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

《组织⾏为学》期末复习资料组织⾏为学期末复习(单选、多选、判断)单项选择题1、组织⾏为学综合应⽤⼼理学、社会学、⼈类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组织管理⼯作的实践中,来解释组织中⼈的⾏为。

反映了组织⾏为学的:(B)A.多层次性B.多学科交叉性C.两重性D.实⽤性2.科学管理学派把组织中的⼈看作是:( A )A. 理性的经济⼈;B.社会⼈;C.⾃我实现的⼈;D.复杂⼈。

3.⾏为学派把组织看成⼀个封闭的社会性的模式,梅约通过著名的霍桑试验证实只有把⼈当作( B )A. 理性的经济⼈;B.社会⼈;C.⾃我实现的⼈;D.复杂⼈。

4.组织⾏为学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第⼀层次是( A ),这是研究组织⾏为学的基础和出发点。

A. 个体B.群体C.组织D.外部环境5.⼀个⼈经常出现的、⽐较稳定的⼼理倾向性和⾮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B)A.⽓质B.个性C.能⼒D.性格6\决定⼈的⼼理活动动⼒特征的是:(A)A.⽓质B.能⼒C.个性D.性格7、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B)8、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将此扩⼤为他的整体⾏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B)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因效应D.定型效应9、个性中受“现实原则”所⽀配的部分是指:( A )A.⾃我B.本我C.超我10、在个性结构中居于可控制地位的最⾼层的是:( C )A.⾃我B.本我C.超我11、精⼒充沛,但局限于从事内容多变的活动,⾏为反映灵活⽽敏捷,情绪易表现和变换,⾏为的外倾性明显,对⾏为的改造较容易,是属于:( A )A. 多⾎质B. 胆汁质C. 粘液质D. 抑郁质12、精⼒充沛,胆量较⼤,好猛⼲,但往往粗枝⼤叶,兴奋性⾏为反应敏捷⽽迅速,但要把兴奋性⾏为转变为抑制性⾏为较不灵活;情绪的抑制较难,易表现暴发性情绪;⾏为的外倾性明显;对兴奋性⾏为的改造较不容易,是属于( B )A. 多⾎质B. 胆汁质C. 粘液质D. 抑郁质13、有精⼒,但沉着平稳,⾏为反映迟缓,不灵活不敏捷;情绪易受抑制,不易表露,⾏为的内倾性明显;对兴奋性⾏为的改造较容易,是属于(C )A. 多⾎质B. 胆汁质C. 粘液质D. 抑郁质14.对事物的感受性很强,特别敏感多疑,精⼒较不⾜,忍耐⼒较差,胆量较⼩,⾏为反应中细⼼谨慎,但迟疑缓慢,带有刻板性,情绪易波动且持久,⾏为的内倾性严重;对⾏为的改造较难( D)15.个⼈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为⽅式是( A )A. 性格;B.个性;C.⽓质;D.能⼒。

《组织行为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A. 组织结构B. 组织发展C. 组织中的人D. 组织文化答案:C2. 以下哪项不属于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研究范畴?()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组织结构D. 组织文化答案:C3.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中,强调个体差异、动机、态度等心理因素的学派是()A. 生物学派B. 心理学派C. 社会学派D. 管理学派答案:B4. 以下哪个理论不属于激励理论?()A.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B. 双因素理论C. 期望理论D. 沟通理论答案:D5. 以下哪个不属于组织文化的类型?()A. 功利型B. 情感型C. 理性型D. 竞争型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研究范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7.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学派。

答案:生物学派、心理学派、社会学派、管理学派8.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个层次。

答案: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9. 组织文化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和辐射功能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0. 简述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答案: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模拟法等。

11. 简述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激励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的动机和激励过程。

组织行为学复习参考

组织行为学复习参考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题的参考资料第一章(一道简答题)一.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程是什么?P2泰勒:科学管理之父,雨果·芒斯特伯格:“工业心理学之父”,莉莲·吉尔布里斯:《管理心理学》。

(由于太繁琐相关内容请看课本第二页)二.什么是组织行为学?P8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

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P12-13实验法,这是研究者有目的的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或创造一定条件的环境中,诱发被实验者产生某种心理想想或行为,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一种方法。

经验总结法,这是研究者根据实质工作者的经验,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一种研究方法。

现场研究法,是现有组织的环境范围之内进行的研究,通常与实际工作者合作共同完成。

案例比较法,是对一个组织进行的详尽分析,并将若干案例比较后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测验法,即采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或精密的测量仪器测量被试者有关心理品质的一种方法。

第二章(一道简答题)一.社会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分别是什么?P23-251.理解性,是指以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某种意义。

