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操作系统复习知识点总结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c62ad1bcc7931b765ce1520.png)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第一章引论1、操作系统定义2、操作系统的目标3、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4、在OS中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好处5、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及优缺点6、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特征的比较7、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8、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9、存储器管理的主要功能10、OS的用户接口包括什么?第二章进程管理1、程序顺序执行时的特征2、程序并发执行的特征3、进程及其特征4、进程的基本状态及其转换5、引入挂起状态的原因6、具有挂起状态的进程状态及其转换7、进程控制块及其作用8、引起创建进程的事件9、引起进程阻塞和唤醒的事件10、进程之间的两种制约关系11、临界资源12、临界区13、同步机构应遵循的规则14、经典同步算法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1、高级调度2、低级调度3、进程调度的两种方式4、抢占的原则5、操作系统选择调度方式和调度算法的若干准则6、周转时间7、针对各种调度算法,计算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9、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的原理、性能10、死锁、产生原因、必要条件11、处理死锁的基本方法12、预防死锁的方法13、安全状态14、银行家算法第四章存储器管理1、用户源程序变为一个可在内存中执行的程序需经过哪些步骤?2、程序装入的方式3、重定位、静态重定位、动态重定位4、内存的连续分配方式有哪些?5、对换6、基本分页管理原理、地址变换过程7、分段系统的基本原理、地址变换过程8、分页与分段的主要区别9、段页式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地址变换过程10、虚拟存储器、特征11、页面置换算法计算缺页率、置换率第五章设备管理1、按设备的共享属性可将设备分为什么?2、通道3、引入通道的原因4、I/O控制方式及发展宗旨5、缓冲引入的原因6、设备分配时应考虑的因素7、设备独立性8、SPOOLING、组成、特点9、共享打印机原理10、设备驱动程序的功能、特点11、磁盘访问时间包括什么?12、磁盘调度算法:计算平均寻道长度第六章文件管理1、文件2、文件的逻辑结构及分类3、文件的物理结构及分类5、目录管理的要求6、文件控制块7、索引节点8、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方法9、成组链接法的空闲盘快的组织、分配回收过程第七章操作系统接口1、系统调用。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ec5ad4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1.png)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一、操作系统概述1.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一种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软件系统。
它提供了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并协调和组织计算机系统的工作。
2.操作系统的功能●进程管理:负责创建、终止和切换进程,以及对进程的调度和同步。
●内存管理: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分配和回收、虚拟内存管理等。
●文件系统:提供对存储设备上的文件的管理和访问。
●设备管理: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包括设备的分配、调度和驱动程序的管理。
●用户界面: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交互方式,如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命令行界面(CLI)等。
二、进程管理1.进程与线程的概念和区别●进程是一个正在执行中的程序,由程序、数据和控制块组成,拥有独立的地质空间。
●线程是进程的执行单位,是进程内的一个独立执行流程,共享进程的资源。
2.进程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最短作业优先(SJF)调度算法●优先级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3.进程同步与互斥●临界区问题与解决方法●互斥量(Mutex)与信号量(Semaphore)●管程(Monitor)及其实现三、内存管理1.内存分配方法●连续分配:固定分区、可变分区、动态分区●非连续分配:分页、分段、段页式2.虚拟内存管理●页表和页表项●页面置换算法:FIFO、LRU、Clock等●页面置换策略:全局置换、局部置换四、文件系统1.文件系统的组成●文件和文件类型●目录结构:单级目录、多级目录、树形目录、索引目录等2.文件的存储管理●文件的物理结构:连续分配、链式分配、索引分配●文件的逻辑结构:顺序文件、索引文件、哈希文件五、设备管理1.设备的分类与组成●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通信设备●设备控制器、设备驱动程序2.设备分配与处理●设备分配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电梯算法等●中断处理和设备驱动程序六、用户界面1.图形用户界面(GUI)●窗口管理●鼠标、键盘和触屏操作●图形界面设计规范2.命令行界面(CLI)●常用命令和参数●命令管道和重定向●Shell脚本编程附件:●无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无法律名词及注释。
(完整版)操作系统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操作系统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1ba9abc0066f5335a8121f0.png)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操作系统功能:1. 资源管理:协调、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提高其利用率。
2. 用户角度: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环境和服务。
操作系统特征:1.并发性: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2.共享性: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线程)共同使用3.虚拟性: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在操作系统中,虚拟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分时使用的方法。
4.异步性:进程是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此即进程的异步性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优点:1.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2.提高了OS的可靠性3.可运行于分布式系统中微内核的基本功能:进程管理、进程间通信、存储器管理、低级I/O功能。
第二章进程程序和进程区别:程序是静止的,进程是动态的,进程包括程序和程序处理的对象程序顺序执行: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程序并发执行:间断性,无封闭性,可再现性进程:1.进程是可并发执行的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2.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的基本单位和实体;3.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进程的特征: 1.动态性: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具有生命期;它可以由系统创建并独立地执行,直至完成而被撤消2.并发性;3.独立性;4.异步性;进程的基本状态:1.执行状态;2.就绪状态;3.阻塞状态;进程控制块PCB:记录和描述进程的动态特性,描述进程的执行情况和状态变化。
