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警灯控制电路
闪光电路
用于蜂窝电话/照相机闪光照明的简单电路概述下一代蜂窝电话将具有高品质的照相功能。
随着改良的图像传感器和光学配件即将投放市场,人们渐渐地将注意力投向高质量的“闪光”照明。
闪光照明是取得优质照相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重点和仔细地加以考虑。
闪光照明解决方案目前,闪光照明有两种主要的解决方案——LED (发光二极管) 和闪光灯。
LED的优势在于有持续工作能力和低密度支持电路。
而闪光灯重要的特点在于能实现高质量摄影。
它的线型源光线输出亮度是LED点源输出的几百倍,能在广泛的区域里轻松地扩散密集的光线。
此外,闪光灯的色温在5500oK到6000oK之间,十分接近自然光线,免去白光LED的蓝光峰值输出所必需的纠色过程。
闪光灯基础闪光灯的柱形玻璃管充满了氙气,阳极和阴极电极直接接触气体;而分布在闪光灯外表面的触发电极不接触气体。
气体击穿的潜在可能范围是几千伏特,一旦发生击穿,闪光灯阻抗降到≤1Ω。
气体击穿时的高电流会产生强烈的可见光。
事实上,所需的大电流要求闪光灯发光前处于低阻抗状态下。
触发电极负责实现这个功能,它在玻璃管中传输高电压脉冲,在灯管内电离氙气。
电离过程击穿了气体,使之处于低阻抗状态。
低阻抗使大量电流能在阳极和阴极间通过,并产生强烈的光线。
所含能量极高,以至于电流和输出光要限制在脉冲操作范围。
持续地操作会快速产生极端温度,甚至破坏闪光灯。
当电流脉冲衰减时,闪光灯电压降到一个低点且闪光灯回复至其高阻抗状态,从而需要另一个触发来启动传导。
支持电路图1, 闪光灯电路原理包括充电电路、存储电容器、触发器和灯。
触发命令电离灯内气体,使电容器通过闪光灯放电。
电容器必须先进行再充电,触发器才能使闪光灯再次闪光。
图1是闪光灯运作支持电路的工作原理图。
闪光灯由一个触发电路和产生高瞬变电流的存储电容器来运作。
闪光电容器在工作中的典型电压是300V。
起初,电容器并不能放电,因为闪光灯处于高阻抗状态下。
触发电路指令能在闪光灯内产生数千伏的触发脉冲。
闪烁警示灯电路的设计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课程光电检测技术题目闪烁警示灯电路的设计院系电子科学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2015年3月13日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光电检测技术闪烁警示灯电路的设计题目专业学号电子科学与技术姓名主要内容:它能驱动红色警应用Y976报警专用集成电路,光敏电阻等电子原器件,设计一当夜幕来临时,示灯闪闪发光,以起到告警指示作用。
基本要求:报警专用集成电路,光敏电阻的功能特性。
研究Y9761)设计闪烁警示灯电路的功能框图。
) 2 设计光电检测电路、音频电路、信号控制电路)3 伏直流电源电路。
54)设计调试安装。
5)6)完成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主要参考资料:, 2005.4. 人民邮电出版社. 新颖集成电路制作精选[M].)陈有卿编著1[M]. 2006.4. .陈振官,陈宏威等编著光电子电路制作实例2)[M]. 2006.10. 检测专用集成电路及应用黄继昌等编著3) .2015.3.13 完成期限 2015.3.9~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年20153日月6概述1章第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电子电器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各种电器生活用品如: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贵重东西也为许多家庭所拥有。
警示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处非常广泛,例如:警示灯一般用在维护道路安全,通常是用在警车﹑工程车、消防车﹑急救车﹑防范管理车﹑道路维修车﹑牵引车﹑紧急A/S车、机械设备等开发。
然而,这时候,一些不法分子也越来越多。
人们的安全意识还依然很淡薄,导致了许多严重的事故。
因此,为了减少这样的事情发生,人们便发明了示警闪光灯,提示人们道路上注意安全,因此减少了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故。
随着科技的进步闪烁警示灯也将更加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1.1 闪烁警示灯的介绍、意义和作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好多情况下需要安装警示灯或标志灯以提醒人们注意。
