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印三昧
华严一乘十玄门
此約譬以明。亦復具有教義等十門。如梵網經即取梵宮羅網為喻。今言因陀羅網者。即以帝釋殿網為喻。帝釋殿網為喻者。須先識此帝網之相。以何為相。猶如眾鏡相照。眾鏡之影現一鏡中。如是影中復現眾影。一一影中復現眾影。即重重現影。成其無盡復無盡也。是故如第七地讚請經云。於一微塵中。各示那由他。無量無邊佛。於中而說法。此即智正覺世間。又云。於一微塵中。現無量佛國。須彌金剛圍。世間不迫迮。此即據器世間。又云。於一微塵中。現有三惡道。天人阿修羅。各各受業報。此即據眾生世間。又云。如一微塵所示現。一切微塵亦如是。故於微塵現國土。國土微塵復示現。所以成其無盡復無盡。此即是其法界緣起。如智如理。實德如此。非即變化對緣方便故說。若是大乘宗所明。即言神力變化故。大小得相入。或云菩薩力故入。又言不二故入。不同一乘說。問。若此宗明相入。不論神力。乃言自體常如此者。斯則渾無疆界。無始無終。何緣得辨因果教義等耶。答。以隨智差別故。舉一為主。餘則為伴。猶如帝網。舉一珠為首。眾珠現中。如一珠即爾。一切珠現亦如是。是故前經舉一菩薩為主。一切菩薩圍繞。一一菩薩皆悉如是。又如諸方皆來證誠。同其名號。一切十方證誠皆亦如是。所以成其無盡復無盡。而不失因果先後次第。而體無增減。故經云。一切眾生盡成佛。佛界亦不增。眾生界亦不減。若無一眾生成佛。眾生界亦不增。佛界亦不減也。
第五十世隔法異成門者。
此約三世說。如離世間品說十世者。過去說過去。過去說未來。過去說現在。現在說現在。現在說未來。現在說過去。未來說未來。未來說過去。未來說現在。三世為一念。合前九為十世也。如是十世。以緣起力故。相即復相入。而不失三世。如以五指為拳不失指。十世雖同時。而不失十世。故經云。過去劫入未來。現在劫入過去。現在劫入過去。未來劫入現在。又云。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有劫入無劫。無劫入有劫。又云。過去是未來。未來是過去。現在是過去。菩薩悉了知。又云。無盡無數劫。能作一念頃。非長亦非短。解脫人所行。如是十世。相入復相即。而不失先後短長之相。故云隔法異成教義理事等十門。相即相入。而不失先後差別之相。故名異成也。
小洋口风景区简介
小洋口风景区简介门票:40 元特殊人群: A.免费政策:儿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
B.优惠政策:70岁以上老持老年证购票。
开放时间:08:00—17:00 交通概况:南通市区到永兴车站去做洋口的班车,从兴仁左拐,不拐弯,一直走到头就到了,坐汽车去,3个小时就到了小洋口简介:南通小洋口风景区位于江苏省如东沿海旅游经济开发区内,距上海120km,1.5小时经济圈内;距南通60km,1小时车程。
风景区充分展现“海港、海鲜、海韵”南黄海风情,突出绿色生态理念和健康休闲养生旅游,在保留原生态自然特性基础上,营造了高雅独特、优美幽静的景不雅环境。
是长三角集旅游不雅光、休闲度假、宗教文化、海鲜餐饮、科普教育、乡村休闲、湿地娱乐、生态野趣、拓展运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度假景区。
景区现有世界上最大的露天舞场、中国十大体育休闲旅游示范品牌——海上迪斯科,亚洲第一风电场,全国十大的人造渔港之一的——洋口国家中心渔港,海鲜美食一条街,南黄海第一寺海——海印寺,南黄海第一泉——金蛤岛温泉度假村,江苏第一风筝放飞基地——空中交响乐,江苏沿海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海闸——洋口外闸,滨海公园——大爱无疆主题公园,不雅海栈桥——九曲桥,天长地久景不雅石,27洞标准英伦风格高尔夫球场和林克斯温泉酒店,以及正在建设中的苏北地区最大的、配套设施最齐全的海天一体省级自驾游基地和南黄海大草原等众多独特优势旅游景点。
海印寺位于洋口外闸东北侧,背靠大海,占地120亩,整个寺庙由低向高共分四个区域,主要建筑有山门、龙王殿、不雅音殿、宁海阁等,明清风格,小巧精致,将是佛教信徒和不雅光游客的好去处,海印出自佛家“海印三昧”,意思为大海水面所现诸象,隐藏着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形象。
海印寺与其南边的“海之韵”海滨公园互应,于2008年5月2日开光,现在已成为小洋口地区的重要的旅游新景不雅。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唐大薦福寺沙門法藏述
今將開釋如來海印三昧一乘教義略作十門
建立一乘第一 教義攝益第二 古今立教第三 分教開宗第四 乘教開合第五 起教前後第六 決擇其意第七 施設異相第八 所詮差別第九 義理分齊第十
初明建立一乘者。然此一乘教義分齊。開為二門。一別教。二同教。初中二。一性海果分。是不可說義。何以故。不與教相應故。則十佛自境界也。故地論云。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者是也。二緣起因分。則普賢境界也。此二無二全體遍收。其猶波水。思之可見。就普賢門復作二門。一分相門。二該攝門。分相門者。此則別教一乘別於三乘。如法華中宅內所指門外三車誘引諸子令得出者。是三乘教也。界外露地所授牛車是一乘教也。然此一乘三乘差別。諸聖教中略有十說。一權實差別。以三中牛車亦同羊鹿。權引諸子務令得出。是故臨門三車。俱是開方便門。四衢道中別授大白牛車。方為示真實相。若彼三中牛車。亦是實者。長者宅內引諸子時。指彼牛車秪在門外。此應亦出即得見車。如何出竟至本所指車所住處而不得故。後更索耶。亦不可說界外索車但是二乘。以經不說彼求牛車人。出門即得彼牛車故。又不說彼索先許車唯二乘故。是故經中諸子得出至露地已。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以此得知三車同索。此中三車約彼三乘所求果說。以是元意所標趣故。問二乘各得小果。何以界外更索耶。答依小乘。云有教有行果。今依大乘。云昔日但有言教無實行果故。故云三車空無。若望自宗並皆得果。若不得者如何出世。今言俱不得者。以望一乘故。是故以實映權則方便相盡。故皆無得也。為欲迴彼三乘人入一乘故。是故大乘亦說迴也。若不爾者。彼求牛車人既出界外不同凡夫。非求羊鹿不同二乘。未得露地大白牛車不同一乘。若非彼三中大乘。更是何色人也。以至自位究竟處故。後皆進入別教一乘。問臨門三車為實不實耶。答實不實。何以故。是方便故。由是方便引子得出非不實。由是方便引故非是實。此二無二唯一相也。二教義差別。以臨門牛車亦同羊鹿。但有其名。以望一乘俱是教故。是故經云。以佛教門出三界苦。亦不可說以佛教言但約二乘。以經不揀故。彼求牛車人尋教至義。亦同二乘俱不得故。三所明差別。以彼一乘非是界內先許三車。是故界外四
