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带来课堂教学的变革
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改变与挑战
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改变与挑战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的标志,已经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尤其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更是巨大。
信息技术引领着教育的革新,改变着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改变1. 资源共享与交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拥有了更加方便快捷的交流渠道,也使得教育的资源共享更加容易。
网络平台和电子图书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各种教育资源可以随时随地被学生和教师获取。
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参考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教师也可以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料和教学经验。
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为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 学习方式的多样性随着信息技术的技术的发展,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信息技术为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线学习、自主学习、游戏式学习等方式,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 个性化教育的实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教育,是教育领域中的一大亮点。
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给予不同的教学指导和帮助。
在个性化教育的模式下,学生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挑战1. 数据的质量和真实性问题有效的教学需要有具备真实和高质量的数据作为支撑。
但现实情况是,学生和教师上传的数据质量没有得到保障,导致后续的分析、处理和应用可能会被影响。
2. 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惯性思维传统的教育模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教育惯性。
这种教育惯性是学校文化、师生关系、课程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因素共同形成的。
而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变革,需要突破这种惯性思维,重新审视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出更加适合信息时代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3. 集中力过强与分散力不足信息技术给学生带来的便利和选择如果过于集中,有可能会使学生形成单一的学习模式,而忽略了多元化的需求。
教育信息化对课堂教学的改变与创新
教育信息化对课堂教学的改变与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也开始快速地向数字化转型。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推动教育变革与改进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式,为学生创造了更加自由、多元的学习环境。
本文将分析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变革,并探讨它对课堂教学的创新。
一、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教育信息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泛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传统的教学资源过于单一,以教科书、教师讲稿等为主,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而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到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如网络文化、电子书籍、各类学习软件等。
这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教育信息化不仅改变了教学资源的结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
在信息化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电子课件、PPT等多媒体方式,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此外,网络教学也逐渐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参加网络直播课程,与远在他处的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使得教学不再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这种方式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学习节奏。
三、教学过程的创新在教育信息化的框架下,传统的教学方式正在被创新。
学生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难以掌握重点和难点,而在信息化教育中,学生可以随时回顾老师的讲课内容,以便更好地完成知识点的巩固。
由于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强大优势,学生可以在更加轻松的状态下完成各类学习任务,同时也可以享受更为完善的学习体验,提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推进教育信息化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可能并不是学生所感兴趣的,而在信息化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课件下载等方式,获取自己所感兴趣的学习资源,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改革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改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已经深刻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包括教育。
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改革。
一、学习和教育的变革信息技术引领了学习和教育的变革。
传统的学习和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传授知识,单向的教育方式,没有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
而新的教育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创新教学设计,可个性化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能力,使孩子们能够对其感兴趣和了解的课程产生更深入的兴趣和理解,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学习能力和不断发展的技能。
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1.互动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动和合作机会,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例如Smartboard可以帮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我学习兴趣。
同时,学生也可以使用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更深入地了解教育领域中的知识和理论。
2.在线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教育机构也开始提供在线课程。
通过在线学习,更符合终身学习的理念,让人们在没有时间和地形限制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
人们可以自由地根据时间和自由的节奏学习他们感兴趣的领域,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
3.智能化教育人工智能在教育中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例如机器人引入教育中,旨在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实现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质量来改善教育教学质量。
其次,在智能化教育中,教育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分析学生每日表现,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反馈测试结果,并根据学生成长的情况进行智能化调整教学方案,使得教育者更加专业和教育更加多元化。
三、发展中的挑战尽管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许多机会和改革,但是也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许多国家发展不平衡,仍然面临着数字鸿沟和教育质量不均,而有人认为,为了更好地推动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我们还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数字教育的助推作用。
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有时候还面临着一些技术、管理等困难,特别是对一些规模较小、教师素质较低的学校就显得尤为严峻了,因此,教育者们需要在实践中,努力探索一种适应于自己的教学模式,切实地实现教育的进步。
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教学变革
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教学变革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包括教育领域。