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
进程运行状态: 1.系统态(核心态,管态)具有较高的访问权,可访问核心模块。
2.用户态(目态)限制访问权进程间的约束关系:1.互斥关系进程之间由于竞争使用共享资源而产生的相互约束的关系。
这种因共享资源而产生的制约关系称为进程的互斥。
—间接相互制约关系2.同步关系并发执行进程之间通过在执行时序上的某种限制而达到相互合作的这种约束关系称为进程的同步—直接相互制约关系临界资源:凡是以互斥方式使用的共享资源都称为临界资源。
临界资源具有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属性。
操作系统知识点复习全
![操作系统知识点复习全](https://img.taocdn.com/s3/m/165fb60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4.png)
操作系统知识点复习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系统软件,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集合。
下面将对操作系统的知识点进行复习。
1.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为应用软件提供运行环境和服务。
-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界面。
2.进程管理-进程是指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体。
-进程管理包括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进程调度。
-进程控制包括创建、撤销、挂起和唤醒进程等操作。
-进程同步是指多个进程之间的调度和协作,常用的同步机制有信号量、互斥量和条件变量。
-进程通信是指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常用的通信方式有管道、共享内存和消息队列。
-进程调度是指根据一定的算法选择就绪队列中的进程来运行。
3.内存管理-内存管理包括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和内存回收等操作。
-内存分配是将内存划分给进程使用,常用的分配方式有连续分配、非连续分配和虚拟存储器。
-内存保护是为了保护每个进程的内存空间,防止相互干扰。
-内存回收是回收进程结束后的内存空间,常用的回收方式有垃圾回收算法。
4.文件管理-文件管理是指对文件进行组织、存储和检索的操作。
-文件是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命名数据集合。
-文件管理包括文件的创建、打开、关闭、读取和写入等操作。
-文件系统是负责管理文件存储和访问的软件部分,常见的文件系统有FAT、NTFS和EXT等。
5.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设备可以是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或存储设备。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设备分配和设备调度等操作。
6.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交互的界面。
-用户界面可以分为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用户界面。
-命令行界面通过命令行输入和输出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图形用户界面通过图形界面提供更加直观和友好的操作方式。
7.操作系统的类型-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只能同时运行一个用户进程,并且只能执行一个任务。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0b6a92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a.png)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之一,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操作界面和运行环境。
下面是对操作系统重点知识的总结:一、操作系统基本概念:1.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它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给用户和其他软件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并执行用户程序,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高效、正常、安全地工作。
2.操作系统的特征操作系统具有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特征。
3.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任务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任务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接口等。
4.操作系统的分类根据处理器的个数,操作系统可分为单处理器操作系统和多处理器操作系统;根据用户的数量,操作系统可分为单用户操作系统和多用户操作系统;根据对计算机的使用方式,操作系统可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等。
二、进程管理:1.进程和进程控制块进程是程序在一些数据集上的一次执行过程,每个进程都有一个进程控制块(PCB),记录进程的相关信息。
2.进程的状态和转换进程具有就绪、运行和阻塞三种状态,进程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是通过调度算法实现的。
3.进程调度进程调度是决定哪个进程优先获得处理器使用权的过程,调度算法分为非抢占式调度和抢占式调度。
4.进程同步和通信多个进程之间需要进行同步和通信,常用的同步机制有互斥和信号量,常用的通信机制有共享内存和消息传递。
三、内存管理:1.内存地址空间计算机的内存被划分为连续的地址块,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地址空间,包括代码段、数据段和堆栈段。
2.内存分配方式内存分配方式包括连续分配、非连续分配和虚拟内存分配等,常用的算法有首次适应、最佳适应和最坏适应等。
3.虚拟内存虚拟内存是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一种抽象概念,它允许程序访问超出物理内存的数据并可以实现进程间的内存保护。
四、文件管理:1.文件结构和文件访问方式文件结构有顺序文件、索引文件和链式文件等,文件访问方式包括顺序访问、随机访问和索引访问等。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81f56a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5.png)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第一章引论1、操作系统定义: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的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2、操作系统的作用1.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 作为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3.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分时系统原理和特征原理:人机交互、共享主机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4、脱机I/O 原理:程序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都是在外围机的控制下完成。
优点:减少了CPU 空闲时间、提高了I/O 速度。
5、操作系统四个基本特征;其中最重要特征是什么?(并发)并发、共享、虚拟、异步第二章进程管理1 、进程定义、进程特征(结构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和异步性)1.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
2. 进程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在处理机上顺序执行时所发生的活动。