华严与禅关系的历史考察
/288华严与禅关系的历史考察伊岚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宗教学摘要:在佛教中,禅那是佛教普遍的修行手段,是“戒定慧”中“定”的基本方式。
华严则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佛教经典,或指此经中的哲学思想,抑或依此经建立的佛教宗派。
禅是“行”,华严是“知”,两者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不过若依华严最根本的意项“经典”说,经文倒是涉及禅那。
如《贤首品》谈到“海印三昧”与“华严三昧”,前者是佛所进入的可见到世界一切现象的禅定状态,后者指具有佛教的一切修行功德、具有从事一切修行能力的禅定状态。
这种联系在“知”的范围内,或者说在“应然”之中。
此外在汉传佛教的“实然”里,华严理论的典型代表在华严宗,禅集中体现在禅宗。
下面将中国佛教史依两宗成立为节点分为若干阶段,简单概括二者关系。
关键词:华严;禅;止观一、前华严宗时期的华严与禅在华严宗创立之前,华严经已被广泛研究,这是宗派形成的基础。
那时华严经的弘扬主要依托于上层义学僧人。
义学僧人,是当时佛教界的学院派学者,依靠上层支持进行义理探究。
具体过程中,因华严是内容非常丰富的经典,故一开始并未以一个整体而流传,而是地论师抽取华严中《十地》进行研究推广,《十地》独立流传;同时南方三论宗也推动了华严的弘扬。
同时又有一部分人崇奉信仰华严,向往莲华藏世界,并未做义理的探索。
华严研究的深化,为宗派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与组织准备。
在这一时期,华严与禅那的联系基于研究或修行华严的僧人与禅的联系,并根据佛教僧人的上层知识僧侣与下层苦行僧人两个阶层划分而分为两个不同类型。
首要的是下层苦行僧人与禅那的联系,他们是华严在下层推广的主力。
上层义学僧人的研究与听讲经活动影响一般只函盖上层。
“从北周南陈开始,《华严经》广泛流行于南北各地,不仅为义学沙门所重,也为众多下层僧人所接受,由此出现了华严学的多途发展。
在佛教界崇奉《华严》,并依经探讨义理、树立信仰、确定修行内容等实践的促动下,华严信仰也向社会各阶层普及深入。
一百零八种三昧
一百零八种三昧【百八三昧】百八,即一○八种;三昧(梵sama^dhi),即心安住于一境之寂静状态。
据大品般若经卷三相行品、卷五问乘品、大般若经卷四一四、大智度论卷四十三、卷四十七等载,三昧有一百零八种,称为百八三昧。
即:(一)首楞严三昧(梵s/u^ram!-gama),又作健行三昧。
首楞严,意为坚固摄持诸法。
菩萨住此三昧,则于诸三昧行相之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一切魔恼不能破坏。
(二)宝印三昧(梵ratna-mudra),菩萨住此三昧,于一切三昧悉能印证;诸宝中以法宝为最殊胜,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益。
(三)师(狮)子游戏三昧(梵sim!ha-vikri^d!ita),菩萨住此三昧,于一切三昧中,出、入、迟、速等皆得自在,于诸外道,强者能破之,信者能度之;犹如狮子戏时,能制伏诸群兽。
(四)妙月三昧(梵su-candra),菩萨入此三昧,能除无明暗蔽等诸法邪见;犹如清净满月,无诸障翳,而能破除黑暗。
(五)月幢相三昧(梵candra-dhvaja-ketu),菩萨入此三昧,一切诸法通达无碍,皆悉顺从;犹如大将:以宝幢作月之像,人见此相,悉皆随从。
(六)出诸法三昧(梵sarva-dharmodgata),又作出诸法印三昧、一切法涌三昧。
菩萨住此三昧,能令一切三昧出生增长;犹如降下及时雨,令草木皆生。
(七)观顶三昧(梵vilokita-mu^rdha),菩萨入此三昧,能遍见一切三昧,如住山顶,悉见众物。
(八)毕法性三昧(梵dharma-dha^tu-niyata),又作法界决定三昧。
诸法体性,无量无二,难可执持。
菩萨入此三昧,则能决定知诸法性,而得定相;犹如虚空无能住者,得神足力,则能处之。
(九)毕幢相三昧(梵niyata-dhvaja-ketu),又作决定幢相三昧。
菩萨住此三昧,能决定持诸三昧法幢,于诸三昧最为尊胜;犹如大将得幢,表其尊大之相。
(十)金刚三昧(梵vajra),又作金刚喻三昧。
菩萨住此三昧,则智慧坚固,能破诸三昧;犹如金刚坚固不坏,能碎诸万物。
别教一乘与同教一乘之同异-以《五教章》为主-
別教一乘與同教一乘之同異-以《五教章》為主釋正持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班提要:《法華經》是天台宗立說的主要依據,主要闡明「會三歸一」的思想,在智顗的判教學說中,將其視為最高經典,即化法四教中的一乘圓教。
華嚴宗則承襲了天台宗的思想,重視其一乘教、圓教思想,並加以轉化,而形成了其宗派特殊的見解。
法藏是華嚴宗的實際創始者,《五教章》係為其教判論著,將釋迦牟尼佛創教以來之不同流派與教義分為五教十宗,其中的五教指如來一代所說教法的內容分為五類,即小、始、終、頓、圓等五教。
五教中的「圓教」,又稱一乘圓教,分為同、別二教,其最初是由智儼提出,而由法藏集大成。
智儼、法藏二位祖師,都是引用《法華經.譬喻品》的三車喻來建立華嚴的同別二教之一乘圓教,以《法華經》為包含諸教之同教一乘,其地位較低;而《華嚴經》則歸為超越諸教的別教一乘,亦即最勝經。
就法藏的觀點來說,華嚴思想是在天台思想之上,故判《華嚴經》的別教一乘,高於《法華經》的同教一乘。
關鍵字:別教一乘、同教一乘、圓教、一乘、三乘、佛身、佛土* 本論文之架構為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黃國清助理教授提供。
- 111 -112 一、前言「在中國佛教史中,天台與華嚴之間有長期互動的關係,天台所重視之一乘教以及圓教的想法,都對後起的華嚴宗而言,成為一種既是尊重而吸收,又思更進一步地渴望超越的里程碑。