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数字化、个性化、互动化和评估反馈等方面的变革。
本文将详细介绍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教学变革。
二、教学方式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方式逐渐数字化。
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数字化的教学方式所取代。
现在,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数字化的教学工具,如PPT、电子白板、网络教室等,进行高效的教学。
这些数字化工具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还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资源共享与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普及成为可能。
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轻松地获取各种教育资源,如在线课程、电子图书、研究资料等。
同时,教育资源的共享也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利用,使得更多的学生受益。
此外,数字化教育资源也可以被存储和重复利用,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四、个性化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方案。
个性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五、互动与合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动与合作成为可能。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社交媒体等工具,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其他学生或教师进行互动和合作。
这种互动与合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评估与反馈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评估和反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在线测试、数据分析等技术,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从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案。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在线评估和反馈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情况,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这种评估与反馈机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意义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意义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意义导语: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不再是一种奢侈,而是成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探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并对其应用的优势、局限性以及未来发展进行回顾和总结。
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1. 提升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将丰富的图文、音视频资源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与教师互动,并进行在线测验、作业提交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进行个性化指导。
2. 拓宽学习资源传统的教学资源有限,而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更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通过搜索引擎和在线图书馆,学生可以轻松获得大量的学习资料和其他相关学术资源。
网络课程、在线公开课以及专业论坛等平台也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师资和前沿研究成果。
这些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学生的知识获取和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3. 培养创新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探索性学习的平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协同工作能力以及创造力。
利用编程软件进行编程设计、利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科学研究等,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
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创新思维的培养效果。
4. 培养综合素质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学科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提高组织、管理、合作和沟通等能力,培养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从多媒体的使用到网络教学,再到数字化教材,都在为我们的教学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以往的教育方式大多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在信息化时代,教育变得更加个性化和自主化。
信息技术的应用让教学环境更加灵活和多元,课堂教学方式也随之调整,这里将探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二、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融入到各个教育领域的发展中。
教育信息化科技应用模式已经发生了较为根本的变化,因此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课堂教学中,信息化技术可以用在多媒体展示、在线测评、虚拟实境的模拟实验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教育的前端更为高效,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成绩表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界在探索教育信息化时,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在教学方式的改变上,如何平衡传统和信息技术两种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
三、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被动接受者,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课堂教学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只有在老师的讲述之下才能学习到知识,但是在信息化时代的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例如搜索引擎、计算机软件等。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只需要确定学生的学习方向、布置他们所需的任务,再根据课堂情况方便地调整课程计划。
四、信息化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教育信息化已经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
在各个学科领域中,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变革表现的尤为突出。
在语文课堂上,众多的语文学习网站、电子阅读器、语文教学软件等工具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在英语课堂中,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得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英语语音、语调等方面的细节。
在理化生三大课程中,虚拟实境、计算机模拟实验等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通过这些信息化工具的应用,学科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浅谈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改变
浅谈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改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逐渐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一直以来都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到来,不仅改变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更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浅谈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改变。
一、课程内容的更新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对课程内容的更新是首当其冲的。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大多停留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软件的使用上,缺乏前沿的科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而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不仅包括了传统的硬件知识和软件应用,更加强了对信息技术前沿知识的引入,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方法。