3. 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他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
2、进程的基本状态、相互转换原因及转换图(三态)就绪、阻塞、执行3、具有挂起状态的进程状态、相互转换原因及其转换图(五态)活动就绪、静止就绪、活动阻塞、静止阻塞、执行4、什么是进程控制块?进程控制块的作用进程控制块是用于描述进程当前情况以及管理进程运行的全部信息。
1. 作为独立运行基本单位的标志。
2. 能实现间断性运行方式。
3. 提供进程管理、调度所需要的信息4. 实现与其他进程同步与通信5、临界资源定义、临界区的定义一次只能为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
每个进程访问临界资源的代码称为临界区。
6、同步机制应遵循的规则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7、记录型信号量的定义,信号量值的物理意义,wait 和signal 操作8、AND 型信号量的定义,Swait 和Ssignal 操作9、经典同步算法:①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算法;②不会死锁的哲学家就餐问题算法;③读者-写者问题算法10、利用信号量机制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算法(前驱关系、类经典同步问题)11、高级进程通信三种类型。
(完整版)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b104e93b52acfc788ebc96e.png)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1.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基本特征、主要类型;2.理解分时、实时系统的原理;第二章进程管理1.掌握进程与程序的区别和关系;2.掌握进程的基本状态及其变化;3.掌握进程控制块的作用;4.掌握进程的同步与互斥;5.掌握多道程序设计概念;6.掌握临界资源、临界区;7.掌握信号量,PV操作的动作,8.掌握进程间简单同步与互斥的实现。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1.掌握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的功能;2.掌握简单的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法、时间片轮转法、优先级法;3.掌握评价调度算法的指标:吞吐量、周转时间、平均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4.掌握死锁;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死锁预防的基本思想和可行的解决办法;5.掌握进程的安全序列,死锁与安全序列的关系;第四章存储器管理1.掌握用户程序的主要处理阶段;2.掌握存储器管理的功能;有关地址、重定位、虚拟存储器、分页、分段等概念;3.掌握分页存储管理技术的实现思想;4.掌握分段存储管理技术的实现思想;5.掌握页面置换算法。
第五章设备管理1.掌握设备管理功能;2.掌握常用设备分配技术;3.掌握使用缓冲技术的目的;第六章文件管理1.掌握文件、文件系统的概念、文件的逻辑组织和物理组织的概念;2.掌握目录和目录结构;路径名和文件链接;3.掌握文件的存取控制;对文件和目录的主要操作第七章操作系统接口1.掌握操作系统接口的种类;2.掌握系统调用的概念、类型和实施过程。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知识点汇总第一章1、操作系统的定义、目标、作用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
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和开放性.OS的作用可表现为:a.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一般用户的观点)b. 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资源管理的观点)c. 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2、脱机输入输出方式和SPOOLing系统(假脱机或联机输入输出方式)的联系和区别脱机输入输出技术(Off-Line I/O)是为了解决人机矛盾及CPU的高速性和I/O 设备低速性间的矛盾而提出的.它减少了CPU的空闲等待时间,提高了I/O速度.由于程序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都是在外围机的控制下完成的,或者说,它们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故称为脱机输入输出方式;反之,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输入输出的方式称为联机(SPOOLing)输入输出方式假脱机输入输出技术也提高了I/O的速度,同时还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5d2801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0.png)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述1.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指控制和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合理地组织调度计算机的工作和资源的分配,以提供给用户和其他软件方便的接口和环境的程序集合。
并发:是指两个多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引入进程的目的是使程序能并发执行。
注意:同一时间间隔(并发)和同一时刻(并行)的区别。
微观上这些程序还是分时交替执行。
共享:是指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可分为互斥共享方式、同时访问方式。
#并发和共享是操作系统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虚拟:是指把一个物理上的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如虚拟处理器、虚拟内存、虚拟外部设备。
异步: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允许多个程序并发执行,但由于资源有限,进程的执行不是一贯到底,而是走走停停,以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操作系统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1)命令接口:联机命令接口又称交互式命令接口,适用于分时或实时系统的接口,由一组键盘操作命令组成;脱机命令接口又称批处理命令接口,即适用于批处理系统,由一组作业控制命令组成。
2)程序接口:由一组系统调用命令(简称系统调用,也称广义指令)组成操作系统用作扩充机器1.2 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分类1手工操作阶段(此阶段无操作系统)2批处理阶段(操作系统开始出现):1)单道批处理系统: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2)多道批处理系统:多道、宏观上并行、微观上串行3分时操作系统:同时性、交互性、独立性、及时性4实时操作系统:及时性、可靠性5网络操作系统:网络中各种资源的共享以及各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6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分布性、并行性。
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本质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分布式操作系统中,若干台计算机相互协同完成同一任务。
7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1.3 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操作系统内核包括:时钟管理、中断机制、原语、系统控制的数据结构及处理中断,也称外中断,指来自CPU执行指令以外的事件的发生异常,也称内中断、例外或陷入,指源自CPU执行指令内部的事件如果程序的运行由用户态转到核心态,会用到访管指令,访管指令是在用户态使用的,所以它不可能是特权指令。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资料(全)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3d56c59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2.png)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资料(全)第⼀章操作系统引论1.操作系统的设计⽬标及作⽤设计⽬的:(⽅便性和有效性是设计操作系统时最重要的两个⽬标)1.有效性:提⾼系统资源利⽤率;提⾼系统吞吐量。