例如道路施工时,需在施工现场挂上红色安全警示灯以确保行人和行车的安全。
闪光警灯
一、题目的功能及要求:(一)、闪光警灯控制电路(二)、功能要求如下:1、控制红、蓝两种高亮度发光二极管交替闪光,蓝光快闪两下,然后红光闪一下。
具体参数是蓝灯亮0.2秒,熄0.1秒,再亮0.2秒,之后熄0.5秒,如此循环;红灯则是亮0.5秒,熄0.5秒,照此循环;2、采用6V直流供电;提示:1、注意发光管的驱动设计,一是驱动元件要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和较低的功耗,但又不能“大马拉小车”;二是要合理的确定限流电阻的阻值,以使发光管具有足够的亮度而电阻的功耗又较小;2、时间参数允许有一定的误差,只要能实现蓝光闪两次红光闪一次,红、蓝两色交替闪烁即可。
3、发光管的参数请查相关资料自行确定。
二、设计思路及方案设计分析、论证:(一)、设计思路:要实现LED闪烁,可使用两种方法实现,一种是使用51单片机做控制,然后利用汇编或者C语言的简单编程可实现;另一种是利用555振荡电路,通过电路输出的矩形脉冲来控制LED灯交替闪烁。
然后通过对题目的分析知道题目功能要求相对简单,利用逻辑电路也能很简单的实现,所以决定用555振荡电路来设计。
(二)、方案设计分析、论证:题目要求是蓝灯闪两下,然后红灯闪一下,可利用两个555振荡电路相互协调就可以实现交替闪烁,首先要实现单个灯闪烁,并初步确定充放电的电容电阻值的范围。
然后再考虑两个灯怎样实现交替闪烁,理论上可以把两个电路的3角输出接到一起,通过高低电频的阻断作用实现交替闪烁,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论证并在软件上进行调试,得出方案可行的结论。
并且实现起来比较简单,所用元器件较少,基本达到了题目所要求的功能。
三、系统框图:四、单元电路图:1、主要元器件的具体参数或规格、型号2、555定时器:它的各个引脚功能如下:1脚:GND(或V CC)源负端VSS或接地,一般情况下接地。
2脚:TR低触发端。
3脚:OUT(或Vo)输出端。
4脚:R是直接清零端。
当R端接低电平,则时基电路不工作,此时不论TR、TH处于何电平,时基电路输出为“0”,该端不用时应接高电平。
【电子设计】光控式道路施工闪烁警示灯控制电路
光控式道路施工闪烁警示灯控制电路
(1)电路结构与特点
在城镇道路施工时,夜间通常要在施工现场设置并开启红色警示灯,以确保交通安全。
为了提高警示效果,警示灯最好工作在闪烁状态。
图27所示警示灯控制电路具有多种功能。
在天黑后该电路能控制警示灯自动开启并使其工作在闪烁状态,而天亮后又能自动关闭。
在图中,四2输入施密持触发器U1为集成电路,其中,u1:A的a输入端与郧、
c2组成频率可调的超低频振荡器,其工作与否受U1:A的b输入端控制。
U1;A的b端与光敏电阻Rl、R2等元件构成环境光检测电路,以实现光电自动控制。
U1:B—U1:D 并联在一起作为输出控制器,通过限流电阻R4控制光电锅台双向可控硅芯片u2,通过
U2驱动大功率双向可控硅Vs,vs则直接控制着多盏警示灯的亮与灭。
c3、v1、VZ等元件构成电容降压式供电电路,为控制电路提供约8v直流工作电源。
白天由于环境光较亮,R1受光照其阻值较小,与R2分压后,使Ul,A的b端为低电乎,使超低频振荡器停振。
此时U1:A输出高电乎,U1:B—U1:D输出低电乎,U2不工作,vs截止,警示灯不亮。
天黑后由于R1无光照射,其暗阻大于1M62并与R2分压后,使U1:A的b端变为商电平,于是超低频振荡器起振工作,u1:A的输出电平开始作周期性高、低变化。
u1;A的输出经U1:B—u1:D控制u2的通与断,驱动vs作周期性导通、截止,使外接警示灯周期性点亮、熄灭,工作于闪烁状态,实现警示灯夜间自动闪烁的警示功能。
报警闪烁电路原理
报警闪烁电路原理
报警闪烁电路是一种用于在紧急情况下触发报警和闪烁的电路。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当触发报警闪烁电路时,电源开始通过限流电阻向电容充电,此时LED
不会亮。
2. 随着电容两端电压的升高,三极管基极电压也逐渐升高。
当三极管基极电压达到其导通电压时,三极管导通,此时LED亮起。
此时电流较大,会导
致电容两端的电压迅速降低,使得三极管截止,LED熄灭。
3. 如此循环往复,导致LED以一定频率闪烁。
如果改变限流电阻的阻值或
电容的容量,就可以改变闪烁的频率。
此外,根据电路类型的不同,报警闪烁电路的工作原理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桥式整流电路可以将交流电转变为脉动直流电,并控制LED在一明一暗的
闪烁状态。
而无稳态多谐振荡电路则通过两个三极管交替工作,使得LED
交替闪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电路相关的专业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用CD4060制作闪光报警电路