2.相对性,实质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3.整体性,实质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将其知觉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形象。

4.恒常性,是指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映像仍保持不变,包括对知觉对象的亮度、形体、大小、颜色等方面的恒常性。

二.影响个人决策的因素是什么?P39-40影响个人的决策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知觉、思维方式、气质与性格、情绪与情感、情景以及周边群体( 家庭、朋友、组织)的影响。

1.知觉,决策方案的制定、选择及实施过程均受到决策者知觉过程的影响。

2.思维方式,思维关窗与决策的整个过程,对决策有着最直接的影响,而且决策本身也是一个思维过程,良好的决策思维是有效决策的前提和关键3.气质与性格,个人的决策行为往往与其气质和性格相联系4.情绪与情感,决策还受到决策者情绪和情感的影响。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1.关于无言语沟通不正确的是()。

A、重音B、表情言语C、体态言语D、动作言语答案: A2.对群体绩效起积极作用的角色是任务角色和()。

A、自我中心角色B、社会角色C、维护角色D、协调角色答案: C3.智力的核心是()能力。

A、想象B、记忆C、观察D、思维答案: D4.沿着指挥链进行各种作业,每个人只向一个上级负责,必须绝对地服从这一上级的命令,这种组织结构称为()A、直线结构B、职能结构C、直线职能制D、事业部结构答案: A5.群体决策的缺点是()A、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B、从众压力C、增加观点的多样性D、提高决策的可接受性答案: B6.组织中的正式权力表达错误的是()A、法定性权力B、感召性权力C、强制性权力D、奖励性权力答案: B7.目标理论指出,设置合适的目标会使人产生想达到该目标()。

A、期望B、成就需要C、动机D、急切心理答案: C8.以下哪类动机是按动机的起源分类的?A、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B、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C、主动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D、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答案: B9.根据理智、意志、情绪三种心理机能中哪一种占优势来确定性格类型的方法被称为()。

A、内外倾向型B、机能类型C、独立型与顺从型D、优越型与自卑型答案: B10.以人为对象的社会知觉可以划分为()。

A、对个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B、对个人的知觉、群体知觉、角色知觉C、人际知觉、群体知觉、角色知觉D、对个人知觉、群体知觉、人际知觉答案: A11.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称为()。

A、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B、第一印象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效应答案: C12.群体规范可以规划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方式,这是群体规范的()。

A、标准功能B、导向功能C、评价功能D、动力功能答案: B13.下列哪种领导方式更容易带来高绩效和高满意度()A、专制的领导方式B、自由放任的领导方式C、民主的领导方式D、灵魂型领导方式答案: C14.在组织行为学中,将一个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是总和称为()。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组织中的各个部门由于对不断发展中的任务该由谁来负责存在不同看法,从而出现群体间冲突的根源是()。

A.责任不清B.人的放肆本性C.组织的气氛D.争夺有限资源【正确答案】 A2.工程师是技术专家,负责产品的设计和质量,销售人员是营销专家,负责联络客户,工程师经常抱怨他们无法按照销售人员向客户承诺的交货期完成工作,因为对于如何设计切实可行的交货期限,销售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

销售人员和工程师之间的冲突根源是()。

A.专业化B.共用资源C.职权关系D.管辖权的模糊【正确答案】 A3.在美国员工和中国员工共同工作的组织内,美国员工可能将中国员工的含蓄委婉当做不坦率、不果断,而中国员工则将美国员工的坦率批评当做不近人情、不给面子。

根据纳尔逊和奎克的观点,产生该冲突的根源是()。

A.技术和能力B.价值观和道德观C.文化差异D.沟通障碍【正确答案】 C4.()主要是指在正式组织中,按照指挥链和职权关系,上级在运用职位权力命令和控制下级的活动与行为时所发生的垂直方向的冲突。

A.冲突的讨价还价模式B.冲突的官僚模式C.冲突的系统模式D.冲突的非系统模式【正确答案】 B5.当冲突双方都自愿放弃一些利益,而期望共同得到另一方面的利益时,就出现了()现象。

A.竞争B.回避C.迁就D.折中【正确答案】 D6.认为冲突是人们之间缺乏坦诚和信任而导致功能失调结果的观念是()。

A.传统观念B.人际关系观念C.标准化观念D.相互作用观念【正确答案】 A7.当前冲突理论的主流学派是()。

A.传统观念B.人际关系观念C.注重知识观念D.相互作用观念【正确答案】 D8.将冲突分为目标冲突、认知冲突、情感冲突和程序冲突的依据是()。

A.冲突对组织的影响B.冲突产生的原因C.冲突影响范围D.冲突的特征【正确答案】 B9.由于冲突主体内部或冲突主体之间存在不一致或不相容的结果追求所引发的冲突是()。

