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小学美术-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岭南版 (共14张PPT)ppt课件
要求: 1.构图要合适 2.涂色要饱满 3.画面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4.构思要新颖
简单复习 手绘学习用品
六、 作业展评
要求: 1.各小组的小助教从本组中挑选优秀作业2幅
向全班进行展示。 2.选出的作品要经过组员相互评比后决出。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岭南美术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科书 第10册 第7课
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一)
一、具有立体感空间感的绘画作品
一一
结构素描
二、生活中的透视
成角透视
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又叫(一点透视),通常看到物体的正 面,而且这个面和我们的视角平行。由于透视的视 角上的变形,产生了近大远小的感觉,透视线和消 失点就应运而生。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二点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 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 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
三、你能分辨出那些是平行透视、成角透 视为主的画吗?
平行透视成ຫໍສະໝຸດ 透视成角透视平行透视
垂线法
斜线法 投影法
• 四、看看其他学生的美术作品是怎么画的
五、看看谁画的又快又好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立体空间感的构建与透视原理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多元化表现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立体空间感的构建将更加注重多元化表现手段的探索和应用,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 等技术的运用。
个性化需求满足
人们对于立体空间感的需求将越来越个性化,未来立体空间感的构建将更加注重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 跨学科融合:立体空间感的构建将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如建 筑学、艺术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应用,创造出更加丰富 和多元的立体空间效果。
通过色彩的调和与搭配,可以营造出和谐统一的空间氛围和视觉效果。
色彩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表现,需要结合透视原理和光线照射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04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技巧
一点透视法
原理
一点透视法也称为平行透视法,是指画面中的物体有一组平 行面与画面平行,另一组平行面则与画面相交于一个灭点的 透视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3D效果
通过模拟三维物体的形状和质感,创造出具有立 体感的广告创意。
视觉错觉
利用视觉错觉原理,设计出让人产生立体错觉的 平面广告,增强视觉冲击力。
空间层次
通过叠加、错位等手法,营造出多个空间层次, 使广告创意更具深度和立体感。
包装设计中立体感塑造
外形结构
通过设计独特的外形结构,使包装呈现出立体感和动态感。
指物体存在、运动的(有限或无 限的)场所,即三维区域,具有 长、宽、高三种度量。
立体感
指通过视觉感知,使观察者能够 在二维平面上感受到三维空间的 存在,即能够感知到物体的前后 、左右、上下等空间关系。
视觉感知与心理构建
视觉感知
人类通过眼睛接收光线信息,经过大脑处理形成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在立体空 间感的构建中,视觉感知起到关键作用,包括色彩、明暗、形状、大小等视觉 元素的感知。
三维立体画 原理
三维立体画原理三维立体画是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运用透视、阴影、明暗的技巧,使画面呈现出立体感,给人以立体的空间感受。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维立体画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三维立体画的原理主要依赖于人眼的视觉效应和艺术家的构图技巧。
在正常情况下,两只眼睛同时观察物体,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物体,这就产生了两个微细的不同画面。
人脑会根据这些差异,将两个画面进行合成,从而看到一个立体的物体。
在三维艺术中,艺术家运用了视觉上的误差和错觉,通过将目标视觉伤害植入到画面中,使其在特定的视角下产生立体的效果。
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1. 透视效果:透视是制造立体感最基本的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运用透视原理,可以使画面呈现出远近明显的效果,使观者产生一种距离感。
2. 色彩渐变和明暗效果:运用良好的明暗效果可以使画面产生深浅的层次感,使物体在平面上呈现立体的效果。
通过合理运用明暗的对比,可以加强立体感,使画面更加逼真。
3. 反射效果:反射效果也是制造立体感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画面中添加适量的反射,可以使物体在画面中有所突出,增加立体感。
4. 错觉效果:艺术家运用错觉效果可以使观者产生错觉,从而感受到立体的效果。
比如,在画面中添加透视差异明显的物体,或者创造出一种虚幻的景象等,都可以增强立体感。
制作三维立体画的过程需要艺术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于透视、明暗、色彩的把握能力。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制作三维立体画的过程。
首先,艺术家需要选择一幅适合制作三维立体画的图片。
通常选择的图片中有明显的立体感和层次感,比如建筑物、街道、自然景观等。
然后,艺术家会进行精心的构图和设计。
他们会运用透视的原理将画面分为前景、中景和背景,通过将远离观者的物体绘制得较小而模糊,使其看起来离观者更远。
同时,他们会合理运用明暗效果,通过晕染和渐变的方式加强立体感。
在绘制过程中,艺术家通常会运用画笔和颜料来绘制画面。
他们会注意到每个物体的细节和特点,运用精确的笔法和色彩来创造出立体感。
画出立体感、空间感(第二课时)
生:近处的船只大,远处的船只小。
师:所以是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
师:同学们真聪明,很快找出了规律,我们再接着往下看。陈老师标注号码的地方,是远处的船只清晰还是近处的船只清晰?
