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栻佛学观考述_兼论张栻眼中的儒_释差别_叶文举

合集下载

可供探讨的南宋理学和张栻思想研究的一些观点

可供探讨的南宋理学和张栻思想研究的一些观点

可供探讨的南宋理学和张栻思想研究的⼀些观点可供探讨的南宋理学和张栻思想研究的⼀些观点要区分不同的国家发展阶段来进⾏深⼊考察⼀、南宋理学⼀、南宋理学要区分不同的国家发展阶段来进⾏深⼊考察1、南宋理学研究要根据不同国家发展阶段和理学发展状况来进⾏,尤其要考察孝宗朝民族复兴期的政治、经济、⽂化、社会发展阶段。

那种把胡宏(1102-1161)、张栻(1133-1180)、朱熹(1130-1200)、陆九渊(1139-1193)、吕祖谦(1137-1181) 、陈亮(1143-1194)作为⼀个整体开展的研究,并不能理清南宋理学的时代特性和阶段发展状况。

要按照对南宋地域的影响范围来进⾏深⼊考察⼆、南宋理学⼆、南宋理学要按照对南宋地域的影响范围来进⾏深⼊考察2、陈亮:“乾道间东莱吕伯恭(吕祖谦),新安朱元晦(朱熹)及荆州(张栻)⿍⽴,为⼀代学者宗师。

”陈亮说此话时,张栻已去世,陈亮处于京城临安周边的浙江区域范围,朱熹、吕祖谦的理学思想已在张栻理学思想的基础上有了与时俱进地发展,更符合当时浙江区域范围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但此话如放到南宋整个地域范围来考察,张栻理学思想相⽐吕祖谦、朱熹,是主流的、影响深远的、根深蒂固的,陈亮把张栻、朱熹、吕祖谦作为⼀个整体来评价乾道间的理学思想,只说了局部的情况。

张栻理学是与南宋乾道以及淳熙中期包括湖湘地区在内的最⼴⼤以农业社会、农业经济为特征的区域相适应的,是当时理学发展的⾼峰。

朱熹、吕祖谦在淳熙后期发展了张栻的思想体系,以适应当时作为⾸都的临安及其周边⼿⼯业、商业发展的社会和经济形态。

陈亮、叶适等“浙江学”应是南宋中后期理学最有前瞻性的理学⽀派。

三、理学家胡宏、张栻是北宋、南宋理学的主要承前启后者3、⼆程【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杨时(1053-1135)与游酢、伊熔、谢良佐(程门四⼤弟⼦,并称“程门⾼弟”)、胡安国(1074-1138)是南宋理学之源。

宋代理学宗师张栻

宋代理学宗师张栻

张栻为南宋“中兴名相”、抗金统帅张浚长子。

他曾创建湖南长沙城南书院,主教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在其苦心经营下闻名遐迩、人才辈出,上承濂洛、下启船山,确立了宋代理学中湖湘学派的重要地位。

张栻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

南宋景定二年(1261),宋理宗诏封张栻为华阳伯,从祀孔子庙庭。

《宋史·道学传》将朱熹、张栻并列一传。

龙山毓秀荣故里在绵竹城南(今南轩中学路口)分两条叉道,左去孝泉、德阳,右往清道、什邡。

两条路上曾经各有一道红霞石牌坊,上书“宣公故里”,牌坊孔道石柱上书“青松古蜀前朝祠,丹桂南轩故里坊”,为清绵竹县令陈钟祥撰。

路旁有清乾隆二年(1737),知县安洪德书撰“宋大儒张宣公南轩夫子故里碑”,这些古迹无不使行者敛容、游者起敬。

可惜今已不存。

至今尚存的南轩祠又称张宣公祠。

清咸丰三年(1853)知县吕华宾捐资,在宋代进德堂和敬夫室遗址处重建,重楼巍然、假山曲池、环境幽美,又为今绵竹南轩中学校址。

在绵竹城南郊,原有一处南轩洗墨池。

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建,歇山式重檐三开间,殿内塑南轩先生像,并在楼上存放《南轩文集》即洗墨池本。

可惜此处古建筑今已不存。

张栻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书香家庭,张氏家族在唐宋时期有过3次迁徙:第一次是唐代名相张九龄之弟勋臣张九皋,因仕宦由韶州曲江迁往京城长安;第二次是唐末国子祭酒张磷随僖宗入蜀,因居成都;第三次为沂国公、大理评事张文矩在北宋嘉祐八年(1063)卒于成都家中,因张文矩夫人杨氏老家是绵竹人,所以杨氏便携3子从成都迁居回绵竹九龙的无为山外婆家定居。

第三次迁徙后,绵竹便成为张氏家族的聚居之地,并存留有大量张氏家族的相关遗迹,诸如为纪念张浚而建的紫岩书院(今绵竹中学)、为纪念张栻而建的南轩书院(今南轩中学)。

同时,绵竹也成为张氏家族成员的卜葬之地。

据宋代文献记载,卜葬绵竹的张氏家族成员至少有7位之多。

张浚生有两个儿子,即张栻、张杓。

兄弟俩“自其幼时不出家庭而因以得夫忠孝之传”,即从小接受儒家传统思想的熏陶。

【觅理记】张栻:天理、人欲不两立也(上)

【觅理记】张栻:天理、人欲不两立也(上)

【觅理记】张栻:天理、人欲不两立也(上)张栻是宋代理学中的湖湘学派中的代表人物,他跟朱熹和吕祖谦并称为“东南三贤”。

按照学派来说,朱熹属于“闽学”,而吕祖谦属于“婺学”,他能跟大儒朱熹并称,也足见其在理学史上有着何等重要的地位。

宋末著名理学家真德秀则把张栻看得更高,他在《先贤祠祝文》中说:“濂溪先生周元公、明道先生程纯公、武夷先生胡文定公、五峰先生胡公、南轩先生张宣公、晦庵先生朱文公,圣学不明,千有余载,数先生相继而出,遂续孔孟不传之统,可谓盛矣。