这种更新的课程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二、教学方法的改变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方法的改变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多为传授知识,讲述理论,缺乏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
而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实践性,引入了项目化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设计、编程、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
这种教学方法的改变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的激发,更加符合信息技术教学的本质要求,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有巨大作用。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大多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机会。
而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程设计、项目制作和实践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教师角色的转变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也将对教师的角色产生转变。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与变革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与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它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教育领域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与变革。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影响,以及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变。
首先,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了更广阔的学习资源。
过去,学生们只能通过教科书和课堂教学来获取知识。
而现在,通过互联网,学生们可以轻松获得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电子图书等。
这种资源的开放性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增加了学习的乐趣和灵活性。
其次,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方式和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是老师在黑板前讲解,学生在座位上听讲,是一种比较被动的学习方式。
而现在,信息技术为教师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工具,如电子白板、在线互动教学工具等,使得学生可以更活跃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开展跨地域、跨学科的远程教育,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学习。
另外,信息技术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
在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从传统的记忆与重复模式转变为了更加注重思考和信息处理的方式。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获取和处理信息的途径,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在线协作工具等,学生们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传播知识。
然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是教育不平等问题。
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对于学生们来说并不均衡,一些地区或学校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无法享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
这导致了信息鸿沟的扩大,使得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另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信息泛滥的问题,学生面临着信息过载的困扰,如何筛选和理解有效的信息成为了一个新的挑战。
最后,信息技术对教育管理和评估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学校可以更方便地管理学生信息、课程安排和成绩评估等方面。
此外,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开展教育评估和学生绩效评估,通过大数据分析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学生发展方向的选择。
信息技术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
信息技术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当今我们已步入了信息社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广大教师已融入了课改的洪流之中,他们大胆实践,尝试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得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得到普及。
广大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或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或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或进行网络教学,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老师乐教,学生爱学,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我作为其中一员,勤奋学习,大胆尝试,获益匪浅,并从中体会到信息技术带来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种变化。
一、教学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老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
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己学习的天地。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参与、自主探究与交互资源的过程,不仅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而且能手脑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在同一单位时间内增加了所接受的信息量,增强了记忆的效果,加快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速度,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快、更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
另外,由于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信息和技术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共享性,计算机的使用和资源的网络化等技术环境,不但有益于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孕育和发展着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机会,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环境,更多运用合作式学习的策略,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
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育教学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授。
而如今,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教学方式逐渐由教师主导转变为学生主导,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这种变化促使教育教学方式更加民主、开放和灵活。
首先,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以讲授知识为主,而学生则以听课为主。
学生无法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
然而,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
学生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源,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在线视频等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这样的变化使得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兴趣和潜力上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发展,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其次,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工具和资源。
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教材和教具,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和分享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如PPT、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子书籍等。
这些教学工具和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此外,信息技术还能帮助教师实现更好的教学评价和反馈。