《组织行为学》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组织行为学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组织行为的基本概念是指?A.研究人的行为B.研究员工的行为C.研究企业的行为D.研究个体和群体的行为答案:D2.以下哪个因素不是组织行为中的个体因素?A.员工个人特征B.员工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C.员工的群体冲突D.员工的心理感受答案:C3.以下哪个理论认为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之间存在一种正向关系?A.动机-卫生理论B.期望理论C.员工参与理论D.强化理论答案:B4.以下哪种组织结构最常见于较小的公司?A.职能结构B.事业部制结构C.项目制结构D.矩阵结构答案:A第二部分: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0分)1.请简述动机理论和强化理论的基本思想动机理论认为员工行为是受到驱动的,这个驱动我们称之为动机,动机可被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强化理论则认为,员工行为会受到其结果的影响,如果员工行为得到了积极的反馈结果,那么员工就会更加倾向于重复这个行为。

2.请简述内部员工流动的利与弊内部员工流动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员工能够获得更广泛的知识,更好的个人发展,缩短整个组织的研究周期。

缺点主要有:流动员工的离职,是会带来一定的成本,同时,员工的流动也可能会带来信息流失,从而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作。

3.请简述平衡记分卡平衡记分卡是一种管理工具,可以描绘出公司全面的发展情况。

它主要包含四个维度: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研究与成长。

4.请简述目标管理的实现步骤目标管理的实现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制定目标,确定关键绩效指标,制定行动计划,跟踪和反馈。

这些步骤将帮助公司制定出明确的、能够实现的目标,并保证公司能够达成这些目标。

5.请简述平等就业机会平等就业机会是一项法定要求,意味着所有员工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去获取和升迁到合适的职位。

这可以通过保护所有员工免受歧视合理的招聘和晋升流程来实现。

6.请简述团队合作的重点团队合作的重点在于要理解如何优化和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

1.组织行为学概念9是指研究个体、群体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

2.(组织)公民行为概念25公民行为是一种员工自觉从事的行为,这种行为会在工作场所的心理和社会环境带来有利的影响。

3.能力,智力能力,体质能力概念能力是指个体要完成工作中各项任务而需要具备的素质总和,是对一个人能做什么的评估。

智力包括思考,推理,解决问题的精神活动,是所有工作中最好的预测绩效的指标。

体质能力4.态度的概念和构成态度是关于物、人或事的评价性陈述,反映个体对某事的感受。

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大要素构成。

评价性部分为认知,批判性部分为情感,采取处理方式部分为行为5.认知失调的概念当个体意识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时,认知私调就发生了。

6.工作满意度的概念63工作满意度定义为由于对工作特点进行评估而产生对工作的积极感觉。

工作满意度高的员工对工作有积极情感,对工作不满意的员工对工作有消极情感。

7.工作卷入概念64工作卷入用于测量一个人从心理上对工作的认同程度,以及他的工作绩效水平对自我价值的重要程度。

8.组织支持感概念65组织支持感指的是员工对组织在多大程度重视他们的贡献、关心他们福祉的看法。

9.情绪劳动概念92情绪劳动是指员工在工作的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令组织满意的情绪。

10.情绪智力概念94情绪智力是指察觉和管理情绪线索和情绪信息的能力。

了解自己的情绪并擅长阅读他人情绪的人,工作会更有效。

情绪智力包括五个维度: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感同身受,社会技能11.人格的概念110人格可以理解为个体回应他人、跟他人互动的所有方式的总和,通常用个体外形的可衡量特质来描述一个人的人格。

12.人格大五模型112又称人格的五因素模型外向性——衡量个人在人际关系中的舒适程度。

宜人性——测量个体顺从他人的倾向。

尽责性——测量个体的可靠程度。

情感稳定性——测试个体承受压力的能力。

开放性——测量个体的兴趣范围和对新奇事物的爱好程度。

组织行为学期末知识点复习

组织行为学期末知识点复习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知觉:知觉是指个体为了给观察到的对象赋予一定的意义,而进行的组织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积极是一种积极能动的认识过程。

胜任感:是指希望自己担当的工作与自己的知识能力相适应,工作带来挑战性,负有更多的责任,工作能取得好的结果,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在工作中也能得到增长。