2.⽅便性:配置OS后可使计算机系统更容易使⽤。
3.可扩充性:现代OS应采⽤新的结构,以便于⽅便的增加新的功能和模块。
4.开放性:系统能遵循世界标准规范,特别是遵循开放系统互连(OSI)国际标准。
作⽤:1.OS作为⽤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管理者。
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2. 单道批处理系统和多道批处理系统特点及区别单道批处理系统特点:⾃动性顺序性单道性。
多道批处理系统特点(优缺点):1.资源利⽤率⾼。
2.系统吞吐量⼤。
3.平均周转时间长。
4. ⽆交互能⼒。
★☆单道批处理系统中,内存中仅有⼀道作业,⽆法充分利⽤系统资源。
多道批处理系统中,作业按⼀定算法从外存的“后备队列”中调⼊内存,使它们共享各种资源。
1.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的特点特征⽐较:1>.多路性。
实时信息处理系统也按分时原则为多个终端⽤户服务。
实时控制系统的多路性则主要表现在系统周期性地对多路现场信息进⾏采集,以及对多个对象或多个执⾏机构进⾏控制。
⽽分时系统中的多路性则与⽤户情况有关,时多时少。
2>.独⽴性。
实时信息处理系统中的每个终端⽤户在向实时系统提出服务请求时,是彼此独⽴地操作,互不⼲扰;⽽实时控制系统中,对信息的采集和对对象的控制也都是彼此互不⼲扰。
3>.及时性。
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的;⽽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则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时间或完成截⽌时间来确定的,⼀般为秒级到毫秒级,甚⾄有的要低于100微秒。
4>.交互性。
实时信息处理系统虽然也具有交互性,但这⾥⼈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服务程序。
它不像分时系统那样能向终端⽤户提供数据处理和资源共享等服务。
2024年操作系统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
![2024年操作系统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95b005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3.png)
填 空绪论: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的概念与特点,原语与原子操作。
1.批处理操作(1)单道批处理系统概念单道批处理系统是指系统通过作业控制语言将作业组织成批,使其能自动连续运行,不过,在内存中任何时候只有一道作业的系统。
单道批处理系统特性次序性单道性 自动性(2)多道批处理系统概念系统对作业的处理是成批进行的,并且在主存中能同时保存多道作业的系统。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重要目标是提升系统吞吐率和各种资源的利用率。
多道批处理系统特性无序性 多道性 调度性2.分时系统(1)概念分时操作系统是指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联机终端,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终端以交互的方式使用主计算机,共享主机资源的系统。
(2)分时系统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人与系统的交互性。
分时系统设计的目标是确保用户响应时间的及时性。
(3)分时系统的特性 多路性 独立性 及时性:满足用户对响应时间的要求 交互性3.实时操作系统(1)概念实时操作系统是指系统能够及时响应外部(随机)事件的祈求,并能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控制系统中所有的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工作。
(2)实时操作系统的特性 多路性 独立性 及时性:满足实时任务截止时间的要求交互性可靠性4.原语:操作系统内核或微核提供核外调用的过程或函数称为原语,是由若干条指令组成,用于完成特定功效的一段程序。
原语在执行过程不允许被中断。
5.原子操作:执行中不能被其他进程(线程)打断的操作就叫原子操作。
当该次操作不能完成的时候,必须回到操作之前的状态,原子操作不可拆分。
进程管理:什么是进程?进程与程序的区分与联系?进程的特性有哪些?进程之间的关系有哪些?什么是信号量?信号量的物理含义?1.进程定义可并发执行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派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2.进程特性(1)动态性(2)并发性(3)独立性(4)异步性 (5)结构特性:3.进程与程序的关系(1)程序是一组指令的集合,是静态的概念;进程是程序的执行,是动态的概念。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原稿)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原稿)](https://img.taocdn.com/s3/m/63e18f1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f.png)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原稿)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1. 操作系统概述1.1 定义与作用1.2 常见操作系统的分类1.3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2. 进程管理2.1 进程的定义2.2 进程状态及转换2.3 进程调度算法2.4 进程同步与互斥2.5 进程通信方式3. 内存管理3.1 内存的分段与分页3.2 虚拟内存与页面置换算法3.3 内存碎片整理与分配算法3.4 页面置换策略3.5 内存保护与地址转换4. 文件系统4.1 文件系统的组成4.2 文件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4.3 文件操作与共享4.4 目录管理与文件的打开访问4.5 文件存储原理与文件的备份5. 输入输出管理5.1 I/O设备的分类5.2 缓冲区管理与设备驱动程序 5.3 I/O控制方式与I/O操作指令 5.4 磁盘调度算法5.5 文件系统缓存管理6. 网络与分布式操作系统6.1 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与功能 6.2 网络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6.3 分布式操作系统的通信与同步6.4 分布式文件系统与进程迁移6.5 虚拟化技术与云操作系统7. 安全与保护7.1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威胁7.2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7.3 访问控制与身份认证7.4 安全协议与加密算法7.5 操作系统安全的最佳实践附件:- 附件1:操作系统调度算法实现代码示例- 附件2: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实验报告范例- 附件3:操作系统文件系统设计法律名词及注释:- 著作权:指对某一独创性的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所享有的权利。
- 版权法:一种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主要用于保护著作权人的经济利益和精神利益。
- 公开许可:通过特定的许可证向公众授权某项内容的使用、复制、修改、分发等行为。
操作系统总复习
![操作系统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727adb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e.png)