通过网络测试、网上作业、在线讨论等方式,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并给出准确的评价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信息技术为学校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管理手段。
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主要依赖于纸质文档和人工操作,效率较低。
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教学管理的数字化和自动化。
学校可以利用教学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系统等软件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学生信息、培训计划等的集中管理和共享。
这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还能够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搭建学习社区和协作平台,促进学校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构建全员参与的学习生态。
最后,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教学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哪些变化
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哪些变化电子书包、微课,博客、微信圈、QQ群等,目前已成为基础教育信息技术的必要载体,其个性化、网络化的运行方式与课堂教学结合,带来了我国基础教育方式的急剧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是工具性的简单变革,也是教育与学习方式的深层变化,教师应有深刻的认识,并勇于迎接挑战!1.课堂景观的改变目前,许多学校都在整合公用教育资源,以方便教学使用和统一管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国外的微课程大多由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制订学习计划,它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讨论的交互式学习过程。
它一般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10钟左右的教学。
它是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在线视频课程。
它具有以下特点:主题突出、针对性强;以微视频为核心,资源构成多样;学习情景真实、交互性强;注重教学设计、适合自主学习;制作技术简单、使用灵活方便等。
它打破了传统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教学。
目前我国一些中小学校开展的“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它涉及课件制作、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需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
2.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教育云”使得传统的学校教育有了新的模式。
“国家教育云”计划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促进了中小学校主动参与课堂变革的热情。
“教育云”计划造就了无界学校和网联学校,“教育云”支持下的教育教学数字化传播方式,打破了时空疆界,不同学校教师可以进行一体化教研,促成了无边界学校、互联学校的产生。
同时为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国内一些学校开始尝试“走班制”教学,传统的一成不变的固化班级模式也被打破了。
由此可以说,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3.教师授课方式的改变在信息技术时代,教师如果还是翻着教材,看着教学参考书,然后挑灯备课,坚持“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黒板一本书”的课堂教学方式,恐怕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甚至无法在当今的学校生存下去了。
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与挑战
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与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成为教育界普遍认可的趋势。
信息技术赋能教育,可以为师生提供更高效、灵活、贴近实际的教学方式。
然而,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1. 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并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变革。
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科,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与数字化学习资源互动,来获得更具体、更清晰的知识。
2. 教学资源的丰富现在,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获取全球最新的信息,教育者和学生可以在全世界广泛的学习资源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资源。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更具体、更实际的教学案例,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学科知识。
3. 个性化学习的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个性化学习的机会。
例如,通过网络课程,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学习,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更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模式的挑战1. 教学方式的短期效应虽然信息技术可以使教育更具体、更数字化,但是信息技术也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作用。
而且,一旦将手机等数字化工具过多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成绩。
2.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质量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全世界丰富、文本处理后的资源都可以在网络上获得。
如果没有理性、系统的选取,教育者和学生很易被虚假的、低质量的资源所误导。
因此,如何得到可靠的、真正优质的教育资源,一直是信息技术融入教育领域的难点。
3. 教师的能力提升尽管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方式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是在现实条件下,教师的数字化教学水平却仍处于较低水平。
信息技术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和变革
信息技术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和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它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其中教育领域更是其中之一。
尤其是在中小学教育中,信息技术正在引发一场广泛的变革。
本文将深入探讨信息技术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以及它所带来的变革。
一、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不仅实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具体表现如下:1、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信息技术使得中小学教育中的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
许多学校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等高端设备,这些设备不仅是替代传统的黑板和石膏版,而且还给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中,复杂的信息可以通过电子白板等显示设备进行呈现,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接受教学内容。
2、学习效率的提高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还可以显著提高学习效率。
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电子教材等电子化资源更加方便地进行知识获取和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等技术进行智能化自主学习,更加高效地有效地完成学业。
3、学习兴趣的提高在很多孩子看来,使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设备学习相比传统的黑板和书本,更有趣、更有挑战性。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交流互动,打破时空限制,拓展知识边界,这使得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更容易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变革信息技术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不会停留在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的提高上,更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对这些变革进行系统体系的分类,我们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教学方式的改进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将教育教学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过去严重依赖“背诵”方式的中小学教育,逐渐向面向个性化、多元化、创意性的教育发展。
通过网络平台和电子资源,学生可以进行自主且个性化的学习,实现高效的自主学习。
2、知识内容的更新教育教学方式的改进带来的另一个效应就是知识更新。