组织承诺:是指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态度。

正式群体: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责明确的群体。

群体规范:是群体对其中的成员应该(或不应该)表现出的行为的界定。

规范约束其中成员的行为准则,也是群体成员相互期待的基础。

在组织中,正式成文的行为规范是制度化了的期待。

沟通:为了设定的目标,人们在互动过程中,发送者通过一定的媒介或通道,以语言、文字、符号等表现形式为载体,与接收者进行信息(包括知识和情报)、思想和情感等交流、传递和交换,并寻求反馈以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组织形态和组织文化的综合,是指有意识地、系统地、持续地吸收、积累、分享、利用各种知识以不断适应变化的内外部环境的组织。

组织变革:指组织为了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对其组成的各个要素进行调整、改变和创新,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二、简答题1、对组织行为学的辩证分析答:(1)、人的自热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2)、个人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条件限制的辩证统一;(3)、人的本质的历史性和变化发展;(4)、辩证地看待人的需要;(5)、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2、隐含偏爱模型的步骤答:(1)识别问题,并对其进行简化处理使问题变得清晰而单一;(2)确定偏爱的方案。

(3)确定选择性备选方案。

(4)确定证实性备选方案。

(5)建立决策标准和权重。

(6)选择隐含偏爱方案。

3、团队形成的阶段答:(1)、成立阶段团队的成立或者创建阶段要完成团队方案的制定和其他准备工作。

在这阶段,首先要考虑团队的定位问题,形成团队的内部结构框架;其次建立起团队与外界的初步联系;最后团队的成立必须得到上层领导的支持。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 A )。

A.个体B.集体C.组织D.班组2.在人们产生错误知觉的思想方法中,有一种是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它被称之为( C )。

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3.美国组织行为学家史布兰格把人的价值观分为六类,他分类的基础是(B)。

A.按人员的不一样对象来区分B.按有无价值的不一样标准来区分C.按不一样行为方式来区分D.按经营管理所追求的不一样目标来区分4.心理学家霍兰德以为,决定着人们从事职业种类的基本的“个性定向”有(C)。

A.四种B.五种C.六种D.七种5.组织行为学中把鉴于集体成员共同特色而形成的集体称为(C )。

A.任务型集体B.利益型集体C.友情型集体D.正式集体6.在组织正式交流形式中,最民主、最畅达的交流形式是( A )。

A.全方向式B.圆式C.轮式D.链式7.在组织中,有效的领导者的权利影响力与非权利影响力的关系表现为(A)。

A.正比关系B.C.负有关关系D.反比关系无有关关系8.组织行为学中把公司家不停地调整既定的目标、目标、策略和管理方式以适应发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称为( C )。

A.决议能力B.创新能力协调能力C.应变能力D.9.动时机因为行为的优秀结果而增强,使该行为重复浮现;也会因坏的结果而削弱以致消失。

这表示了动机拥有( D )。

A.始发机能B.反应机能C.选择和导向机能D.增强机能10.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以为,在人的生计需要基本获取知足的前提下,人的最主要的需要有三种,它们是( C )。

A.成就需要、恭敬需要、成长需要B.成就需要、权利需要、成长需要C.成就需要、权利需要、合群需要D.成就需要、成长需要、合群需要11.组织行为学家以为,现代组织构造理论是一种( C )。

A.关闭式的系统理论B.以人为本的理论C.开放系统理论D.以人逢迎管理的理论12.组织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B )。

A.共同的价值观B.组织目标或者主旨C.作风及传统习惯D.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13.面谈法属于下边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中哪一种研究方法?( B)A‘察见解B检查法C实验法D.测试法14.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检查方法的是(D)A面谈法 B电话检查法 C问卷检查法D事例研究法1 5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当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响的认识称为(A)A.角色知觉B.角色矛盾C.角色期望D.角色定式16组织改革的步骤往常不包含以下哪个环节?(D)A发现征兆B、诊疗问题C、确立改革内容D、规划改革17.吉林羊毛衫厂的“全员塑形法”的理论基础是( A )。

组织行为学期末重点

组织行为学期末重点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重点题型:一、选择题(10题,4分/题)(人格、沟通、冲突)二、名词解释(2题,5分/题)(一句)三、简答(3题,10分/题)(要有针对性)四、论述(1题,20分)(先定义再论述)知识点:组织行为学: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只是改变组织绩效。

1.(1)态度:是关于物体、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这种陈述可以是赞同的也可以是反对的,它反映了某一个人对某一对象的内心感受。

(2)态度的组成部分:认知、情感和行为。

认知=评估,情感=感觉,行为=行动(3)态度的类型: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和组织承诺.①工作满意度:它描述了人们对工作特点进行评估而产生的对工作的积极地态度。

②工作参与:用于测量一个人从心理上对其工作的认同程度以及认为他的工作绩效水平对自我价值的重要程度.③组织承诺:界定了员工对特定组织及目标的认同,并希望保持组织成员的身份。