」1本論文主要以《五教章》之文本為主,探討法藏判教的圓教思想中,別教與同教之差異。
首先討論別教一乘與同教一乘所具有的圓教義涵,此二者皆屬於五教之「圓教」,故二者皆具有圓教義涵,比較其間之差異;其次論述別教一乘與同教一乘之差異,主要從「分相門」、「教義攝益」、「教起前後」等三個面向來探討其一乘與三乘的差異;最後則對佛身、佛土的差異予以比較說明。
《法華經》是天台宗立說的主要依據,主要闡明「會三歸一」「開權顯實」的經典,智顗的判教學說中,將其視為最高經典,即化法四教中的一乘圓教。
華嚴宗則承襲了天台宗的思想,重視其一乘教、圓教思想,並加以轉化,而形成了其宗派特殊的見解。
禅宗法脉及开悟诗
禅宗法脉及开悟诗壹十叁壹十叁佛法自六祖惠能大师在中国大起,六祖教化无量,留下《坛经》。
从六祖得法的有很多,最为出色的:南岳怀让,青原行思,永嘉玄觉,菏泽神会,南阳慧忠。
其中南岳怀让,青原行思的六祖法嗣。
根据达摩祖师,五祖基六祖的旨意。
衣钵不再传。
六祖下第一世(以后,以此类推,六祖下二世,三世。
)南岳怀让禅师,俗家姓杜,出生时有白气上属天,当时唐朝天子问太史主何吉凶,太史说:国之法器,不染世荣。
唐高宗遂下旨让金州太守前往慰问。
长到十岁时,只喜欢读佛教经典,年十五出家。
常感叹:大丈夫应“当为无为法。
”后来遇到修行同学坦然,就一起拜访嵩岳慧安禅师。
慧安禅师看出他的因缘在六祖,就让他到曹溪参拜六祖。
禅师既得法于六祖,(关于禅师开悟事迹,参见‘禅宗大师开悟诗’六祖一贴)又在六祖身边侍奉十五年,才到衡岳般若寺住持。
怀让禅师得法时,六祖曾对他说: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罗曾经预言,你的门下会出一匹壮马,将会踏破这个世界。
(即后来的马祖道一禅师)门下有一个小沙弥道一,经常专心坐禅。
阐释知道是法器,就问:你坐禅为了什么?道一答:为了做佛。
禅师就取来一块砖头,在道一面前就这石头磨。
道一奇怪,就问:师傅磨砖做什么?禅师说:磨镜子阿。
道一笑了:砖头怎能磨成镜子?怀让禅师就等他这一问,说:磨砖不成镜子,坐禅又怎能成佛呢?道一似有所悟:那么怎样才是佛?怀让禅师就问他:比如牛车不走了,你是用鞭子打牛还是打车?道一无语沉思。
禅师接着说:汝学坐禅,为学坐佛。
若学坐禅,禅非坐卧。
若学坐佛,佛非定相。
于无住法不应取舍,如若坐佛,即使杀佛。
若执坐相。
非达其理。
道一听到教诲,如饮醍醐。
礼拜了又问:如何用心,即合无相三昧?禅师说:你学心底法门,如下种子,我说法要,就像雨露。
因缘合和就可见道。
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
道一自此开悟,心意超然,又侍奉禅师九年,佛法日益玄奥。
禅师有入室弟子六人,对弟子们印证说:汝等六人同证吾身,一人得吾眉,善威仪(指弟子常浩),一人得吾眼,善顾盼(指弟子智达),一人得吾耳,善听理(指弟子坦然-当年同学),一人得我鼻,善知气(指弟子神照),一人得我舌善谭说((指弟子严峻),一人得我心,善古今(指弟子道一)。
华严与唯识的真理观之比较
華嚴與唯識的真理觀之比較—以法藏和玄奘為中心一、西洋哲學與佛教之比較二、唯識思想的真理觀三、華嚴思想的真理觀四、結論第五篇華嚴與唯識的真理觀之比較—以法藏和玄奘為中心◎陳一標法藏將佛陀一代的教法,依能詮的法義分為愚法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終教、大乘頓教與一乘圓教,並於《華嚴五教章》所詮差別第九中,從「所依心識」論述五教的差別,其中,說到攝屬大乘始教的唯識思想時,說:「若依始教,於阿賴耶識,但得一分生滅之義。
以於真理未能融通,但說凝然不作諸法。
故就緣起生滅事中,建立賴耶。
從業等種,辦體而生異熟果報識,為諸法依。
」(大正四五‧484c)法藏批評唯識對「真理」的看法不夠透徹,所以才要立一阿賴耶識來作為諸法的所依,他認為阿賴耶識說只是不了義,必須要以《起信論》式的「生滅與不生滅和合」的阿賴耶識,作萬法的依處,才能真該妄末,妄徹真源,融通無礙。
法藏不但認為唯識的阿賴耶識說不夠究竟,並且將其三性思想加以改造。
唯識對真理的看法為何?法藏的批評是否得當?這是本文關心的主要問題。
由於唯識義理本身,即有相當多的分歧,錯綜複雜,故本文暫且以玄奘所傳的護法一系之思想,為研究的對象,其它分派暫不觸及。
因此,此處所謂的唯識思想,僅限於玄奘所傳,未必能代表整個唯識思想。
文分三點,首先從一個宏觀的角度,比較西洋哲學與佛教對真理的不同看法,藉以突顯佛教真理觀的特殊性,接著再分別探討玄奘與法藏的真理觀。
一、西洋哲學與佛教之比較真理一詞,現代常常當作英語truth的譯語,用以表示我們的思維與相對於主觀之客觀世界理法之一致,具有普遍性與永恒性,不隨我們主觀的不同而改變。
在印度,最早用來表示真理的梵文是satya(1),原來的意思為「應該存在的」,似乎暗示了印度人原來對真理的看法,比較是從有、無的存在論觀點出發,而不是從認識論的立場來論述的。
這類似於希臘哲學家巴曼尼得斯(Parmenides,544?-501? B.C.)從「有」與「存在」來說明「真理之道」(The Way of Truth)。
《清净天》随笔
业界翘楚文 王振锋《清净天》随笔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做玉雕人物的创作和雕刻,因个人爱好,做玉雕人物时选择宗教题材的偏多一些。
历代国内外雕刻和绘画的大师们,几乎都离不开宗教题材方面的创作,国外的文艺复兴三杰、提香、贝尼尼……国内古代的吴道子、何朝宗……现代的崔磊、仵应文、吴德升、王平等等,把物质的玉附以文化,使之成为承载着我们希望和灵魂的艺术品,变为承载着我们希望的精神食粮,进而成为我们的灵魂寄托,情怀所依!目前国内市场玉雕作品同质化严重,这与我们设计师的创作观有很大关系。
一个设计师要懂各类文化,懂绘画和哲学,而非只会画画和雕刻。
佛教中有很多的人物,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比如:五方佛,古八大佛,四大菩萨,四大天王,十八罗汉,三十三应身,三十三天主,五百罗汉乃至八百罗汉,数不胜数。
《正法念处经》中记载:佛教有三十三层天。
另一解释,天即神,著名的有大梵天、帝释天、韦陀天、吉祥天、大自在天、清净天。
佛教记载第三十三层天,天的尽头是清净天,清净天居住的是修行到阿罗汉果位的行者,他们过着像清净天人一样的生活。