惟时湖湘渊源最正、盖濂溪之生实在舂陵,而文定父子又以所闻于伊洛者设教于衡岳之下,张朱二先生接迹于此,讲明论著,斯道益以光大。

”真德秀在这段话中讲述了宋代理学的递传,他从周敦颐说起,而后提到了二程,接下来是胡安国、胡宏父子,而后又谈到了张栻和朱熹。

真德秀认为这个递传顺序就是孔孟之道的道统,而在道统的顺序上,他把张栻竟然排在了朱熹之前,同时真又说,湖湘学派是理学的正宗,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胡宏与张栻之间的递传。

张栻撰《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一卷,民国十二年上海涵芬楼影印续古逸丛书本,书牌张栻撰《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一卷,民国十二年上海涵芬楼影印续古逸丛书本,卷首对于张栻,岳飞的孙子岳珂也给予了很高的夸赞,他在《张宣公书简帖》中有这样几句话:“淳熙之间,天下为公。

守道彬彬,洙泗之风。

公于是时,不下禹功。

”岳珂认为张栻对于孔孟之道的传承之功竟然不在禹下,这等的夸赞,可以称得上是无以复加。

然而,从理学史的整体来看,张栻的影响力似乎没有那么大,对于这一点,胡杰、冯和一在其所著的《张栻经学与理学探析》一书中作出了两点总结:“其一,张栻中年而逝,享年四十八岁,这就使他来不及对自己的思想理论作进一步充实与提高,更来不及对北宋以来的理学做出系统化的总结;故与其同时代的朱熹也曾极为遗憾地感叹说:‘使敬夫不死,则其学之所至、言之所及,又岂予之所得而知哉!’”看来作为一个大家,能够活得长很重要。

张栻的仁说

张栻的仁说

张栻的仁说摘要:张栻作为南宋大儒,在历史上与朱熹、吕祖谦齐名,并称“东南三贤”。

张栻思想在儒学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其原因在于他一方面继承了以胡宏为代表的湖湘学派学院,而另一方面又在与朱熹的论学激辩中对朱熹的修养功夫有所择取。

张栻一生思想的展开是以“仁”为基点,不论是在对胡宏的继承方面,还是与朱熹的“仁说”之辩,对“仁”的讨论都表现出其学问的宗旨,这对理解张栻思想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继承仁学论辩发展仁是儒家思想中最基本的观念之一, 梁启超曾说:“儒家言道言政, 皆植本于仁。

”[1](P67)孔子提倡仁, 孟子把仁进一步扩展为仁政, 以仁学为标志的儒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儒学发展到两宋时期, 仁说曾一度处于理学的核心。

黄宗羲在概括程颢之学时说:“明道之学, 以识仁为主。

[2](P223)程门弟子也都重视求仁之学, 龟山尤其突出, 龟山曾说过“学者须当以求仁为要”[3](P3372)。

当时《西铭》和《识仁篇》为代表的新仁学, 突出仁者浑然与物一体的观念和境界, 对后来理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1.仁与爱所谓仁,即儒家伦理规范的概括, ,所谓爱,指事亲从兄等的道德行为。

自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以来,仁与爱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朱熹与张拭在关于仁的讨论中, 对仁与爱的关系理解不一。

张栻以爱之理言仁, 他认为爱不是仁, 爱之理才是仁。

他说:“便以爱为仁则不可, 然爱之理则仁也。

” ( 《南轩文集》卷三十一, 《答周允升》) “人受天地之中以生, 仁义礼知皆具于其性, 而其所谓仁者, 乃爱之理之所存也。

”( 《南轩孟子说》卷二) 所谓爱之理,即爱所以产生的道理或根据。

张拭认为, 爱是由仁所决定。

他把爱与仁作了区分, 二者的关系是, 仁为体, 为未发;爱是用,为已发。

他说:“所言爱字, 只是明得其用耳。

……探其本,则未发之前, 爱之理存乎性,是乃仁之休者也;察其动,则已发之际,爱是理施被乎物,是乃仁之用者也。

体用一源, 内外一致,此仁之所以为妙也。

朱子道家(道教)观与佛学观简述

朱子道家(道教)观与佛学观简述

朱子道家(道教)观与佛学观简述*导读:朱子道家(道教)观与佛学(佛教)观简述张京华张伯行编《朱子语类辑略卷七论诸子、老释附》中……朱子道家(道教)观与佛学(佛教)观简述张京华张伯行编《朱子语类辑略卷七论诸子、老释附》中记载了他有关老庄、道教、佛教的41段言论(以下凡未注明出处者均出于此)。

再结合朱熹的其他言论,大体可以看出他对于道家(包括道教)和佛学(包括佛教)的观点。

朱熹不愧是一位伟人的学者、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这些论述分析敏锐,不弄玄虚,不绕弯子,不易使人产生歧义歧解。

他一方面明确断言道教、佛教之非,一方面确能充分肯定二教的长处,特别是在语言文字和逻辑思辩上的长处,有理有据,读来令人信服。

这些通俗而又能准确把握学术思想脉搏的论述,即使是在今天的学术研究中也是所见不多的。

按照清人的说法,学术有义理、考据、词章三途。

朱熹的论述完全不涉及考证,但单就其义理而论,他的议论是非常平和的,与孟子之抵距杨墨的态度全然不同。

又就其文学而论,朱熹是一个有特色的诗人,但他评论佛道等学术流派往往是随口讲述,用的是口语。

这些语言朴实清新,也给人以温其如玉、春风满怀之感。

评注:如有哪家,妄图让朱子中肯说一句,肯定别家长处,便是不明事理。

那朱子何许人也,不过是儒家的一个超级打手,手中装备齐全,只要不是儒家的,都是选中你的要害,给你一个死招朱子道家(道教)观与佛学(佛教)观简述!所以佛教人士恨得牙根痒,因为被他整死的很透,一般的高僧学问不及,又道不出有趣的抗争之言,直到如今面对朱子之言,悄悄的能改则改,其余都是讳莫如深。

但是朱子把道教人士面子给足了,自曝其理学根源出自庄子,就算他说几句俏皮话,不与他计较而已。

何况于道学周易参同契悟真篇等书颇望其保命,嘴下不敢过分造次朱子道家(道教)观与佛学(佛教)观简述。

*一、总论佛道朱熹对道家、佛学特别是禅宗有很深的了解,他年轻时曾有十几年出入道释,他说过:某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某年十五六时,亦尝留心于禅某也理会得个昭昭灵灵的禅。

