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反馈和负反馈放大电路典型例题
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
![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359f98b58fafab068dc0229.png)
一、填空题1、有一负反馈放大器,当输入电压为0.1V时,输出电压为2V,而在开环时,对于0.1V的输入电压其输出电压则有4V。
该反馈的深度等于_______,反馈系数等于________。
2、有一负反馈放大器,其开环增益A=100,反馈系数F=1/10,问它的反馈深度为____________;闭环增益为____________。
3、已知某两级放大电路中第一、第二级的对数增益分别为20dB和60dB, 则该放大电路总的对数增益为_______dB,总的电压放大倍数为____________。
4、使放大电路净输入信号减小的反馈称为__________ 反馈;使净输入信号增加的反馈称为__________反馈。
5、判别反馈极性的方法是 __________瞬时极性法。
6、放大电路中,引入直流负反馈,可以__________;引入交流负反馈,可以__________ 。
7、为了提高电路的输入电阻,可以引入_________ ;为了在负载变化时,稳定输出电流,可以引入__________ ;为了在负载变化时,稳定输出电压,可以引入__________。
8、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有下列几方面的影响:使放大倍数________,放大倍数的稳定性_________,输出波形的非线性失真________,通频带宽度________,并且改变了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9、对共射极电路来说,反馈信号引入到输入端三极管发射极上,与输入信号串联起来,称为________反馈;若反馈信号引入到输入端三极管的集极上,与输入信号并联起来,称为________反馈。
10、反馈放大电路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
反馈电路是跨接在________端和________端之间。
三、选择题1、若要提高放大器带负载能力,并对信号源的影响小,可采用的反馈组态为()。
A. 电压串联负反馈B. 电流串联负反馈C. 电压并联负反馈D. 电流并联负反馈2、放大电路采用负反馈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五章第四节深度负反馈
![第五章第四节深度负反馈](https://img.taocdn.com/s3/m/0c1d6741be1e650e52ea9925.png)
深度负反馈
一、深度负反馈条件 在负反馈放大器中,若环路增益
T = Ak f >> 1
称为深度负反馈条件。
或
TS = AS k f >> 1
若要满足深度负反馈条件时,反馈放大器的增益:
A A 1 Af = = ≈ 1+ T 1+ Akf kf AS AS 1 = 或 AfS = ≈ 1+ TS 1+ AS k f kf
1 显然,T 越大于 1, A f ≈ kf
所示的性能误差就越小。
例如、已知 则
k f = 0 .1
3
A = 10
3
2
时:
T = Ak f = 10 × 0 . 1 = 10 3 A 10 Af = = = 9.909 2 1 + T 1 + 10
A = 10 4
时:
4
当
T = Ak f = 10 × 0.1 = 10 4 A 10 Af = = = 9.989 3 1 + T 1 + 10
例如、 在串联负反馈电路中,当 T →∞时,v‘i →0 ,因而在 基本放大器有限输入电阻上产生的输入电流也必趋于零。 在并联负反馈电路中,当 T →∞时,ii →0 ,因而在基 本放大器有限输入电阻上产生的输入电压也必趋于零。 通常称v‘i →0 ,为虚短路; ii →0 为虚开路。
Rf 满足深度负反馈条件 因此有 Rf 趋于零,Rof 趋于零,则 RS vs ii if ∞
o
v v+ = v− = 0 vs 所以 i = i 图(a) RS vo 0 − vo v− − vo = − = if = Rf Rf Rf if 1 Arf = Arsf = − R f k fg = − vo R f
负反馈例题
![负反馈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b71d41d4ad51f01dc281f18c.png)
I&e 2
U& o = I&c 2 Rc 2
( ) ( ) A& uuf
=
U& o U& i
≈
I&c 2 Rc 2 Re 2 + RF Re 2 Rs I&e 2
≈ Rc2 Re2 + RF Re2 Rs
Rc
深度串联负反馈时: U& f ≈ U& i U& f = I&e Re1 ≈ U& i U& o = − I&c RL // Rc
I&i
≈
U& i R1
I& f ≈ I&i
A& uuf
=
U& o U& i
≈ − RF R1
电压串联负反馈 Rc1
+VCC Re2
Rs +
~ U& s
-
T1 RF
T2 C2
Re1 Rc2
F&uu
=
U& f U& o
=
Re1 Re1 + RF
A& uuf
=
U& o U& i
≈
1 F&uu
= 1+
RF Re1
电流串联负反馈
A& uuf
=
U& o U& i
≈
−
I&c Rc // RL I&e1 Re1
≈ − Rc // RL Re1
R
C2
RF
+ I&i I& f
+R
模块五 反馈放大电路
![模块五 反馈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723fd24b312b3169a451a4fb.png)
闭环电压增益Auf为
uo uo 1 Rf Auf 1 ui uf F R1
例题5-7:如图5.17所示的反馈放大电路,
估算电路的电压增益,并定性说明此反馈的 引入对电路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影响。
图5.17
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的估算
解:分析可知电路引入的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所以有ii≈if。 深度并联负反馈,反馈环内的输入电阻 近似为零,因此三极管的基极电压ub≈0。
② 要改善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如增益的 稳定性、稳定输出量、减小失真、扩展频 带等),应该引入交流负反馈。
③ 要稳定输出电压,减小输出电阻,提高电 路的带负载能力,应该引入电压负反馈。 ④ 要稳定输出电流,增大输出电阻,应该引 入电流负反馈。
⑤ 要提高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电路向信 号源索取的电流,应该引入串联负反馈。 ⑥ 要减小电路的输入电阻,要引入并联负 反馈。
2.电压并联负反馈
uo 反馈电流 if R f
图5.7
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压并联负反馈的特点为输出电压稳 定,输出电阻减小,输入电阻减小。
3.电流串联负反馈
uf=ioR1 io↑→uf↑→uid↓→io↓ 电流串联负反馈的特点为输出电流稳 定,输出电阻增大,输入电阻增大。
图5.8
电流串联负反馈
模块五反馈放大电路
知识点一 反馈的基本概念
知识点二 反馈的类型及其判定方法 知识点三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知识点四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估算
知识点一 反馈的基本概念
(一) 反馈的概念
1.什么是反馈 2.反馈电路的一般框图