《过去现在因果经》中记载,他们有着迷人的面容,身心极为清净,不受尘垢污染,像琉璃玛瑙一样充满着神秘的光明,清澈明亮,只要心有所想,即可心想事成,时常欢悦适意,心念一动,即应念而至,妙应无比!38 业界翘楚此清净天作品,作三面相化现。
正面菩萨相,化善有情;左面为愤怒相,化恶有情;右面为金刚相,表示教化业力需要有极大威严和极大意乐,方能无懈而成就,方显“顺者以顺而教,逆者以恶而治”之威严庄重!一件玉器作品的创作需要经过三个逻辑思维过程:一是慧眼审石,二是匠心独运,三是技法功夫的实施。
慧眼有多么深邃和高远,对美的敏感性就有多么敏捷。
审美经验越丰富,慧眼越敏捷。
慧眼在于把握原料的应用、题材造型与瞬间形象的捕捉定格。
随之而来就是匠心独运,造型定位,打出腹稿或画出草图,产生出作品雏形。
要想获得这种能力必然要对各类相关的前期因素十分了解和熟悉掌握,并且从中做出选择和发挥。
憨山大师由五台山至崂山的奇缘和悟道境界
“ 即东蹈海上 ,藏修 于牢 余
山深 处 ,人 迹 所 不 能 至 , 神
鬼之乡也 。 余因人那罗延窟 而居之 , 披他能实证圣果也
是必 然 的 , 后人 自应 尊 重 这 些最 优 秀的人 类代 表 。几 年 后 , 皇族 的荆 榛 , 在 卧草 莽 , 犯风涛 , 险阻, 涉 艰难 辛 苦 , 不可 殚述 。” 以说 , 所 苦行 是
台
山
由
大师《 清凉疏》 所说 的崂山圣地 , 格外推崇 。 便 他后来还将在崂 山建成 的寺庙命名为海印寺 。
肯 定 地说 ,他 是 为 报 清凉 大 师 的加 持 之恩 , 才
研 究
意 莹
实 ,但是我们应看到在 中国佛教文化 的传承
中, 齐地是相对独立 的一个 系统 , 中原等地 与 的佛教传承并未融 汇一体 , 所以这一带的高僧
称佛弟子 , 当地人多信佛 , 而 当时青州太守李嶷 “ 敬信佛 法”亦热烈迎请法显到青州 ,
居 留一 冬一 夏 。是不是 可 以 这样说 ,憨 山大师或 限于一 时一地 接人 有 限 ,故得 出齐 地 未有 佛法 普及 的结论 。 憨 山大 师欲 在 即墨一带 弘扬佛 法却 非易 事 , 东人 因“
别是他 对 实证 悟道 心 身感 受的描 述 , 弥足珍 贵 。悟道 者在 寂 照 身心光 明流 布全 宇 宙的 同时 , 亲证 其 心脏部 位之 心 性光 明显 发 , 即所谓 脉 解心 开 , 一 个佛教 成就 者 必须 具备 的基 础 。 是 关 键词 : 山德 清 ; 山那 罗延窟 ; 憨 崂 修证 ; 大光 明藏 中图分 类号 :9 9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 号 :00 — 162 1 )3 0 5— 4 B4. 9 A 10 0 6 7 (0 0— 0 0 1 1
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二
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二佛子。
菩萨摩诃萨。
应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音声。
佛子。
菩萨摩诃萨。
应知如来音声遍至普遍无量诸音声故。
应知如来音声。
随其心乐。
皆令欢喜。
说法明了故。
应知如来音声。
随其信解。
皆令欢喜。
心得清凉故。
应知如来音声化不失时。
所应闻者。
无不闻故。
应知如来音声无生灭。
如呼响故。
应知如来音声无主。
修习一切。
业所起故。
应知如来音声甚深。
难可度量故。
应知如来音声无邪曲。
法界所生故。
应知如来音声无断绝。
普入法界故。
应知如来音声无变易。
至于究竟故。
佛子。
菩萨摩诃萨。
应知如来音声非量非无量。
非主非无主。
非示非无示。
何以故。
佛子。
譬如世界。
将欲坏时。
无主无作。
法尔而出四种音声。
其四者何。
一曰。
汝等当知初禅安乐。
离诸欲恶。
超过欲界。
众生闻已。
自然而得成就初禅。
舍欲界身。
生于梵天。
二曰。
汝等当知二禅安乐。
无觉无观。
超于梵天。
众生闻已。
自然而得成就二禅。
舍梵天身。
生光音天。
三曰。
汝等当知三禅安乐。
无有过失。
超光音天。
众生闻已。
自然而得成就三禅。
舍光音身。
生遍净天。
四曰。
汝等当知四禅寂静。
超遍净天。
众生闻已。
自然而得成就四禅。
舍遍净身。
生广果天。
是为四。
佛子。
此诸音声。
无主无作。
但从众生诸善业力之所出生。
佛子。
如来音声。
亦复如是。
无主无作。
无有分别。
非入非出。
但从如来功德法力。
出于四种广大音声。
其四者何。
一曰。
汝等当知一切诸行。
皆悉是苦。
所谓地狱苦。
畜生苦。
饿鬼苦。
无福德苦。
着我我所苦。
作诸恶行苦。
欲生人天。
当种善根。
生人天中。
离诸难处。
众生闻已。
舍离颠倒。
修诸善行。
离诸难处。
生人天中。
二曰。
汝等当知一切诸行。
众苦炽然。
如热铁丸。
诸行无常。
是磨灭法。
涅槃寂静。
无为安乐。
远离炽然。
消诸热恼。
众生闻已。
勤修善法。
于声闻乘。
得随顺音声忍。
三曰。
汝等当知声闻乘者。
随他语解。
智慧狭劣。
更有上乘。
名独觉乘。
悟不由师。
汝等应学。
乐胜道者。
闻此音已。
舍声闻道。
修独觉乘。
四曰。
汝等当知过二乘位。
更有胜道。
名为大乘。
菩萨所行。
顺六波罗蜜。
2、明哲——浅谈华严宗的修行体系
淺談華嚴宗的修行體系明哲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山東省佛教協會會長前言佛教是重體證的,其體證的過程尌是修習實踐。
而要獲得圓滿的智慧解脫,尌要按一定的體系進行修習實踐,所以修習體系對學人是至關重要的。
佛教修學的總綱是戒、定、慧三學,在實踐方面,戒、定、慧學如鼎的三足一樣,是不可或缺的。
佛經、律、論三藏,是釋尊一代教義的集成,特別是佛所說《華嚴經》為經中之王,為根本大法。
《華嚴經》不僅是佛教哲學理論的精華,而且是非常注重觀法實踐的。
行者通過觀法以達諸法實相,契入佛的境界,達到佛教修習實踐的目的。
《華嚴經》無論是教理教義,還是修行體系,都是最圓滿的,是世尊給我們指引的一條簡捷的無上菩提之路。
也有人認為華嚴太重理論,評華嚴為“有教無觀”,甚至不重實修,並指出這是華嚴宗衰沒的主要原因。
這種議論是值得商榷的。
佛陀不可能給後人留下佈滿荊棘的道路,等你再去創造什麼,關鍵問題在於我們的根性能否對華嚴修習體系進行正確的領悟、把握。
下面分六點,談一下我自己粗淺的理解。
一、帶果修因的神妙境界《華嚴經》的核心是“法界緣貣、因果圓融”,“因”為成佛之因即法身理體,“果”為成佛境界即“毗盧遮那莊嚴世界海”。