组织承诺包括了三个独立的维度:情感承诺、持续承诺、规范承诺。

2。

退出—建议-忠诚-怠工理论框架:(1)退出:直接离开组织.包括寻找新的工作岗位或者离职.(2)建议:采取主动的、建设性的努力来改善工作条件.包括提出改进建议,主动与上司以及其他类型的团体一起讨论所面临的问题。

(3)忠诚:被动但乐观地等待环境有所改善.包括面对外部批评时站出来为组织说话,以及相信组织与管理层会做出正确的事。

(4)怠工:被动地听任事态越来越糟。

包括长期缺勤或迟到、降低努力程度和增加失误率。

3.情感、情绪和心境的区别(1)情感:是一种统称,包括人们体验到的所有感情.这个总括概念中包含了情绪和心境两个成分.(2)情绪是一种强烈的感情,它直接指向某个人或者某个物。

(3)心境则是一种比情绪更弱并且经常缺乏背景刺激的情感。

4。

(1)情绪劳动是指,员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令组织满意的情绪。

(2)情感事件理论:证明员工会对工作中发生的事情产生情绪反应,这些反应又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绩效和满意度。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考试及答案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考试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讲解1.组织行为学:2.知觉:3.沟通:4.集体:5.气质:6.性格二、简答题1.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见解和管理方式是什么?2.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什么?3.气质对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4.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哪些?5.霍桑试验中,为什么试验组和比较组的生产效率都提高?6.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是什么?7.依照角色(保护角色、任务角色)将集体分类,并说明怎样这些集体的管理?8.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差别是什么?9.解析能力、知识和技术的关系是什么?10.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理解企业职工组织承诺的影响是什么?11.精神激励应注意哪些问题?12.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是什么?13.社会知觉的种类有哪些?14.社会惰化的原因是什么?15.集体规范的功能是什么?16.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是什么?17.个人怎样应付工作压力?答: 1、保持和同事之间友好的关系。

2、抛弃圆满主义标准,适合减低工作要求。

3、推迟满足感,工作中建立先难后易的次序。

4、分清责任,并肩负属于自己的责任。

5、每天适合做一些体育锻炼活动三、案例解析题( 26 分)“上旬拉平”。

在安排上旬生产任务时,将难干和易干的活搭配分给每个人,使每个人在上旬完成的生产指标基本拉平,这样不致损害他们完成本月任务的积极性。

“中旬超额”。

在中旬,把所有简单的活所有安排下去。

同时,依照需要也适合安排些难干的活,使多数工人在中旬即可超额完成一些工时。

“下旬稳住”。

在中旬已经超额的前提下,下旬把所有难干的活安排下去。

这时得奖已成定局,再多干即可多超,即使难干的活也感觉见义勇为,勇于肩负。

我们的课本中把它做为双因素理论的运用,请讲解它是怎样利用双因素理论的?双因素理论又叫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 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 于 1959 年提出来的。

他认为造成职工对工作不满的因素主若是由于企业政策、行政管理、督查、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与下级的关系、地位、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办理不当以致的。

大学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JG212045——在线考试复习资料2021版一、单选题1.()是强调组织全员学习.知识共享与共同愿景。

A.个体层学习B.团队层学习C.组织层学习D.组织间学习答案:C2.下列()不属于组织文化的三层次论。

A.理念层B.制度行为层C.符号层D.使命层答案:D3.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为组织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它是形态文化的复合体。

下列()不正确。

A.理念形态文化B.行为制度形态文化C.精神形态文化D.物质形态文化答案:C4.以下()不是语言沟通。

A.物体操纵B.口头沟通C.书面沟通D.电子媒介沟通答案:A5.沟通的定义理解,哪个不是正确的()。

A.沟通首先是意义的传递。

B.沟通中传递的信息包罗万象,既可以是单纯的信息交流,也可以是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交流。

C.沟通的目的是达到双方意见一致。

D.沟通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反馈和理解过程。

答案:C6.集体主义导向的文化是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一切,这种文化导向集中表现在规范承诺方面,具体表现在规范更多地强调()。

A.个人利益B.双方利益C.组织利益D.领导利益答案:C7.员工心理契约影响因素一般不含()。

A.工作经历B.人力资源政策C.组织文化D.战略政策答案:D8.不正确运用群体动力有效地推进变革活动的具体方法有()。

A.加强群体凝聚力B.借助个人关系C.公平实施变革D.增强组织归属感答案:B9.个体对变革的阻力有()。

A.“群思”现象B.群体的凝聚力C.资源的限制D.守旧和安全感答案:D10.()是学习型组织的最基本学习单位,团队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开发。