历史趣谈:朱熹的儒佛之辨 他通过批判佛学来抬高理学

历史趣谈:朱熹的儒佛之辨 他通过批判佛学来抬高理学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朱熹的儒佛之辨他通过批判佛学来抬高理学导语:宋代士大夫的排佛兴儒运动持续时间很长,如果将朱熹等人对佛教的批评也列入其中,那么,这一时段则从北宋初年一直延续到了南宋初期,几乎与宋代士大夫的排佛兴儒运动持续时间很长,如果将朱熹等人对佛教的批评也列入其中,那么,这一时段则从北宋初年一直延续到了南宋初期,几乎与理学的形成与确立相始终。

其中,排佛思潮最为剧烈的时间当为北宋初、中期,其代表人物有所谓“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以及欧阳修、李觏等人。

不过,上述士大夫的表层批判对佛教并未形成根本性的冲击,对佛教真正提出深层批判的还是少数在学术上有造就的理学家,如张载、二程、朱熹等人。

他们所做的不仅仅是辨异端、辟邪说,而且是深入到佛教思想的内部,发掘佛教本身的漏洞而予以攻击。

他们既要对佛教的批判穷深极微,又必须立足于儒家的伦理本位,阐明儒家自身的微言大义。

应该说,理学家对佛教(含道教)的批判越深入,儒学自身的优势就越明显,这是宋代理学回应佛、道二教特别是佛教挑战的一个必要环节。

本文集中探讨的是朱熹对佛教的批判。

朱熹不仅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宋代士大夫排佛思想的集大成者。

朱熹与二程、张载的辟佛有直接的承继关系,也对北宋以来的士大夫排佛思潮有过批判性的总结。

从朱熹的有关言论看,他往往是从否定佛教的角度来阐明儒学的价值,儒佛之辨是朱熹排佛的一大特色。

对于朱熹的排佛思想,以往的研究多立足于唐宋之际的儒学复兴思潮的发展大势,着力于朱熹的承“道统”、斥“异端”的现象描述,对于朱熹在排佛中一以贯之的儒佛之辨缺乏深入的分析,而且碍于朱熹在理学中的崇高地位,对其排佛思想没有从价值中立的立场进行客观的评生活常识分享。

张栻的道统思想及其对儒家道统传承的贡献

张栻的道统思想及其对儒家道统传承的贡献

张栻的道统思想及其对儒家道统传承的贡献张栻的道统思想及其对儒家道统传承的贡献作者:⽑丽娅(四川师范⼤学历史⽂化与旅游学院)来源:《中国哲学史》2021年第1期摘要:要:中国道统意识⾃古有之,仁义之道构成了儒家道统思想的核⼼内涵。

张栻主张传儒家圣⼈之道,认为“仁”为四德之长,强调以⼼性⾔仁、知仁⽽求仁;张栻论及儒家道统之传,推尊周敦颐、⼆程,上承孟⼦,在乾道年间,张栻已经形成周敦颐、⼆程、张载等北宋诸儒的道统思想;以儒家经典为载体、以书院为基地讲学授徒、⽴祠供祀倡扬儒家道统,重视义理解经、开义利之辩,强调传道济民、经世致⽤,对儒家道统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张栻;道统思想;仁说;周敦颐;⼆程;关键词:关于“道统”研究,新中国建⽴以来,冯友兰、张⽴⽂、汤⼀介等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已有关于“治统”与“道统”的讨论【1】。

改⾰开放以后,有关道统、道统思想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

学界肯定朱熹对儒家道统思想体系建⽴的贡献,但对张栻的道统思想却着墨不多,其在道统史上的地位多为朱熹遮蔽。

近年来学界对张栻的相关研究已有进展,在论及宋代道统论、朱熹道统论及相关研究时兼及张栻。

如美国汉学家⽥浩关注到张栻在南宋道学史上的地位。

【2】德国学者苏费翔认为12世纪开始⽤于学术传统的“道统”,李流谦在写给张栻的⽗亲张浚的⼀封信中使⽤了“道统”⼀词,并考据这⼀⽤法在1164年(张浚逝世)之前,⽐朱熹⽤“道统”⼀词的时间更早。

【3】胡杰也通过对陈平甫与张栻交流的研究,考证陈平甫与张栻交流提出“道统”的时间⽐朱熹更早【4】。

陈逢源在论及朱熹与张栻融通“静”“敬”,辨析“中和”“仁说”,完成学脉联结【5】。

⽬前从儒家道统传承的维度对张栻研究还不够,本⽂拟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探讨张栻的道统思想及其贡献。

⼀、道统之道:主张传儒家圣⼈之道⾃孔孟始,儒家思想中便有了道统意识。

⾃从唐代韩愈提出道统说以来,历来论说道统者都从“道”与“统”两个⽅⾯来理解。

张栻与朱熹的《论语》诠释之比较研究

张栻与朱熹的《论语》诠释之比较研究

张栻与朱熹的《论语》诠释之比较研究刘馨明(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广东深圳518060)张栻,一字敬夫,是著名的南宋理学思想家,同时是南宋湖湘学派创始人胡宏的得意弟子,也是整个湖湘学派的代表性人物。

《癸巳论语解》是张栻为《论语》作解而成书,因其年岁在癸巳,所以名为《癸巳论语解》。

而与张栻并称为“东南三贤”的朱熹,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也对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进行注释诠释和阐发义理,经过四十多年的“理会”和“逐字称”等,才最终形成了旷世经典之作《论语集注》。

张栻和朱熹都对《论语》的解读与诠释倾尽心血,《癸巳论语解》和《论语集注》这两部著作,无论是在当时的理学思潮中还是时至今日的《论语》研究上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因此,通过对这两本书的比较研究,对于了解张栻和朱熹对于《论语》的注解诠释有较大帮助,也同时可从中窥见两人在学术方面的差异和思想发展的状况。

一、注解原则:直引二程与字词解诂北宋时期,理学家们对儒家经典之一的《论语》进行注解诠释,并试图将《论语》、《孟子》地位抬高和升格到为学根本的地位,这是与儒学复兴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这些之中就有程颐、程颢兄弟,他们也对《论语》进行注解诠释和阐发义理,并将早期的儒家经典与理学思想结合,开栻辟全新的解读视角,这对后期张和朱熹的解读诠释奠定基础性作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张栻在《癸巳论语解》的序言中就说道:“学者学乎孔子者也,《论语》之书,孔子之言行莫详焉,所当终身尽心者,宜莫先乎此也。

