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教育体系创建
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方案
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方案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我国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方案应运而生。
一、建设目标
1. 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2.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校企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
二、建设重点
1. 强化学科建设,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团队;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3. 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4.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建设措施
1. 落实政府资金支持,加强学校设施建设和教育教学硬件设备更新;
2. 加强校企合作,引入企业资源,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3. 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推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4. 加强国际化建设,扩大对外交流,提高学校在国际间的影响力。
四、建设成效
1. 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学校在国内高等教育界的影响力;
2. 培养出一批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3. 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促进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
4. 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以上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方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与建设途径
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与建设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应用型高校成为了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应用型高校进行学习和就业。
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建设途径是这些高校成功发展的关键。
一、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
1. 实用性。
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强调实用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服务性。
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强调服务性,致力于为社会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3. 国际化。
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强调国际化,注重国际文化交流和人才培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二、应用型高校的建设途径
1.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应用型高校应积极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推动科技成果在产业中的应用。
2. 推进课程改革。
应用型高校应推进课程改革,注重课程实践性和创新性,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教师的国际化素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术研究。
4. 增强学生职业素养。
应用型高校应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人才。
总之,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建设途径是相互关联的,只有强化办学理念的实践性和服务性,同时推进建设途径的创新性和实用性,才能使应用型高校持续发展并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以滇池学院的双创育人实践为例
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以滇池学院的双创育人实践为例唐俊;钟伟明【期刊名称】《艺术科技》【年(卷),期】2024(37)8【摘要】目的:研究旨在推动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在国家大力推行高校创业教育的背景下促进民办高校进一步落实应用型改革。
方法:滇池学院不断推行改革实践,从三个方面着手构建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推动应用型转型:一是以专业教育为基础,以“四创融入”的双创育人模式和主体、目标、资源协同的产教融合双创育人路径,形成创新创业育人合力;二是建设“一主体两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同时建设教师、学生分类奖励的激励机制,构筑教师聘任、就业保障、实习实训“三位一体”的保障机制,健全校内、校外互补的评价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双创育人制度体系;三是强化导向作用,建设双创实践校园文化。
结果:滇池学院的系列改革举措构建起了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提高了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推动了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转型。
结论:应用型民办高校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解决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变劣势为优势,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总页数】4页(P54-57)【作者】唐俊;钟伟明【作者单位】滇池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7.38【相关文献】1.以众创空间为核心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以安阳师范学院众创空间建设与实践为例2.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特色的\"工科+管理\"双创模式——以广东应用型本科院校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3.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以郑州财经学院为例4.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导师制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研究——以荆楚理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5.课程思政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与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型本科高校着力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以宿州学院为例
业的良好氛围.学校推行创业“三式”培训,实施分
层施教模式,即一年级撒网式培训;二年级重点式
培训:三四年级精英式培训.学校将创新教育与创
业教育联系起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 9
位 CEFE 培训师,4 位 KAB 讲师,3 位 SYB 讲师,4
位经过教育部培训的创业教育骨干教师、6 位经过
省人社厅培训的创业模拟培训师,聘请 30 多位校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60X(2012)09- 0192- 03
创业教育平台建设主要是以人才培养为目标、 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创业培训为抓手,以第二课 堂为补充,以撰写创业计划大赛计划书为检验和评 价的平台建设.建立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的创业 教育顶层设计体系.学校把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 的体现和落脚点,以培养“工程性、技术性、生产性、 应用性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引领创业教育, 明确了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培养“三创”精神提升就 业竞争力的创业教育思路.我校充分认识到创业教 育必须贯穿在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与就业教育过 程中,创业教育只有从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入 手,方能有效发挥作用.学校对原有人才培养方案 进行了全面修订,尤其是加强了实习环节的建设, 增加暑期小学期用于实践实训教学,将第二课堂素 质拓展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了 6 个必修 学分,学生创业实践可以认证素质学分,逐步使创 新创业教育贯穿本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 建立人人参与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体系
宿州学院创业工作模式Fra bibliotek三大平台
十大载体
第一课堂教学
第二课堂活动
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培训
创业文化节
创业学院(筹建)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doc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二○一四年十月目录一、项目建设基础 1二、建设目标 4三、项目建设方案7项目一:应用型专业建设7项目二:应用型人才培养10项目三: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15项目四:应用型科学研究19项目五:校园基础能力建设22项目六、体制机制创新24四、建设进度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预期成果与示范推广30六、保障措施31七、经费预算33附件一:重点建设的六个专业实施方案34 (一)地理信息科学专业34(二)物联网工程专业40(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49(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56(五)财务管理专业65(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71附件二:创新平台建设方案79(一)安徽省地理信息集成应用协同创新中心79(二)江淮分水岭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81 (三)滁州食品加工研究院83(四)盐化工产业研究院85(五)装备制造研究院87(六)物联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平台89一、项目建设基础升本以来,学校审时度势、转型发展,深化改革、提升内涵,实现了向多科性、应用型本科转型。