操作系统总复习操作系统总复习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⑴操作系统定义及作用⑵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⑶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⑷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分类第二章进程管理⑴进程的概念和特征⑵进程的状态和转换⑶进程调度算法⑷进程同步与互斥⑸进程通信第三章内存管理⑴内存管理的需求和基本概念⑵内存分区管理⑶页面置换算法⑷虚拟内存管理⑸内存保护和共享第四章文件系统⑴文件系统的组织和层次结构⑵文件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⑶文件的操作和访问控制⑷文件系统的缓存管理⑸文件的备份和恢复第五章输入输出系统⑴输入输出设备的分类和特点⑵输入输出控制方式和机制⑶设备驱动程序和设备管理⑷中断处理和设备中断⑸缓冲区管理和输入输出性能优化第六章文件系统性能优化⑴文件访问性能的影响因素⑵磁盘存储结构和访问时间⑶文件缓冲技术和缓冲区管理⑷文件系统的优化策略⑸文件系统的容错与恢复第七章安全与保护⑴安全性和保护性的概念⑵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威胁⑶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防范措施⑷计算机系统的访问控制⑸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第八章操作系统的演化⑴分布式和并行计算环境⑵分布式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原理⑶并行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原理⑷分布式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⑸并行操作系统的任务调度附件:⒈定义相关的法律名词及注释⒉操作系统设计的案例分析报告本文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版权:指作品的创作者对作品享有的法律保护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等。
⒉专利:指发明者对其发明所享有的独占权利,包括制造、使用、销售等权利。
⒊商标:指企业对其产品或服务标识的独占权利,用于区分同类产品或服务的来源。
⒋反垄断法:指禁止企业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法规,旨在维护市场公平和消费者权益。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正式版)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55b8b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2.png)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正式版)1. 操作系统概述- 定义: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通过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提供上层应用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的接口,协调计算机资源的使用,实现对计算机系统的有效管理。
- 功能: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界面,管理进程和线程,调度资源,提供文件系统和存储管理,实现设备驱动和输入输出控制等功能。
2. 操作系统的组成- 内核: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实现最基本的功能,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等。
- 进程管理:负责管理和调度进程,保证进程的正确执行。
- 内存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分配和回收。
- 文件系统:提供对文件和目录的管理,实现文件的读写和存储。
- 输入输出系统:负责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实现输入和输出的控制。
- 用户接口: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界面,如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界面等。
3. 操作系统的常见类型- 批处理操作系统:按照一批作业的顺序进行处理,无需用户干预。
- 分时操作系统:多个用户通过终端同时使用计算机资源。
- 实时操作系统:对时间要求严格,需要快速响应和处理外部事件。
- 网络操作系统:用于管理和控制网络中的计算机资源。
- 分布式操作系统:将多台计算机连接成一个整体,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4. 操作系统的关键概念- 进程和线程:程序的执行实例,进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线程是进程的执行单位。
- 内存管理:操作系统负责分配和回收内存资源,保证进程的正常执行。
- 文件系统:操作系统提供对文件和目录的管理,实现数据的读写和存储。
- 调度算法:操作系统通过调度算法决定哪些进程被执行,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 设备驱动:操作系统提供设备驱动程序,实现对硬件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5. 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 多核处理器的支持: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多核处理器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操作系统需要支持多核环境下的并行计算和资源调度。
- 虚拟化技术的应用:虚拟化技术可以将一台物理计算机虚拟为多个逻辑计算机,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操作系统需要支持虚拟化环境的管理。
操作系统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操作系统知识点整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9869fbb14e852458fb577c.png)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2)计算机软件是指程序和与程序相关的文档的集合3)按功能可把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各种管理软件,用于工程计算的软件包,辅助设计软件4)通常把未配置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5)操作系统可以被看作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统管整个系统资源,制定各种资源的分配策略,调度系统中运行的用户程序,协调它们对资源的需求,从而使整个系统在高效、有序的环境里工作。
6)发展的动力:(1)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的需要(2)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需要(3)硬件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4)计算机体系结构发展的需要7)操作系统是在“裸机”上加载的第一层软件,是对计算机硬件系统功能的首次扩充8)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一个大型程序9)操作系统的功能:处理机管理: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调度、实施CPU分配存储器管理: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设备管理:缓冲管理,设备分配,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存储空间管理,目录管理,读写管理和保护与用户有关的接口:用户接口,程序接口,人机交互10)操作系统另一种定义:操作系统是一组能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操作系统的种类:1)单道批处理系统特点:单路性、独占性、自动性、封闭性、顺序性缺点:系统的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2)多道批处理系统特点:多路性、共享性、自动型、封闭性、无序性、调度性好处:✓提高CPU的利用率✓提高内存和I/O设备的利用率✓增加系统吞吐量缺点: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3)分时系统分时系统是指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配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由此所组成的系统,该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通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中的资源。