”[1]4栻在书中开篇,张就强调学习圣人之道和言行的重要性,并且在后面直接述说:“本朝河南君子始以穷理居敬之方开示学者,使之于致知力行有所循守,以入尧舜之道”。

[1]4又因为近些学者又丧失求知于躬行,所以栻张承河南君子二程,并推以自己的见解。

从序言部分就可以看出程颐、程颢兄弟对《论语》的解读深刻影响栻着张《癸巳论语解》一书的基调,并且在之后的正文注解也有着明显的表现。

而朱熹的《论语集注》虽然没有专门的序言部分,但其实他在注解诠释正文的时候或明或暗的表现二程的思想,并力图发现程子之学说以排斥异端思想。

朱熹与湖湘学派“察识”“涵养”先后之辩的原因探析

朱熹与湖湘学派“察识”“涵养”先后之辩的原因探析

[
6]
3271
人养心求仁之术,似亦不如此之支离也.
知其义理之 所 在,而 致 涵 养 践 履 之 功 也. 及 其
朱熹结合自己的切 身 体 会,觉 得 观 己 之 过 的 说 法 未
十五成童,学 于 大 学,则 其 洒 扫 应 对 之 间、礼 乐
为稳当,如果这个过错已经犯下了,细观过错也于事
射御之际,所 以 涵 养 践 履 之 者 略 已 小 成 矣. 于
在.按照湖湘学者的理解,“观过知仁”只不过是“先
察识后涵 养”的 另 一 种 说 法 而 已,正 如 胡 伯 逢 所 说
的,“苟能自省其 偏,则 善 端 已 萌,此 圣 人 指 示 其 方,
使 人 自 得,必 有 所 觉 知,然 后 有 地 可 以 施 功 而 为
仁”[5]2149 .“观 过 知 仁”指 的 是 先 自 省 其 偏,对 良 心
中图分类号:

07
B248.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2237(
2022)
05

0016
DOI:
10.
3969/

s
sn.
1004

2237.
2022.
05.
003
ji

以胡宏为首的湖湘学派是南宋初期最为重要的
直做着“体验未发”的工夫.“已发未发”本是«中庸»
集中体现在«知言疑义»一书中.«知言»一书是湖湘
学派创始人胡宏的代表作,被湖湘学者奉为“圣经”.
朱熹的«知言疑义»一 出,无 疑 是 对 湖 湘 学 派 的 公 开
批判,尤其是其中还有张栻的背书,这更引起了湖湘

张栻“儒佛之辨”刍议

张栻“儒佛之辨”刍议

张栻“儒佛之辨”刍议
刘学智
【期刊名称】《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在宋代理学家崇儒排佛的思想背景下,张栻(南轩)对佛教采取了极力排斥的态度。

出于纠正当时社会上一些儒者受佛教“空虚”思想所“惑”,或“偏离”儒家正学,或名为“辟佛”却流于“诐淫邪道之域”,而“自陷于异端之中而不自知”的状况,张栻从立本虚实、心性与理欲以及修养工夫等方面,深入辨析儒佛之异,尽力去划清儒学与佛教“异端”在本体论、心性论和修养工夫论等方面的思想界限。

从中既反映出张栻崇儒与反佛立场的坚定性,同时也暴露出其自身思想方法的某种偏向和思想弱点。

【总页数】5页(P5-9)
【作者】刘学智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陕西西安 71011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44.99
【相关文献】
1.胡宏"儒佛之辨"今辨 [J], 熊敏秀;汤凌云
2.张栻非佛刍议 [J], 游彪
3.儒佛并重而归宗于儒——马一浮先生的儒佛观 [J], 张刚;刘晓玉
4.张栻佛学观考述——兼论张栻眼中的儒、释差别 [J], 叶文举
5."洪水猛兽":朱子对宋代名士"阳儒阴佛"思潮的批判及其意义——以《杂学辨》为中心 [J], 许家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栻《论语解》的学风旨趣与思想意蕴

张栻《论语解》的学风旨趣与思想意蕴

张栻《论语解》的学风旨趣与思想意蕴作者:肖永明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5期[摘要]张弑对二程推崇备至,书中大量引述和发挥二程之言,宗奉二程的特点十分明显。

同时,张拭对《论语》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表现出专注于阐发义理、追求义理连贯和意义圆通的特色。

再者,《论语解》是张械依托《论语》而大量发挥其理学思想的著作。

在解说过程中,张栻将其理学观念熔铸于《论语》文本之中,赋予《论语》以鲜明的理学色彩。

[关键词]张轼;论语解;理学[中图分类号]B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11)05—0024—09张拭(1133-1180),字敬夫,一字钦夫,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

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湖湘学派代表人物,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

张拭一生著述甚丰,编撰的经学著作有《诗说》《书说》《四家礼范》《南轩易说》《论语解》《孟子说》《中庸解》等,大部分已经散佚不存。

《论语解》自南宋乾道三年(1167)前后开始撰作,反复推究、删改,至乾道九年始成。

是年岁在癸巳,故名为《癸巳论语解》。

该著为张拭倾注心力之作,在《论语》学史上有很大影响。

在《论语解序》中,张械谈到,“《论语》之书,孔子之言行莫详焉,所当终身尽心者,宜莫先乎此也。

”河南二程先生有关《论语》的论断“以穷理居敬之方开示学者,使之于致知力行有所循守,以人于尧舜之道”,因此其《论语解》就是“因河南余论,推以己见”。

本文依据张栻所述,对《论语解》的学风旨趣与思想意蕴加以探讨。

一、解经原则:宗奉二程之学二程非常推崇《论语》,在北宋中期的儒学复兴运动中,将《论语》《孟子》抬高到为学根本与尺度标准的地位。

二程认为:“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孟》如权衡尺度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

”在对《论语》的解说方面,二程也留下许多精辟见解,开辟了《论语》解说的新方向。

可以说,二程是最早从理学视角对《论语》进行阐释发挥的代表性人物,其《论语》解说在理学学派《论语》学中具有奠基性的作用。

张栻_论语解_的理学特色_唐明贵

张栻_论语解_的理学特色_唐明贵

04张栻《论语解》的理学特色*唐明贵(聊城大学哲学系山东聊城252059)[中图分类号]B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862(2010)08-0040-05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世称南轩先生。