用CD4060制作闪光报警电路cd4060应用电路图(一)用CD4060制作时间控制器如下图所示,电路接通瞬间,由R5、C3构成的微分电路保证延时时间从零开始。
在振荡信号的作用下,CD4060内的计数器开始工作,3脚为第14级计数器的输出端,要使3脚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所需的时间为t=213&TImes;2.2KC (秒),在此期间3脚输出的低电压使三极管V截止。
当延时时间到来时,3脚由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经R6限流使V饱和导通,继电器K吸合,负载得电。
本电路延时时间在2.1~4小时内任意调节。
cd4060应用电路图(二)所示为一种简易定时电路,它主要由一片14位二进制串行计数,分频集成电路和供电电路等组成。
ICI内部电路与外围元件R4、Rs、RP1及C4组成RC振荡电路。
当振荡信号在IC1内部经14级二分频后,在IC1的@脚输出经8192 (213)次分频信号,也就是说.若振荡周期为n利用IC1的③脚输出作延时,则延时时间可达81 92 71,调节RP1可使r变化,从而起到了调节定时时间的目的。
开机时,电容C3使IC1清零,随后IC1便开始计时,经过8192T 时间后,IC1③脚输出高电平脉冲信号,使vri导通,VT2截止,此时继电器Kl因失电而停止工作,其触点即起到了定时控制的作用。
电路中的S1为复位开关,若要中途停止定时,只要按动一下Sl.则ICl便会复位,计数器便又重新开始计时,电阻R2为c3提供放电回路。
cd4060应用电路图(三)电路结构及主要元器件选择由图1-17可知,该多控制式防盗报警器由电源电路、触发控制电路、分频振荡电路和音频放大电路组成。
其中电源电路可由4节5号干电池串联或外接6V稳压电源供电。
触发控制电路由红外发光二极管VL、红外光敏晶体管VT1、触摸电极A、短路线W、非门集成电路IC1内部的D1~D4、隔离二极管VD1~VD4、电阻Rl~R4、R8、常开微动开关S组成。
12 闪光灯控制电路原理图设计和PCB图自动布局布线
实验十二、闪光灯控制电路原理图设计和PCB图自动布局、自动布线一、实验目的1.学会元件封装的放置。
2.熟练掌握 PCB 绘图工具。
3.熟悉双面印制板的自动布局和自动布线,DRC检查。
二、实验内容1.绘制闪光灯控制电路原理图如图 12-1 所示。
图 12-1 闪光灯控制电路原理图2.根据图 12-1 所示电气原理图,绘制一块双面电路板图。
电路板长 2500mil ,宽 1600mil ,加载 ADVPCB.Ddb 元件封装库。
根据表 12 提供的元件封装并参照图 12-1 进行手工布局,其中“Vin1、Vin2”需在电路板上放置焊盘。
布局后在底层进行手工布线,布线宽度为 20mil 。
布线结束后,进行字符调整。
图 12-2 闪光灯控制电路PCB图三、实验步骤1.启动 Protel 99 SE ,创建新的原理图文件。
2.设置图纸为 A4。
3.添加元件库。
如Sin.ddb,Miscellaneous Devices. lib。
4.放置仿真元件。
所用元件及所属元件库均列于表10。
5.元件属性设置。
(1)在元件未固定前,按下Tab键,进入元件属性设置窗。
在属性窗口内,单击“Attributes”标签,设置元件序号、大小或型号。
(2)参照表12在“Footprint”栏填入各元件封装。
6.连线。
用“Wiring Tools”工具栏中的“画线”工具把各元件连接起来。
7.放置节点。
8. 放置网络标号。
如图12-1所示,分别放置“OUT1、OUT2”两个网络标号。
9. 添加标注文字。
10. 执行电气法检查(ERC),找出并纠正电路图中可能存在的缺陷。
11.利用PCB向导生成包含布线区的印制板文件,操作过程参照实验10内容。
12.通过“更新”方式生成PCB文件。
(1)在原理图窗口内,单击“Design”菜单下的“Update PCB…”,在“Update Design”(更新设计)对话窗内,指定有关选项内容。
(2)单击“Preview Change”(变化预览)按钮,观察更新后发生的改变。
爆闪警灯
爆闪警灯一、设计任务与要求设计一个爆闪警灯,控制红蓝两个灯泡交替闪烁,红灯闪两下,完了蓝灯闪两下,红灯闪的时候蓝灯不亮,红灯闪完蓝灯闪的同时红灯也不亮,两灯按照这个规律循环闪烁。
采用5V直流供电二、总体框图555振荡器如图1-1与门灯计数器555灯非门图1-1 555振荡器它的各个引脚功能如下1 脚:GND(或 VCC)源负端 VSS 或接地,一般情况下接地。
2 脚:TR 低触发端。
3 脚:OUT或 Vo输出端。
4 脚:R 是直接清零端。
当 R 端接低电平,则时基电路不工作此时不论 TR、TH 处于何电平时基电路输出为“0”该端不用时应接高电平。
5 脚;CO(或 VC)为控制电压端。
若此端外接电压,则可改变内部两个比较器的基准电压,当该端不用时应将该端串入一只 0.01μ F电容接地以防引入干扰。