《華嚴經》前八會反復談論法界緣貣、“因果圓融”,一個重要目的尌是為了將清淨的佛之體性即佛果由果位推移至眾生之因位——“眾生之心”,從而為眾生成佛建立有說服力的根據。
釋迦悟道,初轉華嚴根本法輪,即從佛果之境界說事物之現貣。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中以十身來說明教主難思之德,來顯示遮那十種無盡法界身雲遍于法界成正覺。
“盧舍那佛之果法”即涵蓋眾生界,因此眾生心中當下尌有圓滿之“果相。
”這是世尊初成正覺,在“海印”定中所炳現之真象,不可思議,廣大無邊,超越時空,不是一般眾生,乃至二乘所可瞭解的境界。
此無礙妙境寂照照寂法界緣貣,實為諸佛自證境界,此亦為華嚴最高境界,乃為大覺真心、“海印三昧”之所顯示。
一真法界,即諸佛眾生本源清淨心也,此心為萬法之根本。
18-贤首品第十二之一
贤首品第十二之一尔时,文殊师利菩萨说无浊乱清净行大功德已,欲显示菩提心功德故,以偈问贤首菩萨曰:「我今已为诸菩萨,说佛往修清净行,仁亦当于此会中,演畅修行胜功德。
」尔时,贤首菩萨以偈答曰:「善哉仁者应谛听,彼诸功德不可量,我今随力说少分,犹如大海一滴水。
若有菩萨初发心,誓求当证佛菩提,彼之功德无边际,不可称量无与等。
何况无量无边劫,具修地度诸功德,十方一切诸如来,悉共称扬不能尽。
如是无边大功德,我今于中说少分,譬如鸟足所履空,亦如大地一微尘。
菩萨发意求菩提,非是无因无有缘,于佛法僧生净信,以是而生广大心。
不求五欲及王位,富饶自乐大名称,但为永灭众生苦,利益世间而发心。
常欲利乐诸众生,庄严国土供养佛,受持正法修诸智,证菩提故而发心。
深心信解常清净,恭敬尊重一切佛,于法及僧亦如是,至诚供养而发心。
深信于佛及佛法,亦信佛子所行道,及信无上大菩提,菩萨以是初发心。
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
信无垢浊心清净,灭除憍慢恭敬本,亦为法藏第一财,为清净手受众行。
信能惠施心无吝,信能欢喜入佛法,信能增长智功德,信能必到如来地。
信令诸根净明利,信力坚固无能坏,信能永灭烦恼本,信能专向佛功德。
信于境界无所著,远离诸难得无难,信能超出众魔路,示现无上解脱道。
信为功德不坏种,信能生长菩提树,信能增益最胜智,信能示现一切佛。
是故依行说次第,信乐最胜甚难得,譬如一切世间中,而有随意妙宝珠。
若常信奉于诸佛,则能持戒修学处;若常持戒修学处,则能具足诸功德。
戒能开发菩提本,学是勤修功德地;于戒及学常顺行,一切如来所称美。
若常信奉于诸佛,则能兴集大供养;若能兴集大供养,彼人信佛不思议。
若常信奉于尊法,则闻佛法无厌足;若闻佛法无厌足,彼人信法不思议。
若常信奉清净僧,则得信心不退转;若得信心不退转,彼人信力无能动。
若得信力无能动,则得诸根净明利;若得诸根净明利,则能远离恶知识。
若能远离恶知识,则得亲近善知识;若得亲近善知识,则能修集广大善。
妄尽还源观
妄尽还源观《妄尽还源观》的中心实在是止观两门,尤其是最后的六种观法。
从自性清净圆明的心体,起二用:(一)海印森罗常住用,又名海印三昧,是说真如本觉,妄尽心澄,众德同时炳然圆明显现,森然交罗,常住不动,犹如大海,风息水澄,万象齐观。
(二)法界圆明自在用,又名华严三昧,是说菩萨广修万行,契理称真,成就众德,普周法界而证菩提,放大光明,度脱众生,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及禅定、智慧、方便、神通等一切自在,无有障碍。
海印、法界二用一一都周遍法界。
周遍有三种:(一)一空普周法界遍,一切事法都无自性,要因真如理体而得成立;一尘亦揽真如理而成;一尘亦和真如同样周遍法界。
(二)一尘出生无尽遍,一尘现起必依止真如,真如既然具备恒沙众德,一尘亦应称真如法界起无边的妙用,出生万法,无有穷尽。
(三)一尘含容空有遍,一尘是因缘所生法无自性,即是空;众缘相续的假相幻用宛然,即是有;所以一尘同时具有真空、妙有二义。
依前一尘能遍的境界而修四种行德:(一)随缘妙用无方德,众生根器不等、受解万差、乐欲不同,随顺机缘,起应病与药的妙用,施化万品,仪式难量。
(二)威仪住持有则德,行住坐卧四威仪等,於如来所制禁戒,常护讥嫌,堪任住持,可为轨范。
(三)柔和质直摄生德,慈悲平等,调柔和顺,体无妄伪,言行相符。
(四)普代众生受苦德,菩萨由大悲方便力,以身为质,于三恶趣救赎一切受苦众生,令离苦得乐。
依前能行四德之行而修五止:(一)照法清虚离缘止,观照真谛之法本性空寂,俗谛之法似有即空,真俗清虚,肃然无寄,能缘之智既寂,所缘之境亦亡。
(二)观人寂怕绝欲止,观五蕴假合之身寂然无主,诸欲皆尽,无愿无求。
(三)性起繁兴法尔止,观真如体随缘起万差诸法,任运常然,古今不变。
(四)定光显现无念止,于此六止妙观门中,心体相彻,十方齐照,无思无虑,任运成事。
(五)理事玄通非相止,观幻相的事法,无性的理体,此隐彼显,此显彼隐;隐复显了,俱时成就;悲智双融,性相俱泯。
佛教宗派
佛教十大宗派俱舍、成实为小乘,禅、密、律、净、华严、三论、唯识、天台为大乘。
大乘八宗的特色可以用四句话涵盖之:“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
可以从源流..和法门..这两个切入点进行探究:禅宗因菩提达摩东来,提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法精要,以“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由此衣钵相传,心法相付,传法于二祖慧可。
经僧璨、道信、弘忍而至六祖惠能,以顿悟禅大弘于南方,形成“一花开五叶”、“五家七宗”的辉煌时期。
净土宗因庐山慧远大师结社念佛,后经昙鸾、善导、少康等祖师的提倡,形成一大宗派,主张一心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后以三经一论发展出“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念佛法门,广受古今佛教大众欢迎,至今仍盛行于北传佛教各个国家,各个阶层。
密宗因善无畏、金刚智来到中国,在八世纪初才成立宗派,注重身、口、意三密相应,对于仪规、观想、结印、持咒,特别重视。
提倡修四加行来加速成就,或求得当生成佛,因而也盛行于各地。
