形势比较严峻,为了尽快遏制住这种情况,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就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污染的监测,使用有效的监测技术来及时找出污染源,进而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在这一过程不断对监测技术进行优化,发挥出技术的优势和作用。
总之,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就必须关注农业环境,依靠监测系统建立模型灌溉方案,准备作物和试验设施,为无作物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监测技术;技术支持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是制约农业生产高效发展的关键因素,导致传统的数量型生产经营模式难以顺利有效地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威胁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运用科学可靠的科学技术监测污染,主要在于为后续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真实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推动农业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助力绿色乡村的建设与发展。
一、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路线1、合理选择监测指标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能否发挥作用,很大程度取决于监测指标的选择是否合理。
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重视监测指标的选择,尽可能选择对农业生态系统影响较大的项目。
通常来说,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会从人类社会、生物和生态环境资源3个方面出发,其中又可以细化出很多次级指标,所以在实际监测中需要合理兼顾众多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指标。
但是,目前的监测能力毕竟有限,所以实施全面监测并不符合实际,落实监测指标时应结合监测部门的综合状况,选择生态环境相关度最高的指标进行监测。
2、关注生态环境资源的监测人类社会、生物、生态环境资源是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点,其中生态环境资源是核心关键指标。
农业环境监测部门对生态环境资源实施全面、系统、动态地监测,可以有效测定生态环境要素的污染程度与农作物受影响状况,从而防止环境污染对农作物种植产生消极影响。
此外,生态环境资源能够比较直接地反映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进而为监测部门和农业生产部门的决策提供现实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生态环境资源的监测不能局限于自然部分,还要将农作物等人为创造的环境资源纳入其中[1]。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研究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壤环境质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土壤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由于工业化进程、农业生产和城市化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土壤环境质量受到了严重污染和破坏,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监测手段单一、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
研究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对于及时了解土壤环境质量状况、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土壤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提出可行的技术路线,并为我国土壤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的研究,通过对目前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可行的技术路线,以期为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具体目的包括:1.总结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的发展历程,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2.探讨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的现状和不足之处,为技术路线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3.分析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和优势,为未来的技术研究方向提供指导;4.展望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的应用前景,探讨技术路线对土壤保护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旨在推动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土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土壤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壤环境受到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土壤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的步骤指南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的步骤指南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测绘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可以提供精确、全面的数据支持,为区域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步骤,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第一步:确定监测区域在进行区域生态环境监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监测的范围和区域。
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可以选择城市区域、湖泊流域、森林等不同类型的区域进行监测。
确定监测区域后,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第二步:获取遥感数据遥感技术是测绘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获取卫星、航空和无人机等遥感数据来进行区域生态环境监测。
这些数据包括高分辨率影像、激光雷达数据、热红外图像等。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获取区域的地形、植被覆盖和土壤质量等信息,为后续的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第三步:地理信息系统建模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工具。
在进行区域生态环境监测时,可以利用GIS技术对测量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