(完整版)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原稿)
![(完整版)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原稿)](https://img.taocdn.com/s3/m/374c220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2.png)
(完整版)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原稿)第一章绪论1.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答:操作系统的职能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硬、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并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友好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用户接口等。
2.研究操作系统的几种不同观点答:(1)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①处理机管理:分配和控制处理机;②存储器管理:分配及回收内存;③I/O设备管理:I/O 分配与操作;④文件管理:文件存取、共享和保护。
(2)作为扩充机器:①把覆盖了软件的机器称为扩充机或虚拟机;②分层扩充的特点。
第二章操作系统用户界面1.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哪两种接口答: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两个接口,一个是系统为用户提供的各种命令接口,用户利用这些操作命令来组织和控制作业的执行或管理计算机系统。
另一个接口是系统调用,编程人员使用系统调用来请求操作系统提供服务,例如申请和释放外设等类资源、控制程序的执行速度等。
2.什么是系统调用答: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唯一接口。
编程人员利用系统调用,在源程序一级动态请求和释放系统资源,调用系统中已有的系统功能来完成那些与机器硬件部分相关的工作以及控制程序的执行速度等。
因此,系统调用像一个黑箱子那样,对用户屏蔽了操作系统的具体动作而只提供有关的功能。
3.系统调用与库函数的区别答:(1)函数库提供的函数通常不需要操作系统的服务,函数在用户空间内执行,除非函数涉及到I/O操作。
系统调用是要求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进程,提供某种服务,通常是涉及系统的硬件资源和一些敏感的软件资源等。
(2)函数库调用是语言或应用程序的一部分,而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系统调用时在操作系统内核发现一个“trap”或中断后进行的(其中系统调用是软中断)。
(3)库函数是在系统调用上的一层包装,运行在用户态。
第三章进程管理1.进程控制块包含哪些信息答:(1)描述信息:①进程名或进程标识名;②用户名或用户标识名;③家庭关系。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caf871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0.png)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一、操作系统基础知识1.1 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以及提供各种服务和功能,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一个方便的接口。
1.2 操作系统的功能- 进程管理:负责创建、调度和终止进程,以及处理多个进程之间的通信和同步。
- 内存管理: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的分配和回收。
- 文件系统:管理磁盘上的文件和目录,并提供文件的读写等操作。
- 设备管理:管理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如磁盘、打印机等。
- 用户界面: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交互的接口,如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界面等。
二、进程管理2.1 进程的概念进程是程序在计算机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包括代码、数据和执行状态等信息。
2.2 进程的调度- 非抢占式调度:进程运行直到自己主动让出CPU,例如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 抢占式调度:操作系统可以主动中断进程,例如优先级调度算法和实时调度算法。
2.3 进程间通信进程间通信(IPC)是不同进程之间交换数据和信息的机制,常用的IPC方式包括管道、消息队列和共享内存等。
三、内存管理3.1 内存的分段- 代码段:存放程序的指令代码。
- 数据段:存放程序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
- 堆栈段:存放程序的局部变量和函数调用信息。
3.2 虚拟内存虚拟内存是一种能够扩展计算机的物理内存的技术,它将磁盘空间作为辅助存储器,允许将物理内存和磁盘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四、文件系统4.1 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文件系统是管理磁盘上文件和目录的机制,它包括文件的组织结构、文件的存储和文件的访问控制等。
4.2 文件的组织- 单级文件组织:所有文件都存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中。
- 多级文件组织:文件按照层次结构进行组织,可以使用目录和子目录进行分类管理。
4.3 文件的访问控制文件访问控制用于限制用户对文件的访问权限,常见的文件访问控制方式包括用户权限和文件权限。
五、设备管理5.1 设备的分类设备可以按照其功能和使用方式进行分类,常见的设备分类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
操作系统知识点复习全
![操作系统知识点复习全](https://img.taocdn.com/s3/m/ddf21a1355270722192ef7f9.png)
1.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2.理解操作系统的主要特性:并发性、共享性、异步性、虚拟技术。
3.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存储器管理,处理机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管理。
4.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个人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UNIX系统是著名的分时系统。
5.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系统调用和操作命令。
6.现代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三种使用界面:命令界面、图形界面和系统调用界面。
7. 批处理具有成批处理的特征;分时具有交互特征;实时系统具有实时特征。
8.所谓中断是指CPU对系统发生的某个事件作出的一种反应:CPU暂停正在执行的程序,保留现场后自动地转去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处理完该事件后再返回断点继续执行被“打断”的程序。
9. 中断处理的一般过程分为以下阶段:保存现场,分析原因,处理中断,返回断点。
10.作业调度的主要功能是:①记录系统中各个作业的情况;②按照某种调度算法从后备作业队列中挑选作业;③为选中的作业分配内存和外设等资源;④为选中的作业建立相应的进程;⑤作业结束后进行善后处理工作。
11.进程调度的主要功能是:①保存当前运行进程的现场;②从就绪队列中挑选一个合适进程;③为选中的进程恢复现场。
12. 虚拟存储器的基本特征是:①虚拟扩充,即不是物理上而是逻辑上扩充了内存容量;②部分装入,即每个作业不是全部一次性地装入内存,而是只装入一部分;③离散分配,即不必占用连续的内存空间,而是“见缝插针”;④多次对换,即所需的全部程序和数据要分成多次调入内存。
虚拟存储器的容量主要受到指令中表示地址的字长和外存的容量的限制。
13.进程的基本状态有:运行态、就绪态、阻塞态。