2013年,学校以良好状态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创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基础。
(一)推动转型发展,落实“应用型”办学定位学校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需要出发,走转型发展之路。
先后开展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滁州学院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办好滁州学院”等4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逐步明晰了办学指导思想,理清了办学思路,确立了办学定位。
2008年,明确提出“应用型”办学定位。
2009年,提出“建设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阶段性目标,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意见》。
2011年,开展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意见》。
2012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
应用型大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
应用型大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摘要:本文以应用型大学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例,提出建立分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从而为应用型大学实验教学的建设和改革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
考虑到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实际操作环节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体系;应用型大学;经济管理类学科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一、实验教学在应用型大学的地位大学教学可以分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大环节。
实验教学是以实验室为教学场所,以各种硬件与软件为媒介,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培养观察、分析、判断等各种能力的教学环节。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步骤,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实验教学在大学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首先,实验教学为理论知识的应用提供了模拟环境,使理论教学中的抽象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得到检验与印证。
其次,实验教学补充了理论教学的不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其能更快适应社会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可谓一举三得。
因此,在致力于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的专门人才的应用型大学中,实验教学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
二、实验教学体系设计: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例经济管理类专业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具有鲜明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而由于其学习对象即社会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和关联性,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显的尤为重要。
因此,实验教学日益受到高校重视,大部分院校建立了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平台,以仿真模拟系统和分析决策系统为基础的实验室或实验室(实验中心),开设了以计量分析、银行业务模拟等为主的经济类专业实验课程和以会计信息系统、企业管理等为主的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
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开设的课程比较零散,课程体系缺乏统筹规划,从而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6卷第1期CHUANGXIN YU CHUANGYE JIAOYU Vol.6 No.12015 年 2 月Feb. 2015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鞠志宇,陈新华,贾晓红,吴长增(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河南许昌,461000)[摘要] 研究中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对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意义、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以及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应是具有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
依据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构建了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建立了课程标准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标准。
该课程体系包括潜在课程和显性课程,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规格;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5)01−0074−03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
2013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指出“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既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落实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举措”[1]。
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是提高大学生未来抗风险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是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质量直接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2]。
因此,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一、创新创业教育概念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者的简单加和,而是关系密切的整体。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创业的成败取决于创新的程度。
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
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本科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应用型本科教育也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应用型本科教育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在这一背景下,建设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人才培养的目标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是否有能力胜任工作。
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展开。
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具体操作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只有实践能力扎实的学生才能在工作中胜任各种复杂的实际操作。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应用型人才,学生需要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拥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可以通过设计课程的方式来推动,也可以通过创新实验和项目设计来培养,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创新,提高其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发展潜力。
在培养目标中,还应包括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
学生不仅需要在专业知识上有所突破,还需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实施此类教育的关键环节。
良好的课程体系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也为学校的教育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在构建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时,应该遵循一些原则。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设置应该紧密结合专业特点,既要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又要注重实践应用。
通过实践环节,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
强化专业主干课程。
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主干课程是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的关键。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实践 教学 体系 ; 实践 教 学体 系 的核心是 实 践教 学 内容体