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心得体会1通过查找资第一文库网料和自己的总结,我认为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变革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学校方面来说,信息技术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一方面,信息技术给学校带来了新的科技,给学校提供了方便和快捷;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推广是依赖于高科技产品和专业的人才。
学校要推广信息技术,就必须拥有一系列的配套的产品,如电脑。
然而这些产品的价格是传统的教育器材所无法比较的,这就直接增加了学校的经费。
同时,学校在拥有这些科技产品的同时,还需要一批专业的管理人才,而且,学校同时也要对教师的信息能力进行培训,这也是非常耗时消耗的工程。
所以信息技术在给学校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让学校面临很大的压力。
2、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变革。
3、信息技术扩大了教育的群体和空间,为人们终身教育提供了更为便利的环境。
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可以很方便的获得想要的知识,学习不再仅仅局限在教室,例如通过网上教学,分隔两地的学生和老师能很方便的进行交流。
通过网络,人们可以终身的接受学习。
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心得体会2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也是教育的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社会开展对教育的重要程度也越来越强。
而教育的开展又离不开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和顶梁住,教师的素质、专业水平的成长将影响着学校的成长和可延续开展。
教师的教学能力将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开展,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教育、多媒体教学已经进入校园,过去的教育观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以现代技术为手段的教学给教育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这样以来,我们教师的一些传统教育观念要做以调整和改变,那些一支粉笔、一本书就能完成任务的思想和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开展了。
目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就对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最先进知识的能力,还应具备会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和指导学生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及其带来的影响。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
例如,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
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的互动性。
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而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互动环节,如课堂提问、在线测试、实时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信息技术还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不同,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而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帮助学生在自己的节奏和水平上学习。
然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设备的普及问题。
许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校,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条件不足,难以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全面融合。
其次是教师的技术水平问题。
许多教师缺乏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需要进行专业培训。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互动性、实现个性化教学,信息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但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也需解决技术设备和教师水平等问题,确保信息技术真正发挥其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与学习带来哪些变革
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与学习带来哪些变革?信息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质量和速度,使信息的处理功能远远超越了人类自身的能力,达到了信息存储、传递、处理、利用的一体化和自动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延伸了人的大脑功能,拓展了人类的智力,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广泛渗透和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教育领域内,引起了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过程各环节的巨大变革。
而在学习领域内,信息技术也起到了极大地变革作用。
我是从教育和学习这两个方面来看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变革的影响的。
一、从教育方面来看第一,现代信息技术引起教育观念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从各个方面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首先引起教育观念的革命。
其中,又包括以下三种变革:①教学观念的变革,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主体,而学生则是学习主体。
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流动,是一种单向注入式的,缺乏双向互动。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首先就是教育不再局限于校内,而是以信息为传输技术核心,拓展到课外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对象也突破青少年的圈子而向中老年延伸,转变为终身教育;教师借助新式的信息化、多媒体化工具,采用动感的画面和音响效果,由传统的线性教学转变为非线性的资源型教学理念。
在信息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只是课堂的管理者、组织者、指挥者,机和网络则取而代之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不仅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必须具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在接受和熟练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作为信息时代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②课程观念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课时与课程的要求相应较为灵活,教师借助教学支持系统和备课系统,可以采集到各学科的大量相关知识信息,用以支持自己的授课内容,这样不仅大大地丰富和生动了自己授课内容,而且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实现了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使学生的知识具有了整体性和连贯性。
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学变革
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学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变革。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一、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系统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即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
教学结构是教学系统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教学结构的变革,必然要求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师角色、学生地位、媒体作用发生相应的变革。
1.教学内容的变革学中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唯一来源的局面被打破,学生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浏览专题网站、访问数字化图书馆等形式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同时可以通过讨论、合作、咨询等方式,从教师、学生、社会上的专家处获得信息,极大地扩展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宽度。
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转变,改变了传统的文本性、线性结构的呈现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及三维模型等多媒体形式和超链接的结构形式进行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的表示方式,以此丰富学生的感官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2.教师角色的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优点是便于知识的系统化传授,缺点是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信息技术应用带来课堂教学的变革