律宗至南山道宣律师发扬《四分律》,以大乘教义解释小乘律典,完成“南山五大部”,依据戒律精神,阐述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尤其戒体至为重要,提倡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以戒为师,在受持各种戒法与日常修持上,统摄其他各宗各派。
华严宗由盛唐贤首法藏国师大成其体系,阐扬法界缘起,重重无尽、圆融无碍的六相、十玄思想,说明佛陀在海印三昧中所呈现的一真法界相状,称为性起法门。
天台宗以一心三观、圆融三谛、一念三千的思想为中心,由智顗大师大成天台判教体系,成为我国佛教思想发展史上,最有特色的贡献。
同时又在一心、十法界、百界千如的思想上,开展出性具思想,正好与华严宗的性起思想相对。
唯识宗又称法相宗,因玄奘大师翻译印度瑜伽系统的经论,门人窥基大力阐扬万法唯识的思想,大成唯识宗。
唯识学可说是佛教的心理学,对于心识有深入的分析,阿赖耶识种子如瀑流,由此说明生命的流转、轮回业报的力量以及解脱的根本,主张一切万法皆由阿赖耶识缘起。
华严一乘法界图
華嚴一乘法界圖夫大聖善教無方。
應機隨病非一。
迷者字迹。
不知失體。
懃而歸宗末日。
故依理據教。
略制槃詩。
冀以執名之徒。
還歸無名真源。
讀詩之法。
宜從中法為始。
繁迴屈曲。
乃至佛為終。
隨印道讀(五十四角二百一十字)死─涅─槃─常─共─和是─故界─實─寶─殿─窮─坐││││││生意─如─出─繁理益行法意─如─捉─巧實││││││││││覺不人─境中事利者嚴歸資─糧善際││││││││││││││正思大能昧冥得還莊家得以緣中││││││││││││││便議賢入三然器本寶隨─分陀無道││││││││││││││時雨善海─印無隨際盡─無─尼─羅得床││││││││心寶佛─十─別─分生叵─息─忘─想─必─不舊││││發益─生─滿─虛─空─眾法佛─為─名─勤─不─來││初─成─別─隔─亂─雜─不性餘─境妙─不─守─自││││││十─方─一─切─塵─中仍圓非真徹無─名性││││││││││含即─念─一─念亦即融知性極相無隨││││││││││││中是劫─即─一如相無所甚─深絕寂緣││││││││││塵無遠─量─無─是互二智─證─切─一來成││││││微量─劫─九─世─十─世相─諸─法─不─動─本一││一─一─即─多─切─一─即─一─一─中─多─切─一─中將欲釋文。
二門分別。
一總釋印意。
二別解印相。
問何以故依印。
答欲表釋迦如來教網所攝三種世間。
從海印三昧。
槃出現顯故。
所謂三種世間。
一器世間。
二眾生世間。
三智正覺世間。
智正覺者。
佛菩薩也。
三種世間攝盡法故。
不論餘者。
廣義者。
如華嚴經說第二別相門中。
三門分別。
一說印文相。
二明字相。
三釋文意一問。
何故印文唯有一道。
答。
表如來一音故。
所謂一善巧方便。
何故多有繁迴屈曲。
以隨眾生機欲不同故。
即是當三乘教。
何故一道無有始終。
顯示善巧無方。
應稱法界。
十世相應圓融滿足故。
即是義當圓教。
何故有四面四角。
彰四攝四無量故。
此義依三乘。
顯一乘。
印相如是二問。
何故字中有始終耶。
答。
約修行方便。
顯因果不同故。
柏林禅寺
各位游客你们好。
今天的第一站我们将要参观柏林禅寺。
本站点将由我陪伴大家一起度过,我姓王,大家叫我小王就可以。
柏林禅寺距石家庄南45公里处,下面我用一点时间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柏林禅寺的历史。
柏林禅寺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县城(古称赵州)东南角,与“天下第一桥”赵州桥遥遥相望。
它最早建于东汉末年,迄今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全寺占地80亩、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这些建筑,红墙黄瓦,雕梁画栋,古朴庄重,气势宏大.在过去古称观音院,南宋称为永安院,金代称为柏林禅院,到了元朝,在一份皇帝给寺院的圣旨中,"柏林禅寺"这一名称才开始出现,那时候寺院柏树成林,所以有"柏林"一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座古刹虽几经兴衰,却仍然香火绵延,高僧辈出。
据僧传记载,著名的译经大师玄奘法师在西行印度取经之前,曾来此从道深法师研习《成实论》。
晚唐时,禅宗巨匠从谂禅师在此驻锡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响深远的“赵州门风”,柏林禅寺因此成为中国禅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
金代,这里一度改为律宗道场,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扬戒律达五十年。
最有名的是诠宗律师。
金朝末年,法传临济正宗的归云志宣禅师主持法席,柏林禅寺由此革律为禅,宗风大振;元代,这里先后有圆明月溪禅师、鲁云行兴禅师行化,柏林禅寺由兹气象恢宏,成为燕赵一带的佛教中心;明清两朝,中央朝廷管理赵州地区佛教事务的机构——僧正司设在柏林禅寺。
当时柏林禅寺的住持往往同时兼任僧正司僧正。
近百年来,柏林禅寺却屡遭劫难,到 1988 年这里重新进驻僧人时,殿堂、经像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赵州禅师舍利塔及二十余株唐朝古柏,依稀屹立,一片凄凉,昭示世人这里曾是一处佛教古刹。
1988 年,柏林禅寺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大和尚亲自主持柏林禅寺修复工作,在各界人士大力护持下: 1992 年,普光明殿落成;随后,钟鼓楼、观音殿、藏经楼、禅堂、怀云楼、开山楼、会贤楼、指月楼、云水楼、香积楼、古佛庵、关房、佛学院、茶香楼、文殊阁、普贤阁、万佛楼相继建成; 2003 年9 月 6 日,巍峨雄伟的万佛楼举行落成暨佛像开光大典,标志着赵州祖庭的中兴大业取得重大成果。
钟永新·巴蜀感旧录:马祖村的机锋--禅宗高僧马祖故里寻访记
马祖村的机锋——禅宗高僧马祖故里寻访记钟永新不知我以何种方式知晓蜀中禅宗人物马祖,而后在北京图书博览会河南展台购得《马祖语录》,颇为喜其话语机锋,昔年南岳行游时,还曾访过马祖悟道地磨镜台旧址。
马祖本姓道一,被誉为“马祖”,明代破山禅师也被称为“破祖”,可见由禅师而谓大师再到祖师,实乃不同境界。