系, 应该 按照“ 分层 培养 、 层层递 进 、 逐步提 高” 的原则 , 设 计 出素质拓展 、 基础技能 、 专业实 验、 专业 综合工程技 术训
练 、 合 实 习 、 研 训 练 、 技 创 新 等 模 块 ; 践 教 学 内 容 综 科 科 实 体 系具有相对 独立 性、 块化 、 合 型、 阶式 的特点 ; 模 组 进 课
综合性 、 创新性 , 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因为 : 1 完善实践教学体 系, . 有利 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 。 江泽 民同志指 出, 新是一 个 民族进 步 的灵魂 , 一 创 是
个 国家 兴 旺 发 达 的 不 竭 动 力 。事 实 证 明 , 生 的 培 养 质 量 学 体现在知识 、 力 、 质 等各个 方面 , 与实践 密不 可分 。 能 素 都 大 学 生 综 合 素质 与能 力 的 培 养 , 其 是 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必 尤 须 经 过 系 统 的 、 计 划 的 实践 训 练 。 有
过立项建设 , 引导 学校科 学定 位 , 确立建 设应 用型 本科 院
校的理念 , 以提高 应用 型人才 培养 质量 为宗 旨, 索应用 探
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 也是 高等教育本 身发 展 的必 然 趋 势 | 。应 用 型 本 科 教 育 , 2 ] 目前 还 没 有 准确 的 定
义 , 们 的 通 常 理 解 是 , 养 应 用 型 人 才 , 行 应 用 性 研 人 培 进
学、 健康 、 持续 、 协调发展 。
实践教学是 培养学生 实践能力和科 研能力 、 综合素质
的重 要 教 学 环节 , 对 于 理 论 教 学 更 具 有 直 观 性 、 践 性 、 相 实
基于OBE理念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基于OBE 理念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周旭丹,郝晨瑶,王薇,鲍昱,张秋实(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130000)摘要:OBE 教育理念是目前国内外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其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目标是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取得相应的学习成果。
针对当前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通过将OBE 教育理念融入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改革,系统阐述其内涵及意义,进而提出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实践改革方案及多元复合评价体系等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法,以期为改革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教学成果评价理念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在相同的指导方式下实现被动教学,而是要求教育者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进行定制化教学体系和教学目标,从而实现每个个体的成果最大化,这就凸显出了OBE 教育理念的优越性和灵活性。
爱因斯坦指出,“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OBE 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要求利用这些“遗物”统筹解决学生们技能应用、综合素质、融会贯通的能力,以及文化内涵缺失的关键问题[11]。
具体到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即为在基本理论与应用实践的基础上解决实践创新能力的问题,解决实践拓展能力以及全面发展的职业素养能力提升问题。
OBE 教育理念不仅能充分展示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一种“教师———学生”双向促进的良性互动模式。
在OBE 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和调整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关注学习成果的同时优化教学方法、不断革新教学结构、调整课程安排,并积极进行学习成果反馈,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1.2风景园林专业培养目标的设定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育模式具有明显不同,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投入模式都以“内容”作为驱动,而OBE 教育理念以“成果”为驱动,具有明显的指导性及可实践性,故而将其与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改革相融合,符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要求。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创新创业教育是指通过相关课程与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质量、打造办学特色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自觉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分类教育体系,努力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与条件,开展切实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1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1.1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定位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以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为目标,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核心;将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新境界、专业教育的新内涵、就业指导的新指向;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1.2厘清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努力实现两项教育目标:第一,对所有在校生进行普及性的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第二,对部分有创业倾向的在校大学生实施创业者甄别、创业者培训和试创业指导的“创业精英教育”,提高学生创业实战技能.2构建“三位一体”的分类教育体系2.1建设“分类培养”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体系课程教学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枢纽与核心.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在各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创业与生涯教育”课程模块和“应用创新”实践模块,开设“创新创业意识教育”、“创业模拟实训”、“创业实战指导”三个不同层级的课程计划,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有自主创业意向学生和已创业学生的分类教学与指导.2.1.1面向全体低年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意识教育”.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培训、创新思维与方法、专业与入职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必修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职业素养.2.1.2面向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设“创业模拟实训”.主要包括创业模拟实训、团队合作与训练、领导力训练等课程供学生选修,以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2.1.3面向已经实施创业活动的大学生及毕业生开设“创业实战指导”.主要包括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实训、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模块课程.创业者通过对不同模块的选修,提高自己在经营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抵抗风险等方面的能力.2.2构建“全方位”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和互动,其实践性特点尤为突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打造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开展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构建创新能力训练实验、创业模拟实训、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立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2.2.1创新能力训练实验主要是依托专业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积极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举办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创新与技能竞赛,如电子设计大赛、智能车大赛、动漫设计大赛、广告艺术大赛、建筑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市场营销大赛等,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2.2.2创业模拟实训主要依托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研合作Vol.28No.9Sep.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9期(下)2012年9月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许苗苗,方纯洁(安徽新华学院教务处,安徽合肥230088)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型国家发展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结合现有基础和条件,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2)09-0171-02基金项目: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重点研究项目(IFQE201104);安徽省一般教研项目(20101149)171--基地,实现专业实训与创业实训接轨、专业实训和顶岗实习接轨.