他颖悟夙成,少从胡宏问程氏之学,遂潜心理学,终成南宋道学之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

著有《论语解》、《孟子说》、《诸葛武侯传》、《南轩集》等传世。

兹以《论语解》为例,管窥张栻的理学思想。

《论语解》始撰于乾道三年(1167)前后,成于乾道九年(1173)癸巳,故书又名《癸巳论语解》。

由于该书著于不惑之年,所以代表了张栻成熟时期的思想,成为研究其经学和理学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

在书中,张栻把哲学诠释与经学诠释结合起来,在继承和发展二程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理学思想体系,丰富并发展了中国哲学。

一在《论语解》中,张栻把“理”作为自己本体论哲学中的基本范畴。

在宋代,理学大师们尤其是程朱理学派的大师们大都把“理”或“天理”视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

张栻遥承二程之学,也将“理”作为宇宙的本原,他说:“所谓天者,理而已。

”[1]这个“理”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万理盈于天地间”[2],“天理初不外乎人事”[3]。

此“理”落实到具体的事物上,就成为每个事物具有的规律———“则”。

他说:“有是理则有是事,有是物”[4],“有是物必有是则,苟失其则,实已非矣。

”[5]主张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固有法则,离开了“则”,便会导致“乱”。

如“好德因人之秉彝,而目之于色亦出于性也。

然此则溺其流而不止,彼则汩其情而不察。

是何叹?则以夫物其情故耳。

故君子性其性,众人物其性。

性其性者,天则之所存也;物其性者,人欲之所乱也。

若好德如好色,则天则存而人欲遏,性情得其正矣。

”[6]在张栻看来,人们之所以会离“则”生“乱”,关键就是不知“所以然”。

张栻学术的几个特点_郭齐

张栻学术的几个特点_郭齐




分殊
关系 中


太极 是
张 栻 哲学 的 最高 范 畴

正 是 这 个太极 产 生 了 和 支 配 着 整 个 宇 宙

太极 动 而 二
二 气 形而 万 物 化 生

人 与 物俱 本 乎 此者 也




不难看 出

以 上 这些表

述 与 周 程 的 本体 论
的翻 版




晦 庵集 晦 庵集


卷三 五


答刘 子澄


第 四书 第三书



② ③ ④ 2

朱 子 语类







卷 四二

答胡广




南 轩集
卷 二九
答 陈平 甫

3 4

张栻 学 术 的 几 个 特 点

章 有 言

很少 应 用 乃 师 的 言 论 相反

要 做到 变 化 气 质 而 身 修
功 夫 的 纲 领 就是 二 程 的 两翼

其 途 径是





具 体 体 现为



整 套功 夫




涵养 需 用 敬

进 学 则 在致 知 居 敬穷 理

此 如 车 之 两轮

张栻心性论演进探析

张栻心性论演进探析

张栻心性论演进探析作者:叶耀华来源:《湖湘论坛》 2020年第2期叶耀华(福建省国学启蒙文化教育示范基地,福建福州 350001)摘要:张栻在湖湘学派的传承中毁誉皆具、颇有争议,这源于张栻思想的前后转变。

张栻坚持在师门传承和儒家道统之间调和的基本立场,并结合自身的践行修养独立思考,使其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特别在心性论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

在对性的认识上,提出了太极即性,坚持了性之至善;在对心的认识上,坚持了心为主宰,以仁为心;在心性关系上,发展了未发为性,已发为情,心主性情;相应地在工夫上贯穿了主敬的抬升和察识的隐没。

张栻心性论的变化实质上源于对心体地位的坚持和抬升,并以此对胡宏师学未圆融处进行修正。

关键词:张栻;胡宏;心性;工夫;心体中图分类号:G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3160(2020)02-0107-09张栻(字敬夫,号南轩),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

张栻师承胡宏(号五峰),是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湖湘学派最具争议之人。

朱熹称“胡氏之说,惟敬夫独得之,其余门人皆不晓”[1]2606。

黄宗羲赞“南轩之学得之五峰,论其所造,大要比五峰更纯粹”[2]1609,“湖南一派,在当时为最盛,然大端发露,无从容不迫气象。

自南轩出,而与考亭(朱熹)相讲究,去短集长,其言语之过者裁之归于平正”[2]1611。

而牟宗三先生则批评张栻“未能精发师要,挺立弘规”,在与朱子理学的交锋中“往复辨难,率多以朱熹为主动,顺从朱熹之格局”,“见其力弱才短,故软塌而被吞没也。

其学无传,亦非偶然。

”[3]354在学术上放弃了本应坚守的原则,被朱子理学吞没,导致其学无传,愧对乃师。

但不论是誉是毁,其都源于张栻思想的前后转变。

张栻的早期思想大都传承自胡宏,但因胡宏早逝,张栻受教日短,后来在与朱熹等好友的论辩交流中,结合孔孟周程正统,通过践行修养独立思考其思想逐渐走向成熟而具有了自己的特色。

本文将对张栻思想中最具特色的心性论之前后变化作梳理,从张栻坚持在师门传承和孔孟周程道统之间调和的基本立场出发,探析其心性论的演进及其原因。

论张栻的文学观与其文学风貌

论张栻的文学观与其文学风貌

Aug. ,2019Vol.40 No.42019年8月第40卷第4期湘南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angnan University 论张械的文学观与其文学风貌刘师健(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3)摘要:张弑以文妨道,无意于文。

然其著述丰厚,其文学思想是理学家的文学观和教育家文学观的合一,主张斯道即斯文,重视诗文的教化作用。

以心性修养提升诗文品格,论文尚平和之气。

其文多论尚实重行之学,论儒者之政 以及晶评人才,规友尚诚。

表现出阐述精要、行文摇曳有致、和平含蓄的文风,是南宋理学家文章特质的鲜明反映。

关键词:张栈;文以明道;和平含蓄;尚实重行之学;儒者之政;规友尚诚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DOI : 10.3969/j.issn. 1672-8173.2019.04.010张«(1133—1180),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 字乐斋,号南轩,祖籍汉州绵竹(今属四川绵竹),后 徙居湖南衡山。