生:近处的船只清晰,远处的船只模糊。
师:非常棒,老师为你们点赞!所以是它们符合什么透视规律。
生:近实远虚
师小结:刚刚我们学习了平行透视,发现了透视中的“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规律,并且用实例进行了认证检验。
三.教师示范。
老师示范画粉笔盒,在黑板上示范,注意讲解透视关系。
四.布置作业。(20分钟)
根据自己的绘画能力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选择你喜欢的绘画,用刚才学过的透视关系来绘画。
1.临摹书课本上都市风貌这一幅画,用平行透视的原理画出街道的空间感。
生:长方形
师:老师要把它变为长方体,可以给它加上斜线,它就变得有立体感了。这种在平面图形上加入斜线变立体图形的方法叫“斜线法”,可以把长方形变得有立体感。
2.由椭圆变圆柱体。(垂线法)
师:接着,我们看一下陈老师这里的一个椭圆形,我要把它变成圆柱体,应该怎样画线?(老师开始加上垂线画椭圆)
生:画竖线。
师:他画的有没有立体感?
生:有
师:我们掌声表扬一下他。(发动全班一起拍手)刚才这位同学有很认真的听课,那他到底画得对不对呢?我们接下通过学习认证一下就知道了。
3.介绍平行透视。(透视法)
师:除了上面的这些方法,我们还要介绍一个最基础的透视关系给大家——平行透视。(拿出制作的模板,解释说明平行透视)
A.平行透视的特征:
生:变得立体了。
师:很好,其他同学同不同意?
生:同意
幼儿园艺术教案《立体画》分享
幼儿园艺术教案《立体画》共享一、前言在幼儿园的艺术教学中,立体画是一个颇具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内容。
通过立体画的教学,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立体画的教学也能够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立体和空间的概念,对他们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共享一份幼儿园艺术教案《立体画》,并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和撰写有价值的文章。
二、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对立体和空间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2. 教学内容- 了解立体和空间的概念- 学习基础的立体画法- 制作简单的立体画作品3. 教学重点- 着重教授立体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指导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制作简单的立体画作品4. 教学难点- 如何让幼儿理解立体和空间的概念- 如何引导幼儿进行立体画的创作5. 教学过程- 通过图片和实物进行立体和空间概念的讲解和展示- 演示基础的立体画法,例如透视法、投影法等- 指导幼儿进行简单的立体画创作,如绘制一个简单的立体盒子6. 教学反馈- 对幼儿的立体画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反馈幼儿的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鼓励幼儿进行改进和完善三、文章撰写在进行文章撰写的过程中,首先要从简单的艺术概念开始,引导读者对立体和空间进行思考和感知。
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展示,让读者对立体和空间的特点有直观的认识,为后续的立体画教学打下基础。
可以使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或实物,来帮助读者理解立体和空间的概念,比如让他们观察周围的物体,了解它们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关系。
在教学内容的部分,要详细介绍基础的立体画法,包括透视法、投影法等。
可以通过分步骤的讲解和示范,来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技巧。
也可以通过一些案例或实例,展示不同立体画法在实际作品中的运用,让读者对立体画有更加直观和具体的认识。
在指导幼儿进行简单的立体画创作时,可以共享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和关键环节。
岭南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
五年级美术下册知识点1、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1.中国美术作品通过服装造型、面部表情、身体动态的特征来表现人物的情感。
2.《流民图》作者蒋兆和,作于1943年,场面浩大,人物众多,真实地再现了日本侵华期间人民遭受空前灾难的悲剧场面,被称为“中国现在绘画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历史画卷”。
作者通过中国画独特的长卷形式和中国画独特的技法(简练概括的线条)来表现人物的情感。
3.《说唱佣》通过雕塑的形式,运用造型的特征来变现人物风趣幽默的情感。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作品表现了一位民间的说唱艺人,他一手抱鼓一手举槌,边敲边唱,唱到动人之处,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作者抓住了最动人的瞬间,将一位乐观向上、诙谐幽默的鼓书艺人变现的十分传神。
2、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1.外国美术作品主要通过人物造型、动态、表情,运用油画色彩的形式来表现人物的情感。
2.《萨布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作者列宾(俄罗斯)。
3.列宾是俄罗斯是现实主义巡回展览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一生执着于对社会现实与历史事件的描绘。
4. 《加莱义民》罗丹雕塑群5.罗丹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
3、浩气长存1、中山陵的建筑特色有中轴线的对称、庄严肃穆、与环境融合。
2、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是为纪念11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
正门牌坊以花岗石镌刻孙中山先生题写的“浩气长存”。
中心建筑纪功坊由72块青石垒成,坊上屹立着自由女神像,表达了要为建立自由平等国家而奋斗的革命理想。
3、武昌起义(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1952傅天仇1911年(农历辛亥年) 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一声枪响,标志着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全面爆发。
浮雕生动地表现了这一场震惊中外的革命,所雕人物形体饱满,前呼后应,气势磅礴。
4、广州中山纪念堂建成于1931年,气势雄伟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大厅内没有一根柱子,是中国近代建筑跨度最大的会堂。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1]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运用透视现象的基础知识,手绘表现 物体的立体感与画面的空间感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7画出立