图5.1中Xi、Xid、Xf、Xo分别表示放大 电路的输入信号、净输入信号、反馈信号 和输出信号,它们可以是电压量,也可以 是电流量。
第5章放大器中的负反馈
![第5章放大器中的负反馈](https://img.taocdn.com/s3/m/517c7be1b8f67c1cfad6b8a4.png)
画反馈网络,求反馈系数
负反馈的分析,一定要满足单向化条件,画反馈网络时,要 消除输入信号通过反馈网络的直通效应。 画法: 将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端短接(对并联反馈)或开路(对串联 反馈)。
反馈系数的求法:
输出信号通过反馈网络产生的反馈信号,它们的比值就 是反馈系数。
A 1 1 k f A k f
串联反馈 Rif 并联反馈 Rif 0
电压反馈 电流反馈
Rof 0 Rof
vO 1 Avf vi k fv vO 1 Arf ii k fg
iO 1 Aif ii k f i
iO 1 Agf vi k f r
电流反馈: 输出端串联连接
电压取样 . Vo 电流取样 . Vo A . Xf . Io RL
A . Xf
RL
kf (a) VCC 反馈支路 Rf vi RE (c) RC
kf (b) VCC RC vi vo . Ie Rf RE (d)
vo
反馈支路
串联反馈
. Ii + . Vi - Rif - . Vf + kf (a) + . V′i - Rf A + . Vi - Rif
VCC
电压并联负反馈
VCC R2 R1 C1 + + b1 + T1 . e1 v′i + . R3 vf c1 R5 c2 + T2 RL R4 R6 + C2 反馈网络 vo + C3 +
. vi
电压串联负反馈
VCC R2 c1 R1 + b1 . . ii i′i . if + T1 e1 + R3 CE e2 R4 + + CC c2 T2 RL R5 Rof R6 反馈网络 . vo +
第五章 《反馈放大电路》
![第五章 《反馈放大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3dd36699bed5b9f3f80f1c67.png)
选择填空1.并联反馈的反馈量以( b )形式馈入输入回路,和输入( b )相比较而产生净输入量。
a:电压b:电流c:电压或电流2.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由( c )而定。
a:基本放大器b:反馈网络c:选频网络3.电压负反馈可稳定输出( a ),串联负反馈可使( c )提高。
a:电压 b:电流 c:输入电阻 d:输出电阻4.稳压管构成的稳压电路,其接法是( b )。
a:稳压二极管与负载电阻串联 b:稳压二极管与负载电阻并联。
c:限流电阻与稳压二极管串联后,负载电阻再与稳压二极管并联5.欲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应引入 B ;若欲提高放大倍数稳定性应引入D ;欲提高输入电阻应引入 E ;欲减小输出电阻应引入G 。
A. 直流正反馈B. 直流负反馈C.交流正反馈D. 交流负反馈E. 串联负反馈F. 并联负反馈G. 电压负反馈H. 电流负反馈6、深度串联电流负反馈放大器,相当于一个 CA. 压控电压源B。
流控电压源 C 压控电流源 D 流控电流源7、利用负反馈可以使反馈环内引起的非线性失真 DA 不能减小B 彻底消失C 逐渐增大D 减小8、并联电流负反馈放大器的特点有 B C D EA 稳定输入电流B 减小输入电阻C 增大输出电阻D 稳定输出电流E 稳定闭环电流增益9、在放大器中引入并联电压负反馈不能 A B CA 稳定电流增益B 稳定电压增益C 增大输入电阻D 减小输出电阻E 抑制反馈环内的噪声10、负反馈所能抑制的干扰和噪声是 BA. 输入信号所包含的干扰和噪声B. 反馈环内的干扰和噪声C。
反馈环外的干扰和噪声11、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后,对其性能的影响有A.放大倍数增大B.非线性失真减小C.通频带展宽D.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提高E.输出电阻保持不变12、对以下要求,分别填入a.)串联电流负反馈b)并联电流负反馈c)串联电压负反馈d)并联电压负反馈⑴要求输入电阻r i大,输出电流稳定,应选用 d⑵某传感器产生的是电压信号(几乎不能提供电流),经放大后要求输出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成正比,该放大电路应选用 a⑶希望获得一个电流控制的电流源,应选用 d⑷需要一个电流控制的电压源, 应选用 b⑸需要一个阻抗变换电路,要求r i大,r o小,应选用 a⑹需要一个输入电阻r i小,输出电阻r o大的阻抗变换电路,应选用 d13、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后,对其性能的影响有 B C DA.放大倍数增大B.非线性失真减小C.通频带展宽D.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提高E.输出电阻保持不变填空题:1.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在输入回路中以电压的形式相加减称串联反馈,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在输入回路中以电流的形式相加减称并联反馈,反馈信号取自于输出电压称电压反馈,反馈信号取自于输出电流称电流反馈。
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解析
![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da3c0076a20029bc642d28.png)
第6章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解析例6. 1试判断图6.1电路的反馈组态。
解:设运放A i 反相输入端电压 V 的瞬时极性为(+),则A i 输出电压V o1为(-),A 2输出电 压V o 为(+),通过R 1和R t 分压反馈电压V f 的瞬时极性为(+), V f 与V j 反相串联在A 1输入 "7; ° +V CC R 2R i(+) *(+)_L 0 ----- + V i V o 图6.2端,使净输入电压V d 减小,为负反馈;反馈信号从运放的同相输入端接入, 输入信号从反相 输入端接入,因此为串联反馈;反馈电压V f 与输出电压V o成正比,比例系数为 尺/( R 1+ R 4), o1*1*I fR 3 T iR fR 5若V o 为零,则V f也为零,因此为电压反馈;综上所述该电路为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例6.2.双管直接耦合电路如图 6.2.所示,试判断该电路的反馈组态。
解:在图6.2电路中,反馈电阻 R f 从输出级的射极将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级的基极, 因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都从 T i 的基极接入,所以为并联反馈。
设输入信号在 极性为(+),则放大后T i 集电极为(-),T 2集电极为(+), T 2发射极为(-),因此通过R f 反馈到T i 基极的反馈信号瞬时极性为(-),与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反,所以为负反馈。
又因为 并联反馈电路的输入电阻很小, T i 基极可视为“虚地”,则反馈电流:若将输出端短路,使输出电压 V o = 0,但1。
丰0 , I f6.2电路为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