信息技术应用带来课堂教学的变革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知识的理解,通过进入Internet,人们能不受时间和空间维度的限制,获取和沟通信息,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交往模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借助于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动画、信息的特点,以及其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引起新的教育的革命;从而引申出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一系列的变革,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甚至教育的体制发生根本的变革;教育引入信息技术既是当今世界潮流发展的需要,又是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需要;我们应站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1.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读、写、算的冲击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能被称作“文化”的事物并不多,而语音文字的出现使人类逐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各样的文化,不同的语言文字必然产生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语言文字”被人们公认是一种“文化”,而且是最基础的文化;从中国古代学记的记载到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所涉及内容,都把“读、写、算”作为文化的传递方式,作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具体体现,被视为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世界各国把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列为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师生为此付出辛勤的劳动和心血,而当今信息技术正是在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基础中引发一场巨大的裂变;1阅读方式的变革传统的阅读方式是以书本为载体,通过书本的图形、文字去获取知识,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去消化吸收,从而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而现代教育的显着特点之一,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大量的书本知识和信息资料载体中学会自主学习;教师给学生创造最有利的阅读和知识的信息环境,并教会学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才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研究和把握当代信息技术带来的阅读方式变革,对提高阅读能力,扩充知识面十分有利,当代信息技术所导致的阅读方式变革突出表现在:①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自从印刷技术产生以来,人类已惯于阅读文本和从各种图书资料中查找信息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文本中知识和信息只按线性结构排列,因此阅读与检索的速度和效率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如何挑战这一界限“电子书利”“网上图书馆”Internet的出现为人类带来了福音;因为电子书刊等知识的联系方法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结构的,检索方式可以随时进入实现超文本连接,而不需传统的单一线性结构检索,实现全新、高效的超文本阅读和检索方式;②从单纯阅读文字资料发展到阅读多媒体的电子读物传统阅读的材料是以文字、图形为媒体,而电子读物中阅读的对象则扩展到图象、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这是信息时代的超媒体阅读;Internet网络技术为阅读提供了无限的浏览和阅读空间,提供立体的知识体系,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可以跨越时空,集视、听、空间想象一体的阅读方式结合在一起,会大大提高阅读的兴趣和效率;③阅读方式的多次重复性阅读同类材料超文本连接,可以即时整合归纳等都为提高阅读效率,提供广泛的同类材料得到实现;那怕辞海和诗经、百科全书都可以在极短时间里上网查阅、浏览、阅读,为阅读者提供“智能先生”;阅读方式的巨大变化必然要求老师知识、信息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都随之改变;2写作方式的改变在计算机席卷办公室乃至家庭的浪潮中,记者、作家、学者、秘书乃至领导干部学生都在兴奋和痛苦的矛盾心态中“换笔”;相比之下新一代学生对键盘和鼠标“笔”的驾驭与偏爱,则是在电子游戏机“魔力”的引诱下自然发生的;这表明了信息时代对传统写作方式挑战之强烈与急剧那么信息技术究竟会给写作方式和写作教育带来那些变化突出的有:①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②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③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④在与电子资料对话中阅读写作的一体化;这种新思维的写作方式由此为人们写作、创作提供广阔空间,并呼唤与此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改变;3计算方式的改变传统计算能力仅与数字和数学教育有关;当计算机的应用深入和扩展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后,迫使人们不但用计算机去处理大量复杂的方程和数据,而且迫使人们探究数学与数值计算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和转化;大大拓展了计算的概念并使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数字化;①计算机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而且用0和1的计算机语音使社会生活、学习生活实现“数字化”;②文字的数字化使计算机从语言上升为文化,并使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支柱:读、写、算并融为一体;③图象、声音、影视的数字化使人类进入“虚拟世界”,并使数字化成为人类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一种重要文化方式、生存方式、教育方式;从印刷时代转入到电子化信息时代,作为文化-教育之根基的读、写、算能力已经面临挑战与变革,作为传统的教育、教学应如何面对,在继承的基础上引入信息技术,赶上世界教育发展的步伐;我们面对东方大国印度的迅速崛起,大有“狼来了”之惊叹,但细想,印度为何在信息产业方面居我们之上,印度的教育有什么高明之处,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们研究分析;正如教育部负责领导提出;要以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实现我国教育跨跃式发展;2.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带出的新教学观1教育现代化呼唤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须的;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正以相当迅速的速度渗透教育和学校各方面,对学校教育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从政府到教师,都以空前所未有过的热情关注信息技术在学校和教育影响及应用;并以此作为提升教育形象、学校形象,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促使教师掌握现代技术的良好契机;因为:①信息技术有助于加快知识的更新速度,目前学校书本教材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至少有5~10年或者更长;而计算机网络上的电子化课程知识更新可发生在一周之内;②信息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能力,利用网络和媒体技术,可以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利于培养他们具有创造性、发散性、批判性的思维;信息技术最大价值在于让学生获得学习自由,并提供自由学习、探索不受约束的条件、空间,这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必须具有的条件;③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教育环境和时空的限制,有助于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虚拟世界的联系;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使学生获得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的亲身感受和体现;更进一步,利用网络技术使学校课堂和社会连在一起,学生可以获取比学校课堂多得多的知识和感受;如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五年级同学上的一节语文课我的家乡,老师引导学生以南京为题材,通过网上了解南京市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去展示“我的家乡-南京”的美;不少同学利用上网查阅资料,如秦淮人家的风貌、南京的小吃、雨花石、老梧桐树衬托,纷纷表达家乡的美;该节课知识比老师讲的多很多,不但丰富了同学的知识与感受,也学会自己上网查询,搜集加工信息的能力,是一节相当生动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语文课;利用网络,可以进入开放的图书馆,虚似实验室科技网等获得相关学科知识和资料,大大补充课堂教学不足和不完善地方,这是传统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计算机技术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在教育中应用,仅局限于就技术而学技术,学习计算机语言和编程;对教育管理、学科教学、课堂教学以及学校所有领域里作用不大;而进入90年代,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及各类教学软件,资源的开发应用,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