通过对创业过程的模拟,为学生掌握创业基本知识,熟悉创业过程,塑造创业精神,锻炼创业技能,提升创业素质提供有效途径.2.2.3依托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等社团组织,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和创业大赛、创业名家讲坛、宣传创业典型、组织创业文化周以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使创业教育思想深入人心.2.3打造“一体化、全过程”的创业项目孵化体系创业项目孵化是架起创业知识转化与理性创业实战的桥梁,是创新创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依托校内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创业园、校企合作等方式,遴选一批创业意识强、有一定创业能力和潜力项目的学生团队注册校内模拟公司,进行创业实体经营,并从团队改组、风投获取、运营管理及资源整合等方面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扶持,降低大学生创业的成本及风险,提高创业企业的成活率.3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创新[1].因此,必须从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制度建设、经费投入和实施设备等方面加强建设和投入,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3.1建设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整合力量,在发挥现有教师队伍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甚至成功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担任“创业导师”,组建一直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与指导团队,成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组”和“大学生创业顾问团”.同时,加大培养力度,提高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一方面通过参加创业模拟实训师资培训班等集中培训的方式,使教师了解创业创新教育、创业创新教育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活动,让教师深入企业,体验创业过程,积攒创业案例,丰富创业教学经验.3.2健全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为保证创新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立体化的组织体系和教学、学工、科研、后勤、财务等多部门联动,教职员工和学生全方位参与的工作机制.首先,成立“一把手”负责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组”.其次,设立“大学生创业中心”,由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担任中心主任,下设中心办公室、信息咨询部、培训交流部、运行管理部,分别负责创业政策咨询、创业经验交流与培训、创业项目论证评估、创业实体的管理等工作.第三,各院系相应成立创业工作站,负责本院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3.3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根据学校实际和工作需要,制定一些服务创业创新教育的制度,如《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实施办法》、《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办法》、《大学生校内创业项目管理办法》、《大学生创业培训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从而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政策措施、保障办法和奖惩制度,确保创业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运作,保障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3.4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创业创新教育需要高校投入资金用于教育过程,在学生创业实践阶段,还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市场运作.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逐步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经费投入,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条件建设,为创新创业工作配足实施设备,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同时,应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投资基金,用于扶持重点创业项目,支持学生创业实践.3.5加大宣传力度,浓厚创新创业氛围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注重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把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之中.通过开展毕业生创业状况分析和跟踪调查,建立创业学生档案;编印《创业校友风采录》,挖掘树立并广泛宣传大学生成功创业典型;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等学生社团;开办大学生创业网;举办创业论坛、创业经验交流会等创业文化活动;组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和创业计划设计大赛;召开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表彰大会等一系列举措,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氛围的有效对接,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培养学生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创新创业精神.3.6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促进研究成果转化要切实提高创业创新教育水平,必须大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整合校内外研究力量,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教育途径与方法、教育效果评价等专题研究,探索创业活动规律,获得研究成果,有力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参考文献:〔1〕彭文博,尹新明.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2(1):64-66.〔2〕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论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2(3):54-58.〔3〕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1(10):64-67.172--。
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方案
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方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成为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为了促进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至关重要。
一、总体目标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专门化、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二、建设原则1.以质量为本,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提升。
2.紧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3.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4.注重本科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6.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三、建设重点1.学科和专业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相关学科和专业的认证和评估,提升学科和专业的教学水平。
鼓励学科交叉与融合,推进专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2.教学质量提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3.学生职业素质提升: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
4.校企合作加强: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
四、保障措施1.提高资金投入:加大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投入,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2.政策支持:加强政策支持和保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4.加强管理和服务:加强学校管理和服务,提高学校的整体素质和形象。
5.加强社会支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通过以上建设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方案
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为了积极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需要有一个可行的方案来指导和推进这一工作。
下面就是我所提出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方案。
一、设立目标明确的专业应用型本科高校本着服务社会的宗旨,需要设立一些有针对性的专业,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这些专业可以是热门、实用性强的技术类或管理类专业,例如:信息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商务、工商管理等。
另外,还应该设立一些具有特色、与地方经济相结合的专业,如旅游管理、农业科技、文化传媒等。
二、优化教学设施为了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优势,需要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施。
包括建设标准化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都需要加强。
同时,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还可以优先引入线上教学模式,加强各种网络平台的使用。
三、创新教学方式与传统大学不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模式需要更加注重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相关实习、就业指导等工作。