例6. 3分析图6.3中的四个放大电路中的反馈电路*止 ------------------- I o R5+R f(1) 每个电路存在几个反馈?(2) 反馈的极性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3) 各个反馈电路在输出端的连接方式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 ?(4)各个反馈电路在输入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 ?解 反馈由本级的输出信号产生的,称为局部反馈;输出信号跨越一个以上的放大级向 输入端传送的称为环路反馈。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负反馈放大电路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负反馈放大电路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a334ba3b3567ec112d8ad5.png)
习题5-1 交流负反馈可以改善电路哪些性能? 解:提高了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减小非线性失真、展宽频带、变输入和输出电阻 5-2 分析图5-14电路中的反馈: (1)反馈元件是什么? (2)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3)直流、交流还是交直流反馈? (4)本级反馈还是极间反馈? 解:a R 1构成反馈网络、负反馈、直流反馈、本级反馈。
b R E 构成反馈网络、负反馈、直流反馈、本级反馈。
c R 3构成反馈网络、负反馈、交直流反馈、本级反馈。
R 6构成反馈网络、负反馈、交直流反馈、本级反馈。
R 7、C 构成反馈网络、负反馈、交流反馈、极间反馈。
5-3 试判断图5-15的反馈类型和极性。
解:a 电流并联负反馈。
b 电流串联正反馈。
au iR 1u oCb +V CCu 图5-14 习题5-2图u iu oc5-4 由集成运放组成的反馈电路如图5-16所示,试判断反馈类型和极性。
解:图5-15 习题5-3图CCu u oabL CC+ -u o cCC+ -u u o d+V CCu u o u io R 2bu iu ocu iu o+ -图5-16 习题5-4图c 电流并联负反馈。
5-5 图5-17中,要达到以下效果,反馈电阻R f 在电路中应如何连接? (1)希望稳定输出电压; (2)希望稳定输出电流; (3)希望增大输入电阻; (4)希望减小输出电阻。
解:(1)如图,引入R f1。
(2)如图,引入R f2。
(3)如图,引入R f1。
(4)如图,引入R f1。
5-6 如图5-18中,希望稳定输出电流、减小输入电阻,试在图中接入相应的反馈。
解: 如图。
图5-17 习题5-5图RL + -u u o 图5-18 习题5-6图2u iRL + -u u o 2u i5-7 有一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A =1000,反馈系数F =0.1,求闭环放大倍数,如果放大倍数A 下降了20%,则此时的闭环放大倍数又为多少?解:9.91.010*******1f ≈⨯+=+=AF A AA 下降20%时,闭环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为A dA AF A dA ⋅+=11f f =%10120%)20(1011-=-⋅ 94.79.9%)101201()1(f f f f ≈⨯-=+='A A dA A 5-8 有一负反馈放大电路,其开环增益A =100,反馈系数F =0.01,求反馈深度和闭环增益各为多少?解: D =1+AF=25001.010011001f =⨯+=+=AF A A5-9 有一负反馈放大电路,当输入电压为0.01V 时,输出电压为2V ,而在开环时,输入电压为0.01V ,输出为4V 。
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解答培训资料
![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解答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60d580bfd0a79563d1e727a.png)
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解答负反馈典型例题6.4如图T6.4所示,它的最大跨级反馈可从晶体管的集电极或发射极引出,接到的基极或发射极,共有4种接法(①和③、①和④、②和③、②和④相连)。
试判断这4种接法各为何种组态的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设各电容可视为交流短路6.5已知一个负反馈放大电路的A 105, F 2 103。
求:(1) A f = ?(2)若A的相对变化率为20%,则A f的相对变化率为多少?6.6电路如图T6.6所示。
试问:若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作为输入电压,则当R2的滑动端位置变化时,输出电压U。
的调节范围是多少?+V cc-U O 图T 6.6 图角军T 6.6 (a) 图解T 6.6 (b)VD z2龙U z=6V□ RU I -----------R2R1R2+A出+R36.7在图P6.2的各电路中,说明有无反馈,由哪些元器件组成反馈网络,是直流反馈还是父流反馈?(f)有R5、R3: 级间反R5、R3 :交流反馈;反馈馈;R3: 本级反馈R3 :交直流反馈6.8在图P6.8的各电路中,说明有无反馈,由那些元器件组成反馈网络,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图P 6.8°+V CC(b)R3R2(a)R L++(c)R3I(e)【解6.4】简答①和③相连:电压并联组态,负反馈;①和④相连:电流并联组态,正反馈;②和③相连:电压串联组态,正反馈;②和④相连:电流串联组态,负反馈。
详解:(a)①和③相连:如图解T 6.4(a),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从输入端来看:i id i i i f,净输入电流减小,反馈极性为负;反馈回来的信号与输入信号在同一节点,表现为电流的形式,为并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电压输出端引回来与输出电压正比,为电压反馈。
总之,①和③相连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b)①和④相连:如图解T 6.4 (b),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输入端i id i i i f,净输入电流增加,反馈极性为正,且为并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非电压输出端引回来,反馈信号不与输出电压成正比,而与输出电流成正比,为电流反馈。
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解答课件【新版】
![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解答课件【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61d6c5ba0d4a7302763ac5.png)
负反馈典型例题6.4 如图T6.4所示,它的最大跨级反馈可从晶体管的集电极或发射极引出,接到的基极或发射极,共有4种接法(①和③、①和④、②和③、②和④相连)。
试判断这4种接法各为何种组态的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设各电容可视为交流短路。
图T 6.46.5 已知一个负反馈放大电路的510=A ,3102⨯=F 。
求:(1) f A =? (2) 若A 的相对变化率为20%,则f A 的相对变化率为多少?6.6 电路如图T6.6所示。