各个领域不但起一种辅助功能,更主要是改变了整个管理模式,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已经有机地整合到教育各个领域,可以说教育现代化离不开信息技术;从目前中小学教学改革发展看:课堂教学也离不开信息技术,所以研究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具有现实和指导意义;2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指教学资源与教学各要素的有机结合,是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并使系统内容要素发挥最大的整体效益,产生类似物理上的“聚焦效应”;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就是把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里的教师、学生、教材有机的结合;它不是一种媒体技术的简单使用与组合,即代替板书和增加视听效果,而是把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技术融合到教材、备课、课堂各环节中,以及对学生评价一系列环节中;整合并非将计算机与学科教学的结合,也不可能用于解决课堂教学的所有问题,不是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而是从实际出发寻找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整合是遵循系统论、信息论、方法论的思想,用整体联系,辩证观点去认识、研究教学过程各种因素之间关系;调整教学内容,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运用教育技术,广泛应用教育信息资源的过程;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大致经历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人们将计算机看作一种独特的对象,象某一学科一样单独进行教学,目的在于教授学生计算机素养;第二阶段,人们要求计算机辅助传统教学,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和管理;第三阶段,专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把传统的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第四阶段,人们要求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学科教学的全面改革,使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课堂教学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使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都体现现代教育技术所发挥的作用,实现课堂教学的“智能化”的整合;从这一演进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越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地位也越显得重要;3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学的比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最主要特点有:通过人-机通讯HMC的方式由计算机与学生进行交互式会话,从而可以实现个别化教学与针对性辅导;利用计算机大容量、智能处理的特点,可以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学习资源;而计算机网络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支持远距离或近距离的网上人际通讯,通常称为“以计算机为中介的通讯”CMC,不仅能够提供人-机通讯的学习方式,而且能够提供人-机-人通信的学习方式;①网络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提供比单机方式个人计算机辅助教学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一方面,利用服务器可以为整个网络的学生服务;另一方面将局部网络与Internet连接起来,可以为学生提供全球化的电子信息资源库,从而使学生能开拓视野,学习到更多的知识;②网络化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把HMC和EMC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传统计算机辅助教学缺乏人际情感交流、相互协作不够等方面的不足;③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深化课堂教学和学科教学,信息技术优于其它教学媒体的最显着特点是交互性,有了交互性,就可以及时反馈学习信息,实现师生之间双向交流和情感交流,真正体现因材施教;而且在实施协作式学习策略上,为学习者提供对不同问题的多种不同观点的比较、分析和思考条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④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达形式,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延长知识的持续时间;综合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如下显着的区别: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前景十分宽阔,也是改革传统教育教学的一个关键切入口和突破口;而且也是转变老师教育观念,加快师资知识更新,强化师资业务培训,使我们的老师们适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发展,从而达到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应用带来课堂教学的变革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信息技术应用带来课堂教学的变革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知识的理解,通过进入Internet,人们能不受时间和空间维度的限制,获取和沟通信息,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交往模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特别是借助于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动画、信息的特点,以及其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引起新的教育的革命。
从而引申出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一系列的变革,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甚至教育的体制发生根本的变革。
教育引入信息技术既是当今世界潮流发展的需要,又是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需要。
我们应站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
1.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读、写、算的冲击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能被称作“文化”的事物并不多,而语音文字的出现使人类逐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各样的文化,不同的语言文字必然产生不同的文化背景。
因此“语言文字”被人们公认是一种“文化”,而且是最基础的文化。
从中国古代《学记》的记载到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所涉及内容,都把“读、写、算”作为文化的传递方式,作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具体体现,被视为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
世界各国把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列为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师生为此付出辛勤的劳动和心血,而当今信息技术正是在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基础中引发一场巨大的裂变。
(1)阅读方式的变革传统的阅读方式是以书本为载体,通过书本的图形、文字去获取知识,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去消化吸收,从而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
而现代教育的显着特点之一,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大量的书本知识和信息资料载体中学会自主学习。
教师给学生创造最有利的阅读和知识的信息环境,并教会学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才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
研究和把握当代信息技术带来的阅读方式变革,对提高阅读能力,扩充知识面十分有利,当代信息技术所导致的阅读方式变革突出表现在:①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自从印刷技术产生以来,人类已惯于阅读文本和从各种图书资料中查找信息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文本中知识和信息只按线性结构排列,因此阅读与检索的速度和效率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如何挑战这一界限?“电子书利”“网上图书馆”Internet的出现为人类带来了福音。
因为电子书刊等知识的联系方法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结构的,检索方式可以随时进入实现超文本连接,而不需传统的单一线性结构检索,实现全新、高效的超文本阅读和检索方式。
②从单纯阅读文字资料发展到阅读多媒体的电子读物传统阅读的材料是以文字、图形为媒体,而电子读物中阅读的对象则扩展到图象、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这是信息时代的超媒体阅读。
Internet网络技术为阅读提供了无限的浏览和阅读空间,提供立体的知识体系,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可以跨越时空,集视、听、空间想象一体的阅读方式结合在一起,会大大提高阅读的兴趣和效率。
③阅读方式的多次重复性阅读同类材料超文本连接,可以即时整合归纳等都为提高阅读效率,提供广泛的同类材料得到实现。
那怕《辞海》和《诗经》、《百科全书》都可以在极短时间里上网查阅、浏览、阅读,为阅读者提供“智能先生”。
阅读方式的巨大变化必然要求老师知识、信息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都随之改变。