幼承家学,既长,从师南岳衡山五峰先生胡宏,潜心理学。

乾、淳间与朱熹、吕祖谦被共尊为东南三贤,湖湘学派的代表学者。

张弑本不以文 名,亦不以文自任,甚者反对为文,然其才思敏捷,诗文创作丰富,且皆有可称道者。

著作中多反映了张弑的道学思想倾向与当时道学家的文学主张,是南宋文 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因其为理学家名声所掩, 其文学创作至今未受到系统关注。

鉴于此,本文在已 有研究的基础上,系统观照张弑的文学思想及其文学 风貌。

(本文分析主要以《全宋文》所存张弑文章和今本《张弑全集》中的《南轩集》四十四卷和《南轩集 补遗》为基础。

)一、“文妨于道”的文学思想(一)身为理学家,张弑受“文妨于道”思想的影 响,主张文以明道,重视诗文的教化世用。

他指出:“文也者,所以述是道而有传也。

”⑷⑶他认为文是可 以治其身而施用于天下的:“古之所谓文者,非特言语 之工、诵读之博而已,盖将以治其身,使动率于礼,在内者粹然,而在外者彬彬焉。

张栻“异端”观研究

张栻“异端”观研究

张栻“异端”观研究作者:蔡方鹿胡长海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1期[摘要] 张栻以性为本体,以儒家人伦道德及其政治治理的根本原则为标准来界定佛老、杨墨、词章之学、霸道之学为“异端”。

对“异端”展开批判,以维护儒家正统学说,指出佛教理论虚妄不真,杨墨之学偏离仁义,词章之学、霸道政治走向功利。

这反映出湖湘学派的价值评判标准:即重视经世致用,强调对儒家伦理的躬行践履。

[关键词] 张栻;“异端”观;佛教;杨墨;词章之学;霸道政治[中图分类号] B244.9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4)01—0010—05孔子提出“异端”这一重要哲学命题,后学对“异端”的解读则莫衷一是。

尤其宋明时期,理学家对“异端”解读各有不同。

张栻以“性”为本体,以儒家人伦道德及其政治治理的原则为标准来界定和批判“异端”,以此维护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其“异端”观强调儒家“实然之理”的躬行践履,批判佛教“为妄而非真”;杨墨“乱仁义之实”;词章之学沦为追逐功利的工具;霸道政治“以力假仁”。

探讨张栻的“异端”观,有助于深化张栻思想的研究。

一张栻对“异端”的界定唐代佛教盛行,宗教的发展冲击了儒家人伦秩序,危及王朝统治。

韩愈为维护儒学正统地位,排斥佛老,提出道统学说。

他认为儒家圣人之道代代相传,自有统序,而佛老则是儒学之“异端”。

宋明理学家延续和发展韩愈的道统思想,以人伦道德及其政治治理为核心价值观界定和批判“异端”。

理学家还通过对佛老哲学理论的部分吸收,进一步将儒家伦理道德哲理化,以此作为对“异端”批判的本体论根据。

程朱以理为本体,陆王以心为本体,其内涵就是儒家人伦道德。

张栻则继承胡宏关于性与道的论说,沟通性与道的关系,以性为最高本体。

胡宏认为性乃是宇宙之本体,万事万物皆发端于性,他说:“万物生于性者也,万事贯于理者也。

”[1](P165)张栻认为其师胡宏关于性的论述合乎圣人之意,“今先生是书于论性特详焉,无乃与圣人之意异乎?某应之曰:无以异也。

张栻佛教观探微

张栻佛教观探微

张栻佛教观探微
李承贵
【期刊名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34)003
【摘要】张栻对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主要表现在对佛教影响状况的评论和对佛教教义异于儒学方面的深刻揭示.张栻认为,识得"天命"与否,是佛教与儒学的根本性差异,也是佛教与儒学其它差异的基础;而学者之所以陷于佛教而不自知,就在于没有培植起儒学本根,因而提出"反经"和"固本"作为消除佛教影响的策略.与宋代其他儒者一样,张栻亦存在对佛教误读之情形.
【总页数】11页(P15-25)
【作者】李承贵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21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8
【相关文献】
1.佛教人生观探微 [J], 黄东桂;宋金霞
2.《起信论》之争后梁启超的佛学思想探微——暨论佛教的无我观背景下如何建立道德主体 [J], 林国良;江婵
3.净空的佛教观探微 [J], 梅良勇;张贤华
4.《洛阳伽蓝记》之佛教观探微 [J], 方宜
5.《洛阳伽蓝记》中"无明与执取"的佛教观探微 [J], 张全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栻的《诗经》研究及其诗学思想

张栻的《诗经》研究及其诗学思想

张栻的《诗经》研究及其诗学思想
叶文举
【期刊名称】《船山学刊》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张栻没有专门的《诗经》研究专著,但解说《诗经》的文字却大量穿插在其他著述之中.张栻认为,“学《诗》则有以兴起其性情之正”,解诗时“其事异故其情异,其情异故其辞异”.作为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张栻自身的理学思想对其《诗经》研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过张栻时而也能摆脱理学思想先行的约束,对《诗经》
的文学性因素能够有所挖掘.在诗歌创作上,张栻提出了“学者之诗”与“诗人之诗”的分别,主张“不可直说破”、“婉而成章”的诗风.
【总页数】6页(P74-79)
【作者】叶文举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大学文学院,芜湖,2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是文学批评还是代圣人说教?——《诗经原始》诗学思想及其方法论略
2.潘克溥《诗经说铃》透射出的诗学思想
3.“张栻思想与现代社会”国际论坛综述--纪念张栻诞辰880周年
4.《诗经》与孔子的诗学思想
5.清代《诗经》研究观的嬗变与毛
诗学派的《诗经》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理学基本命题的精微究极——张栻与朱熹关于《知言》疑义的隐秘辨析

理学基本命题的精微究极——张栻与朱熹关于《知言》疑义的隐秘辨析

理学基本命题的精微究极——张栻与朱熹关于《知言》疑义
的隐秘辨析
谢桃坊
【期刊名称】《文史杂志》
【年(卷),期】2022()3
【摘要】南宋理学家胡宏在《知言》中论述了心以成性,天理人欲同体、性无善恶、心无死生、圣人不绝欲及仁体问题。