试问:若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Z U 作为输入电压,则当2R 的滑动端位置变化时,输出电压O U 的调节范围是多少?VD OVD OOVD图T 6.6 图解T 6.6 (a ) 图解T 6.6 (b )6.7 在图P6.2的各电路中,说明有无反馈,由哪些元器件组成反馈网络,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_o+-u ou s(a) (b)(c)-u ou s oCC-o(d) (e) (f)6.8 在图P6.8的各电路中,说明有无反馈,由那些元器件组成反馈网络,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a) (b) (c)(d) (e)图P 6.8【解6.4】简答①和③相连:电压并联组态,负反馈; ①和④相连:电流并联组态,正反馈;②和③相连:电压串联组态,正反馈; ②和④相连:电流串联组态,负反馈。
详解:(a )①和③相连:如图解T 6.4(a ),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从输入端来看:f i id i i i -=,净输入电流减小,反馈极性为负;反馈回来的信号与输入信号在同一节点,表现为电流的形式,为并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电压输出端引回来与输出电压正比,为电压反馈。
总之,①和③相连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b )①和④相连:如图解T 6.4(b ),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输入端f i id i i i +=,净输入电流增加,反馈极性为正,且为并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非电压输出端引回来,反馈信号不与输出电压成正比,而与输出电流成正比,为电流反馈。
第五章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第五章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https://img.taocdn.com/s3/m/8ca3f5d428ea81c758f5782d.png)
反馈回路F 反馈回路
反馈电路的三个环节: 反馈电路的三个环节:
ɺ ɺ Xf Xo 反馈: 反馈: F = 放大: 放大: Ao = ɺ ɺ Xo Xd ɺ ɺ 叠加: ɺ 叠加: X = X − X
d i f
ɺ Xi +
× –
ɺ Xd
ɺ Xf
基本放大 电路A 电路 o
ɺ Xo
反馈回路F 反馈回路
ɺ Xo A= 开环放大倍数 o ɺ ——开环放大倍数 Xd
Rf RE2
电流反馈
ui
uo
iF
RE1
uF
此电路引入的是电流并联负反馈。 此电路引入的是电流并联负反馈。
反馈判断举例
并联反馈 电压反馈 串联反馈 电压反馈
电压并联反馈
电压串联反馈
串联反馈
电压反馈
电流串联反馈
电压串联反馈
负反馈
并联反馈 电压反馈
⊕
⊕ ⊕
电压并联负反馈
负反馈
ud = ui − u f
5-1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凡是将放大电路输出端的信号(电压或电流) 凡是将放大电路输出端的信号(电压或电流) 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到输入端, 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迭 从而影响输出的手段,称为反馈 反馈。 加,从而影响输出的手段,称为反馈。 若引回的信号削弱了输入信号,就称为负反馈。 负反馈 若引回的信号削弱了输入信号,就称为负反馈。 若引回的信号增强了输入信号,就称为正反馈 正反馈。 若引回的信号增强了输入信号,就称为正反馈。 这里所说的信号一般是指交流信号, 这里所说的信号一般是指交流信号, 所以判断正负反馈, 所以判断正负反馈,就要判断反馈信号与 输入信号的相位关系,同相( 输入信号的相位关系,同相(反馈信号与 输入信号作用相同) 正反馈,反相( 输入信号作用相同)是正反馈,反相(反 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作用相反) 负反馈。 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作用相反)是负反馈。
模电第五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题解
![模电第五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题解](https://img.taocdn.com/s3/m/338971d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e.png)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自测题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括号内填入“√”或“×”来表明判断结果。
(1)只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就一定能使其性能得到改善。
()(4)既然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那么必然稳定输出电压。
()解:(1)×(4)×二、已知交流负反馈有四种组态: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下列空格内,只填入A、B、C或D。
(1)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2)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3)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解:(1)B (2)C (3)D三、判断图T6.3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若引入了反馈,则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引入了交流负反馈,则判断是哪种组态的负反馈,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图T6.3解:图(a)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
图(b)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并联负反馈。
图(c)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串联负反馈。
习题6.1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
(1)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
A.无信号源B.无反馈通路C.无电源D.无负载而所谓闭环是指。
A.考虑信号源内阻B.存在反馈通路C.接入电源D.接入负载(2)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负反馈。