7. 画出立体感、空间感-空间与层次(教案)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7. 画出立体感、空间感-空间与层次年级:五年级科目:美术教材版本:岭南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间与层次的概念,掌握表现立体感和空间感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教学内容:1. 空间与层次的概念2. 表现立体感和空间感的基本方法3. 创作实践教学重点:1. 空间与层次的概念2. 表现立体感和空间感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2.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学准备:1. 课件2. 绘画工具和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幅画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幅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让我们感受到了三维空间的魅力。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空间与层次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空间感和层次感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
2. 教师出示一些具有空间感和层次感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表现立体感和空间感的基本方法。
三、实践环节(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要求作品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2.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空间与层次的概念以及表现立体感和空间感的基本方法。
二、深入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和实例,深入讲解空间感和层次感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了解并掌握更多表现立体感和空间感的技巧。
三、实践环节(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要求作品具有更强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4课立体的画面》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立体画面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立体画面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4课立体的画面》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4课立体的画面》教案,本节课我们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教学:
1.了解和掌握立体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学习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出具有立体感的画面。
3.探索和实践不同的立体绘画技法,如透视法、重叠法、光影法等。
4.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对立体画面的感知能力和创作能力。
本节课我们将结合课本中的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立体的画面,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富有立体感的美术作品。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14课立体的画面》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如下:
1.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立体事物的能力,发现其特征和美感,增强对立体形态的认识。
举例:观察教室内的物品,如书、铅笔、水杯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立体感。
2.教学难点
(1)理解透视法在立体画面中的应用,如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等,并能在实际绘画中运用。
难点解释:透视法是表现立体感的重要手段,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原理和运用方法。
(2)掌握光影法在立体画面中的作用,如何通过明暗对比、光影变化表现立体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说课稿2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7. 画出立体感、空间感》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7. 画出立体感、空间感》是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绘画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步骤详细的指导,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画出立体感、空间感的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立体感和空间感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对立体感和空间感的理解和表现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启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和体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表现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立体感和空间感的概念,学会运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表现立体感和空间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空间想象力,提高绘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立体感和空间感的概念,学会运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表现立体感和空间感。
2.教学难点:学生对立体感和空间感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对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范画和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的画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立体感和空间感。