14.在存储器管理中,页面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
操作系统 知识点总结
![操作系统 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a25678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d.png)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1. 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提供了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合理分配、调度和控制,使得计算机能够高效地运行各种应用程序。
操作系统扮演着计算机系统的“管家”角色,它负责管理和协调系统中的各种资源,为用户提供方便、高效的计算环境。
2. 操作系统结构操作系统通常由内核和系统调用接口组成。
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管理系统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系统调用接口是用户程序与内核之间的接口,它提供了一组系统调用的接口函数,使得用户程序可以请求内核提供的服务。
操作系统的结构可以分为单体结构、层次结构、微内核结构和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对操作系统的性能、可扩展性和维护性都有不同的影响。
3. 进程管理进程是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创建的实体,它包含了程序的代码、数据和执行环境。
进程是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资源管理单元,操作系统通过进程管理对系统资源进行分配、调度和保护。
进程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的创建、终止和调度、进程通信和同步、以及进程的死锁处理等。
进程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系统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对进程的良好管理。
4. 内存管理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内存资源的过程,它负责分配、保护和回收内存空间。
内存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内存的分配和回收、内存的保护和共享,以及虚拟内存的管理。
虚拟内存是一种将磁盘空间作为扩展内存使用的技术,它可以将物理内存和磁盘空间结合起来,为程序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地址空间。
内存管理对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5.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管理文件和目录的机制,它负责对文件进行存储和组织,并提供了对文件的访问和管理接口。
文件系统的设计要考虑文件的组织方式、文件的命名和访问方式、以及对文件进行保护和共享等。
文件系统的目标是提供对文件的高效访问和管理,并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一个方便的文件管理环境。
操作系统知识点复习全
![操作系统知识点复习全](https://img.taocdn.com/s3/m/5a83b75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4.png)
操作系统知识点复习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提供给用户和应用程序一个统一的界面来访问和管理这些资源。
1.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界面。
2.进程管理:-进程是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它包括程序的代码和关联的数据。
-操作系统负责创建、结束和调度进程,以及管理进程间的通信和同步。
3.内存管理:-操作系统负责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并管理内存的使用和释放。
-内存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和内存交换。
4.文件系统管理:-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来管理存储设备上文件的一种机制。
-操作系统负责文件的创建、删除、读取和写入,以及文件的组织和保护。
5.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硬件设备,如磁盘、打印机和网络接口。
-操作系统负责设备的分配、控制和错误处理。
6.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交互界面。
-操作系统提供了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用户界面两种常见的用户界面形式。
7.进程调度算法:-进程调度算法决定了操作系统如何选择要执行的进程。
-常见的调度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轮转调度和最高响应比优先等。
8.页面置换算法:-页面置换算法决定了操作系统如何选择要替换的页面。
-常见的页面置换算法包括最佳置换算法、先进先出算法、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和时钟算法等。
9.同步与互斥:-同步和互斥是并发程序设计中的重要概念。
-同步用于协调多个进程或线程的执行次序,而互斥用于保护共享资源的访问。
10.死锁:-死锁是进程因为竞争资源而无限等待的状态。
-死锁发生时,操作系统需要采取相应的死锁检测和解除机制。
以上是操作系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复习。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操作系统,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 章操作系统引论1.1知识点总结1、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1)OS 是什么:是系统软件(一整套程序组成,如UNIX 由上千个模块组成)2)管什么: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记录和调度)2、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操作系统的功能:存储器管理、处理机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管理。
1)存储器管理:内存分配,地址映射,内存保护和内存扩充2)处理机管理:作业和进程调度,进程控制和进程通信3)设备管理:缓冲区管理,设备分配,设备驱动和设备无关性4)文件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文件操作的一般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存取控制5)用户接口:命令界面/图形界面和系统调用接口3、操作系统的地位操作系统是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建立其他所有软件的基础。
它是整个系统的控制管理中心,既管硬件,又管软件,它为其它软件提供运行环境。
4、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操作系统基本特征:并发,共享和异步性。
1)并发: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活动在同一给定的时间间隔中进行。
2)共享:共享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被多个任务所共用。
3)异步性:每个程序什么时候执行,向前推进速度快慢,是由执行的现场所决定。
但同一程序在相同的初始数据下,无论何时运行都应获得同样的结果。
5、操作系统的主要类型?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个人机系统、网络系统和分布式系统1)多道批处理系统(1)批处理系统的特点:多道、成批(2)批处理系统的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3)批处理系统的缺点:等待时间长、没有交互能力2)分时系统(1)分时:指若干并发程序对CPU 时间的共享。
它是通过系统软件实现的。
共享的时间单位称为时间片。