还可以利用年级、专业、兴趣等标签分类,开展小班化、课程定制化等个性化教学,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四、强化师资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师资力量是非常关键的,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能够有效带动学生,推动学校发展。
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加强师德师能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此外,学校还需要优化薪酬待遇和福利体系,吸引人才加盟,并建立师生互动、协作的平台。
五、加强社会合作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因此需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学校可以与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打造校外实践基地,拓展学生的实践体验。
六、强化质量管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质量管理必须得到重视。
构建应用型大学教育体系探析
术 型”普 通 本科 院校 , 是指将 自身类 型定 位于 教 学主 导型 , 而
调面 向市 场现 实 需 要 和学 生 的实 际发 展 需 求 ;拥有 实 践能 力 强、教 学 效果 好 的 “ 师 型” 教 师 队伍 ;教 育 内容 不仅 具 有 双 学 术性 ,而且 具 有现 实 针对 性 ,教 学 内容 贴 近社 会 实 际 、能 反 映 发展 趋势 ;高度 重 视 实践 性教 学 环节 及 配套 的实验 条件
应 用 型本 科 院校 是满 足 高等教 育大 众化 需 求应 运而 生的
括硕 士 、博 士 学位 在 内 的专 业学 位 研究 生教 育 或 发展 基础 ;
学科 和专 业 在 强调 必须 的学术 性 和 基础 理 论性 的同 时 ,更强
大 学新 类 型 ,与 我 国经济 结 构 调整相 适 应 。它 的 办学理 念 和 发 展定 位 既有 别于 “ 究 型” 大 学 ,也 有别 于 我 国传统 “ 研 学
人 才培 养的 目标 定位 ,实施 应用 型人 才培 养过 程 ,并 建立 与之 相适 应 的教 学 管理机 制 。
【 关键 词 】应 用型 大学 ;教 育体 系
【 中图 分类 号 】G 2 40
【 文献 标识 码 】 A
【 章编 号 】 17- 9 3( 0 1 3 04 - 2 文 44 9 2 1 )0- 120 6
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以青岛滨海学院为例
教 育 而 言 , 识 教 育 强调 专 业 宽 厚 的 知 识 摹 础 , 专 通 使 业 在 精 深 的 同时 能 汲取 更 广 阔 的 发 展 养 分 , 人 文 、 使 社 会 和 自然 科 学 有 机 融 合 。 通 识 教 育 注 重 广 泛 、 更 深 入 的有 关 人 文 、 会 和 自然 的基 本 知 识 教 育 , 社 人
收 稿 日期 :0 7—1 20 2—2 8
二 、 办应 用型 本 科 通识 教 育 实 施 的 问题 民
我 国现 有 的 2 5所 民 办 应 用 型 本 科 院 校 大 部 分
作 者 简 介 : 士 军 ( 9 4一 ) 男 , 张 17 。 山东 聊 城 人 , 师 , 济 学 硕 士 , 讲 经 在读 博士 , 究 方 向为 世界 经 济 、 际经 济 与 贸 易 、 育 经 济 等 研 国 教
使人 挺 立 心 志 、 A我 主 宰 , 不 再 屈 从 于人 之 外 的 而
“ 客体” 的主宰。它也是一种 益于 完善人格的建 立 ,
促 使 人 A我 解 放 的 教 育 。 它 是 一 种 强 调 广 泛 的 、 非
专业 性 的毖 本 知识 、 能 和 态 度 的 教 育 , 技 目的是 培 养
的 主体 性 并 与 客 体 情 景 互 为 主 体 性 关 系 的教 育 , 也 就 是 一种 完 成 “ 之 觉 醒 ”的 教 育 。通 识 教 育 可 以 人
业 弹性 和适 应 能力 , 识 教 育 可 以达 到 上 述 目标 , 通 这
埘 民 办 应 用 型 本科 教 育尤 为 重 要 。
通识 教 育 是 对 学 生 进 行做 人 并 为 学 生一 生打 基 础 的 教 育 , 宗 旨和 根 本 目的 是 提 高 学 生 的 综 合 素 质 和 其
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
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汪禄应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造就工业化向信息化时代转型和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急需的各类应用型、行业特色型人才。
这种人才主要不是“学问家”,而是熟悉现代科学知识、管理知识,掌握当今各类应用能力的高级专业人员。
为适应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教育应尽快走出传统的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建立应用型、实践型课程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一、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认识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和把握,不仅涉及到我们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理解,涉及到我们对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同时也关联到我们对于我国在21世纪全球发展战略地位的认识和把握。
1.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应用型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早在19世纪,柏林大学的创办者洪堡就主张:高等教育的实质在于引导学生对科学进行自由的研究和探索,教学与研究应当在高等教育机构中做到有机结合。
而几乎在同时,拿破仑对法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则恰恰相反,他把高校当作主要传授实用知识和技术的场所,最终它们的主要职能全都归结为教学。
为此,法国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因为高校被认为主要是发展专门实用技术,培养各种专门和职业人才的场所,对实用和效用的追求便完全压倒了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
虽然法国在一段不长的时间内一度成为强大的军事大国,但其发展缺乏后劲,很快就丧失了在军事、技术上的优势。
就中国来说,在京师大学堂创办之前的30多年间,“专门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
直到20世纪初,才有了蔡元培等对高等教育本质的一系列比较清晰的论述。
蔡元培认为,在高校,“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借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1]。
因此,我们认为,高校应在上述两方面都有所作为。
既要“术”,也要“学”;既要讲教学,也要讲研究;既要抓科技的应用,也要抓基础理论的研习和探讨。
作为“应用型院校”,自然侧重于“术”,侧重于“教学”,侧重于“科技的应用”。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体系的构建
GUANG DONG JIAO YU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体系的构建文/广东东软学院刘旭东郭小婷前言人同时具备生物学属性和社会学属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需要通过教育获得强大的素质与能力,并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最终阶段,在人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但想要在社会上立足,单纯具备良好的技术技能水平是不够的,还需要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的支撑,换而言之,除了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不可缺少的。
一、通识教育及其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性1.通识教育的内涵通识教育也即普通教育或者一般教育,在19世纪以前它是中小学教育的总称,后来逐渐与大学教育产生联系。
而在当前世纪,通识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长期以来,专家学者对通识教育的阐释多是从两个角度开展的,一是从理论角度将其看作一种教育理念,本质上是教育所指向的价值目标,而非具体的教育举措或课程,二是从实践角度将其看作是一门区别于专门性和技术性的课程,旨在传授基本知识和发展基本智力的课程。
而根据现代教育理论,通识教育是教育理念和实践的统一体,它既包含着教育理论、目的与思想,也包含着制度、课程与方法。
基于此,我们可以将通识课程定义为基于通识教育的目标而设置的课业及其进程的总称,其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负责任的国家公民和健全的社会个人。
2.通识教育课程的特征基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这一目标,通识课程所具有的特征有四项,一是通识性,即通识课程所选择的内容应具有基础性和普适性的特点,是支撑个体自由发展最基本的知识。
二是综合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其他学科和专业的知识。
因此通识课程的建构应注重学科、专业间的融合与渗透。
三是多样性,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课程类型的多样性、课程分布领域和范围的广泛性以及课程开设层次的多样性三个方面。
探究创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为例
探究创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为例根据青创会平台的毕业数据统计分析,2015年有近750 万的大学生毕业,中国将有749 万名研究生、大学生。
外加2014 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可预计2015 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40 万。
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经济新常态的提出,我国经济增速放缓。
双重就业因素的影响,使高校和学生的压力不断加大,如何破解就业难题成为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家庭面临的共同问题。
追根溯源,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外部环境的影响,那么寻求以内部环境的改变来解决问题成为新的突破口。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成为迫切要求,而工商管理专业作为管理大类的代表具有研究的典型性。
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必要性分析1. 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1) 课程设置现状各大高校课程设置的大致情况是大一、大二年级以英语、数学、政治、语文等基础课程为主,同时会进行工商管理专业相关学科如财务、法律知识的辅助学习,以做好充分的理论知识的铺垫,有少数管理专业课程也开始进行; 大三、大四年级主要集中专业课的深入学习。
从表面看,课程的设置是一个合理的循环渐进的过程,但我们忽略了大学生们已经具备的能力和他们所缺少的能力。
在经过了高考的考验后,学生们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和考试能力,他们急需的是一个通过实践掌握知识的平台,而这个平台就是大学。