A.输入电阻增大B.输出量增大C.净输入量增大D.净输入量减小(5)为了实现下列目的,应引入A.直流负反馈B.交流负反馈①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引入;②为了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③为了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应引入;解:(1)B B (2)D(5)A B B6.2 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A.电压B.电流C.串联D.并联(1)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应引入负反馈;(2)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应引入负反馈;(3)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负反馈;(4)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负反馈;(5)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负反馈;(6)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负反馈。
反馈放大电路试题及答案
![反馈放大电路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bdd4d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b.png)
反馈放大电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反馈放大电路中,反馈网络的作用是()。
A. 提高增益B. 降低增益C. 稳定工作点D. 减小非线性失真答案:C2. 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反馈信号的极性与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反,这种反馈称为()。
A. 正反馈B. 负反馈C. 无反馈D. 零反馈答案:B3. 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系数β越大,则放大电路的()。
A. 增益越高B. 增益越低C. 稳定性越差D. 稳定性越好答案:B4. 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来判断。
A. 波特图B. 相位裕度C. 增益裕度D. 以上都是答案:D5. 反馈放大电路中的环路增益AF等于()。
A. 放大倍数AvB. 1/βC. Av - βD. Av/(1-AFβ)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反馈放大电路中,反馈网络的类型有电压反馈和______反馈。
答案:电流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增益表达式为Av = ______。
答案:A/(1+AFβ)3. 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测量其______来判断。
答案:相位裕度4. 在反馈放大电路中,若反馈系数β为0.1,则反馈深度为______。
答案:10%5. 反馈放大电路的环路增益AF大于1时,电路会发生______。
答案:振荡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优点。
答案: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优点包括:增益稳定,输出波形失真小,输入阻抗增大,输出阻抗减小。
2. 反馈放大电路中,为何需要引入反馈网络?答案:引入反馈网络是为了利用反馈作用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如提高增益稳定性、减小非线性失真、增加输入阻抗、减小输出阻抗等。
3. 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如何影响电路的工作?答案: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电路的输出波形和频率响应。
若稳定性差,电路可能产生振荡,导致输出波形失真。
4. 描述反馈放大电路中环路增益AF与放大倍数Av之间的关系。
答案:环路增益AF与放大倍数Av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公式Av =A/(1-AFβ)来描述,其中A是放大倍数,β是反馈系数,AF是环路增益。
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解答
![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0f0f85a3b8f67c1cfbd6b835.png)
典型例题和考研试题解析自测题及解答【解】1.√ 2. × 3. ①√ ②× 4.× 5.× 6. √ 7.× 8.× 9.× 10.×【解】1.电流串联负反馈 2.电压串联负反馈 3.电流并联负反馈 4.电压并联负反馈5.电压串联负反馈6.负反馈7.交流负反馈8.直流负反馈9. FA 1 10. 将放大电路的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全部或一部分,通过一定的电路(网络)送回输入回路,与输入量(电压或电流)进行比较。
选择题【解】1. B. 2. B. 3. B. 4. B. 、C 9. A 、C 、E如图所示,它的最大跨级反馈可从晶体管的集电极或发射极引出,接到的基极或发射极,共有4种接法(①和③、①和④、②和③、②和④相连)。
试判断这4种接法各为何种组态的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设各电容可视为交流短路。
图T【解】简答①和③相连:电压并联组态,负反馈; ①和④相连:电流并联组态,正反馈; ②和③相连:电压串联组态,正反馈; ②和④相连:电流串联组态,负反馈。
详解:(a )①和③相连:如图解T (a ),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从输入端来看:f i id i i i ,净输入电流减小,反馈极性为负;反馈回来的信号与输入信号在同一节点,表现为电流的形式,为并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电压输出端引回来与输出电压正比,为电压反馈。
总之,①和③相连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b )①和④相连:如图解T (b ),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输入端f i id i i i ,净输入电流增加,反馈极性为正,且为并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非电压输出端引回来,反馈信号不与输出电压成正比,而与输出电流成正比,为电流反馈。
总之,①和④相连为电流并联正反馈;(c )②和③相连:如图解T (c ),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从输入回路来看:f i id u u u ,净输入电压增加,反馈极性为正;反馈回来的信号与输入信号不在同一节点,表现为电压的形式,为串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电压输出端引回来与输出电压成正比,为电压反馈。
完整版第5章反馈放大电路习题解答
![完整版第5章反馈放大电路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6aa528744028915f814dc253.png)
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a)b)图5-22题5-1的图答(a) R F、R!:弓I入串联电压负反馈。