(2)分时系统的特征:同时性:若干用户可同时上机使用计算机系统交互性:用户能方便地与系统进行人--机对话独立性:系统中各用户可以彼此独立地操作,互不干扰或破坏及时性:用户能在很短时间内得到系统的响应(3)优点主要是:响应快,界面友好多用户,便于普及便于资源共享3)实时系统(1)实时系统:响应时间很快,可以在毫秒甚至微秒级立即处理(2)典型应用形式:过程控制系统、信息查询系统、事务处理系统4)个人机系统(1)单用户操作系统单用户操作系统特征:个人使用:整个系统由一个人操纵,使用方便。
界面友好:人机交互的方式,图形界面。
管理方便:根据用户自己的使用要求,方便的对系统进行管理。
适于普及:满足一般的工作需求,价格低廉。
(2)多用户操作系统多:代表是UNIX,具有更强大的功能和更多优点。
① 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的特征:分布性、自治性、互连性、可见性网络操作系统功能本机+网络操作系统:本地OS 之上覆盖了网络OS,可以是同构的也可以是异构的。
功能:实现网络通信、资源共享和保护、提供网络服务和网络接口等② 分布式操作系统定义:运行在不具有共享内存的多台计算机上,但用户眼里却像是一台计算机。
(分布式系统无本地操作系统运行在各个机器上)分布式系统特征:分布式处理、模块化结构、利用信息通信、实施整体控制分布式操作系统特点:透明性、灵活性、可靠性、高性能、可扩充性1.2习题练习1、选择题1)操作系统是一种()。
A.系统软件B.系统硬件C.应用软件D.支援软件2)多道程序设计是指()。
A.在实时系统中并发运行多个程序B.在分布系统中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C.在一台处理机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D.在一台处理机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3)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之一是正确性,下列()因素不会影响该目标? A.并发性 B.共享性 C.高效性 D.随机性4)在下列操作系统的各个功能组成部分中,哪一个不需要有硬件的支持?A.进程调度B.时钟管理C.地址映射D.中断系统5)下列操作系统中,()是网络操作系统A.Windows 3.XB.DOS 6.22C.CP/M 2.2D.linux6)若把操作系统看作是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下列()不属于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资源?A.CPUB.内存C.程序D.中断7)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
A.程序B.文件C.资源D.进程8)没有下列设备(),计算机无法工作。
A.硬盘B.软盘C.内存D.打印机9)操作系统采用最多的数据结构是()。
A.队列B.表格C.树D.堆栈2、判断题1)OS 的最终目标是管理好软件和硬件资源。
()2)系统软件指的就是操作系统。
()3)操作系统是存在ROM 上的软件。
()4)从用户的角度,操作系统可以看成计算机硬件的扩充。
()5)虚拟机是指硬件外层的软件。
()6)用户使用计算机,不必知道内部数据是如何存放的。
()7)操作系统的两大使命,服务用户和管理资源是统一的。
()8)多道程序设计既在内存中的多个程序并行运行。
()9)多用户系统一定采用多道技术。
()10)只有多重处理系统可以为多用户服务。
()11)多用户必须使用多终端。
()12)分时系统中时间片越长越好。
()13)用户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成"操作系统。
()14)操作系统的冷,热启动差别只在于是否有加电自检的过程。
()3、填空题1)从人机交互方式来看,操作系统是用户与机器的。
2)从管理角度看,操作系统是管理资源的。
3)计算机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的系统软件。
4、简答题1)何谓脱机I/O,联机I/O ?2)分时系统为什么能实现人机交互的操作?为什么主机间断的服务,用户却觉得在连续地工作?3)批处理系统及分时系统中各用户均能共享系统资源,在共享系统资源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4)为什么UNIX 系统是小型机的主导操作系统?从系统功能的角度说明之5)操作系统的五大类型的特点6)简述操作系统的功能7)多道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8)操作系统一般为用户提供了哪三种界面?各有什么特点?9)解释下列术语:并发,吞吐量,分时,实时1.3习题解答1、选择题4、简答题1)脱机I/O 是指输入/输出工作不受主机直接控制,而由卫星机专门负责完成I/O,主机专门完成快速计算任务,从而二者可以并行操作。
联机I/O 是指作业的输入、调入内存以及结果输出都在CPU 直接控制下进行。
2)分时系统提供两种接口:命令接口和系统调用,主机在中断结构和时钟系统的支持下,把CPU 时间分成时间片,每个程序只运行一个时间片,就产生一个时钟中断, 控制转向操作系统,操作系统选择另一个用户程序。
它提供命令接口,交互性好,用户在终端上操作,即可得到系统的即时响应在交互环境下,一个用户使用终端,大部分时间用于操作键盘输入字符,或阅读思考系统送回显示的信息.这个阶段终端可独立完成,无需主机直接的服务.用户感觉主机在不间断地为自己服务, 因此这种系统也称为联机系统.各用户在自己享用的时间片内,取得主机的服务3)批处理系统采用并发处理方式,作业搭配,利用外设申请中断的功能,通过系统调度程序进行操作。
分时系统各用户按时间片分享CPU,使系统具备共享能力4.核心层提供基本功能,具有较强的进程管理、存储管理和文件管理的功能,实用层有命令的解释和语言系统等实用软件,也有大量的应用软件,系统便于掌握,也便于扩展,代码采用C 语言移植性强。
很强的文件处理能力,以文件方法实现I/O 功能,管理十分方便。
良好的开发环境5.操作系统有以下几种类型: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点:多道、成批分时系统的特点:同时性、交互性、独立性、及时性实时系统的特点:交互能力较弱,系统专用,响应时间更严格、及时、可靠性要求更高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分布性、自治性、互连性、可见性分布式操作系统的特点:透明性、灵活性、可靠性、高性能、可扩充性6.存储器管理:包括内存分配、址映射、内存保护和内存扩充。
作业管理:包括作业的创建,撤消,用户界面的设计进程管理: 进程控制和进程通信。
设备管理:包括缓冲管理、设备分配、和设备无关性。
文件管理:包括文件存空间的管理、文件操作的一般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存取控制。
7.教材P108.操作系统一般为用户提供的三种界面是:命令界面、图形界面和系统调用界面命令界面--在提示符之后用户从键盘上输入命令,系统提供相应服务。
图形界面--用户利用鼠标、窗口、菜单、图标等图形用户界面工具,可以直观、方便、有效地使用系统服务和各种应用程序及实用工具。
系统调用界面--用户在自己的C程序中使用系统调用,从而获取系统更基层的服务。
9.教材P610.并发:是指两个或多个活动在同一给定的时间间隔中进行。
是宏观上的概念。
吞吐量:在一段给定的时间内,计算机所能完成的总工作量。
分时:主要是指若干并发程序对CPU 时间的共享。
实时:表示"及时"或"既时"。
第2 章进程管理1、程序顺序执行与并发执行比较2、多道程序设计概念及其优点1)多道程序设计:是在一台计算机上同时运行两个或更多个程序。
2)多道程序设计的特点:多个程序共享系统资源、多个程序并发执行3)多道程序设计的优点: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系统吞吐量3、什么是进程,进程与程序的区别和关系1)进程的引入由于多道程序的特点,程序具有了并行、制约和动态的特征,就使得原来程序的概念已难以刻划和反映系统中的情况了。
2)进程:程序在并发环境下的执行过程。
3)进程与程序的主要区别:(1)程序是永存的,进程是暂时的(2)程序是静态的观念,进程是动态的观念(3)进程由三部分组成:程序+数据+进程控制块(描述进程活动情况的数据结构)(4)进程和程序不是一一对应的一个程序可对应多个进程即多个进程可执行同一程序一个进程可以执行一个或几个程序4)进程特征:动态性、并发性、调度性、异步性、结构性4、进程的基本状态及其转换1)进程基本状态(1)运行态(Running):进程正在占用CPU;(2)就绪态(Ready):进程具备运行条件,但尚未占用CPU;(3)阻塞态(Blocked):进程由于等待某一事件不能享用CPU。
2)进程状态的转换(1)就绪态->运行态(2)运行态->就绪态(3)运行态->阻塞态(4)阻塞态->就绪态5、进程是由哪些部分组成, 进程控制块的作用1)进程的组成:由程序、数据集合和PCB 三部分组成。
2)进程控制块的作用:进程控制块是进程组成中最关键的部分。
(1)每个进程有唯一的PCB。
(2)操作系统根据PCB 对进程实施控制和管理。
(3)进程的动态、并发等特征是利用PCB 表现出来的。
(4)PCB 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6、PCB 组织方式线性队列、链接表、索引表7、进程的同步与互斥1)同步:是进程间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直接发生相互作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