目前从全国一千多所本科院校来看,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没有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 2) 其他形式的竞赛活动影响情况为了促进人才的多方面培养,全国性的高校竞赛和本校内的竞赛活动络绎不绝,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计划相关的也是数不胜数。
比如: ERP 沙盘模拟大赛,工商管理案例设计和分析大赛,品牌推广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
我们首先对这些竞赛活动的特点进行分析: 少数人员参加。
参加这些竞赛的一般是有过参赛经验、学长带领、老师指导及少数善于表现自己的同学,而大部分同学一方面由于对比赛的流程不熟悉、竞赛的内容有疑问,另一方面对自身的能力有所否定没有勇气参加。
应用型本科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作者:张筠,金惠玉,姚晶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5年第7期张筠,金惠玉,姚晶(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摘要: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
该体系的特点是以专业应用能力指标为引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培养与行业培养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缩短了毕业生与社会的“磨合期”,真正实现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培养。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大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77-02收稿日期:2014-11-15作者简介:张筠(1976—),女,黑龙江牡丹江人,黑龙江东方学院食品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食品功能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乳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JGZ201201224)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素质要求变高,对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多类型、多层次的需求。
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引导高校办出特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1]。
广大的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目标和定位上也已基本达成了共识,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应以“应用”为主导,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应以培养现代技术的应用者、操纵者为目标,即要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创建应用型本科大学是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强国以及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需要,也是我国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的战略任务,是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是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现代生产力方式的变革需要,是为一线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是中国整个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节点[2]。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作者:李月月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1期李月月(安徽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安徽凤阳 233100)摘要:创业教育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如何将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确保创业教育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那么建构合理的创业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这里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试图探讨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以期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动创业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有序健康发展.关键词:创业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构建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3)06-0258-03创业教育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997年的“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揭开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帷幕,1999年教育部发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大学生创业教育概念,2002年8月,教育部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召开“全国高校创业教育研讨会”,同年确定了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高校率先进行创业教育试点,2005年8月KAB创业教育项目引入中国,并成为我国创业教育的权威品牌,2010年4月,教育部召开“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会议,同年5月发布《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并成立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经过近十五年的探索,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创业教学、创业研究和创业实践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何将创业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确保创业教育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建构合理的创业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安徽科技学院作为首批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也是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之一.这里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试图探讨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以期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创业教育的实践功能和育人功能.1 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1 开展创业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众所周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进程的加速,致使高校连年扩招,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加入了待就业的行列中,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开展创业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发挥优势,开拓学生就业出路,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有效实施创业教育,可以让部分毕业生从就业大潮中分流,进行自主创业,既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又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同时还可以提供相关岗位,解决另外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缓解社会就业压力.1.2 开展创业教育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更加注重应用能力需求,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让学生成为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的胆量,将思想和观点转化为实践操作,并为社会直接或间接产生效益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知识和技术的转化者、实施者、实现者和革新者[1].如何实现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真正让毕业生成为“能下去、能留住、能用上、能干好”的四能人才,这就需要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进一步深化.1.3 开展创业教育是大学生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本科教育的培养,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更为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应用能力的培养,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转变观念,独立性和创造性增强,不再满足于为别人而工作,努力追求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如部分学生毕业后想进行创业,但由于在校期间没有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毕业后缺乏创业相关的理论和技能,只能将创业的想法“扼杀”在萌芽状态.这就迫切的需要高校同步开展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达到点燃学生创业激情、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只有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就业和创业的关系,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高创业素质,才能在就业和创业中进行自我选择.