6 脚:TH 高触发端。
7 脚:D 放电端。
该端与放电管集电极相连,用做定时器时电容的放电。
电阻分压器由三个 5kΩ的等值电阻串联而成。
电阻分压器为比较器 C1、C2 提供参考电压,比较器 C1 的参考电压为 2/3Vcc加在同相输入端比较器 C2 的参考电压为 1/3Vcc 加在反相输入端。
比较器由两个结构相同的集成运放 C1、C2 组成。
高电平触发信号加在 C1 的反相输入端,与同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压比较后其结果作为基本 RS 触发器 R 端的输入信号,低电平触发信号加在 C2 的同相输入端,与反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压比较后,其结果作为基本 RS 触发器 S端的输入信号。
基本 RS 触发器的输出状态受比较器 C1、 C2 的输出端制。
8 脚:VCC(或 VDD)外接电源 VCC,双极型时基电路 VCC 的范围是 4.5,16V,CMOS 型时基电路 VCC 的范围为 3-18V。
一般用 5V下图为555的工作波形和各个管脚的结构如图1-2图1-2 555振荡器结构电路工作波形如图1-3图1-3 555振荡器工作波形电路的工作原理多谐振荡器是能够产生一种自激振荡的电路,由于矩形波中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故称为多谐振荡电路,多谐振荡电路没有稳态,只有两个暂稳态,在自身因素的作用下两个暂稳态之间来回转换故又称为无稳态电路,由 555 定时器构成的振荡电路如上图所示 R1、 R2和 C 是外接定时元件,电路中将高电平触发端 6 脚和低电平触发端 2脚并接后接到 R2 和 C 的连接处,将放电端 7 脚接到 R1 和 R2 的连接处。
闪光安全警示路牌——电子科技制作案例
闪光安全警示路牌——电子科技制作案例在普通交通安全警示路牌上安装下面介绍的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便可制成醒目的新型全天候警示路牌。
下面以“Z”标志牌(“反向弯路”图标)为例,介绍这种警示牌的制作方法。
该路牌白天以传统方式静态显示“Z”标志,晚上以频闪方式交替显示“Z”和“!”(“注意危险”图标)标志。
由于发光电路采用太阳能蓄电电路供电,不需架设输电线路,所以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也节约了能源。
弄懂工作原理闪光安全警示路牌的电路如图29-1所示,它由太阳能电池板BP、光控开关(关键器件为功率开关集成电路A1)、蓄电池G、自激多谐振荡器(关键器件为晶体三极管VT2、VT3)、驱动电路(关键器件为功率开关集成电路A2和A3)、发光二极管字符显示等部分构成。
图29-1 闪光安全警示路牌电路图白天,在强光作用下,太阳能电池板BP的表面发生光伏效应,其两端输出一定功率的电能,通过隔离二极管VD1后储存在蓄电池G 内。
与此同时,晶体三极管VT1获得足够偏压而导通,使功率开关集成电路A1无法通过电阻器R2获得合适的控制电压(≥1.6V)而开通,后面电路断电不工作。
此时,路牌的显示仅通过事先用色漆或涂料绘制的标志来体现,为普通静态显示。
一旦夜幕降临,光照度减弱,太阳能电池板BP的两端电压即会下降。
若下降到低于蓄电池G的两端电压,则隔离二极管VD1反偏截止,充电自动停止。
若太阳能电池板BP两端电压进一步下降,则晶体三极管VT1失去合适偏压截止,功率开关集成电路A1经电阻器R2获得控制电压而开通,蓄电池G通过功率开关集成电路A1向谐振电路、驱动和显示电路供电。
于是,由晶体三极管VT2、VT3组成的自激多谐振荡器开始起振,两管交替导通与截止,使对应功率开关集成电路A2、A3获得正脉冲方波控制信号而轮流开通与关闭,从而轮流驱动路牌上的对应发光二极管组,所以可看到两种显示标志“Z”和“!”交替出现,一闪一变,十分醒目。
由于“△”标志晚间发光一直是由蓄电池G直接供电,所以“△”点亮后静止不动,仅位于它中间的“Z”和“!”标志交替闪烁。
CB555构成的闪烁警示灯电路设计及multisim仿真
论文题目由CB555构成的闪烁警示灯电路设计及multisim仿真姓名姚佳茜所在学院机电及自动化专业班级09机械电子2班学号0911116048日期2011年11月14日引言:555定时器是一种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相结合的中规模集成器件,它性能优良,适用范围很广,外部加接少量的阻容元件可以很方便地组成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以及不需外接元件就可组成施密特触发器。
固态继电器(SOLIDSTATE RELAYS),简写成“SSR”,是一种全部由固态电子元件组成的新型无触点开关器件,它利用电子元件的开关特性,可达到无触点无火花地接通和断开电路的目的,因此又被称为“无触点开关”。