(b) R F、R i:弓I入了正反馈。
5-2电路如图5-23所示,解答下列为题:1) R FI引入了何种反馈,其作用如何?R F2引入了何种反馈,其作用如何?解1) R FI、R E3引入的是直流电流并联负反馈。
其作用是稳定静态电流I E2。
其稳定过程如下:I E2U E2 I B1 I C1 U C1 I B2 I E22) R F2引入的是交、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
其作用是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可改善放大器的性能,如提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减小非线性失真、抑制干扰和噪声、展宽放大电路的通频带等。
由于是电压负反馈还可使反馈环路内的输出电阻降低(1 AF)倍。
由于是串联反馈可使反馈环路内的输入电阻增加(1 AF)倍。
R F2引入的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作用是稳定静态电压U C2,其稳定过程如下:U C2 u E1 I B1 I C1 U C1 I C 2 U C25-1试判断图5-22所示集成运放电路的反馈类型。
if图5-23题5-2图5-3在图5-24所示的两级放大电路中, 反馈,并说明其类型;(3)如果R F 不接在T 2的集电极,而是接在 C 2与R L 之间,两者 有何不同? (4)如果R F 的另一端不是接在 T i 的发射极,而是接在它的基极, 是否会变为正反馈?5-4对图5-25所示电路,该电路都引进了哪些级间反馈?判断其反馈类型。
O 4-UcC0 ------阳图5-25题5-4图R 6、R 7引入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R 4引入交、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
放大电路如图5-26所示,试分别判断各电路反馈的极性和组态。
(a) R F 、R ,:串联电流负反馈;(b)R F 、R i :正反馈。
(1)那些是直流负反馈;(2)哪些是交流负有何不同,解1)R EI 、R E 2直流串联电流负反馈,R F 、 2) R F 、R EI 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
模拟电子电路例题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
![模拟电子电路例题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77e0a8e802020740bf1e9ba9.png)
模拟电子电路例题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共1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模拟电子电路例题_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1. 1.电流并联负反馈可稳定放大器的输出____,这种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电阻____,输出电阻____。
答案:电流,低,高2.要求多级放大器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也低,应该在多级放大器间引入____负反馈。
答案:电压并联3.要求多级放大器输入电阻高,输出电压稳定,应该在多级放大器中引入____负反馈。
答案:电压串联4.直流负反馈只能影响放大器的____,交流负反馈只影响放大器的交流____。
答案:静态工作点,性能5.将放大电路的____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某种方式反送到____称作反馈。
答案:输出信号,输入端6.负反馈使放大电路____降低,但使____得以提高,改善了输出波形的____,展宽了放大电路的____。
答案:放大倍数,闭环放大倍数的稳定性,非线性失真,通频带7.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____,而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____。
答案:提高,降低8.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____,而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____。
答案:降低,提高9.反馈深度用____来表示,它体现了反馈量的大小。
答案:2. 电路如图示,试分别说明(1)为了使从引到T2基极的反馈为负反馈,图中运放的正反馈应如何标示。
(2)接成负反馈情况下,若,欲使,则R F=(3)在上述情况下,若运放A的A vo或电路中的RC值变化5%,问值也变化5%吗解:(1)电路按瞬时极性法可判断,若A上端标示为(+)极时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否则为正反馈。
可见上(+)下(-)标示才正确。
(2)若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因为,则成立。
由,可得(3)由于只决定于R F和R b2两个电阻的值,因而基本不变,所以值不会改变。
3. 下列电路中,判别哪些电路是负反馈放大电路属于何种负反馈类型那些属于直流反馈,起何作用答案:a:C2--R F1--R E1,交直流负反馈。
第五章 反馈和负反馈放大电路典型例题
![第五章 反馈和负反馈放大电路典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c4f2946d1ed9ad51f01df2d5.png)
第五章反馈和负反馈放大电路反馈的基本概念例5-1例5-2例5-3例5-4例5-5例5-6负反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例5-7负反馈方框图及一般表示式例5-8例5-9负反馈的引入例5-10例5-11例5-12负反馈电路的自激振荡例5-13例5-14正反馈例5-15【例5-1】电路如图 (a)、(b)所示。
(1)判断图示电路的反馈极性及类型;(2)求出反馈电路的反馈系数。
图(a) 图(b) 【相关知识】负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
【解题思路】(1)根据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的反馈极性及类型。
(2)根据反馈网络求电路的反馈系数。
【解题过程】(1)判断电路反馈极性及类型。
在图(a)中,电阻网络构成反馈网络,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反馈电压,输入电压与串联叠加后作用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管的);当令=0时,=0,即正比与;当输入信号对地极性为♁时,从输出端反馈回来的信号对地极性也为♁,故本电路是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在图(b)电路中,反馈网络的结构与图(a)相同,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也时串联叠加,但反馈网络的输入量不是电路的输出电压而是电路输出电流(集电极电流),反馈极性与图(a)相同,故本电路是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
(2)为了分析问题方便,画出图(a) 、(b)的反馈网络分别如图(c)、(d)所示。