通过建立数字地图和空间数据库,可以清晰地呈现监测区域的各种地理要素,如土地利用、地形起伏和水系分布等。
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并为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提供支持。
第四步:生态环境指标评价评估生态环境状况是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任务之一。
根据监测的具体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生态环境指标进行评价。
例如,森林覆盖率、湿地面积、土壤质量指数等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区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程度。
通过对指标的定量分析和比较,可以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可视化展示,并为环境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建议。
第五步:建立监测网络为了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长期监测和管理,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监测网络。
监测网络可以包括传感器网络、监测站点和数据中心等。
传感器网络可以通过布设气象站、水质监测站等设备来实时获取环境参数。
监测站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环境问题的分布情况。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路线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路线刘雅妮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同时出现的一弊便是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恶化,在这种情况下环境在线监测技术应运而生,也逐渐成为了科学家们非常重视的课题。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准备、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对我国的在线监测技术做了较详细的分析,以及现在存在的问题,同时探讨了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环境监测发展趋势存在问题现状引言:近年来,环境与资源约束瓶颈加大,环境污染呈加剧蔓延趋势,新污染物质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逐步显现,生态与环境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环境风险更加巨大,环境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而环境自动在线监测技术的出现也为良好的保护环境的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这项技术在全国各地区普遍推广的同时,也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每位热爱环保,从事环境工作的人们去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
我国的环境自动监测技术发展十分迅速,覆盖区域也十分广阔。
自从 20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环境自动监测技术后,其它类型的环境自动监测技术也在我国陆续推广应用。
此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大大的推动了城市空气质量提高进程,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其他环境自动监测技术的发展。
目前地下水自动监测技术、噪声控制自动监测技术、水污染自动监测技术等各种环境自动监测技术已经在全国各地发展起来,并且发展势头相当猛烈,对治理环境污染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科技发达化,信息技术化、成为推进我国环境自动监测技术水平全面提高的催化剂。
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包括自动采样系统、自动监测仪表、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中心站数据收集与处理系统四大部分。
随着我国环境自动监测技术的进步、仪表智能化发展及网络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 新建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现已趋于日益完善的状态。
一、我国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1.1我国环境监测设备在品种、数量、性能、质量上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中的需要。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路线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路线前言目前我国环保系统实施噪声监测主要有两类,一是各监测站开展的声环境质量监测,包括: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和各类功能区监测,这类监测是每年《中国环境质量报告》中声环境部分的主要内容;一是各相关部门开展的有针对性的噪声监测,如:环评监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企业噪声排放监督监测及噪声纠纷的仲裁监测等等。
噪声监测为我国环境噪声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环境管理的深入与认识的不断提高,当前的噪声监测内容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主要问题是:常规的声环境质量监测中城市区域监测的声源统计代表性不全,缺乏夜间噪声总体水平监测。
噪声监测与评价侧重于常规监测,针对性噪声监测特别是监督性监测相对薄弱,且尚未纳入统计与评价内容。
噪声监测能力建设薄弱自动化程度低。
这些情况造成现行的监测数据难以进行声环境质量深度分析,当前的噪声监测不利于对噪声的管理及声环境质量的改善。
为落实“十二五环保规划”精神,改进噪声监测工作,引领环境噪声监测方向,使噪声监测工作不断接近公众需要,体现降噪效果,满足管理需求,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噪声监测技术路线”研究课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路线。
一、环境噪声监测目的掌握我国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噪声污染防治与降噪效果、监督与评判噪声污染排放;为噪声污染防治、环境噪声的管理与决策提供技术依据;通过环境噪声监测与评价促进我国声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为公众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二、噪声监测工作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法》及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实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国国情,使噪声监测工作体现科学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噪声监测技术路线在兼顾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注重与管理需求结合与改善声环境质量结合。
三、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末,环保重点城市各类功能区和道路交通实现噪声自动监测。