2.讲解:讲解立体感和空间感的概念,示范如何通过线条和形状表现立体感和空间感。
3.实践:学生分组合作,选取一个物体进行观察和分析,尝试用线条和形状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课题《7. 画出立体感、空间感》、立体感和空间感的定义、表现方法等关键信息。
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美术初中教材第三章立体与空间
美术初中教材第三章立体与空间美术初中教材第三章立体与空间第一节立体的表现方式在美术创作中,描绘立体与空间是一项重要的技巧。
通过刻画物体的形态和立体感,艺术家能够给观众呈现出逼真的视觉效果,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一、透视法透视法是描绘立体与空间的基本方法之一。
通过透视法,艺术家可以将三维的物体转化为平面上的二维影像,使画面具有深度和立体感。
透视法主要分为线性透视和气氛透视两种。
线性透视是指在画面中通过合理运用水平线、消失点和透视线等构图要素,将远近的景物分层次地展现出来。
气氛透视则是通过模糊和变淡的效果,将远处的物体呈现出灰色或淡色,与前景形成明暗对比。
二、明暗法明暗法是通过运用明暗对比的手法,使画面立体感更加鲜明。
在画面中,通过合理运用明暗的强度和分布,可以让画面中的物体具有体积感和质感。
常用的明暗法有分光面法、印度融法等。
在绘画中,艺术家可以通过强调阴影和高光的对比,使物体更形象地显现出立体感。
第二节空间的表现方式除了立体的表现方式之外,空间也是美术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运用空间的要素,艺术家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画面效果。
一、正、负空间正空间是指画面中物体所占据的空间,而负空间则是物体之间或物体与边框之间未被占据的空间。
艺术家可以通过合理运用正、负空间的比例和布局,创造出平衡美感和视觉冲击力。
二、透视空间透视空间是指通过透视法将远近的景物展现在画面上的空间感。
透视空间可以使画面具有深度和层次感,给人以真实感和空间感受。
三、色彩空间色彩空间是指通过合理运用颜色的明暗、冷暖和色调变化等,使画面中的物体具有远近的感知效果。
通过运用明暗的强弱和色彩的冷暖,艺术家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色彩空间,使画面更加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总结:立体与空间是美术创作中关键的表现手法,通过透视法和明暗法可以描绘出物体立体感和质感,而通过正、负空间、透视空间和色彩空间的运用,则可以使画面具有深度和层次感。
艺术家在创作中要善于运用这些技巧,以丰富画面的视觉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学美术《立体画》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立体画》教案,本章节内容源自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5课《奇妙的立体画》。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1.了解立体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立体画的创作方法。
2.学习使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和线条,创作出具有空间感的立体画作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立体画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立体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作出更多有趣的立体画作品。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立体画创作方法和空间关系处理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视错觉原理,我会通过展示具体作品和互动实验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立体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使用线条和形状增强立体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立体画创作实验。学生将亲自动手,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立体感的作品。
3.美术表现:指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立体画作品,提升美术表现力和审美品味。
4.文化理解:通过学习立体画,使学生了解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增进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5.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热情,培养耐心、细致的绘画态度,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立体画》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立体画的概念和创作方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实践活动投入极大的热情。这一点让我深感欣慰,也证明了我的教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效果。
小学美术岭南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7画出立体感、空间感》教案
教师:说说《村间小道》和《凳子和鞋》这两幅画各表现了哪一种透视现象?《村间小道》是平行透视。《凳子和鞋》是成角透视
教师:而除了透视以外,我们还可以用“斜线法”、“垂线法”、“投影法”等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学生听讲。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听讲。
通过图例、画家作品等引导学生直观理解透视的规律、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等基础知识。
通过提问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不同的表现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拓展提高
教师补充讲解透视的知识和透视方法。(出示ppt)
学生听讲
拓展学生对透视的知识面。
课堂小结
学习完本课,我们除了要学会和理解透视的基本原理,知道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要如何表现。我们还要学会多观察,在生活中透视现象都体现在哪些地方。
师:现在有一些苹果和石榴,大家来动手摸一摸,然后再赏析作品《番石榴》,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完后,教师进行总结。
师:《番石榴》中,光线从右前方斜射而入,而作者将水果的阴影和光的反射都细致画出……然后我们来了解一下生活中透视现象的基本特征。
学生思考,回答自己的感受。