图11.电路组成如图1所示电路主要由IC1 ,SSR ,LED1为核心构成.其中IC1的型号为CB555,是一块单时基集成电路.SSR是一种固态继电器;LED1是一只红色发光二极管,用于指示震荡电路的工作状态。
2.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1)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震荡电路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如图2所示,R1,R2和C是外接定时元件,电路中将高电平触发端(6脚)和低电平触发端(2脚)并接后接到R2和C的连接处,将放电端(7脚)接到R1,R2的连接处。
由于接通电源瞬间,电容C来不及充电,电容器两端电压uc为低电平,小于(1/3)Vcc,故高电平触发端与低电平触发端均为低电平,输出uo为高电平,放电管VT截止。
这时,电源经R1,R2对电容C充电,使电压uc按指数规律上升,当uc上升到(2/3)Vcc时,输出uo为低电平,放电管VT导通,把uc从(1/3)Vcc 上升到(2/3)Vcc这段时间内电路的状态称为第一暂稳态,其维持时间TPH的长短与电容的充电时间有关。
充电时间常数T充=(R1+R2)C。
由于放电管VT导通,电容C通过电阻R2和放电管放电,电路进人第二暂稳态.其维持时间TPL的长短与电容的放电时间有关,放电时间常数T放=R2C0随着C的放电,uc下降,当uc下降到(1/3)Vcc时,输出uo。
闪光灯的工作原理与电路图,以及如何做一个闪光灯电路
闪光灯的工作原理与电路图,以及如何做一个闪光灯电路闪光灯是很多时候需要使用到的,特别是用于警告和提醒对方时的使用更为广泛,而一些娱乐场所也会使用闪光灯来渲染气氛,那么闪光灯电路是什么原理呢?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下吧。
闪光灯工作原理1、普通型闪光灯的基本工作电路普通型闪光灯是指闪光输出的能量是不可调的闪光灯,即闪光灯的标称闪光指数GN为一恒定值。
电路由四部分组成:振荡升压部分、整流充电部分、电压指示部分和脉冲触发闪光部分。
当电源接通后,利用晶体管V1的开关特性,形成一个间歇振荡,使T1的初级获得一个交变电压,经T1升压,使其次级获得大于300V的交变电压。
交变电压经二极管D1半波整流后变成直流电压,对主电容C2和触发电容C3充电储能。
当电压充至额定电压的70%左右时,指示电路中的氖灯(Ne)起辉,指示闪光灯处于正常闪光等待状态。
当按下按钮AN,触发电路(由R3、C3、T2和Xe组成)产生脉冲电压,在T2 的次级感应出瞬间高压(约10kV)脉冲,通过Xe闪光管的触发极使Xe闪光管内氮气电离并导通,电容C2上储存的电能瞬间通过闪光灯管放电转化为光能,完成一次闪光。
照相机中的内藏闪光灯的工作原理同上。
当外界景物的亮度不足时,照相机的测光系统便发出一个低照信息,此时用手动方式或由照相机自动接通闪光电路进行充电和闪光。
有的照相机还具有自动控制闪光量的系统(自动调光闪光灯),以获得更准确的曝光。
2、自动调光式闪光灯的工作原理闪光灯充足电后,照相机上的闪光同步触点接通闪光电路。
在闪光灯发光期间,光从闪光灯发出照射到被摄物体上,从被摄物体反射回来进入照相机(进行曝光) 和闪光测光元件上。
此测光元件很快将光能量变换成电信号输入积分电路,再由积分电路输出一个与闪光光量值成正比的电信号;当闪光光量值达到合适曝光量的要求时,积分电路的输出电信号便使控制电路触发闪光停止电路,从而使闪光灯熄灭。
由于闪光灯的持续闪光时间是很短的,要对它进行调光,所用的闪光测光元件必须是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光敏元件。
18示警电路的应用
示警电路的应用(主题十八)一、夜间闪光警示灯本例介绍一款采用CD4011数字集成电路(四与非门)制作的夜间闪光警示灯电路,它能控制警示灯在白天不亮,而在夜晚闪烁发出红光。
将其安装在道路施工等场合,可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电路工作原理:该夜间闪光警示灯电路由电源电路、光控电路、超低频振荡器和开关电路等组成,如下图所示。
电源电路由降压电容器C1、电阻器R6、稳压二极管VS、整流二极管VD和滤波电容器C2组成。
光控电路由四与非门集成电路IC(CD4011)内部的与非门D1、D2和光敏电阻器RG、可变电阻器R1等组成。
超低频振荡器由IC内部的与非门D3、D4和有关外围元件组成。
开关电路由晶体管V和双向晶闸管VT组成。
交流220V 电压经C1降压、VS稳压、VD整流及C2滤波后,产生&43;9V电压供给IC。
在白天,光敏电阻器RG受光照射而呈低阻状态,IC的1脚、2脚为低电平,3脚为高电平,4脚为低电平,超低频振荡器处于停振状态,IC的10脚无振荡信号输出,V截止,VT因无触发电流而处于关断状态,警示灯HL不亮。