因此,开展创业教育也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2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2.1 组织体系不健全创业教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截至目前,很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都没有成立单独的组织机构,来协调创业教育的教学和管理,取而代之的是把它归属于学生处、教务处或团组织等机构.这些部门的工作本身就比较繁重,创业教育的加入,增加了他们的工作负担,无法保证教学投入;而且这样也会导致创业教育缺乏专业、系统的研究和指导,无法保障教学效果.同时在工作体系中,没有对创业教育目标进行细化,没有充分考虑学生阶段性需求,可能就会产生“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情况,从根本上就无法保证创业教育功能的发挥.2.2 教学观念未转变虽然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陆续开设了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并将其中的一部分纳入必修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突显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部分高校对创业教育理念理解不清,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没有和传统的教学方式加以区分,直接导致课程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这也成为制约创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因素.如一些教师认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很少,真正敢于去创业的学生更少,开展创业教育意义不大;同时教学中的主体学生也存在此种观念,认为创业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情,今后可能不会去触及,现在的创业知识学习对自己来说用处不大.因此,教学观念如果不及时更新,那么创业教育就只能流于表面.2.3 教学力量过于薄弱创业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还没有作为一种专业来开设,所以也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当前高校中创业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中,主要是学校自身的企业管理学科教师和就业指导教师,虽然参加了相关创业课程教学培训,专业知识扎实,但实践经验缺乏,无法给予专业化的指导.加上目前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紧缺,甚至有部分老师没有经过培训就直接授课,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创业教育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教育,不仅要注重创业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创业意识的激发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2].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师资的短缺,还显得尤为突出.2.4 教学实践载体缺乏创业教育不同于传统的专业知识教育,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业教育,所要培养的是具有独特的创业视角、全面的市场分析、扎实的企业决策和风险评估理论、灵活的经营头脑、较强的心理承受等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这种目标,除了课堂理论的有效讲授外,还要给学生提供知识转换平台,让学生开展模拟实践,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理论的指导下锻炼动手能力.在当今的创业教育教学中,过分注重对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实践载体运用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的学校没有这样的实践平台,或者说没有充分发掘和利用创业实践载体,让所学的理论无的放失.3 安徽科技学院创业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构建路径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服务体系,应该在组织体系、教育观念、师资结构、实践载体等多方面为创业教育服务,而构建创业教育教学服务体系则需要分别从上述四个平台的构建入手.本文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试图探讨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以期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创业教育的实践功能和育人功能.3.1 加强组织领导,教学分段并重安徽科技学院高度重视创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为此专门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了学生创业辅导办公室和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等机构,并选配专人负责创业教育相关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形成了全员参与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全面夯实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基础.同时,学校根据学生年级要求的不同,把创业教育教学目标有机的划分为三个阶段,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对创业教育实行全面强化.第一阶段:针对一年级学生,以创新创业精神教育为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第二阶段:针对二、三年级学生,以创新创业理论教育为主,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素养.第三阶段:针对高年级学生,以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为主,指导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为毕业后实施创业奠定基础.通过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如《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学》、《创造力理论与创新思维》等;免费让学生参加学校与滁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办的创业意识培训和创业模拟实训,以及学校KAB创业培训等,多措并举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的创业理论教育,启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3.2 更新教育理念,教学研三管齐下创业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创业教育目标不再是为了教学,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共同来实现,仅靠一方两方都是达不到的.即学校去了解社会需求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教师结合社会需要去培养这样的人才,学生结合需要去提升自己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实现直接与社会的对接,省去中间培训学习的环节和时间.多年来,安徽科技学院集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各种需要于一身,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培养体系,研究出台了《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安徽科技学院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等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让学生理解创业教育是增强自身就业力的需要,从根本上去解决大学生创业教育观念的问题.另一方面,学校制定了《关于大学生创新学分的暂行规定》,创业学分评定新增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分:对获得校级以上奖励、发表学术论文和在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认定相应的创新学分,准予免修相同学分的选修课.加上创业教育课程学分,两者按比例换算出最终的创业学分.同时,为及时发现和解决创业教育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学校又设立了大学生创业教育教研室,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并成功申报了多项安徽省教育厅招标项目和校级科研课题,努力实现教研相长,有效推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工作.3.3 优化师资结构,内外形成合力近年来,安徽科技学院致力于建设一支高素质强能力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促进创业教育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在教学人才的配备上,学校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方式,大力加强师资培训和聘请.一方面,积极选派创业教育教师参加KAB、SIYB等专业培训班、职业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等培训,通过校外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生产管理和科研院所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聘书和研究成果,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另一方面,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教师[3],并且通过邀请成功创业校友开展创业访谈会、讲座、报告等,介绍自身如何迈向创业的经历并成功创业的经验,形成了一支强能力的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通过两支队伍内外形成合力,使得教学效果显著增强.与此同时,学校还不断加强对现有师资队伍的管理和考核,出台了相应的管理考核办法,及时发掘和培养后备力量.3.4 加大资金支持,多途径寻求载体安徽科技学院对创业教育的支持还表现在资金上,现已将创业教育所需经费纳入了年度财务预算.2011年投入专项资金,在学校内部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向在校生创业提供场地支持,截至目前已经遴选了30支创业团队免费进驻.同时设立大学生创新科研专项基金,支持和鼓励学生申报创业课题.