全国所有建制市均开展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和各类功能区监测。
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咱们先聊聊这个项目的背景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政府和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而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它旨在实时监测环境质量,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系统目标我们明确一下系统目标。
这个系统要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
要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环境监测信息服务。
通过系统应用,推动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三、系统架构1.数据采集层:这个层面主要包括各类环境监测设备,如空气监测站、水质监测站等。
它们负责实时采集环境数据,并通过物联网技术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
2.数据处理层:这个层面主要包括数据清洗、转换、存储和分析。
数据清洗是为了去除无效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数据转换是为了将不同格式、类型的数据统一为标准格式;数据存储是将处理后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数据分析则是通过对数据进行挖掘,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
3.应用服务层:这个层面主要包括环境监测信息展示、预警发布、数据查询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访问系统,查看实时环境数据,了解环境质量状况。
4.用户层:这个层面主要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用户。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使用系统提供的服务。
四、功能模块1.实时数据展示:系统可以实时展示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数据,并通过图表、地图等形式直观展示。
2.数据查询:用户可以通过时间、地点、污染物类型等条件查询历史环境数据。
3.预警发布:当环境数据超过阈值时,系统会自动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用户采取相应措施。
4.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对环境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信息推送:系统可以定期推送环境监测信息,让用户及时了解环境质量状况。
五、技术路线1.数据采集: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各类环境监测设备的数据采集和传输。
2.数据处理:采用大数据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存储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技术路线一、空气监测技术路线1、技术路线空气监测采用以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为主导,以自动采样和被动式吸收采样—实验室分析技术为基础,以可移动自动监测技术为辅助的技术路线。
2、监测项目与频次空气例行监测项目表★:规定的监测项目;▲:根据情况和区域特性选择的监测项目。
自动监测系统满足实时监控的数据采集要求;连续采样—实验室监测分析方法要满足《环境空气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对长期、短期浓度统计的数据有效性的规定。
被动式吸收监测方式可根据被监测区域的具体情况,采取每周、每月或数月一次的频次。
13、监测分析方法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表-9GB9801-89FIFI法二、地表水监测技术路线1、技术路线地表水监测采用以流域为单元,优化断面为基础,连续自动监测分析技术为先导;以手工采样、实验室分析技术为主体;以移动式现场快速应急监测技术为辅助手段的自动监测、常规监测与应急监测相结合的监测技术路线。
22、项目与频次1)监测项目自动监测和常规监测项目分别按表1和表2执行。
自动监测项目根据水质自动监测站配备的仪器确定,自动监测站的基本配置应保证必测项目所需的监测仪器。
2)监测频次自动监测既可实时在线监测,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各项目的监测频次。
常规监测的频次见表3。
3、监测方法1)自动监测: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EPA(USA)和EU认可的仪器分析方法,并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的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进行。
2)常规监测: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4、表5和表6)中规定的标准分析方法。
表1 自动监测方式测定项目TO(干法)U吸收值、总磷、总氮、表2 地表水体常规监测项目3二硝基4二4三硝基甲苯、硝基氯苯6五氯酚三氯酚64二氯酚四乙基铅水合阱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黄磷-L同同上4表3 监测频次三、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路线1、技术路线运用具有自动采样功能的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器、积分声级计、噪声数据采集器等设备,按网格布点法进行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按路段布点法进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按分期定点连续监测法进行功能区噪声监测。
在大型国际空港建立航空噪声自动监控系统,在穿越大型城市的铁路枢纽站、场建立铁路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在全国建成功能完善的城市环境噪声监测网络和重点交通源的自动监测网络系统。
2、监测项目与频次环境噪声监测项目与频次表3、监测方法城市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
用能量平均法计算每小时、昼间、夜间等效声级和昼夜平均等效声级。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人工采样,数据自动处理。
用长度加权法 5计算每条道路及全市道路交通平均等效声级。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人工采样,数据自动处理。
用面积加权法计算某区域或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
四、固定污染源监测技术路线1、技术路线重点污染源采用以自动在线监测技术为主导,其它污染源采用以自动采样和流量监测同步-实验室分析为基础,并以手工混合采样—实验室分析为辅助手段的浓度监测与总量监测相结合的技术路线。
2、指标与频次2.1 水污染源监测(1)监测项目(5 + X)pH、化学需氧量(或TOC)、氨氮、油类、悬浮物和不同行业排放的特征污染物(X)。
(2)监测频次①废水排放量≥5000t/d的污染源,安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连续自动监测,随时监控。
②废水排放量1000~5000t/d的主要污染源,安装等比例自动采样器及测流装置,监测1次/天。
③废水排放量≤1000t/d的污染源,监测3~5次/月。
水质、水量同步监测。
④生产不稳定的污染源,监测频次视生产周期和排污情况而定。
2.2 大气污染源监测(1)监测项目(4 + X)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黑度和不同行业排放的特征污染物(X)。