A.个体层学习B.团队层学习C.组织层学习D.组织间学习答案:B11.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且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大全五篇)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大全五篇)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大全五篇)第一篇:《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2011、41、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同一般所谓的“脾气”、“秉性”相近。

它在人参与的不同活动中有近似的表现,而不依赖于活动的内容、动机和目的。

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2、群体: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动态整体。

组织中的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3、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4、激励因素:是指和工作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因素。

这类因素的改善,或者使这类需要得到满足,往往能给职工以很大程度上的激励,产生工作的满意感,有利于充分、持久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即使不具备这些因素和条件,也不会引起职工太大的不满意。

5、人际关系:也叫人群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际关系实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包含在社会关系体系之内,而社会关系有更为广阔的内容,它只能通过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表现出来。

6、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

7、群体规范:有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

8、组织:是为实现某些目标而设计的人群集合体,是每个成员在这个集合体中进行各种活动的构架系统。

9、社会知觉可分为哪些知觉?(1)对人知觉。

这是指通过对他人外部形态和行为特征的知觉,进而借以了解其心理活动;(2)人际知觉。

这是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这种知觉主要是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的,以各种交际行为为知觉对象;(3)角色知觉。

这是指对人们所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觉。

人们通过人际交往、社会活动和业务活动,不断产生对他人的各种角色知觉,并借助于思维活动,掌握各种角色的行为标准,形成角色意识;(4)因果关系知觉。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

1.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角色:头面人物:象征性的首脑,需要完成法律或社交的例行工作领导者:负责激励和指导下属联络人:建立并维护一个与外部保持联系的社交网络,这个网络可以提供各种支持和信息(2)信息传递者角色:监控者:获取各类信息,作为组织内外信息的神经中枢传播者:把从外部或下属那里获得的信息传递给组织中的其他成员发言人:向外界发布组织的计划、政策、行动和结果的信息,以行业专家身份出现(3)决策角色:创业者:从组织和环境中寻找机会,推动能够带来变革的方案混乱处理者:当组织面临意外的重大混乱时,负责采取正确的行动资源分配者:做出或批准组织中的重大决策谈判者:在重要谈判中代表组织2.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应用专业知识或技术的能力。

(2)人际技能:指的是无论是独自一人还是在群里中,都具备的理解他人、与他人沟通、激励他人、支持他人的能力。

(3)概念技能:具备足够的心智能力去分析和判断复杂的情况。

3.组织行为学的概念: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研究各类工作、组织中的人的工作行为规律的科学。

4.能力的概念:指的是个体成功完成工作中各项任务的可能性。

5.能力分类:(1)智力能力:即从事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等智力活动所需要的能力;(2)体质能力:6.态度的概念: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某种对象相对稳定的心里反映倾向。

7.态度的构成:(1)认知:对事物的一种描述和看法;(2)情感:是态度中的情绪或感受;(3)行为:指个体以某种方式对某人或某事做出行动的意向。

8.工作满意度的概念:人们对工作特点进行评估后而产生的对工作的积极态度。

9.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1)心理挑战性的工作;(2)公平的报酬;(3)支持性的工作环境;(4)融洽的同事关系;(5)人格与工作的匹配10.人格的概念:个体对他人的反应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总和。

11.大五模型:(1)外倾性:个体对关系的舒适度;(2)随和性:个体服从别人的倾向性;(3)责任心:对可靠性的测量;(4)情绪稳定性:个体承受压力的能力;(5)经验开放性:个体对新奇事物的兴趣和热衷程度。

组织行为复习题

组织行为复习题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题第一章导论一、填空题1.组织行为学的对象具体的三个层次包括、、。

(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2.组织文化理论的崛起带来了组织行为学和管理理论研究中两个基本假设的突破,即关于观念人及两个假定的确立。

(生活组织)3.所谓“观念人”的假设认为,人在本能上确有多种需要,也希望自己的需要不断得到哦满足,然而,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

(有着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4.所谓“生活组织”的假定认为,不能仅从单纯的经济角度去考察和认识一个企业,还应该从来看企业的职能。