夜幕降临后,RG因无光照射而呈高阻状态,IC的1脚、2脚变为高电平,3脚输出低电平,4脚输出高电平,使超低频振荡器振荡工作,IC的10脚输出超低频振荡信号,使V和VT均处于开关状态(间歇导通与截止),警示灯HL 闪亮。
元器件选择:R1、R3选用微型可变电阻器:R2、R4、R5和R7选用1/4W碳膜电阻器;R6选用lW碳膜电阻器;RG选用MG45系列光敏电阻器。
C1选用耐压值大于400V的涤纶电容器或CBB电容器;C2、C3选用耐压值为25V的电解电容器。
VS 选用lW、9.1V稳压二极管,例如1N4739等型号;VD选用1N4007硅整流二极管。
V选用硅NPN型晶体管,例如S9013、S8050等型号。
VT选用lA、400V以上的双向晶闸管。
电路线路板图如上所示。
二、音乐警示电路音乐警示电路采用音乐集成FD9300和音放集成LM386设计的语音放大电路。
警示灯的工作原理
警示灯的工作原理
警示灯通常使用LED(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
LED是一种
半导体器件,当电流通过LED时,会产生光。
警示灯的工作
原理是基于LED的发光特性。
警示灯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控制电路和LED灯珠。
控制电路
负责控制LED灯珠的亮灭状态。
当控制电路接收到信号后,
会向LED灯珠提供适当的电流,从而使LED灯珠发光。
LED灯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载流子的组合和复合来释放能量
产生光。
LED的结构类似于一个PN结,其中P层富含正电荷的载流子,N层富含负电荷的载流子。
当向LED施加适当的
电压时,正电荷和负电荷会在PN结处相互复合,释放出能量。
这些能量会激发LED材料中的原子,使其跃迁到高能态。
当
原子回到低能态时,会释放出能量,产生可见光。
警示灯的控制电路可以根据需要设定LED灯珠的亮度和闪烁
频率。
通过合理地控制电流的大小和频率,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警示信号,如闪烁、快闪、慢闪等。
总之,警示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LED的发光特性,通过控制
电路向LED灯珠提供适当的电流,使其发出可见光信号,从
而起到警示的作用。
闪光报警器工作原理
闪光报警器工作原理
闪光报警器是一种常见的安全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产生明亮的闪光来吸引人们的注意,以警示可能存在的危险或发生的紧急情况。
闪光报警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光源:闪光报警器通常采用高亮度的LED灯或者氙气灯作为光源。
LED灯具有低功耗、寿命长等特点,而氙气灯则可以产生高亮度的闪光。
2. 控制电路:闪光报警器的控制电路负责控制光源的开关和闪光频率。
当控制电路接收到预设的信号或者感应到特定的事件时,会触发光源的闪烁。
3. 电源:闪光报警器通常使用直流电源供电,可以是电池、电源适配器或者外部电源。
闪光报警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1. 当控制电路接收到特定信号或者感应到特定事件时,会向光源发送信号,要求其开始闪烁。
2. 光源接收到控制信号后,根据预设的频率和时长开始发出闪光。
闪光的亮度一般较高,以便在较远的距离也能吸引人们的注意。
3. 闪光报警器会持续闪烁一段时间,直到控制电路接收到停止信号,或者从电源中断电。
通过明亮的闪光,闪光报警器能够在较远距离内吸引人们的注意,并且不受语言和听力等限制,使得其在特殊环境下具有较高的效果。
因此,闪光报警器广泛应用于消防、安防、交通安全等领域,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闪光警灯控制电路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目录
一、题目的功能及要求(一)、题目功能
闪光警灯控制电路(二)
1、控制一高亮度发光二极管闪烁,具体参数是亮秒,熄秒,再亮秒,之后熄2秒,如此循环;
2、采用分离元件设计制作,3V直流供电;
(二)、功能要求如下:
发光管的驱动设计:一是驱动元件要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和较低的功耗,但又不能“大马拉小车”;二是要合理的确定限流电阻的阻值,以使发光管具有足够的亮度而电阻的功耗又较小;
时间参数允许有一定的误差,只要能实现每间隔一定的时间发光管快闪两次的功能即可;
发光管的参数可查相关资料自行确定
二、设计思路及方案设计分析、论证
(一)、设计思路:
实现LED闪烁,就电路而言可以使用集成电路与分离元件两种方案设计,实际中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成本、电路可靠性等。