(2)写作方式的改变在计算机席卷办公室乃至家庭的浪潮中,记者、作家、学者、秘书乃至领导干部学生都在兴奋和痛苦的矛盾心态中“换笔”。
相比之下新一代学生对键盘和鼠标“笔”的驾驭与偏爱,则是在电子游戏机“魔力”的引诱下自然发生的。
这表明了信息时代对传统写作方式挑战之强烈与急剧!那么信息技术究竟会给写作方式和写作教育带来那些变化?突出的有:①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②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③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④在与电子资料对话中阅读写作的一体化。
这种新思维的写作方式由此为人们写作、创作提供广阔空间,并呼唤与此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改变。
(3)计算方式的改变传统计算能力仅与数字和数学教育有关。
当计算机的应用深入和扩展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后,迫使人们不但用计算机去处理大量复杂的方程和数据,而且迫使人们探究数学与数值计算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和转化。
大大拓展了计算的概念并使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数字化。
①计算机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而且用0和1的计算机语音使社会生活、学习生活实现“数字化”。
②文字的数字化使计算机从语言上升为文化,并使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支柱:读、写、算并融为一体。
③图象、声音、影视的数字化使人类进入“虚拟世界”,并使数字化成为人类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一种重要文化方式、生存方式、教育方式。
从印刷时代转入到电子化信息时代,作为文化-教育之根基的读、写、算能力已经面临挑战与变革,作为传统的教育、教学应如何面对,在继承的基础上引入信息技术,赶上世界教育发展的步伐。
我们面对东方大国印度的迅速崛起,大有“狼来了”之惊叹,但细想,印度为何在信息产业方面居我们之上,印度的教育有什么高明之处,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们研究分析。
正如教育部负责领导提出;要以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实现我国教育跨跃式发展。
2.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带出的新教学观(1)教育现代化呼唤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须的。
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正以相当迅速的速度渗透教育和学校各方面,对学校教育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从政府到教师,都以空前所未有过的热情关注信息技术在学校和教育影响及应用。
并以此作为提升教育形象、学校形象,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促使教师掌握现代技术的良好契机。
因为:①信息技术有助于加快知识的更新速度,目前学校书本教材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至少有5~10年或者更长。
而计算机网络上的电子化课程知识更新可发生在一周之内。
②信息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能力,利用网络和媒体技术,可以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
利于培养他们具有创造性、发散性、批判性的思维。
信息技术最大价值在于让学生获得学习自由,并提供自由学习、探索不受约束的条件、空间,这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必须具有的条件。
③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教育环境和时空的限制,有助于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虚拟世界的联系。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使学生获得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的亲身感受和体现。
更进一步,利用网络技术使学校课堂和社会连在一起,学生可以获取比学校课堂多得多的知识和感受。
如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五年级同学上的一节语文课《我的家乡》,老师引导学生以南京为题材,通过网上了解南京市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去展示“我的家乡-南京”的美。
不少同学利用上网查阅资料,如秦淮人家的风貌、南京的小吃、雨花石、老梧桐树衬托,纷纷表达家乡的美。
该节课知识比老师讲的多很多,不但丰富了同学的知识与感受,也学会自己上网查询,搜集加工信息的能力,是一节相当生动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语文课。
利用网络,可以进入开放的图书馆,虚似实验室科技网等获得相关学科知识和资料,大大补充课堂教学不足和不完善地方,这是传统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
计算机技术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在教育中应用,仅局限于就技术而学技术,学习计算机语言和编程。
对教育管理、学科教学、课堂教学以及学校所有领域里作用不大。
而进入90年代,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及各类教学软件,资源的开发应用,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各个领域不但起一种辅助功能,更主要是改变了整个管理模式,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已经有机地整合到教育各个领域,可以说教育现代化离不开信息技术。
从目前中小学教学改革发展看:课堂教学也离不开信息技术,所以研究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具有现实和指导意义。
(2)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指教学资源与教学各要素的有机结合,是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并使系统内容要素发挥最大的整体效益,产生类似物理上的“聚焦效应”。
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就是把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里的教师、学生、教材有机的结合。
它不是一种媒体技术的简单使用与组合,(即代替板书和增加视听效果),而是把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技术融合到教材、备课、课堂各环节中,以及对学生评价一系列环节中。
整合并非将计算机与学科教学的结合,也不可能用于解决课堂教学的所有问题,不是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而是从实际出发寻找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整合是遵循系统论、信息论、方法论的思想,用整体联系,辩证观点去认识、研究教学过程各种因素之间关系。
调整教学内容,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运用教育技术,广泛应用教育信息资源的过程。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大致经历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人们将计算机看作一种独特的对象,象某一学科一样单独进行教学,目的在于教授学生计算机素养。
第二阶段,人们要求计算机辅助传统教学,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和管理。
第三阶段,专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把传统的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
第四阶段,人们要求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学科教学的全面改革,使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课堂教学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使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都体现现代教育技术所发挥的作用,实现课堂教学的“智能化”的整合。
从这一演进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越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地位也越显得重要。
(3)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学的比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最主要特点有:通过人-机通讯(HMC)的方式由计算机与学生进行交互式会话,从而可以实现个别化教学与针对性辅导;利用计算机大容量、智能处理的特点,可以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学习资源。
而计算机网络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支持远距离或近距离的网上人际通讯,通常称为“以计算机为中介的通讯”(CMC),不仅能够提供人-机通讯的学习方式,而且能够提供人-机-人通信的学习方式。
①网络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提供比单机方式个人计算机辅助教学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
一方面,利用服务器可以为整个网络的学生服务。
另一方面将局部网络与Internet连接起来,可以为学生提供全球化的电子信息资源库,从而使学生能开拓视野,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②网络化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把HMC和EMC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传统计算机辅助教学缺乏人际情感交流、相互协作不够等方面的不足。
③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深化课堂教学和学科教学,信息技术优于其它教学媒体的最显着特点是交互性,有了交互性,就可以及时反馈学习信息,实现师生之间双向交流和情感交流,真正体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