张栻和朱熹以为它们异于正宗理学思想,发现
疑义,相互往复辩论,由朱熹撰成《知言疑义》,并将它们从《知言》中删除。

然而胡宏之说于学理更为圆融合理,而张栻与朱熹则囿于濂洛理学观念,导致辨难的学理的
缺限。

这是理学史上一个重要公案,表现了理学家们的义理思辨高深精微的境界,并
体现了他们寻求真知的精神。

【总页数】9页(P39-47)
【作者】谢桃坊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人民政府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4
【相关文献】
1.从《知言疑义》的产生看胡宏对朱熹的影响
2.南孔、理学家与南宋书院——以
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为例3.胡宏论\"中\"与\"性\"\r——兼论朱熹与张栻
的立场4.朱熹与张栻之义理辨析与学脉建构——中和·仁说·道统5.论学辩难穷理致知——试析张栻与朱熹关于理学观念的讨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彪德美在来信中多引释氏之书来阐释儒家的“性命”之 学,引起张栻的强烈不满。在他看来,这是“舍实理而驾虚 说”,不“居敬主一”的后果,自然激起了他的义愤,不平之气 溢于言表。
张栻关于释氏“虚诞”之说,从理学传承关系上溯,当源 于伊川之学,而直接从乃师胡宏那里吸收过来。《二程外书》 载:
陈经正问曰“:据贵一所见,盈天地间皆我之性,更不复 知我身之为我。”伊川笑曰:“他人食饱,公无馁乎?”[2]
他对天地万物之性和我性的关系做出理性的分析,即 “会而统体,理一而已;散而流行,理有万殊”,从中我们也能 体味出,他对释氏将天地万物之性和我性泯为一体是难以 赞同的。②
张栻的老师胡宏更是直接对释氏的“虚诞”之说发难, 《知言·往来》写道:
释氏以尽虚空沙界为吾身,大则大矣,而以父母所生之 身为一尘刹幻化之物,而不知敬焉,是有间也。有间者至不 仁也,与区区于一物之中沈惑而不知反者,何以异?[3]13
宋代学术思想,尤其是南宋,总体呈现出儒道释合流的 趋势。但具体到理学家个体而言,各人对道佛的观念仍有细 微的差别。张栻对释氏持强烈抨击乃至摒弃的态度,而这种 态度很大程度是建立在他对儒释思想差异性的比较分析之 上。
一、 “言道德性命而流入于虚诞”
虽然佛学和理学都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是形而上的范 畴。与儒学相比,张栻认为佛学虚浮而不切合实际,与理学 家所倡导的“天理”之说无关。他在《道州重建濓溪周先生祠 堂记》中说:
二、“其所谓心者是亦人心而已,而非识道心者也”
关于儒、释之间本体差异的问题,张栻认为释氏完全主 张宇宙由人心所生,不免陷于自私自利的境地,而儒学思想 因为有“仁”的思想存在,故而能够“克己”“去人欲”而存天 理“,太极”本体因而不受损伤。他在《答胡季立》的书信中写 道:
立则俱立,达则俱达,盖公天下之理,非有我之得私。此 仁之道所以为大,而命之理所以为微也。若释氏之见,则以 为万法皆吾心所造,皆自吾心生者,是昧夫太极本然之全 体,而返为自利自私,天命不流通也,故其所谓心者是亦人 心而已,而非识道心者也。《知言》所谓自灭天命,固为己私, 盖谓是也。
释氏强调“万法即吾心所造”,故而佛教尤其是经过中 国化了的禅宗,更是主张“即心是佛” “一悟即入如来地”,只 要心中有佛,马上就可以超升,这同样是张栻极力反对的。 《又答胡季随》写道: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盖是积累工夫到处,非谓只 勇猛便能如此,如释氏一闻一超之说也。
张栻认为克己复礼而达“仁”,不是刹那间的体悟之功, 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修养,不可能一蹴而就。由此,我们又 要回到张栻的“格物致知”说和“居敬主一”的修养方法上 来。张栻有时也把他的这一理念和释氏相对照,显现释氏的 错误之处,藉以揄扬自己的方法,他在《答王居之》中写道:
陈氏的意思是说,天地万物之性皆是我性,我性泯灭在 他性之中,我自身就丧失了。这种极为虚空的看法,自然遭 到了程颐的抨击,不过他用非常诙谐的口吻进行了反讽:别 人都吃得很饱,难道就代表你一定不饥饿吗?!释氏将天地 万物之性和我性相混合为一的看法也受到张栻的猛烈攻 击。他在《答彭子寿》中说道:
大本者理之统体。会而统体,理一而已;散而流行,理有 万殊。若曰大本即此理之存,达道即此理之行,却恐语意近 类释氏。万殊固具于统体之中。
关键词:张栻;佛学观;儒学 中图分类号:B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 831X(2010)01- 0124- 04
张栻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其学术思想渊源于二程之 学,他直接继承了胡宏的衣钵,正式确立了湖湘学派的地 位。他是“东南三贤”之一,号称“一世学者宗师,”[1]322 在南 宋理学史上影响较大。但就当前的研究状况而言,张栻的研 究很难与朱熹、吕祖谦、陆九渊等理学大家比肩,甚至和叶 适、陈亮等人的研究也不可同日而语,显得较为冷清。据笔 者检阅,近十年来,关于张栻思想研究的文章只有五篇左 右,学者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笔者不揣己陋,对张栻佛 学观做一点考述,以期引起对张栻研究的注意。