就应用集成电路而言又有多种方法实现,如:使用51单片机做控制,然后利用汇编或者C语言的简单编程可实现;或是是利用555振荡电路,加以简单的逻辑电路输出的矩形脉冲来控制LED灯交替闪烁。
使用分离元件会因为元件过多,焊点过而加了
电路的不可靠因素,在成本可控范围内不太使用。
这次实训要求用分离元件,所以必须的用分离元件设计制作。
(二)、方案分析设计
我此次设的电路方案是用主副两个振荡电路组成主电路,两个振荡电路之间的关系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根据电路的功能要求(发光二极管闪烁,具体是亮秒,熄秒,再亮秒,之后熄2秒,如此循环),主电路产生周期为4S的方波脉冲,副电路在主电路控制的条件下产生周期为的脉冲方波。
在此方案的指导下完成电路的设计。
三、系统框图
图一:系统框图
主电路产生周期为4s的方波脉冲,副电路在主电路通过开关电路控制的条件下产生周期为的脉冲方波。
四、单元电路
(一)、主振荡电路
1、电路图
图二:主振荡电路
2、参数确定
主振荡电路的作用主要是产生周期为4s的方波脉冲,所以设置RC的充放电时间为2s,为了方便计算,我先选定电容为
C1=C2=10uF的电解电容,据公式:
T=RC 可得
R=T/C,
又因 T充=T放=2s
所以R1=R2=R3=R4=2s/C=200K
3、B点波形图
(二)、开关电路
开关电路实际上只有一个三极管,此次设计的(所有)三极管选用9014型,集电极最大耗散
功
率
PCM
=
(T
amb=25℃)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
集电极基极击穿电压BVCBO=50V
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BVCEO=45V
发射极基极击穿电压BVEBO=5V
集电极发射极饱和压降VCE(sat)= (IC=100mA; IB=5mA) 基极发射极饱和压降VBE(sat)=1V (IC=100mA; IB=5mA) 特征频率fT=150MHz
HFE: A=60~150; B=100~300; C=200~600; D=400~1000 (1)主要用途:
作为低频、低噪声前置放大,应用于电话机、VCD、
DVD、电动玩具等电子产品(与C9015互补)
(2)非9014,9013系列三极管管脚识别方法:
(a) 判定基极。
用万用表R×100或R×1k挡测量管子三个电极中每两个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
当用第一根表笔接某一电极,而第二表笔先后接触另外两个电极均测得低阻值时,则第一根表笔所接的那个电极即为基极b。
这时,要注意万用表表笔的极性,如果红表笔接的是基极b。
黑表笔分别接在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都较小,则可判定被测管子为;如果黑表笔接的是基极b,红表笔分别接触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较小,则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如 9013,9014,9018。
(b) 判定三极管集电极c和发射极e。
(以PNP型三极管为例)将万用表置于R×100或R×1K挡,红表笔基极b,用黑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管脚时,所测得的两个电阻值会是一个大一些,
一个小一些。
在阻值小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管脚为集电极;在阻值较大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管脚为发射极。
(三)、副振荡电路
1.电路图
图三:副振荡电路
2、参数确定
副振荡电路的作用主要是产生周期为的方波脉冲,所以设置RC的充放电时间为,为了方便计算,我先选定电容为C3=C4=10uF 的电解电容,据公式:
T=RC 可得
R=T/C,
又因 T充=T放=2s
所以R5=R6=R7=R8=C=20K
3、副振荡电路未受主电路控制时E点波形图
五、整体电路
(一)、整体电路图
图四:完整电路图
(二)、整体电路工作原理及分析
如图四:虽然此电路中所用的三极管全部为9014型,但是在实际中每个三极管都有区于其它三极管的那么一点差异。
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灵敏度)的存在,在电路接通电源后,主振荡电路中的VT1、VT2不会同时导通,只可能一个导通。
为了方便分析,这里我假设VT1较灵敏先导通了VT2截止,那么此时A点为低电平,C1处在充电状态,充电回路为经R2、C1、VTI接地。
而B点为高电平,C2处在放电状态,放电回路为经R4、C2、VTI接地。
2s以后,C1充电完成,改为放电状态,VTI 截止,VT2导通。