(社会角度)5. 被成为是人际关系之父。

(罗伯特·欧文)6.组织行为学常见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案例分析法。

7. 是指指标是否测量了它要测量的研究内容。

效度8. 是指测度结果的一致性。

信度9.作为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管理技能包括、、三大方面。

10、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和的规律性。

二、选择题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 C )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B.一切人的行为C.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2. 下面哪一项技能对于高级管理者来说最重要( C )A.人际技能B.技术技能C.概念技能D.组织技能3.组织行为学最早产生于本世纪(C )A.20-30年代B.30-40年代C.50-60年代D.70-80年代4.工程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B )A.人与事的关系B.人与机器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5.在实际生活中观察人的行为,不操纵自变量的方法为( D)A.参与观察法B.非参与观察法C.控制观察法D.自然观察法6.下列哪项研究要求弄清楚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 B )A.描述性研究B.因果性研究C.预测性研究D.行动性研究7.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 B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测验法8.最早发现工作群体重要性的是( A )A、霍桑试验B、莱维特的研究C、维卡的研究D、马斯洛的研究三、多选题1.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ABCDE)A.心理学B.社会学C.人类学D.政治学E.生物学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ABC)A、个体B、群体C、组织D、集体E、环境3.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是:ABCDEA、研究程序的公开性B、收集资料的客观性C、分析方法的系统性D、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E、所得结论的再现性四、判断题1、欧文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试图在企业中建立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被称为人际关系之父(√)2、梅奥等人的霍桑试验揭示了人群关系是提升劳动生产率的重大因素。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

绪论1.组织的定义:所谓组织,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是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组织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人类群体。

2.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对组织情境下人的思考、感受、活动的内容和活动方式的系统研究。

组织行为学是在多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应用科学。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1)组织行为学关注的主要因变量(2)组织行为学关注的主要自变量或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4.组织行为学的起源:工业心理学派5.“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思·韦伯“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一般管理理论之父”亨利·法约尔6.韦伯的官僚制(1)合理的分工。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4)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

(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

(6)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7)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

7.泰勒:科学管理理论(1)工作定额制(2)标准化原理(3)能力与工作相符(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报酬制度(5)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6)实行职能工长制8.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包括五大管理职能和十四项管理原则。

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十四项管理原则是: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之上效率至上强调一般性的经验与原则关注组织内部管理9.霍桑实验(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的组织(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第一章个体心理与行为1.认知的概念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1.单选题1.12.0“社会人”学说认为管理工作要以(a)为中心。

您答对了• a人• b物• c执行力• d行为1.22.0人的行为不包括(d)您答对了• a欲望• b动机• c态度• d心理1.32.0(b)认为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您答对了• a陈国权• b关培兰• c罗伯特,维卡• d富兰克林·斯克伯兹1.42.0(b)首先采用了“组织心理学”这个名词。

您答对了• a里基·W·格里芬• b莱维特• c泰勒• d梅奥1.52.0每个人的需要和能力各不相同,工作动机是复杂多变的,难以进行统一、明确的概述,这属于(d)的观点。

您答对了•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我实现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1.62.0人的行为是(b)您答对了• a无规律的• b有规律的• c时而有规律的•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72.0组织的整体战略通常由组织的(c)制定。

您答对了• a基层管理层• b中级管理层• c高级管理层• d管理委帚会1.82.0团队的核心资源是(a)您答对了• a人力资源• b高级管理• c基层管理• d中层管理1.92.0威廉·大内认为,文化意味着一个企业的(c)您答对了• a规范• b制度• c价值观• d标准1.102.0罗宾斯在其《组织行为学》一书中将冲突过程分为(c)个阶段。

您答对了• a3• b4• c5• d61.112.0(b)首先正式把心理学运用到工业管理中。

您答对了• a《科学管理原理》• b《心理学与工业效率》• c《心理学年鉴》• d《管理心理学》1.122.0(c)是组织的主体。

您答对了• a成员• b领导• c人• d目标1.132.0对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的一种较为固定、具有概括性的、笼统的印象被称为(d)您答对了• a近因效应• b投射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1.142.0常用的群体决策方法不包括(b)您答对了• a头脑风暴法• b视频会议法• c德尔菲法• d名义小组法1.152.0(a)是指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测量仪器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测,观察员工的工作过程、行为、内容、工具等,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的方法。

您答对了• a观察法• b调查法• c个案分析法• d实验法1.162.0学习型组织的关键特征是(a)您答对了• a系统思考• b团队学习• c创新• d深度会谈1.172.0传统上认为,企业组织的员工只应接受一位直属上司的指挥,这被称为(a)您答对了• a统一指挥原则• b控制幅度原则• c分工原则• d动态性原则1.182.0链式沟通网络是一种(a)网络。

您答对了• a直线• b波浪线• c抛物线• d汇集点1.192.0最重要的个人因素是个人的价值系统和f、(a) 您答对了• a个性特征• b人格魅力• c人生价值• d人生追求1.202.0基于跨文化沟通的角度,非言语沟通的类型不包括(b)您答对了• a身体语• b手势语• c空间语• d时间语1.212.0为了寻求友谊、情感,得到社交上的满足,群体成员以亲密的感情为基础而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属于非正式群体中的(b)您答对了• a利益型• b情感型• c爱好型• d信仰型1.222.0(a)是指在一个组织当中,权力的集中程度和领导的独裁程度,以及一个社会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接受组织中这种权力分配的不平等。