引起学生对立体感和空间感、透视现象的思考,调动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七节《画出立体感、空间感》教学设计
课题
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五年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生活中透视现象的基本特征,学习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与原理;学习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前后的空间关系。
2、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与体验,理解透视现象及其基本特征;学习运用“斜线法”“垂线法”“投影法”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与空间感。
岭南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
五年级美术下册知识点1、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1.中国美术作品通过服装造型、面部表情、身体动态的特征来表现人物的情感。
2.《流民图》作者蒋兆和,作于1943年,场面浩大,人物众多,真实地再现了日本侵华期间人民遭受空前灾难的悲剧场面,被称为“中国现在绘画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历史画卷”。
作者通过中国画独特的长卷形式和中国画独特的技法(简练概括的线条)来表现人物的情感。
3.《说唱佣》通过雕塑的形式,运用造型的特征来变现人物风趣幽默的情感。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作品表现了一位民间的说唱艺人,他一手抱鼓一手举槌,边敲边唱,唱到动人之处,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作者抓住了最动人的瞬间,将一位乐观向上、诙谐幽默的鼓书艺人变现的十分传神。
2、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1.外国美术作品主要通过人物造型、动态、表情,运用油画色彩的形式来表现人物的情感。
2.《萨布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作者列宾(俄罗斯)。
3.列宾是俄罗斯是现实主义巡回展览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一生执着于对社会现实与历史事件的描绘。
4. 《加莱义民》罗丹雕塑群5.罗丹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
3、浩气长存1、中山陵的建筑特色有中轴线的对称、庄严肃穆、与环境融合。
2、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是为纪念11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
正门牌坊以花岗石镌刻孙中山先生题写的“浩气长存”。
中心建筑纪功坊由72块青石垒成,坊上屹立着自由女神像,表达了要为建立自由平等国家而奋斗的革命理想。
3、武昌起义(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1952傅天仇1911年(农历辛亥年) 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一声枪响,标志着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全面爆发。
浮雕生动地表现了这一场震惊中外的革命,所雕人物形体饱满,前呼后应,气势磅礴。
4、广州中山纪念堂建成于1931年,气势雄伟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大厅内没有一根柱子,是中国近代建筑跨度最大的会堂。
小小画家学习绘画的立体感表现
小小画家学习绘画的立体感表现绘画是一门艺术,通过画笔和颜料,可以将想象和现实的世界展现给观者。
其中,立体感的表现对于画面的逼真和吸引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小小画家如何学习绘画的立体感表现。
一、理解透视原理透视原理是绘画中表现立体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常说的“透视”就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透视变化。
小小画家需要从最基础的一点透视开始学习,掌握线性透视和大气透视的原理。
线性透视指的是通过画面中的线条和视觉中的空间关系来表现物体的远近和大小。
小小画家可以通过画一条水平线作为地平线,再在上面绘制垂直线或斜线,来建立画面中物体的远近关系。
大气透视则是通过颜色和光线的变化来表现物体的远近。
小小画家可以尝试使用深浅不同的颜色和阴影来模拟物体之间的距离和空间感。
二、运用阴影和光影的技巧阴影和光影的表现可以使画面更加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小小画家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光照和阴影来学习这些技巧。
首先,掌握光源的位置和角度。
光源的位置和角度会影响物体的明暗和阴影的方向。
小小画家可以在绘画中练习画出不同位置和角度的光源,并观察光影的表现。
其次,学习如何画出不同程度的明暗。
通过控制阴影的深浅,可以使物体更加有立体感。
小小画家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黑白灰色调来表现阴影的不同程度。
最后,注意观察物体表面的光反射和光影的变化。
物体表面的光反射和光影会使物体更真实。
小小画家可以通过观察不同材质的物体,学习如何画出光亮和光滑的表面。
三、运用色彩的层次感色彩的层次感也可以为画面增添立体感。
小小画家可以通过掌握色彩的对比和渐变来表现物体的远近和形状。
首先,学习如何使用对比色。
对比色的使用可以使画面更加鲜明和立体。
小小画家可以尝试使用互补色或对比强烈的色彩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其次,学习色彩的渐变。
通过将相邻的色彩进行逐渐过渡,可以表现物体的平面和立体感。
小小画家可以练习使用调色板和调色技巧来实现色彩的渐变效果。
最后,注意观察不同距离中色彩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角透视的特点是 1、有两个消失点。 2、没有一个画面平行于画纸。
感受、思考: 感受水果,欣赏作品。在比较中感受画面的立体
感和空间感。
除了透视之外我们还可以用 “斜线法”“垂线法”“投影 法”等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请同学们用本节课中的方法去表现物体 的立体感。
看一看,想一想:பைடு நூலகம்
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谁能解释这种现象?
谁能解释这种现象?
透视现象
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的特点主要有两点 1、有一个消失点。 2、最少有一个画面平行于画纸。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当六面体 的一个面与地面平行, 没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 且有一个角与我们相对 时就叫“成角透视”。
你发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