此时A点为高电平,放电回路为经R1、C1、VT2接地。
而B点为低电平,C2充电,充电回路为经R3、C2、VT2接地。
2s以后又改为C1充电C2放电.如此循环。
当B点为高电平时,开关电路三极管VT5基极C点处为高电平,VT5导通,副振荡电路工作,在幅振荡电路中,假设VT4
先导通、VT3截止。
那么此时E点为低电平、LED灯亮,C4处在充电状态,充电回路为经R7、C4、VT4、VT5接地。
而D点为高电平,C3处在放电状态,放电回路为经R5、C3、VT4、VT5接地。
后,C4充电完成,改为放电状态。
此时VT3导通、VT4截止。
C4放电回路为经R8、C4、VT3、VT5接地。
E点为高电平、LED灯熄灭。
而C3处在充电状态,D点为低电平,充电回路为经R5、C3、VT3、VT5接地。
以后,C3放电C4充电如此循环。
前提是B点为高电平,当B点为低电平时副振荡电路不会工作。
(三)、电路工作时B、E两点的波形
(四)、元器件清单
六、整体电路的制作调试
(一)、实物图
图五:实物电路
(二)、制作调试过程
1.制作早期设计电路
图六:早期设计电路
图六是我早期设计的电路电路图,在完成电路焊接后,在调试过程中,发现LED灯只会闪亮一下电路并不会工作。
发现此问题后,我马上去向胡老师阐述这一现象。
在老师的分析指导下,明白了原来此电路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它有一个很大的缺陷:主副电路虽然是经过开关电路VT5逻辑连接的,会形成逻辑控制作用,但是此时,对于开关电路而言幅电路相当于接在发射极上的一个负载,当电源接通后,幅电路一旦工作,就会导致开关三极管VT5基极产生很大的压降,从而导致主副电路都不再工
作。
这就是LED灯只会闪亮一下电路并不会工作的原因。
而后在老师的指点下才完成了如图四的电路设计。
2.最终电路设计的调试
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最终电路的设计,并按照电路图焊接好了电路,检查电路无焊接错误后,接上电源,发现LED灯会按要求闪亮了,此时心里有那么一定的成就感。
后面我又把R4换为了500K的电位器,进行微调,让电路工作效果达到更佳。
七、实训结果
经过反复调试后实训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虽然在时间上没有要求那么精确(亮,熄,再亮,之后熄),但我觉得此次实训还是成功的。
按要求完成了设计而且基本功能都实现了。
八、心得体会
本次实训安排了六个教学周的时间,还未接到具体实训内容的时候,感觉要六个周的时间那么实训具体内容可能会很难,但实际并没有那么可怕,在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老师的指导下,我用三个周的时间就完成了电路的设计与调试工
作。
通过本次实训我有以三点体会:一是要学会深刻分析对象,你要做什么,通过仔细深刻的分析题目及要求,找到切入点,然后才好下手。
就我这次设计而言,闪光警灯,要求LED灯闪烁,那么怎样LED灯才会闪烁呢在它的正向两端加上大于的有一点规律的电压或脉冲就可实现了。
有了这一切入点我们就会想到单片机、振荡器、振荡电路,然后在按具体要求选用设计;二是要会独立思考问题,在刚拿到题目的时候我首先并没有去思考这个课题应该怎么做,而是去向同学询问以前谁做过这个课题,导致耽搁了我三天的时间还一无所获,后来我改正了这一错误观念,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向同学老师请教,最终完成了设计方案;三是要胆大心细,这里我所说的胆大并非指胡搞乱搞,而是以理论为依据,大胆创新、思维活跃。
心细要求的是要注意细节问题,有时候一个细节问题就会决定设计的成败,我此次前后设计的两个电路虽然在理论上都是可行的,但在实际中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成功或是失败,这根源就在于我不够胆大、不够心细,后在胡老师的指导下,改进创新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总之,无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还是走入社会,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应该要深刻分析对象,学会独立思考,做到胆
大心细,才会更容易成功。
同时非常感谢胡老师此次实训对我们指导。
九、参考文献及资料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华成英主编
《电子设计与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刘霞侯传教等编着
参考网址:
1c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