其故里在今什邡马祖乡,都江堰石羊场也有马祖乡,为其先辈所居地,故主要去往什邡寻访。
昔日从什邡至马祖乡,下车后,问询路人,遥指某处院落,云有马祖庵可访,顺田间道,至此村落,内有马祖塑像等,颇感简陋。
原来的马祖村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毁坏,后由北京援建此村,于是再有重访马祖寺,下车有一高大牌坊,写云马祖故里,前行十余分钟,过仿古桥便见新修马祖寺,今规划为乡村旅游景区,规模甚大,外门颇好,尚存地震后未垮房间,又闻原来的马家大院已拆,今成为湖水。
有见马祖回川传道,被人语曰,这不是马簸箕之子阿,故而马祖后来不再返乡,观此轶事不禁于心戚戚。
2015年8月初稿2017年7月修改2018年2月修订附录:【马祖简介】马祖(709—788),唐代著名禅僧,俗姓马,名道一,或称“马祖道一”,汉州什邡(今属四川)人。
初依资州(治今四川资中)处寂出家,又于渝州(治今四川重庆)圆律师处受具足戒。
后习禅于衡山传法院,师事怀让十年,密受心印。
至建阳(今属福建)佛迹岭、临川、南康(均属江西)龚公山等地弘传禅法。
大历(766-779)年间居钟陵(治今江西南昌附近)开元寺,四方学者云集,为当时国内最大的禅法传播中心之一。
主张“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
”卒谥“大寂禅师”。
弟子有百丈怀海等139人。
《景德传灯录》中辑有《江西大寂道一禅师语录》。
(《宋高僧传》卷十、《景德传灯录》卷六)(来源:《禅宗词典》)【马祖故里】四川什邡马祖乡马祖庵【马祖道一禅师语录】江西道一禅师。
汉州什方县人也。
姓马氏。
本邑罗汉寺出家。
容貌奇异。
牛行虎视。
引舌过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印三昧诸佛诸祖之有者,必是海印三昧也。
游泳此三昧时,有说时。
有证时,有行时。
海上行之功德,其为彻底行也。
深深海底行,是为海上行也。
此非愿求脱离流浪生死、还原自我本源之什么心行。
从来之透关破节,虽从本以来即是诸佛诸祖之面面,然此亦是海印三昧之朝宗也。
佛言:‚但以众生合成此身,起时唯法起,灭时唯法灭。
此法起时,不言我起;此法灭时,不言我灭。
前念后念,念念不相待。
前法后法,法法不相对。
是即名为海印三昧。
‛此佛之所道,须详细功夫参学之。
得道人证,不必依多闻,不必赖多语。
多闻广学,更得道于四句;恒沙遍学,终证人于一句偈。
况乎今之所道者,乃非求本觉于前途,亦非拈来始觉于证中。
大凡令本觉等现成,虽是佛祖之功德,然非以本觉、始觉等之诸觉为佛祖也。
谓‚海印三昧‛之时节者,即是‚但以众法‛之时节也,是‚但以众法‛之道得也。
谓此时为‚合成此身。
‛众法合成之一合相者,即是此身也。
非以此身为一合成相,此身乃是众法合成也。
合成此身,方能道得为此身也。
‚起时唯法起。
‛此法起,不曾尚留有‚起‛(之痕迹)。
是故,‚起‛非知觉,非知见,云是‚不言我起。
‛不言我起时,别人则不见闻、不知觉、不思量、不分别是此法起。
更于向上相见时,当有相见之脱落便宜也。
‚起‛者,必是时节到来也,以‚时‛是‚起‛故。
‚如何是起?~起也。
‛已是‚时‛之‚起‛,(故)无不令皮肉骨髓独露。
以‚起‛乃为合成之‚起‛故,‚起‛之为‚此身‛,‚起‛之为‚我起‛者,‚但以众法‛也。
非唯见闻为声色,为‚我起‛之‚众法‛也,为‚不言‛之‚我起‛也。
‚不言‛者,非不道,道得非言得故,‚起时‛是‚此法‛也,非十二时。
‚此法‛者,‚起时‛也,非三界之竞起。
古佛云:‚忽然火起。
‛此‚起‛乃非相待,道取之为‚火起‛也。
古佛云:‚起灭不停时如何?‛是故,起灭者,我我起,我我灭,即不停也。
此‚不停‛之道取,当全任于彼而首肯之。
以此‚起灭不停时‛为佛祖之命脉而令其断续。
‚起灭不停时‛者,‚是谁起灭‛也。
‚是谁起灭‛者,是应以此身得度者也,即现此身也,而为说法也。
过去心不可得也,汝得吾髓也,汝得吾骨也,以‚是谁起灭‛故。
‚此法灭时,不言我灭。
‛正‚不言我灭‛时,是‚此法灭时‛也。
灭者,法灭也。
虽为灭,当是法也。
以是法,故非客尘。
以非客尘,故是不染污也。
唯此不染污,即是诸佛诸祖也。
谓‚汝亦如是‛,谁非如哉?有前念后念者,皆是汝也。
谓‚吾亦如是‛,谁非汝哉?以前念后念,皆当是吾故。
于此灭中,乃庄严多般手眼,谓‚无上大涅磐‛也,谓‚谓之死‛也,谓‚执为断‛也,谓‚为所住‛也。
谓如是之许多手眼,悉是灭之功德也。
灭之为我之时节,即为不言;起之为我之时节,即为不言。
虽有不言之同生,然当非同死之不言。
已是前法之灭也,后法之灭也。
法之前念也,法之后念也。
为法之前后法也,为法之前后念也。
不相待者,为法也;不相对者,法为也。
令其不相对,令其不相待者,即是八九成之道得也。
以灭之四大五蕴为手眼,则有拈,有收。
以灭之四大五蕴为行程,有进步,有相见。
是时,通身是手眼,还是不足也;遍身是手眼,还是不足也。
盖灭者,佛祖之功德也。
今或道取为不相待,或道取为不相对者,须知‚起‛是初中后之起也。
‚官不容针,私通车马‛也。
灭不相待、相对于初中后。
虽于从来之灭处忽然起法,然非灭之起,是法起也。
以是法起,故不相待也。
又灭不与灭相待、相对。
灭亦是初中后之灭也,‚相逢不拈出,举意便知有‛也。
虽于从来之起处忽然灭,然非起之灭,乃法灭也。
以是法灭,故不相待也。
设若灭是即,设若起是即,然但以海印三昧,名为众法也。
‚是即‛之修证非无,只此不染污,名为海印三昧也。
三昧者现成也,道得也,‚背手摸枕头‛之夜间也。
如夜间‚背手摸枕头‛,然摸枕头者,非但亿亿万劫,‚我于海中,唯常宣说妙法华经‛也。
‚不言我起‛,故‚我于海中‛也。
前面亦是‚一波才动万波随‛之‚常宣说‛,后面亦是万波才动一波随之‚妙法华经‛也。
即令千尺万尺之系纶卷舒,亦恨其是直下垂矣!谓前面后面者,即我于海面也,如言前头后头。
前头后头者,头上安头也。
海中非有人,我于海中,则非世人之住处,非圣人之爱处。
‚我于‛一人在海中。
此是‚唯常‛之‚宣说‛也。
此海中者,不属中间,不属内外,乃是镇常在说《法华经》也。
虽不居东西南北,然是‚满船空载月明归‛也。
此实归者,是‚便归来‛也。
谁谓之滞水之行履哉?唯于佛道之际限而现成也。
是为印水之印。
更道取之为印空之印也。
或更道取之为印泥之印也。
印水之印,必非是印海之印,更向上(一层),当是印海之印也。
是云海印、云水印、云泥印,谓心印也。
单传心印而印水、印泥、印空也。
曹山元证大师因僧问:‚承教有言,大海不宿死尸。
如何是海?‛师云:‚包含万有。