您答对了• a权力距离• b个人主义• c集体主义• d不确定性避免1.232.0沟通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d)您答对了• a传递• b背景• c通道• d反馈1.242.0(d)从现实存在的问题人手,侧重于获取知识,并实际执行解决方案。

您答对了• a单环学习• b双环学习• c自主型学习• d行动型学习1.252.0麦克利兰提出了(a)您答对了• a成就需要理论• b期望理论• c需要层次理论• d双因素理论1.262.0关于传播执行阶段的特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您答对了• a它是一个动态过程• b执行过程中有创造性• c走群众路线• d传播执行具有广泛的影响性1.272.0(a)认为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组织环境中的人类行为、组织和人类行为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组织本身。

您答对了• a里基·W·格里芬• b陈国权• c泰勒• d梅奥1.282.0团队是由(a)的个体相互作用和协作的小单位。

您答对了• a两个或两个以上• b三个或三个以上• c四个或四个以上• d五个或五个以上1.292.0(c)是组织文化的精髓。

您答对了• a调适• b激励• c创新• d辐射1.302.0双因素理论是由(c)提出的。

您答对了• a亚当斯• b马斯洛• c赫茨伯格• d马克思1.312.0组织文化的积极功能不包括(d)您答对了• a导向功能• b凝聚功能• c激励功能• d弱化功能1.322.0下列关于激荡期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您答对了• a经过组建阶段后.隐藏的问题逐渐暴露• b团队内部冲突加剧• c抗拒、较劲、嫉妒是常有的现象• d团队逐渐走向规范1.332.0现代组织概念不包含的内容是(d)您答对了• a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b组织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c组织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 d组织有一个共同的目标1.342.0具有情感和活动都非常缓慢,情感活动单调持久且不易形于外气质的人,属于(d)您答对了•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1.352.0(d)是处理冲突的基础。

您答对了• a冲突开始• b冲突中止• c冲突结束• d冲突分析1.362.0(c)来源于员工个人的愿景又高于个人愿景。

您答对了• a团队的共同愿景• b领导的共同愿景• c组织的共同愿景• d设计师的共同愿景1.372.0(a)的领导者是较仁慈的领导者。

您答对了• a高关怀低定规• b低关怀高定规• c高关怀高定规• d低关怀低定规1.382.0群体成员之问心理一卜的相互理解、容纳和协调是(c)您答对了• a情绪认同• b共生效应• c心理相容• d共同的信念1.392.0发生在两个或多个人之间的冲突是(c)您答对了• a组织间冲突• b群体间冲突• c人际冲突• d个体内部冲突1.402.0下列关于敏感性训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您答对了• a它是通过非结构化的群体互动来改变人的行为的一种方法• b训练对提高认知的准确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c由于训练与实践的差别,导致训练的一些技能对工作绩效的影响还没有定论• d训练对组织成员沟通技能的迅速提高有阻碍作用2.多选题2.1 2.0激励的三要素是(abc)您答对了• a激励对象• b激励方式• c激励效应• d激励行为• e激励时机2.2 2.0压力的症状表现在(abc)您答对了• a生理上的反应• b行为上的反应• c情绪和认知方面的反应• d观念上的反应• e心理上的反应2.3 2.0迪尔和肯尼迪的组织文化因素理论认为,企业文化的构成因素包括(abcde)您答对了• a价值观• b英雄人物• c习俗仪式• d文化网络• e企业环境2.4 2.0适应型学习可以分为(ab)您答对了• a单环学习• b双环学习• c自主型学习• d组织学习• e行动型学习2.5 2.0创始人对组织文化创建的影响因素包括(abc)您答对了• a创始人的价值观• b创始人的性格特征• c创始人的经营理念• d创始人的家庭观念• e创始人的人生观念2.6 2.0学习型组织方法包括(abc)您答对了• a发现• b纠错• c成长• d学习• e思考2.7 2.0团队工作是建立在(bc)基础上的工作形式。

您答对了• a组织• b信任• c责任• d情感• e兴趣2.8 2.0激励的影响要素有(abcd)您答对了• a激励时机• b激励频率• c激励程度• d激励方向• e激励方式2.9 2.0组织文化的特征不包括(cd)您答对了• a整体性• b创新性• c独立性• d偶然性• e连续性2.10 2.0领导的作用有(abc)您答对了• a指挥作用• b激励作用• c协调作用• d惩罚作用• e规范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