图(c) 图(d)由于图(a)电路是电压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压,即输出电压信号近似恒压源,内阻很小,计算反馈系数时,不起作用。
由图(c)可知,反馈电压等于输出电压在电阻上的分压。
即故图(a)电路的反馈系数由图(d)可知反馈电压等于输出电流的分流在电阻上的压降。
故图(b)电路的反馈系数【例5-2】在括号内填入“√”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从放大电路的输出回路有通路引回其输入回路,则说明电路引入了反馈。
(2)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正反馈,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例例例例【例5-1】电路如图 (a)、(b)所示。
(1)判断图示电路的反馈极性及类型;(2)求出反馈电路的反馈系数。
图(a) 图(b) 【相关知识】负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
【解题思路】(1)根据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的反馈极性及类型。
(2)根据反馈网络求电路的反馈系数。
【解题过程】(1)判断电路反馈极性及类型。
在图(a)中,电阻网络构成反馈网络,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反馈电压,输入电压与串联叠加后作用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管的);当令=0时,=0,即正比与;当输入信号对地极性为♁时,从输出端反馈回来的信号对地极性也为♁,故本电路是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在图(b)电路中,反馈网络的结构与图(a)相同,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也时串联叠加,但反馈网络的输入量不是电路的输出电压而是电路输出电流(集电极电流),反馈极性与图(a)相同,故本电路是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
(2)为了分析问题方便,画出图(a) 、(b)的反馈网络分别如图(c)、(d)所示。
图(c) 图(d)由于图(a)电路是电压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压,即输出电压信号近似恒压源,内阻很小,计算反馈系数时,不起作用。
由图(c)可知,反馈电压等于输出电压在电阻上的分压。
即故图(a)电路的反馈系数由图(d)可知反馈电压等于输出电流的分流在电阻上的压降。
故图(b)电路的反馈系数【例5-2】在括号内填入“√”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从放大电路的输出回路有通路引回其输入回路,则说明电路引入了反馈。
(2)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正反馈,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引入的反馈为直流反馈,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引入的反馈为交流反馈。
(4)既然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即负载上的电压,那么它也就稳定了负载电流。
(5)放大电路的净输入电压等于输入电压与反馈电压之差,说明电路引入了串联负反馈;净输入电流等于输入电流与反馈电流之差,说明电路引入了并联负反馈。
(6)将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断开,就得到电路方框图中的基本放大电路。
(7)反馈网络是由影响反馈系数的所有的元件组成的网络。
(8)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越多,引入负反馈后,越容易产生低频振荡。
【相关知识】反馈的有关概念,包括什么是反馈、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电压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串联负反馈和并联负反馈、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放大电路的稳定性【解题思路】正确理解反馈的相关概念,根据这些概念判断各题的正误。
【解题过程】(1)通常,称将输出量引回并影响净输入量的电流通路为反馈通路。
反馈是指输出量通过一定的方式“回授”,影响净输入量。
因而只要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之间有反馈通路,就说明电路引入了反馈,而反馈通路不一定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和输入端相连接。
例如,在下图所示反馈放大电路中,R2构成反馈通路,但它并没有把输出端和输入端连接起来。
故本题说法正确。
(2)正、负反馈决定于反馈的结果是使放大电路的净输入量或输出量的变化增大了还是减小了,若增大则为正反馈,否则为负反馈;与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极性无关。
换言之,无论放大倍数的符号是“+”还是“−”,放大电路均可引入正反馈,也可引入负反馈。
故本题说法错误。
(3)直流反馈是放大电路直流通路中的反馈,交流反馈是放大电路交流通路中的反馈,与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无直接关系。
本题说法错误。
(4)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是指在输出端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变化很小,因而若负载变化则其电流会随之变化。
故本题说法错误。
(5)根据串联负反馈和并联负反馈的定义,本题说法正确。
(6)本题说法错误。
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中的基本放大电路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断开反馈,二是考虑反馈网络对放大电路的负载效应。
虽然本课程并不要求利用方框图求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但是应正确理解方框图的组成。
(7)反馈网络包含所有影响反馈系数的元件组成反馈网络。
例如,在上图所示电路中,反馈网络由R1、R2和R4组成,而不仅仅是R2。
故本题说法正确。
(8)在低频段,阻容耦合负反馈放大电路由于耦合电容、旁路电容的存在而产生附加相移,若满足了自激振荡的条件,则产生低频振荡。
根据自激振荡的相位条件,在放大电路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耦合电容、旁路电容,引入负反馈后就有可能产生低频振荡,而且电容数量越多越容易产生自激振荡。
故本题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1)√,(2)×,(3)×,(4)×,(5)√,(6)×,(7)√,(8)√【常见错误】(1)正反馈、负反馈概念不清楚,将正反馈使输出量的变化增大理解为放大倍数为正,将负反馈使输出量的变化减小理解为放大倍数为负。
(2)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概念不清楚,将直流反馈理解为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引入的反馈,将交流反馈理解为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引入的反馈。