在创业实践载体寻求上,充分依托学校科技园、创业园和产学研基地,建立了一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通过定期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各种科技竞赛,为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打造平台[4];设立了KAB创业俱乐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阵地,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目前,实践载体还在进一步拓展中.4 结语当前,创业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作用已日趋凸显,如何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迫在眉睫的就是要结合创业教育工作实际,尽快构建一个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只有在此基础上,创业教育才能高效运转,才能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健康有序发展中发挥其最大的贡献.参考文献:〔1〕贾丽.教学型高校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5):29-32.〔2〕王天贞,余佳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淮海地区高校的调查[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4):83-86.〔3〕陈君君,唐仁生,等.“四位一体”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以安徽科技学院创业教育实施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2012(5):266-267.〔4〕黄远友.大力建设创业文化精心打造文化特色[J].宿州学院学报,2010(4):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型大学教育体系创建
本文作者:张奋勤,薛吉宝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1应用型大学的基本特征
应用型大学(或称教学应用型大学)的产生既是现代大学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主动服务于社会发展的体现,也是现代大学对原有办学理念和发展路径反思与改革的结果。
研究型大学以研究生培养为主,追求以原创性、基础理论研究为主旨的发展路径;传统的“学术性”高等院校以学术性本科生培养为主,以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办学模式以研究型大学为参照依据。
与其相比较,应用型大学的特点是:主动积极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区域、行业发展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生存和发展之本;积极致力于将原创性研究成果和学术性实验成果直接推向市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直接贡献力;积极吸纳优秀高职生进入本科层次继续学习深造,开辟新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通道,为人才市场提供现实服务;有包括硕士、博士学位在内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或发展基础;学科和专业在强调必须的学术性和基础理论性的同时,更强调面向市场现实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拥有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育内容不仅具有学术性,而且具有现实针对性,教学内容贴近社会实际、能反映发展趋势;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及配套的实验条件和实训基地建设,实践环节和训练项目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有显著作用;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实训基地成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平
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有较高的“吻合度”,即学生所学专业与具备的知识能力结构能适应社会需要,在扎实理论基础上有较为过硬的实践能力,有良好的以人文与科技素养为内核的综合素质,有面向职业应用的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
2应用型大学当前的任务
从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看,当前主要任务是;第一,深化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探索。
要强调“服务基层,应用为先”,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应用性学科专业;强化实践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应用能力;重视应用研究,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以应用型的学科专业结构、应用型的课程(教材)体系、应用型的师资队伍、应用型的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应用型的开放办学体系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理论应用和技术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工作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第二,加快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努力建设以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专业课实训教学平台、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活动、校外实习基地等为主要模块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第三,积极探索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应用为特色,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职业技术能力和就业能力。
3建构应用型大学教育体系的构想
办应用型大学就必须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教育体系,必须根据学校学科专业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实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并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管理机制。
3.1建构应用性的学科专业结构
学科专业结构既决定人才培养规格,也直接影响办学的特色和质量。
既要防止因突出应用使专业设置缺乏学科支撑而发展后劲不足,也要与研究型大学重视学术性和基础性的强势学科教育有所区别。
教学应用型大学的学科是专业建设的依托和基础,专业是学科的类别和应用。
因此抓好学科建设是主要任务,学科建设的重点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主干课程。
专业的重点是课程,包括课程组合、应用方向、实施过程、教学基地建设、教学技能方法。
专业建设的重点是依托学科,面向应用,增强专业的适应能力,即在教学、科研、服务诸方面都以应用为导向,坚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面向行业、面向人才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办好专业。
3.2建构应用性的课程体系
培养应用性人才需要以应用学科为主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强调课程的应用性,强调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的紧密结合。
必须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既注重基础理论教学,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也要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的相互融通,通过实践项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建构应用型的师资队伍
按照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要求,教师队伍不仅要有学术水准,而且要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和应用能力。
因此,要建设一支整体素质较高、专兼职相结合、一专多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些院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中总结了不少可借鉴的经验,如改善兼职教师结构,
扩大聘任范围,向兄弟院校聘请高水平主讲教师,向实际工作部门聘任实习和实训指导教师,吸引基础学历好、有成功创业经历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加强与重点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集团的教学合作,聘请一批优秀人才担任专业教学工作等等。
3.4建构应用性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产学研结合是一种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实现应用性人才教育的重要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紧密依托行业、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教学实习实训基地,鼓励学生参与企业调研决策、产品开发和技术研究实践,建立产学研密切合作的运行机制,在校企合作中促进学校教育与经济建设保持同步。
学校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企业进行项目合作,使教师与企业人员在项目合作中互相交流、相互渗透。
3.5建构应用性的开放办学体系
坚持开放式办学,一方面是按照应用性办学定位,适应地方的发展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沟通社会。
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寻找新的办学增长点,提升办学的国际化水平。
近几年,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建立开放办学体系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如合肥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等。
3.6构建“全员性、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质量监控体系必须是“全员性”的,即监控的主体是以学校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的全校所有部门和全体成员参加的全员群体;质量监控对象是“全方位”的,即监控对象既包括教学
过程,又包括生源、师资、设备等教学投入要素与考核、就业反馈等产出的质量;质量监控体系是“全过程”的,即监控的运行是全过程的,不但在教学基本过程实施监控,而且要从市场需求调研、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到教学工作的考核和评价、学生就业、用人单位反馈等,都要实施监控。
这种全员性、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