6(2)监测频次①电厂锅炉安装烟气自动连续测试装置,随时监控。
②热负荷>30t/h(21MW)的工业及采暖锅炉“十五”期间必须逐步安装烟气连续测试装置,随时监控。
自动监测仪器安装前,工业锅炉监测1次/季,采暖锅炉监测2次/采暖期。
③单机热负荷10~30t/h(7~21MW)的工业及采暖锅炉2010年底前必须逐步安装烟气连续测试装置。
自动监测仪器安装前,工业锅炉监测2次/年,采暖锅炉监测1次/采暖期。
单机热负荷<10t/h(7MW)的工业及采暖锅炉至少监测1次/年。
④所有炉、窑、灶全程监测烟气黑度,监测4次/年。
3、方式方法采用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原则上由企业负责安装和运行维护,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认定和监督。
具备监测能力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企业监测站,可自行监测上报数据,并接受环保监测部门的监督和审核,也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进行监测。
监测方法按照国家和行业排放标准,根据有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
有国家标准方法的,一律采用国家标准方法。
自动监测系统要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技术条件的要求并按规定进行质量检定、校验。
五、生态监测技术路线1、技术路线生态监测以空中遥感监测为主要技术手段,地面对应监测为辅助措施,结合GIS和GPS技术,完善生态监测网络,建立完整的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达到科学评价生态环境状况及预测其变化趋势的目的。
2、指标与频次7生态监测指标要体现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本质特征的代表性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
因此,一级指标应选为:优劣度、稳定度或脆弱度;二级指标应选为:植被覆盖指标、生物丰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污染负荷指数、水网密度指数等。
各项二级指标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
监测频次应视监测的区域和目的而定。
一般全国范围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应1~2年进行一次;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每年1~2次;专项目的的监测,如监测沙尘天气和近岸海域的赤潮监测要每天一次或每天数次,甚至采取连续自动监测的方式。
六、固体废物监测技术路线1、技术路线采用现代毒性鉴别试验与分析测试技术,以危险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厂、焚烧厂等重点处理处置设施的在线自动监测为主导,以重点污染源排放的固体废物的人工采样-实验室常规监测分析为基础,逐步建立并形成我国完整的固体废物毒性试验与监测分析的技术体系,使我国环境监测系统具备全面执行固体废物相关法规和标准的监测技术支撑能力。
2、监测内容2.1 危险废物的毒性试验鉴别危险特性的必测项目包括: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急性毒性、放射性。
选测项目为:爆炸性、生物蓄积性、刺激性、感染性、遗传变异性、水生生物毒性。
2.2 固体废物的监测分析必测项目包括:As、Be、Bi、Cd、Co、Cr、Cr(VI)、Cu、Hg、Mn、Ni、Pb、Sb、Se、Sn、Tl、V、Zn、氯化物、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硫化物、硫酸盐、油分、pH;卤代挥发性有机物、8非卤代挥发性有机物、芳香族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1,2-二溴乙烷/1,2-二溴-3-氯丙烷、丙烯醛/丙烯腈、酚类、酞酸酯类、亚硝胺类、有机氯农药及PCBs、硝基芳烃类和环酮类、多环芳烃类、卤代醚、有机磷农药类、有机磷化合物、氯代除草剂、二恶英类。
3、监测频次固体废物的常规监测频次为2次/年。
特殊目的监测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大监测频次。
4、监测分析方法4.1 无机污染成分无机污染成分的分析方法主要采用分光光度分析技术(SP)、离子色谱法(IC)、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技术(FLAAS)、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技术(GFAAS)、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技术(HGAAS)、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技术(HGAFS)、ICP发射光谱技术(ICP)和ICP-MS技术。
分析溶液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高压釜酸分解技术和微波辅助酸溶解技术,试液主要采用单酸或混酸消解的前处理方法并结合其他分离富集技术来获得。
4.2 有机污染物成分有机污染成分的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技术(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
有机污染成分的提取方法主要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技术或微波辅助溶剂萃取技术;有机污染物的分离富集方法主要采用精制硅藻土柱色谱净化法、Florisil柱色谱净化法和薄层色谱分离法;待测试液的进样主要采用吹扫-捕集技术(PT)、顶空技术(HS)和热脱附等技术。
5、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分析5.1 与焚烧设施有关的分析排气分析的技术手段:(a)在线连续自动分析系统(CEMS)的分析项目为烟粉尘、SO、NOx、HX、CO;(b)自动采样-实验2室分析的分析项目为重金属、二恶英等。
9排水分析的技术手段:执行污水监测技术路线。
焚烧残余物分析的技术手段:人工采样-实验室分析的项目为灰分(%)、烧失量(%)等,其它项与固体废物分析相同(参考第3~第5节)。
5.2 与填埋设施有关的分析填埋场排气分析的技术手段:在线连续自动分析的分析项目为CH、CO、恶臭、VOCs等。
24渗滤液及其处理排水分析:渗滤液执行污水监测技术路线,处理后的排水采用污水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路线,主要分析项目为COD、氨氮、总氮、总磷等。
七、土壤监测技术路线1、技术路线以农田土壤监测为主,以污灌农田和有机食品基地为监测重点,开展农田土壤例行监测工作。
对全国大型的有害固体废弃物堆放场周围土壤、污水土地处理区域和对环境产生潜在污染的工厂遗弃地开展污染调查,并对典型区域开展跟踪监视性监测,逐步完善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和网络体系。
2、监测项目、频次与方法土壤监测项目、频次与分析方法监测频芘、石油类等苯并[a]目目测油仪10有机氯农药(如六六六和农药残留项、有机磷农药及其气相色谱仪DDT等)目它农药(如各种除草剂等)其它污染项分光光度计硒、氟等目八、生物监测技术路线、技术路线1以生物群落监测技术为主,以生物毒理学监测技术为辅,优先开展水环境生物监测,逐步拓展大气污染植物监测;巩固现有水生生物监测网,逐步健全全国流域生物监测网络,以达到通过生物监测手段说清环境质量变化规律的目的。
、项目和频次2 生物监测指标及频次备注监测项目监测指标水体频次/ 底栖动物种类、数量年必测2次数量大肠菌群必测6次/年河流着生生物选测年次/ 种类、数量2 浮游植物选测/2次种类、数量年必测含量年次以上2a 叶绿素/ 湖年必测/2 浮游植物次以上种类和密度泊水6必测年大肠菌群数量次/选选11叶绿素a和浮游植物可视具体情况增加频次,夏季水华易发季节,应加大监测频次,主要湖泊监测频次夏季不得低于1次/每月。
对污染较重的水体,增加水体或底泥的生物毒性测试。
3、方式方法水环境生物监测,以生物群落监测为主,针对不同的水体和监测的目的,采用不同的监测指标和方法。
河流监测指标以底栖动物和总大肠菌群数监测为主,结合着生生物监测和浮游植物监测进行分析评价,河流水质评价采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