佛教声称万法一心,意谓一切之法,包括宇宙尽为此心 所生。唐本《华严经》卷三十一曰“:三界所有,唯是一心。” 《般若经》(大藏经八·五百六十八) 曰:“于一切法,心为善 导。若能知心,悉知众法,种种世法皆由心。”不过,在张栻看 来,释氏所说此心即是“吾心”,既然是“吾心”,就必然有自 私自利的一己之念渗透其中,对本体自然就有所伤害,失去 原有的本真。张栻理学思想中曾沿用了“太极”概念说明万 法的本原,《存斋记》写道:“太极动而二气形,二气形而万物 化生,人与物俱本乎此者也。”但是,自我毕竟是存在的,难 免会有一己之私,如果有损于天理,在张栻的理学思想中, 主要是通过“克”的手段使“天理”得以保真。这与张栻的仁 说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把封建伦常本体的“仁”提升到 天理的高度,将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作为“存天理”的重 要途径。《答吕季克》写道“:‘克己复礼’之说,所谓礼者,天 之理也。以其有序而不可遏,故谓之礼。凡非天理,皆己私 也。己私克则天理存,仁其在是矣。然克己有道,要当深察其 私,事事克之。”张栻认为儒学和释氏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能 够“克己”,而不是让吾心放荡无遏,故而他说道“:盖公天下 之理,非有我之得私。此仁之道所以为大,而命之理所以为 微也。”
体味此帖的上下文语境,文中的“俗学”很显然是针对 释老而言“,以涉虚为戒”意指释氏之学的虚诞。张栻对于孙 忠愍能够不受当时盛行的“俗学”(释老)影响大加褒扬,原 因就是在于孙忠愍能够“以实用为贵”去对抗释老之学,换 而言之,这也代表了张栻对释氏“虚诞”说所给出的回应。
收稿日期:2009- 11- 26 作者简介:叶文举(1974-),男,江苏宜兴人,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古代文学 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宋明理学与文学。
前日答季克书谩录去,今得所示伯谏之语,益知蕲州李 君乃是类告子之不动心者,不知既不穷理,如何去得物蔽? 其所谓非蔽者,未必非蔽,而不自知也。释氏之学,正缘不穷 理之故耳,又将尽性至命,做一件高妙恍惚事,不知若物格、 知至、意诚、心正,则尽性、至命亦在是耳。
由于释氏认为万法皆由吾心所出,在张栻看来是不能 穷尽事理的,是将“尽性、至命”弄得虚无缥缈而很难把握,
不过,张氏所说的“物格”并不从“吾心”出发,《答吕季 克》云:“格之为言,至也。理不遗乎物,至极其理,所以致其 知也。今乃云物格则纯乎我,是欲格去夫物而已独立,此非 异端之见而何。”张栻所说的“格物”又是由“诚意”的积累而 得,他在《孟子说·离娄上》中论道:“所谓格也,盖积其诚意, 一动静,一语黙,无非格之之道也。”(《孟子说》卷四)而“诚 意”之心最终要和“居敬主一”的道德修养方法勾连、结合在 一起,他在《答江文叔》中又写道:“虽然格物有道,其惟敬 乎!是以古人之教,有小学,有大学,自洒扫、应对而上,使之 循循而进,而所谓格物致知者,可以由是而施焉。”所以张栻 主张要持敬并且应当循序渐进。在张栻的眼里,释氏很难能 做到这一点,他在《答彪德美》中所说:“此病恐不细,正某所 谓虽辟释氏,而不知正堕在其中者也。故无复穷理之工,无 复持敬之妙,皆由是耳。”同样也是抨击释氏缺乏持敬的修 养功夫。
缘此,张栻提出以“实用”的精神抵抗释氏的“虚诞”。他 在《跋孙忠愍帖》中写道:
孙公此数帖,其处死盖已素定,事豫则立,岂不信乎?自 熙宁相臣以释老之似乱孔孟之真,其说流遁,蠹坏士心,波 荡风靡。中间变故,仗节死义之臣鲜闻焉,论笃者知其有所 自来也。观公训敕诸子从事经史,大抵以实用为贵,以涉虚 为戒,其不爱变于俗学可知,卒有以自立,宜也。
释氏认为日常生活、平时的劳作中就蕴藏着禅意,如扬 眉瞬目、运水般(搬)柴等细微的举动中都具有真谛妙义。然 而在张栻看来,这些和天理还是有差别的,因为它们已经包 含了人欲的成分,尚不能彰显天理。他在《答吴晦叔》中对释 氏的这一特点做了更具体地阐明,其云:
有物必有则,此天也,若非其则,则是人为乱之,妄而已 矣。只如释氏扬眉瞬目,自以为得运用之妙,而不知其为妄 而非真也。此毫厘之间,正要辨别得。如伯逢病正在此耳,所 答之语,大意已得之。
125
第1期
湖南
学院学报
2010 年
不如自己的“格物”“致知”能够体认到“性命”。他在《答江文 叔》中云“:格,至也;格物者,至极其理也。此正学者下工夫 处。”张氏认为释氏不能从“格”字上下功夫,是非常谬误的。 《又答周允升》文中也有感发:
所谕尚多驳杂,如云知无后先,此乃是释氏之意,甚有 病。知有浅深,致知在格物,格字煞有工夫。
“虚空”和“沙界”都是佛教用语,前者具有横遍、恒常、 无碍之义,后者本意是指恒河沙之世界,实际上是指无量无 数的佛世界。《金刚般若经》(大藏经八·七五一中)“:诸恒河 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两者合在一起就是指容 载一切的空界。佛教颂文《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大藏经 四七·二九○上)所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之偈语,就是此 意。要做到此空界就要求人们能够达到无分别的地步,即要 求人们怀有无亲疏、远近、爱憎之差别的理念,北本《涅槃 经》卷十六梵行品载:“譬如虚空,无有父母兄弟妻子,乃至 无有众生寿命;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父母乃至寿命,菩 萨摩诃萨见一切法亦复如是,其心平等如彼虚空。”为了做 到虚空之界,竟然要求人们去忘却生身父母,这是胡宏所极 力反对的。从师承渊源上,我们也许能够体察到张栻全力反 对释氏“虚诞”之说的内在理路。
124
第1期
叶文举:张栻佛学观考述
2010 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由“虚诞”之说出发,张栻对沉溺于释氏而不能自拔的 士人深感惋惜,并表现出很大的不满情绪。《答彪德美》中 说:
来书虽援引之多,愈觉泛滥。大抵是舍实理而驾虚说, 忽下学而骤言上达,扫去形而下者而自以为在形器之表。此 病恐不细,正某所谓虽辟释氏,而不知正堕在其中者也。故 无复穷理之工,无复持敬之妙,皆由是耳。
归,故不足以抑其澜,而或反以激其势。嗟乎!言学而莫适其 序,言治而不本于学,言道德性命而流入于虚诞,吾儒之学 其果如是乎哉?陵夷至此,亦云极矣。及吾先生起于远方,乃 超然有所自得于其心。……而道德性命初不外乎日用之实, 其于致知力行,具有条理而诐淫邪遁之说皆无以自隐。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