‛僧云:‚为什么不宿死尸?‛师云:‚绝气者不著。
‛僧云:‚既是包含万有,为什么绝气者不著?‛师云:‚万有非其功绝气。
‛此曹山者,即云居之兄弟也。
洞山之宗旨,乃正的于此处也。
今谓‚承教有言‛者,是佛祖之正教也,非凡圣之教,亦非附法之小教。
‚大海不宿死尸。
‛谓大海者,非内海、外海等,亦当非八海等。
此等非学人之所疑。
非但认非海之为海,亦认海之为海也。
虽强为之海,然不可云大海也。
大海必非八功德水之重渊,大海亦必非咸水等九重渊。
众法当为合成。
大海岂止深水焉?是故,问着‚如何是海‛者,以大海尚不为人天所知,故道著大海也。
欲问著之人,将以海执为动著也。
谓‚不宿死尸。
‛不宿者,当是‚明头来明头打,暗头来暗头打‛;死尸者,死灰也,‚几度逢春不变心‛也。
死尸者,人人全不见也,是故不知也。
师曰‚包含万有‛者,是道著海也。
所道得之宗旨者,非谓阿谁一物包含万有,包含者,万有也。
非谓大海之包含万有。
道著包含万有者,唯大海也。
虽不知是何物,然且是万有也。
与佛面祖面相见者,亦且是错认万有也。
包含之时,即便是山,亦非唯高高峰头立;即便是水,亦非唯深深海底行。
收者当如是,放者亦当如是。
曰佛性海,曰毗卢藏海,唯万有也。
海面虽不见,然游泳之行履,无有疑著事。
比如道取‚多福一丛竹‛,(答曰)‚一茎两茎曲‛,(或答曰)‚三茎四茎‛,亦是错失万有之行履,为何不云‚千曲万曲‛也?为何不云‚千丛万丛‛也?一丛之竹有如是道理,不可忘矣!曹山‚包含万有‛之道著,则尚是万有也。
僧曰‚为什么绝气者不著‛者,虽错为疑著之面目,然则,当是‚是什么心行‛也。
‚从来疑著这汉‛时,则唯相见于‚从来疑著这汉‛也。
是什么处在?‚为什么绝气者不著‛也?‚为什么不宿死尸‛也?这头则‚既是包含万有,为什么绝气者不著‛也?当知包含者,非著;包含者,不宿也。
万有设是死尸,然‚不宿‛则当直须万年;‚不著‛则当是这老僧一著子。
曹山道:‚万有非其功绝气。
‛谓万有者,设为绝气,设为不绝气,亦当不著也。
死尸设是死尸,然则,如有同参于万有之行履,则须包含,则当为包含。
万有之前程后程,有其功,是非绝气,所谓一盲引众盲也。
一盲引众盲之道理,更为一盲引一盲,众盲引众盲也。
众盲引众盲时,包含万有,包含于包含万有也。
更有几许大道非万有哉?其功夫尚不现成,是为海印三昧也。
正法眼藏海印三昧第十三仁治三年壬寅孟夏二十日即于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宽元元年癸卯书写之怀奘辞南平钟王召唐五代? 耽章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等我的烦恼过去之后我再好好修行‛。
天禅颂曰:欲循西来路,归去结草庐。
我心无风雨,遍山梅子熟。
又云:即心即佛佛即我,非心非佛我非佛。
梅子熟时梅子死,梅子熟时梅子活。
九山八海古印度之世界观所示山、海之总数。
据起世经卷一、长阿含经卷十八等载,以须弥山为中心,须弥山。
持双山。
持轴山。
担木山。
善见山。
马耳山。
障碍山。
持地山。
小铁围山。
2、俗士问僧:某甲家中有一个铛子,寻常煮饭三人吃不足,千人食有余,上座作么生?僧无对。
师代曰:争则不足,让则有余。
(祖堂集)4、天复元年辛酉岁秋,忽有微疾,至十二月上旬累有教令,至二十八日夜,主事及三堂上座参省。
师顾视云:汝等在此粗知远近,生死寻常,勿以忧虑,斩钉截铁,莫违佛法,出生入死,莫负如来。
事宜无多,人各了取。
至二年壬戍岁正月二日,问侍者:今日是几?云:新岁已二。
师曰:吾出世来恰三十年,亦可行。
三日寅时终焉。
(祖堂集)汝等在此粗知远近,生死寻常,勿以忧虑,斩钉截铁,莫违佛法,出生入死,莫负如来。
事宜无多,人各了取。
云居道膺禅师悟道因缘洪州云居道膺禅师,洞山良价禅师之法嗣,俗姓王,幽州玉田人。
童年时即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延寿寺出家。
二十五岁始受具足戒。
他的剃度师要求他学习声闻戒律,但是他不感兴趣,说道:‚大丈夫岂可桎梏于律仪耶!‛于是便放弃所学,游方参请。
后在翠微无学禅师座下问道,偶然碰到一位行脚僧人从江西来,盛称洞山法席,于是他便辞别翠微禅师,前往参礼。
初礼洞山,洞山禅师便问:‚甚处来?‛道膺禅师道:‚翠微来。
‛洞山禅师道:‚翠微有何言句示徒?‛道膺禅师道:‚翠微供养罗汉。
某甲问:‘供养罗汉,罗汉还来否?’微曰:‘你每日噇(chuang,吃)个甚么?’‛洞山禅师道:‚实有此语否?‛道膺禅师道:‚有。
‛洞山禅师道:‚不虚参见作家来!‛说完,洞山禅师又问:‚汝名甚么?‛道膺禅师道:‚道膺。
‛洞山禅师道:‚向上更道。
‛道膺禅师道:‚向上即不名道膺。
‛洞山禅师道:‚与老僧祇对(回答)道吾底语一般。
‛道膺禅师又问:‚如何是祖师意?‛洞山禅师道:‚阇黎,他后有把茅盖头(结庵住山接众),忽有人问,如何祇对?‛道膺禅师道:‚道膺罪过。
‛洞山禅师又问道膺禅师:‚吾闻思大和尚生倭国(日本)作王,是否?‛道膺禅师道:‚若是思大,佛亦不作。
‛洞山禅师一听,便点头称是。
一日,洞山禅师问道膺禅师:‚甚处去来?‛道膺禅师道:‚蹋(踏)出来。
‛洞山禅师道:‚那(哪)个堪住?‛道膺禅师道:‚那(哪)个山不堪住?‛洞山禅师道:‚恁么则国内总被阇黎占却。
‛道膺禅师道:‚不然。
‛洞山禅师道:‚恁么则子得个入路。
‛道膺禅师道:‚无路。
‛洞山禅师道:‚若无路,争得与老僧相见?‛道膺禅师道:‚若有路,即与和尚隔山(亦作生)去也。
‛洞山禅师一听,知道他已经彻悟,便印可道:‚此子已后,千人万人把不住去在。
‛一日,道膺禅师向洞山禅师举南泉勘僧之公案--南泉(普愿)问僧:‚讲甚么经?‛僧曰:‚弥勒下生经。
‛泉曰:‚弥勒几时下生?‛僧曰:‚见(现)在天宫,当来下生。
‛泉曰:‚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
‛举完之后,道膺禅师便问洞山禅师:‚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未审谁与安名?‛洞山禅师被道膺禅师这一问,直问得禅床震动,说道:‚膺阇黎,吾在云岩曾问老人,直得火炉震动,今日被子一问,直得通身汗流!‛道膺禅师后结庵于三峰,住在那儿隐修,经常十几天不回寺院过堂(用斋)。
洞山禅师问:‚子近日何不赴斋?‛道膺禅师道:‚每日自有天神送食。
‛洞山禅师一听,便呵斥道:‚我将谓汝是个人,犹作这个见解在?汝晚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