(3)在分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放大电路时,没有考虑反馈网络对放大电路的负载效应。
【例5-3】试判断图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若引入了反馈,则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若引入了交流负反馈,则判断是哪种组态的负反馈。
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相关知识】分立元件放大电路(双极型管放大电路和单极型管放大电路)各种接法的极性判断,反馈的判断方法,包括判断是否引入了反馈、判断反馈的正负、判断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判断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
【解题思路】(1)根据反馈的定义,判断电路中是否存在反馈通路,从而判断是否引入了反馈。
(2)若引入了反馈,利用瞬时极性法判断反馈的正负。
(3)根据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的定义,判断引入的反馈属于哪种反馈。
(4)根据交流反馈四种组态的判断方法,判断引入的反馈属于哪种组态。
【解题过程】在图(a)电路中,R f将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连接起来,故电路引入了反馈;且反馈既存在于直流通路又存在于交流通路,故电路引入了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利用瞬时极性法,在规定输入电压瞬时极性时,可得到放大管基极、集电极电位的瞬时极性以及输入电流、反馈电流的方向,如图(e)所示。
晶体管的基极电流等于输入电流与反馈电流之差,故电路引入了负反馈,且为并联负反馈。
当输出电压为零(即输出端短路)时,R f将并联在T的b−e之间,如图(e)中虚线所示;此时尽管R f中有电流,但这个电流是u I作用的结果,输出电压作用所得的反馈电流为零,故电路引入了电压负反馈。
综上所述,电路引入了直流负反馈和交流电压并联负反馈。
在图(b)电路中,R1将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连接起来,故电路引入了反馈;且反馈既存在于直流通路又存在于交流通路,故电路引入了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利用瞬时极性法,在规定输入电压瞬时极性时,可得到放大管各极电位的瞬时极性以及输入电流、反馈电流方向,如图(f)所示。
由于反馈减小了T1管的射极电流,故电路引入了并联负反馈。
令输出电压为零,由于T2管的集电极电流(为输出电流)仅受控于它的基极电流,且R1、R2对其分流关系没变,反馈电流依然存在,故电路引入了电流负反馈。
综上所述,该电路引入了直流负反馈和交流电流并联负反馈。
在图(c)电路中,R4在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中均将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连接起来,故电路引入了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按u I的假设方向,可得电路中各点的瞬时极性,如图(g)所示。
输出电压u O作用于R4、R1,在R1上产生的电压就是反馈电压u F,它使得差分管的净输入电压减小,故电路引入了串联负反馈。
由于u F取自于u O,电路引入了电压负反馈。
综上所述,电路引入了直流负反馈和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
根据上述分析方法,图(d)电路的瞬时极性如图(h)所示。
电路引入了直流负反馈和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
从图(c)和(d)电路可知,它们的输出电流均为输出级放大管的集电极电流,而不是负载电流。
【方法总结】分立元件放大电路反馈的判断与集成运放负反馈放大电路相比有其特殊性。
电路的净输入电压往往指输入级放大管输入回路所加的电压(如晶体管的b−e或e−b间的电压、场效应管的g−s或s−g间的电压),净输入电流往往指输入级放大管的基极电流或射极电流。
在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输出电流往往指输出级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发射极电流或场效应管的漏极电流、源极电流。
【常见错误】在分立元件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认为输出电流是负载R L上的电流。
【例5-4】电路如图所示,图中耦合电容器和射极旁路电容器的容量足够大,在中频范围内,它们的容抗近似为零。
试判断电路中反馈的极性和类型(说明各电路中的反馈是正、负、直流、交流、电压、电流、串联、并联反馈)。
【相关知识】反馈放大电路。
【解题思路】根据反馈的判断方法判断电路中反馈的极性和类型。
【解题过程】图示电路是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电阻接的射极与“地”之间,它把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射极电流近似等于集电极电流)引入第一级的输入回路,构成了第一级放大电路的本级反馈;并且,无论在直流通路还是在交流通路,这一反馈都存在,故它是本级交直流反馈;由于的射极电位(本级反馈电压)与的集电极电流成正比,所以该反馈是电流反馈;的基极电位与反馈电压(电阻的压降)相减后作用到的基极与射极之间,所以它是串联反馈;当集电极电流增大时,反馈电压会随之而增大,基极与射极之间的电压(净输入信号)会减小,集电极电流会减小,故该反馈是本级电流串联负反馈。
电路中的电阻网络和接在的射极和的基极之间,该网络将的射极电流(近似等于集电极电流)传送到的基极。
因此,电阻网络和将放大电路的输出量(集电极电流)返送到电路的输入回路,构成了级间反馈。
由于放大电路的第一级与第二级之间有耦合电容“隔直”,因此该反馈对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没有影响,即不存在直流反馈,仅有交流反馈。
反馈极性判别:利用瞬时极性法。
当给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上对地记性为♁的输入信号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信号极性均为㊀,电阻反馈网络不会产生相移,反馈到输入回路的信号极性也为㊀,输入电流信号与反馈电流信号相减作为放大电路的净输入电流信号(的基极电流)。
所以该反馈是负反馈。
判断过程如图所示。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判别:当令输出电压信号等于零时(负载电阻短路),发射极电压信号(与集电极电流成正比)不等于零,因此反馈信号电流不为零,即反馈电流与输出电压无关。
因此可知该反馈是电流反馈。
实际上,该反馈网络的输入信号来自发射极电流,反馈网络的输出信号(即反馈信号)与集电极电流成正比,该负反馈能稳定集电极电流。
分立元件构成的反馈放大电路往往把输出级集电极电流作为输出电流来分析。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判别:由于放大电路的净输入电流(的基极电流)是由输入电流和反馈电流(流过的电流)叠加而成,所以该反馈是并联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